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譚澤明
湖南師范大學醫(yī)學院臨床系中醫(yī)教研室
第六章辨證1、基本掌握證、辨證、八綱的基本概念;八綱證侯及鑒別要點。學習目的3、了解八綱各證間的關系及其他內容。2、初步熟悉臟腑辨證的含義及臟病辨證、腑病辨證、臟腑兼病辨證的部分內容(心氣、血、陰、陽虛證、心火亢盛證,風熱犯肺、肺陰虛證,中氣下陷證,肝氣郁結證,腎虛水泛證,心脾兩虛、肝腎陰虛證。第六章辨證概述
一、辨證:將四診搜集的資料,運用中醫(yī)理論進行綜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從而概括和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的過程。二、證:又稱證候,是對疾病發(fā)展過程中一定階段的病因、病性、病位以及邪正盛衰等所作的病理概括
其實質是反映當前的病理本質。第六章辨證三、癥:即癥狀,是指疾病表現(xiàn)在外的癥狀和體征,亦即臨床表現(xiàn)——疾病的現(xiàn)象。
自覺的:如頭痛、胸悶、心悸……等他覺的:舌象、脈象、神色形態(tài)改變等體征癥是機體病變的客觀反應,是判斷疾病的原始依據(jù)。第六章辨證四、病
疾病的簡稱,是對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變化、治療等全過程中特點與規(guī)律的概括。第六章辨證五、辨證內容
八綱辨證:辨證的總綱,具有共性。
臟腑辨證:辨證的基礎,為內傷辨證法,認識五臟六腑病變。六經辨證:外感病辨證衛(wèi)、氣、營、血辨證:外感溫病辨證方法。
第六章辨證第一節(jié)八綱辨證概述:八綱: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四對矛盾的八個方面。
八綱辨證:即用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四對矛盾來分析,歸納四診所取得的材料,來說明病變的部位、性質、邪正盛衰之類別的一種辨證方法。八綱辨證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證方法,是各類辨證的總綱。
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一、表里
表里辨證是辨別疾病病位的綱領
(病位深淺、病情輕重病勢趨向)
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
原因:六淫皮毛口機體、外感病初期。特點為:起病急、病位淺、病程短。臨床表現(xiàn):惡(風)寒、發(fā)熱、舌苔薄白、脈浮為主。兼頭身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癥狀。病機:外邪襲表、衛(wèi)陽被遏、正邪相爭治法:宜肺解表辛溫——麻黃湯辛涼——銀翹散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一)表證二)里證:臟腑氣血內部深層所致證候的概括多見于外感病中、后期或內傷雜病。特點:起病較慢、病位較深、病程較長,病情較重。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臨床表現(xiàn):不惡風寒、而畏寒或發(fā)熱,脈象不浮、有舌象改變、主要以臟腑病變?yōu)橹?,或為實證,或為虛證。病因病機:①表邪不解、內傳入里。②外邪直入臟腑③情志所傷、飲食不良、勞倦過度等治法:和里。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三)、表證與里證的關系:
1、表里同?。孩俦砦唇?、邪入里②病邪同犯表里③舊病未愈、復感外邪。
2、表里轉化由表入里
由里出表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四)、表證與里證的區(qū)別:1、疾病特點新病、外感、病程短、病情輕、病位淺——
表證久病、外感、內傷、病程長、病情重、病位深---里證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2、臨床表現(xiàn)惡寒、發(fā)熱并見、苔薄白、脈浮——表證只寒不熱或只熱不寒、舌質、舌苔改變、脈不浮、臟腑病變?yōu)橹?、涉及范圍廣、癥狀復雜、變化多端
-----
里證
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二、寒熱寒熱辨證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寒為陰邪、主指疾病的陰寒的性質。熱為陽邪、主指疾病的陽熱性質。寒熱是陰陽偏盛“陽盛則熱”“陰虛則熱”
偏衰的病理表現(xiàn)“陰盛則寒”“陽虛則寒”寒證:陰盛或陽虛的表現(xiàn)熱證:陽盛或陰虛的表現(xiàn)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一)、寒證1、病因:受寒邪、過食生冷→陰盛傷陽→表寒寒↓病機:陰盛陽衰—機能↓—里寒證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2、臨床表現(xiàn):
惡寒怕冷、四肢冷、面、唇、苔、小便清白、脈遲或緊、頭身痛、踡臥、痰、涎、涕、便均清稀、氣味淡、口舌潤
[冷、白、遲、痛、踡、稀、潤]3、治療:寒者熱之——用溫熱藥以助陽散寒。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二)熱證
感受陽熱之邪、或人體陰液不足的表現(xiàn)
1、臨床表現(xiàn):發(fā)熱、里熱為主、喜涼、口渴喜飲、面紅目赤、煩躁不寧、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脈數(shù)、甚則神志錯亂、吐血、衄血、便血、等
(熱、赤、黃、干、數(shù)、亂)2、治療:熱則寒之——用寒涼藥清熱養(yǎng)陰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三)、寒證與熱證的鑒別:
臨床多根據(jù)寒熱的特點、多從面色、寒熱喜惡、口渴與否、四肢冷暖、二便情況、以及舌、脈變化進行區(qū)別。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四)寒證與熱證的關系
1、寒熱錯雜:寒證與熱證同時出現(xiàn)主要分清表里上下、經絡臟腑、寒熱多少、標本主次、以利臨床用藥。2、寒熱轉化寒證化熱:表寒證→里熱證熱證化寒:陽熱證→亡陽證3、寒熱真假:真寒假熱
真熱假寒
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1)真寒假熱:
內有真寒而外見假熱現(xiàn)象。如身熱、面赤、口渴、脈大、證似熱象、但仔細分辨發(fā)現(xiàn):身熱但欲近衣被、口渴不欲飲或喜熱飲、面赤但如妝、脈大而無力、可兼見氣息不熱、語聲無力、尿清便溏、舌淡等寒象。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2)真熱假寒:
四肢逆冷、面色晦滯、脈沉、證似寒象、但四肢逆冷而胸腹身熱、且見呼吸氣粗而熱、煩躁、口渴喜冷飲、小便赤、大便秘結、舌苔白黃厚干、舌質紅、脈沉實有力或滑數(shù)。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三、虛實
虛實辨證是辨別邪正盛衰的綱領。虛證是正氣不足所見之證,實證是邪氣盛所見之證。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一)虛證:包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不同,概括起來能夠說明虛證的常見證是:
久病體虛、少氣懶言、食少自汗、消瘦泛力、精神萎靡、心悸心煩、形寒肢冷或五心煩熱、自汗盜汗、耳聾耳鳴、腰脊酸軟、二便失禁、舌凈無苔,舌質胖嫩色淡、脈沉細弱等。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1、血虛證:
血液虧虛、臟腑失其濡養(yǎng)致面色無華或萎黃、唇爪色淡、失眠多夢、手足麻木、舌淡、脈細無力等。治法:益氣補血—四物湯、當歸補血湯、人參養(yǎng)營湯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2、氣虛證:
元氣不足、臟腑機能↓、臨床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頭暈目眩、自汗畏風、動則加劇、舌淡、脈虛無力。治法:補氣——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3、陰虛證:
形體消瘦、午后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口燥咽干、小便黃短、大便干、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法:清熱養(yǎng)陰——六味地黃湯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4、陽虛證:
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口淡不渴、精神萎靡、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苔白、脈沉遲無力。治法:溫補陽氣——附子理中湯、金匱腎氣丸。‘’×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二)實證:新病、邪正俱盛、所致“亢盛”、“有余”等證候的概括。臨床表現(xiàn):形體壯實、呼吸氣粗、精神煩躁、疼痛拒按、舌脈實象等。特點:癥狀表現(xiàn)激烈,多新病、急性病、病程短。治法:實則瀉之。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三)、虛證與實證的鑒別:
主要從病程長短、聲音氣息強弱、疼痛的喜拒按、舌質的老嫩、脈象的有無力等方面區(qū)別。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四)虛證與實證的關系1、虛實夾雜
2、虛實轉化
3、虛實真假
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1、虛實夾雜①虛中夾實—虛為主、夾有實證、如脾虛水腫。②實中夾虛—實為主、夾有虛證、如心絞痛、肝硬化③虛實并重—如蟲積、疳積等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2、虛實轉化:①由實轉虛:實熱證→亡陽②因虛致實:脾虛→食滯、脾虛→水腫
3、虛實真假:真實假虛:本實標虛——血瘀崩漏真虛假實:本虛標實——脾腎陽虛之水腫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
陰陽是概括病證類別的綱領、又是八綱的總綱。
一)陰證:陽氣虛衰或寒邪凝滯的證候的概括臨床表現(xiàn):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畏寒肢冷、氣短聲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白、脈遲弱等。四
陰
陽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二)陽證:熱邪盛、機體機能呈亢奮、有余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身熱面赤,煩躁不寧、氣壯聲高、口渴、冷飲,呼吸氣粗、便秘或下利、小便短赤、舌紅、苔厚、脈滑、洪、實等。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三)亡陰證與亡陽證
1、亡陰證:因體內陰液大量消耗,呈陰液衰竭的證候。臨床表現(xiàn):汗出粘手、呼吸短促、身熱手足溫,煩躁不安、渴冷飲、面潮紅、舌紅而干、脈細數(shù)。治法:益氣養(yǎng)陰——生脈散。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2、亡陽證:體內陽氣暴脫,是陽氣虛脫的證候。臨床表現(xiàn):突然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汗出稀冷、四肢厥冷、呼吸微弱、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淡、脈微欲絕。治法:回陽救逆——參附湯第六章辨證.八綱辨證舉例李×,男。15歲。發(fā)病前一日洗澡后回家途中受風吹近1小時,到家后發(fā)現(xiàn)眼瞼頭面浮腫,伴發(fā)熱體溫38.2℃,怕冷加衣亦不能緩解,頭痛,小便短少,舌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曹×,女,42歲,該患者素體虛弱,少食納呆,大便稀軟。近半年來時覺脘腹冷痛,痛勢綿綿,喜溫喜按,食少腹脹,大便清稀,帶下色白質稀,畏寒肢冷,口淡不渴,下肢浮腫,小便短少,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張×,女,28歲。該患近日來寒熱往來,身目俱黃,黃如橘皮,胸脅脹痛,泛惡欲嘔,口苦,厭食腹脹,大便不調,小便短赤,帶下黃臭,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齊×,男,27歲。1989年10月21日初診。自訴近一年來睡眠欠佳,多夢易醒。近三個月來常有遺精,每月有十余次,伴頭暈、腰酸乏力,心煩心悸、口苦咽干。舌紅無苔,脈細。
第二節(jié)臟腑辨證
概述一、含義:以臟腑為綱對疾病進行辨證?;A:臟腑的生理、病理——藏象學說依據(jù):癥狀、體征內容:臟病、腑病、臟腑兼?。ū娌∫颉⒉⌒院筒∥幌嘟Y合)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一、心與小腸病變
(一)心病辨證
虛證心氣虛、心陽虛、心陽暴脫、心血虛、心陰虛實證心火亢盛、心脈痹阻
痰迷心竅、痰火擾心等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1、心臟的主要病變心與血脈心臟本身失養(yǎng)——心悸心慌脈細弱的病變血行失常障礙:心痛、脈結、代、促妄行:吐血、衄血心神的(輕)神志不寧、氣血不足所致:心煩、失眠、健忘、多夢等病變(重)神志錯亂、陰陽失調所致:神昏、譫語、癲狂。舌與面的病變、小腸病變等。
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2、常見臨床表現(xiàn):心悸、慌、痛、煩、失眠、多夢、健忘、神昏、譫語、舌痛生瘡、小便短赤澀痛等。
3、病因:虛證—久病傷、先天不足、勞倦思慮過度、年高體虛、汗下太過、失血過多等。實證—氣滯血瘀、火擾、痰阻等。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一)心氣虛主證:心悸、氣短、自汗,胸悶不適,神疲體倦,面色淡白,脈細無力或結代。辯證;心氣不足,鼓動無力,故見心悸氣短,脈細無力或結代,神疲體倦,心氣不足,衛(wèi)陽不固則自汗出。心氣不足,氣血不得上榮,故面色淡白。心氣虛,中氣不足,胸中氣機不暢,故胸悶不適。治法:補心氣,安心神。方藥:養(yǎng)心湯加減。(黃芪、黨參、白術、茯苓、酸棗仁、柏子仁、甘草等。)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二)心陽虛主證:除有心氣虛的癥狀外,還出現(xiàn)畏寒肢冷,面色滯暗,心胸憋悶或作痛,舌質紫暗而胖嫩,脈弱?;蚣嬉姶蠛沽芾?,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脈微欲絕,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為心陽虛脫的危候。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辯證:多見久病體弱,暴病傷陽耗氣,年老臟氣衰弱,稟賦不足等情況。心陽虛,心陽不振,陽氣不得外達,故畏寒肢冷,面色滯暗。心陽不振,胸中陽氣痹阻,故心胸憋悶或作痛,舌質紫暗,口唇青紫。若心陽暴脫,宗氣大泄,則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息短氣微,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脈微欲絕。治法:溫通心陽,回陽救逆。方藥:桂枝甘草湯加減或四逆湯加減。附子、肉桂、干姜,五味子,桂枝等。
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三)心血虛主證:心悸、失眠,多夢,頭暈、健忘、心緒不寧,怔忡,面色淡白無華,指甲蒼白,四肢無力,唇舌色淡,脈細無力等。辯證:多見于久病體虛,脾運不健或亡血失血之人。心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故心悸不寧,甚至怔忡。血不養(yǎng)心,神不守舍,故失眠多夢。血虛不能上榮清竅,故頭暈,健忘,面色淡白無華,唇舌色淡。血虛不能充實血脈,榮養(yǎng)四肢肌肉,故四肢無力,指甲蒼白,脈細無力。治法:補養(yǎng)心血,益氣安神。方藥:四物湯加減當歸、白芍、熟地、元肉、棗仁、五味子、百合、小麥、黃芪、黨參、茯神、遠志等。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四)心陰虛,虛火上炎主證:失眠、多夢、心悸、健忘,虛煩、盜汗,手足心熱,口干咽燥,舌尖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蛴袃深a發(fā)紅,心煩怔忡,頭暈目眩等虛火上炎之癥,辯證:平素肝腎不足,真陰虧耗,或熱病后期陰傷未復者,陰血不足,血不能養(yǎng)心寧神則出現(xiàn)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等,陰虛內熱則見盜汗,虛煩、手足心熱、口干咽燥、舌尖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兩頰發(fā)紅、頭暈目眩等為虛火上炎之癥。治法、方藥:滋補心陰,清心安神——補心丹
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五)心火亢盛
主證:心煩心痛神昏詹語
面赤口渴尿黃口舌生瘡便結等里熱證治法:清心瀉火方藥:瀉心湯(芩連大黃)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二)小腸病辨證小腸里熱熾盛表現(xiàn)為: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小便赤澀尿道灼痛尿血舌紅苔黃脈數(shù)等清心導赤——導赤散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姚×,女,50歲,工人。心悸、頭暈半年余。一年前月經不調量多,色淡,淋漓不斷,持續(xù)5個月,經診刮及藥物治療,月經停止,已有半年多未再行經,但相繼出現(xiàn)心悸、心慌,并有頭暈、睡眠不實、多惡夢、健忘、飲食不香、大便干結。查體:面色淡白,唇舌甲色淺淡,苔薄白,脈細無力。王×,男。29歲,職員(本職家屬)。低熱伴心悸、心煩3個月。3個月前,不慎感冒,高熱39~39.8℃,持續(xù)一周余,并伴有喉痛、咽喉紅腫,西醫(yī)確診為化膿性扁桃體炎,經用消炎治療程,高熱雖退,但仍有反復低熱,午后為甚。體溫一般在37.5~38℃之間,伴食少、便干、口渴,近一個月來又出現(xiàn)心悸、心煩、手足心熱、盜汗心電圖檢查;竇性心動過速,心率112次/min。
二、肺與大腸病辨證
1、肺的病證虛證:氣虛陰虛實證:風、寒、燥、熱等邪氣侵襲或痰濕阻肺等2、肺病常見癥狀:咳嗽氣喘吐痰胸痛咯血呼吸不利等3、常見病證:主要反映在①主氣司呼吸功能不足②水液代謝失調③衛(wèi)外機能失常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一)肺陰虛:
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咽干聲嘶形疲潮熱盜汗等陰虛證。治宜滋陰潤肺——百合固金湯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二)風熱犯肺:
——肺失清肅
臨床表現(xiàn):咳嗽吐黃稠痰咽痛口渴+表熱證清熱宣肺解表——
銀翹散
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
肺氣虛風寒束肺燥邪傷肺痰熱壅肺痰濕阻肺大腸濕熱大腸津虧
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姜×,女,21歲,學生。因咳嗽、發(fā)熱,胸片檢查發(fā)現(xiàn)為右肺結核,經抗癆治療6個月,少效而來診。。癥見干咳少痰,痰中帶血,胸痛,潮熱顴紅,咽干口燥,舌質紅,苔薄黃少津,脈細數(shù)。
張×,女,25歲,發(fā)病前日因天熱風吹過久,夜即發(fā)熱38℃,微惡寒咳嗽,咳黃稠痰,鼻塞流濁涕??诳恃释矗嗉饧t,苔薄黃,脈浮數(shù)。三、脾與胃病辨證
(一)脾病辨證虛證脾以虛證多見實證1、脾病常見癥狀:食入不化惡心嘔吐大便溏
四肢水腫面色萎黃下部出血等
2、病因:陽氣虛衰運化失調水濕痰飲內生氣虛下陷脾不統(tǒng)血等。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3、常見證候
(1)虛證:均有氣虛證表現(xiàn)①脾氣虛:食少納呆、脘腹脹滿、口淡無味、便溏等益氣健脾——六君子湯②中氣下陷:內臟下垂或脫肛或久瀉兼氣虛證者補中益氣——補中益氣湯③脾不統(tǒng)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兼氣虛證者益氣攝血——歸脾湯④脾陽虛:腹脹冷痛喜溫喜按形寒肢冷等陽虛證溫中健脾——理中湯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2)實證:均與濕邪有關①寒濕困脾脘脹腹?jié)M黃如熏煙不思食苔白膩脈濡緩
便溏嘔惡②脾胃濕熱身黃身重等黃如桔色苔黃膩脈濡數(shù)
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二)胃病辨證虛證以實證多見實證
1、常見癥狀:腹痛脘脹惡心嘔吐反胃哎氣呃逆等
2、病因:多因寒熱飲食等致受納腐熟功能障礙胃氣上逆等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3、常見癥候
①胃陰虛:胃脘隱痛或嘈雜饑而不食或干嘔口渴舌紅脈細數(shù)滋陰養(yǎng)胃——益胃湯
②胃火熾盛:胃脘灼痛吞酸喜冷飲消谷善饑舌紅脈滑數(shù)。清胃瀉火——清胃湯③食滯胃脘胃脘脹滿疼痛哎腐吞酸矢氣酸臭苔厚膩脈滑消氣導滯——保和丸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四、肝與膽病辨證(一)肝病辨證虛證及虛實雜證實證一方面是氣血陰陽的盛衰失調,并具有肝氣易郁,肝陽易亢肝之陰血易虧肝風易動等病理特點1、常見癥狀:胸脅少腹脹痛竄痛煩燥易怒頭暈目眩肢體震顫手足抽搐目疾月經不調睪丸脹痛白帶淋濁等。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2、病因:虛者乃肝陰肝血不足所致實者為氣郁火盛及寒邪濕熱等侵犯虛實夾雜:多為肝功能紊亂、失常致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等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
肝氣郁結:情志抑郁或易怒胸脅少腹痛痞塊咽梗痛經等
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肝火上炎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肝膽濕熱虛證—肝陰(血)虛五腎與膀胱病辨證(一)腎病辨證“久病必腎腎病必虛”腎為先天之本藏元陰元陽只宜固藏不宜外泄腎陰虛腎陽虛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腎的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長、發(fā)育和生殖在體合骨,其華在發(fā),開竅于耳和二陰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與膀胱相表里膀胱的生理功能:主貯尿和排尿腎與膀胱辨證1、腎病常見:腰膝酸軟腰痛耳鳴耳聾須發(fā)早白齒松發(fā)脫陽萎遺精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腰以下水腫氣短喘促二便異常等
2、病因:年老體衰或先天不足或房室過度或久病傷腎—致腎氣虧損失其封藏固攝之權而致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概念:是指腎臟陽氣虛衰所表現(xiàn)的證候。病因:先天不足,素體陽虛年老腎氣衰弱房室產育過多證候:腰膝酸軟,形寒肢冷,下肢為甚,頭暈耳鳴,神疲乏力,陽痿,不孕,尿少,浮腫,或五更泄,面色晄白,舌淡胖,脈沉弱。腎陽虛病機分析:溫煦無力——腰膝酸軟,形寒肢冷,陽痿,不孕氣化不及——五更泄,尿少,浮腫精髓不足腦失所養(yǎng)——神疲,頭暈耳鳴治法:溫壯腎陽方藥:右歸丸、附桂地黃丸腎陽虛腎陽虛概念:是指腎陽虛衰不能溫化水液,水濕泛濫所表現(xiàn)的證候。病因:先天不足,素體陽虛年老腎氣衰弱房室產育過多證候:水腫下肢為甚尿少耳鳴腰酸軟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腎虛水泛病機分析:
溫煦無力——腰膝酸軟,形寒肢冷氣化不及——尿少,浮腫下肢為甚
治法:溫陽利水方藥:真武湯腎虛水泛腎陽虛概念:是指陰液虧虛,虛熱內擾所表現(xiàn)的證候。病因:久病傷腎房室過度熱病傷陰證候:眩暈,耳鳴耳聾,失眠多夢,咽干舌燥,腰膝酸軟,形體消瘦,五心煩熱,盜汗,男子遺精,女子經閉,不孕,或見崩漏,舌紅苔少而干,脈細數(shù)。腎陰虛病機分析:腦髓失充養(yǎng)——頭暈耳鳴,發(fā)落齒搖,腰膝酸軟男子不育,女子經閉,不孕虛熱內生——
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口干咽燥,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治法:滋陰補腎方藥:六味地黃丸腎陰虛腎陰虛腎精不足概念:是指濕熱蘊結膀胱所表現(xiàn)的證候。病因:外感濕熱之邪蘊結膀胱飲食不節(jié),濕熱內生,下注膀胱證候:尿急,尿頻,排尿灼熱疼痛,尿黃赤混濁,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可伴有發(fā)熱腰痛,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膀胱濕熱病機分析:膀胱氣化失?!”愣虧焕?,淋瀝不盡濕熱下迫尿道——尿頻,尿急,尿赤混濁煎熬津液——
渣滓沉結成結石治法:清熱利濕通淋方藥:八正散膀胱濕熱濕熱蘊結六臟腑兼病辨證(一)含義:兩個以上臟腑相繼或同時發(fā)病即為臟腑兼?。ǘ┏R娂娌。?/p>
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概念:是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表現(xiàn)的證候。病因:情志不遂,肝氣犯胃證候:胸脅、胃脘脹滿疼痛,呃逆,噯氣,吞酸嘈雜,煩躁易怒,苔薄黃,脈弦?!挝覆缓团K腑兼病辨證病機分析:肝郁氣滯——胸脅脹痛肝氣橫逆,氣滯于胃脘——胃脘脹痛氣郁而生熱——吞酸嘈雜,苔黃,脈弦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方藥:柴胡疏肝散——肝胃不和臟腑兼病辨證肝胃不和概念:是指心血虧虛,脾氣虛弱所表現(xiàn)的證候。病因:久病體虛慢性失血證候: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飲食減少,腹脹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黃,或皮下出血,婦女月經量多色淡,或崩漏或經少,經閉,舌淡,脈細弱。——心脾兩虛臟腑兼病辨證病機分析:心神失養(yǎng),神不守舍——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脾失健運——食少,腹脹便溏,倦怠乏力攝血無力——皮下出血,月經量多,崩漏治法:補氣攝血方藥:歸脾湯,八珍湯——心脾兩虛臟腑兼病辨證心血虛脾氣虛概念:是指肺脾兩臟氣虛所表現(xiàn)的證候。病因:久病咳喘飲食不節(jié),勞倦傷脾脾肺氣虛,痰濕內生證候:久咳不止,氣短而喘,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甚則面浮足腫,舌淡苔白,脈細弱?!纹馓撆K腑兼病辨證病機分析:水津不布,聚濕生痰——痰多稀白久咳不止,氣短而喘健運失?!秤徽瘢姑洷沅缰畏ǎ貉a肺健脾方藥:六君子湯——肺脾氣虛臟腑兼病辨證肺氣虛脾氣虛心腎不交:心腎水火既濟失調心煩失眠、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咽干、腰酸、遺精、潮熱盜汗、小便短赤、舌紅、脈細數(shù)。滋陰降火、交通心腎—黃連阿膠湯。
第六章辨證.臟腑辨證心腎陽虛心陽不足:心悸唇甲青紫舌紫苔白滑腎陽虛:形寒肢冷、小便不痢浮腫脈沉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實施路徑與發(fā)展前景分析
- 跨境電商平臺創(chuàng)新商業(yè)規(guī)劃
- 滑坡災害防治工程初步設計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縱梁行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
- 本雅明早期藝術哲學研究
- 基于響應面法的外嚙合齒輪泵結構優(yōu)化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國管狀式電加熱器行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簡易房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國筍絲青豆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礦山機械設備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001
- 十四五《中成藥學》第一章-緒論
- 第七章-《新制度經濟學》制度變遷理論
- 《外科護理學(第七版)》考試復習題庫(濃縮500題)
- 任務2 比亞迪·秦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tǒng)構造與檢修
- 20222023銀行招聘考試題庫1000題第4372期含答案解析
- 森林管護工參考試題及答案
- 2022-2024年高考數(shù)學試題分類匯編:導數(shù)及其應用(解析版)
- GB/T 17727-2024船用法蘭非金屬墊片
- DBJ50T-481-2024 裝配式開孔鋼板組合剪力墻結構住宅 技術標準
- 2024版《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更新要點
- 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一次函數(shù)專題訓練100題含參考答案(5篇專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