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測設計之橫斷面設計講解(286頁)[詳細]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1.gif)
![道路勘測設計之橫斷面設計講解(286頁)[詳細]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2.gif)
![道路勘測設計之橫斷面設計講解(286頁)[詳細]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3.gif)
![道路勘測設計之橫斷面設計講解(286頁)[詳細]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4.gif)
![道路勘測設計之橫斷面設計講解(286頁)[詳細]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20202540-e96f-4746-b945-a22f8cc7749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道路勘測設計,學時:46學時,第四章 橫斷面設計,第一節(jié) 橫斷面組成及類型 第二節(jié) 機動車道、路肩與中間帶 第三節(jié) 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路緣石 第四節(jié) 平曲線加寬設計 第五節(jié) 平曲線超高設計 第六節(jié) 汽車的制動性、行車視距及其保證 第七節(jié) 路基橫斷面設計與計算 第八節(jié) 路基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與調配,1 公路橫斷面,1.1道路橫斷面,中線上各點沿法向的垂直剖面,由橫斷面設計線和地面線所組成,1)設計線,根據(jù)技術標準確定的不同構成部分及其寬度和橫坡度的規(guī)則線,1 公路橫斷面,2)地面線,表征地面起伏變化的線,通過現(xiàn)場實測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圖、航測像片、數(shù)字地面模型等途徑獲得,1.2橫斷面組成,1)公路橫
2、斷面,2)城市道路橫斷面,1.2橫斷面組成,1)公路橫斷面,行車道、路肩、分隔帶、邊溝、邊坡、截水溝、護坡道以及取土坑、棄土堆、環(huán)境保護設施等,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和二級公路還有爬坡車道、避險車道,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出入口處還有變速車道,1.2橫斷面組成,2)城市道路橫斷面組成,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帶、分車帶等,3)路幅,公路路基頂面兩路肩外側邊緣之間的部分,寬度,橫向坡度,2 公路橫斷面組成及類型,公路橫斷面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根據(jù)設計交通量、交通組成、設計車速、地形條件等因素確定。在保證必要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與暢通的前提下,盡量做到用地省、投資少,使道路發(fā)揮其最大的經(jīng)濟效
3、益與社會效益。,2.1 公路橫斷面組成,1)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公路等級高、交通量大,雙向(上、下行)行車之間必須分開,形成雙幅多車道公路,分隔方式:采用中間帶,整體式斷面:等寬同高的分隔帶,分離式斷面:不等寬不同高的寬分隔帶,2.1 公路橫斷面組成,1)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整體式斷面的路幅構成:包括行車道、中間帶、路肩(硬路肩和土路肩),以及緊急停車帶、爬坡車道、避險車道等。,2.1 公路橫斷面組成,1)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分離式斷面路幅:受地形限制時,上下行車道不在一個平面上或一個高度上。包括行車道、路肩(硬、土)、緊急停車帶、爬坡車道、加減速車道等。,2.1 公路橫斷面組成,采用單幅公路
4、(不設分隔帶、整體式斷面),2)二、三、四級公路,路幅構成:行車道、路肩、錯車道等,2.1 公路橫斷面組成,3)城郊公路,當混合交通量大時,采用快、慢車分道行駛的公路,橫斷面形式參照城市道路布置,2.1 公路橫斷面組成,4)橫坡,路拱橫坡:直線段采用中間高兩邊低的呈雙向傾斜的斷面,超高橫坡:小半徑曲線上為了抵消離心力,路面作成向彎道內側傾斜的單一橫坡,為了排水需要,橫斷面各組成部分應做成具有一定橫坡的斜面,2.1 公路橫斷面組成,5)路基寬度:指行車道與路肩寬度之和。但當設有緊急停車帶、爬坡車道、變速車道、錯車道等時,還應包含這些部分的寬度。即路基寬度指路基頂面的總寬度。 6)路面寬度:包括行
5、車道、路緣帶、變速車道、爬坡車道、緊急停車帶、硬路肩等的寬度。 7)路基的其它組成部分:(路基頂面以外) 邊坡、邊溝及排水溝、護坡道、截水溝、碎落臺、取土坑、棄土堆等,5)路基寬度,5)路基寬度,緊急停車帶,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右側硬路肩寬度小于2.5m時,應設緊急停車帶,緊急停車帶間距不宜大于2km。,緊急停車帶,快速路右側路肩寬度小于2.5m,且交通量較大時,應設緊急停車帶,其間距宜為300500m。 長度不小于30m。,爬坡車道,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上,當縱坡較大時,設置的供慢速上坡車輛行駛用的車道。其寬度一般為3.5m。,爬坡車道,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上,當縱坡較大時,設置的供慢速上坡
6、車輛行駛用的車道。其寬度一般為3.5m。,變速車道,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體交叉、服務區(qū)等處設置的,供車輛駛入或駛離高速車流的加速或減速車道。其寬度一般為3.5m。,變速車道,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體交叉、服務區(qū)等處設置的,供車輛駛入或駛離高速車流的加速或減速車道。其寬度一般為3.5m。,錯車道,四級公路,當采用4.5m的單車車道路基時,在適當?shù)目赏ㄒ暤木嚯x內設置的供車輛交錯避讓用的一段加寬車道。設置間距不宜大于300m。,邊坡,為保證路基穩(wěn)定,在路基兩側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路堤邊坡,填土路堤邊坡 如果路堤基底情況良好,邊坡高度20m,可參照規(guī)范選定其邊坡坡度。邊坡高度20m應進行邊坡穩(wěn)定性分
7、析。 沿河受水浸淹路基的填方邊坡坡度,設計水位下部分可采用1:1.75-1:2.0,在常水位以下部分可采用1:2.0-1.30。,路堤邊坡,填石路堤邊坡 依據(jù)填料的大小,邊坡高度和施工方法而定。,路堤邊坡,砌石路基邊坡 依據(jù)填料的大小,邊坡高度計算選取。,路塹邊坡,土質路塹邊坡 土質(包括粗粒土)挖方邊坡坡度應根據(jù)邊坡高度、土的密實程度、地下水、地面水的情況、土的成因類型及生成年代等因素確定。邊坡高度30m時,其坡度可參照規(guī)范選用。 石質路塹邊坡 影響石質路塹邊坡穩(wěn)定性的因素很多,諸如巖性、地質構造、邊坡高度、地面水及地下水、施工方法、地震作用等。,邊溝,為匯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邊坡的流水,在
8、路基兩側設置的水溝。 邊溝設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邊溝深度的填方路段。其形式可分為L形邊溝、梯形、碟形、三角形、矩形或U形邊溝.又分為明溝和加設蓋板的暗溝等多種形式,邊溝的選擇,邊溝,排水溝,將邊溝、截水溝和路基附近低洼處匯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的水溝,護坡道,護坡道是為保護路基坡腳不受流水侵蝕,保證邊坡穩(wěn)定,而在路基坡腳與取土坑內側坡頂之間預留的12m甚至4m以上寬度的平臺。,截水溝,又稱天溝,指的是為攔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塹坡頂以外設置的水溝(規(guī)范規(guī)定距路塹坡頂外緣大于等于5m,距路堤坡腳外緣大于等于2m)。,碎落臺,在路塹邊坡坡腳與邊溝外側邊緣之間或邊坡上,為防止碎落物落入邊溝而設
9、置的有一定寬度的縱向平臺。 其寬度視邊坡高度和土質而定,最小不得小于1米。,取土坑,在道路沿線挖取土方填筑路基或用于養(yǎng)護所留下的整齊土坑。取土坑的邊坡,內側宜為1:1.5,外側不宜小于1:1。,棄土堆,將開挖路基所廢棄的土地放于道路沿線一定距離的整齊土堆。,8)典型路基橫斷面,在公路設計中,我們把起伏不平的地形變成了可供汽車行駛的公路,因此原地面低于公路的設計線,就需要填筑不足部分;反之,就需要挖去多余部分;若上述兩種情況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斷面內,就形成既填又挖。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稱為路堤,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稱為路塹, 在一個斷面內,部分要填,另一部分要挖的路基稱為半填半挖路基。,工程實例
10、與斷面圖的對應,8)典型路基橫斷面,路堤 一般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m小于20m的路堤。 矮路堤:填土高度小于lm,為排水常需設置邊溝。 沿河路堤:路堤浸水部分的路堤邊坡采用1:2,并視水流沖刷情況采用措施。 陡坡護腳路堤:當路堤的坡腳伸出較遠且不穩(wěn)定或坡腳占用耕地較多時,用護腳取代坡腳的路堤。 利用挖渠土填筑路基:這是農(nóng)田水利建設與公路建設相結合的形式,但需要考慮渠道的水流是否影響公路的正常使用,以及路基在渠道設計水位的影響下強度、穩(wěn)定性是否滿足要求。,8)典型路基橫斷面,路堤,填土路堤,填石路堤,8)典型路基橫斷面,路塹 一般路塹:路塹必須設置邊溝,以排除路面積水;為攔截山坡上方的地面水流向
11、路基在坡頂外至少5m處設置截水溝。路塹挖出的廢棄土石方,置于地形下側的路塹坡頂以外至少3m,形成棄土堆。 臺口式路塹:山體的自然坡面為路塹的下邊坡,適用于地質狀況良好的地段。 半山洞:半山洞適用于整體堅硬的巖石層上,為節(jié)省工程量采用的種形式,應用時注意公路的安全和建筑限界的要求。,8)典型路基橫斷面,路塹,一般路塹,臺口式路塹,半山洞路塹,8)典型路基橫斷面,半填半挖路基 一般半填半挖路基:半填半挖路基是比較經(jīng)濟的斷面形式,注意當原地面橫坡大于1:5時,將原地面挖成臺階,以保證填土的穩(wěn)定。 護肩路基:用于填土高度不大,但坡腳太遠不易填筑時的情況護肩高度一般不超過3m。 砌石路基:用于地面橫坡太
12、陡,坡腳落空,不能填筑時。 擋土墻路基:擋土墻是不依靠路基獨立穩(wěn)定的結構物,它也能支擋填方,穩(wěn)定路基。 矮墻路基:用于挖方邊坡土質松散,易產(chǎn)生碎落的情況。,8)典型路基橫斷面,半填半挖路基,2.2 公路橫斷面組成,1)單幅雙車道,整體式的供雙向行車的雙車道公路,通過現(xiàn)場實測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圖、航測像片、數(shù)字地面模型等途徑獲得,使用最普遍,所占的比例最大,可適用范圍大。適應的交通量(40015000)小客車/晝夜;行車速度可從(2080)km/h,2.2 公路橫斷面組成,1)單幅雙車道,混合交通。當交通量較大,非機動車混入率高,視距條件又差時,對車速和通行能力影響較大,事故率也高??稍鲈O非機動車
13、道和人行道,與機動車分離行駛,適用: 二、三、四級公路,1)單幅雙車道,2.2 公路橫斷面組成,2)雙幅多車道,雙向分隔四車道、六車道和八車道公路??梢允钦w式或分離式路基斷面,車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車舒適、事故率低,適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2)雙幅多車道,2.2 公路橫斷面組成,3)單幅單車道,窄路基加錯車道的公路,適用:交通量小、地形復雜、工程艱巨的山區(qū)公路或地方道路。四級公路路基寬度為4.50m、路面寬度為3.50m就屬于此類,2.2 公路橫斷面組成,3)單幅單車道,錯車道位置:應在不大于300m的距離內選擇有利地點設置錯車道,使駕駛人員能夠看到相鄰兩錯車道之間的車輛。,錯車道處路基寬
14、6.5米,路面寬5.5米,有效長度20米,過渡段長10米,2.2 公路橫斷面組成,3)單幅單車道,4)三、五、七車道,21車道,4)三、五、七車道,61車道,5)不對稱車道,2.3城市道路橫斷面組成,城市道路設計中首先是進行橫斷面設計,然后是平、縱面設計。 一般由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帶、排水設施及各種管線工程等組成。 城市道路上供各種車輛行駛的部分統(tǒng)稱為行車道。 機動車道:在行車道斷面上,供汽車、無電軌車、摩托車等機動車行駛的部分。 非機動車道:供自行車、三輪車、板車等非機動車行駛的部分。 人行道:供行人步行使用的人行道。 分隔帶-分隔各種車道(或人行道),2.3城市道路橫斷面組成
15、,1)單幅路,就是把行車道布置在道路中部,兩邊為人行道。機動車輛和非機動車輛都在同一個車道上混合行駛。 交通組織方式: 劃出快、慢車行駛分車線,快車和機動車輛在中間行駛,慢車和非機車靠兩側行駛。 不劃分車線,可以在不影響安全的條件下調劑使用。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把車行道專供某種車輛行駛,限制其它車輛通行,或規(guī)定只允許單向行駛等等措施進行交通管理。如單行道、小客車和公共汽車通行的道路、步行道等。 適用于機動車交通量不大且非機動車較少的次干道、支路及用地不足拆遷困難的舊城改建的道路。,1)單幅路,1)單幅路,圖3-2 上海復興路(一塊板形式),1)單幅路,廣州解放路,2)雙幅路,利用分隔帶(或
16、隔離墩)把一塊板型式的車行道一分為二,在交通組織上起到分流作用,分向行駛??筛鶕?jù)需要再確定劃分快慢車道。 交通組織方式: 就是用分隔帶把車行道分隔為三塊,中間供機動車雙向行駛,兩側為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在兩邊。 適用條件: 適用于單向兩條機動車車道以上,非機動車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機動車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區(qū)道路以及橫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2)雙幅路,2)雙幅路,2)雙幅路,Mexico City,3)三幅路(三塊板),用分隔帶或隔離墩把車行道分隔為三塊,中間為雙向行駛的機動車道,兩側均為單向行駛的非機動車道。分離非機動車的影響。 交通組織方式: 就是用分隔帶把車行道分隔為三塊,中間供
17、機動車雙向行駛,兩側為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在兩邊。 適用條件: 適用于機動車交通量大,非機動車多,紅線寬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3)三幅路(三塊板),3)三幅路(三塊板),3)三幅路(三塊板),桂林解放橋,3)三幅路(三塊板),4)四幅路(四塊板),在三幅路的基礎上,再用中間分車帶將中間機動車車道分隔為二,分向行駛。避免對向機動車之間的干擾。 適用條件: 適用于機動車速度高,單向兩條機動車車道以上,非機動車多的快速路與主干路。,4)四幅路(四塊板),4)四幅路(四塊板),圖3-6 四塊板形式,4)四幅路(四塊板),Berlin,4)四幅路(四塊板),5、不對稱路幅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地形
18、限制、交通特點、交通組織等,可以將車行道、人行道、分隔帶等設計成標高不對稱、寬度不對稱或上、下行分幅設計以適應特殊要求。 適用范圍:常在沿江(河)大道、山城道路、大型立體交叉中采用。 同一條道路宜采用相同的橫斷面形式。不同斷面道路的結合部宜選擇在交叉口或較大的結構物處。當?shù)缆窓M斷面形式或橫斷面各組成部分寬度必須在道路中間改變時,則應該合理設置過渡段。,圖3-5 不對稱路幅橫斷面圖,圖3-6 廈門環(huán)島路不對稱斷面,5)四種基本型式的使用效果,5)四種基本型式的使用效果,6)斷面形式的選用,單幅路,雙幅路,三幅路,四幅路,2.4選用斷面形式注意的問題,1、應結合交通量、地形等靈活選擇橫斷面型式,以
19、保證行車和行人安全、暢通和工程的經(jīng)濟。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可根據(jù)地形、地物等情況,可分段采用整體式和分離式斷面,山嶺、丘陵區(qū)地段采用整體式而工程量過大或對環(huán)境破壞過大時,宜采用分離式斷面。 2、注意遠近期的結合,前期為后期利用,近期規(guī)劃,3 行車道寬度,3.1行車道寬度,根據(jù)設計車輛寬度、規(guī)劃交通量、交通組成和汽車行駛速度來確定,二、三、四級公路(單車道四級公路除外)的行車道內一般包括兩條車道,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有四條以上的車道,每側再劃分快車道和慢車道或超車道與主車道,3 行車道寬度,3.2雙車道公路行車道寬度,影響因素:設計車型、富余寬度,3 行車道寬度,3.2雙車道公路行車道寬度,3 行
20、車道寬度,3.3有中央分隔帶的行車道寬度,影響因素:車速、交通組成、大型車的混入率,3行車道寬度,3.4城市道路的行車道寬度,3行車道寬度,3.5專用車道寬度 爬坡車道、變速車道寬度為3.5米; 錯車道路段行車道寬度不小于5.5米; 避險車道寬度不小于4.5米; 緊急停車帶寬度為5.0米; 公交車站港灣式??空緦挾?.0米。 交叉口進口車道寬度:小型汽車車道可采用3m;混入普通汽車和鉸接車的車道與左、右轉專用車道可采用3.5m,最小3.25m。,4 路肩,公路和采用邊溝排水的郊區(qū)道路應在行車道外側設路肩。路肩分為硬路肩(包括路緣帶所占寬度)及保護性路肩,保護性路肩一般采用土路肩或簡易鋪裝。,路
21、緣帶,4 路肩,4.1定義,行車道外緣至路基邊緣之間的帶狀部分,4.2作用,保護及支撐路面結構,供發(fā)生故障的車輛臨時停放之用,側向余寬的一部分,能增加駕駛的安全和舒適感,提供道路養(yǎng)護作業(yè)、埋設地下管線的場所。,精心養(yǎng)護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觀。,4.3 路肩的組成,4.3 路肩的組成,1)路緣帶: 對于公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立交匝道需設置(0.5 m寬,寬度計算在路肩范圍內); 對于城市道路,路緣帶寬度規(guī)格有0,0.25m,0.50m三檔,詳見規(guī)范; 路緣帶寬度內,路面結構應與車行道部分相同。 2)路肩鋪裝: 硬路肩鋪裝材料、厚度可與行車道相同; 可整個路肩寬度內采用全鋪硬路肩。,4 路肩
22、,4.4分類,1)硬路肩,進行了鋪裝的路肩,在填方路段,如果采用集中排水方式,為使路肩能匯集路面積水,在路肩邊緣應設置緣石,4 路肩,4.4分類,2)土路肩,不加鋪裝的土質路肩,保護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側向余寬,各級公路最外側設置,4 路肩,4.5寬度 公路路肩按公路規(guī)范; 城市道路路肩,接近城市、村鎮(zhèn)有行人的路段,右側硬路肩寬度應根據(jù)人流確定,但不得小于規(guī)范規(guī)定值。 不設硬路肩時,路肩寬度不得小于1.25 m。 保護性路肩寬度應滿足安設護欄、桿柱、交通標志牌的要求。最小寬度為50cm。,4 路肩,4.5寬度,5 路拱,5.1定義,路面做成由中央向兩側傾斜的拱形。它包括路拱坡度與形式,兩者
23、的確定應有利于路面的排水通暢及行車的安全平穩(wěn),5.2作用,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從排水的角度考慮,路拱應大一些為好,但從行車安全和平穩(wěn)考慮,路拱不能過大,5 路拱,5.3應注意的問題,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處于降雨強度較大的地區(qū)時應采用高值,分離式路基,每側行車道可設置雙向路拱,這樣對排除路面積水有利,積雪凍融地區(qū),應設置雙向路拱,5 路拱,5.4路拱的形式拋物線形 優(yōu)點:中部平、兩邊陡,有利于排水 缺點:車輛集于中部,容易破壞 適用條件:路面寬度小于20m,5 路拱,5.4路拱的形式直線接曲線型 優(yōu)點:輪胎與路面接觸平均,磨耗小,比拋物線型兩邊坡度平緩,路面寬度可大些 缺點:排水效果不如拋物線型
24、 適用條件:這種路拱曲線可適應各種寬度及橫坡度的路面。一般多用于路面寬度超過20m的柔性道路。,5 路拱,5.4路拱的形式折線型路拱 這種路拱型式主要用于多車道的水泥混凝土路上。,5 路拱,5.4路拱的形式,低等級公路和道路可采用拋物線形路拱,高等級公路和道路一般采用直線接拋物線形路拱,多車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折線形路拱,瀝青路面為施工方便,多采用直線形,拋物線形、直線接曲線形、折線形,5 路拱,5.5路拱坡度 從排水的角度考慮,路拱應大一些為好,但從行車安全和平穩(wěn)考慮,路拱不能過大。 路拱設計坡度應根據(jù)路面寬度、路面類型、設計速度、縱坡及降雨強度等條件確定。 非機動車路拱宜采用直線單面坡
25、,橫坡根據(jù)路面面層類型選擇坡度。 人行道橫坡度宜采用單面坡,橫坡度為1%2(一般采用2%)。設置透水路面的人行道橫坡應取低值。 路肩橫坡度為路面橫坡加大 1 2,坡向路外。,5 路拱,5.5路拱坡度 布 置:宜采用雙向路拱坡度,由路中央向兩側傾斜。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分離式路基的路拱,宜采用單向橫坡,并向路基外側傾斜,也可采用雙向路拱坡度。積雪、冰凍地區(qū),宜采用雙向路拱坡度。 六車道、八車道高速公路,六車道一級公路,當超高過渡段的路拱坡度過于平緩時,可設置兩個路拱。 當?shù)缆房v坡5%時,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類路面路拱橫坡度宜1.0%。,5 路拱,5.5路拱坡度,對于不同類型的路面由于其表面的平整
26、度和透水性不同,再考慮當?shù)氐淖匀粭l件選用不同的路拱坡度,5 路拱,硬路肩 直線路段應設置向外傾斜的橫坡,與車道橫坡值相同。 曲線路段內、外側硬路肩橫坡,當曲線超高小于或等于5時,其橫坡值和方向應與相鄰車道相同;當曲線超高大于5時,其橫坡值應不大于5,且方向相同。 平坡段或直線段與曲線過渡段,采用與鄰近車道相同的橫坡道進行過渡,并控制硬路肩過渡的漸變率在1/3301/150之間。 土路肩:橫坡度較路面宜增大1.02.0; 位于直線路段或曲線路段內側,且車道或硬路肩的橫坡值大于或等于3時,土路肩的橫坡應與車道或硬路肩橫坡值相同; 小于3時,土路肩的橫坡應比車道或硬路肩的橫坡值大1或2。 位于曲線路
27、段外側的土路肩,應采用3或4的反向橫坡值。,5.6路肩橫坡,5 路拱,5.6路肩橫坡,土路肩:橫坡度較路面宜增大1.02.0,硬路肩:一般情況下橫坡度與行車道橫坡度相同 硬路肩寬度2.25m時的曲線段的硬路肩橫坡度應符合,5 路拱,5.6路肩橫坡,6 中間帶,6.1作用,將上、下行車流分開,可作設置公路標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沒施的場地,也可作為行人的安全島使用,分隔帶種植花草灌木或設置防眩網(wǎng),可防止對向車輛燈光眩目,還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環(huán)境的作用,路緣帶可引導駕駛員視線,6 中間帶,6.2適用場合,高速、一級公路,四條和四條以上車道的公路應設置中間帶,兩條左側路緣帶,6.3構成,中央分隔帶,6 中
28、間帶,兩條左側路緣帶,6.3構成,中央分隔帶,6 中間帶,6.4寬度 中間帶的寬度包括中央分隔帶寬度和兩條左側路緣帶寬度。 中央分隔帶寬度:是根據(jù)設置護欄、種植綠化、防眩光以及設置跨線橋橋墩等需要寬度確定。標準規(guī)定:依不同的計算行車速度選用,中央分隔帶寬度一般在1.03.0米。 路緣帶寬度:主要與行車速度有關,根據(jù)側向余寬確定,一般取0.50.75米。 中間帶寬度:一般值:2.04.5米。,6 中間帶,6.4寬度,中間帶的寬度是根據(jù)行車帶以外的側向余寬,防止駛人對向行車帶的護欄、種植、防眩網(wǎng),6 中間帶,6.4寬度,中間帶的寬度是根據(jù)行車帶以外的側向余寬,防止駛人對向行車帶的護欄、種植、防眩網(wǎng)
29、,6 中間帶,6.4寬度,6 中間帶,6.5變寬過渡,一般情況下應保持等寬。設置變寬時:過渡段以設在回旋線范圍內為宜,其長度應與回旋線長度相等。寬度4.5m的,以設在半徑較大的平曲線路段為宜。,6 中間帶,6.6開口,開口形式:半圓形、彈頭形,對于窄的分隔帶(M700m?;ネㄊ搅⒔粯?、隧道、特長橋、服務區(qū)等設施前后必須設置開口。,6 中間帶,6.6開口,中央分隔帶開口間距應視需要而定,最小間距應不小于2km。中央分隔帶開口長度不宜大于40m;八車道高速公路開口長度可適當增長,但不應大于50m。中央分隔帶開口處應設置活動護欄。,6 中間帶,6.6開口,6 中間帶,6.6開口,6 中間帶,6.6開
30、口,6 中間帶,6.7形式,凹形:中央分隔帶兩邊與路面平齊,中部凹陷,供排水,適用于中間帶寬4.5m,凸形:中央分隔帶用路緣石圍成高出路面的隔離帶,適用于中間帶寬4.5m,6 中間帶,6.7形式-凹形,6 中間帶,6.7形式,平中央分隔帶,6 中間帶,6.7形式,6 中間帶,6 中間帶,6.7形式,凸形:中央分隔帶用路緣石圍成高出路面的隔離帶,凸形中央分隔帶,6 中間帶,6.7形式,6 中間帶,6.8中間帶的側向凈距,側向凈距:指路緣帶與車道邊線到護欄面的間距 內側凈距:右后輪外側面到護欄面的間距,7 兩側帶,定義:布置在橫斷面兩側的分車帶叫兩側帶。 作用:城市道路的橫斷面,可以分隔快車道與慢
31、車道、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車行道與人行道等。 最小寬度:規(guī)定為2.02.25m。在北方寒冷積雪地區(qū),還應考慮能否滿足臨時堆放積雪的要求。 類型: 種植帶、 設施帶,7 兩側帶,8 非機動車道,8.1定義,專供自行車、三輪車、平板車及獸力車等行駛的車道。確定非機動車道時,應以自行車為主。,8 非機動車道,8.2寬度,基本寬度推薦采用5.0m(或4.5m);6.5m(或6.0m);8.0m(或7.5m)。,當機、非混行的道路斷面上借劃線分流時,非機動車道寬度不得小于2.5m,8 非機動車道,8 非機動車道,8 非機動車道,9人行道,9.1定義,供行人步行之用,同時也是植樹、立桿的場地,其地下空間
32、還可埋設管線,9.2寬度,包括行人步行道寬度和種植帶、設施帶的寬度,應根據(jù)道路類別、功能、行人流量、綠化、沿街道建筑性質及布設公用設施要求等確定,9人行道,1)行人步行道寬度,一條步行帶的通行能力,對于人行道、人行天橋、地道,一條步行帶的寬度按下列場合取值:一般道路:0.75m 車站、碼頭、商場、全市性干道:0.90m,9人行道,1)行人步行道寬度,2)種植帶寬度,人行道上靠行車道一側一般種植行道樹。行道樹株距一般46米,樹池采用1.5米正方形或1.21.8米的矩形。,9人行道,3)設施帶寬度,包括設置行人護欄、照明燈柱、標志牌、信號燈等寬度。常用寬度為護欄0.250.5米,桿柱為1.01.5
33、米。,4)地下管線寬度,9人行道,9.2人行道寬度 人行道寬度為上述步行道寬、綠帶寬與設施帶寬之和。同時還要考慮人行道下埋設管線所需要的寬度。 一般認為街道寬與單側人行道寬之比在5:17:1的范圍內是合適的。 9.3人行道布置 1)布置方式通常對稱布置在行車道兩側。 2)人行道高出車行道0.10m0.20m,多采用0.15m0.18m。 3)車行道與人行道交界處要設流水石和路緣石,“路緣石”又稱“立緣石”或“街沿石”。 4)人行道橫坡度1.5%2.5%,單向坡朝向車行道方向傾斜。 5)人行道鋪砌多用水泥混凝土預制塊,或天然石材。,9人行道,無障礙步道: 由行進盲道磚和提示(停步)盲道磚鋪成。遇
34、臺階位置應設計坡道。,10 路緣石,10.1定義,設置在路面與其它構造物之間的標石,在分隔帶與路面之間、人行道與路面之間一般都需要設置路緣石。,10 路緣石,10.2形狀,立式、斜式和曲線式,(a)立式 (b)斜式 (c)曲線式圖 圖 5.3.7 路緣石,10 路緣石,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中央分隔帶上的路緣石起導向、連接和排水作用。當高速公路分隔帶因排水必須設置路緣石時,應使用低矮光滑的斜式或曲線式路緣石,高度宜小于12厘米。,10 路緣石,城市道路人行道和人行橫道寬度范圍內路緣石宜做成低矮的,且坡面較為平緩的斜式,便于兒童車、輪椅及殘疾人通行。在分隔帶端頭或交叉口小半徑處,宜做成曲線式。 路緣
35、石宜高出路面1020厘米,隧道內線形彎曲段或陡峻路段等處,可高出2540厘米,并有足夠埋深。緣石寬度宜為1015厘米。,11 平曲線加寬,11.1平曲線加寬原因 1)汽車在曲線上行駛時,前后輪軌跡不重合,占路面寬度大。 后軸內輪行駛軌跡的半徑是很小的,而且偏向曲線內側,前軸外輪的軌跡半徑最大。因此,汽車在曲線上行駛要比直線上多占用一部分寬度,這個多出的寬度就是加寬值。為了保證汽車在曲線上和在直線上具有同樣的富余寬度,則彎道上路面部分必須要加寬。 2)由于橫向力影響,汽車出現(xiàn)橫向擺動。,11 平曲線加寬,11.2加寬值的計算 假定:汽車從圓曲線的起點到圓曲線的終點的車輪轉角是保持不變的,那么,在
36、圓曲線上路面加寬值是一個定值。 1)普通汽車的加寬值計算方法:,11 平曲線加寬,11.2加寬值的計算 2)半掛車的加寬值計算方法,11 平曲線加寬,11.3平曲線加寬標準 標準規(guī)定,平曲線半徑等于或小于250m時,應在平曲線內側加寬。 雙車道路面的加寬值規(guī)定見表;單車道路面加寬值按表列數(shù)值的1/2采用。,11.3平曲線加寬標準,城市道路平曲線加寬標準,11 平曲線加寬,11.4三類加寬值的采用 四級公路和山嶺、重丘區(qū)的三級公路采用第1類加寬值; 其余各級公路采用第3類加寬值。 對不經(jīng)常通行集裝箱運輸半掛車的公路,可采用第2類加寬值。 由三條以上車道構成的行車道,其加寬值應另行計算。 11.5
37、 平曲線加寬要求 路面應在曲線內側進行加寬。 路面加寬后,路基也應相應加寬。 四級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寬度時,當路面加寬后剩余的路肩寬度不小于0.5m時,則路基可不予加寬;小于0.5m時,則應加寬路基以保證路肩寬度不小于0.5m。 分道行駛公路,當圓曲線半徑較小時,其內側車道的加寬值應大于外側車道的加寬值,設計時應通過計算確定其差值。,11 平曲線加寬,11.6加寬的過渡 加寬緩和段:路面由直線上的正常寬度過渡到曲線上加寬后的寬度的漸變段。 1)比例過渡 在加寬緩和段全長范圍內按其長度成比例逐漸加寬。適用于二、三、四級公路 特點:計算簡單,起點有破折,路容不美觀,11.6加寬的過渡,2)高
38、次拋物線過渡 在加寬緩和段上插入一條高次拋物線 適用于高速、一級公路及對路容有要求的二級公路。 特點:內側邊緣圓滑、美觀,11.6加寬的過渡,3)回旋線過渡 在緩和段上插入回旋線,這樣不但中線上有回旋線,而且加寬以后的路面邊線也是回旋線,與行車軌跡相符,保證了行車的順適與線形的美觀。 特點:內邊線也滿足回旋線的性質 適用于適用于高速、一級公路及對路容有要求的二級公路的下列路段: 位于大城市近郊的路段; 橋梁、高架橋、擋上墻、隧道等構造物處; 設置各種安全防護設施的地段。,11 平曲線加寬,11.7加寬緩和段的長度 1)對于設置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加寬緩和段應采用與緩和曲線相同的長度。 2)對于
39、不設緩和曲線,但設置有超高緩和段的平曲線,可采用與超高緩和段相同的長度。 3)即不設緩和曲線,又不設超高的平曲線,加寬緩和段應按漸變率為1:15且長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設置。,12 平曲線超高,12.1平曲線超高 為抵消車輛在平曲線路段上行駛時所產(chǎn)生的離心力,將路面做成外側高內側低的單向橫坡形式。 12.2超高作用 合理地設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離心力,提高汽車在曲線上行駛的穩(wěn)定性與舒適性。 12.3超高過渡段 從直線上的雙向橫坡漸變到圓曲線上單向橫坡的路段。 四級公路不設緩和曲線,但曲線上若設有超高,從構造的角度也應有超高過渡段。,12 平曲線超高,12.4超高值計算 當汽車在彎道上行駛
40、時,將受橫向力的作用,用橫向力系數(shù)表示; 減小橫向力的方法: 增大曲線半徑:有時是困難的 降低車速:設計中不推薦 增大向內側傾斜的橫坡設置超高橫坡(成本低、效果好) 設置超高后 :,12 平曲線超高,12.4超高值計算 超高橫坡度ih應按計算行車速度、半徑大小、結合路面種類、自然條件和車輛組成等情況確定。 1)最大超高 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接近城鎮(zhèn)且混合交通量較大的路段,車速受到限制時,其最大超高值可按下表執(zhí)行。 2)最小超高值:應與公路直線部分的正常路拱橫坡度值一致。,12.5超高過渡方式,超高過渡方式主要是解決從直線上的雙向路拱斷面如何過渡到圓曲線上的單向橫坡斷面。,12.5超高過
41、渡方式,1)無中間帶道路的超高 當超高值等于路拱坡度時的過渡 方法:繞中線外側逐漸抬高,內側不動,直至內、外側坡度相等為止。,12.5超高過渡方式,當超高值大于路拱橫坡度時,有三種過渡方式: 繞內邊線旋轉(未加寬前的內邊線) 首先從雙坡斷面繞中線旋轉到單坡iG ,稱為臨界斷面;然后繞未加寬前的內側車道邊線旋轉,由單坡iG變?yōu)閱纹耰h 。,繞內邊線旋轉,a)ZH前(或HZ后)起始段,繞內邊線旋轉,iG,b)ZHHY(或HZYH)段,繞內邊線旋轉,c)全超高段,繞內邊線旋轉,12.5超高過渡方式,當超高值大于路拱橫坡度時,有三種過渡方式: 繞中線旋轉 先將外側車道繞路中線旋轉,待達到與內側車道構成
42、單向橫坡后,整個斷面繞中線旋轉,直至超高橫坡度。,繞中線旋轉,繞中線旋轉,12.5超高過渡方式,當超高值大于路拱橫坡度時,有三種過渡方式: 繞外邊線旋轉 首先繞外側車道邊線旋轉,內外側路面同時下降變?yōu)閱纹旅?然后待達到單向橫坡后,整個斷面仍繞外側車道邊緣旋轉,直至超高橫坡度為止。,12.5超高過渡方式,1)無中間帶道路的超高 方法繞未加寬前的路面內邊線旋轉,外側抬高較多,但為填方,施工質量容易控制。內側降低不多,利于縱向排水。適用于新建公路采用。 方法繞中線旋轉,保持中線標高不變,外側抬高不多,內側有所降低,適用于舊路改建。 方法繞外邊線旋轉,內側降低較多,容易形成積水,對安全不利。只適用于特
43、殊情況,一般不采用。,1)無中間帶道路的超高,12.5超高過渡方式,2)有中間帶公路的超高過渡 繞中間帶的中心線旋轉 先將外側行車道繞中央分隔帶邊緣旋轉,待達到與內側行車道構成單向橫坡后,整個斷面一同繞中心線旋轉,直至超高橫坡度值。此時中央分隔帶呈傾斜狀。 中間帶寬度較窄(4.5m),中等超高率時可采用。,12.5超高過渡方式,2)有中間帶公路的超高過渡 繞中央分隔帶邊緣旋轉 將兩側行車道分別繞中央分隔帶邊緣旋轉,使之各自成為獨立的單向超高斷面,此時中央分隔帶維持原水平狀態(tài)。 各種寬度的中間帶都可以用。,12.5超高過渡方式,2)有中間帶公路的超高過渡 繞各自行車道中線旋轉 將兩側行車道分別繞
44、各自的中心線旋轉,使之各自成為獨立的單向超高斷面,此時中央分隔帶兩邊緣分別升高與降低而成為傾斜斷面。 對于車道數(shù)大于4條的公路可采用。,12.5超高過渡方式,3)城市道路 單幅路路面寬度及三幅路機動車道路面寬度宜繞中線旋轉; 雙幅路路面寬度及四幅路機動車道路面寬度宜繞中間分隔帶邊緣旋轉,使兩側車行道各自成為獨立的超高橫斷面。,12.6超高過渡段長度,從直線段的雙向橫坡漸變到圓曲線路段具有超高單向橫坡的過渡段稱為-超高緩和段。Lc設于圓曲線的兩端。 為了行車舒適和利于排水,對超高緩和段長度必須加以規(guī)定。,12.6超高過渡段長度,1)最小超高過渡段長度 繞路面內邊緣線旋轉,p超高漸變率,附加縱坡
45、:,12.6超高過渡段長度,1)最小超高過渡段長度 繞路面內邊緣線旋轉,p超高漸變率,附加縱坡 :,12.6超高過渡段長度,1)最小超高過渡段長度 最小超高過渡段長度按下式計算并取整為5的倍數(shù),同時不得小于10m。,12.6超高過渡段長度,2)超高漸變率 在考慮超高緩和段長度時,應將超高漸變率控制在一定的數(shù)值范圍內。超高漸變率太大,路容不美觀,乘客不舒適;太小,縱向排水困難。 超高漸變率的影響因素 控制路面外側邊緣的加速度(或路面內側邊緣的降低速度); 以路面前進方向為旋轉軸的路面旋轉角速度不超過一定的限度。 后者對駕駛員和乘客舒適程度的影響比前者更大。,12.6超高過渡段長度,2)超高漸變率
46、 在考慮超高緩和段長度時,應將超高漸變率控制在一定的數(shù)值范圍內。超高漸變率太大,路容不美觀,乘客不舒適;太小,縱向排水困難。 超高漸變率的影響因素 控制路面外側邊緣的加速度(或路面內側邊緣的降低速度); 以路面前進方向為旋轉軸的路面旋轉角速度不超過一定的限度。 后者對駕駛員和乘客舒適程度的影響比前者更大。,最大超高漸變率,在相同的超高緩和段長度下,至旋轉軸距離越寬,超高漸變率越大。 出于排水考慮,車道橫坡度由-2%(或-1.5%)過渡到2%(或1.5%)的路段超高漸變率p不得小于1/330 。,12.6超高過渡段長度,3)超高過渡段與緩和曲線的關系 一般的情況下LcLs 在確定緩和曲線長度時,
47、已經(jīng)考慮了超高過渡段所需的最長度,故一般取超高過渡段Lc與緩和曲線長度Ls相等; 計算Lc 若計算出的LcLs此時應修改平面線形,使sLc。當平面線形無法修改時,可將超高過渡起點前移,即超高過渡在和曲線起點前的直線路段開始,路面外側以適當?shù)某邼u變率逐漸抬高,使橫斷面在ZH(或HZ點)漸變?yōu)橄騼葍A斜的單向路拱橫坡(臨界斷面); 若Ls計算出的Lc,但只要超高漸變率P1/330,仍取LcLs。 四級公路不設緩和曲線,但若圓曲線上設有超高,則應設置超高過渡段,超高過渡段在直線和圓曲線上各分配一半。,12.6超高過渡段長度,3)超高過渡段與緩和曲線的關系 高等級公路設計中,一般配置較長的緩和曲線。為
48、了避免在緩和曲線全長范圍內均勻過渡超高而造成路面橫向排水不暢,超高過渡可采取以下措施: 超高的過渡僅在緩和曲線的某一區(qū)段內進行 即超高過渡起點可從緩和曲線起點(R)至緩和曲線上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之間的任一點開始,至緩和曲線終點結束。 超高過渡在緩和曲線全長范圍內按兩種超高漸變率分段進行 即第一段從緩和曲線起點由雙向路拱坡以超高漸變率1/330過渡到單向路拱橫坡,第二段由單向路拱橫坡過渡到緩和曲線終點處的超高橫坡。,12.7橫斷面上超高值的計算,1)不設中間帶的公路超高值,(a)繞內邊緣旋轉,1)不設中間帶的公路超高值,(a)繞內邊緣旋轉,1)不設中間帶的公路超高值,(b)繞中線旋轉,1)不設中
49、間帶的公路超高值,(b)繞中線旋轉,12.7橫斷面上超高值的計算,2)有中間帶的公路超高值,12.7橫斷面上超高值的計算,2)有中間帶的公路超高值 繞中央分隔帶邊緣旋轉超高值計算公式,12.7橫斷面上超高值的計算,2)有中間帶的公路超高值 繞各自行車道中心旋轉超高值計算公式,12.8超高設計圖,路面超高方式圖就是指路面橫坡度沿路線縱向的變化圖。 應用:縱斷面圖中“超高”欄 設計文件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圖,12.8超高設計圖,1)超高方式圖繪圖規(guī)則: 按比例繪制一條水平基線,代表路中心線,并認為基線的路面橫坡度為零。 繪制兩側路面邊緣線。用實線繪出路線前進方向右側路面邊緣線,用虛線繪出左側路面
50、邊緣線。若路面邊緣高于路中線,則繪于基線上方,反之;繪于下方。路面邊緣線離開基線的距離,代表橫坡度的大?。ū壤呖刹煌诨€)。 標注路拱橫坡度。向前進方向右側傾斜的路拱坡度為正,向左傾斜為負。,12.8超高設計圖,2)基本型曲線的超高設計圖,12.8超高設計圖,3) S型曲線的的超高設計圖,12.8超高設計圖,4)卵型曲線的超高設計圖,12.9超高過渡段的縱向設計,超高過渡段傳統(tǒng)的縱向過渡方式采用的是線性變化的過渡方式,本來是連續(xù)的縱坡線在超高過渡段的起訖點(或超高漸變率變化處)產(chǎn)生了豎向轉折,引起突然性動力沖擊 。 改善方法: 一般做法是在轉折處插入豎曲線,如美國、日本都是這樣做的,但設計
51、比較麻煩。 改變上述傳統(tǒng)的超高線性變化的過渡方式,采用“曲線式”的過渡形式。,13 視距,13.1定義 汽車在行駛中,當發(fā)現(xiàn)障礙物后,能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發(fā)生交通事故所需要的必須的最小距離。 13.2存在視距問題的情況 夜間行車:設計不考慮 平面上:平曲線(暗彎) 平面交叉處 縱斷面 凸豎曲線 凹豎曲線:(下穿式立體交叉),13 視距,13.3行車視距的作用 保持行車安全。 提高平均行駛速度,提高通行能力 13.4道路上可能存在視距不良的地段 在平曲線的暗彎處(處于挖方路段的彎道與內側有障礙物的彎道),包括具有中央分隔帶公路彎道外側超車車道上的視距; 在縱斷面的凸形豎曲線處; 在高速公路及城市
52、道路跨線橋、門式交通標志及廣告宣傳牌等,如果它們正好處在凹形豎曲線上方,可能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 在夜間行車時,若凹形豎曲線半徑過小,前燈照射距離近,影響行車速度和安全。 交叉口相交處。,13.5 行車視距分類,汽車行駛時,自駕駛人員看到前方障礙物時起,至到達障礙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離,1)停車視距,在同一車道上兩對向汽車相遇,從相互發(fā)現(xiàn)時起,至同時采取制動措施使兩車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離,2)會車視距,在雙車道公路上,后車超越前車時,從開始駛離原車道之處起,至可見逆行車并能超車后安全駛回原車道所需的最短距離,3)超車視距,1)停車視距,停車視距是指駕駛人員發(fā)現(xiàn)前方有障礙物后,采取制定
53、措施使汽車在障礙物前停下來所需要的最短距離,定義,停車視距構成,停車視距構成,是當駕駛人員發(fā)現(xiàn)前方的阻礙物,經(jīng)過判斷決定采取制動措施的那一瞬間到制動器真正開始起作用的那一瞬間汽車所行駛的距離,反應距離,感覺時間為1.5s,制動反應時間(制定生效時間)取1.0s,感覺和制動反應的總時間t=2.5s,在這個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距離為,停車視距構成,是指汽車從制動生效到汽車完全停住,這段時間內所走的距離,制動距離,1)停車視距,停車視距構成 制動距離 是指汽車從制動生效到汽車完全停住,這段時間內所走的距離。 停車視距ST(考慮一定的安全距離),1)停車視距,1)停車視距,2)會車視距,會車視距是在同一車
54、道上兩對向汽車相遇,從相互發(fā)現(xiàn)時起,至同時采取制動措施使兩車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離,定義,反應距離:雙向駕駛員及車輛,停車視距構成,制動距離:雙向車輛,安全距離:雙向車輛保持間距,會車視距約等于2倍停車視距,3)超車視距,定義 超車視距是指汽車安全超越前車所需的最小通視距離,3)超車視距,超車視距的構成 加速行駛距離S1 當超車汽車經(jīng)判斷認為有超車的可能,于是加速行駛移向對向車道,在進入該車道之前所行駛距離為S1 超車汽車在對向車道上行駛的距離S2,3)超車視距,超車視距的構成 超車完了時,超車汽車與對向汽車之間的安全距離S3 S3=15100m 超車汽車從開始加速到超車完了時對向汽車的行駛
55、距離S4 以上四個距離之和是比較理想的全超車過程 全超車視距為: S超=S1+S2+S3+S4,3)超車視距,最小必要超車視距,對向汽車行駛時間大致為t2的2/3,3)超車視距,最小超車視距,13.6 各級公路對視距的要求,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應滿足停車視距,工程特殊困難或受其它條件限制的地段,可采用停車視距,但必須采取分道行駛措施,二、三、四級公路的視距應滿足會車視距的要求,其長度應不小于停車視距的兩倍,二、三、四級公路還應在適當間隔內設置滿足超車視距“一般值”的超車路段,當?shù)匦渭捌渌虿坏靡褧r,超車視距長度可適當縮減,最短不應小于所列的低限值,13.6 各級公路對視距的要求,一般情況下,不
56、小于總長度的10%30%,并均勻布置,在二、三級公路中,宜在3min的行駛時間里,提供一次滿足超車視距的超車路段,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以及大型車比例高的二、三級公路的下坡路段,應采用下坡段貨車停車視距對相關路段進行檢驗。,積雪冰凍地區(qū)的停車視距宜適當增長,13.7視距的保證,平曲線視距檢查方法: 最大橫凈距法 視距包絡曲線法 1)最大橫凈距法 橫凈距:在彎道各點的橫斷面上,駕駛員視點軌跡線與視距線之間的最大距離叫橫凈距。,13.7視距的保證,1)最大橫凈距法 駕駛員視點位置: 視線高度:1.2m 平面位置:距未設加寬的路面外邊緣1.5m,或距路中線 最大橫凈距:在彎道內所有橫凈距中的最大值,稱為
57、最大橫凈距,用h表示。 其值可根據(jù)視距S和曲線長L、行車軌跡曲線半徑RS算出。,1)不設回旋線的橫凈距計算: 曲線長L視距S:,最大橫凈距計算方法:,式中:Rs駕駛員視點軌跡線半徑,,曲線長L視距S:,式中: L曲線內側視點軌跡線長度。,RS,RS,圓曲線長LYS:,2)設回旋線的橫凈距計算:,曲線總長LSLY,最大橫凈距計算方法:,LY,圓曲線長LYS:,2)設回旋線的橫凈距計算:,曲線總長LSLY,最大橫凈距計算方法:,曲線總長LS:,13.7視距的保證,2)視距包絡圖法 視距包絡圖就是在駕駛員視點軌跡線上每隔一定間隔繪出一系列的視距線,視距線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外邊緣線作為清除障礙的界限的方
58、法。,13.7視距的保證,3)保證行車視距的工程措施 清除障礙物: 清除視距包絡曲線與視點軌跡線間的全部障礙物。 適用:連續(xù)障礙物的清除,如路塹邊坡等。,13.7視距的保證,3)保證行車視距的工程措施 清除障礙物: 清除距離視點軌跡線小于最大橫凈距的障礙物。 適用:分散障礙物,如獨立建筑物等 。,13.7視距的保證,3)保證行車視距的工程措施 分道行駛: 二、三、四級公路,受地形條件或其它特殊情況限制路段 ,若不能保證2倍停車視距,則必須滿足停車視距,同時必須采用嚴格的分道行駛措施。 如設分道線、分隔帶、分隔樁;或設成兩條分離的單車道。,補救措施:限速、設反光鏡等,13.7視距的保證,14橫斷
59、面設計,14.1公路橫斷面設計要求 路基橫斷面形式和尺寸在確定路線平面位置時已有考慮,在縱斷面設計中又根據(jù)路線標準和地形條件對路基的合理高度,特別是工程艱巨路段已仔細做了分析研究,擬訂了橫斷面方案。因此,施工圖設計階段的橫斷面設計是在總結上述工作基礎上,繪制橫斷面設計圖紙,作為計算土石方數(shù)量和施工的依據(jù)。 橫斷面設計必須結合地形、地質、水文等條件,本著節(jié)約用地的原則,選用合理的斷面形式。 41.2路基標準橫斷面(典型橫斷面) 一般包括:路堤、路塹、半填半挖、護坡路基、擋土墻路基等斷面。 斷面路幅內行車道、路肩的寬度和橫坡度以及中間帶的尺寸應具體確定。 斷面中路基的邊坡坡率、邊溝尺寸、擋土墻斷面等按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04)規(guī)定確定。 標準橫斷面圖一般采用1:100比例。,14.2路基標準橫斷面,14橫斷面設計,14.3橫斷面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工藝珠寶盒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臨時廚師工作協(xié)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化纖錠子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壓花雙面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全球市場中介合同
- 2025年人力資源技術分析合同
- 2025年產(chǎn)品生產(chǎn)合同
- 自助旅游合同范本
- 綠化 分包 合同范本
- 守夜看護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導論》(第2版)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39 《出師表》對比閱讀-2024-2025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含答案)
- 蛇膽川貝液在動物模型中的藥理作用研究
- GB/T 44260-2024虛擬電廠資源配置與評估技術規(guī)范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公開招聘報名表
- AQ 1064-2008 煤礦用防爆柴油機無軌膠輪車安全使用規(guī)范(正式版)
- 電子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基礎(第二版) 課件 模塊1、2 電子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概述、基礎數(shù)據(jù)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機編鋼絲網(wǎng)及組合體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 比亞迪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 【高考真題】2024年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