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獲獎小論文.doc_第1頁
五年級數學獲獎小論文.doc_第2頁
五年級數學獲獎小論文.doc_第3頁
五年級數學獲獎小論文.doc_第4頁
五年級數學獲獎小論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編號:001換 句 話 說 馬塘鎮(zhèn)潮橋小學五0一班 任一鳴 指導老師:陳志剛題目14本日記本和8本練習本的價錢相等。小明買3本日記本和5本練習本,共用去4.4元。日記本和練習本的單價各是多少元?這道題我是這樣想的:把“4本日記本和8本練習本價錢相等”換句話說,就是“1本日記本和2本練習本價錢相等”;再把它換句話說,就是“3本日記本和6本練習本價錢相等”,也就是說“3本日記本可以換成6本練習本”。題目中的第二個條件“買3本日記本和5本練習本,共用去4.4元”,換句話說就是“買6本練習本和5本練習本,共用去4.4元”。這樣就可以先算出每本練習本的價錢是: 4.4(6+5)=0.4(元)從而求出日記本的單價是:0.42=0.8(元)。聯系以前做過的一些題目,我又想,有些題中的已知條件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說,解題時,把它換句話來說,可以使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更加直接,數量關系更加一目了然,也就方便我們找到解題方法。我把這個想法告訴陳老師,陳老師肯定了我的想法,還告訴我:“這就是轉化的方法,轉化就是把要解決的問題轉化成已經會解決的問題。”陳老師又給我出了一道題目:題目2一個兩位小數,去掉小數點后比原來的數大53.46。這個兩位小數是多少?我想:把“一個兩位小數去掉小數點”換句話說就是“把這個兩位小數擴大100倍,得到一個新數”。再想把原來的數看作1倍,新數就是100倍,又可以把“去掉小數點后比原來的數大53.46”換句話說成“原數的99倍等于53.46”。這樣要解決的問題就可以轉化成:“一個數的99倍是53.46,求這個數?!?3.46(100-1)=0.54解題時,把已知條件“換句話說”,還真能化難為易!最后,陳老師又給我出了一道題目:兩個數相除的商是21,余數是3。如果把被除數、除數、商和余數相加,它們的和是225。被除數、除數各是多少?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試試吧!編號:003肉價表里的數學知識馬塘鎮(zhèn)潮橋小學五0一班 施鵬飛 指導老師 陳志剛爺爺是潮橋街上開肉鋪伙里有名的“神算”。今天是星期日,我早早起床,想隨爺爺一起去肉鋪,實地考察考察?!笆├习?,來點兒精肉,做餡兒的,半斤多就行?!薄昂脕?!”爺爺利索地剁了一小塊,一稱,六兩。爺爺拉開抽屜,看了看說:“15元一斤,六兩,9塊錢。”又來一位,“施老板,幫我斫35斤肋條?!薄昂脕?!”爺爺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塊肋條裝進包裝袋,遞到買主面前。爺爺又拉開抽屜,看了看,說“肋條12塊半一斤,35斤,437塊半,你給435塊錢?!睜敔數纳袼氵€真名不虛傳,可爺爺在報價錢之前總在抽屜里看什么呢?我拉開爺爺的抽屜,看到一張表:1斤2斤3斤4斤5斤6斤7斤8斤9斤精肉153045607590105120135夾心、坐腯14.52943.55872.587101.5116130.5肋條12.52537.55062.57587.5100112.5原來,爺爺算六兩精肉,就是把6斤精肉的價錢90元,除以10(也就是把90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得9元;算35斤肋條的價錢,就是用30斤肋條的價錢加上5斤肋條的價錢(這里運用了乘法分配律),30斤肋條的價錢就是3斤肋條的價錢37.5元,乘10(也就是把37.5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得375元)。35斤肋條的價錢 3512.5=(30+5)12.5 =3012.5+512.5 (運用乘法分配律)=375+62.5 (查表,運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437.5(元)你可別小瞧這小小的肉價表,這里還真有學問呢!這里不但運用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還運用了乘法分配律。爺爺真有數學頭腦,數學在生活中真有用處!編號:030買鞋的發(fā)現如東縣新店鎮(zhèn)湯園小學五二班 李欣然 指導老師 顧振華星期天,媽媽帶我去買鞋。來到鞋店,媽媽讓營業(yè)員給我拿了一雙37碼的運動鞋,我試了試:“哇!還挺合腳?!苯又鴭寢層肿尃I業(yè)員給她挑了一雙,媽媽一試,大小剛好。我覺得媽媽的皮靴很漂亮,就拿來瞧一瞧。不看不知道,看了也不知道:咦?媽媽的鞋碼怎么比我的還???我的鞋是37碼,媽媽的鞋是24碼。我奇怪地問媽媽:“媽媽,這鞋上的數字是不是印錯了,怎么你的鞋比我的還小,我的是37,你的怎么只有24?”媽媽和營業(yè)員一聽,笑了起來。營業(yè)員阿姨說:“小朋友,鞋上的數字沒錯,是你理解錯了。你的鞋標的是多少碼,而你媽媽的鞋標的卻是多少公分?!薄澳俏业男嵌嗌俟??”營業(yè)員阿姨笑著說:“你自己算呀,你把你的鞋碼加10,然后再除以2就得出你的鞋是多少公分了?!蔽宜懔怂悖?(37+10)223.5?!拔抑懒?,我的鞋是23.5公分?!睜I業(yè)員阿姨和媽媽點點頭。在回家的路上,我對媽媽說:“原來生活中蘊藏的數學知識無處不在,連買鞋也要用到數學?!眿寢岦c點頭:“對呀!只要善于觀察生活,你就會有更多的數學發(fā)現?!本幪枺?32巧用假設法解決問題如東縣飲泉小學502班 鄭佳鑫 指導老師 王愛霞我的數學成績一向很好,素有“數學小神童”之稱,我也常常引以為豪。這天,我要去看電影,爸爸不同意,兩人爭執(zhí)很久,最后爸爸說:“好,如果解決了我的問題,我就同意你去看電影!”我想:為了看電影,花費點腦細胞,值!何況我的成績很好,隨爸爸什么問題,我解決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說:“請出題!”題目是這樣的,一輛貨車去山里運礦石,晴天每天可運20次,雨天每天可運12次,它一共運了112次,平均每天運14次。這幾天中有幾天晴天,幾天雨天?我思索片刻,根據平均每天運14次,運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運了8天,假如這8天全是晴天,就能運208160(次),比原來112次多運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運20128(次),一共多運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當成了晴天,實際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驗證了一下:202+126112(次)。于是,我把思路講給爸爸聽,爸爸聽了直點頭。我得意地說:“假如全是雨天我也會做:11212(1124)(2012)2(天),這是晴天天數,雨天用112426(天)”。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清晰,臉上掛滿了笑容,我見此情景撒腿就向電影院跑去。編號:039不同的題目 不同的解法苴鎮(zhèn)德耀小學502班 張璐超 指導教師:金鐵梅今天,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練習題:一張長方形紅紙,長100厘米,寬60厘米,要把它做成底是20厘米,高是1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紅旗,最多可以做多少面?我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很快就理解了題目的意思。要求最多可以做多少面,就是想這張長方形紙最多可以剪多少個直角三角形,先分別求出長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積,10060=6000(平方厘米) 20152=150(平方厘米),再想6000平方厘米里有幾個150平方厘米,6000150=40(面),這樣就求出了最多可以做40面。我正為自己的解法沾沾自喜呢,老師又給我們出了一道題:一張長方形紙,長21厘米,寬17厘米,做成兩條直角邊長都是4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旗,最多能做多少面?我很快地讀完了題目,發(fā)現這一題和上一題差不多呀!我馬上用剛才的方法來解答這個問題,2117=357(平方厘米)442=8(平方厘米)3578=44(面)5(平方厘米)。怎么會除不盡呢?我把自己的疑問告訴了老師,老師說:“如果沿著長剪,能剪多少段4厘米呢?沿著寬剪呢?” 如果沿著長剪,能剪5段4厘米,還余1厘米,沿著寬剪,能剪4段4厘米,也還余1厘米,余下的部分不能再剪一個三角形了呀!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第一題的方法根本不適用第二題。我重新畫了一下示意圖:這一道題的解法是這樣的:先算沿著長剪,214=5(段)1(厘米),能剪5段,再算沿著寬剪,174=4(段)1(厘米),能剪4段,54=20(個),一共能剪20個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每個正方形能剪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202=40(面),這樣最多能做40面小旗了。老師聽了我的回答,高興地表揚了我。通過解答這兩道題,我明白了: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題目也不能用固定的一種解法,每道題都有不同的解法,不能墨守成規(guī),解題的關鍵在于怎樣在學會一種方法后觸類旁通地去解答不同的題目,這樣你會發(fā)現數學海洋中的更多樂趣!編號:051積究竟有幾位如東縣兵房鎮(zhèn)丁店小學502班 陳金花 指導老師:曹德宣通過小數乘法的教學,我明白了根據積的變化規(guī)律,即:先按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得出積,再看兩個因數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積的位數不夠,要在積前用0補足后再點小數點。這時有一道判斷題引起了我們不小的爭議。這道題是判斷“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一定是四位小數”。對于這道題,大家眾說紛紜,結果理由各不相同。有的同學認為是對的,意見歸納如下:書中關于小數乘法計算法則說:“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兩個因數一共有4位小數,那么積肯定是四位小數。 有的同學認為是錯的,意見歸納如下: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如果積的末尾有0,那積就不是四位小數,如0.1250.8的積本來是0.1000,但因小數末尾的零可以省去,便得到積為0.1,于是就出現了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不一定是四位小數的情況!針對大家的不同意見,我認為數學講究嚴密性,處理后的積不能與原來的原始積混為一談。做1.250.08時,我們先用1258=1000,然后看因數當中一共有4位小數,于是就從積的右面起數出4位點上小數點!而不是先去零后,再數位數!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點上積的小數點時就已經確定了一點:積是四位數!雖然為了書寫簡便,在不影響積的大小的情況下,我們根據小數的性質將小數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于沒有。我們在判斷小數乘法的積是幾位小數時,要根據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對原始的積進行判斷,所以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一定是四位小數。我的想法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我十分開心。 通過對這道題目的思考,我覺得學習數學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能多動腦筋,有些自己開始認為很難的題目也能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是多么有成就感呀。編號:066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豐利鎮(zhèn)豐西小學五年級陳慧慧指導老師:任銀泉問題:在一家體育商品專賣店中,規(guī)定羽毛球論盒賣,要么5個一盒,要么8個一盒,不能拆開盒零賣。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買到哪些數量的羽毛球?哪些數量的買不到?解題思路:凡是能夠買到的羽毛球的數量,一定能用若干個5與若干個8的和來表示。如果能找到符合條件的5個連續(xù)自然數,那么從這些數向后所有數量的羽毛球都可以在這家專賣店買到,如果我們假設有5個連續(xù)的自然數分別為:a、b、c、d、e,那它們后面的每一個數都可以用(a+5)、(b+5)得到,也就是說,從a向后的所有數量都可以由若干個5與若干個8的和來表示。經過實驗證明,不難找到符合條件的5個連續(xù)自然:28=(54+81),29=(51+83),30=(56),31=(53+82),32=(84)。因此,從28向后的所有數量的羽毛球都可以在這家專賣店買到。在1-27這27個數中:5=51,8=81,13=51+81,15=53,16=82,18=52+81,20=54,23=53+81,24=83,25=55,26=82+52。所以這些數量的羽毛球也可以在這家專賣店買到。由此看來,在不允許拆開盒零賣的情況之下,1、2、3、4、6、7、9、11、12、14、17、19、27這幾個數量的羽毛球在這家專賣店買不到,其余數量的羽毛球都可以買到。編號:067單 價 問 題豐利鎮(zhèn)豐西小學五年級肖祝鈞指導老師:任銀泉問題買3個書包和2個文具盒要69.3元,買2個書包和3個文具盒要53.95元。書包和文具盒的單價各是多少元?解法一由題可知:5個書包和5個文具盒一共要69.3+53.95=123.25(元),所以1個書包和1個文具盒一共要123.255=24.65(元),2 個書包和2個文具盒一共要24.653=49.3(元),而買3個書包和2個文具盒要69.3元,得出書包的單價為69.3-49.3=20(元),文具盒的單價為24365-20=4.65(元)解法二由題可知:1 個書包的價格比1 個文具盒貴69.3-53.95=15.35(元),那么買3個書包比買3個文具盒多15.353=46.05(元),而買3個書包和2個文具盒要69.3元,則買5個文具盒要 69.3-46.05=23.25(元),文具盒的單價為23.255=4.65(元),書包的單價為4.65+15.35=20(元)解法三由題可知:買6個書包和4個文具盒要69.32=138.6(元),買6個書包和9個文具盒要53.953=161.85(元),所以買5個文具盒要161.85-138.6=23.25(元),文具盒的單價為23.255=4.65(元),書包單價為(69.3-4.652)3=20(元)編號:069趣 題 巧 解如東縣賓山小學502班 李健 指導老師 姜 華學校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時。姜老師講到了蘇步青教授小時候做過的一道題。題目是這樣的: 蘇步青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一次他出國訪問,在電車上碰到了一位外國數學家,這位外國數學家出了一道題目讓蘇步青做:甲、乙兩人同時從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距離是100千米。甲每小時行6千米,乙每小時行4千米。甲帶著一只狗,狗每小時行10千米。這只狗同甲一道出發(fā),碰到乙的時候,它就掉頭朝甲這邊走,碰到甲時又往乙那邊走,直到兩人相遇。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老師提示我們說:如果你們想分段算出狗跑的路程,再求出所分路段的和,將很難算出結果,因此要從整體考慮。要求狗跑的路程,狗跑的速度已知,需要求出狗跑的時間,而狗跑的時間就是甲、乙兩人的相遇時間。這樣用狗跑的速度乘以它所跑的時間就可以算出狗跑的路程。根據老師提示我們解答如下:先求甲、乙兩人多少小時相遇(即為狗跑的時間)? 100(6+4)=10(小時) 再求狗跑的總路程是多少千米? 1010=100(千米)然而我卻想出了另一種思路:不需要計算就可以知道狗一共跑了100千米。狗一小時跑10千米正好等于甲、乙兩人同時跑一小時的路程和。甲、乙兩人同時相向而行,經過一段時間必然會相遇,這段時間內狗跑的路程應該就等于甲、乙兩人的路程和。由于兩地距離是100千米,因此甲、乙兩人加起來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所以狗也就跑了100千米。如果按照我的解題思路,將原來題目中“狗每小時行10千米”改為“狗每小時行20千米”。那么根據我上面的分析,甲、乙兩人加起來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而狗的速度是兩人速度和的2倍,在相同時間內,狗跑的路程就是兩人路程和的2倍,即1002=200(千米)。假設將原題中“狗每小時行10千米”改為“狗每小時行7千米”,那么狗的速度是兩人速度和的7/10,在相同時間內,狗跑的路程就是兩人路程和的7/10,即1007/10=70(千米)。最后,我想告訴大家只要我們平時敢于并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就能夠產生一些“奇思妙想”,就一定會有更多新的發(fā)現。編號:075東郭先生再次遇到狼如東縣滸澪小學501班 徐 優(yōu) 指導老師:李 燕話說那次東郭先生躲過了狼的攻擊后,狼便懷恨在心,一直想找機會報復他。有一天,東郭先生正漫不經心地走在路上。突然,狼從草垛里跳了出來,張大了爪子,虎視眈眈地望著東郭先生,一步一步向他走去。東郭先生往往四周,心想:呀!這次的運氣可沒上次好。對了,這只笨狼腦子也好不到哪兒去,何不用一道題目考考它呢?于是,東郭先生清了清嗓子對狼說:“狼大哥,如果你能答對我說的兩道題目,我就任你宰割。如果你答不上來,就得乖乖地放我走。”狼眼珠子一轉,心想:不管我能否答出來,嘿嘿,你今天就一人,反正跑不了了,今天我可美餐一頓羅。想到這兒,狼笑瞇瞇地很爽快地答應了。東郭先生提醒狼說:“請聽第一題,2.23.3的結果是幾位小數?”“是兩位小數。”“恭喜你!答對了。請聽第二題,2.83.25的結果是三位小數嗎?如果不是,那結果是幾位小數呢?”“那還用說,肯定是三位小數?!北款^笨腦的狼滿有把握地答道。東郭先生善解人意地說道:“兄弟,再給你30秒的時間,好好在地上算一算吧?!崩锹犃?,趕快找了一根樹枝,急切地在地上算了起來過了一會兒,狼高興地叫了起來,“先生,我有答案了。是、是一位小數。對不對?”狼為了確保這次正確,又重新檢查了一遍。狼有些不耐煩了,“到底對不對?”邊問邊抬起頭,“奇怪,人哪里去了?”而此時的東郭先生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那只笨狼氣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嘆著氣說:“哎,又上了當?!甭斆鞯臇|郭先生又一次轉危為安了,不過,這次他憑借的可是自己的力量。編號:079還是畫線段圖易理解如東縣滸澪小學501班 徐睿妮 指導老師:李 燕今天,老師在課堂上為同學們講解試卷上的一道題。題目是這樣的:小陽說:“我比紅紅重,比小明輕。”小君說:“我比紅紅輕?!毙?名體 重(kg)36.543.638.240.4題目要求我們根據提供的信息,把這四個人的姓名填在相應的體重前面的表格里。李老師說:“題目中有重又有輕的,我們干脆先把它都改成同一種說法誰比誰重,這樣理解起來就不覺得亂了?!庇谑牵覀冋f,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小陽比紅紅重;小明比小陽重;紅紅比小君重。老師又說:“同學們,現在你們能把這三句話重新排一下嗎?”語言基本功一向不錯的楊曉敏同學答道:“小明比小陽重;小陽比紅紅重;紅紅比小君重??梢?,小明最重,是43.6 kg;其次是小陽,體重是40.4 kg;再次是紅紅,體重是38.2 kg;最輕的是小君,體重是36.5 kg?!蓖瑢W們邊聽著邊看著老師的語言邏輯推理,似乎明白了,便在試卷上進行剛才的分析。可我覺得這樣還不夠直觀,于是我高高地舉起了手。老師對我說:“徐睿妮,你還有什么?”我爽快地說:“李老師,我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畫線段圖?!庇谑?,我向同學們作了介紹:我從小陽說的話開始考慮,把“小陽的體重”先用線段表示,接著,紅紅與小明的體重線段圖就以小陽體重的線段圖進行比較畫出,小君的體重線段圖再以紅紅的體重線段圖比較畫出。見下圖:小陽: 紅紅: 小明: 小君: 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茅塞頓開,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并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好像在對我說:“不愧為班上的數學高手,連解題方法都比別人巧妙。”老師也夸獎我說:“徐睿妮真會動腦筋,能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解題方法。她的方法比老師的更簡單更易理解?!?同學們,你知道嗎?那天我特別開心。編號:089妮妮家的電話號碼如東縣栟茶鎮(zhèn)滸零小學503班 蔡麗麗 指導老師:繆小蘭雙休日,奧運福娃貝貝、晶晶、歡歡 和迎迎聚集在一起準備邀請伙伴妮妮一起去踢足球,可是幾個人又不知道他家住在哪里?貝貝建議給她打個電話,可問題是她們沒有一個人能完整地記得妮妮家的電話,他們只依稀記得她家電話號碼的一些特點。晶晶說:“我記得她家的電話號碼的從左往右的第3個到第6個數分別是:5282,因為這幾個數字正好是我上網的密碼?!?歡歡接著說:“我聽她說過,如果把電話號碼看作一個8位數,就能被2和5整除”、“還能被3和4整除呢!” 迎迎又補充道,我只記得她家的電話號碼的第2個數字是4。貝貝在一旁細心聽著,突然她眼珠子骨碌一轉,興奮地說:“我猜著了?!必愗悡芡?4528240,果然是妮妮家的電話號碼。后來,大伙問起貝貝是怎么知道的,貝貝說:“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南通地區(qū)的電話號碼由原來的7位升級為8位,再前面統(tǒng)一加8,而第二個數字是4,第3個至第6個數字是”5282,這樣8位號碼就已知了前6位:845282?!薄熬筒顐€位和十位上的數字,那么我們還可以根據大家剛才回憶的另一些特點再來進行判斷、篩選,我們先來確定個位上是幾。因為由8個數字組成的電話號碼是2和5的倍數,2和5的倍數只需看個位上的數就行了。”性急的晶晶連忙搶著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個位上是0!因為如是2的倍數,個位應是0、2、4、6、8這幾個數;是5的倍數,個位要么是0,要么是5,這兩個條件一結合,毋庸置疑,個位上就是數字0。”“嗯嗯嗯”其它的同伴都齊聲附和著。貝貝接著說:“現在就剩十位上的數字了?!睔g歡緊接著說:“只要根據我回憶的這個8位數既是3的倍數,又是4的倍數這個信息來思考。”在歡歡的點撥之下,其它伙伴也都知道了十位上是4。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凡是3的倍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的和必須是3的倍數,現有的7個數的和:8+4+5+2+8+2+()+0=29,那么為符合3的倍數的特征,十位上的可以是1、4、7,再結合4的倍數的特征,末兩位數是4的倍數,所以可肯定十位上的數字是4?!边@樣妮妮家的電話號碼不就出來了。奧運福娃們經過合情推理,外加我們掌握的能被2、3、4、5的倍數的特征準確地回憶出了妮妮家的電話號碼。同學們,你們也能根據她們提供的有關線索推知得出妮妮家的電話號碼嗎? 編號:101形式一變 思路通江蘇省如東縣拼茶鎮(zhèn)滸零小學501班 沈鵬程 指導老師:繆小蘭“注意了!注意了!動物王國數學競賽馬上就開始了!請各位參賽選手做好準備。”大巴兔扯著嗓子喊著。小動物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隨著比賽信號一聲令下,小動物們個個投身于緊張的考試之中,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難題,本次比賽的殺關題是一道簡算題:用簡便方法計算11.843-8600.09 ,小動物看了題目,個個冥思苦想,小皺起了眉頭,小狗抓耳撓腮,小猴靈靈看看題目,聯想到前面學過的知識,符合乘法分配律展開后的“兩邊乘,中間加或減”這一形式,但是兩邊的乘法當中沒有相同的因數,也就不可以將相同的因數提取出來,“860 與43有關系,是43的20倍,”能否將它轉變成兩邊有相同的因數的形式呢?小猴就這樣想著、在草稿本上畫著、算著,漸漸的,題目在小猴的轉換中有了眉目:11.843-8600.09=11.843-(4320)0.09=11.843-43(200.09)=11.843-431.8=(11.8-1.8)43=1043=430就在小猴把這道題目寫完后,比賽結束的鈴聲也敲響了。小猴靈靈高興地與同伴交流著自己的思路,小動物們在靈靈的講解下個個撥開了云霧,猶如見到了晴天??畤@道“這真是形式一變,思路通呀!” 同學們,如果是你,你會做上面類似的題目嗎?那就請嘗試用簡便方法計算:3.6 31.4+43.9 6.4這道題目吧!編號:130巧用平均數如東縣兵房鎮(zhèn)兵房小學501 周袁緣 指導老師:李 瑋一天晚上,我剛做完作業(yè)要整理書包時,媽媽喊了我一聲:“快點過來!”我走過去后。媽媽笑著對我說:“我給你出一道題,快點做起來吧!”題目:有六塊巖石標本,它們的重量分別是8.5千克,6千克,4千克,4千克,3千克,2千克,要把它們分別裝在三個背包里,要求最重的一個背包盡可能輕一點,請寫出最重背包里裝的石頭標本是多少千克?我一看題,覺得真是“小菜一碟”!然后就提起了筆“唰,唰,唰”地寫了起來。我是這樣認為的:六塊巖石,每包兩塊,最重的和最輕的放在一起,次重與次輕的放一包,還有中間的兩塊放一包,這樣就得出三個背包的重量分別是10.5千克、9千克和8千克,于是答:最重的背包里裝10.5千克。媽媽看了我的答案,卻說我這是錯的,并說我沒有認真分析。隨后,媽媽這樣解釋給我聽。她說:“這三個背包重量的平均數為:(8.564432)39.17(千克)。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肯定要超過9.17千克。由于只有1塊重量不是整數,其余的各塊均為整數,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只可能是9.5千克、10千克,或者更多。但用8.5千克與其余五塊中任何一塊都不能得到9.5千克的重量,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不可能是9.5千克,那背包重量最小就得是10千克。在這六個重量中,正好有6410(或44210),也就是說可以取到10千克;剩下的石頭可以一個背包重9千克432=9(或63=9);一個背包重8.5千克。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10千克?!甭犃藡寢尩囊环忉專矣悬c兒懂了。編號:138集體午餐中的統(tǒng)籌安排策略如東縣豐利小學五0三班 王城培 指導老師:王曉琴我們在學校吃午飯,由于人數眾多,只能在教室里吃,每四個人為一組。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隨機安排的,想盛飯的盛飯,想盛菜的就盛菜,雖然人人都很積極,但是卻是亂成一團。你瞧:教室里到處人碰人,人擠人,想過去都困難。陳鵬手里端了一碗滾燙的湯,卻與季世新碰上了,結果湯灑了一地,教室里更亂了。這一周,輪到王老師值班,看到我們吃飯時這樣的情形不由得皺緊了眉頭,她叫我們都先上位置,問我們這午餐怎樣才能做到井然有序呢。我正有一肚子話想說,連忙舉手。王老師讓我說說看。我說:“其實不需要這么多人,只要一個人盛湯,一個人送,一個人盛菜,一個人送,還有一個人盛飯,兩個人送。送的時候幾個人可以錯開來,兩人從南邊開始,兩人從北邊開始,這樣就不會碰撞了,每個星期可以輪值的?!蓖趵蠋煂ξ邑Q起大拇指,對同學們說:“那我們就這樣來試試看!”接下來,幾個人果然井然有序地把飯菜都盛好了,速度比剛才快了好多,而且教室里沒有一點喧嘩聲,這才像文明就餐的樣子。王老師說:“知道這叫什么嗎?這就是統(tǒng)籌安排!這樣做事才會有效率?!蔽衣犃苏娓吲d,原來自己已經學會了統(tǒng)籌安排呀!編號:162先想辦法消去一個量河口小學吳埝辦學點五年級馬玉蓉指導老師蔣暉題目學校第一次買了3個水瓶和20個茶杯,共用去134元;第二次又買了同樣的3個水瓶和16個茶杯,共用去118元。水瓶和茶杯的單價各是多少元?這道題我是這樣想的:134元與118元的差正好了4個茶杯的價錢,我們就可以用13411816(元),164=4(元),每個茶杯是4元,20個就是80元,要求每個水瓶是多少元,就得先算出3個水瓶是多少元,1348054(元);54318(元),每個水瓶的價錢是18元。這道題中兩次買的水瓶數正好是相同的,但如果是不同的,那我們該怎么辦呢?假設第一次買了3個水瓶和20個茶杯,共用去134元;第二次買了4個水瓶和16個茶杯,共用去136元,我們又如何求水瓶和茶杯的價錢呢?這道題與上題不同在兩次買的水瓶數和茶杯數都不同,因而我們應想辦法讓它們變得相同想來,這樣才好做題。我們可以把水瓶數和茶杯數同時擴大,讓兩次買的水瓶數或茶杯數有一種是相同的。我先把第一次買的水瓶數和茶杯數都擴大4倍:3412(個),20480(個),共用的錢數也相應的要擴大4倍,1344536(元);我又把第二次買的水瓶數和茶杯數都擴大了3倍:4312(個),16348(個),同樣錢數也要擴大3倍,1363408元。這樣我們就可以按照第一題的思路繼續(xù)解答,我們很快就能求出水瓶和茶杯的價錢是多少。后來在一次作業(yè)中,我又發(fā)現了一道類似的題目:7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425千克,同樣的3袋大米的7袋面粉共重325千克,求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的重量。仔細觀察這道題,我發(fā)現兩次買的大米和面粉的袋數各不相同,但兩次買的大米和面粉的總袋數卻是相同的,都是10袋,有沒有其它的解法呢?這道特殊的題目,我又想出了一種特殊的解法。我們可以先求出10袋大米和10袋面粉的總重量,然后再算出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分別重多少千克。解法如下:(1)10袋大米和10袋面粉共重:425325750(千克)(2)1袋大米和1袋面粉共重:7501075(千克)(3)3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753225(千克)(4)4袋大米重:425225200(千克)(5)每袋大米重:200450(千克)(6)每袋面粉重:755025(千克)答:每袋大米重50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我這次的作業(yè)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夸我的解法比他想的還簡單,我對數學更感興趣了。編號:176大樹有多高如東縣河口鎮(zhèn)河口小學503班 孫榮培 指導老師:孫向陽我家院子有一棵銀杏數,每逢夏季炎熱,枝繁葉茂,我們便在樹下納涼、嬉戲,它成了我家院子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天,媽媽指著銀杏數,神秘地問我:“你知道這棵樹有多高嗎?”我不禁一下子楞住了,心想:“這棵樹這么高,尺子又不能伸上去,該怎么辦呢?”想著想著,忽然想到了數學課上學到的倍數,于是有了辦法。我胸有成竹地對媽媽說:“只要給我一把尺子,我就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不過你要配合我?!眿寢尠胄虐胍傻卣f:“那好吧?!庇谑?,媽媽給了我一把尺子,我開始測量。今天是個晴天,我讓媽媽背對著太陽,和大樹并排站著。先測量出媽媽影子的高度是100厘米,再測量出樹影的高度是300厘米。然后我問媽媽實際身高是多少?她說是165厘米。過了一會,我不假思索地說道:“樹的高度是495厘米?!眿寢屄牶笠苫蟮卣f:“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我充滿自信且略有些得意地說:“我是用倍數法計算的。我先測出你的影子長度和樹影的長度,然后算出樹影長度是你影子長度的3倍,由此推出樹的實際高度也是你身高的3倍。算式:1653=495厘米,所以樹高是495厘米?!蔽矣脭祵W知識算出了大樹的高度,通過這次測量,使我明白:只要留心觀察,用心發(fā)現,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數學的作用可真大呀! 編號:178都是假幣惹的禍如東縣河口鎮(zhèn)河口小學503班 蔡佳穎 指導老師:孫向陽今天,我和媽媽去集市水果店買水果,我遠遠地就看見水果點老板正在和售貨員阿姨爭辯什么。走近一看,原來是售貨員阿姨不小心收了一張假的50元錢,又白白送了一箱水果,還找給顧客15元,老板計算一共損失了100元。于是,決定從售貨員阿姨的薪水中扣除100元。售貨員阿姨想了一會兒爭辯道:“不對呀!我收了一張50元假幣,又找給15元,應該損失了65元啊!”了解了他們爭吵的原因后,我便走上前笑著對他們說:“你們都錯了!”“小孩子少管大人的事!”老板一邊對我呵斥一邊與售貨員爭辯。“叔叔阿姨,我哪是要管事的啊,我只是想說明一個數學問題?!蔽曳瘩g道,“我算了一下,其實你們虧了不是65元,更不是100元,而是50元?!薄霸趺词?0元?”兩人異口同聲,一下子停止了爭吵,疑惑不解地望著我。我頓了頓,說道:“一箱水果35元,加上你們找出的15元,共計50元啊?!薄澳?0元假幣呢?”老板急切地問?!澳?0元假幣本就不是你們的啊。”“還真是,還真是。”大家恍然大悟,售貨員阿姨似乎特別感激我,連連夸我聰明??吹竭@一情景,我心里也甜滋滋的,因為我運數學知識解決了問題,幫助了別人。編號:179巧算“袋”數如東縣河口鎮(zhèn)河口小學503班 繆蘊赟 指導老師:葉亞均我的鄰居劉叢飛家承包了一個面包作坊,加工的面包花色品種多,口味好,價格低,名副其實的價廉物美。尤其是奶油小面包,既清甜松軟,又價錢便宜,遠近聞名。最近,他家又新購進一臺蛋糕機,生產各種高級蛋糕,其中蘋果夾心蛋糕香甜可口,最為暢銷。他家一天到晚顧客盈門,產品供不應求。一天,來了一位帥氣的小伙子,當他知道奶油小面包3袋售價1元,高級蘋果夾心蛋糕1袋售價3元后,便笑呵呵地對伙計說:“我用100元買100袋小面包和高級夾心蛋糕。小面包和高級夾心蛋糕的袋數誰多誰少不計較,但是一定要100元正好買100袋。”那小伙計一聽,頓時傻了。他算來算去就是弄不清小面包和高級夾心蛋糕的袋數,只好試著拿??墒?,他一直是拿著放,放著拿,不是袋數少,就是錢數少。這可難倒了那位小伙計,他滿頭大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我正好坐著爸爸的小汽車回來了,便于小伙計一起思考。經過一番思索,我終于想出了答案,我自豪地說:“100元買100袋,說明錢數與袋數相等。而3袋小面包1元,1袋高級夾心蛋糕3元錢,如果把3袋小面包和1袋高級夾心蛋糕放在一起,則正好是4袋4元,1組4袋4元,100袋便有這樣的1004=25組,錢正好是100元。因為每組中有3袋小面包和1袋高級夾心蛋糕,所以小面包共有325=75袋,高級夾心蛋糕共有125=25袋。”小伙計聽罷,驚得目瞪口呆,連連夸我聰明。他立刻按照我計算的結果,75袋小面包和25袋高級夾心蛋糕交給顧客。顧客點了點頭,滿意地笑了。編號:185差點上了“想當然”的當如東縣掘港鎮(zhèn)環(huán)北小學502孫穎 指導老師:王咸芳今天,老師布置我們回家做“滾球”實驗,讓我們在實驗中發(fā)現小球滾得遠的秘密。實驗方法是:用墊紙板在地面上分別搭出30、45和60的斜坡。把一個小球放在斜坡的最高處讓它自然地往下滾,看小球在哪個斜坡上滾得最遠。吃過晚飯,我開始做實驗。我先做好30的斜坡,然后把小球放在斜坡上的最高處。我一松手,小球順著斜坡滾落下來。小球停止?jié)L動后,我用尺一量,小球在平面上滾動了大約6米遠。我又做好60的斜坡進行實驗,結果小球滾動了7米多遠。我得意忘形地對在一旁觀看我做實驗的媽媽說:“斜坡的角度越大,小球滾動得越遠。這我和做實驗前想的一樣。小球滾動得遠的秘密也不過如此?!眿寢屍届o地對我說:“不要輕意下結論,把45斜坡的滾球實驗做完再說?!眿寢尩膽B(tài)度讓我感到掃興。我堅信:小球在45斜坡上滾動的實驗做與不做,都改變不了我的結論。既然媽媽要我做,那我就做著玩吧。我不太情意地做好45的斜坡,漫不經心地將小球放在斜坡的最高處小球慢慢地停了下來。我用尺一量,結果嚇了我一大跳,我小球竟然滾動了8米多遠。真是不可思議,怎么會是這樣的結果呢?我趕緊又在45斜坡上做了兩次滾球實驗,結果基本相同。實驗證明:小球在45斜坡上滾動得最遠。通過實驗,我不僅發(fā)現了小球滾得遠的秘密,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科學真理來這得半點虛偽,一定要通過認真嚴謹的實踐來檢驗。編號:187我發(fā)現了被忽略的答案如東縣掘港鎮(zhèn)環(huán)北小學502顧倩雯 指導老師:王咸芳一天,老師突然說要出一道題目讓同學們做,看看哪個同學聰明。題目是這樣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到西城,每小時的速度是45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還有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聽了這道題后,同學們幾乎做出同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同學們自然有些疑惑,這種題目這么簡單,哪有老師說得那么難?可這時我們班上的數學課代表陳冒然卻高高地舉起右手,表示要發(fā)言。他說自己做好的答案是189。這時周媛嵈同學又舉手說:“應該等于261千米?!蓖趵蠋熉犕晁麄儌z的答案后笑著說:“其實呀,你們倆做得都對!”同學們更疑惑了。于是,老師說:“不忙,聽老師解釋給你們聽!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城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說的離字,沒有說到底是沒有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有超過中點的話,就是陳冒然同學所說的,最后等于261千米。如果是已經超過了中點,那么就是這樣做: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說,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261千米和189千米?!痹谌粘W習生活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編號:191尋找規(guī)律真簡便! 掘港鎮(zhèn)環(huán)北小學五(1)班 夏添 指導老師 許新華一天,爸爸讓我做這樣幾道數學題:1515、2525、3535、4545、55 55、6565、7575、8585、9595的積分別是多少?我認真地用稿紙計算起來。做到第三題時,我覺得太麻煩了,心里想:“爸爸出這么簡單又這么麻煩的題目給我做,真沒意思?!钡疫€是耐心的做了下去。 做著做著,我發(fā)現結果很有趣:1515=225、2525=625、3535=1225、4545=2025、5555=3025、6565=4225、7575=5625、8585=7225、9595=9025。爸爸問:“你能不能在這些得數里找出規(guī)律呢?”我看著這些算式,思考著。忽然發(fā)現這些得數的后兩位數都是25,前一位或兩位都是因數的前一位數(因數的前一位數+1)所得的積。如1515的得數的后兩位數為25,前一位數是1(1+1)=2,結果得225;同樣9595的得數的后兩位數是25,前兩位數是9(9+1)=90,結果是9025。爸爸告訴我,這就是“頭同尾合十”的計算題的規(guī)律。我用這個規(guī)律又做了一題:2624,我用2(2+1)=6,46=24,結果是624。真簡便??!找到了以上規(guī)律,以后做這些題目,我就可以用簡便的方法計算了,再也不麻煩了!原來,數學里蘊藏著無窮的奧妙,學習數學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同學們你也來試幾題吧:計算3832,5357,4149,6466的積。編號:196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掘港鎮(zhèn)環(huán)北小學五(1)班 季蓉蓉 指導老師 許新華今天的數學課上,老師問:“你們猜一猜,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能浪費多少水呢?”我滿不在乎地想:大約只有一小桶罷了!我又問了問周圍的幾個同學,他們有的說是一杯,有的說是一大碗。那到底是多少呢?我決定回家測算一下。 回到家,我立刻拿出量杯,讓媽媽協(xié)助我看時間,計算一分鐘的滴水量。我把水龍頭調成滴水的狀態(tài),然后就開始計量起來?!暗蔚未鸫稹?分鐘過去了,一看量杯里的水約有10毫升。我還是不以為然:只有10毫升嘛,沒什么大不了的! 這時,媽媽對我說:“蓉蓉,你別小看這10毫升的水,你算算看,就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年能浪費多少水?”這難不倒我,我立刻算了起來: 一年按照365天計算,共有3652460=525600(分鐘) 每分鐘浪費10毫升的水,525600分鐘就浪費了52560010=5256000(毫升)的水,也就是5256升。 哇,僅一個龍頭一年就能浪費這么多的水,那么我們學校共有49個水龍頭,也照這樣滴水的話,一年就會浪費525649=257544(升)水。如果把這些水都節(jié)約下來,不知又可以方便多少同學! 通過調查,我又了解到,現在一噸水2.5元錢左右。1毫升水重一克。那么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年浪費的水費約是: 525610002.513(元) 學校一年多支付的水費就是: 25754410002.5644(元) 可以看出,如果每一個同學洗完手都不把龍頭關好,那么一年至少會為學校損失600多元的水費??! 我繼續(xù)計算,中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個人在用好水后都不把龍頭關緊,那么,一年(按365天計算)浪費的水就是: 3652460101300000000=6832800000000000(毫升)=68328000億(毫升) 168328000億=68328000億(克)=6832800000(噸) 2.56832800000元) 算到這里,我不禁驚得吐了吐舌頭。一百七十億八千二百萬元哪,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第二天,全班交流調查情況的時候,我把計算結果告訴了同學們。同學們深深感到節(jié)約用水是多么重要。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西部有些山區(qū)就嚴重缺水。假如一年就要浪費6832800000噸水,那么必將使我們的水資源越來越貧乏。 算一算,也算出了大問題。地球上,可以使用的水并不多。如果這樣浪費下去,地球上的水最終會消失。我呼吁:請大家自覺節(jié)約用水!希望地球上最后一滴水不會是人類的眼淚。編號:197買菜中也有大學問掘港鎮(zhèn)環(huán)北小學五(1)班 陳 豐 指導老師 許新華星期天,我和奶奶去買菜。菜市場里可熱鬧啦!買菜的和賣菜的高聲商討著價格。賣菜的非常麻利地稱菜、裝菜,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我東瞧瞧,西看看,發(fā)現那些賣菜的人算帳可快了。菜剛一稱好,他們便流利的報出了價錢。難道他們有什么巧妙的方法?我一邊想,一邊和奶奶來到賣黃瓜的攤前,奶奶買了3條黃瓜稱了一下,1斤半重。只見賣黃瓜的老爺爺脫口而出:“1塊8毛錢。”我好奇地問:“老爺爺,您怎么算得這么快?”老爺爺笑呵呵地說:“我有計算竅門呢!”“那是什么呀,老爺爺,您能告訴我嗎?”老爺爺說:“一斤是1元2角,半斤就是6角,總共是1元8角?!迸叮瓉硎沁@樣。我們又來到肉攤前,奶奶稱了一塊重2斤2兩的肉,賣肉的馬上報出價錢:28元6角。我問,“叔叔,1斤肉是多少錢???”“13元”叔叔答道。我馬上用老爺爺教給我的方法算起來:1斤肉是13元,2斤肉就是13元2=26元,還有2兩是2元6角,加起來就是28元6角,一點都沒錯。我把自己的算法告訴了叔叔。叔叔說:“不錯,我正是這樣算的,小姑娘你真行?!蔽腋吲d地笑了。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多么廣泛!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將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編號:201多邊形的內角和如東縣掘港鎮(zhèn)環(huán)北小學 501 丁宇霜 指導老師:徐小聰老師布置了一項任務給我們,讓我們計算各個圖形的內角和,找一找求任意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有什么規(guī)律。一向愛思考的我立即來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