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三語文期初聯(lián)考檢測答案_第1頁
2025屆高三語文期初聯(lián)考檢測答案_第2頁
2025屆高三語文期初聯(lián)考檢測答案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第3頁,共3頁2025屆高三第一學(xué)期期初檢測語文答案現(xiàn)代文閱讀I1.(3分)B

解析:A項,卡爾強調(diào)的是現(xiàn)實對歷史研究的影響;C項,“基本一致”錯誤,西方學(xué)界的歷史相對主義是“走過頭了”;D項,“古希臘內(nèi)戰(zhàn)史,墨西哥藝術(shù)史,或是阿拉伯哲學(xué)史”也可能是歷史著作的名稱。2.(3分)D

解析:根據(jù)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斑^去的歷史就將不復(fù)存在”這一說法是錯誤的。3.(3分)D

解析:這種討論割斷歷史,屬于歷史相對主義的悖論。4.(4分)①引用論證,例如引用了歷史學(xué)家卡爾的話來證明中西方學(xué)者都認為現(xiàn)實對歷史研究有很大影響;②舉例論證,例如文中舉美國史的研究為例,證明隨著“當代”的演進,歷史的“真”也不斷被賦予新的解釋;③對比論證,例如將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和西方學(xué)界的歷史相對主義進行對比,證明克羅齊觀點的合理性。(每點2分,答對任意兩點即可)5.(6分)①分析角度不同:材料一從現(xiàn)實社會對史學(xué)的“要求和影響”,從史學(xué)家的“當代”屬性進行分析,材料二則從現(xiàn)時的“思索”、“興趣”、“心靈生活”進行分析;②認同度不同:材料一在認同的同時,指出這一論點與克羅齊觀點并非完全一致,材料二則以之為克羅齊的觀點并予以完全認同。(每點3分,角度1分,分析2分)現(xiàn)代文閱讀Ⅱ6.D7.C【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賞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同時,他們也意識到自己并不屬于這里”理解錯誤,原文最后一段“太陽被云朵遮住了。喬瓦尼諾和賽來內(nèi)拉默不作聲地離開了”,并沒有說明因為他們也意識到自己并不屬于這里而離開的。故選D。【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小說的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C.“卻又富于變化”鑒賞錯誤,根據(jù)原文“那就肯定說明是相當?shù)奈kU。但水是那么澄凈與碧藍……喬瓦尼諾怕踐潑聲會太響,于是從池邊上下去。他睜大眼睛,不斷……他們有一點點的焦慮……”可知小說只是對喬瓦尼諾和賽來內(nèi)拉在游泳池里游水的動作心理進行詳細敘述,并沒有體現(xiàn)出小說的敘述富于變化。無意中敲響銅鑼的緊張的描寫將情節(jié)推向高潮,這是敘述的作用,也不能體現(xiàn)出小說的敘述富于變化。故選C。8.賽來內(nèi)拉和喬瓦尼諾的心理變化主要經(jīng)歷哪幾個階段?請簡要概括。(4分)(1)由海邊進入花園,心情由輕松變得緊張、焦慮。(2)看到房間里的男孩,緊張感暫時減弱,又馬上感受害怕與壓抑。(3)離開花園來到海邊,重新找回快樂的感覺。9.小說中的矛盾沖突通常涉及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以及人物內(nèi)心等三個方面。請以這篇小說中房間內(nèi)的男孩為例,對此作簡要分析。(1)人與人的矛盾:外來的孩子有著自由快樂的天性,男孩卻如此局促不安;(或:父母嚴厲苛刻,男孩卻渴望更多的自由)(2)人與環(huán)境的矛盾:花園的生活美麗而富足,小男孩卻蒼白病態(tài),無法享受。(3)內(nèi)心矛盾:男孩渴望自由,卻又不得不服從安排、壓抑自己。(一)文言文閱讀10.CEG11.A(“止于至善”的“止”是“達到”的意思)12.B(原因分析有誤,應(yīng)該是“枉法以侵民”)13.(1)把好處都歸于自己,這叫作盜,這里的盜并不是所說的竊取財物。(“與”“是”“之謂”各1分,語意通順1分)(2)所以圣人對民眾施用刑罰,并不是因為憎恨民眾,而是以愛護為根本。(“與”“所以”“惡”各1分,語意通順1分)14.①墨子認為要以天為法,相愛相利;②孔子認為要奉法利民,廉潔公正;③韓非子認為要嚴刑酷法,賞罰分明。(每點1分,意對即可)【參考譯文】材料一:那么用什么作為治理國家的法則才行呢?最好是以天為法則。天的運行廣大無私,它的恩施深厚而不以德自居,它的光耀永遠不衰,所以圣人以它為法則。既然以天為法則,行動做事就必須依天而行。天所希望的就去做,天所不希望的就應(yīng)停止。那么天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呢?天肯定希望人相愛相利,而不希望人相互憎恨和殘害。材料二:子貢要去當信陽宰,臨行時,向孔子辭行。孔子說:“要勤勉謹慎,要順應(yīng)天時,不要奪不要伐,不要暴不要盜?!弊迂曊f:“我從年輕時就侍奉您,難道您還擔心我會有偷盜的行為嗎?”孔子說:“你沒弄清我的意思。以賢人代替賢人,這叫作奪;以不賢者代替賢人,這叫作伐;法令下達緩慢懲罰卻很急迫,這叫作暴;把好處都歸于自己,這叫作盜,盜不是所說的竊取財物。我聽說,懂得為官之道的人,依法行事來為民造福;不懂為官之道的人,歪曲法律來侵害人民,這就是百姓怨恨官吏的原因。作為官吏最重要的是公正,面對財物最重要的是廉潔。廉潔公正的操守是不能改變的。隱匿別人的優(yōu)點,這叫蔽賢;宣揚別人的缺點,這是小人。當面不互相告誡,而背后相互誹謗,不會友好和睦。談到別人的優(yōu)點,如同自己有這些優(yōu)點;談到別人的缺點,如同自己有這些缺點,所以君子對任何事都要謹慎?!辈牧先菏ト酥卫砻癖?,是從根本上考慮問題的,并不以滿足民眾欲望為轉(zhuǎn)移;他只希望給民眾帶來實際利益罷了。所以君主對民眾施用刑罰,并不是因為憎恨民眾,而是基于愛護他們。刑罰嚴峻,民眾就安寧;賞賜太濫,奸邪就滋生。所以治理起民眾來。刑罰嚴峻是國家太平的首務(wù),賞賜太濫是國家混亂的根源。民眾的本性是喜歡賞賜而不喜歡刑罰。所以明君治理國家時,明定獎賞、民眾就努力立功;刑罰嚴厲,民眾就服從法令。民眾努力立功,政府的事務(wù)就不受侵擾;民眾服從命令,奸邪就無從產(chǎn)生。所以治理民眾,要把奸邪禁止在尚未發(fā)生之時;用兵作戰(zhàn),要使一切服從打仗的要求深入民心。禁令能先治本的才有效,用兵能服民心的才能服,圣人治理民眾,因為先治本,所以能強大;因為先服心,所以能取勝。所以,法令是稱王天下的根本,刑罰是愛護民眾的根本。民眾的本性是好逸惡勞。安逸就要荒廢?;膹U就治理不好。治理不好就要混亂;如果賞罰不能在全國實行,國家事業(yè)就必定得不到發(fā)展。古代詩歌閱讀15.D【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D.“追慕古人之情”錯。此詩則正是以邵平、蕭何的對比論證人生的大道理:邵平以布衣平民之身得以安享天年,蕭何雖寵祿有加,卻猶如膏火自煎,所以寵祿不足賴。故選D。16.請分析這首詩與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異同。(6分)【參考答案】同:都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厭倦或?qū)ζ矫瘢ㄌ飯@)生活的向往之情。異:①阮詩中,詩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達出對官宦生涯的憂懼。②陶詩中,詩人不愿受官場束縛,表達出躬耕田園的喜悅之情?!窘馕觥勘绢}考查學(xué)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這是一道古詩比較閱讀題,要求考生比較這首詩與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異同。(1)首先分析兩首詩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相同點。阮詩前四句詠邵平事。漢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為布衣,在長安城東種瓜,厭倦官場,安于田園詩生活。詩人用的典故,意在抒發(fā)對田園生活的喜愛、羨慕之情。最后的“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更是表達了對官場的厭倦和對平民生活的向往之情。陶詩,“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兩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場后,執(zhí)意離開,對官場黑暗的不滿和絕望。“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強化了厭倦舊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緒。中間部分描寫辭官歸隱后自由快樂的田園生活,抒發(fā)了詩人的回歸田園后的欣喜之情。最后兩句“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同開頭“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相呼應(yīng),揭示出《歸園田居》的主旨。全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綜上分析,這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厭倦或?qū)ζ矫瘢ㄌ飯@)生活的向往之情。(2)首先分析兩首詩在思想情感方面的不同點阮詩,“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句,是說多財之患猶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極當思,不應(yīng)為錢財所累?!案嗷稹本涫恰岸嘭敗本涞谋扔?,猶言多財?shù)幕己Κq如膏火的自煎。這是詠蕭何?!安家驴山K身,寵祿豈足賴”詩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達出對官宦生涯的憂懼。陶詩,“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意為錯誤的陷落到仕途羅網(wǎng),轉(zhuǎn)眼間遠離田園已十余年。“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表達了詩人不愿受官場束縛?!胺秸喈€,草屋八九間……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寫平常景物給生活帶來無窮的情趣,表達了詩人歸隱后喜悅之情?!皯敉o塵雜,虛室有余閑”寫自己在虛靜的居所里悠閑地生活,表達了詩人躬耕田園的閑適之情。名篇名句默寫(1)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2)絳皓駁色,而皆若僂(3)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guān)山未解圍。(唐·高適的《燕歌行》)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唐·柳中庸的《征人怨/征怨》)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唐高適《塞下曲》】解析: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第(3)題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給分。三、語言文字運用18.A殊途同歸(異曲同工)B一無所知19.C(副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