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1頁
武漢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2頁
武漢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3頁
武漢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4頁
武漢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漢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我們的時代是一個消費主義的時代。人們自由地享受生活,消費雞塊、消費可口可樂,也消費廣告、消費品牌、消費偶像,更消費虛榮、消費欲望、消費美麗,乃至消費語言與符號。消費,成了我們時代一切歸類的基礎,消費成了我們社會組織化的原則。眾所周知,人們消費的商品不僅具有使用價值,還具有符號象征價值,由于追求使用價值的消費逐漸飽和,人們越來越多地將消費興趣轉(zhuǎn)移到商品的符號價值及其象征意義方面。人們借助消費向社會觀眾表達和傳遞了某種意義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個性、品位、情趣和認同。在鮑德利亞看來,消費社會中的消費,純?nèi)蛔非蟮氖窍笳餍院屠硐胄?,而這些又注定是無法完成和實現(xiàn)的。于是,人們?yōu)榱讼M而消費,貪婪地吞噬一個又一個的商品符號,沒有限制,沒有終結。在消費面前,大眾正受到生產(chǎn)者的操縱,受生產(chǎn)者所傳播的文化決定。消費者需要什么、購買什么由生產(chǎn)者決定,通過參照大眾媒介傳播的信息和廣告,大眾的消費欲望被撩撥得越來越強烈,享樂主義成為社會生活的經(jīng)典信條。超價值的欲望消費除了獲得對物質(zhì)的無窮占有的快感外,更主要的是獲得自我實現(xiàn)和社會尊重的借代性滿足。這是超價值消費得以風行的主要原因。超價值消費的一種主要方式是對名牌產(chǎn)品的消費。消費名牌也就是消費文化符號,因為每一種名牌都以外在于產(chǎn)品的文化虛像遮蔽了實物本身,所以消費名牌的同時消費者也就獲得了個體形象的完滿。而當物質(zhì)的無窮占有的快感與個體精神消費的滿足融為一體時,消費者就當然地獲得一種極大的心理愉悅。所以,消費社會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過度,另一是符號價值。在消費社會中,物質(zhì)極度豐富,超市里的商品堆得像小山一樣等你挑選,商場里的衣服鞋子在燈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人們生活在商品構成的叢林中。消費主義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它強調(diào)的不只是對某一特定商品的消費,而是對一系列商品的消費。(摘編自高佚婧《符號消費、欲望消費——從符號學的角度看我國現(xiàn)階段消費主義》)材料二:最近,“情緒消費”這個詞頻繁出現(xiàn),成為一個熱詞。在這類消費中,情緒體驗成為決定性因素。雖然不同群體情緒消費形式不一,但毋庸置疑,精神上的滿足是其消費目的,消費的核心是情緒體驗。年輕人是情緒消費的忠實擁躉,也帶火了這個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為情緒價值買單。長期以來,物品和服務因為其功能而被購買。隨著豐裕社會的到來,消費者購買商品不再僅僅因為實用,其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征功能受到重視,所以商品的符號價值日益凸顯,成為決定商品價值的重要因素。消費品被賦予符號意義,一度成為向他人炫耀財力和展示形象的外在標識。炫耀性消費和符號消費成為頗受消費社會學研究關注的議題。然而,當購物遇上心靈,商品的情緒價值就成為新的價值標準。消費者所追求的商品和服務,其價值主要不是由物品或者服務的使用價值或符號價值所決定,而是由其情緒價值所決定。商品或者服務只是傳遞情感的媒介,借由它,個人的心理得到滿足,壓力得到舒緩,情緒得以宣泄,情感有所寄托。滿足情緒價值的商品并不強調(diào)實用性,有些商品甚至沒有實體產(chǎn)品,完全摒棄了使用價值,變成一種傳遞情感的媒介。情緒價值體現(xiàn)在消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購買的整體環(huán)境必須契合人的情緒體驗,購買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蘊含了情緒調(diào)動的元素,情緒體驗貫穿整個購買過程和使用過程。商品或者服務充當了情感的媒介,人的情感需要借由它而得到滿足。消費從追求使用價值到符號價值再到情緒價值,是消費升級的表現(xiàn),也是社會發(fā)展的結果。消費的這一變化會重塑商業(yè)模式,重新賦值商品和服務。那些能夠滿足消費者情感需求的商品、那些能夠給消費者帶來良好體驗的消費過程,將成為消費的對象。然而,對于消費者而言,情緒消費需要理性護航。對于情緒消費,要理性看待。適當?shù)那榫w消費能夠給生活增添樂趣,過于執(zhí)著則會喪失自我的主體性,反而為物所累。(摘編自趙衛(wèi)華《情緒價值:體驗消費的興起》)1.下列對相關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消費時代,消費成了社會組織化的原則,人們會更多地關注商品的符號象征價值而非使用價值。B.按照鮑德利亞的說法,消費社會中的消費注定無法實現(xiàn)象征性和理想性追求,這會導致無休止的消費。C.超價值消費最主要的方式是對名牌產(chǎn)品的消費,是因為名牌產(chǎn)品能夠提供實物本身的使用價值。D.消費從追求使用價值到符號價值再到情緒價值的這一變化,反映了消費升級和社會發(fā)展的趨勢。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大眾之所以會產(chǎn)生永不滿足的消費欲望,是因為在消費社會中享樂主義的盛行。B.消費者內(nèi)心的愉悅感,跟物質(zhì)的無窮占有的快感和個體精神消費的滿足有關系。C.在情緒消費中,商品或服務只是作為情感傳遞的媒介,因此并不具有使用價值。D.情緒消費應遵循適度原則,因為消費者的自我主體性會在情緒消費中逐漸喪失。3.下列選項符合“消費社會”符號價值特征的一項是(3分)A.某洗衣液去漬能力強、價格實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超市的貨架上擺放最多的就是這款洗衣液。B.“好運噴霧”在00后中很流行,雖只是普通的衣物清新劑,但考前噴上感覺好運降臨、信心十足。C.時下不少年輕人追逐潮流購買周邊盲盒,花重金購置成堆盲盒,只為開出朋友所沒有的隱藏款玩偶。D.網(wǎng)上“愛因斯坦腦子”每份售價0.1-1元不等,商家說下單后能“坐等變聰明”,消費者紛紛搶購。4.請根據(jù)材料二的相關內(nèi)容,為“情緒消費”下定義。(4分)5.請結合材料內(nèi)容,對本題中的“隱形貧困人口”這一現(xiàn)象進行分析。(6分)“隱形貧困人口”是當下網(wǎng)絡的熱詞,是指那些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的人。一方面,他們能花錢,很能花錢。穿當季新款衣服,去好的餐廳、健身或瑜伽或旅游,經(jīng)常曬曬朋友圈,感覺日子過得相當不錯。另一方面,他們并沒有太多錢,從存款來看,是名副其實的窮人,甚至信用卡還在透支。正所謂“新貴”與“赤貧”的結合體。(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題。送考豐子愷今年的早秋,我不待手植的牽?;ㄩ_花,就舍棄了它們,送一群孩子到杭州來投考。這一群小學畢業(yè)生中,有我的女兒和我的親戚朋友家的兒女。坐船出門的一天,鄉(xiāng)間旱象已成。運河兩岸,水車同體操隊伍一般排列著,咿呀之聲不絕于耳。村中農(nóng)夫全體出席踏水注,已種田而未全枯的當然要出席,已種田而已全枯的也要出席,根本沒有種田的也要出席;有的車上,連老太婆、婦人,和十二三歲的孩子也出席。這不是平常的灌溉,這是一種偉觀,人與自然奮斗的偉觀!我在船窗中聽了這種聲音,看了這般情景,不勝感動。但那班投考的孩子們對此如同不聞不見,只管埋頭在《升學指導》《初中入學試題匯解》等書中。我喊他們:“喂!抱佛腳沒有用的!看這許多人工作!這是百年來未曾見過的狀態(tài),大家看!”但他們的眼向兩岸看了一看就回到書上,依舊埋頭在書中。后來卻提出種種問題來考我:“穿山甲歡喜吃甚么東西的?”“耶穌誕生是中國甚么朝代?”“無煙火藥是用甚么東西制成的?”“挪威的海岸線長多少哩?”我全被他們難倒,一個問題都回答不出來。我裝著長者的神氣對他們說:“這種題目不會考的!”他們都笑起來,伸出一根手指點著我,說:“你考不出!你考不出!”①我雖老羞,并不成怒,管自笑著倚船窗上吸香煙。后來聽見他們里面有人在教我:“穿山甲歡喜吃螞蟻的!……”我管自看那踏水的,不去聽他們的話;他們也管自埋頭在書中,不來睬我,直到舍舟登陸。乘進火車里,他們又拿出書來看;到了旅館里他們又拿出書來看;一直看到赴考的前晚。在旅館里我們又遇到了幾個朋友的兒女,他們也是來報考的,于是大家合作起來。赴考這一天,我五點鐘就被他們噪醒,就起個早來送他們。許多童男童女各人挾了文具,帶了一肚皮“穿山甲歡喜吃螞蟻”之類的知識,坐黃包車去赴考。有幾個十二三歲的女孩愁容滿面地上車,好像被押赴刑場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憐。一到了傍晚,許多孩子活潑潑地回來了。一進房間就湊作一堆講話:哪個題目難,哪個題目易;你的答案不錯,我的答案錯,議論紛紛,沸反盈天。講了半天,結果有的臉上表示滿足,有的臉上表示失望。然而嘴上大家準備不取。男的孩子高聲地叫:“我橫豎不取的!”女的孩子恨恨地說:“我取了要死!”他們每人投考的不止一個學校。有的考二校,有的考三校。大概省立的學校是大家共通地投考的。其次,市立的,公立的,私立的,教會的,則各人所選擇不同。但在大多數(shù)的投考者和送考者的觀念中,似乎把杭州的學校這樣地排列著高下等第。明知自己知識不足,算術做不出;明知省立學校難考取,要十個人里頭取一個,但寧愿多出一塊錢的報名費和一張照片,去碰碰運氣看。萬一考得取,可以爬得高些。省立學校的“省”字仿佛對他們發(fā)散無限的香氣,大家講起了不勝欣羨。從考畢到發(fā)表的幾天之內(nèi),投考者之間的空氣非常沉悶。有幾個女生簡直是寢食不安,茶飯無心。他們的胡思夢想在談話之中反反復復地吐露出來。有一個學校錄取案發(fā)表的一天,奇巧輪到我同去看榜。我覺得看榜這一刻工夫心緒太緊張了,不教他們親自去看;同時我也不愿意代他們?nèi)タ矗槐阆氤鲆粋€調(diào)劑緊張的方法來:我同一班學生坐在學校附近一所茶店里了,教他們的先生一個人去看,看了回到茶店里來報告他們。然而這方法緩和得有限。在先生去了約一刻鐘之后,大家眼巴巴地望他回來。他終于拖了一件夏布長衫,從那去處慢慢地渡回來?!盎貋砹耍貋砹恕?,一聲叫后,全體肅靜,許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聽候發(fā)落。這數(shù)秒間的空氣的緊張,是我這支自來水筆所不能描寫的??!“誰取的”“誰不敢”,——從先生的嘴唇上判決下來。②他的每一句話好像一個霹靂,我?guī)缀跸氚洹J艿竭@霹靂的人有的臉孔慘白了,有的臉孔通紅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無措了,有的哭了,但沒有笑的人。結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一半。我抽了一口大氣,開始想法子來安慰哭的人,我胡亂造出些話來說那學校辦得怎樣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不期說過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滿足的人似乎有些懷疑了。我在心中暗笑,孩子們的心,原來是這么脆弱的?。〗趟麄兂赃@種霹靂,真是殘酷!以后各校錄取案發(fā)表的時候,我有意回避,不愿再看那種緊張的滑稽劇。但聽說后來的緩和得多,因為小膽兒嚇過幾回,有些兒麻木了的原故。③不久,所有的學生都撈得了一個學校。旱災比我們來時更進步了,歸鄉(xiāng)水路不通,下火車后,須得步行三十里??既W校的人,都鼓著勇氣,跑回家去取行李。雇人挑了,星夜起程跑到火車站,乘車來杭入學。考取省立學校的人尤加起勁,跑路不嫌辛苦,置備入學用品也不惜金錢。④似乎能夠考得進去,便有無窮的后望,可以一輩子榮華富貴,吃用不盡似的。我被旱災阻留在杭了。我教我的兒女們也不須回家,托人帶信去教家里人把行李送來。行李送來時,帶到了關于牽牛花的消息:據(jù)說我所手植的牽?;ǖ浇裆形撮_花,因為天時奇旱的緣故。我姊給我的信上說:“你去后我們又加了幾排竹釘。現(xiàn)在爬是爬得很高,幾乎爬上墻頂了。但是旱得厲害,枝葉都憔悴,爬得高也沒有用,看來今年不會開花結子的?!保ㄓ袆h改)【注】:用戽斗或水車引水灌田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送考》是描繪考試眾生相的一篇敘事散文,文中對學生考試前后不同神態(tài)和心態(tài)都做了細膩而形象的描寫,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B.既是送考者又是旁觀者的“我”,始終以充滿善意的眼睛在觀察,以家長的心態(tài)在體驗“考試”對孩子們的心靈所造成的影響。C.文中用近乎鋪陳的寫法詳細記述了投考的孩子們考前埋頭苦學的諸多情形,對外界事物漠不關心,時時學,處處學,充滿了贊賞。D.作者通過生動的場面描寫描繪了學生們聽到結果后豐富而傳神的表情,主要突出了學生們在考試的重壓下的焦慮、期盼神態(tài)和脆弱的心靈。7.對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中通過連用三個“管自”,詳細描繪了“我”和孩子們在認識上格格不入而各自專注于自己所認為重要事情的情景。B.句子②中“霹靂”的比喻,形象描摹了“每一句話”給我?guī)淼恼饟?,“幾乎想包耳朵”就是以我感受反襯孩子們的真切感受。C.句子③中的“撈”寫出了得到學校的不確定性、隨意性,這與考試的嚴肅性形成了鮮明對比,表露出作者對當時考試制度的思考。D.句子④寫出了學生對“考取”后近乎完美的認知,作者通過“似乎”一詞對這種認知進行了否定,幽默的表達中蘊含著無窮深意。8.文中說“以后各校錄取案發(fā)表的時候,我有意回避,不愿再看那種緊張的滑稽劇”,請簡要梳理概括“我”看到了哪些“緊張的滑稽劇”。(4分)9.作者在第二段連用五個“出席”描寫了與送考無關的灌溉場景,其用意何在?請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材料一: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好學,師事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氯它S皓專弄威權,大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會失怙,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xiāng)黨以為貶議。后,坐是沉滯者累年。司空張華愛其才,以壽雖不遠嫌,原情不至貶廢,舉為孝廉。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時著《魏書》,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華深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逼錇闀r所重如此。或云丁儀、丁廙有盛名于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辭母老不就。元康七年,病卒,時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漢武帝詔曰:‘司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書。’使者得其遺書,言封禪事,天子異焉。臣等案: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zhì)直過之,愿垂采錄?!庇谑窃t下河南尹、洛陽令,就家寫其書。(節(jié)選自《晉書·列傳第五十二》)材料二:肇有人倫,是稱家國。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親疏既辨,等差有別。史氏有事涉君親,必言多隱諱,雖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其有舞詞弄札,飾非文過,若王隱、虞預毀辱相凌,子野、休文釋紛相謝。用舍由乎臆說,威福行乎筆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倫所同疾也。亦有事每憑虛,詞多烏有:或假人之美,藉為私惠;或誣人之惡,持報己仇。若王沈《魏錄》濫述貶甄之詔,陸機《晉史》虛張拒葛之鋒。班固受金而始書,陳壽借米而方傳。此又記言之奸賊,裁筆之兇人,雖肆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陳氏《三國志·劉后主傳》云:“蜀無史職,故災祥靡聞?!卑更S氣見于秭歸,群鳥墮于江水,成都言有景星出,益州言無宰相氣,若史官不置,此事從何而書蓋由父辱受髡,故加茲謗議者也。(節(jié)選自劉知幾《史通·內(nèi)篇·曲筆》)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張華將舉【A】壽為中書郎【B】荀勖忌華【C】而疾【D】壽【E】遂諷吏部【F】遷壽為長廣太守【G】辭母【H】老不就。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善,意動用法,可譯為“認為……好”,與《鴻門宴》中“素善留侯張良”的“善”意思不同。B.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與《孔雀東南飛》中“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中的“相”意思不同。C.見,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與《答司馬諫議書》中“冀君實或見恕也”的“見”用法相同。D.謝,譯為“認錯”“道歉”,與《鴻門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謝”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宦官黃皓獨攬權柄,大臣多違心討好,只有陳壽不屈從。為父守喪期間,陳壽生病,派婢女伺侯服藥,引發(fā)鄉(xiāng)黨非議。這都影響了他仕途的升遷。B.時人稱贊陳壽善于敘寫史事,范頵、張華等人也都認可陳壽記述歷史的才能,夏侯湛看見他的作品后,甚至毀掉了自己已經(jīng)編撰完的《魏書》。C.劉知幾抨擊了若干史學家為了博取官位榮利玩弄文詞、詆毀侮辱他人的史書記事行為,但同時他又站在君臣父子的立場上認可了某些避諱之言。D.《晉書》記述了陳壽不秉筆實錄而受非議之事,《史通》在表明作者史學觀點的同時也態(tài)度鮮明地批判了陳壽記史時的不當行為。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司空張華愛其才,以壽雖不遠嫌,原情不至貶廢,舉為孝廉。(4分)(2)用舍由乎臆說,威福行乎筆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倫所同疾也。(4分)14.曲筆,指古時史官不據(jù)事直書,有意隱瞞、掩蓋事實真相的記載。陳壽在編寫史書時有哪些曲筆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15~16小題。月潭雪中趙汸[注]煙霧空濛雪滿山,溪行清絕不知寒。披云釣艇游仙去,激水風輪入畫看。野宿遺黎兵后泣,宵征武士道傍餐。多愁多病誰知者,強對清尊一破顏?!咀ⅰ口w汸:元朝后期至明朝初期學者,經(jīng)歷了元末的社會動亂。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與岑參《白雪歌》中“去時雪滿天山路”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給人空寂蒼茫之感。B.次句寫出了詩人沿著溪流前行,盡管天氣寒冷,但因景色清幽,竟忘卻了冬日的嚴寒。C.頷聯(lián)中“披”“釣”“去”連用,寫詩人披白云乘小舟,如同遁入了仙境,陶醉其中。D.尾聯(lián)寫詩人體弱多病,孤獨愁苦,借酒澆愁,排解了心中的郁結之情,最終破顏而笑。16.律詩講究起承轉(zhuǎn)合,本詩頸聯(lián)“轉(zhuǎn)”表現(xiàn)在何處?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朋友突然到來,家中無豐盛的酒食款待,小白不禁想起杜甫在《客至》中,面對“,”的簡陋條件,依然熱情邀鄰陪客。(2)蘇洵在《六國論》中提到東方六國并力西向,將會出現(xiàn)“”的情景,進而為當政者提出了“”的治國建議。(3)小壹讀完韓松落的《霞光記》,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聯(lián)想到古詩文中描繪霞光的句子,如“,”。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小題?!袄埸c”低,似乎已成為現(xiàn)代人的常態(tài)。比如,白天A,夜晚卻輾轉(zhuǎn)難眠;思考問題條理清晰,話到嘴邊卻忘得一干二凈……這些都是疲勞的信號。如何緩解疲勞?除了大家熟知的運動、休息等方式,你可能想不到,清淡飲食也能抗疲勞。日本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清淡飲食,即烹飪法較單一,少油、少糖、少鹽、不辛辣的飲食,更具抗疲勞功效。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年齡在21至69歲之間的健康人分為兩組,一組提供為期三周的清淡飲食,另一組則維持普通飲食。每日晚餐后,研究人員都會對參與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以比較其抗疲勞效果。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甲);另外,他們在安靜狀態(tài)下交感神經(jīng)的活性降低,壓力得到緩解,整個人變得B。研究人員表示,(乙),因此,緩解疲勞要對這些細胞及時采取修復措施,必要時換上“新配件”。清淡飲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品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食品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作為新配件的原料,不僅可以抗氧化,還能夠提供人體能量。改善日常飲食結構,不僅有助于預防慢性疲勞,還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清淡飲食不等于素食主義。①極端的清淡飲食不僅會讓人生病,而且更容易導致體質(zhì)下降。②如果不吃肉、雞蛋和豆制品,就會造成蛋白質(zhì)缺乏,③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④油脂攝入不足,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⑤便會引起脂溶性維生素A、D、E的缺乏,引發(fā)干眼、骨質(zhì)疏松等癥狀的出現(xiàn)。從營養(yǎng)角度講,清淡飲食是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搭配營養(yǎng),將動物性食物、食用油和調(diào)味品限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18.下列句子中的“點”字,與文中“累點”的“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不論電視還是互聯(lián)網(wǎng),真人秀大有“霸屏”之勢,然而“槽點”也不少,比如明星表演成分過重,缺乏“真實”和“真誠”。B.說到用戶思維,很多人都在談如何抓住用戶的痛點。一旦抓住痛點,便有了和用戶進行互動的切入點,有了搞好用戶關系的通行證。C.人的先入之見常在無意中發(fā)揮作用,使人容易對約定俗成之事熟視無睹,這是很可怕的,司空見慣的常識會產(chǎn)生盲點,這是常有之事。D.笑點高的人,不是對幽默免疫,而是對平庸的笑話持有更高的要求,他們渴望那些能讓人深思后發(fā)笑的瞬間,那些融合智慧與巧思的幽默。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20.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1.文中最后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2.該文段被網(wǎng)站轉(zhuǎn)載時,小編將畫波浪線的內(nèi)容“‘新配件’”輸入成了“‘新’配件”,分析二者在語意上的不同。(5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有一種叫蒼鷺的鳥,它的捕食方法很奇特,每當它肚子餓的時候,就會先捉一些小蟲投放到水里,引來一些魚,但它并不急于捕捉,而是等魚兒成堆之后,只吃一些游過它身邊的魚,吃飽后便會靜悄悄地飛走,不留一點痕跡,因為蒼鷺不想讓魚兒留意到自己,以便于以后更好地捉魚。上述材料帶給你什么啟示?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語文(2025.3.14)答案1.C2.B3.C4.情緒消費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與服務時,以精神上的滿足為目的,以情緒體驗為核心,以情緒價值為價值標準(或追求商品與服務的情緒價值)的一種消費行為(或消費模式/消費方式/消費類型)?!跋M行為”的屬概念表達1分,“以精神上的滿足為目的”“以情緒體驗為核心”“以情緒價值為價值標準”各1分。)5.①“隱形貧困人口”現(xiàn)象是一種超價值的欲望消費,是消費社會中無休止的消費欲望、符號消費和情緒消費共同作用的結果。②“隱形貧困人口”易被消費欲望裹挾,其核心是通過消費來滿足情感需求,注重物質(zhì)占有時極大的心理愉悅。③“隱形貧困人口”過度依賴這種方式,而忽視了實際的經(jīng)濟能力和長遠規(guī)劃,缺乏理性規(guī)劃,導致他們陷入經(jīng)濟困境,反為物累。(每點2分,答對三點給滿分。)6.C【解析】“充滿贊賞”言過其實。7.B【解析】反襯錯,應該是正襯。8.①考完對答案,不管答得如何,都在嘴上說“不取”;②明知自己不足,學校難考卻寧愿多出報名費和照片去碰運氣。③聽到結果后,我胡亂的說出的話卻使哭的人笑,滿足的人產(chǎn)生懷疑。(每點2分,答對2點4分)9.①“出席”本是參加會議的意思,在這里用反復的手法強調(diào)了村民對灌溉的重視;②引出了下文“這是一種偉觀,人與自然奮斗的偉觀”的議論與贊嘆;③場景看似與送考無關,實則表現(xiàn)了作者的一種學習觀:與其抱佛腳埋頭苦讀課本上死的知識,不如多學些課本外的知識,放眼社會現(xiàn)實,關心民間疾苦。(每點2分,共6分)10.BEG【解析】: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辭母老不就。11.B【解析】B項“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中的“相”與文中的“相”都指動作偏指一方。A項“素善留侯張良”的“善”指關系好、與人友善,與文中的“善”意思不同。C項中兩個“見”字,都是用在動詞前,指代自己,用法相同。D項“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謝”是道歉,謝罪的意思,和文中的“謝”意思相同。12.B【解析】“甚至毀掉了自己已經(jīng)編撰完的《魏書》”錯誤,由“時著”、“罷(停止)”可知當時他并沒有編撰完成《魏書》。(1)司空張華欣賞/愛惜他的才華,認為他雖然不能遠避嫌疑,但推究情理不至于被貶黜廢棄,于是推舉(他)為孝廉。(評分標準:“愛”,欣賞、愛惜;“以”,認為、以為、覺得;“遠嫌”,遠離/遠避嫌疑/懷疑;“原情”,推究/依照/情理)(2)(史料)取舍全憑(沒有根據(jù)的)主觀猜測/隨意陳述的言論,獎懲在自己的筆下執(zhí)行,這是作者的丑惡行徑,是人們所共同厭惡的。(評分標準:“臆說”,主觀推斷、個人推測;“威?!?刑賞,獎懲;“行”,執(zhí)行、運行、操作;“疾”,痛恨、厭惡、憎惡)14.①因父親被馬謖牽連被諸葛亮處髡刑,陳壽為諸葛亮立傳時,說諸葛亮用兵的謀略不高超,又無克敵制勝之才。②諸葛瞻輕視自己,陳壽因私怨貶低諸葛瞻的才學;③陳壽因父親受刑一事在《三國志·劉后主傳》中謗議蜀國沒有史官,史實記載不詳。(答對一點給1分,兩點給3分,三點給5分。)15.答案:D(D項“排解了心中的郁結之情”理解錯誤,應是強顏歡笑,勉強為之,未能真正排解心中的苦悶。)16.①“轉(zhuǎn)”在內(nèi)容(虛實):由描繪眼前自然美景轉(zhuǎn)為回憶昔日戰(zhàn)爭慘象。②“轉(zhuǎn)”在情感:由對月潭雪景的喜愛和贊美,轉(zhuǎn)為對苦難人民的悲憫和哀傷。③“轉(zhuǎn)”在境界:由關注個人轉(zhuǎn)為關注百姓,體現(xiàn)出詩人博大的胸襟。(任意答出兩點即可。)17.(1)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2)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3)示例一: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示例二: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示例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語境,也可得分。)18.D【解析】文中“累點”指的是疲勞的程度、界限。A.“槽點”指讓人吐槽、批評的地方;B.“痛點”指用戶在生活中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