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篇一」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未而守株,冀復(fù)得兔。
兔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C
①兔走觸株()②因釋其耒而守株()
③冀復(fù)得兔()④而身為宋國笑()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為”與“而身為宋國笑”中的“為”意思相同的一項
是()
A、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B、為人謀而不忠乎
C、始悟為山市
D、此何避不為福乎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為什么宋人不會再得到兔子?
(二)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己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
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p>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②反歸取之()
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先自度其足何不試之以足B、寧信度無自信也
C、鄭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待度
3、解釋“之”字在句子中的意義
①反歸取之()
②何不試之以足()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4、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并用括號補出省略的內(nèi)容。
①
②
5、為什么這位鄭人會“寧可相信尺碼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腳”
答:
(三)曾子殺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旋。”妻適市
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
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
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彼炫脲橐病?/p>
1、解釋文中加點的文言詞。
①女還()②顧反為女殺鼠()
③特與嬰兒戲耳()④嬰兒非與戲也()
2、下列句中加點“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其子隨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殺之
C、妻止之
【)、曾子之妻之市
3、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
4、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是什么?
(四)自護其短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蛟唬骸班⒘忭毴?/p>
殼?!逼淙俗宰o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
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釋攵中加點的詞C
①席上啖菱()②或日()
③啖菱須去殼()④欲以清熱也()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作“因為”解釋的一句是()
A、欲以清熱也。
B、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礫凸者為丘
D、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五)師曠論學(xué)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
師曠日:“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日:“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
如口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c
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戲其君乎()
③臣聞之()④善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臣聞之B、如日出之光
C、驅(qū)之別院D、學(xué)而時習(xí)之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這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六)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
媼方磨鐵杵,問之,口: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
巖。
注:[媼](do)年老的婦人。[杵](chu)棒槌。[卒業(yè)]完成學(xué)業(yè)
1、加點詞的意思去:()方:()欲()還()
2、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問之,曰;欲作針。2)學(xué)而時習(xí)之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4、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
(七)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子也。
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子也。復(fù)徙居學(xué)宮之
旁:孟子乃嬉為設(shè)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日: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的意思
①常嬉為墓間之事嬉:
②此非吾所以處子也處:
③復(fù)徙居學(xué)宮之旁徙:
④遂居焉居: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常嬉為墓間之事
②此可以處吾子矣
3、你從孟母三遷的故事是得到什么教益?
(八)孟子之少也,既學(xué)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xué)何所至矣?"孟子曰:
“自苦也?!泵夏敢缘稊嗥淇?。孟子懼而問其故。
孟母曰:“自廢學(xué),若吾斷斯織也。夫君子學(xué)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
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于廝役而無以離于禍患也,何以異于織績而食,
中道廢而不為?寧能衣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于修德,不
為盜竊則為虜役矣!”孟子懼,旦夕勤學(xué)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1、解釋詞語
孟母方績
孟子懼而問其故
孟子之少也
2、翻譯句子
孟母以刀斷其織。
旦夕勤學(xué)不息。
3、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彼晒α?,你能從文中探知孟子成功的原因
么?
孟母對兒子的.諄諄教導(dǎo),使人信服,你能對她的教育方法加以評點么
(一)
1、①跑②放下③希望④自己
2、A
3、兔子是不會再得到了,自己卻被宋國人所恥笑。
4、因為“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只是一個偶然現(xiàn)象。
(二)
1、①坐座②反返
2、D度
3、①尺碼②履③到、往、尺碼
4、①(你)怎么不用其所長腳試試它呢?
②(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啊呀。
5、因為他是因循守舊的教條主義者。(言之成理即可)
(三)
1、①同“汝”,你②回來③罷了④開玩笑
2、D
3、現(xiàn)在你欺騙他,這就是教兒子欺騙呵。媽媽欺騙兒子,兒子自然不信任自
己的媽媽,不能以此作為一種教育。
4、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對即可)
(四)
1、①吃②有人③剝掉④想要
2、B
3、前山、后山,什么地方?jīng)]有!
4、不要不懂裝懂、強不知以為知,否則會鬧出笑話。
(五)
1、①晚②怎么③聽說④好
2、B
3、少年好學(xué),就像初升太陽的光芒;壯年好學(xué),好像中午太陽的光輝;老年
好學(xué),仿佛點燃的蠟燭的光亮。
4、學(xué)無止境,什么時侯都應(yīng)該抓緊學(xué)習(xí)。
(六)
1、離開正想要回去
2、老嫗以前的知識
3、李白被老婦人感動了,回去完成了學(xué)業(yè)。
(七)
1、游戲,玩耍安置、居住搬家住
2、經(jīng)常把處理喪事作為玩耍。
這里可以用來安置我他孩子了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環(huán)境對人熏染太重要
教育應(yīng)重視環(huán)境的選擇
(八)
1、績:把麻纖維披開再連續(xù)起來搓成線。這里指織布。
故:原因
文言文句子翻譯技巧提煉
一、三個“遵照”
遵照原文語氣、語義和習(xí)慣。
二、四個步驟
1.審。申清句中語法要點,找準采分點。在翻譯之前,首先要審清文言文句
中重要的語法現(xiàn)象??梢韵仍诓莞寮埳铣乱g的文言句子,然后用筆將這些語
法現(xiàn)象一一地圈注出來,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2.切。將句子以詞為單位逐一切分,逐一解釋。
3.連。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xí)慣將釋出的詞義連綴成句。
4.警。在逐一查對原句語法要點全部落實后,將草稿紙上連綴好的譯句春寫
到答卷紙上。在誓寫過程中還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
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繁體字和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
不寫錯別字。
三、六字歌訣:留、對、換、補、刪、調(diào)
1.留:即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詞義完全相同的一些詞,保留那些特殊
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謚號、年號、廟號、特殊稱謂、專門術(shù)語等,翻譯時
照搬即可。
2.對:即對譯法。對應(yīng)直譯,逐字落實。指譯文盡可能對應(yīng)原文,基本遵照
原文的句式、風(fēng)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語素的雙音詞,要求字字落實。
3.換:即替換法。對那些詞義己經(jīng)發(fā)展,用法己經(jīng)變化,說法己經(jīng)不同的
詞,在翻譯時要替換為現(xiàn)代詞語。
4.補:即增補法。補出相關(guān)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語意。文言文省略現(xiàn)象較多,
??嫉氖鞘÷灾髡Z、賓語和介詞“于”,為使譯文明白通順,不產(chǎn)生歧義,必須補
充譯出被省略的成分。可先將其補足,然后依照常規(guī)句式翻譯,譯出補足部分后用
括號標示。
5.刪:即刪削法.文言文中的某些虛詞,如發(fā)語訶、襯音助詞、部分連詞
等,在句子中只起語法作用,無實在意義,可刪去不譯。如:
6.調(diào):即調(diào)整法。將倒裝語序調(diào)準為正常語序,對于倒裝句式要先找出該句
的謂語,再以此為核心找出主、賓、定、狀、補,然后分析出賓語前置、定語后
置、謂語前置和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等現(xiàn)象,再做調(diào)整。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篇二」
孝文帝從代來,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
利民。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產(chǎn),吾奉先帝
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上常衣緯衣①,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幃帳
不得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
墳,欲為省,毋煩民。南越王尉佗自立為武帝,然上召貴尉佗兄弟,以德報之,佗
遂去帝稱臣。與匈奴和親,匈奴背約入盜,然令邊備守,不發(fā)兵深入,惡煩苦百
姓。吳王詐病不朝,就賜幾杖。群臣如袁盎等稱說雖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張武
等受賂遺金錢,覺,上乃發(fā)御府金錢賜之,以愧其心,弗下吏。專務(wù)以德化民,是
以海內(nèi)殷富,興于禮義。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宮。遺詔曰:“朕聞蓋天下萬物之萌生,糜不有
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當今之時,世咸嘉生而惡死,厚葬以
破業(yè),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臨,
以離寒暑之數(shù),哀人之父子。傷長幼之志,損其飲食,絕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
也,謂天下何!朕獲保宗廟,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賴天
地之靈,社稷之福,方內(nèi)安寧,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過行,以羞先帝之遺
德;維年之久長,懼于不終。今乃幸以天年,得復(fù)供養(yǎng)于高廟,朕之不明與。嘉
之,其奚哀悲之有!”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詔御史:“孝文皇帝臨天下,通關(guān)梁,不異遠方。除誹
謗,去肉刑,贊賜長老,收恤孤獨,以育群生。減嗜欲,不受獻,不私其利也。罪
人不帑,不誅無罪。除宮刑,出美人,重絕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識。此皆上古
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親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靡不獲福焉。”
太史公日: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勝殘去殺”。誠哉
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康康③鄉(xiāng)改④正服⑤封禪矣謙讓未成于今。嗚
呼,豈不仁哉!
(選自《史記?孝文帝本紀》,有刪改)
【注】①繡衣:質(zhì)地粗厚的絲織衣服。②世:古代以十年為一世。③廉縻:猶
庶兒,漸進。④鄉(xiāng)改:更改歷法。⑤正服:更改服色。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示敦樸,為天下先先:做榜樣
B.朕聞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靡:倒下
C.以離寒暑之數(shù)離:遭遇
D.德厚侔天地侔:比得上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與匈奴和親,匈奴背約入盜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B.上乃發(fā)御府金錢賜之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C.專務(wù)以德化民不賂者以賂者喪
D.善人之治國百年鄰之厚,君之薄也
1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縻縻鄉(xiāng)改正服封禪矣/
謙讓未成于今
B.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縻廉鄉(xiāng)改正服封禪矣/
謙讓未成于今
C.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縻縻鄉(xiāng)改正服/封禪矣謙
讓/未成于今
D.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盛盛鄉(xiāng)改正服/封禪矣
謙讓/未成于今
12.下面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帝注重休養(yǎng)生息,反對大興土木。他打算建造一座高臺,召來工匠一計
算,造價要上百斤黃金,就自動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他平時穿的.是質(zhì)地粗厚的絲織衣服,甚至嚴格
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為民做節(jié)儉的榜樣。
C.孝文皇帝有著比較進步的生死觀,他認為死是事物的自然歸宿;對侍喪葬
也主張節(jié)儉,反對厚葬等奢侈攀比的習(xí)俗。
D,孝文皇帝功德顯赫,恩惠遍及四海。他去世后,后人給予他很高的歷史評
價,沒有哪個皇帝堪與他比,無溢美之詞。
9.B(沒有,不)1O.D(D項結(jié)構(gòu)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項介詞,和
/動詞,結(jié)交;B項于是,就/才;C項介詞,用/連詞,因為)11.B12.D(D項中
“沒有哪個皇帝堪與他比”錯,應(yīng)為“沒有哪個人不曾得到他的好處”。)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篇三」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牧豎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
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
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②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
舍此趨彼③,跑號如前狀.前樹又鳴④,又轉(zhuǎn)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
復(fù),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注釋:①少頃:不一會兒工夫。②致:使。③舍此趨彼:離開這只小狼奔向那
只小狼。④前樹又鳴:指前樹上的小狼又叫。
1、解釋加粗的,詞
①兩牧豎入山至狼穴至_______________
②大狼至,入穴失子,意其倉皇意、
③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去
④既而奄奄僵臥既而
2、翻譯
①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號如前狀。
②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
3、請說出閱讀后的感受.
參考答案:
1、①僮仆:②著急慌張的樣子:③距;④不久
2、①狼聽到聲音四下里看,才望見小狼,于是離開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奔跑號叫如同先前的樣子。
②一會兒,大狼返回進入到自己的洞穴中,發(fā)現(xiàn)小狼崽子不見了,神情十分的
緊張惶恐。
3、狼雖是兇殘之物,但它表現(xiàn)出的疼愛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動。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篇四」
李豐,字安國,故衛(wèi)尉李義子也。黃初中,以父任召隨軍。始為白衣時,年
十七八,在鄴下名為清白,識別人物,海內(nèi)翕然,莫不注意。后隨軍在許昌,聲稱
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閉門,敕使斷客。初,明帝在東宮,豐在文學(xué)中。及
即尊位,得吳降人,問:“江東聞中國名士為誰?”降人云:“聞有李安國者?!?/p>
是時豐為黃門郎,明帝問左右安國所在,左右以豐對。帝曰:“豐名乃被于吳越
邪?”后轉(zhuǎn)騎都尉、給事中。帝崩后,為永寧太仆,以名過其實,能用少也。
正始中,遷侍中尚書仆射。豐在臺省,常多托疾,時臺制,疾滿百日當解祿。
豐疾未滿數(shù)十口,輒暫起,己復(fù)臥,如是數(shù)歲。初,豐子韜以選尚公主,豐雖外辭
之,內(nèi)不甚憚也。豐弟翼及偉,仕數(shù)歲間,并歷郡守,豐嘗于人中顯誡二弟。及
司馬宣王久病,偉為二千石,荒于酒,亂新平、扶風(fēng)二郡而豐不召,眾人以為恃
寵。
曹爽專政,豐依違二公間,無有適莫,故于時有謗書日:“曹爽之勢熱如湯,
太傅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游光。”其意以為豐雖外示清凈,而內(nèi)圖事,有似于
游光也。及宣王奏誅爽,住車闕下,與豐相聞,豐怖,遽氣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終后,中書令缺,大將軍諂問朝臣:“誰可補者?”或指向
豐。豐雖知此非顯選,而自以連婚國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辭,遂奏用之。豐為中
書二歲,帝比每獨召與語,不知所說。景王知其議己,請豐,豐不以實告,乃殺
之。其事秘。
豐前后仕歷二朝,不以家計為意,仰俸康而己。韜雖尚公主,豐常約敕不得有
所侵取,時得賜錢帛,輒以外施親族;及得賜宮人,多與子弟,而豐皆以與諸外
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無馀積。
(節(jié)選自《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父不愿其然然:這樣
B.及即尊位及:等到
C.時臺制,疾滿百日當解祿制:節(jié)制
D.豐嘗于人中顯誡二弟誡:警告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李豐為官不貪財?shù)囊唤M是(3分)
①在鄴下名為清白②外示清凈,而內(nèi)圖事
③不以家計為意,仰俸康而已④豐常約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賜宮人,多與子弟,而豐皆以與諸外甥⑥有司籍其家,家無馀積
A.①②⑥B.①?@C.②④⑤D.@?@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豐年輕時善于品評人物,影響很大,而父親讓池閉門謝客,其名聲只是
在魏國得到傳播。
B.當司馬宣王長期生病時,李偉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誤事,造成新平、扶風(fēng)
二郡混亂,哥哥李豐卻放任不管。
C.曹爽專權(quán)的時候,李豐在曹與司馬宣王之間兩面討巧,不明確表態(tài),因而
遭到世人的'譏諷。
D.李豐擔任中書令兩年以后,近來常常受到皇帝單獨召見,招致景王猜忌,
因不肯透露實情,結(jié)果被殺。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明帝問左右安國所在,左右以豐對。
(2)豐子韜以選尚公主,豐雖外辭之,內(nèi)不甚憚也。
(3)中書令缺,大將軍於問朝臣:“誰可補者?”
(答案)5.C6.I)7.A
8.(1)魏明帝問左右臣子“安國”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豐”來回答。
(2)李豐的兒子李韜被選中娶公主為妻,李豐雖然表面上推辭,而內(nèi)心不怎
么害怕。
(3)中書令一職空缺,大將軍征詢朝臣意見:“合適補任的人為誰?”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篇五」
一、文征明習(xí)字選自《書林紀事》
【原文】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于書。
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閱讀訓(xùn)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
①書遂大進②平生于書③或答人簡札
2.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鐵杵磨針
【原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
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ㄌ赘衅湟猓€卒業(yè)。媼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巖。
注:[媼](do)年老的婦人。[杵](chu)棒槌。[卒業(yè)]完成學(xué)業(yè)
【閱讀訓(xùn)練】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去:方:欲:還:
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問之,曰:〃欲作針,〃
2)學(xué)而時習(xí)之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篇六」
王荊公絕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
何時照我還。”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乂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
“不好”。改為“過”,復(fù)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
定為“綠”。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吳中士人家藏其草
(2)旋改為“滿”
(3)凡如是十許字
(4)始定為“綠”
小題2:翻譯下面句子:(2分)
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小題3:這個故事表現(xiàn)了王安石的什么態(tài)度?(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1)他的(2)不久(3)大約,左右(4)才
小題2:(2分)像這樣共改動了十來個字,才決定用“綠”字。
小題3:(2分)表現(xiàn)了他嚴肅認真,追求完美的態(tài)度。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志,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
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
“旋”“始”為古今異義,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
小題2: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guān)鍵詞語
“是”“始”,最后疏通句子。
小題3:
試題分析:疏通短文的文字,了解內(nèi)容,抓住描寫人物的言行的語句如短文最
后一句分析人物的態(tài)度。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篇七」
文言文閱讀(10分)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
息?此已喪矣?!闭Z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diào),擲地云:“子敬子
敬,人琴俱亡?!币驊Q絕良久。月余亦卒。
(劉義慶《世說新語》)
【乙】王戎喪兒萬子①,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②,何
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③。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簡服其
言,更為之慟。(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釋】①萬子:王綏,字萬子。②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懷抱之
中。③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最下:指愚人。不及情:沒有感情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意思。(4分)
①何以都不聞消息()③語時了不悲()
②山簡往省之()@簡服其言()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1)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
(2)簡服其言,更為之慟。
小題3:【甲】【乙】兩文中的“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勝”“為之
慟”,實際是為后人稱頌的“魏晉風(fēng)度”的?種體現(xiàn)。聯(lián)系兩篇文章的內(nèi)容,簡要
說說你對“魏晉風(fēng)度”的理解。(2分)
答:
參考答案:
小題1.①總,竟②探望③完全④佩服(4分)
小題2:(1)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這(一定)是他已經(jīng)死了。(2分)
(2)山簡很佩服王戎說的話,因而大為悲痛。(2分)
小題3:魏晉風(fēng)度就是當時的'文人士大夫任由性情、曠達、泗脫的風(fēng)度。(2分)
小題1:“都、省、服”,根據(jù)語境可推斷出其意甩?!笆?、服”與現(xiàn)代漢語
的意思一致?!傲恕币Y(jié)合上下文認真考慮一下。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guān)
鍵詞有“何以、己”,“何以”是文言文中的重點詞語,譯為“為什么”。“己”
和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一致,譯為“已經(jīng)”。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
可。
小題3:試題分析:首先要理解“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勝”幾個詞語
的意思,即“一點也不悲傷”“竟然不哭”“悲傷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極度悲
傷”,由此可見,人物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篇八」
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昔吾舉進士,試于禮部,歐陽文忠公見吾文曰:“此我輩人也,吾當避之?!?/p>
今吾衰老廢學(xué),自視缺然,而天下士不吾棄,以為可以與于斯文者,猶以文忠公之
故也。張文潛、秦少游,此兩人者,士之超逸絕塵者也,非獨吾云爾。二三子亦自
以為莫及也。士駭于所未展不能無異同故紛紛之言常及吾與二子吾策之審矣士如良
金美玉市有定價,豈可以愛憎口舌貴賤之歟?
(選自《蘇軾文集?太息送秦少章》)
19.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6分)
20.秦少游(秦觀)、張文潛(張未)與哪兩位北宋文學(xué)家并稱“蘇門四學(xué)
士”?(2分)
21.結(jié)合文段,概括蘇軾與歐陽修相似的對待后輩做法。(2分)
參考答案:
19.士駭于所未聞/不能無異同/故紛紛之言/常及吾與二子/吾策之審矣/士如
良金美玉/市有定價(6分)
20.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晁補之
(字無咎,號歸來于)。(2分)
21.勉勵、獎披后進。(2分)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篇九」
桓公明日弋①在縻,管仲、隰朋②朝。公望二子,弛弓脫奸③而迎之曰:“今
夫鴻鵠,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時,夫唯有羽翼以通其意于天下乎?今孤之不得意
于天下,非皆二子之憂也?"桓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裝修簡合同標準文本
- 個人借款抵押合同二零二五年
- 培訓(xùn)學(xué)校全職外教協(xié)議
- 二零二五版上海房屋裝修的合同范例
- 中學(xué)廚房幫工合同樣本
- 鋼結(jié)構(gòu)安全協(xié)議書
- 義烏篁園市場租賃合同樣本
- 教務(wù)老師工作職責(zé)及績效考核
- 物料提升機維修保養(yǎng)制度
- 學(xué)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
- 《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我們愛和平》課件
- 衛(wèi)生法(教學(xué)講解課件)
- 高三沖刺100天勵志主題班會課件
- 全國工業(yè)產(chǎn)品生產(chǎn)許可證申請書
- 德能勤績廉個人總結(jié)的
- 中層干部崗位競聘報名表格評分表格評分標準
-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件:第六章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法律的特征和運行
- 有限空間作業(yè)及應(yīng)急物資清單
- 《個人信息保護法》解讀
- 新疆高速公路建設(shè)工程季節(jié)性施工方案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