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內涵及發(fā)展態(tài)勢
動物醫(yī)學或獸醫(yī)為誰服務?獸醫(yī)學或動物醫(yī)學的功能之一是為畜牧業(yè)服務而間接為人類服務;獸醫(yī)學另一主要功能—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是直接為人類服務.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的作用和任務是直接促進和保證人類健康,通過三條途徑實現(xiàn):一是減少人類與動物或動物產品接觸的機會;二是促進動物健康,保證動物產品質量,增加產量;三是保證食品質量與安全。1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概念與內涵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包含領域
動物性食品生產與安全控制人獸共患病與動物傳染病的衛(wèi)生監(jiān)督與檢驗比較醫(yī)學與動物福利健康生態(tài)平衡與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環(huán)境污染與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在國家重大應急事件中的作用VPH發(fā)展趨勢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內涵-主要功能
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對公共衛(wèi)生及安全要求提高了動物醫(yī)學專業(yè)畢業(yè)后在社會上的地位要求國家相關領域的需求:如公共安全國際交流需求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需要人們的需求Ⅰ動物性食品安全與生產監(jiān)督
動物性食品污染肉品質量與衛(wèi)生監(jiān)督各類動物產品的加工衛(wèi)生與檢驗無公害食品的發(fā)展動物屠宰加工的獸醫(yī)衛(wèi)生監(jiān)督與檢驗
動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與人類有關的食物鏈主要有兩條:一條是陸生生物食物鏈,即由土壤→農作物→畜禽→人;另一條是水生生物食物鏈,即由水→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魚類→人動物性食品安全評價體系1.安全系數(shù)和日許量(1)安全系數(shù)(2)日許量2.最高殘留限量3.休藥期4.菌落總數(shù)(1)菌落總數(shù)(2)細菌總數(shù)5.大腸菌群近似數(shù)6.致病性微生物7.風險評估
(一)病原微生物污染防控是食品安全永恒的剛性需求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種類繁多、來源廣泛、危害巨大,是引發(fā)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發(fā)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會因社會,歷史變更,人為和環(huán)境因素改變而消失。只要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就會永遠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國際食品安全防控歷史證明,隨著社會發(fā)展,法律法規(guī)不斷完善,在解決或基本解決了食品的非法添加之后,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發(fā)的食品安全問題就更加突出(如美國因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占全部食品安全事件的83%)。因此,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防控將成為我國未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
食品生物安全不是我國獨有的問題,不論國家發(fā)達程度如何都要面臨的實際問題。就食品安全規(guī)律而言,越是發(fā)達的國家,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問題就越突出(如美國因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占83%),目前我國微生物性食品安全占總的食品安全比重60%~70%,而發(fā)達國家占70%~80%以上。一、我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現(xiàn)狀分析主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現(xiàn)狀
2008~2012年國家衛(wèi)計委網絡直報系統(tǒng)共收到食源性疾病暴發(fā)事件1244起,累計發(fā)病44856人,死亡749人。其中微生物和生物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發(fā)事件數(shù)、患者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分別占71%、79.6%和62%。我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現(xiàn)狀分析
主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現(xiàn)狀
食物中毒主要包括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七種細菌,還有毒蘑菇、真菌毒素、細菌毒素等。食品和水源性病毒感染也是重要的食品安全問題,包括禽流感病毒、諾如病毒、柯薩奇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隨著交通的發(fā)達,國際貿易的頻繁,也使我國時刻面臨食源性病毒境外傳播的威脅,如僅2014年2月美國游輪700多人、日本高中265名學生、香港游韓國105人感染食(水)源性諾如病毒。2014年2月份浙江省嘉興市因桶裝飲用水污染諾如病毒感染511人。
食源性寄生蟲病時有發(fā)生,且不易診斷;旋毛蟲病、絳蟲病、包蟲病等病原對我國食品安全仍有較大威脅。我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現(xiàn)狀分析我國1991-2009年甲型肝炎病毒流行統(tǒng)計
主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現(xiàn)狀肉類、水產品、生鮮食品是病原微生物和毒素污染風險最高的食品種類。生物毒素污染呈現(xiàn)長期性,短期內很難清除污染。飼料和飼料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嚴重,檢出率高達80%,陽性超標率平均在20%;糧食中真菌毒素污染問題也很嚴重;水產品中藻類毒素污染普遍。生物毒素還具有致癌毒性,是我國肝癌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現(xiàn)狀分析(四)進出境食品病原微生物引發(fā)的食品安全問題進境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容樂觀。根據商務部數(shù)據統(tǒng)計,2012年進口食品、農產品貿易額達1114.4億美元(其中食品420.1億美元),同比增長18.7%,但是,進口食品質量安全情況卻不容樂觀,2012年,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2418批,不合格進口食品檢出率達1.49%,涉及21類大類食品的16大類不合格項目。同時,近年來境外食品安全事件頻發(fā),德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事件說明,不可盲目高估發(fā)達國家食品安全。在出口食品中水產品出口受阻比重2010~2012年分別為25.6%、26.6%、19.4%,微生物污染分別占21.0%、15.9%、19.6%,藥殘分別占17.4%、28.9%、35.4%。
一、我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現(xiàn)狀分析動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食物中毒菌(24種);真菌毒素,藻類毒素:小分子,耐熱,一種毒素可由幾種病原菌產生,一種菌或藻可產生幾種毒素,一般烹調方式不易破壞,累加中毒;藻類毒素主要是赤潮、藍藻、水華等頻繁發(fā)生,使水產品種毒素富集,貝類中毒的預防措施是在貝類生長的水域進行藻類顯微鏡檢查,發(fā)現(xiàn)有大量有毒藻類存在時應予以警報;或者是對水產品和水域中藻類毒素進行液-質聯(lián)譜監(jiān)測,并提出預警報告。貝類毒素的毒性:PSP:麻痹性毒素:呼吸麻痹,頭痛、惡心、嘔吐;DSP:腹瀉性貝毒:絞痛,寒顫,惡心,嘔吐,腹瀉;NSP:神經麻痹性:唇、舌、喉頭及面部有麻木感和刺痛感,肌肉疼痛,頭暈,有些有消化道癥狀。CFP:西加中毒:神經癥狀,消化道癥狀;AZP:氨代螺旋酸貝類中毒:神經癥狀明顯,也有消化道癥狀。
藻類毒素
軟骨藻酸的化學結構藍藻細胞結構A銅綠微囊藻B水華魚腥藻C阿氏顫藻
D泡沫節(jié)球藻E水華束絲藻F巨大鞘絲藻動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食用色素對人健康的威脅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若沒有色彩將會暗淡無光,食品也一樣。色、香、味、形是構成食品感官性狀的四大要素。而食品的色,是食品給人視覺的第一感官印象。天然色素能促進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標。食用著色劑,又稱食用色素,是使食品著色,從而改善食品色調和色澤的可食用物質。五彩繽紛的食用色素使人賞心悅目,刺激人們的食欲,是食品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研究,食用合成色素對人體的毒性作用可能有三方面,即一般毒性、致瀉性與致癌性,特別是致癌性更為人們所關注。專家表示,目前我國食品中添加色素的行為過于普遍,長期食用會危害身體健康。
色素分兩大類,一類為天然色素,一類為合成色素(著色力好、色澤鮮艷、價格便宜)。
食用天然色素是來自天然物,且大多是可食資源,利用一定的加工方法所獲得的有機著色劑。它們主要是由植物組織中提取,也包括來自動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天然色素產品,包括天然植物碳黑、胭脂蟲紅、姜黃、B-胡籮卜素、葉綠素銅鈉鹽、天然花生油色素、芝麻油色素、菜油色素、玉米油色素及香精等。
色素:反對濫用,更反對隱瞞使用
從安全來說,色素只要在國家許可范圍和標準內使用,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目前的問題是,食品中添加色素的行為過于普遍,即使某一種食品中色素含量是合格的,但消費者在生活中大量食用多種含有同樣色素的食品,仍然有可能導致攝入合成色素過多,引起行為異常和學習障礙。有關試驗結果也表明,大量攝入人工合成的色素可引起過敏癥,如哮喘、喉頭水腫、鼻炎、蕁麻疹、皮膚瘙癢,以及神經性頭痛等;某些人工合成的色素作用到人的神經,會影響神經沖動的傳導,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癥狀。
色素:使用已有明確范圍和用量
為了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國家對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中允許使用的品種、范圍和添加量作了嚴格的規(guī)定,目前被批準使用于食品的常見人工合成色素有,莧菜紅、胭脂紅、赤蘚紅、新紅、誘惑紅、檸檬黃、日落黃、亮藍、靛藍這9種。其它如葡萄紅、蕃茄紅、果綠、雞蛋黃、草梅紅等?!妒称诽砑觿┦褂眯l(wèi)生標準》明確規(guī)定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的范圍和用量,例如:日落黃、檸檬黃的最大使用量是0.1g/kg,胭脂紅的最大使用量是0.05g/kg軟飲料(如碳酸飲料)、蜜餞、糕點、糖果、果凍等可使用規(guī)定的食用色素;牛奶、純水、肉制品(如肉干、肉脯、肉松)、炒貨(如瓜子、松子)等禁止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并強調嬰幼兒食品中嚴禁使用任何人工合成色素。
動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
可能導致食品污染的人腸道病毒
小核糖核酸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1–3型脊髓灰質炎、運動障礙柯薩奇病毒A1–24型腦炎、肌炎等柯薩奇病毒B1–6型腦炎、肌炎等
ECHO病毒B1–6型腦炎、肌炎等腸病毒68–71呼吸道、消化道疾病A型肝炎病毒肝炎等呼腸孤病毒呼腸孤病毒1–3型呼吸道和胃腸炎輪狀病毒呼吸道和胃腸炎細小病毒人胃腸道病毒消化道疾病乳頭多瘤空泡病毒人BK和JC病毒致癌等腺病毒人腺病毒1–33型胃腸炎等
動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
食源性寄生蟲病按食物來源一般可分為六大類:①植物源性寄生蟲病,如姜片吸蟲??;②肉源性寄生蟲病,如旋毛蟲病、牛帶絳蟲病、住肉孢子蟲??;③螺源性寄生蟲??;④淡水甲殼動物源性寄生蟲病,如肺吸蟲??;⑤魚源性寄生蟲病,如肝吸蟲?。虎匏葱约纳x病,如隱孢子蟲病等。直接和最危險的引起食源性寄生蟲病的方式是生吃肉源性食品和魚源性食品,如生吃小牛肉、白斬雞、生魚片、清蒸海螺、生雞蛋等;生吃蔬菜也是一個重要傳染途徑。舌隱穴吸蟲
中華分支睪吸蟲
中華分支睪吸蟲卵掃描電鏡圖
矛形雙腔吸蟲和蟲卵
曲領棘口吸蟲和蟲卵
卷棘口吸蟲成蟲
大片形吸蟲與肝片形吸蟲比較
動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
作為一個處于經濟快速發(fā)展階段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具有自身的特點。
一是新老問題并存。由于食品生產、加工、經營條件比較差、工藝落后或是沒有遵守衛(wèi)生操作規(guī)程,造成了食品的微生物、重金屬污染等問題。在相當長時間內,這些老問題將難以得到根本性的解決。與此同時,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又出現(xiàn)了一些工業(yè)化國家所面臨的新問題。
二是源頭污染突出。我國當前有兩億多的農戶在以分散的方式生產初級農產品,包括我們所吃的糧食、蔬菜、水果、雞鴨魚肉、蛋奶,統(tǒng)統(tǒng)是農民生產的。以我國農民目前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和遵守法律意識,出現(xiàn)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等問題是難以避免的。
三是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yè)占多數(shù)決定了食品加工業(yè)水平、素質差。
在當前近50萬個食品生產企業(yè)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業(yè)。以這些從業(yè)人員的素質,出現(xiàn)諸如產品的微生物指標超標、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應該是不奇怪的。
四是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暢通??茖W家和政府部門不及時通報食品安全信息。媒體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不嚴謹、不準確的負面報道和新聞炒作,使消費者
對食品安全問題十分敏感,以致人們紛紛抱怨:“現(xiàn)在還能吃什么!”
不可否認我國的食品安全現(xiàn)狀尚不如人意,還存在許多問題,其中有些還很突出;但情況也決非人們想象中的那樣糟糕。這種錯誤印象的根源在于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存在諸多程度不同的誤解。
肉品質量與衛(wèi)生監(jiān)督屠宰加工的監(jiān)督與檢驗:
過濾器與重要過濾過程屠宰加工企業(yè)布局設備無害化處理屠宰加工用水及環(huán)境加工用水環(huán)境污染肉品生產衛(wèi)生監(jiān)督、法規(guī)
動物屠宰加工的獸醫(yī)衛(wèi)生監(jiān)督與檢驗
肉品分級與質量評價肉品質量與分級
A:無骨肩部通脊
2;牛肩排2;燉無骨前肩肉或牛排3;炸燉牛肉1;肩部短肋3,4;前腿燉肉塊或肉排3;燉用短肋牛肉4;碎牛肉,牛肉餡1。
B:肋通脊2;肋大排2;去骨肋排2
C:上等通脊大排123;T骨大排2;餐廳大排3;上等無骨通脊大排1、2、3;里脊2、3
美國牛肉分割及部位肉塊名稱
牛肉分級主要具有下列作用⑴實現(xiàn)優(yōu)質優(yōu)價,可提高5-20倍經濟價值;⑵規(guī)范和統(tǒng)一國內牛肉產品的質量,促進牛肉生產水平的提高,延長肉牛產業(yè)鏈;⑶對牛肉生產的發(fā)展起到導向和推動作用,促進肉牛繁育、飼養(yǎng)肥育、屠宰加工、牛肉制品加工協(xié)調發(fā)展;⑷使國內整個肉牛產業(yè)納入一個科學的、有序的發(fā)展軌道,增強國際競爭力。根據我國目前肉牛屠宰加工業(yè)的情況估計,牛肉分級員作為一個新的職業(yè)將為社會提供至少4000多個以上的就業(yè)崗位。各等級的分極標準:
A級肉色:鮮紅。牛肉質地:牛肉紋理細致、富有彈性。大理石花紋:適當。脂肪色澤:白色或稍帶淡黃(或琥珀色),脂肪質地必須具有硬度,胴體體表脂肪覆蓋率100%,但允許腰角處和頸肉處薄一些。胴體表面:無明顯缺損。脂肪厚度要求(第11-12肋骨處眼肌上脂肪的厚度):胴體重小于318kg時,最少0.51cm;胴體重大于318kg時,0.76cm。
C級肉色:暗紅色。牛肉質地:較硬,胴體體表較粗糙。脂肪色澤:黃色。脂肪質地:較軟。脂肪覆蓋率:較B級低,頸肉部、后腿外側可見到肌肉。脂肪厚度:胴體體重小于318kg,脂肪厚不小于0.20cm;胴體重大于318kg,脂肪厚度不小于0.30cm。胴體體表:存在缺損。無公害食品的發(fā)展
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分為AA級和A級兩種,其主要區(qū)別是在生產過程中,AA級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和人工合成激素;A級則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農藥、化肥和合成激素
綠色食品標識無公害食品標識有機食品標識相關國標于2001年產生,GB18406-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分為以下四部分:--GB18406.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2-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18406.3-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
--GB18406.4-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2006年11個水產類無公害產品標準:
NY5058-2006無公害食品
海水蝦
NY5066-2006無公害食品
龜鱉
NY5073-2006無公害食品
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
NY5152-2006無公害食品
鲆鰈鰨
NY5160-2006無公害食品
鮭鱒鱘
NY5288-2006無公害食品
蛤
NY5325-2006無公害食品
螺
NY5326-2006無公害食品
頭足類產品
NY5327-2006無公害食品
鯔科?鲹科?軍曹魚科海水魚
NY5328-2006無公害食品
海參
NY5329-2006無公害食品
海捕魚
農場到餐桌安全措施產地安全:無公害畜產品從源頭抓無公害畜產品認證:
無公害畜產品,是指產地環(huán)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guī)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畜產品。
食品衛(wèi)生與食品安全Foodsecurity:任何時候都能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和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以滿足所有人健康而積極生活的膳食需要。foodsafety:食品安全是質量安全、數(shù)量安全及營養(yǎng)與健康的綜合體。食品安全的概念可以表述為:食品(食物)的種植、養(yǎng)殖、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消費等活動符合國家強制標準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害物質以導致消費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費者及其后代的隱患。該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產安全,也包括經營安全;既包括結果安全,也包括過程安全;既包括現(xiàn)實安全,也包括未來安全。Foodhygiene:為確保食品安全性和食用性在食物鏈的所有階段必須采取的一切條件和措施。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脅人體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預防措施,提高食品衛(wèi)生質量,保護食用者安全的科學。食品安全包括食品衛(wèi)生與食品質量,而食品衛(wèi)生與食品質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交叉。以食品安全的概念涵蓋食品衛(wèi)生、食品質量的概念,并不是否定或者取消食品衛(wèi)生、食品質量的概念,而是在更加科學的體系下,以更加宏觀的視角,來看待食品衛(wèi)生和食品質量工作。飲用水和食品加工用水污染的危害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yè)、農業(yè)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據環(huán)境部門監(jiān)測,全國城鎮(zhèn)每天至少有1億噸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全國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全國1/3的水體不適于魚類生存,1/4的水體不適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的城鎮(zhèn)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準,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水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①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yè)廢水;②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③
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的農田污水;④堆放在河邊的工業(yè)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⑤水土流失;⑥礦山污水。
動物性食品安全面臨的挑戰(zhàn)法規(guī):強制性系統(tǒng)性監(jiān)督:HACCPISO9000GMP農場到餐桌計劃SSOP科學認識:普及科學研究所涉及的其它方面Ⅱ人獸共患病(醫(yī)學)Ⅱ人獸共患?。▌游镝t(yī)學)人獸共患病主要是由動物傳染給人,患病動物既是某些病原體的貯藏庫,也是人類某些疫病的傳播者。在新的發(fā)展時期,人獸共患病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特點:新出現(xiàn)的人獸共患病暴發(fā)猛烈,流行迅速,呈全球性分布,如SARS、尼帕病毒??;老病再發(fā),且表現(xiàn)嚴重趨勢,如結核病、布魯氏菌病、口蹄疫等;病原復雜,多種病原混合感染,給預防和治療帶來巨大困難;耐藥性或抗性增加,基因突變或抗原變異,病原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不斷增強;基因重組或基因工程的使用,基因或微生物及產品可直接進入人體,使人體與微生物之間的關系呈現(xiàn)新變化。這些都為公共衛(wèi)生增加了新的問題與挑戰(zhàn)。新的特點:新發(fā),再發(fā);變異性增強,致病力變強
一、概念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義人獸共患病(zoonosis):是指人和脊椎動物之間自然傳播的疾病或感染。OIE:指動物自然地傳播給人的所有疾病或傳染病。特指人類疾病的1415種中61%為人獸共患病,目前僅傳染病性人畜共患病在220種左右。人畜共患病與人獸共患?。海?)人畜共患?。褐饕溉伺c家養(yǎng)、馴養(yǎng)、寵物等動物共患的疾病。(2)人獸共患病:主要指人和所有其他所有動物有關的共患疾病,除家畜外,還包括野生動物、兩棲動物、冷血動物等。世界上已證實的人畜共患病約有400多種,隨著對疾病和病原認識的加深,人畜共患病還將不斷增加。國內目前調查資料表明,共有人畜共患病196種以上,其中細菌病53種,病毒病36種,立克次體?。贩N,衣原體?。卜N,支原體?。狈N,真菌?。斗N,寄生蟲病91種。
人獸共患病與傳染病相比的特點人獸共患病與傳染病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宿主廣泛人獸共患病存在于動物和人類之中,即使在動物方面也是范圍廣泛的不同種類宿主,如炭疽、結核、螺旋體病,都會涉及幾十種以上的動物種類。人們要面對如此眾多的危險動物,公共衛(wèi)生壓力巨大。
2.新現(xiàn)不斷,跨物種傳播一邊新病種、新病型陸續(xù)出現(xiàn),一邊老疫病卷土重來,再度肆虐人畜。隨著人類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的壓力,病原不斷出現(xiàn)變異,導致新現(xiàn)人獸共患病陸續(xù)出現(xiàn)。病原跨物種能力是人獸共患病傳播的驅動源,也是最大的一種流行威脅。
3.人獸共患病數(shù)量以病毒病為多病毒性人獸共患病的損失在所有人獸共患病中相對嚴重。由于病毒性人獸共患病的治療較難,發(fā)生和傳播較快,損失較大。
4.以動物源性人獸共患病為主目前發(fā)生的人獸共患病絕大多數(shù)來自于動物源性,人傳人較少見。
5.以自然疫源性疫病為多現(xiàn)在新出現(xiàn)的人獸共患病以自然疫源性居多,由于人類對于此類病原的攻擊抵抗力相對較弱,往往造成較大損失。
6.長距離傳播很多人獸共患病能夠長距離快速傳播,以氣溶膠形式,迅速危及全人類。如SARS、新冠狀病毒、禽流感、超級耐藥菌等,一天之內就可傳遍全球。
7.傳播形式多樣,防范難度大以食物、水和蟲媒病為經常的傳播渠道,氣溶膠更是快速傳播的形式或途徑之一,如SARS、禽流感、布魯氏菌病等。
8.由機會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在增多原來只針對人或動物致病,現(xiàn)在對動物和人都致病。如肺炎克雷伯氏菌、鮑曼不動桿菌。
9.具有職業(yè)衛(wèi)生危險人獸共患病最先發(fā)生往往具有職業(yè)特點,多數(shù)與動物具有交接面的接觸經歷,如禽流感、SARS、炭疽等,以這些人群作為疫源地中心,逐步向外擴散。
10.非傳染性人獸共患病
人獸共患病與傳染病相比的特點11.涉及多學科、跨領域、全社會:公共衛(wèi)生對全社會的生活、政治經濟都有重要影響;人獸共患病防控是永遠的課題,不會因社會制度變化或發(fā)展時間階段而終止;涉及領域寬泛:如農業(yè)、醫(yī)學、環(huán)境、社會、管理、經濟貿易等。12.新的挑戰(zhàn):①跨物種傳播,生物的變異速度加快,呈現(xiàn)全新趨勢,預測難度加大了;②全球、全國共同應對:“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健康”觀念的普遍接受,人獸共患病不是哪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事情,也不是哪一個部門的事情,是全世界、各行各業(yè)都要涉及的健康問題;由于人獸共患病的這些特點,增加了畜禽產業(yè)及相關產品的風險,給人類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
我們國家目前醫(yī)學和獸醫(yī)學是割裂狀態(tài),對控制人獸共患病是極為不利的;控制人獸共患病,必須控制傳染源,國家和相關部門必須重視人獸共患病源頭控制。★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呼吸、食用、媒介或幾種途徑同時發(fā)生
人獸共患病感染給人的途徑是多方面的,據調查通過食物傳播的人獸共患病占半數(shù)以上。發(fā)生食物感染的主要因素有:缺乏食品衛(wèi)生知識和加工烹調、飲食習慣帶來的感染。當前,通過食品傳染給人的常見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有20~40種。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污染食品后,除了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外,對畜牧業(yè)的發(fā)展也將產生嚴重危害。為了保證人們身體健康,促進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必須加強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特別是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的檢驗工作,尤其是食用動物或屠宰動物的宰前宰后檢驗,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嚴把病從口入關,積極發(fā)揮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的社會作用和責任。還由一小部分人獸共患病人和動物之間部互相傳染。比如布魯氏菌病、結核、沙門氏菌、李氏桿菌
人獸共患病相關風險在氣候變化方面,氣候變化容易影響媒介生物群體,媒介生物將野生動物病原傳染給家養(yǎng)動物,反之亦然,如蜱咬性病毒性腦炎、萊姆病、立克次體、Q熱等,對農業(yè)工人風險最大。生態(tài)因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由于森林過度開發(fā),導致野生動物進入新的區(qū)域,有時甚至進入市區(qū),使野生動物、經濟動物、寵物與人接觸機會大增。人類行為方面,如引入新品種、移民等行為都可能將新病原同時引進。環(huán)境污染方面,野生動物的病原污染于環(huán)境中,如露天垃圾場和肥料的處理,環(huán)境廢棄物處理,鳥、流浪狗等對廢棄物、動物尸體或臟器的撿食,都可導致病原傳播。人獸共患病可增加患癌風險,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獸醫(yī)、肉品檢驗者和屠宰工人的“骨髓增殖紊亂”風險較高,可能與致癌病毒接觸有關,當然這方面機制需要進一步探討。屠宰工人可能成為一類患有周圍神經疾病的特殊人群,美國明尼蘇達州和印第安納州的兩個豬屠宰場在2006~2008年中皆有工人患亞急性神經綜合征的病例,這可能與接觸氣霧豬腦有關。再現(xiàn)人獸共患病調查報告比較少,相應的應對措施就更少,因此職業(yè)風險高,如布魯氏菌病和炭疽,奶牛工人手指結節(jié)就是感染牛副痘病毒引起的。強調流行病學和公共衛(wèi)生的全面合作是“同一個健康”概念所強調的,主要指對人、動物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交界面的新現(xiàn)和再現(xiàn)人獸共患病的防控合作,通過各種支持和法律化來增強動物、公共衛(wèi)生和環(huán)境方面的合作。
就目前國際形勢來看,在食品安全問題中食源性疾病還是各國面對的首要難題。全球每年食源性腹瀉病例超過40億起。在美國,食源性疾病占食品安全事件的83%,其中人獸共患病在食源性疾病引起的死亡中所占比例最高。食品安全成為全球難題
美國與食品死亡有關疾病的百分比
食品鏈(foodchain):是指從初級生產直至消費的各環(huán)節(jié)和操作的順序,涉及食品及其輔料的生產、加工、分銷、儲存和處理。(——來源GB/T22000-2006/ISO22000:2005)注1:食品鏈包括食源性動物的飼料生產,和用于生產食品的動物的飼料生產。注2:食品鏈也包括與食品接觸材料或原材料的生產。
一、食品鏈的概念種植,養(yǎng)殖初級加工生產制造產品儲藏運輸,分銷食品消費動物福利
流行過程中的外部因素流行過程中的外部因素⑵環(huán)境因素環(huán)境因素是指與人類活動無關、但能影響生態(tài)變化或病原循環(huán)的環(huán)境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地理形態(tài),氣候和地質學等。在非生物因素中氣候最重要,其次是緯度,如厄爾尼諾影響霍亂、瘧疾和漢坦病毒肺炎綜合征的發(fā)生。全球變暖影響動物源性疾病的地理分布,如瘧疾、登革熱或利什曼病的發(fā)生。非生物環(huán)境決定季節(jié)性人獸共患病分布與發(fā)生,因為媒介生物受氣候影響最大。自然災難也是非生物因素,如颶風、洪水、地震等影響生物群的分布。②生物因素影響流行過程,a.患病脊椎動物和非脊椎動物群密度大小和發(fā)展情況;b.宿主和媒介生態(tài)學和行為、生物氣候學;c.宿主和媒介移動(家的范圍)和遷移(飛鳥類大范圍遷移)d.宿主群免疫狀況;e.動物群體的應急情況;f.植被模式和類型;g.病原的內在變化(毒性、宿主和媒介范圍)。OneWorld-OneMedicine-OneHealth
人獸共患病按動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可將人獸共患病分成如下幾類:犬來源的人畜共患病:犬布氏桿菌病,彎曲菌病,犬絳蟲?。ü蠈嵔{蟲),隱孢子蟲病,狂犬病,(北美)芽生菌癥,艾利希氏體病(Ehrlichiasis),萊姆病,毛囊蟲病,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癥,犬咬感染癥(Capnocytophagacanimorsus/C.cynodegmi/Pasteurellamultocida/Neisseriacanis/N.weaveri/Bergeyella),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皮膚/內臟利什曼原蟲病,鉤端螺旋體病,胃螺桿菌,人胃螺旋體(Gastrospirillumhominis)病,共尾絳蟲病,胞蟲?。蝌什。?,內臟仔蟲移行癥,洛磯山斑疹熱,心絲蟲病,疥癬蟲病,賈弟蟲病,糞桿線蟲病,皮膚仔蟲移行癥,沙門菌病,皮癬菌病,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病等。貓來源的人畜共患?。贺堊ゲ。笠?,彎曲菌病,內臟仔蟲移行癥,皮膚/內臟利什曼原蟲病,Q熱,狂犬病,疥癬蟲病,弓形蟲病,皮膚仔蟲移行癥,鉤端螺旋體病,巴氏桿菌呼吸道感染癥,皮癬菌病,沙門菌病,動物鸚鵡熱衣原體(Chlamydiapsittaci貓株)病,貓立克次體(Rickettsiafelis)感染癥,胞子絲狀菌(Sporothrixschenckii)病,偽結核耶氏菌(Yersiniapseudotuberculosis)病,犬絳蟲(瓜實蟲)病,貓咬感染癥(Bergeyella(Weeksella)zoohelcum/Capnocytophagacanimorsus/Pasteurellamultocida/Neisseriacanis/)等。牛來源的人畜共患?。禾烤遥瑹o鉤絳蟲病,布氏桿菌病,口蹄疫,蜱媒腦炎,牛海綿狀腦病,牛結核病,狂犬病,偽牛痘,沙門菌病,O157:H7大腸桿菌感染癥,耶氏菌病,牛痘,鉤端螺旋體病,鏈球菌病,賈弟蟲病,隱孢子蟲病,化膿性放線菌(Arcanobacterium(Actinomyces)pyogenes)感染癥,Q熱,新型庫賈氏病,牛羊肝吸蟲病,口蹄疫,日本血吸蟲病,新包蟲病等。人獸共患病豬來源的人畜共患?。禾烤遥i鉤蟲病,豬丹毒絲菌病,隱孢子蟲病,有鉤絳蟲病,黃桿菌(Flavobacteriumspp.)感染癥,沙門菌病,第二型豬鏈球菌感染癥,肉孢子蟲感染癥,疥癬蟲病,狂犬病,芽胞梭菌感染癥,豬水皰病,口蹄疫,弓形蟲病,巴氏桿菌病,流行性感冒,旋毛蟲病,耶氏菌病,鉤端螺旋體病,日本腦炎,其他鏈球菌感染癥,布魯氏菌病,尼帕病毒感染癥,阿米巴感染癥等。羊來源的人畜共患?。簭澢。烤遥蚪佑|傳染性化膿性口炎,蜱媒腦炎,賈弟蟲病,Q熱,沙門菌病,布魯氏菌病,隱孢子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狂犬病,跳躍病,裂谷熱,兔熱病,放線桿菌(Actinobacillusspp.)感染癥,耶氏菌病,沙眼衣原體?。–hlamydiatrachomatis綿羊株),牛羊肝吸蟲病等。嚙齒類來源的人獸共患?。喊⒏⒊鲅獰?,鼠咬熱,鉤端螺旋體病,狂犬病,蜱媒回歸熱,鼠疫,玻利維亞出血熱,漢坦病毒感染癥,李氏桿菌病,立克次體痘,皮癬菌病,委內瑞拉出血熱,賈弟蟲病,拉薩熱,恙蟲病,地方性斑疹傷寒,土拉菌?。ㄍ脽岵。?,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耶氏菌病,膜殼絳蟲病、短小絳蟲病,螺桿菌感染癥,猴痘,沙門菌病,毛細線蟲病,隱孢子蟲病,旋毛蟲病等。人獸共患病馬來源的人畜(獸)共患病:狂犬病,炭疽,鼻疽,鉤端螺旋體病,沙門菌病,隱孢子蟲病,布氏桿菌病,亨德拉病毒病,耶氏菌病,流行性淋巴管炎、放線桿菌感染癥等。鳥禽來源的人獸共患?。呵萘鞲?,彎曲菌病,鸚鵡熱衣原體病,丹毒絲狀菌病,新城疫,巴氏桿菌病,沙門菌病,組織胞漿菌病,西尼羅病毒熱,耶氏菌病,新型流行性感冒,隱球菌病等。兩棲爬行動物來源的人畜共患?。荷抽T菌病,蛇螨(Ophionyssusnatricis)寄生,嗜水氣單胞菌感染,大腸桿菌病,幼裂頭絳蟲病,潰瘍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ulcerans)感染癥,芽胞梭菌感染癥,舌蟲感染癥(Pentastosomiasis),遲鈍愛德華氏菌(Edwardsiellatarda)感染癥,彎曲菌病等。蝙蝠來源的人獸共患?。嚎袢。俨《靖腥景Y,組織胞漿菌病,亨德拉病毒病、SARS等。非人靈長類來源的人獸共患?。喊捳頑病毒感染癥,埃波拉病毒出血熱,猴痘,馬爾堡病毒出血熱,桿菌性痢疾,黃熱病等。魚來源的人畜共患病:霍亂,肉毒桿菌中毒,膨結線蟲?。ㄓ址Q巨腎蟲病,由Dioctophymerenale所引起),腸炎弧菌食物中毒,類丹毒(丹毒絲狀菌感染癥),橫川吸蟲病,安尼線蟲病(Anisakiosis),棘口吸蟲病(Echinostomiasis)等。動物疾病的防疫與動物檢疫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需要的風險性分析所謂“風險”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和時期內,行為主體在實現(xiàn)特定目標的過程中,由于未來行為預期及客觀條件的不確定性而可能導致的實際(行為)結果與預期目標發(fā)生偏離的非期望特性或特征的總和。風險評價過程包括危害物鑒別和4個相互關聯(lián)的評價步驟,風險評估、必須鑒別潛在風險因子描述,結果應使人容易理解。風險評估文件管理要用于進一步的風險信息交流和危害管(處)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重大疫病風險評估與處理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需要的風險性分析風險分析的基本內容包括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風險交流三個方面。
①對影響事物發(fā)展方向的風險因素進行辨識;②對各風險因素產生的可能影響及后果進行分析和評估;③綜合評價各種分析和評估結果得出事物可能的發(fā)展方向及偏離預期目標的程度;④提出預防事物可能發(fā)生偏離的措施(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步驟風險評估步驟獸醫(yī)生物制品引入中的釋放評估:A疫苗產品的稀釋效果(生長和維持介質,穩(wěn)定劑);B疫苗生產中病原放大效果;C疫苗批次實驗;D疫苗生產的滅活效果;E疫苗免疫原的滅活效果;F疫苗生產過程中分離、濃縮、凍干及重建效果。風險評估步驟(2)接觸評估(ExposureAssessment)要盡可能地詳細描述和定量分析動物及人暴露病原或釋放病原的相關環(huán)境條件和特性。接觸評估是一種典型的對動物和人群體可能接觸的可能含病原動物或產品數(shù)量、時間、頻率、接觸的持續(xù)性、接觸途徑(消化道、吸入、昆蟲叮咬)及種類和特征。對引入的一些動物或動物產品的接觸評估要求進行如下內容評價:A潛在的媒介存在;B病原的性質和特性;C釋放原固有性質和計劃使用目的;D接觸途徑、傳播模型和進入門戶;E病原的初級、次級和間接宿主;F出口國人和動物數(shù)量統(tǒng)計學;G習慣和培養(yǎng)操作;H執(zhí)行動物和人健康法規(guī)情況;I對非使用的生物材料或污染物的處理操作;J地理環(huán)境特征。風險評估步驟對獸醫(yī)生物制品引進時的接觸評估:A引進數(shù)量(劑量);B劑量大??;C應用途徑;D目標和非目標種類;E感染域值;F免疫低下亞群,包括動物和人針對性如何;G環(huán)境和宿主存在的情況。
風險評估步驟(3)后果評估(ConsequenceAssessment)后果評估是對接觸病原特殊性和經濟后果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描述和定量分析。必須存在偶然的機會才能產生對健康和環(huán)境的副作用。后果評估是一種特定環(huán)境下對動物和人健康影響典型的詳細陳述。后果評估可能包括下述情況的結果:A動物死亡、除掉和屠宰;B生產的損失,包括流產和不育;C遺傳信息丟失;D商業(yè)禁止的損失;E家畜禁止轉運的限制;F家畜市場的損失;G控制和清除的費用;H監(jiān)督調查、實驗室和追回費用;I檢疫和隔離等的費用;J清潔和消毒的費用;K其它處理費用;L疫苗費用;M人疾病和死亡;N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風險評估步驟(4)風險預測(RiskEstimation)是對釋放評估、接觸評估、后果評估對健康和環(huán)境風險定量測定的綜合分析,最終結果是對健康和環(huán)境不利影響可能預測,包括可能、不定的特征或這些預測的可信程度。風險預測是對從危害物鑒別到不期望結果的各種風險途徑的全面考慮。一個定量的風險預測是對釋放、接觸評估的綜合分析,最終結果可能包括:A對動物及動物群體、人在特定時期內受健康影響的數(shù)量;B這些預測中也包含了可能的分布、不確定性等;C各種模型輸入的描述;D對風險預測結果的可能變化排列出敏感分析輸入可能;E模型輸入依賴和相關性分析。風險預測的原則A風險預測應該是對真實狀況的彈性分析,并不是用一種方法處理所有情況。以動物生物材料舉例,引進的生物材料可能存多種危害物,通過流行病學鑒別、檢測和調查系統(tǒng)、接觸環(huán)境等可能鑒別出多種危害物。B使用定性和定量風險預測;C鼓勵將風險評估與風險處理分開,避免受以前有規(guī)律的結論的影響。D風險評估是根據現(xiàn)在最好的可利用資料進行分析,評估應很好記錄在案,而且要有監(jiān)視的科學文獻資料支持。E堅持風險評估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以保證其公正合理。一致性可能受到類似生物樣品、可利用資料類型和數(shù)量的影響。F風險評估應說明在風險預測結果中的不確定性。G一般來講風險預測隨著生物材料引進容量或數(shù)量的增加而增加。H當有其它材料可利用時,應對風險評估進行即時修改。風險評估步驟風險評估步驟
風險管理原則(A)對輸入品的風險管理主要是考慮對動物和人不利健康影響因素,即與健康有關的風險評估結果呈直相關。這些衛(wèi)生評價結果又會對經濟產生影響。(B)《國際動物衛(wèi)生法典》中規(guī)定的OIE國際標準應該是風險管理的衛(wèi)生措施的最佳選擇。(5)風險溝通(RiskCommunication)
風險溝通是指風險審查人、風險管理者和其它利益部分對風險信息的交流。風險溝通是磋商、討論和評價的過程,來加強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高效性和普遍接受性。
風險溝通原則A對輸入品決定接受或拒絕決定后風險溝通應該是公開的、相互的和透明的。B風險溝通的主要接受者包括輸出國的官員、利益相關者如本國的和外國的工業(yè)集團、本國家畜生產者及消費集團。C同業(yè)互查是指風險溝通的一個組成部分,為了獲得科學和分析關鍵,保證科學資料、方法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D對模型、模型輸入和風險評估的風險預測中的不確定性應該溝通。海因里希疫病損失評估方法
災害損失可用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比的規(guī)律來估計,即先計算直接損失,再按1:4的規(guī)律,以5倍的直接損失量作為災害損失估計值。但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比例。疫病間接損失一般是直接損失的7~20倍。
禽流感防控中的成本與效益分析
獸醫(yī)實驗室生物安全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與比較醫(yī)學比較醫(yī)學⑴發(fā)育生物學比較研究中的應用⑵繁殖性能比較與節(jié)育研究⑶營養(yǎng)代謝疾病比較研究⑷人獸共患病比較研究⑸藥效學與毒理學比較研究⑹腫瘤比較研究動物或生物對人類疾病的風險預警作用 ⑴作為灰塵和空氣污染對人類健康威脅的哨兵動物⑵作為飲水中健康威脅的哨兵動物⑶作為人類飲食消費中健康威脅的哨兵動物⑷作為媒介源性和動物源性疾病對人類健康威脅的哨兵動物⑸作為環(huán)境化學物質對人類健康威脅的哨兵動物⑹寵物作為環(huán)境引發(fā)人患癌危險的哨兵動物(室內空氣污染)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與比較醫(yī)學
動物-人-環(huán)境因素相互影響與公共衛(wèi)生(1)動物為人類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2)人類健康與動物的關系:
精神依托
增加活動量幫助病人康復(3)動物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衣著原料(4)瀕危動物分布 (5)動物健康與人類健康關系密切(6)環(huán)境-動物的關系影響人類的健康(7)藥物與動物病原不斷“賽跑”(8)動物傳染給人的疾病危害(9)人與伴侶動物(寵物)互惠關系
動物疾病傳播給人的應對措施動物實驗模型動物健康福利動物的五大自由動物健康福利歐盟寵物動物福利法的一般規(guī)定(1)寵物動物的購買和轉讓(2)寵物動物外觀的改變(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腫瘤篩查與預防試題及答案
- 縱深思考的公共衛(wèi)生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考題應用實例試題及答案
- 網絡設計師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探索試題及答案
-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應急管理策略試題及答案
- 緊跟時代步伐2024年系統(tǒng)規(guī)劃與管理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明確公共衛(wèi)生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備考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考試的知識框架試題及答案
- 管理學生試題及答案
- 藥師考試趨勢分析試題及答案
- GB/T 44127-2024行政事業(yè)單位公物倉建設與運行指南
- 汽車配件采購的合同范本
- 2024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解讀
-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中測試卷(共6套)
- 油氣管道輸送效率提升技術
- 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卷
- 脫掛式客運索道報價說明(單線循環(huán)脫掛抱索器車廂式索道)
- 2024年4月自考00642傳播學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評分標準
- 材料設備進場計劃及保證措施
- 論漢語言文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 四年級藝術測評美術素養(yǎng)考試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