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課件:1 2 種群數量的變化(人教版)_第1頁
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課件:1 2 種群數量的變化(人教版)_第2頁
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課件:1 2 種群數量的變化(人教版)_第3頁
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課件:1 2 種群數量的變化(人教版)_第4頁
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課件:1 2 種群數量的變化(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節(jié)種群數量的變化構建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與種群的“J”形增長系統自主梳理1.數學模型及其常見形式與建立過程性質數學公式假設數學形式

檢驗或修正資源和生存空間沒有限制不會2.種群的“J”形增長理想時間種群數量J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和其他競爭物種Nt=N0λt該種群的數量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倍數(1)數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2)實際上,自然界并不存在類似“J”形增長的種群。()提示

當一個新物種被引種到一個條件適宜的新環(huán)境的早期,往往會呈現出“J”形增長。(3)“J”形增長的前提條件是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和其他競爭物種等理想條件。()(4)“J”形增長的數學模型Nt=N0λt中,λ為一定值,表示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倍數。()√×√√[應用示例]

數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調查發(fā)現某種一年生植物(當年播種、當年開花結果)的種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種原因導致該植物中大約只有80%的種子能夠發(fā)育成成熟植株;②該植物平均每株可產生400粒種子;③該植物為自花傳粉植物。目前種子數量為a,則m年后該植物的種子數量N可以表示為(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0.8m解析第一年后:80%×a×400=320a;第二年后:320a×80%×400=320×320a……依次類推應該在m年后為a·320m。答案C[對點小練]

在營養(yǎng)和生存空間等沒有限制的理想條件下,某細菌每20min就分裂繁殖一代?,F將該細菌種群(m個個體)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上(資源、空間無限),Th后,該種群的個體總數是(

) A.m·2T B.m·220

C.m·22T D.m·23T

解析細菌進行分裂生殖,一分為二,20min分裂一次,每小時繁殖三代,所以Th共繁殖3T代,種群個體數變?yōu)閙·23T。

答案D素養(yǎng)提升(1)“J”形增長的數學表達式是什么?提示

Nt=N0λt(2)第t年種群數量是多少?第t+1年呢?提示

N0λt;N0λt+1。(3)假設這一年中新出生個體數為m個,死亡個體數為n個,沒有遷入、遷出。則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別為多少?m-n的值為多少?提示

m/(N0λt);n/(N0λt);N0λt+1-N0λt。(4)若不考慮遷入、遷出,則這一年種群的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為多少?提示

m/(N0λt)-n/(N0λt)=(m-n)/(N0λt)=(N0λt+1-N0λt)/(N0λt)=λ-1。聯想質疑★細菌繁殖產生的后代數量★細菌種群“J”形增長的曲線圖1.“J”形增長的條件是什么?提示

(1)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2)氣候適宜;(3)沒有天敵和其他競爭物種等。2.自然情況下,哪些情形種群可能會出現“J”形增長?提示

(1)生態(tài)入侵;(2)引種到一個適宜的新環(huán)境中的早期。種群的“S”形增長穩(wěn)定自主梳理S增加強烈降低升高相等種群最大數量環(huán)境容納量增大減小增大(1)種內競爭能對種群數量起調節(jié)作用。()(2)環(huán)境容納量,即K值,是固定不變的。()提示

環(huán)境容納量并非固定不變的。(3)建立自然保護區(qū),給大熊貓更寬廣的生存空間,改善它們的棲息環(huán)境,從而提高環(huán)境容納量,是保護大熊貓的根本措施。()(4)當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出生率與死亡率大致相當。()(5)所有種群在數量快速增長達到K值后都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使種群增長呈“S”形曲線。()提示

種群數量在達到K值后,可能會保持相對穩(wěn)定,也可能會持續(xù)性急劇下降。√×√√×[應用示例]

如圖是某一動物物種遷入一個適宜環(huán)境后的增長曲線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的增長曲線呈“S”形,D點對應的是K值B.圖中表示種群增長速度最快的點是CC.圖中種群數量的增長在遷入第2年后明顯加快D.圖中第8年后,種群數量趨于穩(wěn)定解析種群增長速度最快的點應是B點,即K/2處,B錯誤。答案B[對點小練]在種群“S”形增長曲線的數學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變的。下列種群K值會增加的是(

) A.地面進行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環(huán)境中的東亞飛蝗 C.引入北極狐后的旅鼠 D.干旱環(huán)境中的大熊貓

解析K值即環(huán)境容納量,當環(huán)境條件更適宜生物的生長時K值會增加,地面硬化后不利于家鼠打洞及生存;引入北極狐后,旅鼠的天敵增加;干旱環(huán)境對大熊貓及其食物(竹子)的生存均不利,而干旱環(huán)境有利于蝗蟲產卵,并減少其天敵數量,故K值變大。

答案B聯想質疑★“J”形曲線與“S”形曲線的比較1.2020年春節(jié)過后,巴基斯坦出現了嚴重的蝗災?;认x防治的最佳時間大致為何時?提示

種群數量達到K/2之前,越早越好。2.一般地,當種群數量達到K/2之后,種群數量將會加速增長、減速增長還是下降?提示

減速增長?!飳τ谡滟F的野生生物,要保護環(huán)境,減小阻力,增大K值;對于有害的生物,要采取相應措施,降低其環(huán)境容納量,減小K值。種群數量的波動及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爆發(fā)自主梳理1.種群數量的波動赤潮下降消亡2.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液體pHJS計數室蓋玻片邊緣小方格試管內的酵母菌總數消耗積累改變S馬鈴薯培養(yǎng)液或肉湯培養(yǎng)液血細胞計數板時間酵母菌數量S(1)大多數生物種群的數量總是在波動中,處于波動中的生物種群特定條件下可能會出現種群爆發(fā)。()(2)長期處于不利條件下,種群數量可能會出現持續(xù)性或急劇的下降,進而導致種群衰退甚至消亡。()(3)在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時,應先吸取培養(yǎng)液滴于計數室內,再加蓋蓋玻片,最后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培養(yǎng)液。()提示

應先蓋蓋玻片,再滴加培養(yǎng)液。(4)對一支試管中的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逐個計數是非常困難的,通常采用抽樣檢測的方法。()√√×√(5)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應先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這樣做是為了讓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試管底部。()提示

振蕩的目的是為了讓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混合均勻,從而保證取樣的代表性。×[應用示例]

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的實驗方法與注意事項中,不正確的是(

)A.計數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量可用抽樣檢測法B.該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組,不需要做重復實驗C.從試管中吸取培養(yǎng)液時要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D.在顯微鏡下統計酵母菌數量時視野不能太亮解析統計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量一般用抽樣檢測法,A正確;該實驗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在時間上形成自身對照,無需設置對照組,要獲得準確的實驗數據,必須重復實驗,求平均值,B錯誤;為了使酵母菌分布均勻和計數準確,取樣前要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C正確;因酵母菌和培養(yǎng)液的折光率比較低,用顯微鏡觀察時視野不能太亮,D正確。答案B[對點小練]

下列關于“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的相關操作,錯誤的是(

) A.培養(yǎng)液和培養(yǎng)用具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 B.從瓶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應將培養(yǎng)瓶輕輕振蕩幾次 C.培養(yǎng)后期的培養(yǎng)液應先稀釋后再計數 D.應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從同一培養(yǎng)瓶中吸出等量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解析本實驗是取樣后采用顯微計數法進行計數。每天取樣時間要大體一致,并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范。每次取樣前要將試管振蕩搖勻,正確地使用1mL刻度吸管將1mL酵母菌培養(yǎng)液移入1支干凈的試管里,然后用滴管吸取1滴培養(yǎng)液滴在已蓋在血球計數板網格上的蓋玻片的邊緣,待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并充滿網格后,再放在顯微鏡下進行細胞計數,然后立即將數據填到記錄表格中(吸出不等量,檢測的時候放在格子里也一定是等量的,所以不需要強調吸出等量培養(yǎng)液)。答案D素養(yǎng)提升科學探究——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微生物進行計數(1)血細胞計數板及相關計算(2)影響實驗結果的誤差分析及改進辦法兩種規(guī)格的血細胞計數板規(guī)格1:計數室分為5×5=25個中方格,每個中方格再被劃分為4×4=16個小方格。規(guī)格2:計數室分為4×4=16個中方格,每個中方格再被劃分為5×5=25個小方格。只計數四個角的4個中方格。兩種規(guī)格的血細胞計數板的一個計數室體積均為1mm×1mm×0.1mm=0.1mm3,都被劃分為400個小方格。[應用示例]

計數室由25×16=400個小室組成,容納液體的總體積為0.1mm3。現將1mL酵母菌樣品加99mL無菌水稀釋,用無菌吸管吸取少許滴在蓋玻片邊緣,使其自行滲入計數室,并用濾紙吸去多余菌液?,F觀察到圖中所示a、b、c、d、e5個中方格內共有酵母菌44個,則上述1mL酵母菌樣品中約有菌體(

)A.2.2×108個 B.2.2×107個C.2.2×106個 D.2.2×104個解析5個中方格中共有酵母菌44個,則1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總數為(44÷5÷16)×400×104×100=2.2×108個。答案A[對點小練]

(2019·安徽淮北一中高二月考)為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完成了有關實驗:若吸取酵母菌培養(yǎng)液1mL并稀釋100倍,采用血細胞計數板(規(guī)格為1mm×1mm×0.1mm,由400個小格組成)計數,如圖表示一個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況,以該中方格為一個樣方,計數結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個;如果計數的中方格中酵母菌平均數為18個,則1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總數為________個。(

)A.18

2.88×108 B.17

2.8×108 C.16

2.8×108 D.15

2.88×108解析中方格內共有酵母菌11個,選擇左和上兩個相鄰邊對壓線個體計數,計數結果為4個,所以圖示中方格中酵母菌總數為15個。如果計數的中方格中酵母菌平均數為18個,則1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總數為(18÷25)×400×104×100=2.88×108個。答案D聯想質疑★某地區(qū)東亞飛蝗種群數量的波動★酵母菌數量變化過程1.預期在一定的時間內,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數量增長將可能是何種類型?依據是什么?

提示

“S”形,依據是酵母菌生長的空間和資源(營養(yǎng)物質)是有限的。2.由于在實驗的過程中會有大量酵母菌死亡,而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時,無法區(qū)分酵母菌的死活,這會對計數結果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