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理
學基礎》
第一章緒論課時2節(jié)
教案編
號:1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1年11月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生命活動基本特征、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
1.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
1.興奮性、閾值
2.神經(jīng)及體液調力
三三八占、、難點2.神經(jīng)及體液調節(jié)
3.負反饋
2、神經(jīng)及體液調節(jié)
3、負反饋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生命活動的基本體征;興奮性與閾值的概念及關系;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的概念;神經(jīng)調節(jié)、
體液調節(jié)和自身調節(jié)的特點。
熟悉正負反饋的概念及生理意義。
了解本課程整體設計與要求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說課23'
1.簡要介紹生理學這門課程學習任務,學習內容及其在醫(yī)學中的地位。
2.課程性質及考試方式
二、新課教授
60,
第一節(jié)概述
第二節(jié)生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意義,學習生理學的觀點和研
究方法
第三節(jié)牛命活動基本特價
新陳代謝2.興奮性3.適應
第三節(jié)人體與環(huán)境
1、體液與內環(huán)境
2、內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
第四節(jié)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
1.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方式
1)、神經(jīng)調節(jié)2)、體液調節(jié)3)、自身調節(jié)
2.人體功能調節(jié)的反饋控制
反饋、負反饋、正反饋的概念
三、小結
T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
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生理學》本科(第6版)教材
教學過程:
-.組織課堂:簡要自我介紹,檢查人數(shù)。
--學科簡介
1、什么是《生理學》?《生理學》是研究什么的?《生理學》與醫(yī)學的關系?
2.學習生理學的方法。
三.突出重點,詳細講解
1、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隹征,重點講興奮性、閾值
2.重點講解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
3.結合臨床實例講解人體功能的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4、舉例講解調節(jié)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1)負反饋⑵正反饋,將抽象理論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
四.歸納小結本次課主要內容并重復重點,提問并答疑,布置下次內容預習。
五.教學小結與檢測
1.生理學的研究內容及方法。
2.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特征;興奮性、閾值概念、組織興奮性與閾值關系
3.內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的概念
4.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的方式和特點
5、何為正反饋?何為負反饋?
5.何為正反饋?何為負反饋?
5、何為正反饋?何為負反饋?
教學后記:
學生們開學初,積極性高,課堂紀律較好,氣氛活躍,考勤無缺課“人體結構基礎課程尚未開課缺少人
體結構知識,只能要求學生盡量預習,方便其學習和理解生理學知識。
注:實驗課的教學設計包括:實驗原理介紹、基本操作(儀器介紹)、實驗重要步驟、實驗中應注意事項。
見習、社會調查、專題討論、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內容可參照理論課教案內容編寫。
《生理
學基礎》
第二章細胞的基本功能課時4節(jié)
教案編
號:2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1年11月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細胞膜的跨膜物質轉運形式、靜息電位、動作電位及肌細胞收縮功能
1.繼發(fā)性主動轉運
1、跨膜物質轉運的方式及特點
2.靜息電位、動作電位的產(chǎn)生機制
2、靜息電位、動作電位形成的離子
3.前負荷、后負荷對肌肉L攵縮的影
占機制
難點響
3、神經(jīng)■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
3、前負荷、后負荷對肌肉收縮的
及影響因素
影響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細胞膜跨膜物質轉運功能;易化擴散、主動轉運、受體概念;靜息電位、動作電位的概
念及其產(chǎn)生機制,極化、去極化、反極化、復極化、超極化、閾電位的概念。
熟悉通道轉運和載體轉運的特點,動作電位的產(chǎn)生條件與閾電位,能區(qū)分主動轉運和被動轉
運的不同點,學會運用局部電流學說來分析動作電位的傳導過程;
了解神經(jīng)一肌接頭處興奮的傳遞、骨骼肌的興奮一收縮耦聯(lián)。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5,
二、新課教授
801
第一章細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節(jié)細胞膜的基本結構和跨膜物質轉運
1.單純擴散與易化擴散
2.主動轉運
3.出胞和入胞
第二節(jié)細胞的跨膜電變化
1.靜息電位的概念及產(chǎn)生機制
2.動作電位的概念、產(chǎn)生機制、產(chǎn)生條件與閾電位
3.分析動作電位的傳導與局部電流5,
第三節(jié)肌細胞的收縮功能
三、小結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
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生理學》木科(第6版)教材、《細胞生物學》
-.教學過程:
二.復習+引出新課內容
1.復習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特征,引入代謝與物質轉運的關系,并復習細胞的結構;
三.2、問題:提出細胞跨膜物質轉運概念;
四.重點講述
1.由單純擴散引出另種被動物質轉運方式——易化擴散,比較二者異同,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2、總結單純擴散和易化擴散共同點引出被動轉運概念,再提出主動轉運,重點講解生物泵(鈉
泵)的活動特點,簡要講解出胞與入胞作用;
3.詳細講解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產(chǎn)生的機制及分析動作電位的傳導過程;
4.設疑提問引出課題闡述神經(jīng)一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過程
1、三.難點突破
2、將易化擴散比喻為生活中“乘公車”,便于學生理解;
3、畫圖詳細解說靜息狀態(tài)時的靜息電位以及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的動作電位產(chǎn)生的機制及兩者
關系,融通前后知識點,達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突破難點;
4、留幾分鐘時間讓同學看書,加深對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理解;
通過播放視頻,向學生展示粗肌絲、細肌絲滑動
五教學小結與檢測
通過提問,復習和檢測本章重點內容。
六.安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要求預習
教學后記:
細胞是組成人體和其他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體內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
反應都是在細胞及其產(chǎn)物的物質基礎上進行的。只有在了解細胞和細胞器的分子組成和功
能的基礎上,才能闡明整個人體和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活動及其機制。
《生理
學基礎》
第三章血液(第一、二節(jié))課時2節(jié)
教案編
號:3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1年11月21-25日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血液的組成和理化性質、血細胞
1.血液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血漿滲透壓、晶體滲透壓、膠體滲透
吊占2.紅細胞的生理功能
難點壓
2、紅細胞的生理功能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血液的組成、正常值和功能;血細胞比容、紅細胞沉降率概念、正常值及意義;血漿滲透
壓及其生理意義;各類血細胞的正常值及基本功能;紅細胞的生產(chǎn)與調節(jié)。
熟悉各種血細胞的生理特性。
了解血液理化性質。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5,
二、新課教授80,
第三章血液
第一、節(jié)概述
1.血液的組成
2.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漿滲透壓:晶體滲漏壓、膠體滲透壓組成及生理作用
3.血液的功能
第二節(jié)血細胞
1紅.細胞:數(shù)量、功能、生理特性、生成與破壞
2日.細胞:數(shù)量、功能、分類
3、血小板:數(shù)量、生理特性、功能
三、小結
5,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
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系統(tǒng)解剖學》、《生理學》本科(第6版)教材
--教學過程:
播放視頻,引出新課內容
再與臨床病例結合,提出血液對生命存在的重要性
三,圖示血液的組成,血液的理化性質,結合圖片和視頻講解血漿滲透壓的組成及其生理意義。
r中性粒細胞
紅細胞嗜酸性粒細胞
lilt細胞―白細胞-嗜堿性粒細胞
40?50%血小板淋巴細胞
-單核細胞
血液一
水(90?91%)電解質
血漿-晶體物質前的糖等
50-60%工隹生素、激素
溶質?
(810%)-r白蛋白
血漿蛋白-球蛋白
纖維蛋白原
四.結合臨床病理,講解血細胞的特性。例如貧血等
五.教學小結與檢測
1.復習血液組成和理化特性
2、何為血漿滲透壓?其生理意義是什么?
1)3.重點復習檢測
2)紅細胞的數(shù)量和功能
3)紅細胞生理特性(例如滲透脆性)
4)紅細胞生成與調節(jié)
4.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功能和生理特性
生理性止血:什么是止血時間?生理性止血的基本過程?
六.安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要求預習
六.安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要求預習
六.安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客,要求預習
教學后記:
1.本次課內容與檢驗、衛(wèi)檢專業(yè)關聯(lián)很大,學生十分重視,學習較為認真。
2.學生對內容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3.教學互動活躍而效吳好。
《生理
學基礎》
第三章血液(第三、四節(jié))課時2節(jié)
教案編
號:4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1年11.28-12.2日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血型
工_血液凝固、“ABO”血型分型的依據(jù)41面/理閏gpm
重點及其輸血的原則;難點血液凝固的過程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血液凝固和纖溶的基本過程,人體血量正常范圍;ABO血型系統(tǒng)的分型原則和類型;交
叉配血試驗及其臨床意義;輸血原則。
熟悉交叉配血試驗;血型的臨床意義。
了解Rh血型與輸血。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5,
二、新課教授
第三節(jié)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80'
1.血液凝固:
1)凝血因子2)凝血過程3)抗凝與促凝
2.纖維蛋白溶解:
1)纖溶酶原的激活2)纖維蛋白的降解
3)纖溶抑制物及其作用
第四節(jié)血型與輸血原則
血型:1)“ABO”血型系統(tǒng)2)Rh血型系統(tǒng)
2、輸血:1)“ABO”血型與輸血2)交叉配血3)輸血原則
三、小結
5,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
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生理學》本科(第6版)教材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通過問題引出新概念
什么是血液凝固,血液為什么可以凝固?
二、重點講授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血液凝固過程及抗凝系統(tǒng)。對比外源性凝血和內源性凝
血的異同以及影響血液凝固的因素。
三、血量、紅細胞血型,
紅細胞血型分型依據(jù)與血型鑒定
四圖示輸血原則
五.教學小結與檢測
1.試述血液凝固的基本過程,分析影響血液凝固的因素C
2.簡述纖維蛋白溶解的過程及其生理意義。
3.試述ABO血型系統(tǒng)的組成和相互間輸血的關系。
六.安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要求預習
六.安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要求預習
六.安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要求預習
教學后記:
L本次課內容與檢驗、衛(wèi)檢專業(yè)關聯(lián)很大,學生十分重視,學習較為認真。
2.學生對內容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3.教學互動活躍而效具好。
《生理
學基礎》
第四章血液循環(huán)(第一、二節(jié))課時4節(jié)
教案編
號:5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1年12月5-9日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心臟泵血功能
心臟泵血過程、心輸出量及其影響心輸出量及其影響因素
占因素;心肌動作電位形成機制、心肌心肌動作電位形成機制、心肌興奮
/\\\難點
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性的周期性變化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1.心動周期的概念
2.心臟泵血過程
3.心輸出量及其影響因素
熟悉心肌生理特性、心臟泵血功能評價
了解心力儲備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5.
二、新課教授
第四章血液循環(huán)
第一節(jié)心臟的泵血功能
80'
L重點講解心動周期的概念
2.重點講解心臟的泵血過程
①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過程
②心臟泵血功能評價
③影響心臟泵血功能的因素(1)搏出量(2)心率
第二節(jié)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和生理特性
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
1.心肌細胞的分類
2.心肌細胞跨膜電位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
(")心肌生理特生
1.自動節(jié)律性:不同部位的自動節(jié)律
2.興奮性:有效不應期長
3.傳導性:房-室延擱
4、收縮性:無僵直收縮,細胞外Ca依賴性
三、小結51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
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生理學》本科(第6版)教材、《內科學》、《病理生理學》
教學過程:
一、“人體需要的氧氣和養(yǎng)料必須及時攝入,二氧化碳等廢物必須排出,人體才能正常進行生
命活動,這些物質的運輸靠血液循環(huán)來實現(xiàn)”,由此引出血液循環(huán);
二、心臟在血液循環(huán)中的重要性,重點講解心臟泵血過程
1.心動周期的概念、心率
2.心臟的泵血過程:心、室收縮與射血一心室舒張與充盈
三、心臟泵血功能評價及影響泵血功能因素
四、由心臟為何可以不斷的縮、舒?弓I出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結合已學生物電知識
講解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
正常心電圖的波形及其生理意義
五、心肌生理特性有哪些生理特性?
六、教學小結與檢測:
1.試述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分期、特點和各期產(chǎn)生的機理。
2.什么是心肌電生理學特性?影響心肌電生理特性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心肌自律性?心臟自律性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4.簡述心電圖各波、各時段和各時期所代表的生理意義。
5.試述心動周期中心室內壓、心室容積、瓣膜開閉及血流方向的變化。
七、安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要求預習
七、安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要求預習
教學后記:
1.木次課內容與檢驗、衛(wèi)檢專業(yè)關聯(lián)很大,學生十分重視,學習較為認直,
2.學生對內容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3.教學互動活躍而效具好。
《生理
學基礎》
第四章血液循環(huán)(第三、四、五節(jié))課時。-p
教案編
號:6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1年12月12-16日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血壓、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器官循環(huán)
-W占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微循環(huán)的調節(jié)
/\\\難點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動脈血壓及其正常值,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對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熟悉靜脈回流及其影響因素;冠脈循環(huán)的特點和調節(jié);微循環(huán)的結構特點、功能以及調節(jié);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了解竇房結P細胞動作電位主要特征、期前收縮及代償間歇;化學感受器反射對心血管的影
響;肺循環(huán)和腦循環(huán)的特點和調節(jié)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5,
二,新課教授
第三節(jié)血管生理80,
1,血管的分類及功能(自學)2.血流動力學(自學)
3.動脈血壓與動脈脈搏
4.靜脈而壓、靜脈回心血量5、微循環(huán)
6.組織液、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第四辛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一、神經(jīng)調節(jié)
二、體液調節(jié)
1)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2)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
第五節(jié)器官循環(huán)
5,
三、小結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
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生理學》本科(第6版)教材
教學過程: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二、新課教授
1.由逐年上漲的高血壓人數(shù)及高血壓的危害,引起學生對血壓的興趣和重視
2.重點講解動脈、靜脈不同的血管生理特性及動脈壓和靜脈壓的差異(形成和影響
因素)
血壓的不同測量法
3.微循環(huán)、組織液生成和淋巴回流
4重點講解心血管的體液調節(jié)
由圖示詳解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對心血管的調節(jié),詳解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對心血管
的調節(jié)
三.教學小結和檢測
1、什么是動脈血壓?其形成機制和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對收縮壓、
舒張壓和脈壓的影響效果?
2.試述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對心血管的調節(jié)作用。
2、試述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對心血管的調節(jié)作用。
教學后記:
L本次課內容與檢驗、衛(wèi)檢專業(yè)關聯(lián)很大,學生十分重視,學習較為認真。
2.學生對動脈血壓內容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3.教學互動活躍而效具好。
《生理第五章呼吸課時4節(jié)
學基礎》
教案編
號:7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0年5月16日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肺通氣功能評價、呼吸氣體的交換、氣體的運輸
肺內壓與胸內壓、氧和二氧化碳運肺通氣動力和阻力影響因素;氧
語占
八、、輸形式難點和二氧化碳運輸形式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概念、基本環(huán)節(jié)和生理意義;肺通氣概念、動力;呼吸運動概念和類型;胸膜腔負壓
的正常值與生理意義;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生理作用;肺活量、時間肺活量和肺泡通氣量
的概念、正常值以及臨床意義;呼吸中樞;肺牽張反射概念及其意義;化學感受器反射及
其意義;影響肺換氣的因素及其原理;通氣/血流匕值概念;02和C02的主要運輸方式。
熟悉胸膜腔負壓形成原理;氣體交換的原理;人工呼吸原理;肺泡表面張力與彈性阻力的關
系;評價肺通氣的各項指標。
了解非彈性阻力,影響氣體交換的因素,呼吸中樞及呼吸節(jié)律形成。
了解非彈性阻力,影響氣體交換的因素,呼吸中樞及呼吸節(jié)律形成。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5,
二、新課教授
第一節(jié)肺通氣
(一)肺通氣的動力801
(-)肺通氣的阻力
(三)肺通氣功能的評價
第二節(jié)氣體的交換
氣體的交換原理
第三節(jié)血液中氣體的運輸
(一)、氧的運輸:
(二)、二氧化碳的運輸:
第四節(jié)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
(一)、呼吸中樞
(二)、呼吸的反射性調節(jié):
三、小結
5,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踐
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生理學》本科(第6版)教材
教學過程: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二、新課教授
1.由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呼吸運動引出呼吸的概念及其生理意義
2.復習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和各部的結構特點;重點掌握肺泡壁、肺泡隔的結構特點;
3.重點講解:
1)、肺通氣原理:推動氣體流動的動力必須克服阻止氣體流動的阻力
2)、肺通氣的動力:直接動力和原動力
3)、詳述胸內壓的性質、形成原理、在呼吸運動時的變化及其生理意義
4.簡述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余氣量、深吸氣量、功能余氣量、肺活量和時間肺活量
及肺總容量的關系,簡介每分通氣量、無效腔和肺泡通氣量。
肺
a與
的
旦左動
肺
脈
呼
2。2S心脈
肺毛
二
二
吸=
細
道
CO2C00-2血
泡CO2一肺
一
右一靜
管C02動
C02心C02脈
脈
肺通氣肺換氣組織換氣
外:吸欠體運輸(內呼吸)
5.呼吸氣體的交換
1)、氣體的交換原理
2)、影響氣體交換因素:結合臨床實例說明通氣/血流比值
6.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1)氧的運輸:運輸形式,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及其特征,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飽和度
2)二氧化碳的運輸:運輸形式,碳酸氫鹽和氨基甲酸血紅蛋白的形成
三、教學小結和檢測
呼吸的三個相互聯(lián)系的環(huán)節(jié);掌握肺通氣、肺換氣和氣體在血液中運輸?shù)幕驹?/p>
教學后記:
L檢驗、衛(wèi)檢專業(yè)學生對本次課內容興趣不大,不夠重視,但大部分同學依舊學習較為認真。
2、本章內容相對抽象,學生感覺理解吃力。課堂氣氛有點沉悶。
3.教學互動活躍一般。
《生理
學基礎》
第八章排泄(第一節(jié))課時2節(jié)
教案編
號:8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0年6月6日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濾過率及濾過--也依注TgR美
重點分數(shù)的概念難點影響濾過的因素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腎小球濾過率、濾過分數(shù)
熟悉:有效濾過壓的公式,影響濾過的因素及其機制
了解:腎血流量的調節(jié)
了解:腎血流量的調節(jié)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5,
二、新課教授
L腎臟的功能和結構特點
80'
1)腎單位和集合管
2)皮質腎單位和近髓腎單位
2.腎血液循環(huán)的特點
1)腎血液供應與分布
2)腎毛細血管網(wǎng)與毛細血管血壓
3)腎血流量的調節(jié)
3.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1)濾過膜及其通透性
2)有效濾過壓
4.有效濾過率、濾過分數(shù)
5、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
,
三、小結5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
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生理學》本科(第6版)教材《內科學》《病理學》
教學過程: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二、新課教授
1.從多種排泄組織、器官引出腎臟
提出腎臟在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上的作用和意義
2.復習腎臟的解剖知識
3.重點講解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1)、濾過作用、列表對比血漿、原尿的成分,引出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2)、結合圖示細解濾過膜
3)、板書詳解有效濾過壓,突破難點
4.影響有效濾過壓的因素
引用腎小球腎炎病人出現(xiàn)蛋白尿和血尿的臨床實例,講解腎小球濾過膜在保留負電荷物
質如RBC和白蛋白等成分具有重要的意義;力求深入淺出,突破難點
三、教學小結和檢測
L濾過膜及其通透性:三層結構、三種孔、兩個屏障
2、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壓、血漿膠體滲透壓、囊內壓三者代數(shù)和是腎
小球濾過的動力
3.影響腎小球濾過的三因素
教學后記:
L本次課內容與檢驗、衛(wèi)檢專業(yè)關聯(lián)很大,學生十分重視,學習較為認真。
2.學生對動脈血壓內容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3.教學互動活躍而效其好。
《生理
學基礎》
第八章排泄(第二節(jié))課時2節(jié)
教案編
號:9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0年6月13日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對氯化鈉、水、葡萄糖、
重吸收機制
重點的重吸收難點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近端小管對氯化鈉、水、葡萄糖的重吸收,腎糖闔的概念。
熟悉:遠端小管、集合管和髓祥的重吸收
熟悉:遠端小管、集合管和髓樣的重吸收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5,
二、新課教授
1.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80,
1)重吸收方式:主動轉運和被動轉運
2)幾種物質的重吸收
(1)近端小管重吸收NaCI;
(2)近端小管重吸收葡萄糖;
(3)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
(4)髓神升支粗段Na.和C「的重吸收;
(5)遠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CI
2.影響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功能的因素
三、小結
5,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
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生理學》本科(第6版)教材《內科學》《病理學》
教學過程: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二、新課教授
1.從原尿量和終尿量的對比引出重吸收
結合板書簡介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和方式
2.引用各種離子對機體活動的重要性,展開各種離子在腎小管重吸收中的部位、方式和特
點;3.設計葡萄糖重吸收的動態(tài)演示圖,并提出糖尿病的臨床危害性和難治性
1)提問為什么糖尿病人尿中會出現(xiàn)葡萄糖?接著深入分析葡萄糖重吸收的過程,
2)介紹腎糖閾的概念,要求學生課堂掌握
三、教學小結及檢測
1.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近球小管
2.Na+、水、葡萄糖的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和特點
3.腎糖閾、葡萄糖吸收極限量
教學后記:
“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內容繁瑣、難于理解,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聽課的注意力不集中,應把握難點內
容的處理,才有可能在課堂中提高吸收率。
《生埋
學基礎》
第八章排泄(第三~五節(jié))課時2節(jié)
教案編
號:10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曰期2010年6月13日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腎小管和集合管對《、(和NH3分泌作用、尿的濃縮和稀釋、尿生成調節(jié)
ADH對尿生成的調節(jié)作用尿生成的調節(jié)
重Fr=占/\\\難點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尿生成的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熟悉:腎小管和集合管對H+和NH3分泌作用
了解:尿的濃縮和稀釋,尿量及尿液的理化性質
了解:尿的濃縮和稀釋,尿量及尿液的理化性質
了解:尿的濃縮和稀釋,尿量及尿液的理化性質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5,
二、新課教授
80,
1、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與排泄
排晨排氨、排K
2.尿濃縮與稀釋的基本過程(自學)
3.尿生成的調節(jié)
1)體液調節(jié)
2)神經(jīng)調節(jié)
3)自身調節(jié)
4.尿液及其排放
三、小結
5'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環(huán)境、教具、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活動過程、實
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板書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課室
教具: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參考資料:人衛(wèi)版《生理學》本科(第6版)教材《內科學》《病理學》
教學過程: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
二、新課教授
1.圖述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與排泄
1.H+的分泌:氫-鈉交換
2.NH3的分泌:氨-鈉交換
2、結合機體缺水或大量飲水,引出尿液生成調節(jié)的講解,從而使學生能聯(lián)系實際,加深理解
(腎功能不全)
1)自身調節(jié)
小管液溶質濃度的影響——滲透
性利尿和球-管平衡
2)神經(jīng)調節(jié)
腎交感神經(jīng)興奮,使尿量I
3)體液調節(jié)
抗利尿激素(ADII),腎素-血
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和心房鈉尿肽
(ANP)
三、教學小結及檢測
總結本章已學知識,將辰生成過程三個
環(huán)節(jié)喻為尿生成的“三部曲”: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一,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一尿的濃縮和稀釋
1.試述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對尿生成的調節(jié)作用。
2何謂血漿清除率?有何意義?
5、支配排尿反射的神經(jīng)有哪些?它們對排尿的作用是什么?
5.支配排尿反射的神經(jīng)有哪些?它們對排尿的作用是什么?
5、支配排尿反射的神經(jīng)有哪些?它們對排尿的作月是什么?
教學后記:
“腎小管和集合管對H+、K+和NH3分泌作用、尿的濃宿和稀釋、尿生成調節(jié)”內容繁瑣、難
于理解,盡管結合臨床實例講解分析,仍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聽課的注意力不集中,應把握難點內容的處理,
才有可能在課堂中提高吸收率。
《生理第九章神經(jīng)系統(tǒng)(神經(jīng)元與神經(jīng)纖維功能)課時2節(jié)
學基礎》
教案編
號:11
課題
任課教師授課日期2011年5月23日
授課方式理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講授
知識點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纖維、突觸、反射中樞
神經(jīng)元的結構及功能、突觸生理、
語占突觸結構、興奮傳遞過程
八、、神經(jīng)遞質的概念及分類難點
教學目的、要求:
掌握神經(jīng)纖維傳導興奮的特點;突觸概念、結構、興奮傳遞過程以及特征;反射中樞的概念
熟悉神經(jīng)纖維的分類特點;突觸的分類;中樞神經(jīng)元的聯(lián)系方式;中樞抑制
了解神經(jīng)纖維的傳導速度,軸漿運輸和神經(jīng)營養(yǎng)性效應;
教學內容提要:
時間
一、檢查人數(shù)、觀察教學秩序、復習提問5,
80,
二、新課教授
第一節(jié)神經(jīng)元和突觸
一、神經(jīng)元與神經(jīng)纖維
二、突觸生理
(-)突觸的基本結構和分類
(-)突觸傳遞的過程
(三)突觸傳遞興奮的特征
L單向傳遞2.突觸延擱3.總和4.興奮節(jié)律的改變
5.后發(fā)放6、對內環(huán)境變化的敏感性
三、神經(jīng)遞質與受體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動教育??荚囶}含答案
- 深度醫(yī)學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西藏山南旅游文化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陜西西安元貞通訊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全科助理醫(yī)師考試新機遇試題與答案探討
- 2025年中冶京誠(湘潭)礦山裝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廣元交通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國家安全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1-691題)
- 2024國際商業(yè)美術設計師考試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教師資格考試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研究實踐考查試題及答案
- 光伏項目承包商的實施策略與計劃
- 管理學組織設計案例分析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
- 2025年河南機電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有完整答案
- 2025年度汽車行業(yè)電子商務平臺合作開發(fā)合同
- 攝影拍攝合同畢業(yè)季拍攝合同
- 《個人所得稅申報贍養(yǎng)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指定分攤協(xié)議模板》
- 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報告2024
- 血液病早期發(fā)現(xiàn)-你不可忽視的健康防線
- 化工行業(yè)不合格品處理流程
- 自提點合作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