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長潘云鶴的兩個謎_第1頁
浙大校長潘云鶴的兩個謎_第2頁
浙大校長潘云鶴的兩個謎_第3頁
浙大校長潘云鶴的兩個謎_第4頁
浙大校長潘云鶴的兩個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他原來是學建筑的,為什么現(xiàn)在卻成了計算機專家?他忙于搞計算機研究,還能當好一所著名大學的校長?編者按:不久前,我們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在全國的很多所大學里,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專家在擔任著校長職務。這個現(xiàn)象是不是偶然的呢?本報為此特別派出記者,奔赴杭州、北京、南京等地,對他們中的幾位進行了采訪。這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老學者,也有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專家。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浙江大學校長潘云鶴。一位研究現(xiàn)代文學的教授曾說過一段關于天才的話。他說,世界上的天才有兩種,一種是直線型的天才,他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能達到一個令人仰止的高峰,譬如巴金。另一種是球型的天才,他的能量可以向四面八方輻射,在很多學科里縱橫馳

2、騁 ,譬如郭沫若。在采訪潘云鶴的過程中,這位浙江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給記者留下了一個強烈的印象:不管他本人是不是那位教授所說的那種球型的天才,至少他會在信息領域造就一大批這樣的天才。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印象?解開了他的兩個謎,答案就自然出來了。第一個謎:學建筑的成了計算機專家從同濟大學建筑系畢業(yè)后,潘云鶴被分配到湖北襄樊鋼鐵廠,搞了一段時間的機械設計工作。兩年后又調(diào)到市科委,由于工廠需要干部,他又受命到工廠蹲點。在這里他開始了電子技術的系統(tǒng)學習。工廠搞數(shù)控缺乏專業(yè)的技術人員,他這個學歷最高的大學生便被迫帶起了頭,一步一步從二極管、三極管學起。數(shù)控信息技術搞成功了,這個年輕人引起了市領導的注意,在科

3、委干了一段電子技術的推廣工作以后,年僅27歲的他被任命為市自動化研究所所長。論語有句話叫“君子不器”,意思是說有成就的人不應當像一件器皿一樣只有一種用途。而年輕的潘云鶴所做的正好印證了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所言不菲。他對自己是怎樣在工廠、機關、科研所做出這些成績的,并沒有多說,但我們可以想象得到這背后的艱辛。也許正是過去的成功經(jīng)驗,讓他感覺到了擁有廣泛的知識對科學工作有多么重要。1978年,研究生恢復招生。這時,29歲的潘云鶴已是襄樊市科委主管業(yè)務的副主任了?!拔业呐d趣不在當官,主要是不習慣開會?!彼χf。因此,這時他走出了對自己一生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一步:報考浙江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的研究生。至于為什么

4、在建筑和計算機中選擇了后者,還有一個簡單的原因:浙江大學當時沒有建筑學的碩士點。而對于他的母校所在的上海,他覺得那里“環(huán)境不太好”,也許是更喜歡家鄉(xiāng)杭城美麗的自然風光吧。潘校長現(xiàn)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計算機圖形學、智能CAD。對于學過建筑設計,搞過機械設計,初中畢業(yè)后又學過美術的他來說,真是駕輕就熟。第二個謎:想做學問卻當了校長他是一個思想活躍,勇于開拓的計算機專家;也是一個勤勤懇懇,業(yè)有所成的一校之長。他的時間表上,一周至少有五天在處理校長這邊的工作,科研時間只好從剩余的時間中擠了。對于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專家擔任大學校長的現(xiàn)象,潘校長認為這正體現(xiàn)了信息科學地位的日益提升。信息技術作為處于各學科中心

5、位置的一門學科,與其它學科交叉的趨勢越來越強,結合面也越來越廣泛。計算機專家當校長,對學校的整個信息化建設無疑能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進一步加強信息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蒲泄ぷ骱托姓ぷ鞯年P系來看,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更何況,對一個勤奮的人來說,只要肯擠,時間永遠是沒有窮盡的呢。接下來,潘校長向記者介紹了浙江大學計算機教育的一些情況。從信息學專業(yè)的角度看,浙江大學已經(jīng)有了很強的力量,在九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有五個可以說與信息學有關:CAD與CG、工業(yè)控制、生物醫(yī)學工程、光學儀器、電力電子(通過電子技術控制能源,比如UPS)。各實驗室中除了有優(yōu)秀的教授和學術帶頭

6、人外,都還有一個很強的集體科研攻關能力。在計算機應用方面,浙江大學也有一系列的動作:INTERNET將繼續(xù)向?qū)W生宿舍和家屬區(qū)進軍;同杭州大學、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浙江醫(yī)科大學合并后組建十多平方公里的大校園網(wǎng);INTRANET也初步形成,各個實驗室、系的主頁都向外發(fā)布;校圖書館和浙江省圖書館連通,對公眾開放而浙大的計算機普及教育同樣也搞得有聲有色。學校對非專業(yè)的計算機教育抓得很緊,潘校長自己也曾搞過BASIC語言、數(shù)據(jù)結構等基礎學科的教學;INTERNET已連到了學生宿舍;學生中自己買計算機的比例也很高有意思的是,潘校長在業(yè)余時間里很少碰計算機,家里的一臺電腦也主要是夫人用來搞AUTOCAD,偶爾讓初中的女兒搞一搞文字處理。他自己平時也就頂多收一下Email。對于搜集資料,他仍然以各種報紙、雜志等紙介質(zhì)為主,對目前正當紅的Internet反而用得很少?!耙环N東西搞得太多有時感到是一種負擔,希望換一種方式,用另外一種手段。”他如是說。潘云鶴:男,漢族,1946年11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70年于同濟大學建筑系本科畢業(yè)1981年于浙江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1990年被國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