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自考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部分實驗報告.doc_第1頁
全國自考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部分實驗報告.doc_第2頁
全國自考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部分實驗報告.doc_第3頁
全國自考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部分實驗報告.doc_第4頁
全國自考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部分實驗報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常用電子儀器使用及測量(二)單級共射放大器(三)運算放大器組成的基本運算電路(四)串聯式直流穩(wěn)壓電源(五)集成邏輯門電路(六)集成觸發(fā)器(七)集成計數器、譯碼顯示電路(八)脈沖產生及整形電路(九)單相橋式半控整流電路(十)直流斬波電路實訓一 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一. 實訓目的1. 學習電子電路實訓中常用的電子儀器示波器、函數信號發(fā)生器、直流穩(wěn)壓電源、交流毫伏表、頻率計等的主要技術指標、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2. 初步掌握用雙蹤示波器觀察正弦信號波形和讀取波形參數的方法。二. 實訓原理在模擬電子電路實訓中,經常使用的電子儀器有示波器、函數信號發(fā)生器、直流穩(wěn)壓電源、交流毫伏表及頻率計等。它們和萬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對模擬電子電路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工作情況的測試。實訓中要對各種電子儀器進行綜合使用,可按照信號流向,以連線簡捷,調節(jié)順手,觀察與讀數方便等原則進行合理布局,各儀器與被測實訓裝置之間的布局與連接如圖1-1所示。接線時應注意,為防止外界干擾,各儀器的共公接地端應連接在一起,稱共地。信號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線通常用屏蔽線或專用電纜線,示波器接線使用專用電纜線,直流電源的接線用普通導線。圖1-1 模擬電子電路中常用電子儀器布局圖1. 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電子測量儀器,它既能直接顯示電信號的波形,又能對電信號進行各種參數的測量。現著重點指出下列幾點:(1) 尋找掃描光跡將示波器Y軸顯示方式置“Y1”或“Y2”,輸入耦合方式置“GND”,開機預熱后,若在顯示屏上不出現光點和掃描基線,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掃描線:適當調節(jié)亮度旋鈕。觸發(fā)方式開關置“自動”。適當調節(jié)垂直()、水平()“位移”旋鈕,使掃描光跡位于屏幕中央。(若示波器設有“尋跡”按鍵,可按下“尋跡”按鍵,判斷光跡偏移基線的方向。) (2) 雙蹤示波器一般有五種顯示方式,即“Y1”、“Y2”、“Y1Y2”三種單蹤顯示方式和“交替”、“斷續(xù)”兩種雙蹤顯示方式。“交替”顯示一般適宜于輸入信號頻率較高時使用?!皵嗬m(xù)”顯示一般適宜于輸入信號頻率較底時使用。(3) 為了顯示穩(wěn)定的被測信號波形,“觸發(fā)源選擇”開關一般選為“內”觸發(fā),使掃描觸發(fā)信號取自示波器內部的Y通道。(4) 觸發(fā)方式開關通常先置于“自動”調出波形后,若被顯示的波形不穩(wěn)定,可置觸發(fā)方式開關于“常態(tài)”,通過調節(jié)“觸發(fā)電平”旋鈕找到合適的觸發(fā)電壓,使被測試的波形穩(wěn)定地顯示在示波器屏幕上。有時,由于選擇了較慢的掃描速率,顯示屏上將會出現閃爍的光跡,但被測信號的波形不停地在X軸方向左右移動,這樣的現象仍屬于穩(wěn)定顯示。(5) 適當調節(jié)“掃描速率”開關及“Y軸靈敏度”開關使屏幕上顯示一二個周期的被測信號波形。在測量幅值時,應注意將“Y軸靈敏度微調”旋鈕置于“校準”位置,即順時針旋到底,且聽到關的聲音。在測量周期時,應注意將“X軸掃速微調”旋鈕置于“校準”位置,即順時針旋到底,且聽到關的聲音。還要注意“擴展”旋鈕的位置。根據被測波形在屏幕坐標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數(div或cm)與“Y軸靈敏度”開關指示值(v/div)的乘積,即可算得信號幅值的實測值。根據被測信號波形一個周期在屏幕坐標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數(div或cm)與“掃速”開關指示值(t/div)的乘積,即可算得信號頻率的實測值。2. 函數信號發(fā)生器函數信號發(fā)生器按需要輸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種信號波形。輸出電壓最大可達20VP-P。通過輸出衰減開關和輸出幅度調節(jié)旋鈕,可使輸出電壓在毫伏級到伏級范圍內連續(xù)調節(jié)。函數信號發(fā)生器的輸出信號頻率可以通過頻率分檔開關進行調節(jié)。函數信號發(fā)生器作為信號源,它的輸出端不允許短路。3. 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頻率范圍之內,用來測量交流電壓的有效值。為了防止過載而損壞,測量前一般先把量程開關置于量程較大位置上,然后在測量中逐檔減小量程。三. 實訓設備與器件1. 函數信號發(fā)生器2. 雙蹤示波器3. 交流毫伏表四. 實訓內容與步驟1. 用機內校正信號對示波器進行自檢。(1) 掃描基線調節(jié)將示波器的顯示方式開關置于“單蹤”顯示(Y1或Y2),輸入耦合方式開關置“GND”,觸發(fā)方式開關置于“自動”。開啟電源開關后,調節(jié)“輝度”、“聚焦”、“輔助聚焦”等旋鈕,使熒光屏上顯示一條細而且亮度適中的掃描基線。然后調節(jié)“X軸位移”()和“Y軸位移”( )旋鈕,使掃描線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動自如。(2) 測試“校正信號”波形的幅度、頻率將示波器的“校正信號”通過專用電纜線引入選定的Y通道(Y1或Y2),將Y軸輸入耦合方式開關置于“AC”或“DC”,觸發(fā)源選擇開關置“內”,內觸發(fā)源選擇開關置“Y1”或“Y2”。調節(jié)X軸“掃描速率”開關(t/div)和Y軸“輸入靈敏度”開關(V/div),使示波器顯示屏上顯示出一個或數個周期穩(wěn)定的方波波形。a.校準“校正信號”幅度將“y軸靈敏度微調”旋鈕置“校準”位置,“y軸靈敏度”開關置適當位置,讀取校正信號幅度。b.校準“校正信號”頻率 將“掃速微調”旋鈕置“校準”位置,“掃速”開關置適當位置,讀取校正信號周期。 c測量“校正信號”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 調節(jié)“y軸靈敏度”開關及微調旋鈕,并移動波形,使方波波形在垂直方向上正好占據中心軸上,且上、下對稱,便于閱讀。通過掃速開關逐級提高掃描速度,使波形在X軸方向擴展(必要時可以利用“掃速擴展”開關將波形再擴展10倍),并同時調節(jié)觸發(fā)電平旋鈕,從顯示屏上清楚的讀出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2. 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測量信號參數 調節(jié)函數信號發(fā)生器有關旋鈕,使輸出頻率分別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值均為1V(交流毫伏表測量值)的正弦波信號。改變示波器“掃速”開關及“Y軸靈敏度”開關等位置,測量信號源輸出電壓頻率及峰峰值。五. 實訓總結1. 總結示波器、函數信號發(fā)生器等儀器正確使用方法。2. 總結用雙蹤示波器觀察信號波形和讀取波形參數的方法。實訓二 二極管、三極管的判別與檢測一. 實訓目的1. 學會用萬用表判別晶體二極管和三極管的管腳。2. 學會用萬用表檢測晶體二極管和三極管質量的好壞。二. 實訓原理1. 晶體二極管(1) 晶體二極管(以下簡稱二極管)是內部具有一個PN結,外部具有兩個電極的一種半導體器件。對二極管進行檢測,主要是鑒別它的正、負極性及其單向導電性能。通常其正向電阻小為幾百歐,反向電阻大為幾十千歐至幾百千歐。(2) 二極管極性的判別根據二極管正向電阻小,反向電阻大的特點可判別二極管的極性。指針式萬用表:將萬用表撥到R100或R1k的歐姆檔,表棒分別與二極管的兩極相連,測出兩個阻值,在測得阻值較小的一次測量中,與黑表棒相接的一端就是二極管的正極。同理在測得阻值較大的一次測量中,與黑表棒相接的一端就是二極管的負極。 數字式萬用表:紅表筆插在“V”插孔,黑表筆插在“COM”插孔。將萬用表撥到二極管檔測量,用兩支表筆分別接觸二極管兩個電極,若顯示值為幾百歐,說明管子處于正向導通狀態(tài),紅表筆接的是正極,黑表筆接的是負極;若顯示溢出符號“1”,表明管子處于反向截止狀態(tài),黑表筆接的是正極,紅表筆接的是負極。(3) 二極管質量的檢測一個二極管的正、反向電阻差別越大,其性能就越好。用上述方法測量二極管時,如果雙向電阻值都較小,說明二極管質量差,不能使用;如果雙向阻值都為無窮大,說明該二極管已經斷路;如果雙向阻值均為零,則說明二極管已被擊穿。在這三種情況下二極管就不能使用了。2. 晶體三極管(1) 三極管的結構可以看成是兩個背靠背的PN結,如圖2-1所示。對NPN管來說,基極是兩個PN結的公共陽極,對PNP管來說,基極是兩個PN結的公共陰極。圖2-1 晶體三極管結構示意圖(2) 三極管基極與管型的判別將指針式萬用表撥到R100或R1k歐姆檔,用黑表棒接觸某一管腳,用紅表棒分別接觸另兩個管腳,如表頭讀數都很小,則與黑表棒接觸的那一管腳是基極,同時可知此三極管為NPN型。若用紅表棒接觸某一管腳,而用黑表棒分別接觸另兩個管腳,表頭讀數同樣都很小時,則與紅表棒接觸的那一管腳是基極,同時可知此三極管為PNP型。用上述方法既判定了晶體三極管的基極,又判別了三極管的類型。用數字萬用表判別時,極性剛好相反。(3) 三極管發(fā)射極和集電極的判別方法一:以NPN型三極管為例,確定基極后,假定其余的兩只腳中的一只是集電極,將黑表棒接到此腳上,紅表棒則接到假定的發(fā)射極上。用手指把假設的集電極和已測出的基極捏起來(但不要相碰),看表針指示,并記下此阻值的讀數。然后再作相反假設,即把原來假設為集電極的腳假設為發(fā)射極。作同樣的測試并記下此阻值的讀數。比較兩次讀數的大小,若前者阻值較小,說明前者的假設是對的,那么黑表棒接的一只腳是集電極,剩下的一只腳就是發(fā)射極了。若需判別是PNP型晶體三極管,仍用上述方法,但必須把表棒極性對調一下。圖2-2 晶體三極管集電極C、發(fā)射極E的判別方法二:如圖2-2所示,在判別出三極管的基極后,再將三極管基極與100k電阻串接,電阻另一端與三極管的一極相接,將萬用表的黑表筆接三極管與電阻相連的一極,萬用表的紅表筆接三極管剩下的一極,讀取電阻值,再將三極管的兩極(C、E極)對調,再讀取一組電阻值,阻值小的那一次與指針式萬用表黑表筆相連的極為集電極(NPN)或發(fā)射極(PNP)。三. 實訓設備與器件序 號名 稱型號與規(guī)格數 量備 注1萬用表1只自備2電阻100k1個DZ-153二極管1N4007、1N4148、2DW231各1個DZ-154發(fā)光二極管紅色1個DZ-155三極管3DG12、3CG12各1個DZ-16四. 實訓內容與步驟1. 用萬用表測量二極管用萬用表分別測量二極管1N4007、1N4148、發(fā)光二極管的正反向電阻,并記錄于表格中。二極管型號1N40071N4148發(fā)光二極管正向電阻4.4k3.1k18k反向電阻無窮大無窮大無窮大2. 用萬用表測量三極管根據判別三極管極性的方法,按下表的要求測量s9014 三極管型號s9014一腳對另兩腳電阻都大時阻值無窮大一腳對另兩腳電阻都小時阻值6.5k基極連100k電阻時C-E間阻值11k基極連100k電阻時E-C間阻值90k五. 實訓注意事項1. 實訓前根據實訓要求,選擇所需實訓掛箱。2. 放置掛箱時,要按照要求輕拿輕放,以免損壞器件。3. 實訓結束后,要按照要求整理實訓臺,實訓導線和實訓掛箱要放到指定位置。六. 實訓總結1. 老師提供給學生1-2個未知E、B、C極的三極管,由學生來確定它的E、B、C極。2. 總結晶體二極管和三極管極性的判別方法。實驗一 常用電子儀器使用練習和單管放大電路一、 實驗目的1 了解示波器、信號發(fā)生器、直流穩(wěn)壓電源和數字萬用表的使用方法。2 掌握放大器靜態(tài)工作點的調試方法。3 學習放大器的動態(tài)性能。4 學會測量放大器Q點,Av,ri,ro的方法。5 了解射極偏置電路的特性。6 了解放大器頻率特性測試方法。二、 實驗儀器示波器、萬用表、信號發(fā)生器等三、 實驗內容和步驟1 按圖1-1在實驗板上接好線路用萬用表判斷板上三極管V1極性和好壞。2 靜態(tài)工作點的測量調節(jié)RP,使Ve=2v,并測 RP阻值。測量值、計算值如下表。 Vb(V)Ube(V)Ve(V)Uce(V)測量值2.70.720.3計算值2.70.720.33 動態(tài)分析(1) 將信號源調到頻率為f=1KHZ,波形為正弦波,信號幅值為2mV,接到放大器的輸入端觀察ui和uo波形,放大器不接負載。 (2) 在信號頻率不變的情況下,逐步加幅值,測uo不失真時的最大值,結果如下。 測量值計算值ui(mV)uo(V)Au=uoui 1-0.089-892-0.178-893-0.267-894-0.356-895-0.445-89(3) 保持f=1KHZ,幅值為2mV,放大器不接負載(RL=)和接入負載RL(5.1K),改變Rc數值的情況下測量,測量值、計算值如下表。給定參數測量值計算值RcRLui(mV)uo(V)Au=uoui5.1K5.1K2-0.178-892.5K5.1K2-0.118-595.1K2-0.356-1782.5K2-0.174-874 放大器的輸入、輸出電阻(1) 輸入電阻測量在輸入端串接5.1K電阻,加入f=1KHZ、20 mV的正弦波信號,用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用毫伏表分別測量對地電位Vs、Vi。如圖1-3所示。將所測數據及計算結果填入表1-3中。 圖1-3 輸入電阻測量表1-4測量值計算值Vs(mV)Vi(mV)ri=Vi*Rs/(Vs-Vi)2041.275K(2)輸出電阻測量在A點加f=1KHZ的正弦波交流信號, 在輸出端接入可調電阻作為負載,選擇合適的RL值使放大器的輸出波形不失真(接示波器觀察),用毫伏表分別測量接上負載RL時的電壓VL及空載時的電壓Vo。將所測數據及計算結果填入表1-4中。 圖1-4 輸出電阻測量 表1-5測量值計算值Vo(mV) RL =VL(mV)RL =5.1kro=(Vo /VL-1)* RL3561785.1K實驗二 基本運算電路一、實驗目的1、熟悉Multisim9軟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理解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基本運算關系及基本測量方法。二、虛禮實驗儀器及器材雙蹤示波器、信號發(fā)生器、交流毫伏表、數字萬用表等儀器、集成電路741三、實驗原理與步驟 1. 按如下所示輸入電路2.靜態(tài)測試,記錄集成電路的各管腳直流電壓V2(uV) V3(uV)V4(V)V6(mV)V7(V)483-546-1412.3143.最大功率測試:9.994*10-9W4.頻率響應測試:通頻帶89.7901K5.輸出波形觀察:正弦波6.放大倍數測量:9.997實驗三 集成門電路測試一、實驗目的1熟悉門電路的邏輯功能。2熟悉常用集成門電路的引腳排列及其使用。二、實驗設備和器件1直流穩(wěn)壓電源、信號源、示波器、萬用表、面包板274LS00、74LS04、74LS86 三、實驗內容1非門邏輯功能輸入輸出AF電壓(V)F02.4110.40分別將輸入端A接低電平和高電平,測試輸出端F電壓,實驗結果如下表。2與非門邏輯功能,實驗結果如右表。 輸入輸出ABF電壓(V)F002.41012.41102.41110.403異或門邏輯功能,實驗結果如右表。輸入輸出ABF電壓(V)F000.40012.41102.41110.404與或非門邏輯功能,實驗結果如下表。輸入輸出ABCDF電壓(V)F00002.4100012.4100110.4001012.4101110.4011110.405與非門對輸出的控制輸入端A接一連續(xù)脈沖,輸入端B分別接高電平和低電平。四、各門電路的邏輯表達式如下。123. 4. 5. 當B為高電平時,當B為低電平時實驗四 集成觸發(fā)器一、實驗目的1熟悉D觸發(fā)器和JK觸發(fā)器的功能。2學會正確使用觸發(fā)器集成電路。3了解觸發(fā)器邏輯功能的轉換。二、實驗設備和器件1直流穩(wěn)壓電源、信號源、示波器、萬用表、面包板274LS74 、74LS112 、74LS86 31k電阻、發(fā)光二極管三、實驗內容1D觸發(fā)器功能測試分別在、端加低電平,改變CP和D狀態(tài),實驗結果如下表。CPD011110001100011001111111110111001111012JK觸發(fā)器功能測試,實驗結果如下表。JKCP011110001100011101001110111111103D觸發(fā)器轉換成T觸發(fā)器按照下圖所示可以將D觸發(fā)器轉換成T觸發(fā)器,實驗結果如下表。CPT0111100011001110011111011101四、總結幾種觸發(fā)器的功能和各自特點。D觸發(fā)器 JK觸發(fā)器 T觸發(fā)器 觸發(fā)器 實驗五 時序邏輯電路一、實驗目的1熟悉集成計數器的邏輯功能。2掌握計數器控制端的作用及其應用。二、實驗設備和器件1直流穩(wěn)壓電源、信號源、示波器、萬用表、面包板274LS190、74LS393、74LS0431k電阻、發(fā)光二極管三、實驗內容1集成計數器的功能測試,74LS393、74LS190功能測試結果如表表5-1、5-2。表5-1 74LS393功能測試表CP10000000001010010020011030100040101050110060111071000081001091010010101101111000121101013111001411110150000表5-2 74LS190功能測試表CP功能000000預置數010加法計數器011減法計數器2任意進制計數器的設計(1)用置數法將74LS190連成七進制計數器,按下圖接線。圖5-3 74LS190連成七進制計數器(2)觀察輸出端變化,畫出狀態(tài)轉換圖。按順序0111 0110 0101 0100 0011 0010 00013利用計數器構成分頻器(1)N位二進制計數器能夠完成時鐘信號CP的分頻。按下圖接線。(2)分別觀察從各端子輸出可以構成幾分頻。輸出可以構成二分頻,輸出可以構成四分頻,輸出可以構成八分頻,輸出可以構成十六分頻。 串聯型晶體管穩(wěn)壓電路一、實驗目的1、熟悉Multisim軟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單項橋式整流、電容濾波電路的特性。3、掌握串聯型晶體管穩(wěn)壓電路指標測試方法二、虛擬實驗儀器及器材雙蹤示波器、信號發(fā)生器、交流毫伏表、數字萬用表等儀器、晶體三極管 3DG62(90112)、DG121(90131)、晶體二極管 IN40074、穩(wěn)壓管 IN47351三、知識原理要點直流穩(wěn)壓電源原理框圖如圖41 所示。四、實驗原理 圖為串聯型直流穩(wěn)壓電源。它除了變壓、整流、濾波外,穩(wěn)壓器部分一般有四個環(huán)節(jié):調整環(huán)節(jié)、基準電壓、比較放大器和取樣電路。當電網電壓或負載變動引起輸出電壓Vo變化時,取樣電路將輸出電壓Vo的一部分饋送回比較放大器與基準電壓進行比較,產生的誤差電壓經放大后去控制調整管的基極電流,自動地改變調整管的集一射極間電壓,補償Vo的變化,從而維持輸出電壓基本不變。五、實驗內容與步驟1、 整流濾波電路測試按圖連接實驗電路。取可調工頻電源電壓為16V, 作為整流電路輸入電壓u2。整流濾波電路1) 取RL240 ,不加濾波電容,測量直流輸出電壓UL 及紋波電壓 L,并用示波器觀察u2和uL波形,記入表51 。U216V2) 取RL240 ,C470f ,重復內容1)的要求,記入表51。3) 取RL120 ,C470f ,重復內容1)的要求,記入表51 電 路 形 式UL(V)L(V)紋波uL波形U2=16VRL=24012.95V6.82VU2=16VRL=240C=47Of20.24V467mVU2=16VRL=120C=470f19.619842mV2. 測量輸出電壓可調范圍更改電路如下所示接入負載,并調節(jié)Rw1,使輸出電壓Uo9V。若不滿足要求,可適當調整R4、R5之值。3. 測量各級靜態(tài)工作點調節(jié)輸出電壓Uo9V,輸出電流Io100mA , 測量各級靜態(tài)工作點,記入表52。表5-2 U214V U09V I0100mAQ1Q2Q3UB(V)10.868.24.94UC(V)17.510.8610.86UE(V)10.19.014.284. 測量穩(wěn)壓系數S取Io100mA,按表53改變整流電路輸入電壓U2(模擬電網電壓波動),分別測出相應的穩(wěn)壓器輸入電壓Ui及輸出直流電壓Uo,記入下表。表53測試值( IO100mA)計算值U2(V)UI(V)UO(V)R4=1.87K Rw1=30%R5=1.5K RL=120UO(V)R4=510 Rw1=30%R5=1.5K RL=90SR4=1.87K Rw1=30%R5=1.5K RL=1201417.511.929.01S120.053S230.0521620129.061822.512.079.10六、思考1、 對所測結果進行全面分析,總結橋式整流、 電容濾波電路的特點。 橋式整流電路在未加濾波的情況下,輸出電壓為輸入交流電壓的正負兩半波的直接相加,輸出直流平均電壓較低,且交流紋波很大。經電容濾波以后,直流輸出電壓升高,交流紋波電壓減小,且電容越大(或負載電流較?。﹦t交流紋波越小。2、計算穩(wěn)壓電路的穩(wěn)壓系數S和輸出電阻Ro,并進行分析。 根據表53穩(wěn)壓系數S=0.05(相對于輸入電壓變化率)。輸出電阻Ro=2()Uin=20V R8=10 R4=390 R5=1.5K Rw1=1K*40%UL(V)9.06V8.978V8.943VRL()5109050Ro=( UL1- UL2)RL1RL2/( UL2 RL1 UL1 RL2)=1.95()3、 分析討論實驗中出現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本實驗中仿真系統經常出錯退出,可能是電路運算量太大造成的。本人具體的做法是分部仿真:將整流濾波與穩(wěn)壓部分分開仿真,在穩(wěn)壓部分VCC(直流電源)來替代整流濾波的輸出。2 本實驗中R8=30()太大,應改為10()較妥。以保證正常工作時限流電路不影響穩(wěn)壓電路工作。直流斬波電路(Buck-Boost變換器)一、 實驗目的:1掌握BuckBoost變換器的工作原理、特點與電路組成。2熟悉BuckBoost變換器連續(xù)與不連續(xù)工作模式的工作波形圖。3掌握BuckBoost變換器的調試方法。二、 實驗內容:1連接實驗線路,構成一個實用的BuckBoost變換器。2調節(jié)占空比,測出電感電流iL處于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狀態(tài)時的占空比D,并與理論值相比較。3將電感L增大一倍,測出iL處于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狀態(tài)時的占空比D,并與理論值相比較。4測出連續(xù)與不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be、Vce、VD、VL、iL、iC、iD等波形。5測出直流電壓增益M=VO/VS與占空比D的函數關系。6測試輸入、輸出濾波環(huán)節(jié)分別對輸入電流iS與輸出電流iO影響。三、 實驗主要儀器設備:1MCL-08直流斬波及開關電源實驗掛箱2萬用表3雙蹤示波器四、 實驗示意圖:五、實驗有關原理及原始計算數據,所應用的公式:直流斬波器是利用功率組件對固定電壓之電源做適當之切割以達成負載端電壓改變之目的。若其輸出電壓較輸入之電源電壓低,則稱為降壓式(Buck )直流斬波器,若其輸出電壓較輸入之電源電壓高,則稱為升壓式(Boost) 直流斬波器。最常見的改變方式為 1.周期T固定,導通時間Ton改變,稱脈波寬度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2.導通時間Ton固定,周期T改變,稱頻率調變(Frequency Modulation FM)。3.周期T及導通時間Ton 同時改變,即波寬調變及頻率調變混合使用。在實際應用中,因直流斬波器常需在負載端接上濾波電感及濾波電容,若頻率改變過大對電感及電容影響大,因此多數采用脈波寬度調變。 輸出電壓和輸入電壓之間的關系為: U0=-UID/(1-D) 占空比D=Ton/T,T=Ton+Toff,D1-D或者D0.5時,除極性相反外,輸出電壓大于輸入電壓,即為極性反轉式升壓型開關穩(wěn)壓電源;當D1-D 或者D0.5時,除極性相反外,輸出電壓小于輸入電壓,即為極性反轉式降壓型開關穩(wěn)壓電源。.六、 實驗數據記錄:9測出M=VO/VS與占空比D的函數關系 VS =14.8V(1)L=1.6mHD 0.23 0.38 0.5 0.53 0.69 0.85V0(V) -6.46 -11.55 -15.0 -17.0 -28.0 -41.7M 0.436 0.78 1.0 1.14 1.89 2.81(2)L=3.2mHD 0.23 0.38 0.5 0.53 0.69 0.85V0(V) -4.8 -8.4 -12.7 -15.0 -26.0 -39.0M 0.32 0.56 0.85 1.0 1.76 2.64七、 實驗結果的計算及曲線:電感L=1.6mH,電感電流iL處于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狀態(tài)時的占空比D=0.615L=1.6mH,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工作狀態(tài)時的iL、VL波形L=1.6mH,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工作狀態(tài)時的Vbe、Vce波形L=1.6mH,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工作狀態(tài)時的iC、iD波形L=1.6mH,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工作狀態(tài)時的VD波形L=1.6mH,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L、iL波形L=1.6mH,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be、Vce波形L=1.6mH,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iC、iD波形L=1.6mH,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D波形L=1.6mH,不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L、iL波形L=1.6mH,不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be、Vce波形L=1.6mH,不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iC、iD波形L=1.6mH,不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D波形電感L=3.2mH,電感電流iL處于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狀態(tài)時的占空比D=0.461L=3.2mH,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工作狀態(tài)時的VL、iL波形L=3.2mH,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工作狀態(tài)時的Vbe、Vce波形L=3.2mH,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工作狀態(tài)時的iC、iD波形L=3.2mH,連續(xù)與不連續(xù)臨界工作狀態(tài)時的VD波形L=3.2mH,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L、iL波形L=3.2mH,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be、Vce波形L=3.2mH,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iC、iD波形L=3.2mH,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D波形L=3.2mH,不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時的V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