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雷鋒(教學課件)-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下冊(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_第1頁
身邊的雷鋒(教學課件)-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下冊(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_第2頁
身邊的雷鋒(教學課件)-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下冊(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_第3頁
身邊的雷鋒(教學課件)-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下冊(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_第4頁
身邊的雷鋒(教學課件)-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下冊(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雷鋒精神做時代好少年身邊的雷鋒身邊的雷鋒學/雷/鋒好/榜/樣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于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共產主義戰(zhàn)士。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所在部隊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qū)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并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fā)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雷鋒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多次立功。1963年3月5日,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你了解雷鋒的事跡嗎?雷鋒熱愛集體,關心群眾。我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校園里也處處可見“小雷鋒”。同學們,去發(fā)現和記錄身邊的“小雷鋒”,向他們學習吧!1.理解雷鋒精神《雷鋒日記》記錄了雷鋒的成長足跡,其中還有許多經典名句,它們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1)世界上最光榮的事--勞動。(2)世界上最體面的人--勞動者。(3)力量從團結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4)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能永遠不干,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有力量。(5)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6)我愿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7)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閱讀《雷鋒日記》,品讀雷鋒名言,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這些名言的?這些名言表達了雷鋒怎樣的心聲?雷鋒精神體現在哪些方面?2.尋找身邊的“雷鋒同學們,把雷鋒精神落實到行動中,可以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比如,樂于助人、刻苦學習、勤儉節(jié)約、處處為集體和他人著想等。留心觀察,細心找尋,你的身邊有哪些“小雷鋒”?用照片或視頻記錄下身邊“小雷鋒”的身影吧!幫父母或者清潔阿姨掃地幫助殘疾人推輪椅垃圾放入垃圾桶幫助老師打掃教室、玩具整理好幫助小伙伴穿衣服,扣扣子

我們了解了很多雷鋒叔叔幫助別人的事跡,以后我們都要向雷鋒學習,每天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每周為幼兒園做一件好事,幫助了別人,自己也會很快樂!看誰是最棒的小雷鋒!

3.評選學雷鋒小標兵

組織一次“身邊的小雷鋒”評選活動,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介紹他們的事跡,評選出身邊的學雷鋒小標兵。

新時代的“雷鋒”:活躍在社會各個角落:城市街頭,有志愿疏導交通,協(xié)助維護公共秩序的“雷鋒”;公園社區(qū),有關愛老人兒童,義務提供便民服務的“雷鋒”….讓我們一起尋找和發(fā)現社會大家庭中的“雷鋒”吧!

今天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更加豐富我們緬懷雷鋒、學習雷鋒。同時也希望你、我、他都能成為一滴水、一線陽光共同守護世間所有的美好期待有更多“雷鋒”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