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學年二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10春日詩兩首村居教案西師大版.doc_第1頁
2019學年二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10春日詩兩首村居教案西師大版.doc_第2頁
2019學年二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10春日詩兩首村居教案西師大版.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村居 教材分析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一首風景詩,全詩如一幅美麗的風俗畫:鄉(xiāng)村的二月,天氣暖和起來。春光明媚,和風麗日,青草生長,鳴鶯翩飛。春風吹動下,垂柳的枝條正拂著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晝漸漸長了,兒童沐浴著春光,呼吸著新鮮空氣,奔跑著放飛風箏。詩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點,以精練的語言勾畫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機勃勃的“樂春圖”:景、人、事融為一體,充滿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會認“拂、堤、醉”3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練習口頭表達。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農村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具^程與方法目標】能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并說出這首詩描繪的景象。【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古詩的學習,感悟古詩選詞煉句的精妙和豐富的內涵,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農村兒童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窘虒W難點】 課前準備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并通過想象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多媒體課件、圖片學生: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自讀課題村居。清朝文人高鼎的村居,則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情調。良辰美景配上快樂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風華少年,意境多么悠遠。這是高鼎寫的一首風箏詩,詩如一幅美麗的通俗畫春光明媚,麗日和風,兒童沐浴著春光,呼吸著新鮮空氣,奔跑著放飛風箏二、初讀全詩,讀準讀通1.釋題:在鄉(xiāng)村居住。2.聽錄音讀。3.自讀,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讀后檢查: (1)出示生字,讀準音,記住形。 (2)指名朗讀,正音。(3)跟錄音讀。三、細讀全詩,解詞釋句,弄懂詩意1.小組討論,弄懂相關詞語的意思。2.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詞語?草長鶯飛:野草旺盛生長,黃鶯自由飛翔。拂:飄拂、拂拭、掠過。 堤:堤岸。醉春煙: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紙鳶:紙做的風箏。3.詩句的意思知道嗎?同桌互說后集體交流。自己逐句讀詩,想一想每一句詩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組商量,提出不懂的詞句。 教師針對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每句詩的大意。(早春二月,地面草兒旺盛生長,空中鶯兒自由飛翔,堤邊楊柳飄拂搖曳,仿佛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孩子們放學回來天色還早,趕忙趁著東風放起了風箏,那心里別提多高興了。)4.帶著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再朗讀全詩,讀出感情。自瀆指名讀糾正指名讀齊讀跟錄音讀。學生自己試讀,評議指導。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詩情畫意。四、賞讀全詩,指導說寫1. 讀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在頭腦中再現詩句所描繪的畫面,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2.作者寫出了我們兒童生活的樂趣,你喜歡這首詩嗎?練習背誦。3.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時你是怎么做的,心情如何?說一說。 陽春三月,同學們到野外去游玩之后,有怎樣的感受呢?(確定一個表達的中心)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4.指導改寫。 確定改寫的人稱。假如你看到了這美麗的景色和動人的情景,該怎么來告訴別人呢?(通過討論,明確可以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來改寫。)(要求學生想像作者觀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