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落《霞光記》閱讀答案及解析_第1頁
韓松落《霞光記》閱讀答案及解析_第2頁
韓松落《霞光記》閱讀答案及解析_第3頁
韓松落《霞光記》閱讀答案及解析_第4頁
韓松落《霞光記》閱讀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韓松落《霞光記》閱讀答案及解析霞光記韓松落怎樣才算“去過”一個地方,旅行家朋友尼佬的結論是:“至少待過一個白天或歇一晚。路過當然不算?!痹谖铱磥?,“去過”仍然可以分出許多層次,有淺度的“去過”,也有深度的“去過”,深度的“去過”里,應該有一條硬指標:是不是看見過一個地方的朝霞和晚霞。因為,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景象,只有在一個地方停留得足夠久,才有可能遇到上天的饋贈。在西部,尤其在敦煌以西的地方,例如新疆,常??梢钥吹匠己屯硐?。因為,霞光是陽光和云層、水汽、塵埃聯(lián)合生產出來的,西部的氣候,特別適合生產霞光。晴朗往往特別徹底,暴雨也經常猝不及防,干燥和濕潤的對比來得非常強烈,霞光就在這種動蕩里產生。它是戲劇化的、激烈的、大開大合的,是天空最暴烈的情緒表達。我在沿海地區(qū)生活過很久,從沒看見過西北那樣的霞光,因為那里常年水汽蒙蒙,陽光不夠強烈,缺乏這種暴烈和戲劇性。記憶里最美的霞光,是十五歲時看到的,那時我讀高二,每天要上晚自習,晚自習是晚上七點開始,而西北的夏天和秋天,太陽是八點半以后才落山。那天,我們在教室里自習,起初的一個小時,什么都很正常,落日的光芒,金燦燦地灑進教室里,和往常沒有什么兩樣,八點剛過,天空之上,似乎有什么機關被啟動了,晚霞開始變換各種顏色,金紅、火紅、淡粉、深棕、黑紅、灰紅,艷麗濃烈的云,翻江倒海一樣地在天上翻滾,云層的縫隙里,金光像探照燈一樣照下來。起初,只有幾個人發(fā)現了天空的異樣,以為這異樣很快會過去,只隨意張望了幾眼,十幾分鐘后,天空各種顏色的翻滾越來越劇烈,似乎有一場戰(zhàn)爭在天上發(fā)生。我們全都涌到窗前去,又驚又喜地凝望,別的窗戶里,也傳來嘰嘰喳喳的語聲,整座教學樓,慢慢喧鬧起來。直到九點,天徹底黑下去,天地交接的地方,鑲著一點熔巖一樣的金紅色,算是霞光存在過的最后一點證據。又一年的早晨,我醒得特別早,透過大大的玻璃窗,我看見秋天的天空,朝霞像瘋了一樣洶涌,微光中,什么地方的樹在轟鳴,聲音像海,鳥群驚慌失措,急雨一樣從窗子外飛過去。那朝霞非常有力量,地上的屋子好像被那力量帶著,歪斜了。向著一個方向斜過去,于是屋頂更尖峭,窗戶變成菱形。這景象只持續(xù)了幾分鐘,很快,朝霞消失了,天上甚至連一點死灰一樣的痕跡也沒有留下。后來,我再也沒遇見過那種近乎禮遇的霞光。但一年四季,在這霞光地帶里,我們還是經常會因為天空的暴烈戲劇,涌到窗前去,每一次都和第一次看到時一樣驚奇。天空的戲劇,還要地上的事物與之配合,所以,西部的最佳觀霞點,應該是沙漠和丹霞地貌。朝霞或者晚霞,映照在金色的沙丘、紅色和赭色的山崖上,是非常壯麗的,只是,很多人在西部生活過好多年,卻從來都沒有遇見這種壯麗,只在別人拍攝的照片上,看到過那種情景。都是因為,那是一種可遇不可求之景。在這樣霞光涌動的地方生活過,才會明白西部人性格的構成,那種幽暗和熱烈共存,那種悶沌和激烈并具的性格,應該就是霞光、烈日、暴雨共同制造的吧。西部人的性格,就是霞光和烈日的結晶,是長空和大地共同雕塑的形象,是天上的景象在地上具體而微的呈現。所以丹納在他的《藝術哲學》里提出“地理性格”這樣的說法,用一個地方山川河流的形態(tài),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為人們的性格做注解。西部人和沿海人的性格差異,完全可以為這個論點提供證據。只有見過西部的霞光,才算是“去過”西部,要見過一個地方那些近乎饋贈的景象,才算“去過”那個地方。在這個意義上,我只“去過”西部,何等淺陋,又何等有幸。我也只依戀那種被霞光映照的性格,熟知那種性格里的一切細節(jié)和缺憾,總有局限,卻又讓人心胸激蕩。6.下列對文本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A.“去過”一詞在首尾段反復出現,意在強調深度“去過”一個地方的標準。B.屋頂窗子的變形及房屋的歪斜感,表現了朝霞洶涌而至、猝然而逝的特點。C.在西部的特殊氣候條件下,映照在沙丘、山崖上的壯麗霞光能夠經常遇見。D.本文與《登泰山記》一樣,先后描繪朝霞和晚霞的景象,寄寓深沉的情感。7.關于文中描寫晚霞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疊加使用多個色彩詞,渲染出晚霞的絢麗斑斕,極具視覺沖擊力,增強畫面感。B.“似乎有一場戰(zhàn)爭在天上發(fā)生”,從聲色兩方面寫出云霞動蕩劇烈,突出“戲劇性”。C.我們全都涌至窗前,驚喜凝望,喧騰熱鬧,側面烘托晚霞的異彩涌動和激烈變化。D.“八點剛過”“十幾分鐘后”“直到九點”,以時間為序,展示晚霞的動態(tài)變化。8.文章為何說“我只‘去過’西部,何等淺陋,又何等有幸”?9.《周易》中的“三才之道”指的是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各有其道且相互聯(lián)系。請以此文為例,談談你的理解?!敬鸢浮?.A

解析A選項:“去過”在首尾段反復出現,首段指出“去過”有不同層次,深度“去過”的硬指標是看見過一個地方的朝霞和晚霞,尾段強調只有見過西部的霞光才算“去過”西部,意在強調深度“去過”一個地方的標準,A選項正確。B選項:屋頂窗子的變形及房屋的歪斜感,主要是為了表現朝霞力量強大,而非突出其猝然而逝的特點,B選項錯誤。C選項:文中說“很多人在西部生活過好多年,卻從來都沒有遇見這種壯麗,只在別人拍攝的照片上,看到過那種情景。都是因為,那是一種可遇不可求之景”,說明壯麗的霞光并非能夠經常遇見,C選項錯誤。D選項:《登泰山記》是先寫日出,后寫山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并非先后描繪朝霞和晚霞的景象,本文是先寫晚霞,后寫朝霞,二者行文順序不同,D選項錯誤。7.B

解析:A選項:作者使用“金紅、火紅、淡粉、深棕、黑紅、灰紅”等多個色彩詞,生動形象地渲染出晚霞的絢麗斑斕,讓讀者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晚霞的色彩之美,增強了畫面感,A選項正確。B選項:“似乎有一場戰(zhàn)爭在天上發(fā)生”主要是從視覺上寫出云霞動蕩劇烈,突出了晚霞變化的“戲劇性”,文中并沒有從“聲”的方面進行描寫,B選項錯誤。C選項:“我們全都涌到窗前去,又驚又喜地凝望”,通過寫我們的反應,側面烘托出晚霞的異彩涌動和激烈變化,讓讀者能感受到晚霞的吸引力和震撼力,C選項正確。D選項:“八點剛過”“十幾分鐘后”“直到九點”,明確以時間為序,清晰地展示了晚霞從開始變化到結束的動態(tài)過程,D選項正確。8.①作者自嘲只“去過”西部,而未能“去過”更多的地方。②作者慶幸見到近乎禮遇的西部霞光。③作者熟知和依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