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策略與解題技巧試卷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策略與解題技巧試卷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策略與解題技巧試卷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策略與解題技巧試卷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策略與解題技巧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策略與解題技巧試卷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一)文言文閱讀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昔者楚昭王出亡,至于隨。隨人國待之甚厚。昭王欲舍隨而行,其臣季良進曰:“隨人所以待吾王厚者,為美地與吾同也。今舍隨,行將何如?”昭王曰:“吾聞之也:‘君子善假人于物。’吾于隨人,非假地也,假道也。”遂舍隨而行。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昭王出亡:逃亡B.隨人國待之甚厚:待遇C.昭王欲舍隨而行:放棄D.君子善假人于物:利用3.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昭王欲舍/隨而行B.昭王欲/舍隨而行C.昭王欲舍/隨/而行D.昭王欲舍隨/而行4.下列對文中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隨人國待昭王厚,昭王想要離開隨國。B.季良認為隨人國待昭王厚,是因為與我國土地相鄰。C.昭王認為隨人國待他厚,是因為與他共享美地。D.昭王認為隨人國待他厚,是因為與他共享道路。5.下列對文中寫作手法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昭王與季良的對話,展現(xiàn)了昭王的智慧和謀略。B.文章通過昭王與季良的對話,突出了隨人國的友好態(tài)度。C.文章通過昭王與季良的對話,揭示了昭王對隨人國的感激之情。D.文章通過昭王與季良的對話,表達了昭王對道路的重視。6.文章結尾一段“君子善假人于物”的作用是:A.突出昭王的智慧B.突出隨人國的友好C.突出昭王對道路的重視D.總結全文(二)文言文閱讀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故曰:‘仁者無敵。’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見梁惠王:拜見B.王曰何以利吾國:為什么C.故曰:‘仁者無敵?!阂虼薉.王無罪歲:沒有過錯9.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B.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C.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D.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10.下列對文中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梁惠王詢問孟子來國的原因,孟子回答要以仁義為本。B.孟子認為國家、家庭、個人都應追求仁義,而不是利益。C.孟子認為仁者無敵,王無罪歲,天下之民都會歸附。D.孟子通過對話,表達了仁義的重要性。11.下列對文中寫作手法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展現(xiàn)了孟子的仁義思想。B.文章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突出了仁義對國家的重要性。C.文章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表達了孟子對仁義的執(zhí)著追求。D.文章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揭示了仁義與利益的關系。12.文章結尾一句“故曰:‘仁者無敵。’”的作用是:A.突出孟子的仁義思想B.突出梁惠王的仁義態(tài)度C.突出仁義對國家的重要性D.總結全文二、文言文翻譯要求: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君子善假人于物。2.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3.君子不器。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7.君子之澤,五世而斬。8.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9.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于身。10.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四、文言文比較閱讀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一)文言文閱讀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鬃釉唬骸熬佑腥洌荷僦畷r,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少之時:年輕時B.血氣方剛:精力旺盛C.血氣既衰:精神衰弱D.戒之在得:警戒得到15.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B.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C.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D.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16.下列對文中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提出了君子三戒的觀點。B.孔子認為年輕時要戒色,壯年時要戒斗,老年時要戒得。C.孔子認為人的血氣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所不同。D.孔子通過三戒來告誡人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要有不同的警戒。17.下列對文中寫作手法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孔子的話,表達了人生不同階段應有的戒律。B.文章通過孔子的話,強調了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生理和心理的變化。C.文章通過孔子的話,揭示了人生哲理。D.文章通過孔子的話,傳遞了道德教育的思想。18.文章結尾一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钡淖饔檬牵篈.突出老年人應有的戒律B.突出人生不同階段的生理變化C.突出人生哲理D.總結全文(二)文言文閱讀1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吾所以有大患者:我的B.為吾有身:因為C.貴以身為天下:看重D.愛以身為天下:愛護21.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B.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C.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D.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22.下列對文中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老子認為人的大患在于有身。B.老子認為如果人沒有身體,就不會有患。C.老子認為如果人看重自己的身體,就可以托付天下。D.老子通過自己的觀點,表達了對人生的看法。23.下列對文中寫作手法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老子的觀點,表達了人生的哲學思考。B.文章通過老子的觀點,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和困惑。C.文章通過老子的觀點,強調了身心的關系。D.文章通過老子的觀點,傳遞了道德教育的思想。24.文章結尾一句“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钡淖饔檬牵篈.突出老子對人生的看法B.突出老子對身心關系的認識C.突出老子對道德教育的重視D.總結全文五、文言文填空要求:根據上下文,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詞語。25.君子之交(),小人之交()。26.(),則民無怨。27.(),然后能行。28.(),然后知禮。29.(),然后能安。30.(),然后能親。六、文言文簡答題要求: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31.簡述孔子“君子有三戒”的內容及其意義。32.簡述老子“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觀點及其意義。33.簡述文言文中“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34.簡述文言文中“仁義”與“道德”的關系。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閱讀理解1.【答案】昭王認為隨人國待他厚,是因為與他共享道路?!窘馕鏊悸贰繌奈恼碌诙巍罢淹踉唬骸崧勚玻骸由萍偃擞谖??!嵊陔S人,非假地也,假道也?!笨梢钥闯?,昭王認為隨人國待他厚,是因為與他共享道路,而不是共享土地。2.【答案】B【解析思路】選項A“逃亡”不符合文意,選項C“放棄”與上下文不符,選項D“利用”也不符合文意。選項B“待遇”符合文中“隨人國待之甚厚”的意思。3.【答案】C【解析思路】根據句子結構,“昭王欲舍隨而行”中的“欲”表示欲望,“舍”表示放棄,“隨”表示隨國,“而行”表示離開,故斷句應為“昭王欲舍/隨/而行”。4.【答案】C【解析思路】選項A、B、D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文意,而選項C的概括與原文不符,原文中昭王認為隨人國待他厚,是因為與他共享道路,而不是共享美地。5.【答案】B【解析思路】選項A、C、D的賞析符合文意,而選項B的賞析錯誤,文章并未突出隨人國的友好態(tài)度,而是突出了昭王的智慧和謀略。6.【答案】D【解析思路】“君子善假人于物”這句話是文章的結尾,總結了全文,強調了昭王對道路的重視。二、文言文翻譯1.【答案】君子善于利用周圍的事物。【解析思路】“假”意為借助,“物”意為事物,整句翻譯為君子善于借助周圍的事物。2.【答案】君王不歸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附?!窘馕鏊悸贰俊巴鯚o罪歲”意為君王不歸咎于年成不好,“斯”意為那么,“天下之民”意為天下的百姓,“至焉”意為來歸附。3.【答案】君子不拘泥于某一器物。【解析思路】“不器”意為不拘泥于某一器物,整句翻譯為君子不拘泥于某一器物。4.【答案】君子之間的交往淡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甜如蜜?!窘馕鏊悸贰俊暗缢币鉃榻煌。案嗜趱贰币鉃榻煌鹈?,整句翻譯為君子之間的交往淡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甜如蜜。5.【答案】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憂戚?!窘馕鏊悸贰俊疤故幨帯币鉃樘故帲皯n戚”意為憂慮,整句翻譯為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憂戚。6.【答案】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助長別人的壞事。【解析思路】“成人之美”意為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人之惡”意為不助長別人的壞事,整句翻譯為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助長別人的壞事。7.【答案】君子的恩澤,到第五代就終止了。【解析思路】“澤”意為恩澤,“斬”意為終止,整句翻譯為君子的恩澤,到第五代就終止了。8.【答案】君子的德行如同風,小人的德行如同草?!窘馕鏊悸贰俊暗隆币鉃榈滦?,“風”意為風,“草”意為草,整句翻譯為君子的德行如同風,小人的德行如同草。9.【答案】君子的學習,耳朵聽進去,藏在心里,付諸行動。【解析思路】“學”意為學習,“入于耳”意為耳朵聽進去,“藏于心”意為藏在心里,“行于身”意為付諸行動,整句翻譯為君子的學習,耳朵聽進去,藏在心里,付諸行動。10.【答案】君子做官,是為了實行自己的道義?!窘馕鏊悸贰俊笆恕币鉃樽龉?,“行其義”意為實行自己的道義,整句翻譯為君子做官,是為了實行自己的道義。四、文言文比較閱讀13.【答案】年輕時要戒色,壯年時要戒斗,老年時要戒得?!窘馕鏊悸贰扛鶕摹吧僦畷r,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可以得出結論。14.【答案】B【解析思路】選項A“年輕”不符合文意,選項C“精神衰弱”與上下文不符,選項D“警戒得到”也不符合文意。選項B“精力旺盛”符合文中“血氣方剛”的意思。15.【答案】A【解析思路】根據句子結構,“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中的“少之時”表示年輕時期,“血氣未定”表示血氣不穩(wěn)定,“戒之在色”表示警戒在色,故斷句應為“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16.【答案】C【解析思路】選項A、B、D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文意,而選項C的概括與原文不符,原文中孔子認為年輕時要戒色,壯年時要戒斗,老年時要戒得。17.【答案】B【解析思路】選項A、C、D的賞析符合文意,而選項B的賞析錯誤,文章并未突出人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而是強調了人生不同階段應有的戒律。18.【答案】D【解析思路】“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边@句話是文章的結尾,總結了全文,強調了人在老年時應有的警戒。19.【答案】老子認為人的大患在于有身。【解析思路】從文章第一句“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可以得出結論。20.【答案】B【解析思路】選項A“我的”不符合文意,選項C“看重”與上下文不符,選項D“愛護”也不符合文意。選項B“因為”符合文中“為吾有身”的意思。21.【答案】A【解析思路】根據句子結構,“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中的“吾所以有大患者”表示我的大患,“為吾有身”表示因為我有身體,“及吾無身”表示到我無身體,“吾有何患”表示我有什么患,故斷句應為“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22.【答案】A【解析思路】選項B、C、D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文意,而選項A的概括與原文不符,原文中老子認為人的大患在于有身。23.【答案】B【解析思路】選項A、C、D的賞析符合文意,而選項B的賞析錯誤,文章并未揭示人生的矛盾和困惑,而是表達了人生的哲學思考。24.【答案】D【解析思路】“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边@句話是文章的結尾,總結了全文,強調了老子對人生的看法。五、文言文填空25.【答案】淡如水,甘若醴。【解析思路】根據原文“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可以得出答案。26.【答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析思路】根據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以得出答案。27.【答案】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解析思路】根據原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可以得出答案。28.【答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窘馕鏊悸贰扛鶕摹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以得出答案。29.【答案】富而不驕,貧而不諂?!窘馕鏊悸贰扛鶕摹案欢或?,貧而不諂”可以得出答案。30.【答案】親賢臣,遠小人。【解析思路】根據原文“親賢臣,遠小人”可以得出答案。六、文言文簡答題31.【答案】孔子提出的“君子有三戒”包括:年輕時要戒色,壯年時要戒斗,老年時要戒得。這三戒旨在告誡人們在不同的年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