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唐詩比讀1課件(共25張)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三單元唐詩比讀1課件(共25張)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三單元唐詩比讀1課件(共25張)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三單元唐詩比讀1課件(共25張)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三單元唐詩比讀1課件(共25張)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寫法探究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件Contents目錄01.教學目標02.新課導入03.知識梳理04.生平及背景05.比較異同PARTONE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并默寫這五首詩,感受詩歌的格律美。

2.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鑒賞古詩的興趣和能力。

3.領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感受古代詩歌文化的獨特魅力,美的熏陶。PARTONE新課導入

在祖國燦爛的文化史中,唐詩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唐詩不僅記錄了那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情狀,而且為那個時代保留了一場生動的情緒和心理記憶。今天我們采擷唐詩中的幾顆明珠,一睹唐詩的風采。PARTtwo知識梳理

1.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中國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類型有五律和七律。一首律詩每兩句為一聯(lián),共四聯(lián),第一聯(lián)(第1,2句)稱“首聯(lián)”;第二聯(lián)(第3,4句)稱“頷(hàn)聯(lián)”;第三聯(lián)(第5,6句)稱“頸聯(lián)”;第四聯(lián)(第7,8句)稱“尾聯(lián)”。

2.讀準字音,記準字形,給加點的字注音。

3、記住重點詞語的詞義。

PARTONE生平及背景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范陽涿(zhuō)縣(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學家。他酷愛自然,注重實地考察和調查研究,著有地理名著《水經注》。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思想家。37歲時隱居茅山,梁武帝禮聘不出,便常以書信的形式向他咨詢朝廷大事,故有“山中宰相”之稱。有《陶隱居集》。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同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曉暢。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詩文集有《東坡七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吳均(469—520),字叔庠(xiánɡ),吳興故鄣(zhānɡ)(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吳均長于描寫山水景物,詩文風格峻拔清新,時人紛紛效仿,稱為“吳均體”。代表作品有“吳均三書”(《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等。王績(約589—644),字無功,號東皋(ɡāo)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詩人。王績曾三仕三隱,一生郁郁不得志。其山水田園詩樸素自然,意境渾厚,對于扭轉齊梁以來綺靡詩風,開創(chuàng)唐詩盛世做出了重要貢獻。崔顥(hào)(?—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他的詩作風格分期比較明顯。前期詩多寫閨情,流于浮艷;后期漫游各地,隨軍出征,詩風變得雄渾奔放。王維(約701—761),字摩詰,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畫家。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又因“精禪理”,有“詩佛”之稱。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評價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代表詩作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他的詩作感情奔放,想象豐富,語言夸張,并慣于采用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表達感情。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生于新鄭(今屬河南),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詩語言通俗。與元稹齊名,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長慶集》?!度龒{》的寫作背景:《水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記述江河分布的地理專著,舊說是漢末桑欽所作。酈道元嫌其過于簡略,便為之作注,使原文內容大為豐富起來,所以叫作《水經注》。這部書兼有科學性與文學性,是一部十分優(yōu)秀的地理著作。酈道元注《水經》跟一般注書不同,《水經注》中有的引證古籍,有的結合描述親身見聞,把祖國的河流所經過的重要地區(qū)的民情習俗、民間傳奇、歷史故事穿插其中,內容非常豐富,字數(shù)比原文多出幾十倍。每條注文幾乎都是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不論是文學上還是地理上的價值,都大大地超過《水經》本身,對于后世散文的影響很大。《答謝中書書》的寫作背景:(1)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以示志趣,并以此作為對友人的安慰。本文就是陶弘景隱居句曲山時回復謝中書的一封信。《記承天寺夜游》的寫作背景:(2)蘇軾于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十日所作詩篇中“潛龍”一語遭謗,被下御史臺獄,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始出獄,史稱“烏臺詩案”。元豐三年二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卻“不得簽書公事”,實為看押。這篇文章開頭即說“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表明他在黃州貶所已經快滿四年了。張懷民(名夢得)此時也謫居黃州,暫寓承天寺。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都因貶而獲“閑”。本文即蘇軾于元豐六年(1083年)在黃州任上所作的。《與朱元思書》的寫作背景:南北朝時期,政治黑暗,社會動蕩不安。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跡山林,避世隱居。吳均一生仕途不順。他曾撰寫《齊春秋》,完稿后上呈梁武帝,梁武帝惡其實錄,焚其稿,免其職。他在《與顧章書》中說“仆去月謝病,還覓薛蘿”,表明自己辭官后,將要到石門山中去隱居?!杜c朱元思書》是作者給友人信中的一段話,最早見于初唐人編的《藝文類聚》,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原信當中應該還有其他內容,但現(xiàn)在只留下這看似興之所至而寫下的向友人朱元思述說山川之美的一段文字。《野望》的寫作背景:王績入朝后以秘書省正字待詔門下省,不久辭官還鄉(xiāng)。貞觀中出為太樂丞,旋又告歸。此詩當作于詩人辭官隱居東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時?!妒怪寥稀返膶懽鞅尘埃洪_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邊塞,這實際是作者被排擠出朝廷。此詩即作于赴邊途中,記述了詩人出塞的所見所感。黃鶴樓

故址在今湖北武漢蛇山的鵠磯上?!短藉居钣洝罚骸拔糍M祎登仙,每乘黃鶴于此樓憩駕,故號為黃鶴樓?!毕鄠魇冀ㄓ谌龂鴧屈S武二年(公元223年),與岳陽樓、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此樓屢建屢毀,現(xiàn)在的黃鶴樓是1981年重建的。樓高五層(加夾層為十層),高50.4米。主樓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附屬建筑有仙棗亭、石照亭、黃鶴歸來小景等。《渡荊門送別》的寫作背景: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的。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錢塘湖春行》的寫作背景:長慶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時候,到西湖游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遠看風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別的氣質吸引了,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言律詩。PARTONE比較異同

四、整體感知比較異同

——相同點:1、都是唐代律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