2024年公務(wù)員考試數(shù)量關(guān)系練習題附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_第1頁
2024年公務(wù)員考試數(shù)量關(guān)系練習題附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_第2頁
2024年公務(wù)員考試數(shù)量關(guān)系練習題附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_第3頁
2024年公務(wù)員考試數(shù)量關(guān)系練習題附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_第4頁
2024年公務(wù)員考試數(shù)量關(guān)系練習題附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公務(wù)員考試數(shù)量關(guān)系練習題

第一部分單選題(200題)

1、5,7,4,6,4,6,()

A、4

B、5

C、6

D、7

【答案】:答案:B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2,-3,2,-2,2,

為奇數(shù)項是2偶數(shù)項為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6+(-1)=5。

故選B。

2、2,4,12,32,88,()

A、140

B、180

C、220

D、240

【答案】:答案:D

解析:12=2X(2+4),32=2X(4+12),88=2X(32+12),第三項

=2義(第一項+第二項),即所填數(shù)字為2X(88+32)=240。故選D。

3、從A地到B地為上坡路。自行車選手從A地出發(fā)按A-B-A-B的路線

行進,全程平均速度為從B地出發(fā),按B-A-B-A的路線行進的全程平

均速度的4/5,如自行車選手在上坡路與下坡路上分別以固定速度勻速

騎行,問他上坡的速度是下坡速度的()。

A、1/2

B、1/3

C、2/3

D、3/5

【答案】:答案:A

解析:S=VT,當S一定的時候,VT成反比,兩次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

是4:5,故兩次行程所用時間之比Tl:T2=5:4o設(shè)一個下坡的時間是1,

一個上坡的時間是n,則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1/n。A-B-A-B的過程

經(jīng)歷了2個上坡和1個下坡,則T1=2n+l;B-A-B-A的過程經(jīng)歷了2個

下坡和1個上坡,則T2=2+n,而Tl:T2=5:4=(2n+1):(2+n),解得

n=2o故選A。

4、30個小朋友圍成一圈玩?zhèn)髑蛴螒?,每次球傳給下一個小朋友需要1

秒。當老師喊“轉(zhuǎn)向”時,要改變傳球方向。如果從小華開始傳球,

老師在游戲開始后的第16、31、49秒喊“轉(zhuǎn)向”,那么在第多少秒時,

球會重新回到小華手上?()

A、68

B、69

C、70

I)、71

【答案】:答案:A

解析:設(shè)小華的位置為0號,按順時針方向編號依次為0號、1號、2

號、……、29號。公華以順時針方向開始傳球。①經(jīng)過16秒,順時針

傳到16號;②轉(zhuǎn)向:經(jīng)過15秒(31—16=15),逆時針傳到1號;③

轉(zhuǎn)向:經(jīng)過18秒(49-31=18),順時針傳到19號;④轉(zhuǎn)向:經(jīng)過19

秒,逆時針傳回到小華手中。在第49+19=68(秒)時,球會重新回到

小華手上。故選A。

5、學校舉行運動會,要求按照紅、黃、綠、紫的顏色插彩旗于校門口,

請問第58面旗是什么顏色?()

A、黃

B、紅

C、綠

D、紫

【答案】:答案:A

解析:根據(jù)“按照紅、黃、綠、紫”可知,四個顏色為一個周期,則

584-4=14...2,故第58面旗是14個周期后的第二面,即為黃色。故

選Ao

6、2,3,10,23,()

A、35

B、42

C、68

D、79

【答案】:答案:B

解析:相鄰兩項后一項減前一項,3—2=1,10—3=7,13-10=13,

42-23=19,是一個公差為6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23+19=42。

故選Bo

7、玉米的正常市場,介格為每公斤L86元到2.18元,近期某地玉米價

格漲至每公斤2.68元。經(jīng)測算,向市場每投放儲備玉米100噸,每公

斤玉米價格下降0.05元。為穩(wěn)定玉米價格,向該地投放儲備玉米的數(shù)

量不能超過()o

A、800噸

B、1080噸

C、1360噸

D、1640噸

【答案】:答案:D

解析:要穩(wěn)定玉米價格,玉米的價格必須調(diào)整至正常區(qū)間。所以最低

下降為每公斤】86元,即下降了2.68T.86=0.82(元)。因為每投放

100噸,價格下降0.05元,所以投放玉米的數(shù)量不能超過

0.82+0.05X100=1640(噸)。故選D。

8、某城市居民用水,介格為:每戶每月不超過5噸的部分按4元/噸收

?。撼^5噸不超過10噸的部分按6元/噸收?。撼^10噸的部分按

8元/噸收取。某戶居民兩個月共交水費108元,則該戶居民這兩個月

用水總量最多為多少噸?()

A、17.25

時間為;由每分鐘15千米可知,現(xiàn)飛行時間為。根據(jù)比原計劃提前30

分鐘,可得,解得x=1800(千米)。故選B。

11、30,42,56,72,()

A、86

B、60

C、90

D、94

【答案】:答案:C

解析:第一次做差之后為12、14、16,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下一

個應為18,原數(shù)列下一項為18+72=90。故選C。

12、102,314,526,()

A、624

B、738

C、809

D、849

【答案】:答案:B

解析:314-102=212,526-314=212。后一項-前一項二212,即所填數(shù)字

為536+212=738。故選B。

13、某年的10月里有5個星期六,4個星期日,則這年的10月1三

是?()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答案】:答案:D

解析:10月有31天,因為有5個星期六,4個星期日,所以10月31

日是星期六。31=4X7+3,所以10月3日也是星期六,故10月1日是

星期四。故選D。

14、5,7,9,(),15,19

A、11

B、12

C、13

D、14

【答案】:答案:C

解析:5=2+3,7=2+5,9=2+7,15=2+13,19=2+17,每一項

是一個連續(xù)質(zhì)數(shù)數(shù)列與2的和,即所填數(shù)字為11+2=13。故選C。

15、水面上有三艘同向行駛的輪船,其中甲船的時速為63公里,乙、

丙兩船的時速均為60公里,但由于故障,丙船每連續(xù)行駛30分鐘后

必須停船2分鐘。早上10點,三船到達同一位置,問1小時后,甲、

丙兩船最多相距多少公里?()

A、5

B、7

C、9

1)、11

【答案】:答案:B

解析:1小時內(nèi),甲船行駛了63公里,丙船最多停車4分鐘,即行駛

56分鐘,行駛路程為56公里。故最多相距7公里。故選B。

16、甲、乙兩位村民去縣城A商店買東西,他們同時在村口出發(fā),甲

騎車而乙步行,但他們又同時到達A商店。途中甲休息的時間是乙步

行時間的5/6,而乙休息的時間是甲騎車時間的1/2,則甲、乙途中休

息的時間比是()。

A、4:1

B、5:1

C、5:2

D、6:1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乙步行時間為6x,甲騎車時間為2y,則甲休息的時間為5x,

乙休息的時間為y,則由“他們同時在村口出發(fā),甲騎車而乙步行,但

他們又同時到達A商店“可得:2y+5x=6x+y,解得x:y=1:1。因此,

甲、乙途中休息的時間比是5x:y=5:lo故選B。

17、8,10,14,18,()

A、24

B、32

C、26

D、20

【答案】:答案:C

解析:8X2-6=10;10X2-6=14;14X2-10=18;18X2-10=26o故選C。

18、過長方體一側(cè)面的兩條對角線交點,與下底面四個頂點連得一四

棱錐,則四棱錐與長方體的體積比為多少?()

A、1:8

B、1:6

C、1:4

D、1:3

【答案】:答案:B

解析:等底等高時,椎體體積是柱體體積的,而題中椎體的高是長方

體高的一半,四棱錐與長方體的體積之比為1:6。故選B。

19、從A地到B地龍上坡路。自行車選手從A地出發(fā)按A-B-A-B的路

線行進,全程平均速度為從B地出發(fā),按B-A-B-A的路線行進的全程

平均速度的4/5,如自行車選手在上坡路與下坡路上分別以固定速度勻

速騎行,問他上坡的速度是下坡速度的()。

A、1/2

B、1/3

C、2/3

D、3/5

【答案】:答案:A

解析:S=VT,當S一定的時候,VT成反比,兩次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

是4:5,故兩次行程所用時間之比Tl:T2=5:4O設(shè)一個下坡的時間是1,

一個上坡的時間是n,則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1/n。A-B-A-B的過程

經(jīng)歷了2個上坡和1個下坡,則Tl=2n+1;B-A-B-A的過程經(jīng)歷了2個

下坡和1個上坡,則T2=2+n,而Tl:T2=5:4=(2n+1):(2+n),解得

n=2o故選A。

20、學校舉行象棋比賽,共有甲、乙、丙、丁4支隊。規(guī)定每支隊都

要和另外3支隊各比賽一場,勝得3分,敗得0分,平雙方各得1分。

巳知:(1)這4支隊三場比賽的總得分為4個連續(xù)的奇數(shù);(2)乙隊總得

分排在第一;(3)丁隊恰有兩場同對方打成平局,其中有一場是與丙隊

打成平局的。問丙隊得幾分?()

A、1分

B、3分

C、5分

D、7分

【答案】:答案:A

解析:每支隊均比賽3場,因此最高分不超過9分,又知總得分為4

個連續(xù)的奇數(shù),因此得分有3、5、7、9和1、3、5、7兩種情況。若

最高分為9分,那么排名第二的隊最多贏現(xiàn)場得6分,不可能得7分,

不符合題意,故乙隊得7分,即2勝1平。由條件⑶知,丁隊恰有兩

場同對方打成平局,積分2分,為偶數(shù),故另一場只能為勝,共得5

分。由此可知,丙隊得分為1或3分。由于丁隊一場未敗,故乙隊獲

勝的兩場只能是甲隊和丙隊。目前已知丙隊戰(zhàn)兩場,一負一平,積1

分,另一場無論是勝或平,積分均為偶數(shù),故這一場只能為負,總積

分為1分。故選A。

21、0,1,3,10,()

A、101

B、102

C、103

I)、104

【答案】:答案:B

解析:思路一:0X0+l=l,IX1+2=3,3X3+1=10,10X10+2=102。思

路二:0(第一項)2+1=1(第二項)1二2=332+1=10102+2=102,其中所加

的數(shù)呈1,2,1,2規(guī)律。思路三:各項除以3,取余數(shù)=>0,1,0,1,

0,奇數(shù)項都能被3整除,偶數(shù)項除3余1。故選B。

22、2,1,2/3,1/2,()

A、3/4

B、1/4

C、2/5

D、5/6

【答案】:答案:C

解析:數(shù)列可化為4/2,4/4,4/6,4/8,分母都是4,分子2,4,6,

8等差,所以后項為4/10=2/5。故選C。

23、1,2,0,3,-1,4,()

A、-2

B、0

C、5

D、6

【答案】:答案:A

解析:奇數(shù)項1、0、-1、(-2)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偶數(shù)項2、3、4

是連續(xù)自然數(shù)。故選A。

24、2,6,18,54,()

A、186

B、162

C、194

D、196

【答案】:答案:B

解析:該數(shù)列是以3為公比的等比數(shù)列,故空缺項為:54X3=162。故

選Bo

25、某城市居民用水價格為:每戶每月不超過5噸的部分按4元/噸收

??;超過5噸不超過10噸的部分按6元/噸收??;超過10噸的部分按

8元/噸收取。某戶居民兩個月共交水費108元,則該戶居民這兩個月

用水總量最多為多少噸?()

A、17.25

B、21

C、21.33

D、24

【答案】:答案:B

解析:總費用一定,要使兩個月的用水總量最多,需盡量使用低分水。

先將兩個月4元/噸的額度用完,花費4X5X2=40(元);再將6元/噸

的額度用完,花費6X5X2=60(元)。由兩個月共交水費108元可知,

還剩108—40—60=8(元),可購買1噸單價為8元/噸的水。該戶居民

這兩個月用水總量最多為5X2+5X2+1=21(噸)。故選B。

26、某制衣廠接受一批服裝訂貨任務(wù),按計劃天數(shù)進行生產(chǎn),如果每

天平均生產(chǎn)20套服裝,就比訂貨任務(wù)少生產(chǎn)100套;如果每天生產(chǎn)23

套服裝,就可超過訂貨任務(wù)20套。那么,這批服裝的訂貨任務(wù)是多少

套?()

A、760

B、1120

C、900

D、850

【答案】:答案:C

解析:由題意每天生產(chǎn)多出3套,總共就會多生產(chǎn)出120,那么計劃的

天數(shù)為40天,所以這批服裝為20X40+100=900(套)。故選C。

27、8,10,14,18,()

A、24

B、32

C、26

I)、20

【答案】:答案:C

解析:8X2-6=10;10X2-6=14;14X2-10=18;18X2-10=26o故選C。

28、a除以5余1,b除以5余4,如果3a>b,那么3a-b除以5余

幾?()

A、1

B、2

C、3

D、4

【答案】:答案:D

解析:a除以5余1,假設(shè)a=6;b除以5余4,假設(shè)b=9,符合3a>b。

故3a-b=18-9=9,9除以5余4。故選D。

29、為幫助果農(nóng)解決銷路,某企業(yè)年底買了一批水果,平均發(fā)給每部

門若干筐之后還多了12筐,如果再買進8筐則每個部門可分得10筐,

則這批水果共有()筐。

A、192

B、198

C、200

I)、212

【答案】:答案:A

解析:由于再買進8筐則每個部門可分得10筐,則總筐數(shù)加8應能被

10整除,排除B、Co將A項代入題目,可得部門數(shù)為(192+8)+10=

20(個),則原來平均發(fā)給每部門(192—⑵+20=9(筐),水果筐數(shù)為

整數(shù)解,符合題意。故選A。

30、-3,-2,5,24,61,()

A、122

B、156

C、240

D、348

【答案】:答案:A

解析:相鄰兩項逐差:因此,未知項=61+61=122。故選A。

31、90,85,81,78,()

A、75

B、74

C、76

D、73

【答案】:答案:C

解析:后項減去前項,可得-5、-4、-3、(-2),這是一個公差為1的

等差數(shù)列,所以下一項為78-2二76。故選C。

32、118,199,226,(),238

A、228

B、230

C、232

D、235

【答案】:答案:D

解析:相鄰兩項后一項減前一項,199-118=81,226-199=27,235-

226=9,238-235=3,是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238-

3=226+9=235o故選D。

33、一只天平有7克、2克祛碼各一個,如果需要將140克的鹽分成

50克、90克各一份,至少要稱幾次?()

A、六

B、五

C、四

D、三

【答案】:答案:D

解析:第一步,用天平將140g分成兩份,每份70g;第二步,將其中

的一份70g,平均分成兩份35g;第三步,將跌碼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

將35g鹽放在天平茯邊至平衡,貝!|每邊為(35+7+2)+2=22g,則碳

碼為2g的一邊,鹽就為20g,將其與第一步剩下的70g鹽混合,得到

90g,剩下的就是50g。即一共稱了三次。故選I)。

34、2,1,4,6,26,158,()

A、5124

B、5004

C、4110

D、3676

【答案】:答案:C

解析:4=2X1+2,6二1X4+2,26=4X6+2,158=6X26+2,an=an-

2Xan-l+2,即所填數(shù)字是158X26+2=4110,故選C。

35、將17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的和,這些自然數(shù)的乘積的最大值是多

少?()

A、256

B、486

C、556

D、376

【答案】:答案:B

解析:若把一個整數(shù)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之和,有大于4的數(shù),則把

大于4的這個數(shù)再分成一個2與另一個大于2的自然數(shù)之和,則這個2

與大于2的這個數(shù)的乘積肯定比這個大于4的數(shù)更大。另外,如果拆

分的數(shù)中含有1,則對乘積增大沒有貢獻,因此不能考慮。因此,要使

加數(shù)之積最大,加數(shù)只能是2和3。但是,若加數(shù)中含有3個2,則不

如將它換成2個3。因為2X2X2=8,而3X3=9。故拆分出的自然數(shù)中,

至多含有兩個2,而其余都是3。故將17拆分為17=3+3+3+3+3+2時,

其乘積最大,最大值為243X2=486。故選E。

36、有4堆木材,都堆成正三角形垛,層數(shù)分別為5,6,7,8層,那么

共有木材()根。

A、110

B、100

C、120

D、130

【答案】:答案:B

解析:5層木材有1-2+3+4+5=15,6層木材有1+2+3+4+5+6=21,7層木

材有1+2+3+4+5+6+7=28,8層木材有1+2+3+4+5+6+7+8=36,所以共有

15+21+28+36=100根木材。故選B。

37、A、B、C三個試管中各盛有10克、20克、30克水,把某種濃度的

鹽水10克倒入A中,充分混合后從A中取出10克倒入B中,再充分

混合后從B中取出10克倒入C中,最后得到C中鹽水的濃度為0.5%。

則開始倒入試管A中的鹽水濃度是多少?()

A、12%

B、15%

C、18%

D、20%

【答案】:答案:A

解析:C中含鹽量為(30+10)X0.5%=0.2克,即從B中取出的10克

中含鹽0.2克,則B的濃度為0.2?10=2除進而求出B中含鹽量為

(20+10)X2%=0.6克,即從A中取出的10克中含鹽0.6克,可得A

的濃度為0.64-10=6%,進一步得出A中含鹽量為(10+10)X6%=1.2

克,故開始倒入A中的鹽水濃度為1.2+10=12%。故選A。

38、某班有56名學生,每人都參加了a、b、c、d、e五個興趣班中的

一個。已知有27人參加a興趣班,參加b興趣班的人數(shù)第二多,參加

c、d興趣班的人數(shù)相同,e興趣班的參加人數(shù)最少,只有6人,問參

加b興趣班的學生有多少個?()

A、7個

B、8個

C、9個

D、10個

【答案】:答案:C

解析:設(shè)b班人數(shù)為x,c、d班的人數(shù)均為y,由b班人數(shù)第二多,e

班人數(shù)最少,可知各班人數(shù)關(guān)系為:27>x>y>6o該班有56名學生,

56=27+x+y+y+6,即x+2y=23,其中2y是偶數(shù),23為奇數(shù),則x為奇

數(shù),排除B、I)。代入A選項,當x=7時,y=8,則x〈Y,不符合題意,

排除。故選C。

39、1,1,3,7,17,41,()

A、89

B、99

C、109

D、119

【答案】:答案:B

解析:第三項二第二項X2+第一項,99=41X2+17。故選B。

40、(129678)+36的值是()。

A、20

B、35.5

C、19

D、36

【答案】:答案:B

解析:原式可轉(zhuǎn)化%1296?36-18+36=36-0.5=35.5。故選B。

41、2,3,8,27,32,(),128

A、64

B、243

C、275

D、48

【答案】:答案:B

解析:間隔組合數(shù)列。奇數(shù)項是公比為4的等比數(shù)列,偶數(shù)項是公比

為9的等比數(shù)列,所求項為27X9=(243)。故選B。

42、某陶瓷公司要到某地推銷瓷器,公司與該地相距900千米。已知

瓷器成本為每件4000元,每件瓷器運費為2.5元/千米。如果在運輸

及銷售過程中瓷器的損耗為25%,那么該公司要想實現(xiàn)20%的利潤率,

瓷器的零售價應是()元。

A、8000

B、8500

C、9600

D、1000

【答案】:答案:D

解析:以一件瓷器先例,1件瓷器成本為4000元,運費為

2.5X900=2250元,則成本為4000+2250=6250元,要想實現(xiàn)20%的利

潤率,應收入6250X(l+20%)=7500元;由于損耗,實際的銷售產(chǎn)品數(shù)

量為IX(1-25%)=75%,所以實際零售價為75004-75%=1000元。故選D。

43、在一次知識競賽中,甲、乙兩單位平均分為85分,甲單位得分比

乙單位高10分,則乙單位得分為()分。

A、88

B、85

C、80

I)、75

【答案】:答案:C

解析:根據(jù)“甲、乙平均分為85分”,可得總分為85X2=170(分)。

設(shè)乙得分為x,那么甲得分為x+10,由題意有x+x+10=170,解得x=80o

故選C

44、三位評委為12名選手投票,每位評委分別都投出了7票,并且每

位選手都有評委投票。得三票的選手直接晉級,得兩票的選手待定,

得一票或無票的直接淘汰,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晉級和待定的選手共6人

B、待定和淘汰的選手共7人

C、晉級的選手最多有5人

D、晉級比淘汰的選手少3人

【答案】:答案:D

解析:每位評委投了7票,那么這三位評委的選擇各包含了7位選手,

畫出如下文氏圖。黑色部分代表三位評委都投票的選手,即晉級選手,

記為A。陰影部分代表有兩位評委投票的選手,即待定選手,記為B。

白色部分代表至多有一位評委投票的選手,即淘汰選手,記為C。D項

正確,由容斥原理可知,A+B+C=12,(7+7+7)—B—2A=12,得到

B+2A=9,C-A=3,即晉級選手比淘汰選手少3人。方法二:設(shè)晉級、

待定、淘汰的數(shù)量分別為a、b、c,則a+b+c=12,3a+2b+c=

3X7=21,得2a+b=9。A項錯誤,當a+b=6時,a=—1不成立。B

項錯誤,b+c=7,則a=12—7=5,b=5—2X3=-l不可能;C項錯

誤,a=5時,b=-1不可能;D項正確,c—a=3時,得2a+b=9成

立。故選Do

45、118,199,226,(),238

A、228

B、230

C、232

D、235

【答案】:答案:D

解析:相鄰兩項后一項減前一項,199-118=81,226-199=27,235-

226=9,238-235=3,是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238-

3=226+9=235o故選D。

46、將17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的和,這些自然數(shù)的乘積的最大值是多

少?()

A、256

B、486

C、556

D、376

【答案】:答案:B

解析:若把一個整數(shù)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之和,有大于4的數(shù),則把

大于4的這個數(shù)再分成一個2與另一個大于2的自然數(shù)之和,則這個2

與大于2的這個數(shù)的乘積肯定比這個大于4的數(shù)更大。另外,如果拆

分的數(shù)中含有1,則對乘積增大沒有貢獻,因此不能考慮。因此,要使

加數(shù)之積最大,加數(shù)只能是2和3。但是,若加數(shù)中含有3個2,則不

如將它換成2個3。因為2X2X2=8,而3X3=9。故拆分出的自然數(shù)中,

至多含有兩個2,而其余都是3。故將17拆分為17=3+3+3+3+3+2時,

其乘積最大,最大值為243X2=486。故選B。

47、80X35X15的值是()o

A、42000

B、36000

C、33000

D、48000

【答案】:答案:A

解析:如果直接進行計算,不免有些麻煩,但我們可以很容易發(fā)現(xiàn)45

和15都有5這個因子,這其中又有80,所以我們可以對采用湊整法來

進行處理。原式二80X9X5X5X3=80X25X27=2000X27=54000。本題

運用了整除法。題干中有35,所以結(jié)果應有7這個因子,其應為7所

整除,觀察選項。故選A。

48、水面上有三艘同向行駛的輪船,其中甲船的時速為63公里,乙、

丙兩船的時速均為60公里,但由于故障,丙船每連續(xù)行駛30分鐘后

必須停船2分鐘。早上10點,三船到達同一位置,問1小時后,甲、

丙兩船最多相距多少公里?()

A、5

B、7

C、9

D、11

【答案】:答案:B

解析:1小時內(nèi),甲船行駛了63公里,丙船最多停車4分鐘,即行駛

56分鐘,行駛路程為56公里。故最多相距7公里。故選B。

49、某種茶葉原價30元一包,為了促銷,降低了價格,銷量增加了二

倍,收入增加了五分之三,則一包茶葉降價()元。

A、12

B、14

C、13

I)、11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原來茶葉的銷量為1,那么現(xiàn)在銷量為3O原來收入為30元,

現(xiàn)在收入為30X(1+3/5)=48元,每包茶葉為48+3=16元,降價30

—16=14元。故選Bo

50、一項考試共有35道試題,答對一題得2分,答錯一題扣1分,不

答則不得分。一名考生一共得了47分,那么,他最多答對()題。

A、26

B、27

C、29

D、30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答對了x道,答錯y道,則可知2x—y=47,存在沒答題目的

情況,因此x+yW35。題干問最多答對題數(shù),則從最大的開始代入。D

選項,x=30,代入2x—y=47,解得y=13,此時x+y超過35,不符;

C項x=29,y=ll,此時x+y超過35,不符;B項x=27,y=7,剩

余1道沒答,符合題意。故選B。

51、將17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的和,這些自然數(shù)的乘積的最大值是多

少?()

A、256

B、486

C、556

D、376

【答案】:答案:B

解析:若把一個整數(shù)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之和,有大于4的數(shù),則把

大于4的這個數(shù)再分成一個2與另一個大于2的自然數(shù)之和,則這個2

與大于2的這個數(shù)的乘積肯定比這個大于4的數(shù)更大。另外,如果拆

分的數(shù)中含有1,則對乘積增大沒有貢獻,因此不能考慮。因此,要使

加數(shù)之積最大,加數(shù)只能是2和3。但是,若加數(shù)中含有3個2,則不

如將它換成2個3。因為2X2X2=8,而3X3=9。故拆分出的自然數(shù)中,

至多含有兩個2,而其余都是3。故將17拆分為17=3+3+3+3+3+2時,

其乘積最大,最大值為243X2=486。故選B。

52、甲、乙、丙三名質(zhì)檢員對一批依次編號為「100的電腦進行質(zhì)量

檢測,每個人均從隧機序號開始,按順序往后檢測,如檢測到編號為

100的電腦,則該質(zhì)檢員的檢測工作結(jié)束。某一時刻,甲檢測了76臺

電腦,乙檢測了61臺電腦,丙檢測了54臺電腦,則甲、乙、丙三人

均檢測過的電腦至少有()臺。

A、12

B、15

C、16

D、18

【答案】:答案:B

解析:因為甲、乙、丙三人均從隨機序號開始,按順序往后檢測。為

了使三人均檢測過的電腦最少,所以三人的檢測要更分散,因為甲檢

測了76臺電腦,覆蓋面比較大,所以可以先把乙、丙共同檢測的電腦

分散在序號的最兩端,最少為61+54—100=15(臺),甲會覆蓋到乙、

丙檢測的公共部分,故三人均檢測過的為15臺。故選B。

53、3,11,13,29,31,()

A、52

B、53

C、54

D、55

【答案】:答案:D

解析:奇偶項分別相差11-3=8,29-13=16=8X2,問號-31=24=8X3則

可得?=55。故選D。

54、祖父今年65歲,3個孫子的年齡分別是15歲、13歲與9歲,問

多少年后3個孫子的年齡之和等于祖父的年齡?()

A、23

B、14

C、25

D、16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n年后3個孫子的年齡之和等于祖父的年齡,可列方程:65

+n=(15+n)+(13+n)+(9+n),解得n=14。故選B。

55、某出版社新招了10名英文、法文和日文方向的外文編輯,其中既

會英文又會日文的小李是唯一掌握一種以上外語的人。在這10人中,

會法文的比會英文的多4人,是會日文人數(shù)的兩倍。問只會英文的有

幾人?()

A、2

B、0

C、3

I)、1

【答案】:答案:D

解析:設(shè)會日文的有x人,則會法文的有2x人,會英文的有(2x-4)人,

由于小李既會英文也會日文,被統(tǒng)計兩次,故10人統(tǒng)計了11人次。

根據(jù)人次總數(shù),得方程ll=x+2x+2x-4,解得x=3,則會英文的人為2x-

4二2(人),因小李既會英文又會日文,所以只會英文的只有2-1二1(人),

故選D。

56、一個人從家到公司,當他走到路程的一半的時候,速度下降了10%,

問:他走完全程所生時間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所走的路程比是()o

A、10:9

B、21:19

C、11:9

D、22:18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前半程速度為10,則后半程速度為9,路程總長為180,則前

半程用時9,后半程用時10,總耗時19,一半為9.5。因此前半段時

間走過的路程為90+9X(9.5-9)=94.5,后半段時間走過的路程為

9X9.5=85.5。兩段路程之比為94.5:85.5=21:19。故選B。

57、3,-6,12,-24,()

A、42

B、44

C、46

D、48

【答案】:答案:D

解析: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故選D。

58、A、B、C三個試管中各盛有10克、20克、30克水,把某種濃度的

鹽水10克倒入A中,充分混合后從A中取出10克倒入B中,再充分

混合后從B中取出10克倒入C中,最后得到C中鹽水的濃度為0.5%o

則開始倒入試管A中的鹽水濃度是多少?()

A、12%

B、15%

C、18%

D、20%

【答案】:答案:A

解析:C中含鹽量為(30+10)X0.5%=0.2克,即從B中取出的10克

中含鹽0.2克,則B的濃度為0.2+10=2%,進而求出B中含鹽量為

(20+10)X2%=0.6克,即從A中取出的10克中含鹽0.6克,可得A

的濃度為0.64-10=6%,進一步得出A中含鹽量為(10+10)X6%=1.2

克,故開始倒入A中的鹽水濃度為1.2+10=12%。故選A。

59、8,16,22,24,()

A、18

B、22

C、26

D、28

【答案】:答案:A

解析:8X2-0=16,16X2-10=22,22X2—20=24,前一項X2一

修正項=后一項。即所填數(shù)字為24X2—30=18。故選A。

60、某校二年級全部共3個班的學生排隊.每排4人,5人或6人,最

后一排都只有2人.這個學校二年級有()名學生。

A、120

B、122

C、121

D、123

【答案】:答案:B

解析:由題意知,學生數(shù)除以4、5、6均余2,由代入法可以得到,只

有B項滿足條件。

61、在一次知識競賽中,甲、乙兩單位平均分為85分,甲單位得分比

乙單位高10分,則乙單位得分為()分。

A、88

B、85

C、80

I)、75

【答案】:答案:C

解析:根據(jù)“甲、乙平均分為85分”,可得總分為85X2=170(分)。

設(shè)乙得分為x,那么甲得分為x+10,由題意有x+x+10=170,解得尸80。

故選C。

62、21,27,40,61,94,148,()

A、239

B、242

C、246

D、252

【答案】:答案:A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項作差得6,13,21,33,54;二次作差得7,8,

12,21;再次作差得12,22,32,是連續(xù)自然數(shù)的平方。即所填數(shù)字為

42+21+54+148=2390故選A。

63、-24,3,30,219,()

A、289

B、346

C、628

D、732

【答案】:答案:D

解析:-24=(-3)3+3,3=03+3,30=33+3,219=63+3,即所填數(shù)字為

93+3=732o故選D。

64、7,7,9,17,43,()

A、119

B、117

C、123

D、121

【答案】:答案:C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項做差得0,2,10,26,再次做差得2,6,18o

構(gòu)成一個公比為3的等比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43+26+18X3=123。改選

Co

65、一旅行團共有50位游客到某地旅游,去A景點的游客有35位,

去B景點的游客有32位,去C景點的游客有27位,去A、B景點的游

客有20位,去B、C景點的游客有15位,三個景點都去的游客有8位,

有2位游客去完一個景點后先行離團,還有1位游客三個景點都沒去。

那么,50位游客中有多少位恰好去了兩個景點?()

A、29

B、31

C、35

D、37

【答案】:答案:A

解析:設(shè)去兩個景點的人數(shù)為y,根據(jù)三集合非標準型公式可得:35+

32+27—y—2X8=50—1,解得y=29。故選A。

66、1806,1510,1214,918,()

A、724

B、722

C、624

D、622

【答案】:答案:D

解析:百位和千位看做一個數(shù)列,是18,15,12,9,構(gòu)成公差為-3

的等差數(shù)列,所以下一項應為6;十位和個位看做一個數(shù)列,是06,

10,14,18,構(gòu)成公差為4的等差數(shù)列,所以下一項應為22。故未知

項應為622。故選D。

67、145,120,101,80,65,()

A、48

B、49

C、50

I)、51

【答案】:答案:A

解析:145=122+1,120=112-1,101=102+1,80=92-1,65=82+1,奇數(shù)

項,每項等于首項%12,公差為-2的平方加1;偶數(shù)項,每項等于首項

為11,公差為-2的平方減1,即所填數(shù)字為72-1=48。故選A。

68、1,2,3,6,12,()

A、16

B、20

C、24

D、36

【答案】:答案:C

解析:分3組二>(1,2),(3,6),(12,24)=>每組后項除以前項=>2、

2、2o故選C。

69、6,6,12,36,()

A、124

B、140

C、144

1)、164

【答案】:答案:C

解析:兩兩相除。6/6=1,6/12=1/2,12/36=1/3,下個數(shù)為

36/():1/4。故選C。

70、如果現(xiàn)在是18點整,那么分針旋轉(zhuǎn)1990圈之后是幾點鐘?()

A、16

B、17

C、18

D、19

【答案】:答案:A

解析:分針旋轉(zhuǎn)1圈為一小時,所以分針旋轉(zhuǎn)12圈,時針旋轉(zhuǎn)1圈,

仍為18點整。由“1990+12=165余10”可知,此時時鐘表示的時間

應是16點整。故選A。

71、甲、乙、丙三輛汽車分別從A地開往千里之外的B地。若乙比甲

晚出發(fā)30分鐘,則乙出發(fā)后2小時追上甲;若丙比乙晚出發(fā)20分鐘,

則丙出發(fā)后5小時追上乙。若甲出發(fā)10分鐘后乙出發(fā),當乙追上甲時,

丙才出發(fā),則丙追上甲所需時間是()。

A、110分鐘

B、150分鐘

C、127分鐘

D、128分鐘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甲、乙、丙三輛汽車的速度分別為x、y、zo由于甲行駛30

分鐘的路程,乙需要2小時才能追上,則30x=(y—x)X2X60,化簡

得x:y=4:5。又因乙行駛20分鐘的路程,內(nèi)需要5小時才能追上,

則20y=(z—y)X5X60,化簡得y:z=15:16。所以三輛汽車的速度

x:y:z=12:15:16o賦值甲、乙、丙的速度分別為12、15、16,甲

出發(fā)10分鐘后乙出發(fā),則乙追上甲的時間為(分鐘),故丙出發(fā)時甲已

經(jīng)行駛10+40=50(分鐘),設(shè)丙追上甲所需時間是t分鐘,可得方程

12X50=(16-12)Xt,解得t=150。故選B。

72、2,6,13,39,15,45,23,()

A、46

B、66

C、68

D、69

【答案】:答案:D

解析:6=2X3,39=13X3,45=15X3。兩個數(shù)為一組,每組中的第二

個數(shù)是第一個數(shù)的三倍,即所填數(shù)字為23X3=69。故選D。

73、2,6,13,39,15,45,23,()

A、46

B、66

C、68

D、69

【答案】:答案:D

解析:6=2X3,39=13X3,45=15X3。兩個數(shù)為一組,每組中的第二

個數(shù)是第一個數(shù)的三倍,即所填數(shù)字為23X3=69。故選D。

74、1806,1510,1214,918,()

A、724

B、722

C、624

D、622

【答案】:答案:D

解析:百位和千位看做一個數(shù)列,是18,15,12,9,構(gòu)成公差為-3

的等差數(shù)列,所以下一項應為6:十位和個位看做一個數(shù)列,是06,

10,14,18,構(gòu)成公差為4的等差數(shù)列,所以下一項應為22。故未知

項應為622o故選D。

75、22X32X42X52值為多少?()

A、1437536

B、1527536

C、1436536

D、1537536

【答案】:答案:D

解析:原式中42是3的倍數(shù),則原式結(jié)果應能被3整除。選項中只有

D能被3整除。故選D。

76、調(diào)研人員在一次市場調(diào)查活動中收回了435份調(diào)查問卷,其中80%

的調(diào)查問卷上填寫了被調(diào)查者的手機號碼。那么調(diào)研人員至少需要從

這些調(diào)查表中隨機抽出多少份,才能保證一定能找到兩個手機號碼后

兩位相同的被調(diào)查者?()

A、101

B、175

C、188

I)、200

【答案】:答案:C

解析:在435份調(diào)查問卷中有435X20臟87份沒有寫手機號;且手機號

碼后兩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一共10義10=100種,因此要保證一定能找到

兩個手機號碼后兩位相同的被調(diào)查者,至少需要抽取87+100+1=188份。

故選Co

77、有一個五位數(shù),左邊的三位數(shù)比右邊的兩位數(shù)的4倍還多4,如果

把右邊兩位數(shù)移到最前面,新的五位數(shù)比原來的2倍還多11122,則原

來的五位數(shù)是()。

A、18044

B、24059

C、27267

I)、30074

【答案】:答案:B

解析:多位數(shù)問題考慮用代入排除法解題。代入A選項,180=44義4+4,

但44180*18044X2+11122,不符合題意,排除;代入B選項,

240=59X4+4,59240=24059X2+11122,符合題意,正確。故選

78、-24,3,30,219,()

A、289

B、346

C、628

D、732

【答案】:答案:D

解析:-24=(-3)3+3,3=03+3,30=33+3,219=63+3,即所填數(shù)字為

93+3=732o故選D。

79、8,4,8,10,14,()

A、22

B、20

C、19

D、24

【答案】:答案:C

解析:題干數(shù)列為遞推數(shù)列,規(guī)律為:84-2+4=8,44-2+8=10,

84-2+10=14,即第一項?2+第二項二第三項,因此未知項為

1062+14=19。故選C。

80、在列車平行軌道上,甲、乙兩列火車相對開來。甲列火車長236

米,每秒行38米;乙列火車長275米,已知這兩列火車錯車開過用了7

秒鐘,則乙列火車按這個速度通過長為2000米的隧道需要()秒鐘。

A、65

B、70

C、75

D、80

【答案】:答案:A

解析:236+275=(38+v)義7,所以v=35,那么275+2000=353t=65,

選Ao

81、1,1,2,6,24,()

A、11

B、50

C、80

D、120

【答案】:答案:D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除以前一個數(shù)得1,2,3,4,為

連續(xù)自然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24X5=120。故選D。

82、某高速公路收費站對過往車輛的收費標準是:大型車30元/輛、

中型車15元/輛、小型車10元/輛。某天,通過收費站的大型車與中

型車的數(shù)量比是5:6,中型車與小型車的數(shù)量比是4:11,小型車的

通行費總數(shù)比大型車的多270元,這天的收費總額是()。

A、7280元

B、7290元

C、7300元

D、7350元

【答案】:答案:B

解析:大、中、小型車的數(shù)量比為10:12:33o以10輛大型車、12

輛中型車、33輛小型車為一組。每組小型車收費比大型車多33X10-

10X30=30元。實際多270元,說明共通過了270?30=9組。每組收費

10X30+12X15+33X10=810元,收費總額為9X810=7290元。故選B。

83、某一學校有500人,其中選修數(shù)學的有359人,選修文學的有408

人,那么兩種課程都選的學生至少有多少?()

A、165人

B、203人

C、267人

D、199人

【答案】:答案:C

解析:設(shè)至少有x人兩種課程都選,則359-x+408-x+xW500,解得

x2267,則兩種課程都選的學生至少有267人。故選C。

84、2,7,14,21,294,()

A、28

B、35

C、273

D、315

【答案】:答案:D

解析:21=7+14,14=2X7,294=14X21,為兩項相加、相乘交替

得到后一項,即所填數(shù)字為21+294=315。故選D。

85、1/5,1/3,3/7,1/2,()

A、5/9

B、1/6

C、6

D、3/5

【答案】:答案:A

解析:1/3寫成2/6,1/2寫成4/8,分子分母均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

列。故選A。

86、102,314,526,()

A、624

B、738

C、809

D、849

【答案】:答案:B

解析:314-102=212,526-314=212。后一項-前一項二212,即所填數(shù)字

為536+212=738o故選B。

87、小張購買了2個蘋果、3根香蕉、4個面包和5塊蛋糕,共消費58

元。如果四種商品的單價都是正整數(shù)且各不相同,則每塊蛋糕的價格

最高可能為多少元?()

A、5

B、6

C、7

D、8

【答案】:答案:D

解析:設(shè)蘋果、香蕉、面包、蛋糕的單價分別為x、y、z、w,根據(jù)共

消費58元,得2x+3y+4z+5w=58。代入排除,根據(jù)最高,優(yōu)先從值

最大的選項代入。D選項,當w=8時,可得2x+3y+4z=18,由2x、

4z、18均為偶數(shù),則3y為偶數(shù),即y為偶數(shù)且小于6。當y=2,有

2x+4z=12,即x+2z=6,均為正整數(shù)且各不相同,若z=l,則x=4,

此時滿足題意。故選D。

88、甲、乙二人現(xiàn)在的年齡之和是一個完全平方數(shù)。7年前,他們各自

的年齡都是完全平方數(shù)。再過多少年,他們的年齡之和又是完全平方

數(shù)?()

A、20

B、18

C、16

I)、9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七年前甲、乙的年齡分別為x、y歲,則七年后兩人的年齡和

為(x+7)+(y+7)=x+y+14,根據(jù)題意x、y、x+y+14均為完全平方數(shù)。

100以內(nèi)的平方數(shù)有1、4、9、16、25、36、49、64、81、100,其中

1+49+14=64,1、49、64均為完全平方數(shù),則七年前甲1歲,乙49歲,

現(xiàn)在甲為8歲,乙為56歲,年齡和為64,甲乙年齡和為偶數(shù),下一個

平方數(shù)為偶數(shù)的是100,需要再過(100-64)+2=18年。故選B。

89、140支社區(qū)足球隊參加全市社區(qū)足球淘汰賽,每一輪都要在未失敗

過的球隊中抽簽決定比賽對手,如上一輪未失敗過的球隊是奇數(shù),則

有一隊不用比賽直接進人下一輪。問奪冠的球隊至少要參加幾場比賽?

()

A、3

B、4

C、5

I)、6

【答案】:答案:B

解析:根據(jù)題意,如果是奇數(shù)隊的話,有一隊輪空,自動進入下一場。

題目問冠軍至少需要參加幾場比賽,為了讓冠軍參加的場次盡可能的

少,每次輪空自動進入下一場的都是冠軍。整個比賽過程為:140—70

—35—18—9—5—3—2—1,需要進行8輪,有4輪是輪空的。所以冠

軍至少需要進行4場比賽。故選B。

90、0,4,18,48,()

A、96

B、100

C、125

D、136

【答案】:答案:B

解析:思路一:O=OX12;4=1X22;18=2X32;48=3X42;100=4X52。思

路二:1XO=O;2X2=4;3X6=18;4X12=48;5X20=100;項數(shù)12345;乘以

0,2,6,12,20二>作差2,4,6,8。故選B。

91、2,12,40,112,()

A、224

B、232

C、288

D、296

【答案】:答案:C

解析:原數(shù)列可以寫成1X2,3X4,5X8,7X16,前一個乘數(shù)數(shù)列為

1,3,5,7,是等差數(shù)列,下一項是9,后一個乘數(shù)數(shù)列為2,4,8,

16,是等比數(shù)列,下一項是32,所以原數(shù)列空缺項為9X32=288。故

選Co

92、5,7,4,6,4,6,()

A、4

B、5

C、6

D、7

【答案】:答案:B

解析:依次將相鄰而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2,-3,2,-2,2,

為奇數(shù)項是2偶數(shù)項為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6+(-1)=5。

故選B。

93、有一15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時同地出發(fā),若同方向跑,

50分鐘后甲比乙多跑一圈,若以反方向跑,2分鐘后二人相遇,則乙

的速度為()。

A、330米/分鐘

B、360米/分鐘

C、375米/分鐘

D、390米/分鐘

【答案】:答案:B

解析:同向追及50分鐘后甲比乙多跑一圈得:(V甲一V乙)X50=

1500;由反向跑2分鐘后相遇有:(V甲+V乙)X2=1500,解得V乙

=360(米/分鐘)。故選B。

94、2,3,6,18,108,()

A、1944

B、1620

C、1296

D、1728

【答案】:答案:A

解析:2X3=6,3X6=18,6X18=108,……前兩項相乘等于下一項,

則所求項為18X108,尾數(shù)為4。故選A。

95、2,3,6,15,{)

A、25

B、36

C、42

I)、64

【答案】:答案:C

解析:相鄰兩項間做差。做差后得到的數(shù)為1,3,9;容易觀察出這是

一個等比數(shù)列,所以做差數(shù)列的下一項為27,則答案為15+27=42。故

選C。

96、3,-6,12,-24,()

A、42

B、44

C、46

D、48

【答案】:答案:D

解析: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故選D。

97、226,264,316,388,()

A、236

B、386

C、486

])、566

【答案】:答案:C

解析:226=225+1=152+13,264=256+8=162+23,316=289+27=172+33,

388=324+64=182+43,由此可以推知下一項應為192+53=486。故選C。

98、接受采訪的100個大學生中,88人有手機,76人有電腦,其中有

手機沒電腦的共15人,則這100個學生中有電腦但沒手機的共有多少

人?()

A、25

B、15

C、5

D、3

【答案】:答案:D

解析:根據(jù)有手機沒電腦共15人,可得既有手機又有電腦(①部分)的

人數(shù)為88—15=73人,則有電腦但沒手機(②部分)的人數(shù)為76-73=

3人。故選D。

99、將17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的和,這些自然數(shù)的乘積的最大值是多

少?()

A、256

B、486

C、556

D、376

【答案】:答案:B

解析:若把一個整數(shù)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之和,有大于4的數(shù),則把

大于4的這個數(shù)再分成一個2與另一個大于2的自然數(shù)之和,則這個2

與大于2的這個數(shù)的乘積肯定比這個大于4的數(shù)更大。另外,如果拆

分的數(shù)中含有1,則對乘積增大沒有貢獻,因此不能考慮。因此,要使

加數(shù)之積最大,加數(shù)只能是2和3。但是,若加數(shù)中含有3個2,則不

如將它換成2個3。因為2X2X2=8,而3X3=9。故拆分出的自然數(shù)中,

至多含有兩個2,而其余都是3。故將17拆分為17=3+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