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升本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專升本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專升本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專升本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專升本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升本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下列詞語中,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拘束

B.拘謹

C.拘謹

D.拘謹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屬于判斷句的一項是: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B.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C.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D.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謹食之,時而獻于公。

B.朝歌夜弦,為長夜之飲。

C.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D.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4.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B.雖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C.雖與之貌無異

D.雖與之貌無異

5.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通假字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6.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實詞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7.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虛詞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8.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多義詞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0.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省略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倒裝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被動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省略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5.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倒裝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6.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被動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7.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省略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8.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倒裝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1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被動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20.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省略句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句子中,屬于文言文常見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拘束

B.拘謹

C.拘謹

D.拘謹

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通假字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實詞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虛詞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5.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屬于多義詞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雖與之貌無異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雖與之貌無異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文言文中,通假字是指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現(xiàn)象。()

2.文言文中,古今異義是指古代漢語中的某些詞義,在今天的漢語中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

3.文言文中,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他詞類。()

4.文言文中,省略句是指省略掉某些成分的句子。()

5.文言文中,倒裝句是指句子的語序顛倒,主語和謂語的位置顛倒的句子。()

6.文言文中,被動句是指句子的主語是受動者,謂語是表示被動的動詞或形容詞。()

7.文言文中,判斷句是指用判斷動詞或助詞表示判斷的句子。()

8.文言文中,疑問句是指用疑問代詞或疑問語氣詞表示疑問的句子。()

9.文言文中,感嘆句是指用感嘆詞或感嘆語氣表示感嘆的句子。()

10.文言文中,祈使句是指用祈使語氣表示請求、命令、勸告等語氣的句子。()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5分)

1.題目:請簡要分析《論語》中孔子關(guān)于“仁”的思想的主要觀點。

答案:孔子在《論語》中多次論述“仁”的概念,他認為“仁”是做人的根本原則,是一種道德境界??鬃雨P(guān)于“仁”的主要觀點包括:仁者愛人,即有仁德的人愛別人;仁者無私,即仁者不會為私利而損害他人;仁者有禮,即仁者遵守禮儀;仁者知禮,即仁者懂得禮儀的真正含義;仁者樂道,即仁者樂于踐行仁道。

2.題目:簡述《莊子·逍遙游》中“逍遙”的內(nèi)涵及其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答案:《莊子·逍遙游》中的“逍遙”指的是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精神狀態(tài)。它包含以下內(nèi)涵:一是超然物外,不受外界環(huán)境的限制;二是內(nèi)心平靜,不被功名利祿所動搖;三是順應自然,隨遇而安。這種思想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許多文人墨客追求“逍遙”的人生境界,創(chuàng)作了許多以自由、超脫為主題的作品。

3.題目:比較《左傳》和《史記》在歷史記載上的異同點。

答案:《左傳》和《史記》都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史書,它們在歷史記載上有以下異同點:

相同點:都是按照時間順序記載歷史事件;都注重史料的真實性;都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不同點:《左傳》以記事為主,偏重于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記載,語言生動,描寫細膩;而《史記》則以紀傳體為主,既記載歷史事件,又記載人物傳記,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蹲髠鳌返臍v史記載以春秋時期為主,而《史記》則涵蓋了更廣闊的歷史時期。

五、論述題

題目:試論述《孟子》中“性善論”對后世倫理道德思想的影響。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論”是孟子倫理道德思想的核心,他認為人性本善,人的善良本性是先天的,是可以通過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得到發(fā)展和完善的。以下是“性善論”對后世倫理道德思想的影響:

1.強化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性善論”強調(diào)人性本善,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后世教育家普遍認同這一觀點,認為教育應當培養(yǎng)和發(fā)揮人的善良本性,通過道德教育來提升人的道德水平。

2.促進社會和諧: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guān)愛,相互尊重。這種思想對后世社會和諧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人們普遍認為社會和諧的基礎(chǔ)在于個體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

3.影響儒家倫理道德的發(fā)展:孟子“性善論”豐富了儒家倫理道德的內(nèi)涵,使得儒家倫理道德更加注重個體內(nèi)心的修養(yǎng)和道德自覺。后世儒家學者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展了仁愛、孝道、忠信等倫理觀念。

4.影響道德評價標準:孟子“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道德評價應以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為標準。這種思想對后世道德評價標準產(chǎn)生了影響,使人們在評價他人時更加注重內(nèi)在品質(zhì),而不僅僅是外在行為。

5.促進了倫理學的發(fā)展:孟子“性善論”為倫理學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后世倫理學家在孟子“性善論”的基礎(chǔ)上,對人性、道德、社會關(guān)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推動了倫理學的發(fā)展。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的字形,可以發(fā)現(xiàn)A、B、C選項中的“束”字均有錯誤,而D選項“拘謹”字形正確。

2.C

解析思路:判斷句通常包含“是”、“為”、“為也”等判斷動詞或助詞,C選項中的“為之”即為此意,因此C選項不屬于判斷句。

3.B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B選項中的“時而”表示時間的間隔,與其他選項中的“時而”用法相同。

4.B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詞的意思,可以發(fā)現(xiàn)B選項中的“與”表示比較,與其他選項中的“與”意思相同。

5.B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B選項中的“與”是通假字,通“歟”,表示疑問語氣。

6.A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A選項中的“欲”是實詞,表示愿望、意圖。

7.C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C選項中的“其”是虛詞,表示代詞,指代前面提到的“水”。

8.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D選項中的“其”是虛詞,表示代詞,指代前面提到的“其”。

9.A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A選項中的“其”是古今異義,古義為“它的”,今義為“他的”。

10.B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B選項中的“之”是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表示去、往。

11.A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A選項中的“之”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語“我”。

12.C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C選項中的“雖”是倒裝句,將“雖”放在句首。

13.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D選項中的“于”是被動句,表示被動關(guān)系。

14.B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B選項中的“雖”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語“我”。

15.C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C選項中的“雖”是倒裝句,將“雖”放在句首。

16.A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A選項中的“于”是被動句,表示被動關(guān)系。

17.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D選項中的“之”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語“我”。

18.B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B選項中的“雖”是倒裝句,將“雖”放在句首。

19.C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C選項中的“于”是被動句,表示被動關(guān)系。

20.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的用法,可以發(fā)現(xiàn)D選項中的“之”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語“我”。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都屬于文言文常見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對偶等。

2.ABC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都屬于通假字,分別通“歟”、“于”、“與”、“于”。

3.ABC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都屬于實詞,分別表示愿望、意圖、水、它的。

4.ABC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都屬于虛詞,分別表示代詞、介詞、代詞、代詞。

5.ABCD

解析思路:通過對比四個選項,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都屬于多義詞,分別表示比較、比較、比較、比較。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

解析思路:通假字確實是指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現(xiàn)象。

2.√

解析思路:古今異義確實是指古代漢語中的某些詞義,在今天的漢語中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

3.√

解析思路:詞類活用確實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功能,在句中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