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17課《古詩三首》教學課件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17課《古詩三首》教學課件_第2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17課《古詩三首》教學課件_第3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17課《古詩三首》教學課件_第4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17課《古詩三首》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7.古詩三首語文三年級上冊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quán)貴的詩歌,現(xiàn)存近萬首詩,他的詩以磅礴雄偉的氣勢、熾烈奔放的情感、豐富奇麗的想象、大膽驚人的夸張、清新自然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了瑰麗多彩的藝術(shù)形象,達到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效果,被稱為“詩仙”。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讀一讀斷

楚至孤

帆duànchǔzhì

ɡū

fān我會認找一找畫一畫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shè)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督贤ㄖ尽酚浽疲骸皟缮绞癄顣詭r,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山?!保?)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3)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理解字詞(4)開:劈開,斷開。(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zhuǎn)向北流。一作“直北”。(6)回:回漩,回轉(zhuǎn)。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并更加洶涌。(7)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8)出:突出,出現(xiàn)。(9)日邊:天邊。(10)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青山碧水白帆紅日會寫的字斷楚至孤帆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讀一讀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初亦抹宜

我會讀yǐnchūyì

mǒyí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會寫的字飲初

劉禹錫(772~842)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托政治內(nèi)容?!吨裰υ~》《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作者簡介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鏡

未磨遙銀盤庭jìnɡwèimó

yáo讀一讀yín

pán

tínɡ(1)望:從遠處看。(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3)湖光:湖面的波光。(4)兩:指湖光和秋月。(5)和:和諧,優(yōu)美。(6)潭面:指湖面。理解字詞(7)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9)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10)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一樣。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我會說會寫的字鏡未磨遙銀盤課堂作業(yè)√√√√CCA三、品讀詩句,完成練習。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1.對這兩句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被長江水攔腰劈開的,碧水向東流到此,回旋澎湃。B.詩中“斷”“開”“流”“回”以及后兩句的“出”“來”等動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山水景物的動態(tài)美,表達了詩人對天門山風景的喜愛之情。C.這兩句詩只贊美了長江水的巨大生命力。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C2.對這兩句詩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這兩句描寫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B.這兩句詩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C.表達了詩人對西湖晴天景色的喜愛和對雨天景色的討厭之情。C四、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望天門山》描寫了天門山一帶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飲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初晴后雨”是說剛開始是晴天,后來下雨了。(

)3.“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五、把詩句補充完整,完成練習。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__________,山色空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妝濃抹總相宜。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代詩人蘇軾。2.這首詩描繪了西湖________和________時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________之情。晴方好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宋晴天下雨贊美3.詩人把西湖比作西子,主要是因為(

)。A.“西子”與“西湖”都有一個“西”字。B.“西子”與“西湖”都很美。C.“西子”與“西湖”在同一個地方。B17.古詩三首課后練習一、用“\”劃去加點字不正確的讀音。二、讀拼音,寫詞語。duànkāigūfānjìngziyáowàngyínpán斷開孤帆鏡子遙望銀盤三、給加點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AB四、下列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A

望天門山一、山險水勢兇1.第一句中的“________”字仿佛讓人看到滔滔江水呼嘯而來;第二句中的“________”字既表現(xiàn)了山的險峻,又展現(xiàn)了江流的雄姿。開回2.前兩句詩著重寫了江和山,第一句(

),第二句 (

)。 A.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

B.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AB二、孤帆紅日美1.一個“______”字,使本來靜止不動的________帶上了動態(tài)美,寓含了詩人的________之情。2.用自己的話寫出后兩句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山喜悅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一葉孤舟從日邊而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三、晴雨中的西湖1.描寫西湖晴天時的特點的詞是____________;描寫西湖下雨時的特點的詞是____________。2.作者對晴雨中的西湖景色的評價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水光瀲滟山色空蒙晴方好雨亦奇四、如西子般的西湖1.詩人把西湖比作________,說西湖像她一樣______,所以西湖也叫西子湖。2.詩人認為西湖和西子的相似之處是什么?用詩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子美淡妝濃抹總相宜。

望洞庭五、水月交融1.第一句詩描寫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句詩把湖面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現(xiàn)了千里洞庭____________的景象。湖光、秋月湖光和月光交相輝映未經(jīng)打磨的銅鏡風平浪靜六、青山綠水 “白銀盤里一青螺”中的“白銀盤”指的是____________,“青螺”指的是________。本句巧用了_______的修辭手法,把秋月下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工藝美術(shù)珍品,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洞庭君山比喻對洞庭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湖一、主題積累

按時間順序排列下列詩句,排序是____________。 (填序號) ①可憐九月初三夜②草長鶯飛二月天③映日荷花別樣紅④墻角數(shù)枝梅②③①④二、延伸閱讀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1.從古詩中找出兩對反義詞寫下來。(

)——(

)

(

)——(

)遠近高低2.“緣”的意思是(

) A.邊B.因為C.沿,順著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