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范文5篇_第1頁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范文5篇_第2頁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范文5篇_第3頁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范文5篇_第4頁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范文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范文優(yōu)秀5篇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體驗統(tǒng)計的必要性.

2.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的另一種形式,并能正確填寫統(tǒng)計圖.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分析統(tǒng)計圖,并能對可能性做出判斷和決策.

教學重點

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整理

教學難點

分析統(tǒng)計圖,對可能性做出判斷和決策.

教學準備

每人一張條形統(tǒng)計圖和正方形紙片.教師準備一張大張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過程

一、引課.

1.“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我們班要開展慶“六·一”的活動,要作什么準備?我們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來布置我們的教室?

3.老師買回了一些氣球,你們認為掛什么顏色的氣球教室才最漂亮,為什么?

4.氣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顏色的氣球,把它舉起來.

5.大家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顏色,但老師還是不能很準確知道哪種顏色的氣球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你有什么辦法知道嗎?

二、新授.

活動一:討論解決辦法.

1.討論一下,把你的想法說給同組的小朋友聽.(學生之間說)

2.請各組派一個代表說說你們的解決辦法.(指名說)

3.大家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待會就請用你們用詢問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

活動二.認識統(tǒng)計圖.

1.請小朋友們拿出你的統(tǒng)計圖,誰是小老師說一說統(tǒng)計圖上有什么?每種顏色的氣球用什么表示?每個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統(tǒng)計圖該怎么填?

2.統(tǒng)計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統(tǒng)計開始.

活動三:分析統(tǒng)計圖.

1.請觀察你的統(tǒng)計圖,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說給你的組員聽.(小組成員之間)

2.請各小組派代表上來向全班匯報.

(1)從統(tǒng)計圖中知道我調查了______人.

(2)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shù)最少.我們小組最喜歡______顏色的氣球、

(3)喜歡紅色的有______人,喜歡黃色的有______人,喜歡藍色的有______人,喜歡綠色的有______人.

(4)喜歡______顏色的比喜歡______顏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從統(tǒng)計圖中知道的告訴大家嗎?請你拿著你的統(tǒng)計圖,把你知道的告訴你的好朋友聽.

活動四:統(tǒng)計全班情況.

1.剛才我們統(tǒng)計了各小組的情況,下面讓我們來統(tǒng)計全班的情況.

2.請拿出小紅紙,下面請同學分組上來貼.

3.觀察這個統(tǒng)計圖,你知道了什么?誰勇敢,上來做小老師說給同學們聽.

(1)從統(tǒng)計圖中知道我調查了______人.

(2)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shù)最少.我們班最喜歡______顏色的氣球.

(3)喜歡紅色的有______人,喜歡黃色的有______人,喜歡藍色的有______人,喜歡綠色的有______人.

(4)喜歡______顏色的比喜歡______顏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過剛才的統(tǒng)計,你知道我們班買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嗎?

5.你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猜猜班主任老師最喜歡哪種顏色的氣球嗎?為什么?

6.尋求答案.

三.小結.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布置家庭作業(yè).

人教版2023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全冊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之間存在什么樣的比例關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從而正確利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出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一)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shù)量。

4、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shù)一定,耕地的總公頃數(shù)和時間。

5、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shù)和站的行數(shù)。

(二)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還學過了解比例,應用這些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比例的應用。

教師板書:比例的應用

二、新授教學。

(一)教學例1(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例1.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140÷2×5

=70×5

=3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1)思考:這道題中涉及哪三種量?

哪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樣知道的?

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

教師板書: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教師追問:兩次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設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千米。

=

2=140×5

=350

答: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

3、怎樣檢驗這道題做得是否正確?

4、變式練習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駛多少小時?

(二)教學例2(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例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要4小時到達,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70×5÷4

=350÷4

=87.5(千米)

2、那么,這道題怎樣用比例知識解答呢?請大家思考討論:(投影出示)

這道題里的路程是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__比例。

所以兩次行駛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__是相等的。

3、如果設每小時需要行駛千米,根據(jù)反比例的意義,誰能列出方程?

4=70×5

=87.5

答:每小時需要行駛87.5千米。

4、變式練習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87.5千米,需要幾小時到達?

三、課堂小結。

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正確找出題中的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判斷它們成哪種比例關系,然后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四、課堂練習。(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一)食堂買3桶油用780元,照這樣計算,買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識解答)

(二)同學們做廣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三)先想一想下面各題中存在著什么比例關系,再填上條件和問題,并用比例知識解答。

1、王師傅要生產(chǎn)一批零件,每小時生產(chǎn)50個,需要4小時完成,_______,_______?

2、王師傅4小時生產(chǎn)了200個零件,照這樣計算,_______?

五、課后作業(yè)。

1、一臺拖拉機2小時耕地1.25公頃,照這樣計算,8小時可以耕地多少公頃?

2、用一批紙裝訂成同樣大小的練習本,如果每本18張,可以裝訂200本。如果每本16張,可以裝訂多少本?

3、某種型號的鋼滾珠,3個重22.5克,現(xiàn)有一些這種型號的滾珠,共重945千克,一共有多少個?

六、板書設計。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2023最新全集篇三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

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重點

正、反比例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判斷下面每題中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

1、單價一定,數(shù)量和總價。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4、時間一定,工效和工作總量。

二、新授教學

(一)出示課題

教師明確:我們已經(jīng)初步學習了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關系,這節(jié)課通過比較弄清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教學例7(課件演示:正反比例的比較)

例7.觀察下面的兩個表,根據(jù)表分別填空。

表1

路程(千米)

5

10

25

50

100

時間(時)

1

2

5

10

20

在表1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和(),()隨著()變化,()是一定的。因此,時間和路程成()關系。

表2

速度(千米/時)

100

50

20

10

5

時間(時)1

2

5

10

20

在表2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和(),()隨著()變化,()是一定的。因此,時間和速度成()關系。

1、分組討論、交流。

2、引導學生討論回答

(1)從表1中,怎樣知道速度是一定的?根據(jù)什么判斷速度和時間成正比例?

(2)從表2中,怎樣知道路程是一定的?根據(jù)什么判斷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3、引導學生總結路程、速度、時間三個量中每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速度×時間=路程

4、練習:判斷下面兩個量成什么比例。

(1)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

(2)當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

(3)當時間一定時,路程和速度。

(三)比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關系。(繼續(xù)演示課件:正反比例的比較)

討論填表:正、反比例異同點

相同點: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變化。

不同點:正比例是變化方向相同,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相對應的每兩個數(shù)的比值(商)是一定的。反比例是變化方向相反,一種量擴大(縮?。?,另一種量反而縮?。〝U大)。相對應的每兩個數(shù)的積是一定的。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鞏固練習

(一)判斷單價、數(shù)量和總價中一種量一定,另外兩種量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1、單價一定,數(shù)量和總價成()。

2、總價一定,單價和數(shù)量成()。

3、數(shù)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

(二)從汽車每次運貨噸數(shù)、運貨的次數(shù)和運貨的總噸數(shù)這三種量中,你能找出哪幾種比例關系?

五、課后作業(yè)

一個單位食堂每天用大米的數(shù)量、用的天數(shù)和大米的總量如下表。

表1

在表1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和(),()隨著()變化,()是一定的。因此,大米的總量和用的天數(shù)成()關系。

表2

在表2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和(),()隨著()變化,()是一定的。因此,每天用的數(shù)量和用的天數(shù)成()關系。

六、板書設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點

1、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2、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變化。

不同點

1、變化方向相同,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

2、相對應的`每兩個數(shù)的比值(商)是一定的。

1、變化方向相反,一種量擴大(縮小),另一種量反而縮?。〝U大)。

2、相對應的每兩個數(shù)的積是一定的。

探究活動

靈活判斷

活動目的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思考題目:

(1)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是否成比例?

(2)圓的面積和半徑是否成比例?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分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4、師生共同小結并總結規(guī)律。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2023最新篇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4--76頁。

教學目標:

學生借助觀察操作,認識五邊形和六方形的特點,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學生經(jīng)歷探索五邊形和六邊形特征的過程,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五邊形和六邊形。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欣賞圖形的美。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五邊形和六邊形。

教學重難點:

認識五邊形和六方形的特點,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學生經(jīng)歷探索五邊形和六邊形特征的過程,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五邊形和六邊形。

教學準備:

電腦、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1、我們學過哪些立體圖形?

2、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平行四邊形)

3、說一說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4、揭題:今天我們再來認識兩個平面圖形

二、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1、猜一猜:是什么圖形?

2、小結:我們通常以邊的數(shù)量給它命名,所以叫它五邊形。

3、出示:是什么圖形?

根據(jù)五邊形的。經(jīng)驗,學生都能說出這是六邊形。

4、小結: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兩種平面圖形,有五條邊組成的圖形叫五邊形;有六條邊組成的圖形叫做六邊形。

三、鞏固練習

1、折一折、剪一剪。

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折、去剪,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剪出的形狀的特征。

2、找規(guī)律,畫一畫、圈一圈

1)獨立觀察,發(fā)現(xiàn)其排列的規(guī)律

2)引導學生體會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3、猜圖游戲:p77、4

通過游戲滲透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聯(lián)系。

3、奇妙的六邊形

拿一張的紙,怎樣切一刀,使它變成長方形呢?

作業(yè)設計:

用小棒擺一個五邊形和一個六邊形,并說說他們的特點。

板書設計:

五邊形六邊形

課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2023篇五

1、課題:

《圓柱的表面積》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教學用具和學生已有認知,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并根據(jù)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想象、操作等活動,知道圓柱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的同時,熟記表面積的計算公式,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借助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4、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圓柱,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大家來看,這個圓柱形狀的物體。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個茶葉盒)請同學們想一想,要“制作這樣一個茶葉盒需要多少材料”,實際上是在求圓柱的什么?(邊演示邊講解)

生成原理

(1)介紹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和表面積

師生活動:要求“制作茶葉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