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及反思_第1頁
小班幼兒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及反思_第2頁
小班幼兒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及反思_第3頁
小班幼兒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及反思_第4頁
小班幼兒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及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班幼兒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及反思案例來源:入園第一天,午餐時間到了,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天上了飯菜,當他們看到香噴噴的飯菜時,有一半小朋友會自己學著拿小勺吃,但也有很多望著不肯動手,還不時地哭著喊爸爸媽媽。炎炎、洋洋、還有亭亭的奶奶在報名的時候就一再的關照我們老師說:孩子別的都會,就是不會自己吃飯。老師和阿姨們只能連哄帶騙地喂他們吃。新學期家長會上,家長問得最多的就是:“我家的孩子吃飯怎么樣?”“今天吃什么?”“小寶把今天的菜全吃完了沒有?”案例記錄:觀察重點:小班幼兒進餐行為的觀察觀察對象:小班新生,重點對象炎炎小朋友 觀察一: 開學已經(jīng)近兩周的時間,孩子們基本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中午老師把飯分好了,小朋友開始吃飯。炎炎小朋友,歪歪扭扭的坐在板凳上,一只手拿著勺子把兒的最頂端,一只手托住下巴,不停的左右來回晃勺子。在老師的提醒下,他開始將餐盤有菜的一邊轉向自己,用勺子舀起一根菜放到嘴里,接著用另一只手抓起幾粒米飯放入嘴中。他嘗試著用勺子挖米飯,可是怎么也挖不起來,他用另一只手拿起米飯放在勺子里,然后放入嘴中。然后,他開始用勺子不停的插米飯,發(fā)出“當當”的聲音。過了一會兒,他開始撿菜湯里的西紅柿,把西紅柿的皮剝下來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將剝好的一塊西紅柿放入嘴中,再用勺子舀起一點湯放入嘴中。接著就開始用手拿起他最喜歡吃的火腿,用牙齒順著火腿的邊咬了一圈,圍著火腿的邊吃起來。吃完了火腿,他把勺子放進嘴里,用牙齒咬住勺子,再用手敲著勺子把兒玩。在老師的又一次提醒下,他用手拿起米飯放進嘴里。一粒米飯漏在手指上,他接著用嘴咬住手指上的米粒。過了會兒它開始東張西望,和旁邊的小朋友竊竊私語起來,不時的露出微笑,接著他將他的米飯放到旁邊小朋友的盤子里。而旁邊的小朋友寧碩不高興了,將米飯用手抓住扔到炎炎小朋友的盤子里,炎炎又扔回去,寧碩扔回來,兩個人鬧起來,不時竊笑著。這時大部分小朋友已經(jīng)吃完了,要去散步了,可是炎炎小朋友的飯還剩下很多,阿姨只好又喂給他吃 。行為分析: 一般說來,發(fā)育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在兩歲左右學會吃飯,這是他們應該具備的生存能力。從上面的觀察看來,炎炎小朋友今年已經(jīng)三歲了,卻沒有良好的進餐習慣和用勺子的技能。根據(jù)這一情況我了解了他的父母。從中我了解到:由于動作協(xié)調性較差,剛開始學著吃飯時,常搞得湯汁四濺,飯粒滿身。這時爺爺奶奶過于急躁,缺乏耐心,還擔心孩子自己吃不飽,便以“喂”的形式取而代之。孩子的奶奶現(xiàn)在還在喂孩子吃飯,并且他吃飯的時候很調皮,吃一會兒玩一會兒,大人追在屁股后面喂。家長還反映每次從幼兒園回家后像俄瘋了一樣拿起什么吃什么。長此以往,孩子就養(yǎng)成了不良的進餐習慣。于是我們與炎炎家長談話,達成共識,共同培養(yǎng)施允延小朋友的進餐習慣。記錄二: 今天,由于全鎮(zhèn)停電,我們幼兒園吃的是面條。炎炎小朋友也不著急著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就是不吃面條。我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飯,回家可沒有以前那么多好吃的了,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甭犕旰?,他說:“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蔽艺f:“對!我們炎炎小朋友可棒了,現(xiàn)在都自己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喂了幾口他說:“寶寶自己吃?!蔽冶惚頁P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面條就吃完了。拿著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說:“老師,我都吃完了?!蔽冶頁P了他,發(fā)給他一個笑臉娃娃,并且要求他以后爭取在家里也這樣。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不時伸長小腦袋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為分析: 從今天觀察的情況看來,炎炎小朋友在家里長久養(yǎng)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并不是不會吃,只是懶得自己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著依賴性,這與他長期由祖輩喂養(yǎng)有一定關系。但是在今天老師的喂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飯,并且主動要求自己吃飯,這比過去有很大的進步。當老師表揚他時候,他非常高興,說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助,今后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結合炎炎的進步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反饋,掌握炎炎小朋友在家的吃飯情況。并邀請家長在幼兒進餐時在外面觀察,讓家長看到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消除家長擔心孩子會挨餓的顧慮。 記錄三:今天,我們吃的是紅燒排骨和豆腐三鮮湯。炎炎小朋友分到飯開始吃起來,他先拿起勺子挖了一口米飯放入嘴中,盯著盤子不停的咀嚼著。接著拿起一塊排骨咬了起來,他的牙齒不太好,咬了一下肉沒有咬下來,他又使勁咬了一口,肉被咬了下來,他用手把肉放到嘴里咀嚼起來。就這樣很快吃完了兩塊排骨,開始吃米飯和豆腐。他把豆腐一塊一塊撿出來,我說:“炎炎你瞧豆腐和米飯都是白色的,我們來讓他們變成好朋友,讓他們一起跑到炎炎的肚子里去好嗎?”說完就將豆腐和米飯拌到了一起,就這樣在老師的鼓勵下他把飯全吃完了,剛要去放碗碟,他又折回自己的位上把殘留在餐盤上的幾個米粒吃完,然后,他把碗碟放下,來到我的跟前很高興地說:“老師我把飯全吃完了!”我及時給他鼓勵:“你真棒!將來一定能長的又高又大,來老師抱抱?!闭f完我抱起他,他在我懷里笑了。 行為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飲食習慣不好的孩子,身體較弱。炎炎小朋友已經(jīng)基本養(yǎng)成了自己吃飯的好習慣,并且吃飯的時候會使用勺子,進餐比較專注,不再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在與家長的交流中,炎炎小朋友回家后不再加餐,并且有自己吃飯的欲望。只是奶奶有時還會擔心孩子吃冷的,有時在家里還會趁媽媽不在的時候,偶爾喂孩子吃飯。案例反思: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說過:“生活即教育?!庇變浩谑橇晳T養(yǎng)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將影響著孩子今后一生的發(fā)展,才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一、家園共育,促進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如果想要真正達到預期的目標,沒有家長的配合是不行的,結合我園的課題家園共育,促進農(nóng)村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我們首先從家長觀念的更新入手,要求家長努力做到:一、父母要告訴孩子,吃飯就是吃飯,要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飯桌前,定時定量,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一邊吃飯一邊玩的習慣。家長不要回家后立刻給幼兒加餐,這樣幾次過后,孩子就建立了一種新認識:不好好吃飯就意味著挨餓,自然就會按時在幼兒園吃飯了。這個方法聽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來,特別是爺爺奶奶,不能總擔心孩子餓,給他零食吃,那就適得其反了。二、父母要正確認識孩子吃飯的問題,不能過于心急。三、就餐氣氛要輕松愉悅,吃飯前父母可以和幼兒談論哪些食物好吃,哪些有營養(yǎng),喚起孩子對吃飯的興趣。四、父母平時也要有意識地多給孩子灌輸“好好吃飯,長得更快,變得更聰明”之類的觀點。為了讓家長做到以上幾點我們充分利用家園聯(lián)系單、電話、班級論壇、郵箱等做到真正地互動和協(xié)調。二、循序漸進,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進餐的氛圍針對孩子們的具體情況,我們依據(jù)生活活動的特點和小班的年齡特點,強調在做中培養(yǎng),注重在真實的情景中練習,關注幼兒的情感反應和情感體驗,積極創(chuàng)設相應的環(huán)境,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與環(huán)境和材料互動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動手能力。(1)榜樣帶動法。根據(jù)小班幼兒“喜模仿”“愛表揚”的特點,我就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如:我們將吃飯慢的幼兒安排在吃飯比較快地幼兒一桌面,并在分飯前故意聞了聞說:“哇,好香”,并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樣子,并告訴他們老師最愛吃青菜了,不知道那些小朋友跟老師一樣愛吃,并及時表楊,為他們樹立榜樣,幼兒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爭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來。(2)餐前暗示法。 我班有些幼兒對某種食物高興時能吃一些,不高興就少吃或一口不吃。對待這類幼兒,我采用餐前暗示的方法。在飯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靜的游戲,然后讓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語說了許多,最后我告訴他們今天吃的是一種營養(yǎng)特別豐富的菜,多吃它會長高,長聰明,看誰吃得又多又香。這樣,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相互比著吃,往往會吃得很香。(3)逐漸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兒從小就是大人喂,而且飯量很少,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現(xiàn)實的。我班的揚揚和點點小朋友剛開始來幼兒園的那段時間,每次吃到紅豆粥兩個人是一口都不吃,于是我也是對他們采取逐漸加量的辦法,剛開始少盛一點點并在粥里加一點糖,漸漸的孩子也就習慣了吃紅豆粥了而亭亭小朋友更是這一方法的典型,剛開始來園,亭亭的飯量幾乎是我們的一口,有時還會吐,我們也是采取了這個辦法,現(xiàn)在亭亭在我們的鼓勵下已經(jīng)能很快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飯,在前段時間的春游中,孩子獨立的吃完了自己的一份菜飯,孩子的奶奶別提有多開心。(4)激勵夸獎法。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對進餐慢的孩子哪怕取得了一點點進步,我都給予鼓勵,發(fā)給孩子一個笑臉娃娃一顆星,、一個小貼畫等,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改正不良的進餐習慣。存在的問題:綱要中明確闡述“家庭是幼兒園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把家園合作納入整體教育工作之中,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對園工作的理解與支持?!焙⒆觽儊碜圆煌募彝?,受著不同的家庭教育與影響,如今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