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加工概念匯總_第1頁
煤焦油加工概念匯總_第2頁
煤焦油加工概念匯總_第3頁
煤焦油加工概念匯總_第4頁
煤焦油加工概念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溴指數:100克樣品所消耗的溴的毫克數則稱為溴指數。溴指數越高,則說明樣品中不飽和烴含量越高。在油品生產中,這個數值作為衡量油品安定性的重要指標。而在一些化工生產中(例如長鏈烷基化反應),它也可以被用來粗略估計產品的轉化率。緩蝕劑:以適當的濃度和形式存在于環(huán)境(介質)中時,可以防止或減緩材料腐蝕的化學物質或復合物,因此緩蝕劑也可以稱為腐蝕抑制劑。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顯著。這種保護金屬的方法稱緩蝕劑保護。緩蝕劑用于中性介質(鍋爐用水、循環(huán)冷卻水)、酸性介質(除鍋垢的鹽酸,電鍍前鍍件除銹用的酸浸溶液)和氣體介質(氣相緩蝕劑)。拔頭油:指直餾汽油見原油蒸餾在蒸餾或稱拔頭時所得到的沸點低于60C的輕質餾分。原油蒸餾:通常包括三個工序:原油預處理:即脫除原油中的水和鹽。常壓蒸餾:在接近常壓下蒸餾出汽油、煤油(或噴氣燃料)、柴油等的直餾餾分,塔底殘余為常壓渣油(即重油)。焦爐煤氣(荒煤氣):焦爐煤氣,又稱焦爐氣,英文名為Coke Oven Gas(COG),由于可燃成分多,屬于高熱值煤氣,粗煤氣或荒煤氣。是指用幾種煙煤配制成煉焦用煤,在煉焦爐中經過高溫干餾后,在產出焦炭和焦油產品的同時所產生的一種可燃性氣體,是煉焦工業(yè)的副產品。焦爐氣是混合物,其產率和組成因煉焦用煤質量和焦化過程條件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每噸干煤可生產焦爐氣300350m3(標準狀態(tài))。其主要成分為氫氣(55%60%)和甲烷(23%27%),另外還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飽和烴(2%4%)、二氧化碳(1.5%3%)、氧氣(0.3%0.8%)、氮氣(3%7%)。其中氫氣、甲烷、一氧化碳、C2以上不飽和烴為可燃組分,二氧化碳、氮氣、氧氣為不可燃組分。煤焦油:煤炭干餾時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狀液體。簡稱焦油。煤焦油按干餾溫度可分為低溫煤焦油、中溫煤焦油和高溫煤焦油, 在焦炭生產中得到的煤焦油屬于高溫煤焦油。它是粗煤氣冷卻過程中冷凝、分離出來的焦爐煤氣凈化產品之一。煤焦油是一種高芳香度的碳氫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絕大部分為帶側鏈或不帶側鏈的多環(huán)、稠環(huán)化合物和含氧、硫、氮的雜環(huán)化合物, 并含有少量脂肪烴、環(huán)烷烴和不飽和烴,還夾帶有煤塵、焦塵和熱解炭。剛回收的煤焦油還含有5%左右的溶有多種無機鹽和其他雜質的水分。由于有顆粒極細的熱解炭的存在, 水分往往和油形成穩(wěn)定的乳化液。煤焦油的絕大多數組分熔點較高, 但由于大量單體化合物互相溶解而形成低共溶混合物, 使煤焦油在常溫下仍呈液體狀態(tài)。煤焦油的許多組分還組成大量多元共沸體系, 給蒸餾分離造成很大困難。高溫煤焦油含有1萬多種化合物, 按化學性質可分為中性的烴類、酸性的酚類和堿性的吡啶、喹啉類化合物。1819年,英國人加登 (Garden) 和布蘭德 (Brand) 在煤焦油中發(fā)現了萘, 這是在煤焦油中發(fā)現的第一個化合物。以后主要是英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又相繼發(fā)現了蒽、酚、苯胺、喹啉、吡啶、芘和等。到1972年已鑒定出480種化合物,其含量共占煤焦油質量的55%,其中中性化合物174種,酸性化合物63種,堿性化合物113種,其余為稠環(huán)和含氧、硫的雜環(huán)化合物。1不少國家制訂了煤焦油的質量標準,并按指標劃分煤焦油等級。(見煤焦油全分析)密度和甲苯不溶物含量,是煤焦油質量指標中最重要的兩項,一般范圍分別為1. 131. 22g/cm和3.59%。1中低溫煤焦油的組成和性質與高溫煤焦油有較大差別,中低溫煤焦油中含有較多的含氧化合物及鏈狀烴,其中酚及其衍生物含量達10% 30%,烷狀烴約為20%,同時重油( 焦油瀝青) 的含量相對較少,比較適合采用加氫技術生產車用發(fā)動機燃料油和化學品。原料煤種不同,熱解工藝不同,所生產的煤焦油的組成和性質有較大差別。高溫煤焦油相對密度大于1. 0,含大量瀝青,幾乎完全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組成的一種復雜混合物,估計組分總數在1萬種左右,從中分離并已認定的單種化合物約500種,其量約占焦油總量的55%。高溫焦油中質量分數1. 0%的化合物只有10余種,分別是萘 (10. 0%)、菲 (5. 0%)、熒蒽(3. 3%)、芘(2. 1%)、苊烯(2. 0%)、芴(2. 0%)、蒽(1. 5%)、2 甲 基 萘 (1. 5%)、咔 唑 (1. 5%)、茚(1. 0%) 和氧芴(1. 0%) 等。2柴油:柴油是輕質石油產品,復雜烴類(碳原子數約1022)混合物。為柴油機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餾、催化裂化、熱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等過程生產的柴油餾分調配而成;也可由頁巖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分為輕柴油(沸點范圍約180370)和重柴油(沸點范圍約350410)兩大類。廣泛用于大型車輛、鐵路機車、船艦。沸點范圍和黏度介于煤油與潤滑油之間的液態(tài)石油餾分。汽油:汽油的英文名為Gasoline(美)/Petrol(英),外觀為透明液體,可燃,餾程為30至220,主要成分為C5C12脂肪烴和環(huán)烷烴類,以及一定量芳香烴,汽油具有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燒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為90號、93號、95號、97號等牌號。汽油由石油煉制得到的直餾汽油組分、催化裂化汽油組分、催化重整汽油組分等不同汽油組分經精制后與高辛烷值組分經調和制得,主要用作汽車點燃式內燃機的燃料。蠟油:生活中蠟燭燃燒時,由于邊緣的未液化的固體蠟燭無法承載更多的液體蠟,或者溫度使邊緣融化,使更多的液體蠟溢出來,從而產生了蠟油。質量指標密度:0.8768g/cm3技術指標餾程:初餾點:27550%:39690%:43295%:448石腦油:石腦油(naphtha)是石油產品之一,又叫化工輕油,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產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輕質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因用途不同有各種不同的餾程,中國規(guī)定餾程為初餾點至220左右。作為生產芳烴的重整原料時,采用70145餾分,稱輕石腦油;當以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為目的時,采用70180餾分,稱重石腦油;用作溶劑時,則稱溶劑石腦油;來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劑也稱重石腦油或溶劑石腦油。物理性質石腦油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透明或微黃色液體,有特殊氣味,不溶于水。密度在650-750kg/m3、。硫含量不大于0.08%,烷烴含量不超過60%,芳烴含量不超過12%,烯烴含量不大于1.0%。外觀與性狀: 無色或淺黃色液體。沸點(): 20160相對密度(水=1): 0.780.97閃點(): -2引燃溫度(): 350爆炸上限%(V/V): 8.7爆炸下限%(V/V): 1.1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多數有機溶劑。礦物油(白油):化學結構:本品是由石油所得精煉液態(tài)烴的混合物,主要為飽和的環(huán)烷烴與鏈烷烴混合物,原油經常壓和減壓分餾、溶劑抽提和脫蠟,加氫精制而得1。成分:液體石蠟性狀為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在日光下觀察不顯熒光。室溫下無嗅無味,加熱后略有石油臭。 密度比重 0.86-0.905(25度) 不溶于水、甘油、冷乙醇。溶于苯、乙醚、氯仿、二硫化碳、熱乙醇。與除蓖麻油外大多數脂肪油能任意混合,樟腦、薄荷腦及大多數天然或人造麝香均能被溶解。提煉方法:是取原油中250400的輕質潤滑油餾分,經酸堿精制、水洗、干燥、白土吸附、加抗氧劑等工序制得。用石蠟基原油時還應脫蠟。為降低絕緣油的凝固點,可加入適量的降凝劑。取原油中不同餾分油,并控制精制中硫酸的濃度、用量、作用時間及其他有關工藝,可得到用途不同的變壓器油、電容器油、電纜油、開關油等。也可用溶劑精制或溶劑精制結合加氫精制代替酸堿精制。礦物油應控制適當的精制深度。精制不足不能除去油中有害雜質;而過度精制則會過多地除去油中所含天然抗氧劑及芳香烴成分,降低其穩(wěn)定性和吸氣性,這對電纜油和電容器油尤有影響。對于開關油為了提高其滅弧能力,應盡量減少油中芳香烴含量。3瀝青: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呈液態(tài),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瀝青是一種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其中,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后的殘渣。天然瀝青則是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瀝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膠等工業(yè)以及鋪筑路面等。液化石油氣:液化石油氣是在煉油廠內,由天然氣或者石油進行加壓降溫液化所得到的一種無色揮發(fā)性液體。它極易自燃,當其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了一定的濃度范圍后,他遇到明火就能爆炸。經由煉油廠所得到的液化石油氣主要組成成分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中的一種或者兩種,而且其還摻雜著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的硫化物雜質。如果要對液化石油氣進行進一步的純化,可以使用醇胺吸收塔將其中的氧硫化碳進行吸收脫除,最后再用堿洗去多余的硫化物。液化石油氣是煉油廠在進行原油催化裂解與熱裂解時所得到的副產品。催化裂解氣的主要成份如下(%):氫氣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個碳原子以上烴類512。氣態(tài)液化石油氣的熱值為22000-29000千卡/立方米。煤的膠質體:煙煤熱分解過程中生成的可塑液相物,通常是受熱變化后的煤粒、熱解產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氣、液、固三相共存的混合物。渣油:原油經減壓蒸餾所得的殘余油。又稱減壓渣油。有時將從常壓蒸餾塔底所得的重油稱為常壓渣油。色黑粘稠,常溫下呈半固體狀。其性質與原油性質有關。在石油煉廠中,渣油常用于加工制取石油焦、殘渣潤滑油、石油瀝青等產品,或作為裂化原料。在石油化工生產中,渣油可通過部分氧化法生產合成氣或氫氣,或作為蓄熱爐裂解制乙烯的原料。渣油另一重要用途是用作燃料油。苯:苯在常溫下為一種無色、有甜味的透明液體,其密度小于水,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苯的沸點為80.1,熔點為5.5,。苯比水密度低,密度為0.88g/ml,但其分子質量比水重。苯難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溶解有機分子和一些非極性的無機分子的能力很強,除甘油,乙二醇等多元醇外能與大多數有機溶劑混溶.除碘和硫稍溶解外,無機物在苯中不溶解。3苯能與水生成恒沸物,沸點為69.25,含苯91.2%。因此,在有水生成的反應中常加苯蒸餾,以將水帶出。甲苯:無色澄清液體。有苯樣氣味。有強折光性。能與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極微溶于水。相對密度0.866。凝固點-95。沸點110.6。折光率1.4967。閃點(閉杯) 4.4。易燃。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1.2%7.0%(體積)。低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5000mg/kg。高濃度氣體有麻醉性。有刺激性?;旌隙妆剑夯旌隙妆绞青?、間、對二甲苯和乙基苯的混合物。作為化學原料使用時,可將各異構體預先分離?;旌衔镏饕米饔推嵬苛系娜軇┖秃娇掌吞砑觿?。物化性質混合二甲苯為對二甲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及乙苯的混合物。相對密度(d420):約為0.86。閃點:小于28。顏色及性狀:無色透明液體。溶解度:溶于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水。沸程(101.3Pa)初餾點, 136.5135終餾點, 141.5145餾出95%(體積)的溫度范圍,4.59.5酸洗比色,號2.05.0水分室溫(18-25)下目測無可見不溶解水甲醇:沸點:64.7、密度:0.7918Kg/dm3酚:羥基(-OH)與芳烴核(苯環(huán)或稠苯環(huán))直接相連形成的有機化合物。液氨:液氨,又稱為無水氨,是一種無色液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氨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為運輸及儲存便利,通常將氣態(tài)的氨氣通過加壓或冷卻得到液態(tài)氨。液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銨根離子NH4+、氫氧根離子OH-,溶液呈堿性。液氨多儲于耐壓鋼瓶或鋼槽中,且不能與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質共存。液氨在工業(yè)上應用廣泛,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揮發(fā),所以其化學事故發(fā)生率很高。分子式:NH分子量:17.04相對密度(水=1):0.602824(25)熔點():-77.7沸點():-33.42 爆炸極限:16%25%噻吩:噻吩(thiophene),含有一個硫雜原子的五元雜環(huán)化合物。分子式 C4H4S。存在于煤焦油和頁巖油中;由煤焦油分餾得到的粗苯和粗萘中,粗苯中含約0.5%。無色、有難聞的臭味的液體。熔點38.2,沸點84.2 ,相對密度1.0649(20/4)。由于它的沸點為84,與苯接近,很難用蒸餾的方法將它們分開。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噻吩具有芳香性 ,與苯相似,比苯更容易發(fā)生親電取代反應,主要取代在2位上。噻吩2位上的氫也很容易被金屬取代 ,生成汞和鈉等的衍生物。噻吩環(huán)系對氧化劑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例如,烷基取代的噻吩氧化后可以形成噻吩羧酸。用金屬鈉在液氨和甲醇溶液內還原噻吩,可得二氫噻吩,以及某些開環(huán)化合物。用催化氫化法還原噻吩,可得四氫噻吩。工業(yè)上噻吩用丁烷與硫作用制取。實驗室中噻吩用1,4-二羰基化合物與三硫化二磷反應制取。乙?;⊥c硫化磷反應,能生成2,5-二甲基噻吩。噻吩在許多場合可代替苯,用作制取染料和塑料的原料,但由于性質較為活潑,一般不如由苯制造出來的產品性質優(yōu)良。噻吩也可用作溶劑。尿素:緩蝕劑:以適當的濃度和形式存在于環(huán)境(介質)中時,可以防止或減緩材料腐蝕的化學物質或復合物,因此緩蝕劑也可以稱為腐蝕抑制劑。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顯著。這種保護金屬的方法稱緩蝕劑保護。緩蝕劑用于中性介質(鍋爐用水、循環(huán)冷卻水)、酸性介質(除鍋垢的鹽酸,電鍍前鍍件除銹用的酸浸溶液)和氣體介質(氣相緩蝕劑)。四氯乙烯:四氯乙烯在室溫下是一種非易燃性的液體。它容易蒸發(fā)至空氣中,帶著刺激的、甜甜的氣味。暴露到非常高的四氯乙烯濃度會導致暈眩、頭痛、有睡意、意識混亂、惡心、說話及行走困難、失去意識和死亡。因為四氯乙烯會被儲存在體內的脂肪中,并且緩慢地被釋放到血液中,四氯乙烯在嚴重暴露過后的幾周中可在呼吸中被偵測到。大部分的四氯乙烯會進入水中或是土壤中,然后蒸發(fā)進入空氣。微生物能夠分解某些土壤中或是地下水中的四氯乙烯。在空氣中,四氯乙烯會被日光分解為其他的化學物質,或是經由降雨再回到土壤和水中。辛烷值:辛烷值(Octane Number)是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燃料 (汽油) 抵抗震爆的指標。汽油內有多種碳氫化合物,其中正庚烷在高溫和高壓下較容易引發(fā)自燃,造成震爆現象,減低引擎效率,更可能引致汽缸壁過熱甚至活塞損裂。因此正庚烷的辛烷值定為零,而異辛烷其震爆現象很小,其辛烷值定為100。其他的碳氫化合物也有不同的辛烷值,有可能小于0(如正辛烷),也有可能大于100(如甲苯)。因此,汽油中的辛烷值則直接取決于汽油內各種碳氫化合物的成分比例。十六烷值:十六烷值是衡量柴油在壓燃式發(fā)動機中發(fā)火性能的重要指標。十六烷值越高,表明柴油的發(fā)火性能好、滯燃期短、燃燒均勻、發(fā)動機發(fā)動平穩(wěn)。十六烷值低則表明燃燒發(fā)火困難,滯燃期長,發(fā)動機工作狀態(tài)粗暴。但十六烷值過高,也將會由于局部不完全燃燒,而產生少量黑色排煙。 柴油的十六烷值與其化學組成及餾分組成有關。在碳原子數相同的各種柴油組分烴類中,正構烷烴的十六烷值最高,稠環(huán)芳烴的十六烷值最低,烯烴、環(huán)烷烴介于烷烴與芳烴之間。烴類的異構程度越高,環(huán)數越多,其十六烷值越低;環(huán)烷烴和芳香烴隨帶側鏈長度的增加,其十六烷值隨之增加,而隨側鏈分支的增多,十六烷值隨之減少。為使柴油發(fā)動機的工作平衡,通常使用含烷烴較多的、十六烷值高的直餾柴油。但十六烷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十六烷值高,意味著烷烴含量多。但含烷烴多的柴油凝點也隨之增高,加上烷烴熱安定性較差,在燃燒初期部分烷烴在燃燒室發(fā)生熱分解,分解出大量的碳,這些碳的燃燒需要較長的時間,來不及燃燒的碳以煙的形態(tài)從排氣管中排出,污染大氣并使耗油量增加。所以柴油的十六烷值,不是越高越好,根據發(fā)動機試驗和行車試驗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