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件 新人教版(2).ppt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件 新人教版(2).ppt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件 新人教版(2).ppt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件 新人教版(2).ppt_第4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件 新人教版(2).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每個人的童年 都是一片寬闊的原野 在這上面 你可以種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 可以放飛所有的希望 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 可以蕩漾一生的笑意 童年是美好的 只要有一顆敏銳易感的心 童年的一切記憶都會深深留在心中 今天我們學習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了解魯迅先生童年的記憶 魯迅 預習課文相關介紹 魯迅 1881 1936 原名周樹人 浙江紹興人 偉大的文學家 思想家 革命家 著有雜文 小說 散文 詩歌等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選自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是一部散文集 共搜集了10篇文章 大部分多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 少年時代生活的 寫作文章時魯迅已經40多歲了 這部散文集題名為 朝花夕拾 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晚年了 回憶起少年時代的事 百草園 紹興城內魯迅家房屋后面的園子 三味書屋是紹興城內新臺門壽懷鑒先生寓所內的一間房子 用為書塾 在魯迅家附近 魯迅小時候 12歲到17歲 在這里讀書 先生是一位極方正 質樸 博學的人 魯迅的塾師壽鏡吾 字詞注音 解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題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表明記敘的是作者的一段經歷 點名了寫作的兩個場景 百草園 先寫 和三味書屋 后寫 空間順序 2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第一層 1 8 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 第二層 9 24 回憶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歷 第九段是過渡段 這段話有什么作用 文中還有哪些過渡句 結構上 起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內容上 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 寫出我對被送到私塾讀書原因的猜測 表現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與不舍 3百草園是 樂園 體現在哪幾方面 二體會百草園之樂 1第二段作者描寫了百草園哪些景物 分別從哪些角度 哪些順序描寫 2寫美女蛇的故事 屬于何種敘述順序 有什么作用 3作者寫冬天的百草園 著重寫捕鳥 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運用了哪些動詞 有什么作用 4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 無味 然后寫下雪帶來的樂趣 這是什么寫法 起什么作用 低 高 高 低 1第二段作者描寫了百草園哪些景物 分別從哪些角度 哪些順序描寫 角度 分別從視覺 聽覺 味覺等角度入手 順序 由遠及近 由高到低 由低到高 由靜到動 由整體到局部 寫景的順序 按方位的順序寫 如由遠及近 由外到內 由上往下 則前到后等等 按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寫 先寫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寫全景 由點到面 由面到點 按時間順序寫 可以是春 夏 秋 冬的不同變化 也可以景物形成的過程介紹 何首烏 覆盆子 桑葚 大黃蜂 斑蝥 云雀 皂莢樹 2寫美女蛇的故事 屬于何種敘述順序 有什么作用 插敘 美女蛇的故事使我得到一些教訓 悟出一些道理 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色彩 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3作者寫冬天的百草園 著重寫捕鳥 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運用了哪些動詞 有什么作用 先寫捕鳥的時間 條件 方法 后寫捕鳥的收獲 經驗教訓動詞 掃 支 撒 系 牽 看 拉 九個表述動作的詞 準確而生動地表現了雪地捕鳥的過程 寫出了雪后捕鳥的樂趣 4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 無味 然后寫下雪帶來的樂趣 這是什么寫法 起什么作用 寫法 先抑后揚 欲揚先抑 作用 以沒有雪的無味來襯托下雪帶來的樂趣 1文中第一段 似乎 和 確鑿 有矛盾嗎 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不矛盾 似乎 時隔八年 印象迷糊確鑿 因為童年生活快而難忘記2第九段三個 也許 有什么表達效果 表猜測 表達作者深深眷戀百草園和被迫離開時無奈與依依惜別之情3第二段 不必說 更不必說 單是 中哪個是強調的重點 三品味語言 體會情感 寫百草園 始終圍繞著一個 樂 字 樂于觀察百草園的景物 樂于聽美女蛇的故事 樂于捕鳥活動 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 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三味書屋 10 24 作者選取了哪幾個片段真實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 其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習環(huán)境學習生活 教學方法 教書先生 你認為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說明并說說這些句子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方正 質樸 博學 嚴格中有和藹 開明思想感情 封建教育束縛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 第10段 第17段 呆板 死板 發(fā)問遭禁止 要打戒尺 罰跪 單調枯燥 但苦中作樂 1 怎樣理解先生對學生提問的態(tài)度 學生提問應肯定 而先生表示拒絕回答 這是因為學生在不適合的時間提出了不相干的問題 違反了教學的秩序和師道尊嚴 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 應予否定 深入探究 2 作者對三味書屋的感受是什么 與百草園的自由快樂相比 三味書屋顯然是太受約束 且令人深感枯燥 但也應看到 孩子們也能隨先生有板有眼的學習 并不抵觸 況且也有游戲的樂趣 前后兩部分聯系起來思考 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 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 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 對知識的追求 以及天真 幼稚 歡樂的心理 2 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 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 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