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說明:本文整理了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的教案,內
容涵蓋了上冊的所有單元,主要來源多年教學工具中的精
華部分,與所有同仁分享。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目錄
一、學情分析................................................3
二、教材分析................................................4
三、教學進度................................................5
四、第一單元《水》教案......................................6
五、第二單元《空氣》教案...................................31
六、第三單?!短鞖狻方贪?..................................56
2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一、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擔.任二年級二個班的科學課c蛹一年的科學課教學,學生對科學課
的認識得到了?定提高,部分學生已學會了白匚收集資料和講行課堂記錄的習慣,
大部分學牛已會講行仔細的觀察,學牛在比驗前已具備了樨出假設,然后設計■驗
H?劃.最后講行實崎聆證,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學牛小相內的合作交流也存了基礎—二年統(tǒng)的學牛都惠歡'史驗,聚孩子們只杲
憑一自U的興趣邊玩邊做一掛政壬觀察不仔細+4驗無序操作一科一學探究的習慣尚未一
養(yǎng)成,有?些學生常常使學習任務難已按學習計劃完成,逼迫老師調整課時進行幫助;
有的學生在作業(yè)習慣方面較差,特別是課外布置的收集資料,觀察任務還不能自覺
完成一導致期.末考核評侏差異較」3_
2、強化六人小組的合作學習模式L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素養(yǎng);
3、加強每單元課堂作業(yè)與課后觀察,調查作業(yè)的檢查評價:.促使課堂教學效率
的提焉6
3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二、教材分析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
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
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
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是由“水”“空氣”和“天氣”3個單元組成的。這三個單元,
將展開三段不同但有聯(lián)系的科學學習旅程。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
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
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現(xiàn)場考察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實驗
專題研究情境模擬科學小制作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yǎng)科學游戲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競賽科學欣賞社區(qū)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角色扮演科學幻想
四、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討論法
談話法辯論法實驗法列表法暗示法
4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三、教學進度
省度
時間教學內容課時數(shù)
9.1-9.31.水到哪里去了1課時
9.6-9.102.水沸騰了3.水結冰了2課時
9.13-9.184.冰融化了5.水能溶解多少物質2課時
9.22-9.246.加快溶解1課時
9.27-9.307.混合與分離8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課時
10.8-10.151.感受空氣2.空氣能占據(jù)空間嗎2課時
10.17-10.223壓縮空氣1課時
10.25-10.294.空氣有質量嗎1課時
11.1-11.55.一袋空氣的質量有多少1課時
11.8-11.126.我優(yōu)來做熱氣球1課時
11.15-11.197.風的成因1課時
11.22-11.268.空氣和我們的生活1課時
11.29-12.31.我任關心天氣2.認識溫度計2課時
12.6-12.103.測量氣溫4.測量降水量2課時
12.13-12.175.觀測風6.觀察云2課時
12.20-12.247.整理我們的天氣日歷1課時
12.27-12.318.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1課時
5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四、第一單元《水》教案
第(一)單元
1.水到哪里去J2.小沸騰J3.水第4J
教學4.冰融化了5.水能溶解多少物質
6.加快溶解7.混合與分離8.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內容
單兀
1.觀察并記錄水結冰過程中的各種變化。
教學2.探究活動中,通過猜測、觀察、實驗、探討等發(fā)現(xiàn)事實、做
出判斷、發(fā)展思維。
目標3.利用文字、圖標、圖畫等方式描述觀察、實驗的結果,并對
結果進行分析。
4.認識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資源,形成保護水和空氣,珍
愛生命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單兀
1.觀察并記錄水結冰過程中的各種變化。
教學2.探究活動中,通過猜測、觀察、實驗、探討等發(fā)現(xiàn)事實、做
出判斷、發(fā)展思維。
重占八、、
單兀
利用文字、圖標、圖畫等方式描述觀察、實驗的結果,并對結果
教學進行分析。
難點
單元1.水到哪里去了1課時
2.水沸騰了1課時
課時3.水結冰了1課時
4.冰融化了1課時
分配5.水能溶解多少物質1課時
6.加快溶解1課時
7.混合與分離1課時
8.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1課時
6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一)單元第_」課第1課時
課題水到哪里去了
作課時間
作課內容教科版三年級上冊教材2-4頁
1.科學概念: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是一種無
課時色、無味、看不見、摸不到的氣體,水可以通過蒸發(fā)變成水蒸
氣。
教學2.科學探究:初步經(jīng)歷探究性實驗“水變成了什么樣”的探究
活動。
目標3.科學態(tài)度: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形成細
致、客觀地觀察的態(tài)度。
1.教學重點:通過觀察了解水蒸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看不見、
課時教摸不著的氣體,它是水的一種形態(tài)。
2.教學難點:形成細致、客觀的觀察態(tài)度。
學重難點
教具濕棉簽、玻片、材料盤、杯子、黑卡紙、一杯水、濕毛巾
學具
水到哪里去了
板書水--液體---沒有固定形狀
設計水和水蒸氣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作業(yè)觀察身邊水的各種形態(tài)。
設計
7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一、導入: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怎樣的。師出示一杯水放展臺上,講述:我們都知道水是地
球上十分重要的資源,一年級時我們曾對水進行過觀察。提問:誰
來說一說水是怎樣的?
師生交流
2.師生交流,教師板貼特點。提問:老師用濕毛巾寫的水字有什么
變化嗎?水漸漸消失,它到哪里去了呢?
二、觀察:水變成了什么樣子
1.引導方法,觀察玻璃上水的蒸發(fā)。講述:同學們,這只是猜想,
科學研究得講究證據(jù),我們需近距離來觀察水的蒸發(fā)才行。給每一組
發(fā)一塊玻璃,可以把水放在玻璃上,近距離的觀察,水變成了什么樣
子?
2.指導操作。給每2位同學準備一塊玻璃片、一小杯水、棉簽,用
棉簽蘸一些水,在玻片上劃一劃,水就會留在玻嘀片上。把玻片放
平,靜靜觀察。提問: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進行觀察?小組觀察
3.視頻指導。用感官如何進行有效的觀察。
4.小組觀察。教師巡視指導記錄。
5.師生交流。
6.觀察總結。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水在玻璃上漸漸不見,變成了一種無
色、無味、透明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水蒸氣。
7.根據(jù)水蒸氣的特點再次引發(fā)猜想:水變成水蒸氣后去哪里了?
8.總結。水蒸氣就在我們周圍的空氣中。液態(tài)的水變成了氣態(tài)的水
蒸氣,這就是水的蒸發(fā)現(xiàn)象。
8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三、比較:水和水蒸氣
學生交流
1.教師引導。水在蒸發(fā)后變成了水蒸氣,水和水蒸氣有什么相同的
特點?又有什么不同?
2.學生交流,以板貼進行調整,呈現(xiàn)韋恩圖。
3.總結。水和水蒸氣都是無色、無味、透明的,只不過水是液體它看
得見、摸得著,而水蒸氣看不見、摸不著。
四、拓展:一杯水的蒸發(fā)
1.教師引導。很少的水過了一會就蒸發(fā)了,如果是一滴水會不會蒸
發(fā)?大概需要多久才能蒸發(fā)完?一杯水會不會蒸發(fā)?大概需要多
久?
2.指導課外研究活動。課后進行“觀察一杯水的蒸發(fā)”,取一杯水,
每天同一時間在杯子上標上一個刻度,連續(xù)觀察一杯水的蒸發(fā)現(xiàn)象。
3.初步思考如何加快水的蒸發(fā)。提問:這杯水放到哪里會蒸發(fā)得快
一些?可以做一個對比實驗,來觀察溫度對水蒸發(fā)快慢的影響。
可以讓學生課后思考水蒸氣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呢?讓學
教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去搜集信息。
反思
9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一)單元第2課第1課時
課題2.水沸騰了
作課時間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5-6頁
作課內容
課時1.掌握溫度計和酒精燈的使用方法,了解汽化的兩種方式,了
解水沸騰時的特點和條件.
教學2.辨別蒸發(fā)與沸騰的區(qū)別,通過給水加熱的活動體驗,觀察水
沸騰現(xiàn)象,探索其特點、形成的條件以及與蒸發(fā)的異同.
目標3.認識到正確使用試驗設備的重要性,培養(yǎng)嚴謹實驗態(tài)度.
1.掌握溫度計和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課時教2.了解汽化的兩種方式
3.了解水沸騰時的特點和條件
學重難點4.辨別蒸發(fā)與沸騰的區(qū)別
教具漏斗、塑料袋、三角架、石棉網(wǎng)、燒杯、酒精燈、溫度計、硬資
蓋、水、(計時器)。
學具
水沸騰了
溫度計--使用方法
板書觀察水沸騰的各種現(xiàn)象
設計水變成水蒸氣,體積大大增加。
(響水不開,開水不響)
作業(yè)觀察生活中家長做飯水沸騰的現(xiàn)象,注意安全。
設計
10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一、聚焦:揭示課題
材料準備:教學課件
1.課件出示圖片
學生思考
提問:你燒過水嗎?
提問:如果我們不停地給水加熱,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揭示課題:水沸騰了(板書)
二、探索:給水杯里的水加熱(預設20分鐘)
(一)預測活動
(如果我們不停地給水加熱,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說一說或畫一畫對
這個問題的看法。記錄在書本的記錄框里。
(預設:(1)說:水里看見氣泡,水面上看見白色的氣體等;(2)
用畫圖的形式。)
(二)給燒杯里的水加熱
材料準備
教師準備:漏斗、塑料袋、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小組準備:三角架、石棉網(wǎng)、燒杯、酒
精燈、溫度計、硬紙蓋、水。學生實驗
1.給水加熱的實驗,我們的需要安裝什么樣的裝置呢?
2.ppt展示實驗裝置,認識實驗器材名稱及作用。
3.結合微課或其他視頻了解酒精燈的使用。
4.結合ppi,學生了解測量水溫的方法。(教師補充介紹。)
11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5.實驗安全提示。
6.分組組裝實驗裝置,開展實驗,在活動手冊上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
據(jù)。(屏幕出示電子計時器或分組提供計時器。)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預設18分鐘)班級研討
1.提問水在加熱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水在加熱的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沸騰后溫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熱
的過程中,我們看見杯底有氣泡產(chǎn)生,氣泡上升并且不斷變大,到水
面時氣泡破了,水面看見熱氣產(chǎn)生。
2.提問:水在達到什么溫度時沸騰?
正常壓強下是100C。(同時讓學生明確溫度計的100C就是以水沸
騰時的溫度為基礎規(guī)定的。)
提問:水在沸騰過程中我們看見了什么現(xiàn)象?
水在沸騰過程中我們看見溫度保持不變。
3.演示實驗:水變成水蒸氣的體積變化
小結:水變成水蒸氣后體積會變大」
水沸騰時的活動記錄,表格已經(jīng)詳細的呈現(xiàn)出了需要觀察的四個角
度,這里容易將水中和水面的現(xiàn)象混到一起,此時水中和水面都有氣
教學泡產(chǎn)生,要注意觀察區(qū)別“
反思
12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一)單元第3課第1課時
課題3.水結冰了
作課時間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7-9頁
作課內容
課時1.觀察、記錄水結冰過程中的各種變化。
2.觀察、比較水和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學
3.初步感受、體驗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
目標
課時
1.觀察、記錄水結冰過程中的各種變化。
教學
2.觀察、比較水和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重難點
教具
試管、清水、碎冰、水銀溫度計、燒杯、食鹽、小勺、彩色橡
學具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各種冰的圖片、熱水、教學課件等。
板書3.水結冰了
水(液態(tài))一凝固(0℃或0℃以下).....冰(固態(tài))
設計
作業(yè)在冰里加入一些鹽會使得冰的溫度()
設計A.會上升B.不變C.會下降
13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預設:會和室
[材料準備:熱水、水銀溫度計、各種冰的圖片]內溫度一樣。如
1.出示一杯熱水并測量水的溫度果繼續(xù)下降會
怎樣呢?水會
提問:如果我十分鐘后再測這杯水的溫度,溫度會如何變化?緒九)
2.出示幾張各種冰的圖片。
提問:如果一直讓水的溫度下降,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3.揭示課題:水結冰了(板書)
二、探索:水結冰過程中的各種變化
[材料準備:試管、清水、碎冰、水銀溫度計、燒杯、食鹽、
小勺、彩色橡皮筋、宣尺、食用色素、學生活動手冊]
1.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后組織學生討論本課的實
驗方法。提問:說i說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
們可以怎么做實驗?
2.學生相互合作,測量水結冰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同時體會變
化過程中的熱量變化。
出示活動手冊第頁,明確實驗要求,并記錄觀察比較水
3.9學生填寫活動
和冰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
[材料準備:結冰后的試管、碎冰內加食鹽的燒杯、碎冰內不
加食鹽的燒杯、直尺、水銀溫度計]
1.學生反饋交流:水在什么條件下會結冰?
小結: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口寸,開始結
冰,從液體狀態(tài)變成了固體狀態(tài)。水結冰時,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長
時間保持在0℃時。
2.提問:水結冰后有哪些變化?
14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水結冰后占據(jù)了更大的空間。
3.冰還是水嗎?
引發(fā)學生去思考冰和水是同一-種物質。
4.為什么燒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層白白的?它是冰嗎?和試管
里的冰一樣嗎?它是哪里哪里來的?和哪些現(xiàn)象類似?
燒杯外的水蒸氣遇冷(0C以下)凝結成霜。不是冰,不一樣。
(當外界溫度較高時,也會只是液化成小水珠。)
5.在碎冰里加入了食鹽,有什么作用?
碎冰中加入食鹽可以讓冰在同溫度下融化,這樣有利于降低實
驗的溫度,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拓展:固態(tài)的冰能重新變成液態(tài)的水嗎?
[材料準備:結冰的水、試管、燒杯、清水二
1.提問:水結冰這種現(xiàn)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和不
便?
好處:可以看到美麗的冰雕,吃到冰淇淋。
不便:路滑給人們行走帶來了不便。
學生課外自主
2.出示裝有冰的試管。提問:我們有什么辦法能把冰取出來?探究
比一比誰的方法更科學?你為什么這么想?
3.提問:固態(tài)的冰在什么條件下重新變成液態(tài)的水呢?
學生猜測。引導學生課外自主探究。
學生活動手冊上的內容是讓學生比較水與冰的相同和不同C需要在
教學學生通過觀察冰和水之后,再研討歸納后填寫。
反思
15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一)單元第4課第1課時
課題冰融化了
作課時間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10T1頁
作課內容
課時
1.觀察并記錄冰融化成水的變化過程。
教學2.初步感受、體驗物質狀態(tài)變化的可逆性。
3.養(yǎng)成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
目標
課時
1.觀察并記錄冰融化成水的變化過程。
教學2.初步感受、體驗物質狀態(tài)變化的可逆性。
重難點
冰塊、吸管、蒸發(fā)皿、結冰的試管(或碎碎冰)、燒杯、熱水、
教具記號筆
學具
4.冰融化了吸收熱量
.
板書冰固態(tài)
水液態(tài)互相轉化熱量
設計
水蒸氣—氣態(tài)
作業(yè)冰在融化成水的過程中形態(tài)從-------O
設計A.固態(tài)轉化成液態(tài)B.氣態(tài)轉化成液態(tài)C.
液態(tài)轉化成固態(tài)
16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這是一塊冰,如果我們給冰加熱,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呢?
二、科學探索:觀察冰融化成水
[材料準備:冰塊、吸管、蒸發(fā)皿]
1.吸管吹冰塊
(1)科學家研究表明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0℃,冰就會開始融化。
我們可以怎樣加快冰塊的融化?如果給你一臺吹風機,你可以
怎么做?如果給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
(2)學生用吸管朝冰塊一個部位吹氣。
(3)交流現(xiàn)象:被吹熱氣的部位冰融化的快。
(4)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小結:這個實驗說明了熱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塊的融化速度。
2.將結冰的試管放入熱水中
(1)討論: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我們可
以怎么做實驗?
(2)教師出示實驗材料:結冰的試管、燒杯、熱水、記號筆、
學生活動手冊
學生討論
(3)提問: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這個實驗?
(4)教師在學生的基礎上補充、完善后實驗方法。
3.討論比較水、水蒸氣和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完成學生活動
手冊
二、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
[材料準備:學生活動手冊]
1.學生匯報實驗現(xiàn)象:
17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1)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冰為什么會融化成水?
(2)冰融化前是什么狀態(tài)的?
(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狀態(tài)的?(預設: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
混合物)
(4)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狀態(tài)的?冰在融億過程中形態(tài)發(fā)生了
(預設:水的
什么變化?
狀態(tài)變化與熱
(5)除此之外你還觀察到其它什么現(xiàn)象?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
量有關,水的
成的?
三種狀態(tài)之間
(6)冰完全融化成水體積有什么變化嗎?
是可以互相轉
2.學生補充。
化的。如水遇
3.學生觀察水狀態(tài)的各種圖片。它們之間能不能相互轉化?
冷轉化成冰,
4.水、水蒸氣、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們是同一種物質嗎?
冰加熱轉化成
5.水的狀態(tài)變化與什么有關?水的三種狀態(tài)之間是否可以互相
水……)
轉化?
6.教師小結:水在自然界有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三種存在狀態(tài),水
的狀態(tài)變化與熱量有關,水的三種狀態(tài)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
四、課后拓展
我們課后如果要研究“在相同的條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個融
化得更塊一些?”應該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請同學們回家后認真準備,完成實驗。
1.用記號筆在冰面位置做好記號,再把試管放入有熱水的燒杯
教學里。2.冰在融化過程中用眼睛觀察,不能動手觸摸移動試管和燒杯。
3.冰完全融化后再在水面做好記號。
反思
18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一)單元第5課第1課時
課題作水能溶解多少物質
課時間作
課內容教科版三年級上冊12-14頁
課時
1.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同樣的水中溶解食鹽和小蘇打的數(shù)量。
教學2.能用攪拌使水中的物體充分溶解。
目標3.學會使用對比的方法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課時
I.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同樣的水中溶解食鹽和小蘇打的數(shù)量。
教學
2.能用攪拌使水中的物體充分溶解。
重難點
教具
食鹽20g,平均分成8份、小蘇打20g,平均分成8份、裝有50毫
學具升水的燒杯2個、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紅糖各一份
5.水能溶解多少物質
板書食鹽、小蘇打、白糖、紅糖、味精、堿……
水量統(tǒng)一每次加入量相同
設計
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為止
作業(yè)下列物體組合中,都能溶于水的是()
①白糖②食鹽③面粉④沙子⑤堿⑥食用油
設計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
19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學生根據(jù)之前
1.出示食鹽,提問:把它放到水里,會怎么樣?的生活經(jīng)驗進
2.老師將食鹽放入水中,攪拌使之溶解。行預測
3.提問:除了食鹽,你還知道哪些東西能夠溶解在水中?
4.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進行補充說明小蘇打和堿,并出示小蘇
打和堿。
5.提問:如果我在這杯水里不斷加入食鹽,一直加一直加,食
鹽能夠不斷溶解嗎?那小蘇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嗎?
6.提問:那么,同樣多的水中,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一樣嗎?
7.揭示課題:水能溶解多少物質。
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鹽和小蘇打
L提問: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同樣多的水中,不同物質學生提出進行
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如果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食鹽和小蘇打來研究實驗設想
這個問題,怎么研究?
2.根據(jù)學生意見,適時出示小組討論的提示:要知道同樣多的
水中,能溶解多少食鹽和小蘇打,我們打算怎么做?我們還應注意學生小組交流,
什么?討論實驗方法
和注意點
3.全班交流實驗設計方案,教師選擇關鍵詞進行板書。份完全
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板書:水量統(tǒng)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
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為止)
4.閱讀科學書13和14頁,思考并交流還有什么需要注意?
5.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并演示。
20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6.出示活動手冊第3頁,指導學生實驗要求及記錄:
7.學生分組實驗并記錄食鹽和小蘇打溶解的量。教師進行巡視
和指導,巡視的注意點:(1)是否按照流程進行實驗;(2)小組內
是否人人參與;(3)是否對實驗仔細觀察并及時記錄。
8.學生完成實驗后整理器材,匯總全班的數(shù)據(jù)到黑板上或者課
件上。學生交流想
法。達成共識: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這樣一份一份
地加入,能夠
1.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實驗數(shù)據(jù)匯總表,進行交流:50毫升水能清楚地知道,
食鹽和小蘇打
溶解多少份食鹽?多少份小蘇打?在水中能夠溶
解的份數(shù)。
小結我們的發(fā)現(xiàn):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食鹽溶解的份數(shù)多,小蘇打溶解的份數(shù)少。
2.組織討論:為什么我們在做上面實驗的時候,要一份一份地
加入?這樣加,有什么好處?
四、拓展:其他東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樣嗎?
1.教師出示白糖、味精、紅糖,提問:如果想知道這幾種東西在
水中的溶解能力我們可以怎樣研究?
2.回家后同學們可以利用今天課堂上的實驗方法,探究這些物
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在學生研究活動過程中,根據(jù)食鹽和小蘇打溶解的情況,進行正
錄。當一份食鹽或小蘇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時候,在表格中打一個
教學
/,在實驗結束時,通過統(tǒng)計/的數(shù)量,來表示食鹽或小蘇打溶解的
反思
份數(shù)C
21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一)單元第6課第1課時
課題加快溶解
作課時間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15T6頁
作課內容
課時1.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同樣的水中溶解相同食鹽的速度。
2.能用攪拌使水中的物體充分溶解。
教學
3.學會使用對比的方法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目標
課時
1.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同樣的水中溶解相同食鹽的速度。
教學
2.能用攪拌使水中的物體充分溶解。
重難點
教具
相同質量的食鹽4份、四杯水(三杯自來水、一杯熱水)、玻璃
學具棒1根、秒表1只
6.加快溶解
板書對比實驗:只能改變一個條件
加快溶解的方法:用熱水
設計
攪拌
作業(yè)
下列各種措施中,不能加快食鹽溶解的是()。
設計A.攪拌B.用熱水C.加鹽
22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教師出示食鹽和水。
提問:把食鹽放入水中會如何?
提問:這些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大約需要多少時間?提問:誰
有辦法使食鹽更快的溶解?
二、探索:加快溶解
活動一:如何進行實驗。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用熱的水、用
玻璃棒攪拌可以加快食鹽的溶解?學生小組討論
2.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3.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做對比實
驗時,只能改變其中的一個條件而保持其它條件不變。
活動二:探究溫度與溶解快慢的關系。
1.提問:要研究溫度與溶解快慢的關系,需要哪些材料?(預
設:食鹽、燒杯、冷水、熱水)
2.出示實驗記錄表
3.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上面的實驗記錄表。
4.組織學生匯報、交流。學生填寫活動手
冊
5.介紹實驗要求以及學生活動手冊的填寫方法。
(1.小組合作;2.分步進行;3.及時記錄。)
6.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并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活動三:探究攪拌與溶解快慢的關系。
1.提問:要研究攪拌與溶解快慢的關系,又需要哪些材料?(預
設:食鹽、燒杯、水、玻璃棒、秒表)
2.出示實驗記錄表
23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3.組織學生結合上一個實驗,完成上面的實驗記錄表。
4.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并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
學生小組討論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
怎么知道的?
2.學生反饋交流。
小結:通過提高水的溫度和攪拌,能夠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
速度。
3.提問:如果要讓食鹽更快地溶解在水里,還可以怎樣做?
四、拓展:請在生活中繼續(xù)尋找加快溶解的方法。
1.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加快食鹽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2.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不止兩個,你們還想做實驗研究其
它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嗎?
表格中的現(xiàn)象在學生活動過程中記錄,邊活動邊記錄,培養(yǎng)學生
良好的記錄習慣。學生在觀察的時候,根據(jù)不同時間下,水中的食鹽
教學
是否已經(jīng)溶解來進行記錄。還沒有溶解的,下面打X,已經(jīng)溶解的,
反思
下面打J。
24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一)單元第7課第1課時
課題作混合與分離
課時間作
課內容教科版三年級上冊17T8頁
課時
1.使用過濾裝置,分離食鹽、沙和水的混合物。
教學2.初步經(jīng)歷探究性實驗“食鹽從濃鹽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動。
3.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認識物體,有積極的探究興趣。
目標
課時
1.使用過濾裝置,分離食鹽、沙和水的混合物。
教學2.初步經(jīng)歷探究性實驗”食鹽從濃鹽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動。
重難點
教具食鹽、干凈的細沙、食鹽與沙混合物、玻璃棒、清水、石棉網(wǎng)、酒
精燈、三腳架、火柴、放大鏡、咖啡過濾袋、漏斗、鐵架臺、燒杯。
學具
板書7.混合與分離
設計食鹽能溶解在水中
過濾蒸發(fā)
沙不能溶解在水中
作業(yè)1.我們可以用()的方法分離木屑和鐵屑。
設計A.網(wǎng)篩B.風車C.磁鐵
25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1.投影圖片出示:食鹽和沙混合物,你有什么辦法將食鹽和沙
分離?
2.揭示課題:混合與分離(板書)
二、科學探索:
1.初步了解食鹽和沙子的特點:食鹽和沙有什么特點呢?
每組領取食鹽和沙,集體交流討論食鹽和沙子的特點,并完
成活動手冊。
2.根據(jù)食鹽和沙的特點你會怎么樣來分離?(引導學生根據(jù)學生小組活動
食鹽和沙不同特點來設計方法/把食鹽和沙放入水中會有什么不同
現(xiàn)象?)
3.方案一:教師演示將食鹽和沙混合物倒入裝有水的燒杯,
并攪拌溶解食鹽。
方案二:學生領取裝清水的燒杯,并把食鹽和沙倒入攪拌
溶解食鹽。
4.展示燒杯,食鹽哪里去了?可以怎樣將沙和鹽水分開?
方案一:5.出示過濾裝置,并課件學習過濾操作。
6.學生進行過濾操作分離沙和鹽水?
7.怎樣將食鹽和水分離?(把水蒸發(fā)了)
8.展示蒸發(fā)裝置,并學習操作規(guī)程。
9.學生進行蒸發(fā)實驗,分離食鹽和水。
方案一:5.出示過濾裝置,并課件學習過濾操作。
6.食鹽怎么從水中分離出來呢?
7.提供蒸發(fā)裝置,學習操作要求。
8.學生實驗操作,先進行過濾實驗分離沙和鹽水。
26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9.用過濾裝置換取蒸發(fā)裝置分離食鹽和水。
10.整理器材放回原處,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
1.蒸發(fā)獲得的食鹽是混合時的食鹽嗎?學生思考
引導分析蒸發(fā)獲得的食鹽和原來食鹽之間的異同。
2.水再分離過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利用一些物質在水中能溶解的特點可以分離一些物質。)
3.食鹽和沙混合后是怎么分離的?追問水到哪里去了?
(利用物質之間不同的特點進行分離)
4.在分離食鹽和沙的食鹽過程中你還有發(fā)現(xiàn)?
四、課后拓展:
1.準備:木屑、鐵屑、磁鐵、紙、水、燒環(huán)、網(wǎng)篩
2.木屑和鐵屑混合J可以怎么分離?
(利用鐵屑能磁鐵吸的特點,利用木屑在水中是浮的、鐵屑
在水中是沉的特點)
讓學生記錄食鹽和沙的特點,在比較觀察食鹽和沙的特點是學生自
教學主完成,交流后,修改補充。
反思
27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一)單元第8課第1課時
課題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作課時間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19-20頁
作課內容
課時
1、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探究活動中,通過猜測、觀察、實驗、研討等發(fā)現(xiàn)事實、做出
教學2
判斷、發(fā)展思維。
3、利用文字、圖表、圖畫等方式描述觀察、實驗的結果,并對觀
目標察結果進行分析。
課時1、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2、探究活動中,通過猜測、觀察、實驗、研討等發(fā)現(xiàn)事實、做出
教學判斷、發(fā)展思維。
重難點
教具
學具橡皮泥、圓頭剪刀、白紙
8、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板書材料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紙形狀變化大小變化
設計橡皮泥形狀變化大小變化顏色變化
水形態(tài)變化
相同點:壞是原來的物質
作業(yè)
把一張A紙折成紙飛機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設計a,形狀改變b.顏色改變c.性質改變
28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冬天河里的水結冰,天熱了冰化成水的故事情節(jié)圖片導入,加
入水三態(tài)變化相關的圖片。
1、提問:冰融化成水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冬天河里的水結冰
時,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提問:思考:媽媽在噴衣服時,衣服慢慢的曬干了。衣服
上的水變成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補充小結:水真的不見了嗎?其實衣學生思考
服上的水經(jīng)過太陽的暴曬(加熱)后液體的水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
中了。
3、提問:水的哪些特點發(fā)生了變化?那么它還是水嗎?
4、課件出示紙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圖片,生活中的變化有很多,
比如說紙、橡皮泥的變化,此時呈現(xiàn)紙制品和橡皮泥制品的圖片,
引導學生思考。
提問:圖片中的物品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5、揭示課題:《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二、探索:紙和橡皮泥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活動要求:①學生能把活動手冊上的表格邊實驗邊記錄下來,
②能在分析中得出實驗結論。
29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導學過程學生活動
2、活動問題:問題1:我們做了什么使紙(橡皮泥)發(fā)生了變化?
問題2:請同學們說一說它們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問題3:它們變化后與還是原來的物質嗎?
活動一:
1、教師拿出一張紙折出一個折紙模型,進行簡單的制作。
學生活動
2、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根據(jù)上述問題完成對活動手冊的填寫
活動二:
1、提供橡皮泥和刮刀,讓學生用這塊橡皮泥制作一件自己喜歡
的物品
2、學生制作時認真思考三個問題并按要求填寫到活動手冊上。
3-.完成后安排以小組上臺展示交流形式,分享成品的喜悅。
三:回顧和拓展
1、生活中的變化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大家還知道你們周圍有哪
些事物發(fā)生了變化?
2、回顧溶解。教師準備溶解小實驗,請學生觀察并結合第4、
5兩課的所學說一說相關的要點。
學生在完成探究活動及記錄后,學會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培養(yǎng)
學生注重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關注數(shù)據(jù)的重要性。
教學
反思
30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五、第二單元《空氣》教案
第(二)單元
1檄.戈:豈氣2.豈氣能占界空|日J嶼
教學2.壓縮空氣4.空氣有質量嗎
5.一袋空氣的質量有多少
內容6.我們來做熱氣球
7.風的成因
8.空氣和我們的生活
單元1.能博用多種感官或者荷單的,具觀察對象的特征及現(xiàn)象。
2.嘗試以氣泡圖、矩陣圖等圖標的形式組織、整理信息。
教學3.能回顧和反思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做出自我評價和調整。
4.具有分析、反思、嘗試運用多種探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意識。
目標
單元1.能是用多種感官或者荷單的_L具觀察對象的特征及現(xiàn)象。
2.嘗試以氣泡圖、矩陣圖等圖標的形式組織、整理信息。
教學
重占
單元1.能回顧和反思探九的過程和萬法,做出H找評價和調整。
2.具有分析、反思、嘗試運用多種探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
難點
單元1.感受空氣1課時
2.空氣能占據(jù)空間嗎1課時
課時3.壓縮空氣1課時
4.空氣有質量嗎1課時
分配5.一袋空氣的質量有多少1課時
6.我們來做熱氣球1課時
7.風的成因1課時
8.空氣和我們的生活1課時
31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二)單元第1課第1課時
課題作1.感受空氣
課時間作
課內容教科版三年級上冊教材22-24頁
1.學生通過感受活動,知道空氣雖然看不見,但是可以被我們感知
課時
并且存在于我們周圍。
教學
2.學生通過傳遞游戲,認識空氣具有易泄漏、輕、能被壓縮等特征。
目標3.學生通過感受活動,知道空氣總會充滿各處。
課時
重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安郵電大學《雅思英語閱讀與寫作(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神木職業(yè)技術學院《雕塑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陽城建職業(yè)學院《數(shù)字設備與裝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萊州市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數(shù)學試題第四次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
- 遼寧傳媒學院《地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督鹑诠こ獭?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神木職業(yè)技術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因狗咬傷賠償協(xié)議書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成都存量房屋買賣合同書
- 二零二五版論行政合同書特權的法律規(guī)制
- 2024年韶關市始興縣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題
-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低空經(jīng)濟司
- 單位體檢協(xié)議書模板合同
- 委托律師簽署協(xié)議書
- 圖文工廠轉讓協(xié)議書
- 貨物貿易的居間合同
- 2025-2030中國療養(yǎng)院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國企山東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3)》
- (三模)吉林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測試 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