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學聯(lián)盟2018_2019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試題(含解析).docx_第1頁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學聯(lián)盟2018_2019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試題(含解析).docx_第2頁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學聯(lián)盟2018_2019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試題(含解析).docx_第3頁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學聯(lián)盟2018_2019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試題(含解析).docx_第4頁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學聯(lián)盟2018_2019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試題(含解析).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度上學期孝感市七校教學聯(lián)盟期中聯(lián)合考試高一歷史試卷(本試題卷共4頁。全卷滿分50分,考試用時60分鐘)注意事項:1 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 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1.5分,共計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西周建立后,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封成王弟叔虞于晉,封周公子伯禽于魯,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古代中國講究“同姓不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魯宋可以通婚 B. 燕晉可以通婚C. 魯燕可以通婚 D. 宋晉不可以通婚【答案】A【解析】【詳解】“周王室貴族召公奭封國燕”“成王弟叔虞封國晉” “周公長子伯禽封國魯”說明燕國、晉國和魯國是姬姓封國;“殷商貴族微子啟封國宋”說明宋國不是姬姓封國。因此,晉燕、燕魯不能通婚,故BC項錯誤;宋晉、 魯宋可以通婚,故排除D,選A。2.中國古代某一時期,封君賜予封臣一份領地,并為封臣提供保護,同時封臣宣誓對領主的忠誠,并承擔相應的義務。封臣在自己的領地享有較完整的治理權或統(tǒng)治權據(jù)此,材料闡述的社會時期是( )A. 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時期 B. 秦把全國分為36郡時期C. 制定禮樂制度時期 D. “開元盛世”時期【答案】C【解析】【詳解】封建主義的含義是封君對封臣授予土地和保護;封臣效忠封君,并履行賦稅徭役等義務,這種封建主義和中國西周的時期的分封制相似,周王對貴族、功臣授土授民成為諸侯,諸侯服從周王統(tǒng)治,并承擔各種義務,故C正確。秦朝、隋唐實行中央集權,與題干不符,排除ABD。3.“竹林七賢”是古代著名隱士,生活在魏晉時期,他們超然物外,不附權貴,才學突出,有學者認為,魏晉時期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shù)大族家庭所壟斷,個人出身對仕途影響較大,這種現(xiàn)象( )A. 強化了中央集權 B. 強化了宗族觀念C. 維護了分封體系 D. 科舉制走向衰落【答案】B【解析】【詳解】由材料“官職往往被少數(shù)大族家庭所壟斷,個人出身對仕途影響較大”,體現(xiàn)了某些宗族壟斷官位和爵位,故選B;地方豪強宗族坐大,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勢力,不利于中央集權,排除A;當時不是分封體制,排除C;隋唐才出現(xiàn)科舉制,時間不符,排除D。4.某朝一官員通過賄賂企圖任宰相,皇帝同意了某官員的請求,并下詔“某可任宰”。時任某部門的給事中行使職權,駁回詔書,依此推斷,給事中隸屬于( )A. 明朝內閣 B. 宋朝參知政事C. 唐朝門下省 D. 清朝軍機大臣【答案】C【解析】【詳解】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沒有實權,不能駁回皇帝詔書,排除AD;宋朝參知政事是分割宰相的行政權,不能駁回皇帝詔書,排除B;唐代的門下省具有審議的職能,皇帝的詔書需要得到門下省審核通過才能發(fā)到尚書省執(zhí)行,所以給事中屬于唐朝的門下省,故選C。5.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記載:“天子理萬物,不能獨為,責之中書。中書,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權不可不專。”這反映了元朝A. 皇權被削弱B. 相權得到加強C. 中書省獨攬大權D. 中書省職能專一【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權不可不?!?,說明中書省長官的權力增大,相權得到加強,故答案為B項。材料中的“中書,所以行天子之令”表明皇權是強大的,中書的職權是皇帝賦予的,不能反映皇權被削弱和中書省獨攬大權,排除AC項;中書省作為元朝最高行政機構,不可能職能專一,排除D項。6.明成祖時特選拔楊榮、胡廣等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務(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關于對明內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內閣的設定為法定的決策機構 B. 六部逐步淪為內閣下屬機構C. 內閣的票擬意見為最終決策意見 D. 內閣的地位有變但職責基本未變【答案】D【解析】【詳解】明代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排除A,選D;六部作為執(zhí)行機構,按不同職責根據(jù)皇帝旨意分理全國政務。內閣在形式上六部與內閣仍是獨立的行政機構,故B錯誤。明太祖時殿閣大學士很少參與政務;到明太祖時內閣正式成立,開始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內閣地位不斷提高,內閣的票擬意見取決于皇帝的批紅,排除C。7.伯里克利執(zhí)政時期曾宣稱:一個公民只要有任何長處,他就會受到提拔,擔任公職,這是對其優(yōu)點的獎賞,跟特權、貧窮無關,只要有利于國家利益。在此伯里克利宣揚了( )A. 廢除了財產等級制度 B. 主體政權不排斥有限特權C. 雅典人都有報效國家和升遷的機會 D. 民主政體為公民參政提供保證【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貧窮也不再是障礙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國家,不管他的境況有多黯淡”,說明財產等級制并不是障礙,并且材料也沒有體現(xiàn)出廢除的意思,故A錯誤;根據(jù)材料“一個公民只要有任何長處,他就會受到提拔,擔任公職;這是作為對他優(yōu)點的獎賞,跟特權是兩碼事”,說的是公民因為長處得到提拔,而不是特權,材料無法體現(xiàn)選項表達的意思。故B錯誤。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雅典公民普遍具有參政的平等機會,而不是公民的升遷的問題,故C錯誤;伯利克里當政時期,擔任高級職官的財產資格被取消,政府發(fā)放津貼,保障了中下層平民參政的權利,雅典的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材料“一個公民只要有任何長處,他就會受到提拔,擔任公職”,說明雅典民主的真實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民主政體為公民參政提供了保證,故D正確。8.雅典人在城市的附近修建了許多的露天劇場,場地雖大,但坐在劇場的觀眾都能清楚的看到演員的表演,為鼓勵人們觀劇,還特意發(fā)放“觀劇津貼”這個時期屬于( )A. 梭倫改革時期 B. 伯里克利執(zhí)政時期C. 舊氏貴族專橫統(tǒng)治時期 D. 克里斯提尼執(zhí)政時期【答案】B【解析】【詳解】伯里克利執(zhí)政時期,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頂峰,公民享有充分的參政權利,為鼓勵人們觀劇,還特意發(fā)放“觀劇津貼”,故選B;梭倫改革時期和克里斯提尼執(zhí)政時期都不存在“觀劇津貼”,排除AD;舊氏貴族專橫統(tǒng)治時期,貴族享有特權,普通公民沒有參政議政的機會,排除C。9.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規(guī)定,每年召開特別公民大會,投票決定將那些嚴重威脅民主政治的人員流之海外。據(jù)此,下列行為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 )A. 參加公民大會經常遲到的公民B. 沒有參加城邦舉行的聚餐活動的公民C. 為了個人政治聲望積極資助貧困的公民D. 對來雅典經商的外邦人有抵觸情緒的公民【答案】C【解析】【詳解】不按時參加公民大會、沒有參加城邦舉行的聚餐活動都是個人行為,影響只在自身,并不會對民主政治構成威脅,故AB錯誤。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對付政治上掌握大權并意圖恢復僭主制的野心家,為贏得個人政治聲望資助貧窮公民的行為是政治野心家的體現(xiàn),威脅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有可能遭到流放,故C正確;對來雅典經商的外邦人有抵觸情緒,不會對民主政治構成威脅,故排除D。10.公元前5世紀中期,在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中,羅馬制定了十二銅表法,十二銅表法中說“以后凡人民會議的所有決定都應有法律效力”關于對十二銅表法理解正確的是( )A. 貴族對法律的壟斷被打破了 B. 習慣法被摒棄了C. 羅馬共和國所有人都參與了立法 D. 一經制定不能隨意改變【答案】A【解析】【詳解】材料“凡人民會議的所有決定都應具有法律效力”說明貴族壟斷立法和司法大權的局面被打破,其對法律的隨意解釋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護,故A正確;十二銅表法 是習慣法的匯編,排除B;十二銅表法是貴族與平民斗爭的結果,由元老院頒布,體現(xiàn)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并非所有人都參與立法,排除C;法律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而調整,排除D。11.著名歷史學家錢乘旦指出:英國現(xiàn)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領域首先邁出的,這標志著現(xiàn)代化的開始一個人的絕對權力如果阻礙了國家的發(fā)展,國家便不會進步,此觀點的表述符合的是 ( )A. 13世紀英國貴族迫使國王在大憲章上簽字B. 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C. 英國責任內閣的形成D. 議會改革凡年滿18歲公民都可以參加下院選舉【答案】B【解析】【詳解】材料反映的明顯是專制王權的結束和民主制的確立,這應該是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而13世紀英國貴族迫使國王在大憲章上簽字不是這一標志,排除A;權利法案頒布結束了英國的君主專制制度,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符合材料的意思,故選B;責任內閣制不符合材料中政治轉型第一步這一特點,排除C;D中議會改革是君主立憲制度的完善的表現(xiàn),不符合材料中第一步這一特點,排除D。12.憲法是民主進程的保障。在近代西方既是近代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法又突出體現(xiàn)分權制衡原則的是哪國憲法( )A. 英國 B. 美國 C. 德國 D. 法國【答案】B【解析】【詳解】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xiàn)出分權制衡原則,是近代第一部資產階級類型的憲法,故選B;英國1689年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非是憲法,排除A;1871年德意志德國憲法和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時間較晚,不符合題意,排除CD。13.美國獨立之初的邦聯(lián)政府,財政收入方式采取各州分攤的做法,要求各州分攤上繳總計二千萬美元的財政收入,部分州以各種理由推脫,結果邦聯(lián)政府只收到不足1/5的財政收入。這表明( )A. 邦聯(lián)政府軟弱無力 B. 各州財政困難無錢上繳C. 邦聯(lián)政府征稅官不盡職 D. 邦聯(lián)政府未獲各州認可【答案】A【解析】【詳解】美國的邦聯(lián)政府實質上是一個松散的各州聯(lián)合體,它沒有一個主權國家應有的權力,由題干可知,邦聯(lián)政府向各州攤派賦稅,但最終收效甚微,說明邦聯(lián)政府權力有限,有名無實,故A正確;材料無法反映各州財政狀況和邦聯(lián)政府征稅官是否稱職,排除BC;邦聯(lián)政府雖權力極為有限,但仍是一個各州認可的全國性政府,故D錯誤。14.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任以來,白宮核心政治圈一直處于高調頻繁的人事變動之中。如上任僅23天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被總統(tǒng)免職。特朗普總統(tǒng)此舉( )A. 違背了1787年憲法 B. 會受到國會彈劾C. 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利 D.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不是特朗普親信【答案】C【解析】【詳解】按照1787年憲法規(guī)定,最高行政權屬于總統(tǒng),因此總統(tǒng)可以提名并任命政府官員,故材料中白宮中人事變動是總統(tǒng)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利,故排除A;選C;材料沒有體現(xiàn)總統(tǒng)的違法失職,所以不會受到國會彈劾,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不是特朗普親信,排除D。15.1875年,在廣大人民群眾擁護下,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憲法,憲法確立了法國為( )A. 君主政體 B. 君主專制政體C. 君主立憲政體 D. 共和政體【答案】D【解析】【詳解】1875年1月,在廣大人民群眾擁護下,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D項說法正確,ABC項說法錯誤,可以排除;故選D。16.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誕生,帝國憲法規(guī)定:帝國議會由秘密投票的普選和直接選舉產生。此規(guī)定表明帝國議會 ( )A. 帝國議會享有完全的立法權 B. 帝國議會監(jiān)督政府C. 帝國議會產生具有民主性 D. 帝國議會是最高的權力機構【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德意志帝國的最高權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擁有主宰議會的權力,排除AD;材料沒有涉及帝國議會與政府的關系,無法知曉帝國議會是否能監(jiān)督政府,排除B;由“投票”與“選舉”等關鍵信息可知,帝國議會產生具有民主性,故選C。二、非選擇題(共2題,第17題14分,第18題12分,共計26分)17.從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在中國延續(xù)了千年,至20世紀初被宣布廢除。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隋文帝廢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選拔官員,歷代踵行,時加修正,唐以明經、進士兩科為主,宋正式確立三級科舉考試制度。宋至明清,防弊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百度百科材料二 貧苦子弟,類皆廉謹自勉,埋首窗下即紈绔子弟,亦知苦讀,以獲科第,否則雖富不榮因此之故,前清時代,無分冬夏,幾于書聲遍野,夜靜三更,鉆研制義。是皆科舉鼓勵之功有甚于今日十萬督學之力也。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1)根據(jù)材料一歸納科舉制的主要特點(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科舉制的積極影響【答案】(1)延續(xù)時間長;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體現(xiàn)公平公正。(2)打破世家大族對仕途的壟斷;促進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擴大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促進社會穩(wěn)定。【解析】【詳解】(1)材料中“(隋創(chuàng)進士科之后)歷代踵行,時加修正,以迄于明清”說明科舉制從隋朝創(chuàng)立到明清時期演變?yōu)榘斯扇∈?,說明科舉制存在的時間長,“時加修正”說明科舉制在不斷發(fā)展完善,“防閑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說明選拔方式規(guī)范,選拔的方法公平公正。(2)由“貧若子弟,類皆廉謹自勉,埋首窗下”說明科舉考試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官場的壟斷,貧寒子弟只要苦讀亦可進入統(tǒng)治階層,擴大了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前清時代,無分冬夏,幾于書聲遍野,夜靜三更,鉆研制義”說明社會上出現(xiàn)了讀書向學的風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還有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和促進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18.材料一 任何一級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級別越高、距人民越遠、權力越集中和強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別限制,因為愈是遠離被統(tǒng)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濫用職權,耍陰謀詭計,陷入腐化墮落的地步。 (美)詹姆斯羅伯特 材料二 (國會) (白宮) (最高法院)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jù)以上材料, 詹姆斯羅伯特意圖在1787年憲法如何體現(xiàn)的?(2)對詹姆斯羅伯特的觀點你有何認識?【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