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動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04—PAGE204—PAGE3傳動軸概述傳動軸為一根雙段三萬向節(jié)式傳動軸。結構圖檢修規(guī)格項目標準值(毫米)極限值(毫米)彈性擋圈和撥叉槽壁間的距離0.03以下─前傳動軸徑向跳動─0.6后傳動軸徑向跳動─0.6潤滑劑項目規(guī)定的潤滑劑數(shù)量軸套撥叉準雙曲面齒輪油SAE75-85W,符合APIGL-4以上視需要專用工具工具編號名稱用途MB990840萬向節(jié)拆卸工具和安裝工具萬向節(jié)分解和重新裝配傳動軸拆卸和安裝拆卸操作要領A傳動軸總成/后傳動軸總成/前傳動軸總成的拆卸在差速器接合法蘭和凸緣叉上做好配合記號,然后拆卸傳動軸如果向防塵罩插入一塊布或類似材料,可防止防塵罩受損,而且工作也較好做。將螺塞當蓋子使用,以不使外界物質進入或分動器。檢查檢查軸套撥叉、中心叉和凸緣叉有無磨損、損壞或裂紋。檢查傳動軸的撥叉有無磨損、損壞或裂紋。檢查傳動軸有無彎曲,扭轉或損壞。檢查萬向節(jié)在各方向上是否都工作平穩(wěn)。檢查中央軸承是否轉動平穩(wěn)。檢查中央軸承安裝橡膠有否損壞或劣化。傳動軸徑向跳動極限值:0.6毫米安裝操作要領A傳動軸總成/前傳動軸總成/后傳動軸總成的安裝為了重新使用傳動軸,將拆卸時做的記號對齊,然后將傳動軸總成裝到結合法蘭上。注意(1)安裝螺栓應在除去螺紋上的油和油脂后再旋緊,以防止它們因潤滑而松動。(2)當安裝傳動軸時應小心不要損壞分動器殼體油封的唇部。分解和重新裝配分解操作要領A彈性擋圈的拆卸在萬向節(jié)欲分解的叉上做配合記號。B十字節(jié)軸承的拆卸⑴專用工具將一邊的十字節(jié)軸承壓進,將另一邊的十字節(jié)軸承拆出。⑵將專用工具插進另一邊,壓十字節(jié)以拆出已被推進的第一個十字節(jié)軸承。注意不要為了拆出十字節(jié)軸承而在其上面攻螺孔,因為這樣會破壞傳動軸的平衡。C中心叉的拆卸在中心叉和前傳動軸上做一對配合記號,然后拆下中心叉。D中央軸承總成的拆卸在拆下橡膠安裝墊后,用可從市上購買的一個拉模將中央軸承拆下。重新裝配操作要領A隔套的安裝安裝隔套時要使凸緣朝上,如圖所示。B中央軸承總成/中心叉的安裝⑴照圖示樣子將中央軸承總成裝到前傳動軸上。⑵對齊中心叉和前傳動軸上面的配合記號。⑶旋緊自鎖螺母,使中央軸承總成和中心叉緊緊配合。C十字節(jié)軸承的安裝⑴用專用工具將十字節(jié)軸承壓入叉中,直到彈性擋圈槽全部露出為止。⑵專用工具將另一邊十字節(jié)軸承也壓入叉中。注意壓人十字節(jié)軸承時要小心,如果它們是斜看壓入,十字節(jié)軸承的內(nèi)側將被十字節(jié)弄損。⑶對齊叉上和傳動軸上的配合記號,然后按照前面⑴和⑵所述的方法安裝傳動軸的十字節(jié)軸承。D彈性擋圈的安裝⑴在十字節(jié)的一邊裝進一彈性擋圈。⑵用專用工具在已裝彈性擋圈的對邊將十字節(jié)軸承朝彈性擋圈壓入。⑶裝上對邊的彈性擋圈,用測隙規(guī)測量彈性擋圈槽的間隙。標準值:0.03毫米以下注意兩邊始終用厚度相等的彈性擋圈。⑷如果間隙超過標準值,通過調(diào)換彈性擋圈的厚度加以調(diào)節(jié)。后橋概述后橋為整體式半浮動結構。半軸軸承對于不帶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ABS)的兩輪驅動汽車是采用單列圓錐軸承;帶ABS的兩輪驅動汽車是采用雙列圓錐軸承。ABS轉子與半軸護圈為壓配合。后橋項目兩輪驅動標準軸距(不帶ABS的汽車)兩輪驅動標準軸距(帶ABS的汽車)兩輪驅動長軸距橋殼型式整體式結構整體式結構整體式結構半軸支承方式半浮動式半浮動式半浮動式車軸直徑(軸承×中心×全長)毫米40.0×34.5×744.5軸承型式單列圓錐雙列圓錐單列圓錐軸承(外徑×內(nèi)徑)毫米80.0×40.0差速器項目兩輪驅動標準軸距兩輪驅動長軸距驅動齒輪型式準雙曲面齒輪準雙曲面齒輪減速比4.6364.875差速齒輪型式(齒型×齒數(shù))側齒輪直齒傘齒輪×2直齒傘齒輪×2小齒輪直齒傘齒輪×2直齒傘齒輪×2齒數(shù)驅動齒輪5139驅動小齒輪118側齒輪1414小齒輪1010軸承(外徑×內(nèi)徑)毫米側80.0×45.2前68.3×30.2后76.2×36.5結構圖檢修規(guī)格項目標準值極限值半軸軸向間隙毫米兩輪驅動(不帶ABS的汽車)0.05~0.20─兩輪驅動(帶ABS的汽車)0~0.25─后橋總游隙毫米─5半軸護圈壓裝力公斤兩輪驅動標準軸距(不帶ABS)初始壓裝力4000以上─最終壓裝力6000─兩輪驅動長軸距初始壓裝力5000以上─最終壓裝力8000─兩輪驅動(帶ABS)初始壓裝力5000以上─最終壓裝力10000~11000─半軸護圈與彈性擋圈之間的間隙毫米0~0.166─驅動齒輪跳動毫米─0.05驅動齒輪間隙毫米兩輪驅動標準軸距0.11~0.16─兩輪驅動長軸距0.08~0.13─差速齒輪間隙毫米兩輪驅動標準軸距(不帶ABS)0.01~0.0760.2兩輪驅動標準軸距(帶ABS)0~0.0760.2兩輪驅動長軸距0.01~0.250.2驅動小齒輪轉矩公斤厘米不帶油封更換時(用防腐劑)6.0~9.0─更換或從新使用時(加齒輪油)4.0~5.0─帶油封更換時(用防腐劑)8.5~11.5─更換或從新使用時(加齒輪油)6.5~7.5─差速器起動扭矩公斤米兩輪驅動標準軸距用新的離合器片時5.0~8.0─重新裝上現(xiàn)有的離合器片時3.5~8.0─除兩輪驅動標準軸距外用新的離合器片時4.0~7.5─重新裝上現(xiàn)有的離合器片時2.5~7.5─摩擦片與摩擦盤撓曲變形(平整度)毫米─0.08摩擦片與摩擦盤磨損(摩擦表面與突出部分的厚度差)毫米─0.1摩擦板與摩擦盤厚度之間的水平差毫米0~0.05─摩擦片與摩擦盤之間的間隙毫米0.06~0.20─自耐壓環(huán)止推面反面到止推墊圈端面的左右尺寸之間的差毫米0~0.05─側齒輪軸向間隙毫米0.05~0.20─潤滑劑項目規(guī)定的潤滑劑型式數(shù)量后差速齒輪油差速器:準雙曲面齒輪油API分類GL—5或更高級SAE粘度NO.90,80W兩輪驅動標準軸距1.2升兩輪驅動長軸距1.6升密封膠項目規(guī)定的密封膠附注軸承殼3MATD產(chǎn)品號8663或同等品種半干性密封膠防塵罩橋殼(差速器箱安裝部分)驅動齒輪與差速器體安裝部分3M雙頭螺栓鎖緊用,產(chǎn)品號4170或同等品種壓氣性密封膠專用工具檢修調(diào)整順序后橋總游隙的調(diào)整檢修調(diào)整順序后橋總游隙的調(diào)整1.汽車停放在平坦的水平面上。2.變速器控制桿放在空擋,分動器控制桿放在空擋。然后拉駐車制動桿并用千斤頂頂起汽車。3.根據(jù)情況順時針方向轉動結合法蘭,在結合法蘭的防塵罩與差速器箱上做配合記號。4.根據(jù)情況逆時針方向轉動結合法蘭并測量配合記號移動的距離。極限值:5毫米5.如果游隙超出極限值,則應拆下差速器箱總成并檢查。最終驅動齒輪齒隙。差速齒輪齒隙。半軸軸向間隙的檢查1.用百分表測量半軸軸向間隙。標準值:二輪驅動(不帶ABS)0.05~0.20毫米二輪驅動(帶ABS)0~0.25毫米2.對于帶鼓式制動器的汽車(不帶ABS),如果間隙不在標準值之內(nèi),則應更換調(diào)整墊片。半軸軸向間隙的調(diào)整二輪驅動(不帶ABS)1.將1毫米厚的調(diào)整墊片與O形圈插入左側后橋殼。2.在軸承殼的配合表面涂規(guī)定的密封膠,將左半軸裝入后橋殼并擰緊螺母至5.0~6.0公斤米。規(guī)定的密封膠:3MATD產(chǎn)品號8663或同等品種3.暫時將右半軸總成裝入后橋殼,不要安裝O形圈或調(diào)整墊片。4.用測隙規(guī)測量軸承殼與后橋殼端之間的間隙。3.暫時將右半軸總成裝入后橋殼,不要安裝O形圈或調(diào)整墊片。4.用測隙規(guī)測量軸承殼與后橋殼端之間的間隙。備注確認水平位置與垂直位置的測量值應沒有差異。5.選用厚度等于測量間隙與0.05~0.20毫米之和的調(diào)整墊片。6.在軸承殼的配合表面涂規(guī)定的密封膠,將右半軸裝入后橋殼并擰緊螺母至5.0~6.0公斤米。規(guī)定的密封膠:3MATD產(chǎn)品號8663或同等品種7.檢查以確保半軸軸向間隙在標準值之內(nèi)。標準值:0.05~0.20毫米齒輪油液位的檢查檢查齒輪油液位,不低于注油口塞孔底部8毫米。規(guī)定的齒輪油:準雙曲面齒輪油API分類GL—5或更高級,SAE粘度NO.90,80W二輪驅動標準軸距:1.2升二輪驅動長軸距:1.6升5、橋殼油封的交換1.拆下半軸總成。5、橋殼油封的交換1.拆下半軸總成。2.用帶鉤的專用工具拆下油封。3.在后橋殼的油封安裝部位涂通用潤滑脂。4.用專用工具將新油封壓入后橋殼。5.在油封唇部涂通用潤滑脂。6.裝上后橋軸。后橋總成拆卸和安裝安裝后的操作安裝后的操作充注制動液和排出空氣駐車制動桿行程的調(diào)整(帶螺旋彈簧的汽車)拆卸步驟4.制動鼓11.傳動軸接頭5.駐車制動拉索、車速傳感器12.卡夾(帶ABS的汽車)連接螺栓13.橫向拉桿6.駐車制動拉索接頭(帶ABS的汽車)14.減震器接頭7.車速傳感器接頭(帶ABS的汽車)15.下臂安裝螺栓8.制動器管接頭16.后彈簧9.通氣軟管接頭17.上控制臂安裝螺栓10.負荷感知彈簧接頭18.車橋總成注意:*表示應暫時擰緊的零件,然后在汽車著地空載條件下完全擰緊。(帶鋼板彈簧的汽車)拆卸步驟1.制動鼓10.懸架壓縮行程限位擋塊2.駐車制動拉索11.卡夾3.制動器管接頭12.彈簧襯板,上4.感載比例閥接頭 13.吊耳總成5.傳動軸接頭14.車橋總成6.減震器接頭7.U型螺栓座板8.彈簧襯板,下9.U型螺栓注意:*表示應暫時擰緊的零件,然后在汽車著地空載條件下完全擰緊。拆卸操作要領傳動軸的拆卸拆卸操作要領傳動軸的拆卸在結合法蘭與突緣叉上做配合記號,自結合法蘭脫開傳動軸。注意用繩索等自車身懸吊傳動軸以防止它跌落。減震器的拆卸拆下減震器下安裝螺母之前用千斤頂支撐橋殼。車橋總成的拆卸自汽車后側取出車橋總成。注意當心車橋總成,不要讓它跌落,因為它在千斤頂上不穩(wěn)定。安裝操作要領傳動軸的安裝使突緣叉與結合法蘭上的配合記號對準以安裝傳動軸。半軸拆卸和安裝拆卸前的預操作排空制動液拆卸前的預操作排空制動液安裝后的操作排出制動管內(nèi)的空氣調(diào)整駐車制動拉桿拆卸步驟1.制動鼓7.調(diào)整墊片2.制動蹄—襯片總成8.O形圈3.駐車制動拉索、車速傳感器拉索9.油封(帶ABS的汽車)連接螺栓4.駐車制動拉索接頭5.制動器管接頭半軸軸向間隙的調(diào)整(不帶ABS的汽車)6.半軸總成拆卸操作要領半軸總成的拆卸拆卸操作要領半軸總成的拆卸注意當心拉動半軸時不要損傷油封。油封的拆卸安裝操作要領油封的安裝半軸軸向間隙的調(diào)整(不帶ABS的汽車)當更換半軸或車輪軸承時,需要進行以下的調(diào)整。當拆下與重新安裝半軸時,就不需要這樣的調(diào)整,而應使用如先期同一厚度與數(shù)目的調(diào)整墊片。1.將一個1毫米厚的調(diào)整墊片與O形圈插入左側后橋殼。2.在軸承殼的配合表面涂規(guī)定的密封膠,將左半軸裝入后橋殼并擰緊螺母至5.0~6.0公斤米。規(guī)定的密封膠:3MATD產(chǎn)品號8663或同等品種3.暫時將右半軸總成裝入橋殼,不要安裝O形圈或調(diào)整墊片。4.用測隙規(guī)測量軸承殼與后橋殼之間的間隙。備注確認水平位置與垂直位置的測量值應沒有差異。5.選用厚度等于測量間隙與0.05~0.20毫米之和的調(diào)整墊片。6.拆下右半軸,在右測后橋殼端裝上調(diào)整墊片與O形圈。7.在軸承殼配合表面涂規(guī)定的密封膠,將右半軸裝入后橋殼并擰緊螺母至5.0~6.0公斤米。規(guī)定的密封膠:3MATD產(chǎn)品號8663或同等品種8.檢查以保證半軸軸向間隙在標準值之內(nèi)。8.檢查以保證半軸軸向間隙在標準值之內(nèi)。標準值:0.050~0.20毫米分解和重新裝配分解和重新裝配(不帶ABS的汽車)分解步驟1.彈性擋圈6.軸承外圈2.護圈7.軸承殼3.半軸8.后板4.油封9.防塵罩5.軸承內(nèi)圈分解步驟重新裝配步驟分解步驟重新裝配步驟1.彈性擋圈1.軸承外圈2.轉子(帶ABS的汽車)2.內(nèi)軸承內(nèi)圈3.護圈3.外軸承內(nèi)圈4.半軸4.油封5.軸承殼5.防塵罩6.后板6.后板7.外軸承內(nèi)圈7.軸承殼8.防塵罩8.半軸9.內(nèi)軸承內(nèi)圈9.護圈10.油封10.轉子(帶ABS的汽車)11.軸承外圈11.彈性擋圈分解操作要領護圈的拆卸1.自后板拆下一只護圈螺栓。2.在軸承殼邊緣上鋪放膠布帶加以保護。3.如圖所示,固定半軸并用砂輪機局部磨去其周邊部2.在軸承殼邊緣上鋪放膠布帶加以保護。3.如圖所示,固定半軸并用砂輪機局部磨去其周邊部位直至護圈的半軸側與軸承側的壁厚大約為1~1.5毫米與2.0毫米。注意當心不要損傷軸承殼與半軸4.固定半軸并磨去護圈的軸承側留下的2.0毫米。注意當心不要損傷軸承殼與半軸5.用鑿子鑿去護圈已經(jīng)磨過的部位并拆下護圈。注意當心不要損傷半軸半軸的拆卸(不帶ABS的汽車)1.如圖所示,將專用工具的板固定在軸承殼上以裝定專用工具。(帶ABS的汽車)1.用螺母使專用工具緊固在軸承殼螺栓上并調(diào)節(jié)吊架,然后依次裝上墊圈、板和螺母。備注墊圈用于消除軸承殼沿高度的差異,使板與軸承殼平行。2.螺栓尾端頂靠半軸中心,然后擰緊螺母以便自軸承殼總成拆下半軸。注意吊架與板應平行放置。外軸承內(nèi)圈的拆卸如圖所示,裝上專用工具,然后用壓床自半軸拆下外軸承內(nèi)圈。外軸承內(nèi)圈的拆卸如圖所示,裝上專用工具,然后用壓床自半軸拆下外軸承內(nèi)圈。軸承外圈的拆卸標準軸距(不帶ABS的汽車)長軸距(帶ABS的汽車)重新裝上先前拆下的外軸承內(nèi)圈,然后用專用工具與壓床拆下軸承外圈。檢查檢查防護罩是否變形與損傷。檢查內(nèi)軸承與外軸承是否卡住、變形,座圈表面是否粗糙。檢查半軸是否開裂、磨損與損傷。重新裝配操作要領軸承外圈的安裝(不帶ABS的汽車)(帶ABS的汽車)內(nèi)軸承內(nèi)圈/外軸承內(nèi)圈的安裝(帶ABS的汽車)內(nèi)軸承內(nèi)圈/外軸承內(nèi)圈的安裝1.在軸承的滾柱表面與端面涂通用潤滑脂。2.將半軸穿過軸承殼、內(nèi)軸承內(nèi)圈和外軸承內(nèi)圈。3.用專用工具將內(nèi)軸承內(nèi)圈和外軸承內(nèi)圈壓裝到半軸上。注意軸承內(nèi)圈、外圈應成套一起壓裝。軸承內(nèi)圈的安裝1.在軸承的滾柱表面與端面涂通用潤滑脂。2.依次將軸承殼與軸承內(nèi)圈放在半軸上。3.用專用工具將內(nèi)軸承內(nèi)圈和外軸承內(nèi)圈壓裝到半軸上。油封的安裝1.在油封外緣涂通用潤滑脂。2.用專用工具將油封壓裝入軸承殼內(nèi)直至它與軸承殼面平齊。3.在油封唇涂通用潤滑脂。護圈的安裝用專用工具將護圈壓裝到半軸上,同時檢查壓裝力是否護圈的安裝用專用工具將護圈壓裝到半軸上,同時檢查壓裝力是否達到標準值。如果初始壓裝力低于標準值,則應更換半軸。標準值:項目初始壓裝力kg初始壓裝力kg標準軸距4000以上6000長軸距5000以上8000帶ABS的汽車5000以上10000~11000轉子的安裝(帶ABS的汽車)彈性擋圈的安裝1.裝上彈性擋圈之后,用測隙規(guī)測量彈性擋圈于護套之間的間隙(A),并檢查它是否在標準值以內(nèi)。標準值:0~0.166毫米2.如果間隙超出標準值,則應改變彈性擋圈使間隙達到標準值。彈性擋圈厚度毫米識別顏色2.17—2.01黃色1.85蘭色1.69紫色1.53*紅色備注*表示只帶標準軸距的汽車。差速器箱拆卸和安裝安裝后的操作排出制動管路內(nèi)的空氣安裝后的操作排出制動管路內(nèi)的空氣駐車制動桿行程的調(diào)整加注差速齒輪油拆卸前的預操作排空差速齒輪油拆卸步驟1.制動管路接頭8.后傳動軸接頭2.制動鼓9.傳動軸接頭6.駐車制動器連接螺栓10.卡夾(帶穩(wěn)定器的汽車)7.后橋軸總成11.動力風擋12.差速器箱密封部位2、拆卸操作要領后橋軸總成的拆卸2、拆卸操作要領后橋軸總成的拆卸拉出左右半軸約70毫米,如果難于拉出,則用專用工具。注意當心拉動半軸時不要損傷油封。后傳動軸的拆卸在后傳動軸的突緣叉與差速器體的結合法蘭上做配合記號。注意用繩索等自車身懸吊傳動軸。差速器箱的拆卸拆下連接螺母并用木塊多次敲打差速器箱下部使其松開,然后拆下總成。注意當心不要敲打結合法蘭。安裝操作要領后傳動軸的安裝對準突緣叉與結合法蘭上的配合記號以便安裝傳動軸。4、分解之前的檢查用臺鉗固定專用工具并用連接附件安裝差速器箱總成,然后進行下列檢查。4、分解之前的檢查用臺鉗固定專用工具并用連接附件安裝差速器箱總成,然后進行下列檢查。驅動齒輪間隙1.將百分表放在靠驅動齒輪齒端并固定驅動小齒輪,然后轉動驅動齒輪并測量四個以上的部位以檢查齒隙。標準值:0.11~0.16毫米(標準軸距)0.08~0.13毫米(加長軸距)2.如果齒隙不在標準值之內(nèi),則應更換側軸承隔圈并檢查驅動齒輪齒面接觸狀況。驅動齒輪跳動1.在驅動齒輪反向側的臺肩處測量驅動齒輪的跳動。極限值:0.05毫米2.如果跳動超過極限值,則應檢查驅動齒輪反向側與差速器體之間是否沒有夾雜物,驅動齒輪安裝螺栓是否沒有松動。3.如步驟(2)正常,則改變驅動齒輪與差速器體的裝配位置,然后做另一次測量。4.如果不可能調(diào)整,則應更換差速器體或成套驅動齒輪與驅動小齒輪。差速齒輪齒隙1.在側齒輪與小齒輪軸之間輕輕打入一個木楔并固定一側齒輪,然后將百分表(帶沿伸的測針)放在靠小齒輪處并測量齒隙。標準值:0.01~0.25毫米備注用同一順序檢查其它小齒輪。極限值:0.2毫米2.如果齒隙超出極限值,則應更換側齒輪隔圈。3.如果不可能調(diào)整,則應更換成套側齒輪與小齒輪。驅動齒輪的齒面接觸狀況按下列步驟檢查驅動齒輪的齒面接觸狀況(1)在驅動齒輪齒的兩表面上涂敷一層薄而均勻的藍驅動齒輪的齒面接觸狀況按下列步驟檢查驅動齒輪的齒面接觸狀況(1)在驅動齒輪齒的兩表面上涂敷一層薄而均勻的藍鉛。(2)在差速器箱與差速器體之間插入黃銅棒,然后在驅動齒輪加有載荷的情況下用手轉動結合法蘭(一次正方向,然后一次反方向轉動),使轉矩(約25—30公斤厘米)作用到驅動小齒輪上。注意如果驅動齒輪轉動過多,則齒面接觸花紋將變得不清楚而難于檢查。(3)檢查驅動齒輪與驅動小齒輪的齒面接觸情況。檢查齒面接觸花紋是確定小齒輪高度與齒隙的調(diào)整是否已正常完成的一種方法。在齒面接觸花紋與標準花紋相似之前要不斷調(diào)整小齒輪的高度與齒隙。甚至在進行調(diào)整之后仍不能得到合格的齒面接觸花紋,則表示該驅動齒輪與驅動小齒輪已磨損到超出允許極限值,此時要成套更換齒輪。分解分解步驟分解之前的檢查1.鎖板19.驅動小齒輪總成2.側軸承螺母20.驅動小齒輪前調(diào)整墊片(調(diào)整驅動小齒輪3.軸承蓋預加載用)4.差速器體總成21.驅動小齒輪隔圈5.側軸承外圈22.驅動小齒輪后軸承內(nèi)圈6.側軸承內(nèi)圈23.驅動小齒輪后調(diào)整墊片(調(diào)整驅動小齒輪7.驅動齒輪高度用)8.鎖銷24.驅動小齒輪9.小齒輪軸25.結合法蘭10.止推座26.油封〈二輪驅動標準軸距(帶ABS的汽車)〉27.驅動小齒輪前軸承內(nèi)圈〈二輪驅動長軸距〉28.驅動小齒輪前軸承外圈11.小齒輪29.驅動小齒輪后軸承外圈12.小齒輪墊圈30.差速器箱13.側齒輪14.側齒輪止推隔圈15.差速器體16.防滑差速器體總成17.自鎖螺母18.墊圈分解操作要領側軸承螺母的拆卸分解操作要領側軸承螺母的拆卸備注將右側軸承、左側軸承與側軸承螺母分開放置,使之在重新裝配時不致混淆。差速器體總成的拆卸用錘子的手柄拆下差速器體總成。備注將右側軸承、左側軸承與側軸承螺母分開放置,使之在重新裝配時不致混淆。側軸承內(nèi)圈的拆卸備注通過差速器體的孔口將專用工具的叉尖放到側軸承內(nèi)圈。驅動齒輪的拆卸1.在差速器體與驅動齒輪上做配合記號。2.按對角線順序擰松驅動齒輪連接螺栓以拆下驅動齒輪。鎖銷的拆卸自鎖螺母的拆卸驅動小齒輪總成的拆卸自鎖螺母的拆卸驅動小齒輪總成的拆卸1.驅動小齒輪與結合法蘭上做配合記號。注意配合記號不要標在結合法蘭與傳動軸的接觸面上。2.將驅動小齒輪與驅動小齒輪隔圈、驅動小齒輪前調(diào)整墊片一起敲出。驅動小齒輪后軸承內(nèi)圈的拆卸油封/驅動小齒輪前軸承內(nèi)圈/驅動小齒輪前軸承內(nèi)圈的拆卸驅動小齒輪后軸承外圈的拆卸檢查差速器預加載的檢查檢查差速器預加載的檢查1.用專用工具測量差速器預加載。標準值:安裝新的離合器片時重新安裝現(xiàn)有的離合器片時二輪驅動標準軸距5.0~8.0公斤米3.5~8.0公斤米<除二輪驅動標準軸距外>4.0~7.5公斤米2.5~7.5公斤米2.如果差速器預加載不在標準值之內(nèi),則應分解差速器體總成并修理或更換零件。重新裝配重新裝配步驟1.差速器箱16.防滑差速器體2.驅動小齒輪后軸承外圈17.側齒輪止推隔圈3.驅動小齒輪前軸承外圈18.側齒輪驅動小齒輪高度的調(diào)整19.小齒輪墊圈4.驅動小齒輪20.小齒輪5.驅動小齒輪后調(diào)整墊片差速齒輪間隙的調(diào)整(調(diào)整驅動小齒輪高度用)21.止推座6.驅動小齒輪后軸承外圈<二輪驅動標準軸距(帶ABS的汽車)>驅動小齒輪預加載的調(diào)整<二輪驅動長軸距>7.驅動小齒輪前軸承外圈22.小齒輪軸8.油封23.鎖銷9.驅動小齒輪后調(diào)整墊片24.驅動齒輪(調(diào)整驅動小齒輪預加載用)25.側軸承內(nèi)圈10.驅動小齒輪隔圈26.側軸承外圈11.驅動小齒輪總成27.差速器體總成12.結合法蘭28.軸承蓋13.墊圈驅動齒輪間隙的調(diào)整14.自鎖螺母29.側軸承螺母15.差速器體30.鎖板分解操作要領驅動小齒輪后軸承外圈的壓裝驅動小齒輪前軸承外圈的壓裝潤滑與密封部位分解操作要領驅動小齒輪后軸承外圈的壓裝驅動小齒輪前軸承外圈的壓裝驅動小齒輪高度的調(diào)整按下列順序調(diào)整驅動小齒輪的高度:驅動小齒輪高度的調(diào)整按下列順序調(diào)整驅動小齒輪的高度:(1)在專用工具的墊圈上涂通用潤滑脂。(2)按圖示順序將專用工具和驅動小齒輪前、后軸承內(nèi)圈裝到齒輪架上。(3)在測量驅動小齒輪轉矩的同時逐漸擰緊專用工具的螺母,然后檢查轉矩是否達到標準值。標準值:軸承區(qū)分軸承潤滑轉矩公斤厘米新的沒有(帶防腐劑)6.0~9.0新的或重新使用加齒輪油4.0~5.0備注二輪驅動標準軸距的差速器,專用工具不能轉一整圈,為了使軸承配合,應在專用工具的轉動范圍內(nèi)轉動它若干次,然后測量轉矩。(4)清理側軸承輪轂。(5)將專用工具裝到齒輪架的側軸承輪轂上,并如圖(4)清理側軸承輪轂。(5)將專用工具裝到齒輪架的側軸承輪轂上,并如圖所示使切口就位,然后擰緊側軸承安裝螺栓。(6)用測隙規(guī)測量專用工具之間的間隙(A)。(7)拆下專用工具(MB990858)。(8)用千分尺測量如圖所示專用工具(B、C)處的尺寸。(9)裝上軸承蓋,然后用量缸表測量軸承蓋內(nèi)徑(D)。(10)按下列公式計算所需的驅動小齒輪后調(diào)整墊片的厚度(F),然后選用一片最接近該厚度的調(diào)整墊片。F=A+B+C–1/2D–EE:100.00(11)將驅動小齒輪后調(diào)整墊片裝到驅動小齒輪上,并用專用工具壓裝驅動小齒輪后軸承內(nèi)圈。驅動小齒輪預加載的調(diào)整1.將驅動小齒輪插入齒輪架,然后自齒輪架后側以次驅動小齒輪預加載的調(diào)整1.將驅動小齒輪插入齒輪架,然后自齒輪架后側以次裝上下列零件:驅動小齒輪隔圈、驅動小齒輪前調(diào)整墊片、驅動小齒輪前軸承內(nèi)圈與結合法蘭。備注不要裝油封。2.用專用工具擰緊結合法蘭至規(guī)定的力矩。3.測量驅動小齒輪轉矩(不帶油封)標準值:軸承區(qū)分軸承潤滑轉矩公斤厘米新的沒有(帶防腐劑)6.0~9.0新的或重新使用加齒輪油4.0~5.04.如果驅動小齒輪轉矩不在標準值范圍之內(nèi),則應更換驅動小齒輪前調(diào)整墊片或驅動小齒輪隔圈以調(diào)整轉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河南省周口市衛(wèi)生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海口經(jīng)濟學院附屬藝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美術教師勞動合同
- 租賃設備還款合同范本
- 家居裝修合同注意事項
- 電子商品購銷合同范本
- 重點工程項目施工合同協(xié)議書
- 電路理論試題庫與答案
- 植物模擬練習題及答案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口算速算試題
- 骨轉移瘤課件
- 護士注冊健康體檢表下載【可直接打印版本】
- 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課件
- 污水處理培訓課件
- 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
- 中國十大階層的劃分課件
- 高中英語各種教材詞組匯總大全(超級實用)
- 內(nèi)燃機機油泵轉子系列參數(shù)
- 遠程視頻會議系統(tǒng)建設方案課件
- 四十二手眼圖(經(jīng)典珍藏版)
- 通用橫版企業(yè)報價單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