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鋼琴入門教學新探索.doc_第1頁
學科教育論文-鋼琴入門教學新探索.doc_第2頁
學科教育論文-鋼琴入門教學新探索.doc_第3頁
學科教育論文-鋼琴入門教學新探索.doc_第4頁
學科教育論文-鋼琴入門教學新探索.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鋼琴入門教學新探索摘要本文對鋼琴啟蒙教學作了一些新的探索,特別是對識譜與認識鍵盤、調號和臨時升降號的出現(xiàn)、黑鍵與手型的關系、同音彈法、音階的訓練、升降號和黑鍵的引入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關鍵詞識譜認鍵盤音階升降號黑鍵隨著業(yè)余鋼琴學習、音樂和藝術專業(yè)鋼琴公共基礎課的普及,鋼琴啟蒙教學領域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人類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我們的鋼琴基礎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總結新經驗。下面是筆者的一些教學體會。一、關于識譜與認鍵盤鋼琴樂曲都是按照樂譜的標記在88個黑白琴鍵上準確而完美地演奏出來的,這就意味著我們教學時首先得教會學生正確讀譜和熟悉鍵盤位置。傳統(tǒng)教材如拜厄、車爾尼及湯姆森等和其他鋼琴教育專家編寫的教程大多是從中央C(do)開始識譜,且通常是先從高音譜表學習再到低音譜號,由中央C向上、下(指譜面)和高低(指音名)左右擴展,如向上(右)do、re、mi、fa、so和向下do、si、la、so、fa逐漸認識更多的音。這樣識譜進程很慢,有很多學生分不清高低音譜號的固定位置,線與線、間與間常易混淆,常把低音譜表的第五線a(la)音唱成高音譜表的第一線e(mi)音,而且效率低。首先我們可直觀地從大譜表出發(fā),先教會學生同名而不同高度的好幾個音。如從中央C(do高音譜表下加一線與低音譜表上加一線),它們在大譜表中是極對稱的。然后分別向上數(shù)第三間與向下數(shù)三間都是同名字而不同高度的音即低音do(C)和高音do(C2),它們也是非常對稱的,但這里必須改變低音譜表從下往上數(shù)線與間的習慣。因此,對音高及在琴鍵上的位置要求必須具有十分熟悉的思維方式。而再向上到高音譜表的上加二線與低音譜的下加二線都是do,即倍高音do(C3)與倍低音do(C1)。同樣從大譜來看,之所以分為高低音譜表,就意味著在高低音譜表上記錄的音名是不同的,因而我們在起初就可以告訴他們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由于是高音譜表,有一個“高”字(雖然這不是理由,也沒有必然邏輯聯(lián)系),為了幫助記憶我們可告訴學生,記住與低音譜號同音名的音符,總是記寫在高音譜表的高一格(僅一格)的線與間。如低音譜表的下加二線即與高音譜表的下加一線是同一個音名C,音高正好相差兩個八度,而低音譜的第二間與高音譜表的第三間都是C,音高也是相差兩個八度。低音譜表的上加一線與高音譜表的上加二線都是C(do),還是相差兩個八度。這個規(guī)律適用于每一個音名,如低音譜號的第一線與高音譜號的第二線都是G正好也相差兩個八度,其它以此類推。這樣一來視譜就省事多了,也不會認錯音了。且第一次課便認識了低、中、高音區(qū)的四五個音,然后逐漸地認識其它的各音,這樣一來在不很多的時間(通常二個月就能認熟四個八度的各音),而其它的更高更低的音都是通過加高低八度記號如8來表示,也就是說,我們到這里就能基本能認出和彈奏所有的音符了,由于鋼琴是一個音域寬廣,和聲織體豐富的樂器,通常對初學者來說都是先教學斷奏吊臂練習,正好這些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都派上了用場,分別可彈出各音區(qū)的音色來。我們知道小湯普森鋼琴教程圍繞中央C要彈好一段時間,彈奏起來非常單調,而初學者須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領略到龐大鋼琴的寬廣音域和豐富多彩的聲音。根據(jù)以上同樣的規(guī)律可認識和彈出高低不同的四個D、E、F、G、A、B音等等。更重要的是還可讓初學者第一次就能彈奏并聆聽鋼琴上不同音區(qū)的do的色彩,從而初步熟悉左邊是如老爺爺般深沉厚渾的聲音,中間是如母親般溫暖甜美的聲音,右邊是如小姑娘般明亮清脆的聲音,從而首次便領略到鋼琴豐富美妙的音響。二、關于升降號由于十二平均律中每個音具有同等重要性,鋼琴上88個鍵都是重要的音樂元素,因此,啟蒙時就可引入升降號的教學,對于初學者來說,左右手都可在第一次課就彈奏臨時升降號和黑鍵,其實黑鍵更容易引起手指和手掌支撐的欲望。通過這樣的練習,先需了解在鋼琴上白鍵是連綿不斷地排列的規(guī)律,而黑鍵總是2個一組和三個一組有規(guī)律地排列。兩個黑鍵左邊的白鍵都是C唱do。同時我們還可突破傳流教學模式,彈它右邊最鄰近的琴鍵升C,從而接觸黑鍵的彈奏練習。必須告訴學生無論某個音右邊的琴鍵是黑鍵還是白鍵,它都是這個音的高半音,念成升該音。以此類推,左邊就是降半音。在教學中常發(fā)現(xiàn)學生在彈琴時總是把E彈成降E和升F鍵,把升B彈成降B和升C鍵,這是因為他們認為E和B最鄰近的黑鍵就是這幾個,顯然他們誤認為黑鍵就是升降音,其實不然,任何一個琴鍵右邊最鄰近的鍵都是該琴鍵音的升高半音,反之,左邊則是降低半音。如在每個音的左上方加上升號就表示升高半音。不僅如此,在學到四個C音時就可同時學四個升C音,而學D音時就可同時學四個降D音,由此,對于臨時變音記號就可迎刃而解和輕松掌握了。三、關于黑鍵與手型傳統(tǒng)教學法總是用大拇指從白鍵上開始彈奏很長一段時間才接觸黑鍵,事實上大拇指是最不容易站立的,由于大指是用側面觸鍵的,很難控制,對初學者就更難支撐并保持手型和掌關節(jié)架子了,又由于開始總在白鍵上彈奏,手型往往容易形成松軟踏陷,支撐不住的毛病,這是由于白鍵鍵面寬,手容易形成惰性,而黑鍵卻又窄又短且是斜面和有坡度的,最重要的是由于人手的生理結構特征原因,五個手指長短不一,讓每個手指都在白鍵上開始,較長的手指容易勾著而放不開,相對于黑鍵來說更不易支撐和保持手型。從經驗來看,由于鋼琴學習總是從白鍵上的C大調入手,較長時間才進入黑鍵,致使學生懼怕彈奏黑鍵,不愿意彈升降號多的樂曲。由此,還不如先入為主,最開始就引入黑鍵,甚至可以在第一、二次課的非連音彈奏訓練時就可教學生用3指,然后用2和4指彈黑鍵,如先從容易辨認的#G(so)開始,由于它在三個黑鍵的正中間,最容易記住,實際上也容易彈,然后彈#F#G#A(分別用2、3、4指)。至于手型訓練,可以首先讓學生把5個手指擺在mi、#fa、#so、#la、si五個鍵上,兒童的手由于小些,可用fa代替mi,這樣一來三個長一點的手指就在黑鍵上,而較短的1指和5指正好在白鍵上開始。如此這般,手型既松弛而手指又易于支撐站穩(wěn),且自然而不費力。同時也避免了在白鍵上開始彈奏,導致手指太勾、收得太攏和指甲碰鍵的毛病。四、關于同音彈法同音就是相同的某個音作為旋律連續(xù)出現(xiàn)幾次,它有兩三種情況:一種是模仿彈撥樂器,如琵琶和曼托林,它一般要求用輪指彈法演奏;一種是跳音要求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這兩種都屬于程度較深,技巧性較高的演奏。而這里要說的是第三種即速度不快的,本身就是旋律性的同音反復片段,如拜厄鋼琴教程第8、9、10條及劃船歌都有同音反復等。可是學生彈這種同音練習的彈法可謂是五花八門,要么用手往上抽,把它彈成跳音的,又有用手腕上下翻打的,也有把手腕靠在白鍵下的木檔上抬手指彈的,還有根本沒有支點卻在空中抬高手指彈下去的,這實際是僵硬的動作和聲音,因為抬指正如走路一樣,必須有個手指做為支點,才能抬另一手指)。總之,發(fā)出的聲音都沒有旋律進行和音樂句子的走向之感。正確的彈法一般來說是盡可能地讓每個手指在琴鍵上站住的時間長些,讓每個音發(fā)音長一些,使樂音之間有連貫和進行的感覺,具體說來即保持音符的3/4的時間或多于3/4的時間。,具體做法是先應讓學生理解同音的音樂含義,告訴他同音是構成樂句的重要元素。如同說話中的“來來來我們彈琴!”這句話的來字連續(xù)說了三次,它與后面的詞是連在一起的,不可中斷而將它念成“來來來我們彈琴!”。我們可套用一句三拍子的旋律,如solsolsollasolmire中的sol就是同音,切不可中斷,而應向前連續(xù)進行,使樂句連貫流暢富于音樂美。正如我們唱音階時,每一個音都應有一個目的地,不斷地使音樂進行下去直至結束。因此可借用音階彈法,先用不同的手指和連奏法彈音階上下行,然后用一個手指,比如用3指彈音階,讓聲音同樣保持剛才用不同的手指所彈奏的帶有旋律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