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 錄Linux掃盲1一、常用命令3su3pwd3ls3find3tar4gzip4mkdir4rm5mv5reboot5halt5二、安裝拆卸軟件6第一篇:Linux下軟件的安裝與卸載6第二篇:如何安裝Linux的軟件7第三篇:輕松安裝、卸載Linux軟件8三、LINUX的目錄樹10/bin10/boot10/dev10/etc11/home11/lib11/lost+found11/mnt11/proc11/root11/sbin11/tmp12/usr12/var12四、在Linux中共享Windows系統資源12A.裝載(mount)12B.卸載(umount)13C.進階使用14D.使用Mtools14E.在Windows系統中共享Linux系統的文檔15五、GRUB三步通16uGRUB的優(yōu)點16uGRUB菜單16uGRUB的交互性19uGRUB啟動盤20六、Linux下其它格式文件系統的自動掛裝21七、Linux中文件的壓縮與解壓縮23ucompress23uuncompress23ugzip23ugunzip24utar24八、Vi編輯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51、vi的基本概念252、vi的基本操作263、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鍵264、Last line mode下命令簡介295、vi命令列表29九、設置和修改X-Window的顯示模式32uX Window 工作方式略談32u關于 X Window 的設置33一、 常用命令 su su命令是最基本的命令之一,常用于不同用戶間切換。例如,如果登錄為 user1,要切換為user2,只要用如下命令: $su user2 然后系統提示輸入user2口令,輸入正確的口令之后就可以切換到user2。完成之后就可以用exit命令返回到user1。 su命令的常見用法是變成根用戶或超級用戶。如果發(fā)出不帶用戶名的su命令 ,則系統提示輸入根口令,輸入之后則可切換為根用戶。 如果登錄為根用戶,則可以用su命令成為系統上任何用戶而不需要口令。 pwd pwd命令也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命令之一,用于顯示用戶當前所在的目錄。 cd cd命令不僅顯示當前狀態(tài),還改變當前狀態(tài),它的用發(fā)跟dos下的cd命令基本一致。 cd .可進入上一層目錄 cd -可進入上一個進入的目錄 cd 可進入用戶的home目錄 lsls命令跟dos下的dir命令一樣,用于顯示當前目錄的內容。 如果想取得詳細的信息,可用ls -l命令, 這樣就可以顯示目錄內容的詳細信息。 如果目錄下的文件太多,用一屏顯示不了,可以用ls -l |more分屏顯示 。 find find命令用于查找文件。這個命令可以按文件名、建立或修改日期、所有者(通常是建立文件的用戶)、文件長度或文件類型進行搜索。 find命令的基本結構如下: $find 其中指定從哪個目錄開始搜索。指定搜索條件。表示找到文件怎么處理。一般來說,要用-print動作,顯示 整個文件路徑和名稱。如果沒有這個動作,則find命令進行所要搜索而不顯示結果,等于白費勁。 例如,要搜索系統上所有名稱為ye的文件,可用如下命令: $find / -name ye -print 這樣就可以顯示出系統上所有名稱為ye的文件。 tar tar最初用于建立磁帶備份系統,目前廣泛用于建立文件發(fā)布檔案。可用如下方法建立tar檔案: $tar cvf 例如,如果要將當前目錄中所有文件存檔到ye.tar中,可用如下命令: $tar cvf ye.tar *.* 要瀏覽檔案內容,將c選項變成t。如果要瀏覽ye.tar檔案中的內容,可用如下命令: $tar tvf ye.tar 要取出檔案內的內容,將c選項變成x。如果要將ye.tar檔案中的內容取到當前目錄中,可用如下命令: $tar xvf ye.tar gzip gzip命令用于壓縮文件。 例如,如果要將ye.txt文件壓縮,可用如下命令: $gzip ye.txt 這樣就可以壓縮文件并在文件名后面加上gz擴展名,變成文件ye.txt.gz。 解壓縮文件可用gzip -d命令實現: $gzip -d ye.txt.gz 這樣就可以解壓縮文件并刪除gz擴展名。除此之外還可以用gunzip命令來解 壓縮文件,效果跟用gzip -d命令一樣。 舊版的tar命令不壓縮檔案,可用gzip壓縮。例如: $tar cvf ye.tar *.txt $gzip ye.tar 則可建立壓縮檔案ye.tar.gz。 新版的tar可以直接訪問和建立gzip壓縮的tar檔案,只要在tar命令中加上z 選項就可以了。例如: $tar czvf ye.tar *.txt 生成壓縮檔案ye.tar.gz, $tar tzvf ye.tar *.txt 顯示壓縮檔案ye.tar.gz的內容,而 $tar xzvf ye.tar *.txt 取出壓縮檔案ye.tar.gz的內容。 mkdir 這個命令很簡單,跟dos的md命令用法幾乎一樣,用于建立目錄。cp cp命令用于復制文件或目錄。 cp命令可以一次復制多個文件,例如: $cp *.txt *.doc *.bak /home 將當前目錄中擴展名為txt、doc和bak的文件全部復制到/home目錄中。 如果要復制整個目錄及其所有子目錄,可以用cp -R命令。 rm rm命令用于刪除文件或目錄。 rm命令會強制刪除文件,如果想要在刪除時提示確認,可用rm -i命令。 如果要刪除目錄,可用rm -r命令。rm -r命令在刪除目錄時,每刪除一個文件或目錄都會顯示提示,如果目錄太大,響應每個提示是不現實的。這時可以用 rm -rf命令來強制刪除目錄,這樣即使用了-i標志也當無效處理。 mv mv命令用于移動文件和更名文件。例如: $mv ye.txt /home 將當前目錄下的ye.txt文件移動到/home目錄下, $mv ye.txt ye1.txt 將ye.txt文件改名為ye1.txt。 類似于跟cp命令,mv命令也可以一次移動多個文件,在此不再贅敘。 reboot 重啟命令,不必多說。 halt 關機命令,不必多說。二、 安裝拆卸軟件第一篇:Linux下軟件的安裝與卸載在Windows下安裝軟件時,只需運行軟件的安裝程序(setup、install等)或者用zip等解壓縮軟件解開即可安裝,運行反安裝程序(uninstall、unware、“卸載”等)就能將軟件清除干凈,完全圖形化的操作界面,簡單到只要用鼠標一直點擊“下一步”就可以了。而Linux好象就不一樣了,很多的初學者都抱怨在Linux下安裝和卸載軟件非常地困難,沒有像使用Windows時那么直觀。其實在Linux下安裝和卸載軟件也非常簡單,同樣也有安裝向導或解壓安裝的方式,不相同的只不過是除了二進制形式的軟件分發(fā)外,還有許許多多以源代碼形式分發(fā)的軟件包,下面就來詳細地講一講這些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一、二進制分發(fā)軟件包的安裝與卸載 Linux軟件的二進制分發(fā)是指事先已經編譯好二進制形式的軟件包的發(fā)布形式,其優(yōu)點是安裝使用容易,缺點則是缺乏靈活性,如果該軟件包是為特定的硬件/操作系統平臺編譯的,那它就不能在另外的平臺或環(huán)境下正確執(zhí)行。 1、*.rpm形式的二進制軟件包 安裝:rpm -ivh *.rpm 卸載:rpm -e packgename 說明:RPM(RedHat Packge Manager)是RedHat公司出的軟件包管理器,使用它可以很容易地對rpm形式的軟件包進行安裝、升級、卸載、驗證、查詢等操作,安裝簡單,而卸載時也可以將軟件安裝在多處目錄中的文件刪除干凈,因此推薦初學者盡可能使用rpm形式的軟件包。rpm的參數中-i是安裝,-v是校驗,-h是用散列符顯示安裝進度,*.rpm是軟件包的文件名(這里的*.rpm特指*.src.rpm以外的以rpm為后綴的文件);參數-e是刪除軟件包,packgename是軟件包名,與軟件包的文件名有所區(qū)別,它往往是文件名中位于版本號前面的字符串,例如apache-3.1.12-i386.rpm和apache-devel-3.1.12-i386.rpm是軟件包文件名,它們的軟件包名稱分別是apache和apache-devel。更多的rpm參數請自行參看手冊頁:man rpm。 如果你不喜歡在字符界面下安裝或卸載這些軟件包,完全可以在X-Window下使用圖形界面的軟件包管理程序,如glint、xrpm這樣的圖形接口,或者是KDE的kpackge等,這樣對軟件包的安裝、升級、卸載、驗證和查詢就可以通過點擊鼠標來輕松完成。 2、*.tar.gz/*.tgz、*.bz2形式的二進制軟件包 安裝:tar zxvf *.tar.gz 或 tar yxvf *.bz2 卸載:手動刪除 說明:*.tar.gz/*.bz2形式的二進制軟件包是用tar工具來打包、用gzip/bzip2壓縮的,安裝時直接解包即可。對于解壓后只有單一目錄的軟件,卸載時用命令“rm -rf 軟件目錄名”;如果解壓后文件分散在多處目錄中,則必須一一手動刪除(稍麻煩),想知道解壓時向系統中安裝了哪些文件,可以用命令“tar ztvf *.tar.gz”/“tar ytvf *.bz2”獲取清單。tar的參數z是調用gzip解壓,x是解包,v是校驗,f是顯示結果,y是調用bzip2解壓,t是列出包的文件清單。更多的參數請參看手冊頁:man tar。 如果你更喜歡圖形界面的操作,可以在X-Window下使用KDE的ArK壓縮檔案管理工具。 3、提供安裝程序的軟件包 這類軟件包已經提供了安裝腳本或二進制的安裝向導程序(setup、install、install.sh等),只需運行它就可以完成軟件的安裝;而卸載時也相應地提供了反安裝的腳本或程序。例如SUN公司的StarOffice辦公軟件套件就使用名為setup的安裝程序,而且在軟件安裝后提供反安裝的功能,目前這種類型的軟件包還比較少,因其安裝與卸載的方式與Windows軟件一樣,所以就無需多講了。 二、源代碼分發(fā)軟件包的安裝與卸載 Linux軟件的源代碼分發(fā)是指提供了該軟件所有程序源代碼的發(fā)布形式,需要用戶自己編譯成可執(zhí)行的二進制代碼并進行安裝,其優(yōu)點是配置靈活,可以隨意去掉或保留某些功能/模塊,適應多種硬件/操作系統平臺及編譯環(huán)境,缺點是難度較大,一般不適合初學者使用。 1、*.src.rpm形式的源代碼軟件包 安裝:rpm -rebuild *.src.rpm cd /usr/src/dist/RPMS rpm -ivh *.rpm 卸載:rpm -e packgename 說明:rpm -rebuild *.src.rpm命令將源代碼編譯并在/usr/src/dist/RPMS下生成二進制的rpm包,然后再安裝該二進制包即可。packgename如前所述。 2、*.tar.gz/*.tgz、*.bz2形式的源代碼軟件包 安裝:tar zxvf *.tar.gz 或 tar yxvf *.bz2 先解壓 然后進入解壓后的目錄: ./configure 配置 make 編譯 make install 安裝 卸載:make uninstall 或 手動刪除 說明:建議解壓后先閱讀說明文件,可以了解安裝有哪些需求,有必要時還需改動編譯配置。有些軟件包的源代碼在編譯安裝后可以用make install命令來進行卸載,如果不提供此功能,則軟件的卸載必須手動刪除。由于軟件可能將文件分散地安裝在系統的多個目錄中,往往很難把它刪除干凈,那你應該在編譯前進行配置,指定軟件將要安裝到目標路徑:./configure -prefix=目錄名,這樣可以使用“rm -rf 軟件目錄名”命令來進行干凈徹底的卸載。與其它安裝方式相比,需要用戶自己編譯安裝是最難的,它適合于使用Linux已有一定經驗的人,一般不推薦初學者使用。 關于Linux下軟件的安裝與卸載lanche已經講了這么多,但可能還會有人問怎么知道一個tar.gz/bz2包是二進制文件包呢還是源代碼包?如果你用過壓縮工具就會明白,壓縮包未必就是軟件,它也可能是備份的許多圖片,也可能是打包在一起的普通資料,要分辨它到底是什么最好的辦法就是查看包里的文件清單,使用命令tar ztvf *.tar.gz / tar ytvf *.bz2或者在X-Window下使用圖形化的ArK壓縮檔案管理工具都可以,源代碼包里的文件往往會含有種種源代碼文件,頭文件*.h、c代碼源文件*.c、C+代碼源文件*.cc/*.cpp等;而二進制包里的文件則會有可執(zhí)行文件(與軟件同名的往往是主執(zhí)行文件),標志是其所在路徑含有名為bin的目錄(僅有少數例外)。原來這么簡單呀,還不快點自己試試! 第二篇:如何安裝Linux的軟件 在windows下安裝軟件大家都覺得很容易,只要雙擊setup或是install的圖標,然后跟著向導一步一步的按提示做就可以了,但是在linux下安裝軟件就不像windows下那樣容易了,有時你找到的是沒有編譯過的軟件源碼,那就更加的麻煩了,這里就介紹一下如何安裝linux的軟件啦! linux下的軟件一般都是經過壓縮的,主要的格式有這幾種:rpm、tar、tar.gz、tgz等。所以首先拿到軟件后第一件事就是解壓縮。 一、在xwindow下以rpm格式的軟件安裝比較容易,只要在把鼠標移到文件上單擊右鍵,在彈出的菜單里會有專門的三項(只有在右鍵單擊rpm文件才會出現)show info,upgrade和install,這三項的意思大家都很清楚了,我就不多說了。rpm格式說了,接著就是tar,tar.gz,tgz等,在xwindow下雙擊這些格式的文件就會自動解壓縮的,是解壓縮而不是像rpm那樣有install選項的,install文件會在你解壓縮后才出現,不過這里我要先說一下,在你雙擊install前建議先好好看一下readme,因為你所要安裝這些軟件可能是沒有編譯的,所以看一下會比較好。 二、說完了xwindow下的安裝和解壓縮,接著說在文本模式下如何解壓縮和安裝,還有編譯源碼了。首先說rpm的,以root身份登陸后(用其他的身份登陸也可以但有些軟件就不能被安裝)鍵入rpm i你所要解壓縮的文件擴展名(當然是rpm)也不是很難吧,這里我要說的是“i”意思是install,如果你想要卸載或是要執(zhí)行其他的指令就打rpm help,看電腦給你的提示吧,為了照顧那些E文不太好的人我這里就寫幾個常用的參數:e:卸載相關的應用程序,U(注意是大寫):升級軟件包, pql:列出rpm軟件包的相關信息,qf:查找指定文件屬于哪個軟件包。至于那些其他格式的軟件則可以用gunzip,gzip,tar和unzip等指令來解壓縮,然后再運行install。通過解包后會得到一些文件,然后進入剛才解壓縮后文件目錄用“l(fā)s F color”指令看一下所得到的文件,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文件為已經編譯好的程序(無須再編譯了)用上面的察看文件命令會以帶“”標記的亮綠色顯示;第二種則是需要由你自己編譯的源代碼。得到的是源代碼的話,就需要我們自己編譯來得到可運行的程序。編譯源代碼聽到編譯是不是就嚇到你了呢,其實說穿了也就加上幾句話而已,對初學者是有些困難想用好的操作系統就需要學習嘛,等你學會了在MM前露一手的時候想想吧,在編譯之前先要認真的閱讀一下readme文檔,老鳥們就不需要了吧,等你閱讀完了以后就執(zhí)行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只有Root身份才能執(zhí)行此命令),編譯完成之后便會在當前目錄或src子目錄下得到軟件的可執(zhí)行程序。 介紹完了,大家是不是覺的RPM的軟件安裝比較容易一點呢,但我個人意見初學者還是多選擇RPM格式以外的軟件,因為通過編譯軟件的源碼可以為你以后編譯內核打下一定的基礎。(上海 張國榮) 第三篇:輕松安裝、卸載Linux軟件 Linux軟件的安裝和卸載一直是困擾許多新用戶的難題。在Windows中,我們可以使用軟件自帶的安裝卸載程序或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刪除程序”來實現。與其相類似,在Linux下有一個功能強大的軟件安裝卸載工具,名為RPM。它可以用來建立、安裝、查詢、更新、卸載軟件。該工具是在命令行下使用的。在Shell的提示符后輸入rpm,就可獲得該命令的幫助信息。 軟件的安裝 Linux下軟件的安裝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形式。第一種安裝文件名為xxx.tar.gz;另一種安裝文件名為xxx.i386.rpm。以第一種方式發(fā)行的軟件多為以源碼形式發(fā)送的;第二種方式則是直接以二進制形式發(fā)送的。 對于第一種,安裝方法如下: 1.首先,將安裝文件拷貝至你的目錄中。例如,如果你是以root身份登錄上的,就將軟件拷貝至/root中。 #cp xxx.tar.gz /root 2.由于該文件是被壓縮并打包的,應對其解壓縮。命令為: #tar xvzf filename.tar.gz 3.執(zhí)行該命令后,安裝文件按路徑,解壓縮在當前目錄下。用ls命令可以看到解壓縮后的文件。通常在解壓縮后產生的文件中,有“Install”的文件。該文件為純文本文件,詳細講述了該軟件包的安裝方法。 4.執(zhí)行解壓縮后產生的一個名為configure的可執(zhí)行腳本程序。它是用于檢查系統是否有編譯時所需的庫,以及庫的版本是否滿足編譯的需要等安裝所需要的系統信息。為隨后的編譯工作做準備。命令為:#./configure。 5.檢查通過后,將生成用于編譯的MakeFile文件。此時,可以開始進行編譯了。編譯的過程視軟件的規(guī)模和計算機性能的不同,所耗費的時間也不同。命令為:#make。 6.成功編譯后,鍵入如下的命令開始安裝: #make install 7.安裝完畢,應清除編譯過程中產生的臨時文件和配置過程中產生的文件。鍵入如下命令: #make clean #make distclean 至此,軟件的安裝結束。 對于第二種,其安裝方法要簡單得多。 同第一種方式一樣,將安裝文件拷貝至你的目錄中。然后使用rpm來安裝該文件。命令如下: #rpm -i filename.i386.rpm rpm將自動將安裝文件解包,并將軟件安裝到缺省的目錄下。并將軟件的安裝信息注冊到rpm的數據庫中。參數i的作用是使rpm進入安裝模式。 軟件的卸載 1.軟件的卸載主要是使用rpm來進行的。卸載軟件首先要知道軟件包在系統中注冊的名稱。鍵入命令: #rpm -q -a 即可查詢到當前系統中安裝的所有的軟件包。 2.確定了要卸載的軟件的名稱,就可以開始實際卸載該軟件了。鍵入如下命令即可卸載軟件: #rpm -e package name 參數e的作用是使rpm進入卸載模式。對名為package name的軟件包進行卸載。由于系統中各個軟件包之間相互有依賴關系。如果因存在依賴關系而不能卸載,rpm將給予提示并停止卸載。你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來忽略依賴關系,直接開始卸載: #rpm -e package name -nodeps 忽略依賴關系的卸載可能會導致系統中其它的一些軟件無法使用。 補充: 如果是以.bin結尾的二進制軟件,可以用以下方法安裝(以so-6_0-beta-bin-linux-zh-Tw1.bin為例): 在so-6_0-beta-bin-linux-zh-Tw1.bin所在文件夾下運行模擬終端 輸入: ./so-6_0-beta-bin-linux-zh-Tw1.bin 并按回車! 當然也可以輸入: ./so 再用Tab鍵補全 (./表示當前目錄,如果終端不在該軟件所在目錄下打開,則在軟件名前尚需輸入相應的路徑。) 如果在圖形界面,也可直接單擊(或雙擊,視具體的鼠標設置而定)進行安裝!三、 LINUX的目錄樹/bin bin是binary的縮 /boot 這里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dev dev是device(設備)的縮寫。這個目錄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設備,其功能類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設備和文件是用同種方法訪問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個物理IDE硬盤。 /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所有的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home 用戶的主目錄,比如說有個用戶叫wang,那他的主目錄就是/home/wang也可以用wang表示,說到這里,打個岔,你現應該明白在我們訪問一些個人網頁(如/zhangjia)的時候,zhangjia就是表示訪問站點中的用戶zhangjia的用戶主目錄。 如果這個網站的操作系統是LINUX,那就是表示/home/zhangjia。 /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tài)鏈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需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lost+found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當系統不正常關機后,這里就成了一些無家可歸的文件的避難所。對了,有點類似于DOS下的.chk文件。/mnt 這個目錄是空的,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 /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也就是說,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盤上而是在內存里啊?。?/root 系統管理員,也叫作超級權限者的用戶主目錄。當然系統的擁有者,總要有些特權??!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說這里存放的是一些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系統管理程序。 /tmp 這個目錄不用說,一定是用來存放一些臨時文件的地方了。 /usr 這是個最龐大的目錄,我們要用到的很多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存放在這個目錄下。具體來說: /usr/X11R6 存放X-Windows的目錄; /usr/bin 存放著許多應用程序; /usr/sbin 給超級用戶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這; /usr/doc 這就是LINUX文檔的大本營; /usr/include LINUX下開發(fā)和編譯應用程序需要的頭文件,在這找; /usr/lib 存放一些常用的動態(tài)鏈接共享庫和靜態(tài)檔案庫; /usr/local 這是提供給一般用戶的/usr目錄,在這安裝軟件最適合; /usr/man man是什么,對了是幫助。這里就是幫助文檔目錄啊! /usr/src LINUX開放的源代碼,就存在這個目錄,愛好者們別放過哦! /var 這個目錄中存放著那些不斷在擴充著的東西,為了保持/usr的相對穩(wěn)定,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可以放在這個目錄下,實際上許多系統管理員都是這樣干的。順帶說一下系統的日志文件就在/var/log目錄中。這里列出了最常見的目錄,根據LINUX發(fā)行套件的不同,目錄結構也是有一定差別的。還有你自己建立的目錄,我當然不知是存什么的。希望上面的文字能使你在大腦里留下了LINUX的全景圖,以便大家深入掌握LINUX的其它方方面面。四、 在Linux中共享Windows系統資源在一部電腦上裝有Linux和Windows的用戶,可能需要在Linux中用到包括軟盤、光盤以及Windows分區(qū)中的文件,如當你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上網,卻下載了Linux的應用軟件的時候。下面我就向大家詳細介紹這方面的知識和具體的應用。 A. 裝載(mount) (一)準備知識 在Linux系統中想要使用軟驅的話,要先把它們裝載到系統中,裝載指令mount的格式如下: mount t 文件系統類型 設備文件名 裝載目錄 1文件系統類型 文件系統類型一般來說就是分區(qū)格式,依操作系統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將Linux系統支持的文件系統類型擇要分列如表一: 2設備文件名 在Linux系統中,各個驅動器設備的命名和Windows中的規(guī)則(如A:、C:等)有很大的區(qū)別。所有的系統硬件設備都可以在/dev目錄下找到對應的設備文件名。例如/dev/mouse就用來表示系統中的鼠標。磁盤驅動器的各個不同分區(qū)所對應的設備文件名列表如表二: 假設第一個IDE硬盤驅動器被分成數個分區(qū),通常,第一個分區(qū)可以肯定其設備文件名為/dev/hda1,但其它分區(qū)的設備文件名就不是可以依次類推得到的(特別是當用戶使用了諸如PTM之類的磁盤分區(qū)工具的時候)。如果你想要知道硬盤各分區(qū)所對應的設備文件名,可以在控制臺下執(zhí)行cfdisk的指令,則各分區(qū)對應的設備文件名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3裝載目錄 通常我們都會在/mnt目錄下面為需要裝載的磁盤驅動器創(chuàng)建一個目錄,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它們不可以被裝載于其它未被使用的目錄中。再者,所謂裝載目錄,并不是將被裝載的磁盤驅動器整個復制到本地,而僅僅是在本地提供一個裝載點用以聯系其它需要裝載的磁盤驅動器。 Linux系統對字符的大小寫是敏感的,但是在Windows中就不是這樣。而當你裝載一個Windows系統中的驅動器后,對其上的文件操作時,字符的大小寫就變得不敏感了,這意味著用戶不可以在裝載的Windows驅動器的同一目錄中建立這么兩個文件:ABC.TXT和abc.txt,因為在Windows系統中,它們代表同一個文件。 (二)裝載實例 1裝載軟盤 首先在/mnt目錄下為軟磁盤創(chuàng)建一個目錄floppy(有時Linux系統在安裝的時候已經為你做了這一步): mkdir /mnt/floppy 接著用裝載指令將軟盤中的內容裝載到這一目錄中: 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 此后你就可以在/mnt/floppy下完全訪問到軟磁盤中的內容了。當然你亦可以用vfat這一文件系統類型代替msdos以使你能正確訪問到軟盤上的長文件名字,或者是用ext2代替它以使你可以訪問到Linux文件格式的軟盤。 2裝載FAT 32格式的C盤 在/mnt目錄下為之創(chuàng)建一個目錄winc(winc以及其他的裝載目錄是筆者的假設,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其他合法字符去命名這些目錄): mkdir /mnt/winc 用裝載指令將C盤內容裝載入該目錄: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winc 3裝載光盤 在/mnt目錄下為你的光盤驅動器創(chuàng)建一個目錄cdrom(有的Linux系統安裝時已為你完成了這件事): mkdir /mnt/cdrom 如果你的光盤驅動器安裝在primary slave上,設備文件名就是/dev/hdb;如果安裝在secondary master上,設備文件名就是/dev/hdc。假設你的光盤驅動器掛在secondary master,就用下面的裝載指令: mount t iso9600 /dev/hdc /mnt/cdrom 由于Linux版本的不同,你所用的系統或者會使用這樣的指令來裝載光盤: mount /dev/cdrom 或mount /mnt/cdrom B. 卸載(umount)如果你已經用指令將軟盤裝載進相應目錄,就不要直接將它們從軟驅中取出來,否則可能會導致信息丟失;已經裝載的光盤驅動器更是會令面板上的彈出鍵暫時失效以阻止你將光盤直接取出。 在你取出它們之前,首先要確定已經沒有用戶對它們進行訪問操作,包括沒有工作窗口處在該磁盤驅動器被裝載的目錄。卸載指令的格式如下: umount 卸載目錄名 如用戶想要卸載軟盤,可以用如下指令: umount /mnt/floppy C. 進階使用 (一)為裝載指令增加簡捷的形式 用戶可以在系統的配置文件/etc/fstab中指定一些常用的需要裝載的驅動器,以便用更簡捷的指令來裝載它們,下面給出一個添加Windows系統的C盤進配置文件的例子:用文件編輯工具vi(也可以用其它你熟悉的文件編輯工具)打開/etc/fstab,我們會看到系統已經為根目錄“/”、軟磁盤驅動器、光盤驅動器等指定了文件系統類型和設備文件名以及裝載目錄(可能會因為所用的Linux版本不同,被指定的驅動器會有出入,不過用戶可以參照下面的例子做出改動)。你既可以改變它們的預設值,也可以在其中添加新的驅動器。用箭頭將光標移到最后一行,將下面一行加入文件: /dev/hda1 /mnt/winc vfat defaults 0 0 如果還想裝載硬盤內的其它分區(qū),可以依次加入。完成后保存文件并退出。不要忘記相應的創(chuàng)建目錄/mnt/winc。此后你就可以用如下指令裝載Windows系統的C盤了: mount /mnt/winc (二)啟動時自動裝載磁盤驅動器 用戶可能會希望系統在啟動時可以將你慣用的磁盤驅動器(如硬盤中的Windows分區(qū)或者是光盤驅動器)自動裝載,以減輕每次啟動后都要手動裝載的麻煩。你可以用以下方法實現自動裝載的功能: 用文件編輯工具打開/etc/fstab,將剛才我們加入的那一行中的defaults改成auto,如: /dev/hda1 /mnt/winc vfat auto 0 0 對于其它想在啟動時就裝載的磁盤驅動器,都可以將defaults改成auto。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硬盤上的Linux分區(qū)(包括ext2和swap)并不需要作出這樣的改動。 重新啟動系統以后,在/mnt/winc目錄下,你就可以看到系統在啟動時就裝載好的Windows系統的C盤了。 D. 使用Mtools 在Linux中想要共享Windows系統資源,除了上面介紹的裝載(mount)命令之外,還有一組名為Mtools的軟件包可以實現這一功能。和大多數實用工具一樣,Mtools軟件包亦是Linux系統默認的安裝套件。你可以在http:/mtools.ltnb.lu/下載到它的最新版本mtools3.9.7.tar.gz。 (一)Mtools命令 對于熟悉DOS命令的用戶來說,Mtools命令會讓他們感覺到像回到了DOS的世界。在下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有多么相似: 很顯然,Mtools命令是簡單地在DOS命令前加上了一個m前綴,功能還是和在DOS下一樣的。須要注意的是,更改目錄路徑在DOS命令中可以有cd和chdir兩種命令格式,但是在Mtools中只有mcd一種格式。類似的在Mtools中沒有對應的命令還有mkdir、rmdir、rename等等。 (二)mtools.conf文檔的配置 因為Mtools是一個仿真DOS命令的軟件包,所以它也保存著DOS系統下的磁盤驅動器概念。Mtools不但可以實現A盤 、B盤、 C盤的概念,對于一些特殊驅動器(如ZIP驅動器)更有專門的命令(mzip)以讓用戶方便地進行操作。在默認的環(huán)境下,A盤和B盤分別對應著兩個軟盤驅動器(如果有的話),N盤則對應著DOSMU啟動盤的鏡像文件。 我們可以通過修改/etc/mtools.conf文檔來改變默認的配置,當然在做出修改之前你仍要對Linux下的設備文件名有相當的認識才行(請參考上一期本版有關設備及其文件名的介紹)。假設你的機器有一個1.44MB軟驅(A),硬盤掛在第一個IDE接口的主位置上,在第一個分區(qū)(C盤)中安裝有Windows操作系統,光驅掛在第二個IDE接口的主位置上(D盤),以及SCSI盤等,則可以對mtools.conf文檔簡單配置如下: mtools.conf drive a: file=/dev/fd0 exclusive 1.44m drive c: file=/dev/hda1 drive d: file=/dev/hdc drive X: file=/dev/rdsk/c0t5d0s2 partition=4 scsi=1 nodelay (三)Mtools命令的使用 Mtools的命令系統和DOS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在命令后面可以加不同的參數以實現更為豐富的功能(Mtools命令的參數使用方法是在命令后面加“”,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用“”代替了DOS命令使用的“/”),可以使用通配符“?”和“”。更為方便的是,使用Mtools不需要事先裝載(mount)和事后卸載(umount)。 下面我們以目錄列表命令mdir為例作說明(想知道其它命令的使用格式和更多的可用參數可以用man 命令查看相關幫助系統)。mdir的功能是對DOS目錄和其中的文檔進行列表操作。命令格式如下: mdir / f w a X msdosfile msdosfile 各命令參數的功能分述如下: /:輸出當前路徑下的所有目錄和文檔,相當于DOS命令dir中的“s”參數; f:列表時不嘗試計算當前分區(qū)的自由空間,對于大硬盤來說,這樣做可以節(jié)省一些讀入和掃描分區(qū)表(FAT)的時間; w:列表時在一行中顯示多個目錄文檔,這種輸出格式將不顯示文檔的大小和創(chuàng)建時間,相當于DOS命令dir中的“w”參數; a:列出隱藏的目錄文檔; X:簡要列表, 列出路徑名而不列出其它附加的信息。 一些具體的應用實例: 1列表A盤下的所有目錄文檔(不包括隱藏的目錄文檔) mdir / a: 2列表C盤Windows目錄下含有“abc”的目錄文檔 mdir c:/windows/abc 或者mdir c:windowsAbc 注:在Mtools命令中,/和是可以混用的。又因為列表的是DOS系統下的文檔,對大小寫并不敏感,所以“abc”和“Abc”在這里是等價的。而通配符“”的用法和DOS命令亦有所不同。 E. 在Windows系統中共享Linux系統的文檔 無論對于剛接觸Linux的新手還是對之已經熟悉的高手,恐怕都免不了想在Windows系統中調閱Linux系統的文檔。這可以使用在Windows系統下觀看Linux分區(qū)的小軟件(如fsdext2等)。這里再向各位推薦兩種可以實現這種功能的小軟件。 (一)Linuxindos Linuxindos是一個不到500KB的小程序,筆者找到的版本是Beta 0.9的DEMO版,用戶可以在/linux/soft/下載試用。程序不需安裝就可以在Windows系統下運行,使用也非常簡單。 在Windows系統下將linuxindos.zip解壓到硬盤目錄,用戶就會看到一個帶著企鵝圖標的可執(zhí)行程序LiD95Demo.exe。啟動程序后,會出現一個接口非常簡單的窗口,當用戶挑選一個含有Linux系統文檔的磁盤驅動器以后,Linux分區(qū)中的所有文檔就會顯示出來,左邊窗口列出的是Linux分區(qū)中的目錄,而右窗口就列出了目錄內的文檔,感覺就像在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中一樣。 (二)Explore2fs 這是一個更為小巧的自由軟件,大小約308KB,用戶也可以在/linux/soft/下載使用。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有著類似資源管理器窗口的程序,通過它你可以讀取Linux系統下的分區(qū)。和Linuxindos一樣,Explore2fs的主視窗亦分為左右兩個,左邊顯示的是Linux中的目錄,而右邊顯示的就是目錄中的文檔了,可以簡單地將右邊視窗中的文檔直接拖到Windows系統分區(qū)中。 在右邊視窗中選擇好文檔后,按下鼠標右鍵可以選擇相應的操作,“Export file”是直接導出文檔,而“Export to Text”則是除去文檔的分隔符后導出和TEXT兼容的文本文檔。五、 GRUB三步通朋友,你裝好linux后是不是每次啟動后系統就默認進入到linux,想讓它變成windows嗎?請修改你的引導裝入器吧(當然它不止這個功能)!由于現在的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防傳染病主題班會課件
- 水肌酸產品項目規(guī)劃設計方案(參考模板)
- 鄉(xiāng)鎮(zhèn)機關管理制度
- 吳起采油廠人執(zhí)勤點工程頤園樣本
- 物業(yè)員工工作計劃
- 2025年微波等離子炬光譜儀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藥品及醫(yī)療器械批發(fā)服務項目建議書
- 物業(yè)的服務規(guī)定規(guī)定合同(物業(yè)的服務公司的)
- 博物館解決方案方案
- 2025年試驗機械相關檢測儀器合作協議書
- 2023年小學數學必背定義和公式
- 2023年四川省宜賓市全科醫(yī)學專業(yè)實踐技能測試卷(含答案)
- 電梯井道腳手架施工方案
- 興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初中數學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4章 相似三角形4.3 相似三角形 全國公開課一等獎
- 主令電器(課用)課件
- DLT 5066-2010 水電站水力機械輔助設備系統設計技術規(guī)定
- 湘少版英語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測繪生產困難類別細則及工日定額
- 湖南省長郡中學“澄池”杯數學競賽初賽試題(掃描版含答案)
- 消防系統施工總進度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