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山東省泰安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們突破了西周“以天為宗”的觀念,無論是孔子的“復禮”還是韓非子的“法治”,都把視線從天上轉到了人世。這反映出當時思想界()A.政治構想都具有保守性 B.由重天命轉向重人事C.建構了新的社會秩序 D.全面破除了迷信觀念【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題干中提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們突破了西周“以天為宗”的觀念,把視線從天上轉到了人世,無論是孔子的“復禮”還是韓非子的“法治”,都體現了這一點。這說明當時思想界已由重天命轉向重人事,B項正確;政治構想具有保守型是指政治理念、管理方式較為守舊,或者是不愿意進行政治的變革,維持現狀,材料則反映的是變化,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建構了新的社會秩序是指政治制度發(fā)生了變革,材料涉及的是思想領域的變化,排除C項;全面破除了迷信觀念敘述過于絕對,未涉及民眾思想的變化,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B項。2.漢代官吏的“伐閱簿”記錄了每個官吏的功勞、考課、籍貫等情況,官吏任職期間,只要不犯贓罪,即使與孝廉、茂才等察舉升遷方式無緣,依然可依功勞等次累升至郡國長官一級。若自動去職或免職后,仍可按累積的功勞,再次被征用。據此可知,漢代()A.察舉制以功勞為升遷依據 B.郡國長官控制了選人權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D.重視官員的操守和政績【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伐閱簿”記錄官吏的功勞、考課、籍貫等情況,說明漢代重視記錄官員的政績和操守;只要官吏不犯贓罪,依功勞可累升至郡國長官,表明官員的操守(不犯贓罪)和政績(功勞等次)是官吏升遷的重要依據。因此,漢代重視官員的操守和政績,D項正確;察舉制是選官制度,其標準是品行,排除A項;官吏可升至郡國一級,不代表郡國長官控制選人權,實際上當時選官由中央進行,排除B項;材料說明官吏升遷以功勞為參考,并未流于形式,排除C項。故選D項。3.唐朝嚴禁巫術,《唐律疏議》規(guī)定,犯“造畜蠱毒罪”者,本人被處絞刑外,連坐家人及知情不報的里正、坊正、村正;犯“造厭魅罪及造符書咒詛罪”且目的為殺人者,以“謀殺論減二等處罰”。這些條款()A.形成了完善的基層治理體系 B.致力于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C.突顯了唐朝律法的嚴酷 D.旨在消除宗教活動的社會影響【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唐律疏議》對巫術的嚴厲處罰條款,目的在于打擊和防范利用巫術進行違法活動,從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和安全,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因此,這些條款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B項正確;基層治理是指縣級之下的地方管理方式,材料中未涉及此內容的論述,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了一項關于禁止巫術的法律懲治內容,不能以此反映法律的嚴酷性,以偏概全,排除C項;巫術不等于宗教活動,旨在消除宗教活動的社會影響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4.下表為道光年間《滇事雜檔》中收錄滇南地區(qū)官員與邊境地區(qū)的土司之間部分往來文件的內容。據此可知()文件內容臨安府官員給土司稿吾卡的公函土司、掌寨所管地方,乃朝廷地土,安設土司、掌寨,以衛(wèi)邊隅,寸地尺土,并非土司、掌寨私業(yè),不得擅自與人。土司稿吾卡對猛喇族人的聲明猛喇地方,系朝廷土地,安設土司、掌寨管理,并非土地私業(yè),不得擅自與人。A.清王朝在西南大規(guī)?!案耐翚w流”B.西南地區(qū)獨立于清王朝管轄之外C.雙方在經略邊疆的認識上高度一致D.清朝籠絡西南地區(qū)各族上層分子【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道光年間《滇事雜檔》中臨安府官員與土司的往來文件內容,雙方明確表示邊境地區(qū)的土地為朝廷所有,并非土司私有,不得擅自轉讓。由此可以看出,清朝官員和土司在經略邊疆的認識上是一致的,即邊疆地區(qū)的土地歸朝廷所有,通過安設土司、掌寨來管理和衛(wèi)邊,C項正確;清朝大規(guī)模的實行“改土歸流”是在雍正時期,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A項;材料中無論是官員的公函還是土司的聲明都表明西南地區(qū)為中央管轄之地,而非獨立于清王朝之外,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官員聲明了中央對西南地區(qū)的管理權限,而非對各族上層分子的籠絡,排除D項。故選C項。5.下表為中國近代部分鐵路修筑信息一覽表。表中軌距的差異體現出()名稱修筑時間(年)路段全長(公里)軌距(毫米)中東鐵路1897-1903滿洲里-哈爾濱-綏芬河,南至大連24001524膠濟鐵路1899-1904青島-濟南3951435道清鐵路1902-1907道口-焦作1541435滇越鐵路1903-1910昆明-河口4681000安奉鐵路1904-1905丹東-沈陽302762津浦鐵路1908-1912天津-南京10131485A.近代中國鐵路建筑技術落后 B.不同地區(qū)地質條件的差異C.列強爭奪在華權益日趨激烈 D.列強工業(yè)革命進程的不同【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結論:晚清鐵路建設路軌修建標準不統(tǒng)一,不能有效整合全國鐵路資源,這是因為晚清鐵路多為西方列強主持修筑,多分布在列強的勢力范圍內,方便其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和分而治之,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鐵路主要是列強修筑的,近代鐵路修筑技術也并不會導致軌距存在差異,排除A項;地質條件相同的地區(qū)軌距也有較大差距,排除B項;列強工業(yè)革命進程的差異只能解釋各國綜合實力的差別,不能解釋具體的軌距的不同,排除D項。故選C項。6.下圖是商務印書館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出版的《最新理科教科書》中某些關鍵詞出現的頻數(次)。這顯示出民國初年的教育()A.大力宣傳民主和科學的思想 B.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教育體制C.更加重視科學知識與技術實踐 D.完全拋棄了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圖示中展示教科書編寫既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如醫(yī)學、農學知識等;也注重各類技術的實踐應用,如農業(yè)技術和手工技術等,且相比于前期數量都有所增加,即更加重視科學知識與技術實踐,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理科類和技術類教科書的相關情況,與民主無關,排除A項;教育體制包括教育制度、學校建設、教科書的選用等多方面內容,材料中的內容不能反映教育體制是否完善,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不代表其他教材中沒有,“完全拋棄”的說法無法證實,排除D項。故選C項。7.20世紀30年代初,江西一些地區(qū)的雇農、貧農、中農、知識分子等通過選舉,成為鄉(xiāng)蘇維埃代表;同時,農民階級中的先進分子也先后加入,逐漸取代了沒落的鄉(xiāng)紳和宗族領袖,成為“新的精英管理階級”。這些舉措()A.重構了基層政治秩序 B.鞏固了抗日民主政權C.擴大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D.改變了封建剝削制度【答案】A【解析】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是影響題,時空是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20世紀30年代,江西一些地區(qū)的雇農、貧農、中農、知識分子等通過選舉成為鄉(xiāng)蘇維埃代表,而這一時期的政權建設就是建立蘇維埃政權。同時,農民階級取代鄉(xiāng)紳和宗族領袖成為鄉(xiāng)村“新的精英管理階級”,這表明當時基層政治秩序得到重構,A項正確;建設抗日民主政權是在全面抗戰(zhàn)時期,材料反映的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排除B項;1927年大革命失敗,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破裂,排除C項;材料主要呈現的是農民在政治上翻身,并沒有涉及經濟上的剝削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8.1965年,中國正式向法國購買重型汽車制造權,以改變國內缺乏重型汽車的現狀。一年后我國第一輛重型軍用越野汽車裝配下線,開創(chuàng)了我國汽車制造的新篇章。這反映出()A.外交新局面的出現增強了國家實力B.我國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yè)體系C.靈活務實的外交策略促進經濟發(fā)展D.資本主義陣營已經出現分化【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5年(中國)。據材料信息可知,我國向資本主義國家法國購買重型汽車制造權,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中法關系的改善,由此開創(chuàng)了我國汽車制造的新篇章,促進了汽船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說明靈活務實的外交策略促進經濟發(fā)展,C項正確;外交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是在70年代,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我國汽車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不能以此說明我國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yè)體系,以偏概全,排除B項;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歐、日本的崛起,使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化,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9.首個國產3A單機游戲《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火爆全球。游戲中呈現的建筑、道具、服飾等都有出處,其中27個實景來自山西,如云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等文化遺產。由此可知()A.中國網絡數字技術已經全面領先于世界B.保護遺產傳承文化已成為全民行動自覺C.網絡娛樂精品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力D.山西是中國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省份【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題目中主要強調了《黑神話:悟空》這款游戲通過展示中國文化遺產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可以推導出網絡娛樂精品對中華文化傳播的積極作用,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中國網絡數字技術與世界的比較,不能得出中國網絡數字技術已經全面領先于世界,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民眾對文化傳承和保護的態(tài)度,不能得出保護遺產傳承文化已成為全民行動自覺,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比較信息,不能得出山西是中國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省份,排除D項。故選C項。10.神話中的格里芬是歐亞草原上黃金寶藏的守衛(wèi)者,其形象主要呈現為鷹頭、鳥翼、獅身。下圖是格里芬在歐亞地區(qū)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種形象。這反映出()A.文明傳承具有差異性與地域性 B.文化傳播具有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C.文明演進具有一致性和時段性 D.文化發(fā)展具有同源性和封閉性【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概括可知:不同地區(qū)的格里芬形象有所不同,但仍保持了鷹頭、鳥翼、獅身的基本特征,說明在文化傳播過程中存在一致的核心要素(統(tǒng)一性),同時在不同地區(qū)根據當地文化特點有所變化(多樣性)。因此,最恰當的選項為“文化傳播具有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B項正確;材料中也反映了格里芬的基本形象鷹頭、鳥翼、獅身的以保留,有相似之處,而非全部體現為差異性和地域性,排除A項;材料為涉及格里芬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演變,涉及的是不同地區(qū)的不同形象,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的傳播和交流,而非封閉性,排除D項。故選B項。11.11至13世紀是歐洲城堡建設的興盛期,塔樓等要塞不斷被加固和改進。14世紀,塔樓等要塞受重視的程度下降,城堡成為所在地區(qū)的政治中心。15至16世紀,英國甚至掀起了摧毀城堡的運動。這一變化反映了()A.圈地運動的興起 B.宗教改革運動的推進C.民族國家的形成 D.封君封臣制度的衰落【答案】D【解析】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可得出準確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概括可知:11到13世紀城堡建設日益興盛,因為這個時期封君封臣制形成,封臣在地方的勢力較大,15到16世紀掀起了摧毀城堡的運動,因為這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封建領主地位下降,封君封臣制度逐漸衰落,D項正確;圈地運動是貴族圈占農民土地,并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奠定了條件,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宗教改革針對的是教皇的特權,和材料無關,排除B項;民族國家指的是對國家認同感的形成,和材料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2.下表是1871—1910年德國城鄉(xiāng)人口變化狀況統(tǒng)計表。據此可以推斷()時間總人數(萬人)農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1871年4105.963.936.11880年4523.458.641.41890年4942.857.542.51900年5636.745.65441910年6492.64060A.政治統(tǒng)一是推動城市化的根源 B.工業(yè)革命與城市化相互推動C.德國城市化發(fā)展速度世界領先 D.德國的工業(yè)化發(fā)展進程緩慢【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德國。根據材料數據可知,從1871年至1910年德國的農村人口占比顯著下降,城市人口占比顯著上升,這主要是因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助推了德國的城市化進程,B項正確;德國完成國家統(tǒng)一是城市化的重要因素,非根本因素,根本因素在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推動,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德國同世界其它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對比,排除C項;根據材料數據可知,19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越來越大,排除D項。故選B項。13.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通過的黨綱確認,“要堅持不懈地把已經開始并基本完成的對資產階級的剝奪進行到底。要把生產資料和流通手段變?yōu)樘K維埃共和國的財產,即變?yōu)槿w勞動者的公共財產”。這體現出蘇俄()A.對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成功探索 B.鮮明的社會主義色彩C.旨在徹底消除國內意識形態(tài)分歧 D.最大限度保護農民利益【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9年3月(蘇俄)。據題干“要把生產資料和流通手段變?yōu)樘K維埃共和國的財產”,蘇俄正在剝奪資產階級的資產,并將生產資料和流通手段轉變?yōu)槿w勞動者的公共財產,這符合社會主義的特征,即消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說明其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色彩,B項正確;這一時期,蘇俄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以應對國內外的敵人對新生政權的絞殺,戰(zhàn)爭結束后因未結束該政策引發(fā)的社會危機,從長遠來說,是不成功的探索,排除A項;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為了保衛(wèi)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而非徹底消除國內意識形態(tài)分歧,排除C項;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余糧征集制損害了農民階級的利益,而非最大限度保護農民利益,排除D項。故選B項。14.下圖為“美國農業(yè)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數為100)”。對該圖的合理解釋是()A.化學品大量使用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B.勞動力的減少意味著農業(yè)逐步走向衰落C.科技發(fā)展影響了農業(yè)投入使用量D.機械投入提高說明勞動力素質降低【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正向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0-1990年的美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圖中顯示,隨著時間推移,勞動力投入量減少,機械和化學品投入量增加。這反映了科技進步對農業(yè)生產方式的顯著影響,C項正確;材料無法看出化學品的使用產生的影響,不能得出化學品大量使用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排除A項;材料中勞動力的減少是因為機械使用率的增加,而非意味著農業(yè)的衰落,排除B項;機械投入提高會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而非降低,排除D項。故選C項。15.1987年,英國政府規(guī)定,企業(yè)必須為雇員建立職業(yè)養(yǎng)老金,鼓勵個人參加“個人養(yǎng)老金計劃”。1990年,英國政府再次規(guī)定,由衛(wèi)生主管部門和全科醫(yī)師作為買方(病人代表)根據病人需求與醫(yī)院、社區(qū)服務機構等簽訂合同購買醫(yī)療服務。這反映出英國()A.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增加B.社會救濟資金來源多元化C.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日趨完善D.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市場化【答案】D【解析】本題是本質題,時空是現代(英國)。根據材料可知,英國政府要求企業(yè)為雇員建立職業(yè)養(yǎng)老金,要求企業(yè)承擔更多的社會保障義務,要求衛(wèi)生主管部門和全科醫(yī)師作為病人代表向醫(yī)院、社區(qū)服務機構購買醫(yī)療服務,說明政府在醫(yī)療采購方面傾向于市場化,即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市場化,D項正確;材料中反映的是養(yǎng)老金的承擔者和醫(yī)療服務提供者的變化,未涉及社會保障資金的增加,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社保資金來源多元化,未涉及社會救濟資金,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養(yǎng)老金的承擔者和醫(yī)療服務提供者的變化,并不是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發(fā)展的情況,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古代關隘材料一關隘大約產生于先秦時期,先秦九個重要關隘坐落在燕山、太行山一線。秦漢王朝建都關中,設有“關中四塞”“洛陽八關”,關中之外設置玉門關、陽關、居庸關等關口,加上長城防線,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御體系。魏晉南北朝時期,位于長江淮河一線的“義陽三關”成為爭奪的焦點。唐代長安、洛陽與河中地區(qū)(今山西省西南部)成為關隘比較集中的區(qū)域,西域陽關、玉門關、西南地區(qū)劍門關地位加強。宋遼邊界的“北三關”成為重要防線,南宋時形成“三關、五州、外三關”三道防線,大散關成為聲名顯赫的一代雄關。明朝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重鎮(zhèn)”,內三關、外三關成為穩(wěn)固屏障,嘉峪關、山海關防御地位上升。清代關隘在交通樞紐、關稅征收方面的功能上升,數量分布也發(fā)生變化,秦嶺淮河以北有關隘380處,以南有關隘1079處。——摘編自王雙懷、董海鵬《中國古代關隘及其地理分布》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對中國古代的關隘設置加以說明。【答案】 中國古代關隘是歷代王朝在地形險要之處或重要交通要道設立的重要防御設施。具有軍事防御、維護政治經濟秩序、保持社會安定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等多重職能,歷代王朝都重視對關隘的修建和利用。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多個王朝的都城,關隘眾多。先秦以來,為防范邊疆少數民族襲擾,歷代王朝都不斷修建關隘,完善防御體系。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外交流加強,西域地區(qū)的關隘得到發(fā)展。魏晉南北朝至兩宋,隨著民族交融不斷加強,經濟重心逐步南移,關隘設置向南方推進,南方關隘數量不斷增加。明清時期,隨著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不斷發(fā)展,為維護邊疆地區(qū)穩(wěn)定,邊疆關隘設置增多,清代關隘的經濟功能逐步增強。關隘類型多樣,有內關、邊關、津關之分,功能各異。中國古代關隘是自然地理和人類活動的產物,經濟重心、政治中心的轉移、疆界的變遷、政權攻守形勢的變化等都會影響關隘的發(fā)展,關隘格局的變化是歷史與時代的產物。古代關隘的設置及演變,體現了國家治理的智慧,也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解析】本題是評論解說題,時空是古代的中國。首先,對中國古代的關隘的定義進行概括,根據材料一“產生于先秦時期,先秦九個重要關隘坐落在燕山、太行山一線”“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御體系”“清代關隘在交通樞紐、關稅征收方面的功能上升”和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中國古代關隘是歷代王朝在地形險要之處或重要交通要道設立的重要防御設施。然后,分析關隘具體的作用,根據材料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御體系”“明朝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重鎮(zhèn)’,內三關、外三關成為穩(wěn)固屏障”“清代關隘在交通樞紐、關稅征收方面的功能上升”和所學可得出,具有軍事防御、維護政治經濟秩序、保持社會安定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等多重職能,歷代王朝都重視對關隘的修建和利用。其次,根據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多個王朝的都城,關隘眾多。根據材料一“產生于先秦時期,先秦九個重要關隘坐落在燕山、太行山一線”和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先秦以來,為防范邊疆少數民族襲擾,歷代王朝都不斷修建關隘,完善防御體系。根據材料一“關中之外設置玉門關、陽關、居庸關等關口,加上長城防線,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御體系”和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外交流加強,西域地區(qū)的關隘得到發(fā)展。根據材料一“魏晉南北朝時期,位于長江淮河一線的‘義陽三關’成為爭奪的焦點。唐代長安、洛陽與河中地區(qū)(今山西省西南部)成為關隘比較集中的區(qū)域,西域陽關、玉門關、西南地區(qū)劍門關地位加強。宋遼邊界的‘三關’成為重要防線,南宋時形成‘三關、五州、外三關’三道防線,大散關成為聲名顯赫的一代雄關。”和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至兩宋,隨著民族交融不斷加強,經濟重心逐步南移,關隘設置向南方推進,南方關隘數量不斷增加。根據材料一“明朝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重鎮(zhèn)’,內三關、外三關成為穩(wěn)固屏障,嘉峪關、山海關防御地位上升。清代關隘在交通樞紐、關稅征收方面的功能上升,數量分布也發(fā)生變化,秦嶺淮河以北有關隘380處,以南有關隘1079處?!焙筒牧隙袊糯P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明清時期,隨著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不斷發(fā)展,為維護邊疆地區(qū)穩(wěn)定,邊疆關隘設置增多,清代關隘的經濟功能逐步增強。關隘類型多樣,有內關、邊關、津關之分,功能各異。最后,小結升華為,中國古代關隘是自然地理和人類活動的產物,經濟重心、政治中心的轉移、疆界的變遷、政權攻守形勢的變化等都會影響關隘的發(fā)展,關隘格局的變化是歷史與時代的產物。古代關隘的設置及演變,體現了國家治理的智慧,也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表是近代濟南社會發(fā)展大事一覽表(部分)時間事件1901年在濟南創(chuàng)辦山東大學堂1903年《濟南匯報》創(chuàng)辦,它是濟南最早具有近代意義的報紙1904年膠濟鐵路開通,連接了濟南與青島和煙臺等沿海城市1905年官僚地主莊鈺、劉福航等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濟南電燈公司1905年濟南成為第一個自行開埠的內陸城市1909年濟南的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開通1913年濟南第一棉紡織廠成立,它是現代工業(yè)在該市的開始1913年叢良弼創(chuàng)辦振業(yè)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并且發(fā)行了山東第一只企業(yè)股票1914年濟南半年面粉廠成立,并于1921年成立“濟南咸豐面粉股份有限公司”1915年濟南成立山東省立女子師范學校1933年濟南成通紗廠正式開機生產材料二膠濟鐵路通車后,全省主要市場由濟南逐漸轉向青島。1905年,濟南經青島輸入了價值200萬兩以上的貨物,其中主要以棉布、五金、棉紗、火、煤油、砂糖、染料等為主。同時濟南又是青島的貨源地,土貨的輸出量很大,主要品種有花生、棉花、草帽辮、牛皮、牛油等。濟南每年向青島輸入的洋貨增多,主要有棉紗、布匹、糖、火柴、煤油等。棉紗輸入額約占青島進口額的三分之一。煙臺、青島洋行紛紛到濟南經營與口岸貿易有關的土洋貨業(yè)務,民國初年濟南商埠洋商發(fā)展到25家,經營棉花、畜產品等貿易的商人資本嶄露頭角?!幾浴督綎|經濟格局變遷研究》據材料,概括近代濟南城市發(fā)展表現,并簡述其影響?!敬鸢浮勘憩F:大力興辦近代教育,創(chuàng)辦近代報刊;發(fā)展近代交通運輸業(yè);大力創(chuàng)辦民族工業(yè),并采用先進管理經營模式;積極拓展對外貿易,主動融入世界市場。影響:近代教育的興辦為城市建設和國家發(fā)展培養(yǎng)了人才;交通運輸的發(fā)展加強了區(qū)域間的聯(lián)系,為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近代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為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增添了力量,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侵略;商業(yè)的發(fā)展加強了濟南與國內外其他地區(qū)的經濟聯(lián)系,
促進了區(qū)域經濟的交流與發(fā)展;政府官員治理的遠見和有志之士的探索經營為城市發(fā)展提供了基礎和借鑒;濟南成為山東地區(qū)乃至全國著名的商會城市,濟南成為近代中國城市轉型的一個縮影?!窘馕觥勘绢}是特點題、影響題。時空是:1901-1933年的中國。表現:根據材料“在濟南創(chuàng)辦山東大學堂”“《濟南匯報》創(chuàng)辦,它是濟南最早具有近代意義的報紙”,可知大力興辦近代教育,創(chuàng)辦近代報刊;根據材料“膠濟鐵路開通,連接了濟南與青島和煙臺等沿海城市”,可知發(fā)展近代交通運輸業(yè);根據材料“濟南第一棉紡織廠成立,它是現代工業(yè)在該市的開始”“叢良弼創(chuàng)辦振業(yè)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并且發(fā)行了山東第一只企業(yè)股票”“濟南半年面粉廠成立,并于1921年成立‘濟南咸豐面粉股份有限公司’”,可知大力發(fā)展創(chuàng)辦民族工業(yè),并采用先進管理經營模式;根據材料“濟南成為第一個自行開埠的內陸城市”“煙臺、青島洋行紛紛到濟南經營與口岸貿易有關的土洋貨業(yè)務,民國初年濟南商埠洋商發(fā)展到25家,經營棉花、畜產品等貿易的商人資本嶄露頭角”,可知積極拓展對外貿易,主動融入世界市場。影響:根據材料“在濟南創(chuàng)辦山東大學堂”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教育的興辦為城市建設和國家發(fā)展培養(yǎng)了人才;根據材料“膠濟鐵路通車后,全省主要市場由濟南逐漸轉向青島。1905年,濟南經青島輸入了價值200萬兩以上的貨物,其中主要以棉布、五金、棉紗、火、煤油、砂糖、染料等為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交通運輸的發(fā)展加強了區(qū)域間的聯(lián)系,為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根據材料“濟南半年面粉廠成立,并于1921年成立‘濟南咸豐面粉股份有限公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為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增添了力量,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侵略;根據材料“同時濟南又是青島的貨源地,土貨的輸出量很大,主要品種有花生、棉花、草帽辮、牛皮、牛油等。濟南每年向青島輸入的洋貨增多,主要有棉紗、布匹、糖、火柴、煤油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業(yè)的發(fā)展加強了濟南與國內外其他地區(qū)的經濟聯(lián)系,
促進了區(qū)域經濟的交流與發(fā)展;根據材料“官僚地主莊鈺、劉福航等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濟南電燈公司”“濟南成為第一個自行開埠的內陸城市”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政府官員治理的遠見和有志之士的探索經營為城市發(fā)展提供了基礎和借鑒;根據材料“1905年,濟南經青島輸入了價值200萬兩以上的貨物,其中主要以棉布、五金、棉紗、火、煤油、砂糖、染料等為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濟南成為山東地區(qū)乃至全國著名的商會城市,濟南成為近代中國城市轉型的一個縮影。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度嗣袢請蟆吩┲黝}報道摘錄1949年1月1日:“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zhàn)爭中獲得最后勝利,這一點,現在甚至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只有徹底地消滅了中國反動派,驅逐了美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出中國,中國才能有獨立,才能有民主,才能有和平?!?953年1月1日:“一九五三年向全國人民提出了三項偉大的任務:第一,繼續(xù)加強抗美援朝的斗爭,爭取更大的勝利;第二,開始執(zhí)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和超額完成一九五三年度建設計劃;第三,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憲法,通過國家建設計劃。號召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為實現五年計劃和工業(yè)化理想而努力奮斗。要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979年1月1日:“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一個偉大的戰(zhàn)略轉變,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迫切心愿。為了加快現代化的步伐,要大力采用先進技術,學習各國的好經驗,并轉變到符合現代化大生產要求的科學管理軌道上來。要把企業(yè)經營的好壞同工人、技術員、干部的切身利益聯(lián)系起來,使勞動者從物質利益上關心個人和集體的勞動成果?!苯Y合材料,以“見證”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答案】觀點:《人民日報》是的機關報,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報道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客觀性和真實性,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遷和發(fā)展。(2分)闡述:1949年,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得最后勝利,時年的元旦報道強調徹底消滅反動派、驅逐外國侵略勢力,真正實現獨立、民主和和平。報道反映了人民對于國家獨立和民族復興的迫切愿望。(3分)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國內形勢好轉,中國邁入了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時期。1953年的元旦報道明確了當年的三大任務:爭取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實施一五計劃實現工業(yè)化理想;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此報道凸顯了國家對于工業(yè)化的重視,以及人民對于國家繁榮富強的熱切期盼。在這一背景下,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響應號召,投身于國家建設之中,為新中國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3分)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1979年的元旦報道明確提出了將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此報道反映了國家對于現代化的迫切需求,以及人民對于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的渴望。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開始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3分)《人民日報》的元旦主題報道宣傳了黨和國家的方針、路線和政策,記錄了歷史進程,傳遞了黨的聲音,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窗口。(2分)【解析】本題是評論解說題,時空是1949年、1953年和1979年的中國。首先,結合材料,以“見證”為題提出觀點,根據材料時間的歷史背景和所學可得出,《人民日報》是的機關報,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報道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客觀性和真實性,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遷和發(fā)展。然后,分別從背景、任務和意義等方面,闡述1949年、1953年和1979年的中國《人民日報》元旦主題報道,具體聯(lián)系到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勝、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一五計劃、一屆人大和改革開放等史實。最后,小結升華主題為,《人民日報》的元旦主題報道宣傳了黨和國家的方針、路線和政策,記錄了歷史進程,傳遞了黨的聲音,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窗口。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注意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近代亞洲的民族解放之路材料一下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在亞洲的勢力范圍材料二表1、表2分別是“19世紀上半期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簡表”和“近代亞洲成立的資產階級政黨或團體簡表”表1時間事件結果1825-1830年爪哇人民反荷蘭斗爭失敗1848-1852年伊朗巴布教徒起義失敗1851-1864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表2時間政黨或團體宗旨1882年朝鮮開化黨以實現近代化改革、建設獨立富強國家為目標1885年印度國大黨爭取民族獨立和實現印度人民的完全獨立1900年菲律賓國民黨推翻西班牙和美國的殖民統(tǒng)治,實現菲律賓的民族獨立。1905年中國同盟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材料三繼俄國1905年的運動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個亞洲,各種社團和政黨以驚人的速度產生。世界資本主義和俄國1905年的運動終于喚醒了亞洲。幾萬萬受壓制的、由于處于中世紀的停滯狀態(tài)而變得粗野的人民覺醒過來了,他們走向新生活,為爭取人的起碼權利、為爭取民主而斗爭?!幾粤袑帯秮喼薜挠X醒》探討近代亞洲的民族解放之路。【答案】近代亞洲的民族解放之路的發(fā)展歷程。在19世紀初,由于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殖民擴張,亞洲各國紛紛開展反殖民斗爭。盡管這些斗爭大多以失敗告終,如爪哇人民反荷蘭斗爭、伊朗巴布教徒起義和印度民族大起義,但它們?yōu)楹髞淼拿褡褰夥胚\動積累了經驗。進入19世紀下半期和20世紀初,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和資產階級的壯大,亞洲各國紛紛成立資產階級政黨或團體,積極以政治手段推動民族解放。例如,朝鮮開化黨提倡近代化改革以建設獨立富強的國家;印度國大黨和菲律賓國民黨分別致力于爭取民族獨立和推翻西班牙及美國的殖民統(tǒng)治;中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受世界資本主義的影響和俄國1905年革命的推動,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在20世紀初進入高潮。在這一時期,各國紛紛建立政黨和社團,民主革命席卷了整個亞洲,人民為爭取基本權利和民主而斗爭。由此可知,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受西方侵略、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民族意識的覺醒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不斷發(fā)展?!窘馕觥勘绢}是評論解說題。時空是:19-20世紀的亞洲。首先,探討近代亞洲的民族解放之路,根據材料“下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在亞洲的勢力范圍”“表1、表2分別是‘19世紀上半期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簡表’和‘近代亞洲成立的資產階級政黨或團體簡表’”和“繼俄國1905年的運動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個亞洲,各種社團和政黨以驚人的速度產生”,可得出近代亞洲的民族解放之路的發(fā)展歷程。其次,可從亞洲民族解放斗爭的原因、斗爭的階段性發(fā)展的主要內容,如:根據材料“下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在亞洲的勢力范圍”,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19世紀初,由于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殖民擴張,亞洲各國紛紛開展反殖民斗爭。根據材料“19世紀上半期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簡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盡管這些斗爭大多以失敗告終,如爪哇人民反荷蘭斗爭、伊朗巴布教徒起義和印度民族大起義,但它們?yōu)楹髞淼拿褡褰夥胚\動積累了經驗。根據材料“近代亞洲成立的資產階級政黨或團體簡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進入19世紀下半期和20世紀初,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和資產階級的壯大,亞洲各國紛紛成立資產階級政黨或團體,積極以政治手段推動民族解放。例如,朝鮮開化黨提倡近代化改革以建設獨立富強的國家;印度國大黨和菲律賓國民黨分別致力于爭取民族獨立和推翻西班牙及美國的殖民統(tǒng)治;中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根據材料“繼俄國1905年的運動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個亞洲,各種社團和政黨以驚人的速度產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受世界資本主義的影響和俄國1905年革命的推動,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在20世紀初進入高潮。在這一時期,各國紛紛建立政黨和社團,民主革命席卷了整個亞洲,人民為爭取基本權利和民主而斗爭。最后,回扣主題,總結提升,得出結論,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受西方侵略、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民族意識的覺醒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不斷發(fā)展。山東省泰安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們突破了西周“以天為宗”的觀念,無論是孔子的“復禮”還是韓非子的“法治”,都把視線從天上轉到了人世。這反映出當時思想界()A.政治構想都具有保守性 B.由重天命轉向重人事C.建構了新的社會秩序 D.全面破除了迷信觀念【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題干中提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們突破了西周“以天為宗”的觀念,把視線從天上轉到了人世,無論是孔子的“復禮”還是韓非子的“法治”,都體現了這一點。這說明當時思想界已由重天命轉向重人事,B項正確;政治構想具有保守型是指政治理念、管理方式較為守舊,或者是不愿意進行政治的變革,維持現狀,材料則反映的是變化,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建構了新的社會秩序是指政治制度發(fā)生了變革,材料涉及的是思想領域的變化,排除C項;全面破除了迷信觀念敘述過于絕對,未涉及民眾思想的變化,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B項。2.漢代官吏的“伐閱簿”記錄了每個官吏的功勞、考課、籍貫等情況,官吏任職期間,只要不犯贓罪,即使與孝廉、茂才等察舉升遷方式無緣,依然可依功勞等次累升至郡國長官一級。若自動去職或免職后,仍可按累積的功勞,再次被征用。據此可知,漢代()A.察舉制以功勞為升遷依據 B.郡國長官控制了選人權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D.重視官員的操守和政績【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伐閱簿”記錄官吏的功勞、考課、籍貫等情況,說明漢代重視記錄官員的政績和操守;只要官吏不犯贓罪,依功勞可累升至郡國長官,表明官員的操守(不犯贓罪)和政績(功勞等次)是官吏升遷的重要依據。因此,漢代重視官員的操守和政績,D項正確;察舉制是選官制度,其標準是品行,排除A項;官吏可升至郡國一級,不代表郡國長官控制選人權,實際上當時選官由中央進行,排除B項;材料說明官吏升遷以功勞為參考,并未流于形式,排除C項。故選D項。3.唐朝嚴禁巫術,《唐律疏議》規(guī)定,犯“造畜蠱毒罪”者,本人被處絞刑外,連坐家人及知情不報的里正、坊正、村正;犯“造厭魅罪及造符書咒詛罪”且目的為殺人者,以“謀殺論減二等處罰”。這些條款()A.形成了完善的基層治理體系 B.致力于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C.突顯了唐朝律法的嚴酷 D.旨在消除宗教活動的社會影響【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唐律疏議》對巫術的嚴厲處罰條款,目的在于打擊和防范利用巫術進行違法活動,從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和安全,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因此,這些條款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B項正確;基層治理是指縣級之下的地方管理方式,材料中未涉及此內容的論述,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了一項關于禁止巫術的法律懲治內容,不能以此反映法律的嚴酷性,以偏概全,排除C項;巫術不等于宗教活動,旨在消除宗教活動的社會影響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4.下表為道光年間《滇事雜檔》中收錄滇南地區(qū)官員與邊境地區(qū)的土司之間部分往來文件的內容。據此可知()文件內容臨安府官員給土司稿吾卡的公函土司、掌寨所管地方,乃朝廷地土,安設土司、掌寨,以衛(wèi)邊隅,寸地尺土,并非土司、掌寨私業(yè),不得擅自與人。土司稿吾卡對猛喇族人的聲明猛喇地方,系朝廷土地,安設土司、掌寨管理,并非土地私業(yè),不得擅自與人。A.清王朝在西南大規(guī)?!案耐翚w流”B.西南地區(qū)獨立于清王朝管轄之外C.雙方在經略邊疆的認識上高度一致D.清朝籠絡西南地區(qū)各族上層分子【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道光年間《滇事雜檔》中臨安府官員與土司的往來文件內容,雙方明確表示邊境地區(qū)的土地為朝廷所有,并非土司私有,不得擅自轉讓。由此可以看出,清朝官員和土司在經略邊疆的認識上是一致的,即邊疆地區(qū)的土地歸朝廷所有,通過安設土司、掌寨來管理和衛(wèi)邊,C項正確;清朝大規(guī)模的實行“改土歸流”是在雍正時期,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A項;材料中無論是官員的公函還是土司的聲明都表明西南地區(qū)為中央管轄之地,而非獨立于清王朝之外,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官員聲明了中央對西南地區(qū)的管理權限,而非對各族上層分子的籠絡,排除D項。故選C項。5.下表為中國近代部分鐵路修筑信息一覽表。表中軌距的差異體現出()名稱修筑時間(年)路段全長(公里)軌距(毫米)中東鐵路1897-1903滿洲里-哈爾濱-綏芬河,南至大連24001524膠濟鐵路1899-1904青島-濟南3951435道清鐵路1902-1907道口-焦作1541435滇越鐵路1903-1910昆明-河口4681000安奉鐵路1904-1905丹東-沈陽302762津浦鐵路1908-1912天津-南京10131485A.近代中國鐵路建筑技術落后 B.不同地區(qū)地質條件的差異C.列強爭奪在華權益日趨激烈 D.列強工業(yè)革命進程的不同【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結論:晚清鐵路建設路軌修建標準不統(tǒng)一,不能有效整合全國鐵路資源,這是因為晚清鐵路多為西方列強主持修筑,多分布在列強的勢力范圍內,方便其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和分而治之,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鐵路主要是列強修筑的,近代鐵路修筑技術也并不會導致軌距存在差異,排除A項;地質條件相同的地區(qū)軌距也有較大差距,排除B項;列強工業(yè)革命進程的差異只能解釋各國綜合實力的差別,不能解釋具體的軌距的不同,排除D項。故選C項。6.下圖是商務印書館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出版的《最新理科教科書》中某些關鍵詞出現的頻數(次)。這顯示出民國初年的教育()A.大力宣傳民主和科學的思想 B.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教育體制C.更加重視科學知識與技術實踐 D.完全拋棄了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圖示中展示教科書編寫既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如醫(yī)學、農學知識等;也注重各類技術的實踐應用,如農業(yè)技術和手工技術等,且相比于前期數量都有所增加,即更加重視科學知識與技術實踐,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理科類和技術類教科書的相關情況,與民主無關,排除A項;教育體制包括教育制度、學校建設、教科書的選用等多方面內容,材料中的內容不能反映教育體制是否完善,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不代表其他教材中沒有,“完全拋棄”的說法無法證實,排除D項。故選C項。7.20世紀30年代初,江西一些地區(qū)的雇農、貧農、中農、知識分子等通過選舉,成為鄉(xiāng)蘇維埃代表;同時,農民階級中的先進分子也先后加入,逐漸取代了沒落的鄉(xiāng)紳和宗族領袖,成為“新的精英管理階級”。這些舉措()A.重構了基層政治秩序 B.鞏固了抗日民主政權C.擴大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D.改變了封建剝削制度【答案】A【解析】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是影響題,時空是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20世紀30年代,江西一些地區(qū)的雇農、貧農、中農、知識分子等通過選舉成為鄉(xiāng)蘇維埃代表,而這一時期的政權建設就是建立蘇維埃政權。同時,農民階級取代鄉(xiāng)紳和宗族領袖成為鄉(xiāng)村“新的精英管理階級”,這表明當時基層政治秩序得到重構,A項正確;建設抗日民主政權是在全面抗戰(zhàn)時期,材料反映的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排除B項;1927年大革命失敗,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破裂,排除C項;材料主要呈現的是農民在政治上翻身,并沒有涉及經濟上的剝削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8.1965年,中國正式向法國購買重型汽車制造權,以改變國內缺乏重型汽車的現狀。一年后我國第一輛重型軍用越野汽車裝配下線,開創(chuàng)了我國汽車制造的新篇章。這反映出()A.外交新局面的出現增強了國家實力B.我國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yè)體系C.靈活務實的外交策略促進經濟發(fā)展D.資本主義陣營已經出現分化【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5年(中國)。據材料信息可知,我國向資本主義國家法國購買重型汽車制造權,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中法關系的改善,由此開創(chuàng)了我國汽車制造的新篇章,促進了汽船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說明靈活務實的外交策略促進經濟發(fā)展,C項正確;外交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是在70年代,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我國汽車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不能以此說明我國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yè)體系,以偏概全,排除B項;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歐、日本的崛起,使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化,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9.首個國產3A單機游戲《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火爆全球。游戲中呈現的建筑、道具、服飾等都有出處,其中27個實景來自山西,如云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等文化遺產。由此可知()A.中國網絡數字技術已經全面領先于世界B.保護遺產傳承文化已成為全民行動自覺C.網絡娛樂精品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力D.山西是中國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省份【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題目中主要強調了《黑神話:悟空》這款游戲通過展示中國文化遺產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可以推導出網絡娛樂精品對中華文化傳播的積極作用,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中國網絡數字技術與世界的比較,不能得出中國網絡數字技術已經全面領先于世界,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民眾對文化傳承和保護的態(tài)度,不能得出保護遺產傳承文化已成為全民行動自覺,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比較信息,不能得出山西是中國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省份,排除D項。故選C項。10.神話中的格里芬是歐亞草原上黃金寶藏的守衛(wèi)者,其形象主要呈現為鷹頭、鳥翼、獅身。下圖是格里芬在歐亞地區(qū)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種形象。這反映出()A.文明傳承具有差異性與地域性 B.文化傳播具有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C.文明演進具有一致性和時段性 D.文化發(fā)展具有同源性和封閉性【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概括可知:不同地區(qū)的格里芬形象有所不同,但仍保持了鷹頭、鳥翼、獅身的基本特征,說明在文化傳播過程中存在一致的核心要素(統(tǒng)一性),同時在不同地區(qū)根據當地文化特點有所變化(多樣性)。因此,最恰當的選項為“文化傳播具有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B項正確;材料中也反映了格里芬的基本形象鷹頭、鳥翼、獅身的以保留,有相似之處,而非全部體現為差異性和地域性,排除A項;材料為涉及格里芬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演變,涉及的是不同地區(qū)的不同形象,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的傳播和交流,而非封閉性,排除D項。故選B項。11.11至13世紀是歐洲城堡建設的興盛期,塔樓等要塞不斷被加固和改進。14世紀,塔樓等要塞受重視的程度下降,城堡成為所在地區(qū)的政治中心。15至16世紀,英國甚至掀起了摧毀城堡的運動。這一變化反映了()A.圈地運動的興起 B.宗教改革運動的推進C.民族國家的形成 D.封君封臣制度的衰落【答案】D【解析】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可得出準確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概括可知:11到13世紀城堡建設日益興盛,因為這個時期封君封臣制形成,封臣在地方的勢力較大,15到16世紀掀起了摧毀城堡的運動,因為這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封建領主地位下降,封君封臣制度逐漸衰落,D項正確;圈地運動是貴族圈占農民土地,并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奠定了條件,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宗教改革針對的是教皇的特權,和材料無關,排除B項;民族國家指的是對國家認同感的形成,和材料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2.下表是1871—1910年德國城鄉(xiāng)人口變化狀況統(tǒng)計表。據此可以推斷()時間總人數(萬人)農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1871年4105.963.936.11880年4523.458.641.41890年4942.857.542.51900年5636.745.65441910年6492.64060A.政治統(tǒng)一是推動城市化的根源 B.工業(yè)革命與城市化相互推動C.德國城市化發(fā)展速度世界領先 D.德國的工業(yè)化發(fā)展進程緩慢【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德國。根據材料數據可知,從1871年至1910年德國的農村人口占比顯著下降,城市人口占比顯著上升,這主要是因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助推了德國的城市化進程,B項正確;德國完成國家統(tǒng)一是城市化的重要因素,非根本因素,根本因素在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推動,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德國同世界其它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對比,排除C項;根據材料數據可知,19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越來越大,排除D項。故選B項。13.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通過的黨綱確認,“要堅持不懈地把已經開始并基本完成的對資產階級的剝奪進行到底。要把生產資料和流通手段變?yōu)樘K維埃共和國的財產,即變?yōu)槿w勞動者的公共財產”。這體現出蘇俄()A.對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成功探索 B.鮮明的社會主義色彩C.旨在徹底消除國內意識形態(tài)分歧 D.最大限度保護農民利益【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9年3月(蘇俄)。據題干“要把生產資料和流通手段變?yōu)樘K維埃共和國的財產”,蘇俄正在剝奪資產階級的資產,并將生產資料和流通手段轉變?yōu)槿w勞動者的公共財產,這符合社會主義的特征,即消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說明其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色彩,B項正確;這一時期,蘇俄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以應對國內外的敵人對新生政權的絞殺,戰(zhàn)爭結束后因未結束該政策引發(fā)的社會危機,從長遠來說,是不成功的探索,排除A項;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為了保衛(wèi)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而非徹底消除國內意識形態(tài)分歧,排除C項;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余糧征集制損害了農民階級的利益,而非最大限度保護農民利益,排除D項。故選B項。14.下圖為“美國農業(yè)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數為100)”。對該圖的合理解釋是()A.化學品大量使用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B.勞動力的減少意味著農業(yè)逐步走向衰落C.科技發(fā)展影響了農業(yè)投入使用量D.機械投入提高說明勞動力素質降低【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正向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0-1990年的美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圖中顯示,隨著時間推移,勞動力投入量減少,機械和化學品投入量增加。這反映了科技進步對農業(yè)生產方式的顯著影響,C項正確;材料無法看出化學品的使用產生的影響,不能得出化學品大量使用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排除A項;材料中勞動力的減少是因為機械使用率的增加,而非意味著農業(yè)的衰落,排除B項;機械投入提高會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而非降低,排除D項。故選C項。15.1987年,英國政府規(guī)定,企業(yè)必須為雇員建立職業(yè)養(yǎng)老金,鼓勵個人參加“個人養(yǎng)老金計劃”。1990年,英國政府再次規(guī)定,由衛(wèi)生主管部門和全科醫(yī)師作為買方(病人代表)根據病人需求與醫(yī)院、社區(qū)服務機構等簽訂合同購買醫(yī)療服務。這反映出英國()A.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增加B.社會救濟資金來源多元化C.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日趨完善D.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市場化【答案】D【解析】本題是本質題,時空是現代(英國)。根據材料可知,英國政府要求企業(yè)為雇員建立職業(yè)養(yǎng)老金,要求企業(yè)承擔更多的社會保障義務,要求衛(wèi)生主管部門和全科醫(yī)師作為病人代表向醫(yī)院、社區(qū)服務機構購買醫(yī)療服務,說明政府在醫(yī)療采購方面傾向于市場化,即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市場化,D項正確;材料中反映的是養(yǎng)老金的承擔者和醫(yī)療服務提供者的變化,未涉及社會保障資金的增加,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社保資金來源多元化,未涉及社會救濟資金,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養(yǎng)老金的承擔者和醫(yī)療服務提供者的變化,并不是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發(fā)展的情況,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古代關隘材料一關隘大約產生于先秦時期,先秦九個重要關隘坐落在燕山、太行山一線。秦漢王朝建都關中,設有“關中四塞”“洛陽八關”,關中之外設置玉門關、陽關、居庸關等關口,加上長城防線,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御體系。魏晉南北朝時期,位于長江淮河一線的“義陽三關”成為爭奪的焦點。唐代長安、洛陽與河中地區(qū)(今山西省西南部)成為關隘比較集中的區(qū)域,西域陽關、玉門關、西南地區(qū)劍門關地位加強。宋遼邊界的“北三關”成為重要防線,南宋時形成“三關、五州、外三關”三道防線,大散關成為聲名顯赫的一代雄關。明朝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重鎮(zhèn)”,內三關、外三關成為穩(wěn)固屏障,嘉峪關、山海關防御地位上升。清代關隘在交通樞紐、關稅征收方面的功能上升,數量分布也發(fā)生變化,秦嶺淮河以北有關隘380處,以南有關隘1079處。——摘編自王雙懷、董海鵬《中國古代關隘及其地理分布》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對中國古代的關隘設置加以說明?!敬鸢浮?中國古代關隘是歷代王朝在地形險要之處或重要交通要道設立的重要防御設施。具有軍事防御、維護政治經濟秩序、保持社會安定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等多重職能,歷代王朝都重視對關隘的修建和利用。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多個王朝的都城,關隘眾多。先秦以來,為防范邊疆少數民族襲擾,歷代王朝都不斷修建關隘,完善防御體系。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外交流加強,西域地區(qū)的關隘得到發(fā)展。魏晉南北朝至兩宋,隨著民族交融不斷加強,經濟重心逐步南移,關隘設置向南方推進,南方關隘數量不斷增加。明清時期,隨著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不斷發(fā)展,為維護邊疆地區(qū)穩(wěn)定,邊疆關隘設置增多,清代關隘的經濟功能逐步增強。關隘類型多樣,有內關、邊關、津關之分,功能各異。中國古代關隘是自然地理和人類活動的產物,經濟重心、政治中心的轉移、疆界的變遷、政權攻守形勢的變化等都會影響關隘的發(fā)展,關隘格局的變化是歷史與時代的產物。古代關隘的設置及演變,體現了國家治理的智慧,也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窘馕觥勘绢}是評論解說題,時空是古代的中國。首先,對中國古代的關隘的定義進行概括,根據材料一“產生于先秦時期,先秦九個重要關隘坐落在燕山、太行山一線”“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御體系”“清代關隘在交通樞紐、關稅征收方面的功能上升”和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中國古代關隘是歷代王朝在地形險要之處或重要交通要道設立的重要防御設施。然后,分析關隘具體的作用,根據材料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御體系”“明朝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重鎮(zhèn)’,內三關、外三關成為穩(wěn)固屏障”“清代關隘在交通樞紐、關稅征收方面的功能上升”和所學可得出,具有軍事防御、維護政治經濟秩序、保持社會安定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等多重職能,歷代王朝都重視對關隘的修建和利用。其次,根據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多個王朝的都城,關隘眾多。根據材料一“產生于先秦時期,先秦九個重要關隘坐落在燕山、太行山一線”和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先秦以來,為防范邊疆少數民族襲擾,歷代王朝都不斷修建關隘,完善防御體系。根據材料一“關中之外設置玉門關、陽關、居庸關等關口,加上長城防線,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御體系”和材料二中國古代關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外交流加強,西域地區(qū)的關隘得到發(fā)展。根據材料一“魏晉南北朝時期,位于長江淮河一線的‘義陽三關’成為爭奪的焦點。唐代長安、洛陽與河中地區(qū)(今山西省西南部)成為關隘比較集中的區(qū)域,西域陽關、玉門關、西南地區(qū)劍門關地位加強。宋遼邊界的‘三關’成為重要防線,南宋時形成‘三關、五州、外三關’三道防線,大散關成為聲名顯赫的一代雄關?!焙筒牧隙袊糯P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至兩宋,隨著民族交融不斷加強,經濟重心逐步南移,關隘設置向南方推進,南方關隘數量不斷增加。根據材料一“明朝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重鎮(zhèn)’,內三關、外三關成為穩(wěn)固屏障,嘉峪關、山海關防御地位上升。清代關隘在交通樞紐、關稅征收方面的功能上升,數量分布也發(fā)生變化,秦嶺淮河以北有關隘380處,以南有關隘1079處?!焙筒牧隙袊糯P隘分布圖及所學可知,明清時期,隨著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不斷發(fā)展,為維護邊疆地區(qū)穩(wěn)定,邊疆關隘設置增多,清代關隘的經濟功能逐步增強。關隘類型多樣,有內關、邊關、津關之分,功能各異。最后,小結升華為,中國古代關隘是自然地理和人類活動的產物,經濟重心、政治中心的轉移、疆界的變遷、政權攻守形勢的變化等都會影響關隘的發(fā)展,關隘格局的變化是歷史與時代的產物。古代關隘的設置及演變,體現了國家治理的智慧,也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表是近代濟南社會發(fā)展大事一覽表(部分)時間事件1901年在濟南創(chuàng)辦山東大學堂1903年《濟南匯報》創(chuàng)辦,它是濟南最早具有近代意義的報紙1904年膠濟鐵路開通,連接了濟南與青島和煙臺等沿海城市1905年官僚地主莊鈺、劉福航等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濟南電燈公司1905年濟南成為第一個自行開埠的內陸城市1909年濟南的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開通1913年濟南第一棉紡織廠成立,它是現代工業(yè)在該市的開始1913年叢良弼創(chuàng)辦振業(yè)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并且發(fā)行了山東第一只企業(yè)股票1914年濟南半年面粉廠成立,并于1921年成立“濟南咸豐面粉股份有限公司”1915年濟南成立山東省立女子師范學校1933年濟南成通紗廠正式開機生產材料二膠濟鐵路通車后,全省主要市場由濟南逐漸轉向青島。1905年,濟南經青島輸入了價值200萬兩以上的貨物,其中主要以棉布、五金、棉紗、火、煤油、砂糖、染料等為主。同時濟南又是青島的貨源地,土貨的輸出量很大,主要品種有花生、棉花、草帽辮、牛皮、牛油等。濟南每年向青島輸入的洋貨增多,主要有棉紗、布匹、糖、火柴、煤油等。棉紗輸入額約占青島進口額的三分之一。煙臺、青島洋行紛紛到濟南經營與口岸貿易有關的土洋貨業(yè)務,民國初年濟南商埠洋商發(fā)展到25家,經營棉花、畜產品等貿易的商人資本嶄露頭角。——摘編自《近代山東經濟格局變遷研究》據材料,概括近代濟南城市發(fā)展表現,并簡述其影響?!敬鸢浮勘憩F:大力興辦近代教育,創(chuàng)辦近代報刊;發(fā)展近代交通運輸業(yè);大力創(chuàng)辦民族工業(yè),并采用先進管理經營模式;積極拓展對外貿易,主動融入世界市場。影響:近代教育的興辦為城市建設和國家發(fā)展培養(yǎng)了人才;交通運輸的發(fā)展加強了區(qū)域間的聯(lián)系,為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近代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為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增添了力量,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侵略;商業(yè)的發(fā)展加強了濟南與國內外其他地區(qū)的經濟聯(lián)系,
促進了區(qū)域經濟的交流與發(fā)展;政府官員治理的遠見和有志之士的探索經營為城市發(fā)展提供了基礎和借鑒;濟南成為山東地區(qū)乃至全國著名的商會城市,濟南成為近代中國城市轉型的一個縮影?!窘馕觥勘绢}是特點題、影響題。時空是:1901-1933年的中國。表現:根據材料“在濟南創(chuàng)辦山東大學堂”“《濟南匯報》創(chuàng)辦,它是濟南最早具有近代意義的報紙”,可知大力興辦近代教育,創(chuàng)辦近代報刊;根據材料“膠濟鐵路開通,連接了濟南與青島和煙臺等沿海城市”,可知發(fā)展近代交通運輸業(yè);根據材料“濟南第一棉紡織廠成立,它是現代工業(yè)在該市的開始”“叢良弼創(chuàng)辦振業(yè)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并且發(fā)行了山東第一只企業(yè)股票”“濟南半年面粉廠成立,并于1921年成立‘濟南咸豐面粉股份有限公司’”,可知大力發(fā)展創(chuàng)辦民族工業(yè),并采用先進管理經營模式;根據材料“濟南成為第一個自行開埠的內陸城市”“煙臺、青島洋行紛紛到濟南經營與口岸貿易有關的土洋貨業(yè)務,民國初年濟南商埠洋商發(fā)展到25家,經營棉花、畜產品等貿易的商人資本嶄露頭角”,可知積極拓展對外貿易,主動融入世界市場。影響:根據材料“在濟南創(chuàng)辦山東大學堂”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教育的興辦為城市建設和國家發(fā)展培養(yǎng)了人才;根據材料“膠濟鐵路通車后,全省主要市場由濟南逐漸轉向青島。1905年,濟南經青島輸入了價值200萬兩以上的貨物,其中主要以棉布、五金、棉紗、火、煤油、砂糖、染料等為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交通運輸的發(fā)展加強了區(qū)域間的聯(lián)系,為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根據材料“濟南半年面粉廠成立,并于1921年成立‘濟南咸豐面粉股份有限公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為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增添了力量,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侵略;根據材料“同時濟南又是青島的貨源地,土貨的輸出量很大,主要品種有花生、棉花、草帽辮、牛皮、牛油等。濟南每年向青島輸入的洋貨增多,主要有棉紗、布匹、糖、火柴、煤油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業(yè)的發(fā)展加強了濟南與國內外其他地區(qū)的經濟聯(lián)系,
促進了區(qū)域經濟的交流與發(fā)展;根據材料“官僚地主莊鈺、劉福航等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濟南電燈公司”“濟南成為第一個自行開埠的內陸城市”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政府官員治理的遠見和有志之士的探索經營為城市發(fā)展提供了基礎和借鑒;根據材料“1905年,濟南經青島輸入了價值200萬兩以上的貨物,其中主要以棉布、五金、棉紗、火、煤油、砂糖、染料等為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濟南成為山東地區(qū)乃至全國著名的商會城市,濟南成為近代中國城市轉型的一個縮影。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度嗣袢請蟆吩┲黝}報道摘錄1949年1月1日:“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zhàn)爭中獲得最后勝利,這一點,現在甚至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只有徹底地消滅了中國反動派,驅逐了美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出中國,中國才能有獨立,才能有民主,才能有和平?!?953年1月1日:“一九五三年向全國人民提出了三項偉大的任務:第一,繼續(xù)加強抗美援朝的斗爭,爭取更大的勝利;第二,開始執(zhí)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和超額完成一九五三年度建設計劃;第三,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憲法,通過國家建設計劃。號召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為實現五年計劃和工業(yè)化理想而努力奮斗。要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979年1月1日:“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一個偉大的戰(zhàn)略轉變,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迫切心愿。為了加快現代化的步伐,要大力采用先進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2024學年遼寧大石橋八年級上期末模擬物理卷【含答案】
- 房屋合同糾紛預防與解決四
- 勞動合同男方提出終止合約
- 設備租賃預付款合同
- 貨車租賃公司合同范本
- 裝修材料采購合同模板
- 2《以禮待人》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中國古典舞的審美特征
- 醫(yī)院總值班管理控制
- 八年級生物上冊 15.2《動物運動的形成》教學設計 (新版)北師大版
- 老年患者髖部骨折圍手術期麻醉管理
- 高處墜落事故案例及事故預防安全培訓
- 2023輸煤專業(yè)考試題庫全考點(含答案)
- 《最后一片葉子》課件 2024年高教版(2023)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
- 23秋國家開放大學《視覺設計基礎》形考任務1-5參考答案
- 河南觀光小火車策劃方案
- GMP-凈化空調系統(tǒng)管理制度
- 《隧洞回填灌漿》課件
- 員工考核PK協(xié)議書
- 居住權協(xié)議書
- 我是少年阿凡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