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步研習高考真題高考研析把握考向1.[2013·全國新課標卷Ⅰ]恩格斯稱贊一位近代科學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他指的應是()A.哥白尼的“日心說”否定了宗教神學崇信的“地心說”B.伽利略創(chuàng)立的實驗科學推動了近代科學的發(fā)展C.牛頓創(chuàng)立經典力學完成了科學史上的劃時代飛躍D.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顛覆了關于人類起源的傳統(tǒng)觀念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世界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考查學生準確把握歷史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把握材料的含義。哥白尼的“日心說”否定了宗教神學崇信的“地心說”,改變了那個時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故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都是近代自然科學發(fā)展的表現(xiàn),不符合“獨立宣言”的特征。2.[2015·全國新課標卷Ⅰ]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歷史學者為說明近代以來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fā)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產力=科學技術×(勞動力+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管理)這一公式表明,科學技術有乘法效應,它能放大生產力諸要素?!幾札R世榮總主編《世界史》運用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史實,對上述公式進行探討。(說明:可以就科學技術與公式中一個或多個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行論證;也可以對公式進行修改、補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
答案:論證修改、補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一等①準確、充分運用世界近現(xiàn)代史事實。②對公式中要素與科學技術之間的關系闡述明確,邏輯嚴密。①觀點明確、理由充分。②能夠準確、充分運用世界近現(xiàn)代史事實予以說明,邏輯嚴密。二等①能夠運用世界近現(xiàn)代史事實。②對公式中要素與科學技術之間的關系有一定認識,邏輯關系較清楚。①觀點明確、理由充分。②能夠運用世界近現(xiàn)代史事實予以說明,邏輯關系較清楚。三等①運用世界近現(xiàn)代史事實不夠準確或不能夠運用史實。②對公式中要素與科學技術之間的關系認識不清或沒有認識,邏輯關系不清。①有觀點,運用世界近現(xiàn)代史事實不夠準確,邏輯關系不清。②觀點不明確。缺少論證。3.[2013·全國新課標卷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有不少學者對愛因斯坦的學說持懷疑態(tài)度。1919年,英國科學家愛丁頓對日全食的觀測結果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引起巨大轟動,世界范圍的愛因斯坦熱接踵而至。荷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先后邀請他前往講學。在中國,梁啟超發(fā)起成立的講學社曾擬邀請愛因斯坦來華講學。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亦發(fā)出邀請,并得到其本人應允。雖然愛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對論卻在中國廣泛傳播。從1917年到1923年,各種報刊登載相對論的論著、譯文、通訊、報告和文獻不下百篇,出版譯著15種左右。——摘編自阿爾布雷希特·弗爾辛《愛因斯坦傳》等材料二愛因斯坦熱在中國方興未艾之際,正是國內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問題論戰(zhàn)正酣之時。以梁啟超為代表的部分知識分子認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為核心,后者以科學精神為核心。梁啟超前往歐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國后寫道:“一百年物質的進步,比從前三千年所得還加幾倍。我們人類不惟沒有得著幸福,倒反帶來許多災難。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遠遠望見個大黑影,拼命往前趕,以為可以靠他向導。那知趕上幾程,影子卻不見了,因此無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誰?就是這位‘科學先生’。歐洲人做了一場科學萬能的大夢,到如今卻叫起科學破產來……我們可愛的青年啊,立正!開步走!大海對岸那邊有好幾萬萬人,愁著物質文明破產,哀哀欲絕地喊救命,等著你來超拔他哩!我們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許多前輩,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業(yè),正在拿他的精神來加佑你哩?!薄幾岳钕菜⒃唷读簡⒊瑐鳌返?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愛因斯坦熱興起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中國知識界對西方科學的態(tài)度,并予以評析。答案:(1)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科學帶動技術和生產的發(fā)展,引起人們對科學的重視;相對論的提出是科學領域的重大革命;觀測結果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大戰(zhàn)結束有利于相對論傳播。(2)態(tài)度:普遍歡迎,引進宣傳。評析:西學東漸及新文化運動的結果;提升中國的科學水平及民眾的科學素養(yǎng),有助于弘揚科學精神。態(tài)度:質疑“以科學為中心的西方文明”。評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戰(zhàn)教訓;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學與人類文明的關系;高估了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將西方文明、物質文明與科學等同起來,不利于新文化運動,助長保守思潮。4.[2012·全國新課標卷·節(jié)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68年,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前的十字路口安裝了世界上第一盞煤氣信號燈。它由一位警察牽動皮帶操作:紅燈停,綠燈行。這盞信號燈出現(xiàn)后,倫敦這個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轉。1903年,美國頒布實施了首部交通法規(guī),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紅綠燈信號、行人安全島、人行橫道標志等設施,后為世界各國所仿效。1914年,美國的克利夫蘭、紐約和芝加哥相繼出現(xiàn)了由電力驅動的交通信號燈,緩解了這些城市出現(xiàn)的交通問題。隨著美國汽車制造業(yè)迅猛發(fā)展,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對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國開始把多個交叉路口信號燈聯(lián)接為一個聯(lián)動式信號系統(tǒng),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國第一次安裝和使用自動化的控制器來控制交通信號燈,成為城市交通自動控制的起點。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開始使用車輛感應式信號控制器,雷達、超聲波、電磁等檢測器相繼問世。1952年,美國丹佛市首次把模擬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交通信號燈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倫多建立了一套由計算機控制的交通信號協(xié)調控制系統(tǒng),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電子計算機交通控制系統(tǒng)的城市。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術發(fā)展的里程碑。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城市交通狀況日趨惡化,擁擠、阻塞、交通事故和噪聲、環(huán)境污染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人們認識到,只有綜合考慮路口交通流與信號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規(guī),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關社會問題。智能交通控制應運而生,它采用實時偵測數(shù)據(jù)并自動控制信號燈,以保證道路的順暢?!獡?jù)鄭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影響20世紀交通信號燈重大改進的主要科技成果。(2)根據(jù)城市交通信號燈的發(fā)展歷程,說明技術進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答案:(1)內燃機的發(fā)明和應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斷出現(xiàn);電燈的發(fā)明和電力的廣泛應用;計算機技術的產生和普及;網絡技術的出現(xiàn)與應用。(2)解決了城市化進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問題,改善了城市生活環(huán)境;推進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規(guī)則意識、法制觀念、行為方式)。5.[2017·天津卷]對下圖信息的解讀,表述正確的是()A.科技發(fā)展帶來生產方式變化B.科學發(fā)揮最重要的作用C.勞動者的勞動強度越來越大D.信息化普及貫穿全過程答案:A解析: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進行,生產方式出現(xiàn)了由開始機械化、批量生產到電腦操作生產再到信息整合生產等變化,體現(xiàn)了科技發(fā)展改變生產方式,A項符合題意。材料體現(xiàn)了科技的重要作用,但沒有與其他內容進行比較,不能體現(xiàn)科學是否發(fā)揮了最重要的作用,排除B項。圖片沒有體現(xiàn)勞動者的勞動強度,而且科技使生產越來越機械化、信息化,實際上勞動者的勞動強度應該是降低了,排除C項。信息化只體現(xiàn)在第三次和第四次工業(yè)革命中,前兩次工業(yè)革命沒有體現(xiàn),排除D項。6.[2017·江蘇卷]英國哲學家培根倡導一絲不茍地記錄經驗性的實驗,促進科學的發(fā)展;法國哲學家笛卡爾主張用數(shù)學法則作為表述人類理性的最高法則,從事科學研究。17世紀一位科學家承襲了他們的傳統(tǒng),他創(chuàng)立的理論體系()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則B.奠定了現(xiàn)代物理學理論基礎C.確立了太陽中心說理論D.闡明了時間空間的本質屬性答案:A解析:A對:根據(jù)材料可知“17世紀”的這位科學家承襲了前人的傳統(tǒng)(培根的實驗方法、笛卡爾的數(shù)學法則),聯(lián)系所學可知這位科學家是牛頓,他創(chuàng)立了以實驗為基礎、以數(shù)學為表達形式的經典力學體系,精確描述了宇宙運行的法則,A項符合題意。奠定了現(xiàn)代物理學理論基礎的是20世紀初提出的量子論和相對論,排除B項。創(chuàng)立太陽中心說理論的是哥白尼,排除C項。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揭示了時空的本質屬性,排除D項。7.[2014·江蘇卷]“科學革命引發(fā)了觀念形態(tài)的革命:宗教神秘主義的面紗和覆蓋真相的無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開一角,傳統(tǒng)的權威受到撼動,人類第一次從對自然恐懼的陰影下走出來,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和能力。”此處“科學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頓 B.達爾文C.愛因斯坦 D.普朗克答案:A解析:牛頓提出了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標志著近代科學的形成,這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科學規(guī)律的第一次理論性的概括和綜合,標志著科學時代的開始,故答案為A項。依據(jù)材料中的“第一次”,可排除B、C、D三項。8.[2015·四川卷]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猶太科學家愛因斯坦選擇移居美國,放棄愿意為他提供避難所的歐洲國家。悉知該消息時,法國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評價道:“這是一個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岡從羅馬搬到新大陸一樣?!痹诖?,朗之萬()A.譴責納粹德國迫害猶太科學家B.擔心歐洲大陸的戰(zhàn)爭威脅日益臨近C.意識到世界科學中心即將轉移D.覺察到科學家全球流動為大勢所趨答案:C解析:歐洲長期以來都是西方科學文化的中心,而愛因斯坦最終放棄了歐洲國家而選擇移居美國,朗之萬認為這一事件“如同把梵蒂岡從羅馬搬到新大陸”,說明他意識到世界科學中心可能會由歐洲轉移到美洲,而且此時美國已經是新興經濟強國,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并未體現(xiàn)出譴責之意,排除A項;歐洲大陸的戰(zhàn)爭威脅并不是材料中朗之萬擔心的內容,排除B項;材料只提到了愛因斯坦移居美國,并未體現(xiàn)科學家的全球流動現(xiàn)象,排除D項。9.[2015·重慶卷]1727年春,伏爾泰參加了牛頓的葬禮,隨后訪問了牛頓的外甥女凱瑟琳并聆聽了蘋果墜地的故事。該故事通過伏爾泰的著作迅速傳遍世界,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佳話。這則材料可以用來說明()A.科學團體推動了歐洲啟蒙運動的發(fā)展B.跨國文化交流促進了科學思想的傳播C.18世紀早期英國啟蒙運動已接近尾聲D.18世紀早期法國思想自由度遜于英國答案:B解析: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通過參加英國科學家牛頓的葬禮,得知了牛頓通過蘋果落地獲得啟發(fā)進而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并將其傳遍世界,同時也傳播了牛頓的科學思想。因此B項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科學團體的信息,排除A項。C、D兩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10.[2014·山東卷]在1543年出版的《天體運行論》中,哥白尼提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中,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理論。兩種學說的共同意義是()A.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尊嚴B.推動了近代科學體系的形成C.提供了觀察世界的新視角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人合伙人協(xié)議合同書
- led燈供貨合同協(xié)議
- 工程門窗整包合同協(xié)議
- app代理運營合同協(xié)議
- 上汽勞動合同協(xié)議
- epc提供合同協(xié)議
- 行動計劃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參數(shù)估計的統(tǒng)計性質重點基礎知識點
- 參數(shù)估計的統(tǒng)計理論重點基礎知識點
- 網絡編輯師技能點滴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社區(qū)工作者面試題庫與答案
- 銷售人員工資方案底薪+提成+獎金
- DB34∕T 3221-2018 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評估規(guī)程
- 地震監(jiān)測設備維護保養(yǎng)手冊
- 上海市市轄區(qū)(2024年-2025年小學四年級語文)統(tǒng)編版期中考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4北京西城區(qū)初三一模語文試卷和答案
- ISO∕IEC 23894-2023 信息技術 -人工智能 - 風險管理指南(雷澤佳譯-2024)
- DL∕T 5370-2017 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通 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
- 唱歌《乘著歌聲的翅膀》教案-貴州省施秉縣第三中學人教版九年級音樂下冊
- 幼兒園童話故事《海的女兒》課件
- 育英學校家校聯(lián)動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