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工藝拋光混床用離子交 換樹脂產品認證技術要求_第1頁
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工藝拋光混床用離子交 換樹脂產品認證技術要求_第2頁
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工藝拋光混床用離子交 換樹脂產品認證技術要求_第3頁
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工藝拋光混床用離子交 換樹脂產品認證技術要求_第4頁
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工藝拋光混床用離子交 換樹脂產品認證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60

CCSJ77

ZGM

中國膜工業(yè)協(xié)會團體標準

T/ZGMXXXX—XXXX

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工藝拋光混床用離子交

換樹脂產品認證技術要求

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ionexchangeresininmixedbedforpolishprocessof

ultrapurewaterinsemiconductorsindustry

(征求意見稿)

(本草案完成時間:)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中國膜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

T/ZGMXXXX—XXXX

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工藝拋光混床用離子交換樹脂產品認證技術要求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制備用的拋光混床用離子交換樹脂產品認證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制備用的拋光混床用離子交換樹脂。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3標準化工作導則產品標準編寫規(guī)定

GB/T1631離子交換樹脂產品分類命名及型號

GB/T5475離子交換樹脂取樣方法

GB/T5476離子交換樹脂預處理方法

GB/T5757離子交換樹脂含水量測定方法

GB/T5758離子交換樹脂粒度分布測定方法離子交換樹脂粒度、有效粒徑和均一系數(shù)的測定

GB/T5759氫氧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含水量測定方法

GB/T5760氫氧型陰離子交換樹脂交換容量測定方法

GB/T8144陽離子交換樹脂交換容量測定方法

GB/T8330離子交換樹脂濕真密度測定方法

GB/T8331離子交換樹脂濕視密度測定方法

GB/T12598離子交換樹脂強度測定方法滲磨法離子交換樹脂滲磨圓球率、磨后圓球率的測定

GB/T11446.1電子級水

GB/T11446.4電子級水電阻率的測試方法

GB/T11446.8電子級水中總有機碳的測試方法

3術語和定義

GB/T11446.1—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半導體行業(yè)超純水ultrapurewaterforsemiconductorindustry

制造半導體產品工藝過程中所用的超純水。

3.2

電阻率resistivity

在規(guī)定溫度下,1cm3(正立方體)水溶液兩相對面之間測得的電阻值。通常用符號ρ表示,單位為

歐姆厘米(Ω·cm),純水的理論電阻率為18.3MΩ·cm(25℃)。

[來源:GB/T11446.1—2013,3.2]

3.3

總有機碳totalorganiccarbon;TOC

水中以各種有機物形式存在的碳的總量。包括易被一般強氧化劑氧化的有機物和需用特殊方法氧化

的有機物。

[來源:GB/T11446.1—2013,3.6]

4要求

4

T/ZGMXXXX—XXXX

4.1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

4.1.1外觀

棕黃色至棕褐色球狀顆粒。

4.1.2出廠型式

氫型。

4.1.3理化性能

理化性能應符合表1中規(guī)定的各項技術指標。

表1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理化性能指標

指標名稱單位指標

體積交換容量,eq/Leq/L≥1.8

含水量,%%46~52

濕視密度,g/mLg/mL0.77~0.87

濕真密度,g/mLg/mL1.24~1.28

粒度,%%(0.425~0.70)≥94.5

下限粒度,%%(<0.425mm)<0.5

上限粒度,%%(<0.70mm)<5

均一系數(shù)≤1.2

氫型率,%%≥99

4.2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

4.2.1外觀

棕黃色至棕褐色球狀顆粒。

4.2.2出廠型式

氫氧型。

4.2.3理化性能

理化性能應符合表2中規(guī)定的各項技術指標。

表2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理化性能指標

指標名稱單位指標

體積交換容量,eq/Leq/L≥3.5

含水量,%%54~60

濕視密度,g/mLg/mL0.66~0.73

濕真密度,g/mLg/mL1.04~1.08

粒度,mm%(0.425~1.18)≥97.5

下限粒度,%%(<0.425mm)<0.5

上限粒度,%%(<1.18mm)<2

均一系數(shù)≤1.2

氫氧型率%≥97

4.3運行參數(shù)

4.3.1溶出量

拋光樹脂的溶出量要求應符合表3中的參數(shù)指標要求。

5

T/ZGMXXXX—XXXX

表3拋光樹脂的溶出量要求

項目要求

總有機碳/(μg/L)≤3

鋁≤0.01

鈣≤0.01

銅≤0.01

鈷≤0.01

鉻≤0.01

鐵≤0.01

鉀≤0.01

鈦≤0.01

痕量金屬/(μg/L)鋰≤0.01

鎂≤0.01

錳≤0.01

鈉≤0.01

鎳≤0.01

鉛≤0.01

錫≤0.01

鋅≤0.01

砷≤0.01

氟≤0.02

氯≤0.02

亞硝酸根≤0.02

硝酸根≤0.02

痕量陰離子/(μg/L)

磷酸根≤0.02

硫酸根≤0.02

溴≤0.02

銨根≤0.02

4.3.2產水水質

應符合表4中規(guī)定的各項技術指標。

表4拋光混床產水指標

指標名稱單位指標

產水TOCμg/L≤1

產水電阻率(25℃)MΩ·cm≥18

產水含硅量μg/L≤0.5

5試驗方法

5.1外觀

目測。

5.2游離水分測定

5.2.1定性檢查

測試除去外層包裝(編織袋或桶)后,將用透明塑料袋包裝的樹脂豎起直立,約10min后,若樹脂上

下層顏色不同,下層顏色較上層深時,即有游離水。

5.2.2定量測定

將塑料袋口扎住,使水能流出但樹脂不能流出。將樹脂袋倒懸直立后30min內,收集袋中流出的水

6

T/ZGMXXXX—XXXX

于容器中計量。應從到貨樹脂中至少測定3件(袋或桶),以所收集量的平均值計算整批到貨樹脂游離水

量。

5.3試樣預處理

試樣預處理按GB/T5476-2013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

5.4含水量的測定

含水量按GB/T5757-2008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5.5體積交換容量的測定

5.5.1體積全交換容量按下式進行計算

氫型樹脂交換容量用經過預處理的試樣25mL,按GB/T8144-2008標準中的5.3條規(guī)定的方法制備基

準型試樣(但HCl溶液用量改為600mL),再按5.5條規(guī)定的進行測定和第6.1條(1)式、第6.2條(2)式和第

7條進行計算。

鈉型樹脂交換容量按照GB/T8144-2008陽離子交換樹脂交換容量測定方法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氫氧型陰樹脂采用GB/T5760-2000氫氧型陰離子交換樹脂交換容量測定方法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

定。

氯型陰樹脂采用GB/T11992-2008氯型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交換容量測定方法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

行測定。

體積交換容量按下式進行計算

??=???(1??)#(1)

式中:

Qv——體積全交換容量,eq/mL;

Qw——質量全交換容量,eq/g;

ρ——濕視密度,g/mL;

X——含水量,%。

5.6濕視密度的測定

濕視密度按GB/T8331-2008中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

5.7濕真密度的測定

濕真密度測定按GB/T8330-2008中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

5.8粒度、有效粒徑和均一系數(shù)的測定

粒度、有效粒徑和均一系數(shù)按GB/T5758-2001中規(guī)定方法測定。

5.9運行參數(shù)的測定

5.9.1試驗裝置

7

T/ZGMXXXX—XXXX

標引序號說明:

1——測試水箱;

2——進水水泵;

3——進水閥門;

4——進水流量計;

5——混床;

6——產水閥門;

7——產水硅儀表;

8——產水TOC儀表;

9——產水電阻率儀表

5.9.2總有機碳(TOC)溶出量

5.9.2.1試驗試劑

純水:水質應符合表A.1的要求。

5.9.3試驗儀器

總有機碳測試儀:量程0.03μg/L-50mg/L,精確度<1%。

5.9.4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示意圖見圖1。

5.9.5試驗步驟

試驗步驟如下:

a)將陰陽樹脂按照1:1的比例裝填進圖1所示混床裝置中;

b)先打開產水閥門和進水閥門,確定進水箱中水保持一定液位后啟動進水泵;

c)以恒定運行流量對樹脂混床進行持續(xù)沖洗;

d)當混床以恒定運行流量沖洗2小時后,讀取超濾膜組件在線進水TOC值T1和產水TOC值T2;

5.9.6計算

總有機碳(TOC)溶出量按式(2)計算:

?=?2??1#(2)

式中:

T——總有機碳溶出量,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T1——進水總有機碳的濃度,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T2——產水總有機碳的濃度,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5.10痕量金屬溶出量

5.10.1試驗試劑

純水:水質應符合表A.1的要求。

5.10.2試驗儀器

8

T/ZGMXXXX—XXXX

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最小檢測濃度≤0.02μg/mL,線性度≥0.995,定性重復性不大于1.5%,

定量重復性不大于3%。

5.10.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示意圖見圖1。

5.10.4試驗步驟

試驗步驟如下:

a)將樹脂按圖1所示裝填進混床中;

b)先打開產水閥門和進水閥門,確定進水箱中水保持一定液位后啟動進水泵;

c)以恒定運行流量對樹脂混床進行持續(xù)沖洗;

d)當混床以恒定運行流量沖洗5天后,以PFA瓶進行取樣,收集進水和產水水樣;

e)混床樹脂進水和產水水樣的痕量金屬濃度M1和M2,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測定。

5.10.5計算

痕量金屬溶出量按式(3)計算:

?=?2??1#(3)

式中:

M——痕量金屬溶出量,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M1——進水痕量金屬濃度,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M2——產水痕量金屬濃度,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5.11痕量陰離子溶出量

5.11.1試驗試劑

純水:水質應符合表A.1的要求。

5.11.2試驗儀器

離子色譜儀:最小檢測濃度≤0.02μg/L,線性度≥0.995,定性重復性不大于1.5%,定量重復性不

大于3%。

5.11.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示意圖見圖1。

5.11.4試驗步驟

試驗步驟如下:

a)將樹脂按圖1所示裝填進混床中;

b)先打開產水閥門和進水閥門,確定進水箱中水保持一定液位后啟動進水泵;

c)以恒定運行流量對樹脂混床進行持續(xù)沖洗;

d)當混床以恒定運行流量沖洗5天后,以PP瓶進行取樣,收集進水和產水水樣;

e)樹脂混床進水和產水水樣的痕量陰離子濃度Y1和Y2,按GB/T11446.7—2013測定。

5.11.5計算

痕量陰離子溶出量按式(4)計算:

?=?2??1#(4)

式中:

Y——痕量陰離子溶出量,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Y1——進水痕量陰離子濃度,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Y2——產水痕量陰離子濃度,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9

T/ZGMXXXX—XXXX

5.11.6產水測試

5.11.7試驗步驟

a)將樹脂按圖1所示裝填進混床中;

b)先打開產水閥門和進水閥門,確定進水箱中水保持一定液位后啟動進水泵;

c)以恒定運行流量對樹脂混床進行持續(xù)沖洗;

d)當混床以恒定運行流量沖洗72h后,按照表格2中的水質要求進行補水;

e)用進水閥門調節(jié)進水流量,保證拋光樹脂運行流速40-60BV/h,待拋光混床的產水電阻率穩(wěn)定

2h后,測試以下性能指標,并做記錄:

A.在表1規(guī)定的進水水質和表2規(guī)定的運行條件下運行,讀取在線的電阻率儀的數(shù)值,按GB/T

11446.4—2013的規(guī)定監(jiān)測產水電阻率;

B.在表1規(guī)定的進水水質的運行條件下運行,在產水管路采樣,按GB/T11446.6—2013的規(guī)定

檢測產水二氧化硅的含量數(shù)值。

10

T/ZGMXXXX—XXXX

附錄A

(規(guī)范性)

拋光混床樹脂測試用水水質要求

拋光混床樹脂測試用水水質要求見表A.1。

表A.1拋光混床樹脂測試用水水質

項目指標

總有機碳/(μg/L)≤5

≥0.1μm微粒性物質/(個/mL)50-100

電阻率(25℃)/MΩ·cm≥18.0

二氧化硅/(μg/L)≤0.5

鋁≤0.02

鋇≤0.02

鈣≤0.02

鉻≤0.02

銅≤0.02

鐵≤0.02

鉛≤0.02

鋰≤0.02

痕量金屬/(μg/L)鎂≤0.02

錳≤0.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