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提升練專題8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_第1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提升練專題8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_第2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提升練專題8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_第3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提升練專題8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_第4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提升練專題8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元素及其化合物

考綱定位?

1.常見金屬元素(如Na、Mg、Al、Fe、Cu等):(1)了解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2)了解

常見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質及其應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

要應用。2.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0、Si、S、Cl等):(1)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質及其應用;(2)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

要化合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3.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試劑、原理、儀器、收集)。4.

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

>>>___________________真題研究

ZHENTIYANJIU~~~...........-真遺再做?感悟考向

-I-?,一?-

1.(2019?全國卷I,節(jié)選)硫酸鐵鐵[NH,Fe(S03?*?)]是一種重要鐵鹽。為充分利用

資源,變廢為寶,在實驗室中探究采用廢鐵屑來制備硫酸鐵鐵,具體流程如下:

干廢渣

凈②

①硫

H酸

2酸

8OSOr

~--9濾鐵④,⑤

溶固體~"一

液錢

液(NHJSO,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的目的是去除廢鐵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

(2)步驟②需要加熱的目的是,溫度保持80?95℃,采用的合適加熱方式

是。鐵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應產生的氣體需要凈化處理,合適的裝

置為(填標號)。

(3)步驟③中選用足量的H202,理由是,分批加入11202,同時為了

,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4)步驟⑤的具體實驗操作有,

經干燥得到硫酸鐵鏤晶體樣品。

[解析](2)鐵與硫酸反應,加熱的目的是加快反應速率,由于溫度要控制在80?95℃,

應選擇水浴加熱。鐵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物,與酸反應后生成酸性氣體也S,應該用堿溶液吸收

氣體,為了防止倒吸,應選用C裝置。

(3)鐵與硫酸反應后生成硫酸亞鐵,加入足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將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

離子方程式為2Fe"+H202+2H+=2Fe3++2H20。Fe計在水中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鐵沉淀,為了抑

制因HZ)?的還原產物為HQ,故F/+水解,溶液要保持較強的酸性,使用HQ的優(yōu)點是因

的還原產物為HQ,故不引入新的雜質。

(4)硫酸鐵溶液與固體硫酸鏤反應生成硫酸鐵鏤,為了從溶液中得到硫酸鐵鏤應將溶液經

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硫酸鐵鍍晶體。

[答案](1)堿煮水洗(2)加快反應熱水浴C

(3)將Fe?+全部氧化為Fe";不引入雜質防止Fe計水解(4)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

濾(洗滌)

2.(2018?全國卷I)磷酸亞鐵鋰(LiFePO)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之一。采用濕

法冶金工藝回收廢舊磷酸亞鐵鋰電池正極片中的金屬,其流程如下:

NaAIS溶液含Li、P、Fe等碳濃廣沉淀

正極片■瓊暇亞鐵錘HiSOyHNQ,「法夜L油液談幽臺U

濾注L炭黑等濾液沉淀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合理處理廢舊電池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和資源再利用

B.從“正極片”中可回收的金屬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應的金屬離子為Fe"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鈉代替碳酸鈉

D[上述流程中加入Na2c的目的是生成Li2c沉淀,若加入Na2S0,不能形成含Li沉淀,

D錯誤。]

3.(2017?全國卷H,節(jié)選)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為CaO、SiO”

并含有一定量的鐵、鋁和鎂等金屬的氧化物。實驗室測定水泥樣品中鈣含量的過程如圖所示:

廣|沉淀A|

永網氯化鐵.1沉淀B|

固目鹽酸、硝酸L睡招磊二3

------加熱|.甘科#.KMnO

法測定

回答下列問題:

(1)在分解水泥樣品過程中,以鹽酸為溶劑,氯化錢為助溶劑,還需加入幾滴硝酸。加入

硝酸的目的是,還可使用代替硝酸。

(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其不溶于強酸但可與一種弱酸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氨水過程中加熱的目的是

沉淀B的主要成分為、(寫化學式)。

[解析](1)由題意知,水泥樣品中含有鐵、鋁和鎂等金屬的氧化物,后面操作有加入氨

水調節(jié)pH=4?5,目的是除去A1元素和Fe元素,而在此pH范圍內,F(xiàn)e元素只有轉化為Fe3

+才能完全生成沉淀,因此加入硝酸的目的是將樣品中可能存在的Fe"氧化為Fe";還可以使

用雙氧水等其他氧化劑代替硝酸。

(2)水泥樣品中的SiO2,CaO及鐵、鋁、鎂等金屬的氧化物,只有SiOz(或反應生成的H2SiO3)

不溶于鹽酸,所以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Si02(或Hfift,)。Si02(或LSiO。不與強酸反應,但可

溶于氫氟酸中。

(3)鹽類水解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可防止生成膠體,同時促進溶液中的Al'+、Fe"水

解程度增大而生成沉淀易于除去,加熱的同時還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答案](D將樣品中可能存在的Fe?+氧化為Fe計H202

(2)Si0z(或HzSiOjSiO2+4HF=SiF4t+2HQ(或H2SiO3+4HF=SiF4t+311=0)

(3)防止膠體生成,易沉淀分離Al(0H)3Fe(0H)3

4.(2016?全國卷I)氮的氧化物(N0.)是大氣污染物之一,工業(yè)上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

條件下用NH:將N0,還原生成Nz。某同學在實驗室中對陽與N0?反應進行了探究。回答下列問

題:

(1)氨氣的制備

①氨氣的發(fā)生裝置可以選擇上圖中的,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氣,選擇上圖中的裝置,其連接順序為:發(fā)生裝置一(按

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2)氨氣與二氧化氮的反應

將上述收集到的N&充入注射器X中,硬質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劑,充入NOK兩端用

夾子根、K?夾好)。在一定溫度下按圖示裝置進行實驗。

z

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解釋原因

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打開K”推動注射器活塞,使①Y管中

X中的氣體緩慢充入Y管中

將注射器活塞退回原處并固

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氣態(tài)水凝聚

定,待裝置恢復到室溫

③_____________

打開K2

[解析](1)①圖中給出了兩種氣體制備裝置,一種是固固加熱制氣裝置,一種是固液或

液液加熱制氣裝置。如果選擇A裝置制取氨氣,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l+Ca(0H)z『

CaCl2+2NIl3t+2HQ;如果選擇B裝置制取氨氣,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1I2O^=N1I3t

+HQ。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氣,首先要除去雜質,制備氨氣的雜質只有水蒸氣,由于氨氣

溶于水顯堿性,因此要選用堿石灰作干燥劑,干燥管的進出口方向為粗進細出,因此先接d

后接c;其次要收集氨氣,由于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要從短管進氣,因此先接f再接e;最

后要進行尾氣處理,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因此可以選擇水吸收尾氣,還要注意防倒吸,所

以接i?

(2)由題干內容“工業(yè)上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條件下用NH:,將NO,還原生成總”,結合實

驗條件可知反應。NO?為紅棕色氣體,發(fā)生反應后變成無色氣體,因此現(xiàn)象為紅棕色氣體逐漸

變淺。反應后氣體分子數(shù)減少,Y管中的壓強小于外壓,因此產生倒吸現(xiàn)象。

△△

[答案](1)①A2NH4Cl+Ca(OH)2:^=2NH3t+CaCb+2H2O(^BNH3-H20=NH3t+

H20)②dcfei(2)①紅棕色氣體慢慢變淺

催化劑

②8NH3+6NO27Nz+12H.0③Z中NaOH溶液產生倒吸現(xiàn)象④反應后氣體分子數(shù)減

少,Y管中壓強小于外壓

命題解讀二

上述真題涉及的題型有選擇題和填空題。命題角度主要涉及:

(1)結合化工流程考查①常見無機物的性質、制備和應用,②物質的提純,③化學反應方

程式的書寫,如「、Tz、T3?

(2)結合氣體的制備和性質探究綜合實驗裝置考查

①氣體的制備、除雜、收集和尾氣處理,②氣體的性質實驗探究,③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等,如T4。

(3)結合選擇題選項考查常見無機物的性質、制備與用途等,如

預測2020年高考仍會以化工流程和實驗裝置為載體考查物質的制備、性質探究、除雜提

純等內容。復習時加強記憶。

>>>___________________考點講練

KAODIANJIANGLIAN,重難突破?考能提升

考點1金屬及其化合物

(對應學生用書第63頁)

--------■覆突破---------------

1.鈉及其化合物

(1)鈉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電解熔融NaCI

(2)命題點歸納

①鈉和鹽溶液反應,不能置換出鹽中的金屬,與熔融的鹽反應才可能置換出鹽中的金屬。

②Na與足量0z反應無論生成NaQ還是NazO”只要參與反應的Na的質量相等,則轉移電

子的物質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的質量大于Na。

③Na分別與FLO和乙醇發(fā)生的反應均能生成乩,但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前者反應劇烈,

后者反應緩慢。

@1molNazO,參與反應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不一定為1mol,如1molNazO?與SO?的反

應轉移電子應為2mol。

⑤不能用Ca(OH)2鑒別Na£03和NallCO,溶液,應選用CaCh或BaCh溶液。

⑥除去CO?中的HC1氣體,應選用飽和的NaHC。,溶液。

⑦向飽和的NazCOs溶液中通入過量C02,有NaHCOs晶體析出。

⑧Na,。?與CO?、HQ反應生成6,作供氧劑,但NazOz與SO?反應生成NazSO”沒有02生成。

⑨除去Na£0a固體中的NaHCCh固體可用加熱法。Na2cQ,作去污劑,NaHCCh中和胃酸。

⑩Li和曳反應只生成Li#;NaH是離子化合物,是一種強還原劑;Na?。、NazOz中陰、陽

離子個數(shù)比均為1:2。

(3)Na及其化合物的主要轉化

Na-Na2O-Na2O,NaOH^Na,CO3^NaHCO,-^i-NaCl(aq)

I-一tC°2

2.鋁及其化合物

(1)鋁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HC1或J

a

HI

A10,N

電解(熔融)2a

忑o

H

第^^NaOH

鈍化|NaA102P------------------------------------------

(2)命題點歸納

①鋁是活潑金屬,但鋁抗腐蝕性相當強,因為鋁的表面會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由于A1◎的熔點高于A1的熔點,故在酒精燈上加熱鋁箔直至熔化,發(fā)現(xiàn)熔化的鋁并不滴落。

A1Q作耐火材料。

②鋁熱反應不僅僅是指單質鋁與Fe。反應,還包括制取其他難熔金屬的反應。鋁熱反應

可用于野外焊接鋼軌。

③引發(fā)鋁熱反應的操作是先鋪一層KC10”然后插上鎂條,最后點燃鎂條。

④并不是A1與所有金屬氧化物均能組成鋁熱劑,組成鋁熱劑的金屬氧化物對應的金屬活

潑性應比鋁弱。

⑤A1G、Al(OH):,與NaOH溶液的反應常用于物質的分離提純。Al(0H)3不溶于氨水,所以

實驗室常用鋁鹽和氨水來制備AI(OH)3?

⑥利用偏鋁酸鹽制備A1(OH):),一般不用強酸,因為強酸的量控制不當會使制得的A1(OH)3

溶解。若向偏鋁酸鹽溶液中通入C02,生成的Al(0H)3不溶于碳酸,CO,過量時生成HCO;,不過

量時生成cor,在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時要特別注意。

⑦A1(OH)3可用作抗酸藥;明磯常用于凈水。

⑧泡沫滅火器所用試劑為Ak(SO,)3溶液和NaHCOs溶液。

⑨Al制備時電解Al。而不是AlCh(因其為分子晶體,熔化不電離、不導電)。

(3)鋁土礦(含F(xiàn)ezOs、SiO?等)提純流程

世靂3咽顫型喘叫(OH),

足鬻酸”濾液(A產)產器水舄甌)

3.鎂及其化合物

(1)鎂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2)命題點歸納

①Mg在空氣中燃燒時可與。2、用、CO?反應,生成固體有MgO、Mg3N2>C(N三N鍵能大,反

應較難,Mg岫含量少)。

②Mg制備時電解MgCL不是電解MgO(因熔點很高)。

③Mg等金屬著火不能用CO?滅火。

4.鐵及其化合物

(1)鐵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口3

(2)命題點歸納

①Fe與0式點燃)、HzO(g)(高溫)反應的固體產物都是FeQ,而不是Fe20a?Fe與Ck反應時

只生成FeCh,與S反應時只生成FeS,說明Ck的氧化性強于S。常溫下,F(xiàn)e、Al在冷的濃硫

酸和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但加熱后能繼續(xù)反應。

②向含F(xiàn)e"的溶液中加入硝酸、KMnO,溶液、氯水、漠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質時,溶液會

出現(xiàn)淺綠色一棕黃色的顏色變化,該現(xiàn)象可用于Fe?+的檢驗。

③FeCL、Fe2(S0,)3的水溶液蒸干所得固體不同:FeC-溶液加熱蒸干得Fe(OH)3,灼燒

Fe(OH)3可得FezOa;Fe2(SO3溶液蒸干仍為Fe2(SO3。鐵鹽和明研相似,可以凈水。

④在用強氧化劑(H曲或氯水)和KSCN溶液聯(lián)合檢驗Fe?+的存在時,要特別注意加入試劑

的先后順序,先加KSCN溶液無明顯變化,說明溶液中無Fe'+;再加強氧化劑(H2O2或氯水)后

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Fe?+。檢驗Fe?+也可以加KjFe(CN)6]溶液,生成藍色沉淀。

⑤配制FeCL溶液既要防氧化(加入Fe粉),又要防水解(加入鹽酸);配制FeCh溶液時

要加入濃鹽酸防止水解。

⑥除去酸性溶液ZnCh溶液中的FeCL,應先加入氯水或H202,再加入ZnO,使Fe"水解

生成沉淀過濾除去.

⑦生成FeCk除了用Fe和HC1的置換反應外,還可用化合反應:2FeCl3+Fe=3FeCl2;

生成除了用與堿的復分解反應外,還可用化合反應:

Fe(0H)3Fe3+4Fe(011)2+02+

。

2H20=4Fe(OH)3

⑧制備Fe(OH)2的方法很多,原則有兩點: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須提前除去;二是反應

過程中必須與0,隔絕。同時要牢記Fe(0H)2轉化為Fe(OH)3時溶液的顏色變化(白色沉淀迅速變

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3)鐵及其化合物的主要轉化

廣Fe??一Fe(OH)21

FeTeQ.1

5e?QFe(0H),」

5.銅及其化合物

(1)銅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2)命題點歸納

①銅在潮濕的空氣中最終不是生成CuO,而是生成銅綠[Cuz(OH)2c0:,或ACU(0H)2?4uCOj。

②常用灼熱的銅粉除去附中的。2,灼熱的CuO除去C0?中的C0。

③新制Cu(OH,懸濁液常用來檢驗醛基。

@Cu和一定量的濃硝酸反應,產生的是NO2和N0的混合氣體(注意2N02^^N20,I),當

Cu有剩余,再加入稀硫酸,Cu繼續(xù)溶解。

紫紅色;、、黑色;磚紅色。

⑤Cu:CuOCuSCuS:Cu20:

@CuSO,溶液與石灰乳形成波爾多液殺菌劑。

??亮加福瑞..----------

題組1金屬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

1.(2019?鄭州一模)下列各組物質反應產生的氣體分別通入Fez60,)3溶液中,能與

Fez(SO,)a發(fā)生反應的是()

①NazOz和C02②Na2s和鹽酸

③MnOz和濃鹽酸共熱④銅片和濃硫酸加熱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D.只有②④

D[①生成6,與Fez(S0,)3不反應;②生成H£,HzS與Fe^反應;③生成Ch,Ch與

FeKSOth不反應;④生成SO”SO2與Fe"反應。]

2.(2019?濟南質檢)關于下列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銅可溶于氯化鐵溶液說明銅能與其反應且比鐵活潑

B.在空氣中蒸干硫酸亞鐵溶液可以得到綠磯(FeSO」?7HQ)

C.向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加稀硫酸,紅褐色液體逐漸變?yōu)辄S色

D.向偏鋁酸釧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先生成白色沉淀隨后溶解

D[銅溶于氯化鐵溶液,是因為發(fā)生反應:2FeCk+Cu=2FeCk+CuC12,但Fe比Cu活

潑,A項錯誤;在空氣中蒸干硫酸亞鐵溶液,F(xiàn)e?+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得到硫酸鐵,B項

錯誤;向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加稀硫酸,先發(fā)生膠體的聚沉,產生紅褐色沉淀,后發(fā)生酸堿中

和反應,沉淀溶解,溶液變?yōu)辄S色,C項錯誤。]

3.向NaOH和Na2c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ImolT:1稀鹽酸,CO2的生成量與加入鹽酸的

體積(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n(C02)/mol

A.在0?a范圍內,只發(fā)生中和反應

B.瑟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O7+2廣=乩0+0)2t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NaOH與Na2c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C[過程反應為①01+e=比0,②CO『+H+=HCO],③HC0「+H+=C()2t+H20?]

題組2金屬及其化合物在實驗探究中的應用

4.某實驗小組通過下圖所示實驗,探究岫2。2與水的反應:

氣泡消失后輕輕振蕩加人少MMnQ

滴1~2滴酚酸溶液

大量氣泡溶液變紅紅色褪去較多氣泡

①②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②中的大量氣泡的主要成分是氫氣

B.③中溶液變紅,說明有酸性物質生成

C.④中現(xiàn)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強氧化性物質造成的

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氣的溶解度

C[②中大量氣泡的主要成分是氧氣,A項錯誤;③中溶液變紅,說明有堿性物質生成,

B項錯誤;④中紅色褪去,應該是由溶液中的強氧化性物質(比。2)造成的,C項正確;⑤中加

入MnOz產生較多氣泡,說明溶液中存在HQ,MnOz的主要作用是作催化劑,D項錯誤。]

2+

5.為驗證還原性:S02>Fe>Cl",三組同學分別進行了下圖實驗,并對溶液1和溶液2

中所含離子進行了檢驗,能證明上述還原性順序的實驗組有()

Ac通入SO2

"_

D!

黃色溶液1溶液2

溶液1溶液2

甲含F(xiàn)e:"、Fe2+含SOT

乙含F(xiàn)et無Fe?+含so廠

丙含F(xiàn)ef無Fe"含F(xiàn)e"

A.只有甲B.甲、乙

C.甲、丙D.甲、乙、丙

C[甲的溶液1中含有Fe計、Fe2+,說明發(fā)生反應2Fe"+C12=2Fe3++2C「且Ch反

應完全,可證明還原性Fe2+>Cr;溶液2中含有SOr.則說明發(fā)生反應2Fe3++SO2+2HzO=2FeZ

+4-S0r+4H+,可證明還原性SCVFe",故甲能證明還原性S02>Fe">Cl-;乙的溶液1中含有

Fe3+,無Fe”剩余,則還原性Fe">Cr,但CL可能過量,再通入SO?,可能發(fā)生的反應是Ck

+

+S02+2H2O=2Cr+SOr+411,不能夠比較SO?與Fe”的還原性強弱,故乙不能驗證;丙的

溶液1中含有Fe3+,沒有Fe2+,通入SO?后溶液中又含有Fe",說明SOz將溶計還原得到Fe2+,

2+

證明SfVFe?+還原性,故丙實驗結論能證明還原性S02>Fe>Cro]

6.取純凈的CuCh固體用于制備CuCl。

100mL0.2mol-L鹽酸通入SO2

75gCuCl-操*①『200mL溶液一|操】②,5S沉淀)

H2O

(1)操作①中加入鹽酸的目的主要是。

(2)操作②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操作①中若用10mol?鹽酸代替0.2mol?鹽酸,再通入S0?后,無白色沉淀

產生。對此現(xiàn)象有如下兩種猜想:

猜想一:c(H+)過大導致白色沉淀溶解。

為驗證此猜想,取75gCuCl_2固體、100mL0.2moi?1/'鹽酸及mL9.8mol?L

-%2s0」溶液配制成200mL溶液,再進行操作②,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產生。

猜想二:c(C廠)過大導致白色沉淀溶解。

[資料顯示:存在平衡2CF(aq)+CuCl(s);^CuClt(aq)]

請設計實驗說明該猜想是否成立:

[解析](1)因為氯化銅是強酸弱堿鹽,溶液中存在CU"+2H20=^CU(0H)2+2H+,所以

溶解時加入HC1溶液,可抑制氯化銅的水解;(2)操作②是向含有銅離子、氯離子的溶液中通

入二氧化硫氣體,生成CuCl沉淀,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S02+2C1-+2H20=S07+

2CUC1I+4H+;(3)根據(jù)題意,驗證猜想一:應保證以濃度增大,而C「濃度不變。設9.8mol-L

TH2s。4溶液的體積為hnL,則根據(jù)H+的量的關系可得O2XO1+FX10-3X9.8X2=10X01,

解之得勺50;驗證猜想二:體系中存在平衡2C廠(aq)+CuCl(s):=CuClT(aq),溶液中氯

離子的濃度過大平衡正向移動,可以取少量白色沉淀加入飽和氯化鈉溶液中,攪拌,若白色

沉淀溶解,說明猜想二成立,反之不成立。

[答案](D酸抑制Ci?+水解(2)2CI?++S02+2C1-+2H20=S0T+2CUC1J+4H+

(3)50取少量白色沉淀加入飽和氯化鈉溶液中,攪拌,若白色沉淀溶解,說明猜想二成立,

反之不成立(合理即可)

題組3回歸高考,真題驗收

7.(2019?全國卷H)下列化學方程式中,不能正確表達反應顏色變化的是()

A.向CuSOi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藍色消失Zn+CuSO.=Cu+ZnSO,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現(xiàn)白色固體Ca(0H)2+C0z=CaC03l+HQ

C.NaQz在空氣中放置后由淡黃色變?yōu)榘咨?Na202=2Naa+02t

D.向Mg(0H)2懸濁液中滴加足量FeCL溶液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3Mg(OH)2+

2FeCl3=2Fe(OH)3+3MgCl2

C[A項,加入足量Zn粉,Cu”被完全還原為Cu,所以溶液藍色消失,正確;B項,澄

清石灰水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正確;C項,過氧化鈉是淡黃色固體,

在空氣中久置成為碳酸鈉,變?yōu)榘咨?,錯誤;D項,F(xiàn)e(0H)3的扁小于Mg(0H)2的,滴加足量

三氯化鐵溶液,可轉化為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淀,正確。]

8.下列關于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填序號)。

①(2018?全國卷II)碳酸鈉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②(2018?全國卷n)Al(OH):;可用于中和過多胃酸

③(2017?全國卷H)乙醇和水都可與金屬鈉反應產生可燃性氣體,說明乙醇分子中的氫

與水分子中的氫具有相同的活性

④(2017?全國卷II)將金屬鈉在燃燒匙中點燃,迅速伸入集滿C02的集氣瓶,集氣瓶中產

生大量白煙,瓶內有黑色顆粒產生,說明CO?具有氧化性

⑤(2017?全國卷H)向2mL0.1mol?的FeCh溶液中加足量鐵粉,振蕩,加1滴KSCN

溶液,黃色逐漸消失,加KSCN溶液顏色不變,說明還原性:Fe>Fe2+

@(2016?全國卷I)配制氯化鐵溶液時,將氯化鐵溶解在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稀釋

⑦(2016?全國卷II)除去Cu粉中混有CuO的方法是加入稀硝酸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⑧(2015?全國卷H)鈉在空氣中燃燒可生成多種氧化物。23g鈉充分燃燒時轉移電子數(shù)

為可

(9)(2015?全國卷H)將稀鹽酸滴入碳酸鈉與氫氧化鈉的混合溶液中,立即產生氣泡

⑩(2015?全國卷I)用用崩鉗夾住一小塊用砂紙仔細打磨過的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熔

化后的液態(tài)鋁滴落下來,說明鋁的熔點較低

?(2015?全國卷H)濃硝酸滴入用砂紙打磨過的鋁條中,產生紅棕色氣體

?(2015?全國卷I)將銅粉加入1.0mol-L-1FezGO,”溶液中,現(xiàn)象是溶液變藍,有黑

色固體出現(xiàn)

[答案]①②④⑤⑥⑧

考點2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對應學生用書第66頁)

---------■瓶尖旅----------------

1.碳、硅及其化合物

(1)碳、硅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2)命題點歸納

①自然界中無游離態(tài)的硅,通常原子晶體不導電,但硅是很好的半導體材料,是制作光

電池的材料。SiOz不導電,是制作光導纖維的材料。

②工業(yè)上制備粗硅,方法之一:2C+SiO2=Si+2COt,該溫度下,C0的熱穩(wěn)定性強

于COz,故產物為CO。

③氫氟酸及NaF溶液等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溶液、N&COs溶液等堿性較強試劑能

用玻璃試劑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④酸性氧化物一般能與水反應生成酸,但SiOz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與酸作用,

但SiOz能與HF反應。

⑤出⑩的酸性強于“SiO:,,所以有Na2SiO3+CO2+HQ=H2SiO3(+Na2cO3,但高溫下反應

高溫

Na2C03+Si02==Na2Si03+C02t也能發(fā)生,原因可以從兩方面解釋:a.硅酸鹽比碳酸鹽穩(wěn)定;

b.由高沸點難揮發(fā)固體Si。,制得低沸點易揮發(fā)的C02?

⑥硅酸脫水形成硅膠,硅膠可作吸水劑和催化劑載體。NazSiO;,溶液可作防火劑。

⑦水泥、玻璃與陶瓷是三大傳統(tǒng)無機非金屬材料;碳化硅、氮化硅、光導纖維等是新型

無機非金屬材料。

2.氯及其化合物

(D氯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濃,H|,H£I-CH2alic向巴則H2so.

(2)命題點歸納

①液氯密封在鋼瓶中,而氯水、次氯酸應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

②C1(T不論在酸性環(huán)境中還是在堿性環(huán)境中均能體現(xiàn)強氧化性,如C1CT與S(T、Fe2

+均不能大量共存;因HC10酸性很弱,CKT水解顯堿性,如Fe3++3C1(T+3Ha=Fe(0H)3l+

3HC10,所以C1CF與Fe:"、Al”均不能大量共存。

③向Ca(C10)z溶液中通入SO2氣體生成CaSO」而不是CaSO:o其離子方程式為Ca++3C10

-

+S02+lI20=CaS01I+C:T+2HC10(少量SO2)

2+-

Ca+2C10+2S02+2H20=CaS0.,I+2C1-+S0r+4H+(過量S02)(.

④“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NaClO,漂粉精的有效成分為Ca(ClO)”均可作漂白劑和

消毒劑。

⑤液浪需要用水封,浪蒸氣呈紅棕色,液浪呈深紅棕色,澳水呈橙色,浪的CC"溶液呈

橙紅色。

+

⑥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質。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關系:ci2+H2o^^H+cr+

+-

HC10、HC10=^H++C1CF、H20^^tH+0Ho氯水中存在三種分子:上0、5、HC10,四種

離子:H\Cl,C10\OH,所以,新制的氯水呈淺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屬于混合物,

其所含的多種微粒使氯水的化學性質表現(xiàn)出多重性,主要體現(xiàn)在:a.Ck的強氧化性;b.HC1

的強酸性;c.HClO的強氧化性(漂白性);d.C「的性質等。

⑦一定量的濃鹽酸與足量MnO?反應時,當濃鹽酸反應到一定濃度時,不能再反應。

3.硫及其化合物

(1)硫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2)命題點歸納

①附在試管內壁的S,可用C&和熱的NaOH溶液洗滌。

②1LS為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的臭雞蛋氣味的氣體。

③S0?使含有酚猷的NaOH溶液褪色,表現(xiàn)S"酸性氧化物的性質;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xiàn)

SO2的漂白性;使濱水、酸性KMnO,溶液褪色,表現(xiàn)SO?的還原性;SO?與LS反應,表現(xiàn)SO?的

氧化性;SO,和Ck等體積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強,反而消失。

④把SO?氣體通入BaCk溶液中,沒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Nft或加入NaOH溶液,或把BaCl2

改成Ba(NOJ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兩者生成BaSOs沉淀,后者生成BaSOi沉淀。

⑤濃硫酸與足量Cu共熱,隨反應的進行,HfO”不能完全反應而停止;濃硫酸遇Fe、Al

常溫下鈍化,加熱可反應,開始生成SO2,Fe、Al(Zn)足量時,后期又生成

⑥C與濃硫酸反應時,反應產物的檢驗應按以下流程進行:無水CuSOi檢驗水一品紅溶液

檢驗SO2f酸性KMnOi溶液除去SO2f品紅溶液檢驗SO?是否除凈一澄清石灰水檢驗CO”

說明:以“一品紅溶液檢驗SO2一酸性KMnO”溶液除去并檢驗SO?是否除盡”。

⑦SO2的漂白性具有可逆性,受熱易恢復原色,而Q,、Ch、H2O2的漂白性具有不可逆性。

(3)重要轉化關系

4.氮及其化合物

(1)氮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2)命題點歸納

+1+2+3+4+4+5

①氮的氧化物有:、、、

NzONON2O3NO2^^N2O4>N2O5,其中N2O3、NQs分另ij為HNO?、

IINO,的酸性氧化物(即酸酢)。

②NO,可用Cu與濃硝酸反應制備,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NO可用Cu與稀硝酸反應制備,

用排水法收集。

③硝酸、濃硫酸、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屬于氧化性酸,其中HN03、HC1O見光或受熱易

分解,應貯存于棕色試劑瓶中,置于冷暗處。

④強氧化性酸(如HNOs,濃壓SO。與金屬反應不生成H2;金屬和濃硝酸反應一般生成NO2,

而金屬和稀硝酸反應一般生成NO。與活潑金屬反應也可以生成弗、NQ、NH3等。

⑤實驗室制備NH:”除了用Ca(0H)2和NH..C1反應外,還可用濃氨水的分解(加NaOH固體

或CaO)制取,而檢驗NH:須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生成的氣

體,以確定NH:的存在。

⑥濃鹽酸和濃氨水反應有白煙生成,常用于HC1和NFL的相互檢驗。

⑦NaCl與NH£1的分離可用加熱法。

⑧濃硝酸與足量Cu反應時,開始生成NO2,后期生成NO。

(3)重要轉化關系

NH,-^-NOaNO2唱HNO,

\O20?/fH,0-光照或△1

—毒蘸提理I-*"

,題組1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應用

1.(2019?合肥模擬)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光導纖維由高純度的硅單質制得,遇強堿會“斷路”

B.二氧化氯(C10J是新型水處理劑,具有消毒殺菌的作用

C.使用太陽能代替化石能源,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D.“光化學煙霧”“硝酸酸雨”的形成都與氮氧化物有關

A[光導纖維是由SiOz制得,不是由Si單質制得。]

2.(2018?北京高考)下列實驗中,顏色變化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

ABCD

實NaOH溶液滴入FeSOi石蕊溶液滴入氯水Na2s溶液滴入AgCl熱銅絲插入稀硝酸

驗溶液中中濁液中中

現(xiàn)產生白色沉淀,隨后溶液變紅,隨后迅速沉淀由白色逐漸變產生無色氣體,隨后

象變?yōu)榧t褐色褪色為黑色變?yōu)榧t棕色

C[C項,向AgCl濁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變成黑色,發(fā)生沉淀的轉化,反應的

離子方程式為2AgCl+S"=^Ag2S+2Cl-,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A項,NaOH溶液滴入

FeSO,溶液中,會生成Fe(0H)2白色沉淀,F(xiàn)e(OH)z被氧化為Fe(0H)3,反應過程中出現(xiàn)灰綠色,

最后變?yōu)榧t褐色,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B項,由于氯水顯酸性,先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后

由于HC10具有氧化性,使紅色溶液迅速褪色,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D項,熱銅絲插入稀硝

酸中發(fā)生的反應為301+8%0式?。?301303)2+2刖1+440,NO被氧氣氧化生成紅棕色的

NO2,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

,題組2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探究

3.(2019?鄭州模擬)科學家將水置于足夠強的電場中,在20℃時水分子瞬間凝固可形

成“暖冰”。某興趣小組做如圖所示實驗,發(fā)現(xiàn)燒杯中酸性KMnO,溶液褪色,且有氣泡產生。

將酸性KMnOi溶液換成FeCh溶液,燒杯中溶液顏色無變化,但有氣泡產生。則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酸性KMnO.

砥一溶液

A.200c時,水凝固形成“暖冰”所發(fā)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

B.“暖冰”是水置于足夠強的電場中形成的混合物

C.燒杯中液體為FeCh溶液時,產生的氣體為Ck

D.該條件下H2燃燒的產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出0?

D[水凝固形成“暖冰”的過程中只有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故所發(fā)

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A、B項錯誤;酸性KMnO,溶液褪色,說明H?燃燒生成了具有還原性的

物質,該物質被氧化產生氣體,故有氣泡產生,結合元素守恒,推測該物質為乩0”H2O2在Fe3

+的作用下分解產生O2,故將酸性KMnOi溶液換成FeCh溶液,溶液顏色不變化,但有氣泡產生,

C項錯誤,D項正確。]

4.探究氨氣及鍍鹽性質的過程中,下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A.將集有氨氣的試管倒扣于水槽中,液體迅速充滿試管,說明氨氣極易溶于水

B.將pH=11的氨水稀釋到體積為原來的1000倍,測得pH>8,說明NH3?HQ為弱堿

C.加熱NHiHCQ,固體,觀察到固體逐漸減少,試管口有液滴產生,說明NHMCO3受熱不穩(wěn)

D.將紅熱的Pt絲伸入如圖所示的錐形瓶中,瓶口出現(xiàn)少量紅棕色氣體,說明氨氣的氧

化產物為

N02

D[氨氣極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所以將集有氨氣的試管倒扣于水槽中液體迅速充滿試管,

故A項正確;pH=ll的氨水中c(OH)=1。7mol?L,稀釋到體積為原來的1000倍,測得

-6

溶液pll>8,即c(0ir)>10mol?「,說明NH3-II20為弱堿,故B項正確;碳酸氫鏤加熱分

解為氨氣、二氧化碳和水,故C項正確;根據(jù)題意氨氣的氧化產物應為NO,NO在錐形瓶口與

氧氣反應生成NO2,所以瓶口出現(xiàn)少量紅棕色氣體,故D項錯誤。]

5.亞硝酸鈉(NaNOj是工業(yè)鹽的主要成分,在漂白、電鍍等方面應用廣泛。己知:室溫

下,2NO+NazO2=2NaNO2,以木炭、濃硝酸、NazO,為主要原料制備亞硝酸鈉的裝置如圖所示。

(加熱裝置及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1)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B裝置的作用是o

(3)充分反應后,C中生成的固體除NaNOz外,還可能生成(填化學式),

為避免雜質的生成,應在B、C之間加一個裝置,該裝置和所盛放試劑的名稱分別是

(4)D裝置用于尾氣處理,寫出D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解析](2)將A裝置中產生的NO2通入水中,發(fā)生反應:3N02+H20=2HN(h+N0,所以B

裝置的作用是將NO2轉化為NO。(3)B中出來的NO氣體中可能會混有C02,水蒸氣,分別與NaA

反應生成NaEOa、NaOH,所以C中生成的固體除NaNO?外,還可能生成NazCO:,、NaOH;為避免

雜質的生成,可以在B、C之間加一個干燥管(或U形管),所盛放的試劑應該為堿石灰,用于

吸收混合氣體中的C02和水蒸氣。

[答案]⑴C+4HNO3(濃)△CO2t+4N02t+2H20

(2)將NO2轉化為NO

⑶Na2cOs、NaOH干燥管(或U形管)、堿石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