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師論作文_第1頁
于漪老師論作文_第2頁
于漪老師論作文_第3頁
于漪老師論作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于漪老師論作文寫作教學所追求的是:學生能思風發(fā)于胸臆,言泉流于筆端,能寫出情真意切、文從字順的文章。要達到此目的,須在讀、思、煉、評上下功夫。能否有效地指導學生讀有字書與無字書是寫作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材料是文章的質地,要學會寫文章,學會寫好文章,學生腦子里應建立內容豐富的材料庫。倉廩充實,下筆就會汩汩流瀉;否則,枯腸搜索,也難為無米之炊。怎樣才能使倉廩充實起來呢?讀有字書,精讀博覽,廣為采擷;讀無字書,汲生活之水,開闊視野。讀書是吸收,是積累。寫得好,首先是讀得有效。讀書萬不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對文情并茂的佳作,教師要指導學生精讀深思,目注神人,多思考,細咀嚼,力求收“望表而知里”的效果。

2、書要讀懂,領略出其中的滋味?!胺蚯Ы鹬?,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讀,要有深入龍?zhí)度毜哪敲匆还蓜艃?,對文章的詞句篇章,來龍去脈不弄懂不罷休;讀,不能書是書,我是我,而是要根據(jù)文中描繪的詞句段落,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存,開展想象,讓字面上的景、物、人活起來,動起來,自己步入其中,漸入佳境,深入理解語言創(chuàng)造情境的奧秘;讀,要善于抓住關鍵詞句撥動自己的心弦,激起高尚思想情操的共鳴,把握文中感情的脈搏,使文章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深入理解作者煉字煉句構思組材的匠心。一學期扎扎實實精讀一定數(shù)量的文章,可積累知識,積累語言材料,研究他人的思路與寫作技巧,從中獲得啟發(fā)與借鑒。讀,不能局限在得法于課內,

3、更要注意得益于課外。如果說,課內的讀是“點”,那么課外的廣泛閱讀才能構成一定的知識面。教師要善于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激發(fā)學生博覽的興趣,要經(jīng)常推薦文藝作品、科技讀物,對報章雜志上的時文進行評價,舉辦讀書會,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指導書刊的購買與閱讀,做讀書摘記和閱讀卡。日常實用性的習作,從書面資料中取材料的情形是常有的,因此,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很有必要。懂得怎樣查閱工具書,怎樣搜集與主題、論題有關的材料,把握材料的實質。博覽切忌“濫”,平均使用力量,消耗大量精力,就會得不償失。要慎加選擇,有主有次,有重有輕,有的只須翻檢,有的只是快速翻閱,了解而已。讀無字書,要緊的是培養(yǎng)學生捕捉生活中材料的自覺性和善于

4、捕捉的能力。生活中的材料像空氣中的水珠一樣,似乎看不見,但經(jīng)過雨后斜陽的照射就會顯出美麗的彩虹。生活中可人習作的材料比比皆是,無論是自然景物,還是社會上的人和事,只要做有心人,細細觀察,處處留意,就可吸取到豐富的養(yǎng)料。在生活中獵取時要學會捕捉生動的形象,形象捕捉得愈具體愈細致,下筆時就能用語言把它們呼喚出來,做到纖毫畢露,須眉皆現(xiàn)。照相機能攝像,人的雙眼也能攝像,然而人和照相機畢竟不同,雙眼是帶著感情去選鏡頭的。因此,感受生活的能力很重要。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固然見不到寫作之泉、生活之水,而浮光掠影,亂攝物像同樣不足取。要引導學生鍛煉認識生活的能力,懂得汲“水”之道,認識它的意義,理

5、解它的實質,感受它的價值,掌握它的特殊點,從材料中開掘出深意。教師有意識地組織課外活動,給學生提供參加社會實踐、調查訪問的機會,并進行精彩的點撥,可在觀察生活、感受理解方面起點睛作用。指導學生寫作要抓好三思,即思想、思維、思路。文章的光彩在于思想的發(fā)光。“人無志不立”,文章如沒有明晰的思想見解,即使語言還可以,也是站立不起來的。要反復向學生強調,“意”是文章的主心骨,下筆之前要深思熟慮,不可看到生活中一點現(xiàn)象就拿起筆來涂涂抹抹。要指導學生在觀察和研究生活現(xiàn)象的基礎上獨辟蹊徑,鼓勵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思想靠平時的錘煉,臨渴而掘井難以奏效。讀的時候講究“意”,給學生作居高臨下的楷模;講要與練結

6、合起來,探討事物內部蘊含的幽深細微之處,鍛煉認識能力,分析能力。在聽、說、讀、寫各項語文訓練中,“意”的錘煉貫穿其間。生活是動的,永遠不會靜止,持之以恒地進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能通過思考分析,從閱讀和生活中提煉出閃光的東西。寫作最忌腦子僵硬,思維不活。因而,寫作教學的全過程都要注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借助語言進行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類型的思維訓練,低年級尤其要重視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高年級側重分析、綜合和推理的能力。訓練要善于把握學生思維的“觸發(fā)點”,“觸發(fā)點”猶如一團線的頭,頭拉得好,就會思緒綿綿,讓思想插上翅膀。反應的靈敏程度不完全靠天賦,知識覆蓋面比較寬,注意進行思維敏捷性

7、的訓練,學生的眼力就會逐步敏銳起來。寫作的思路指導甚為重要。指導得法,腦中積累的寫作材料就會如海水激蕩,涌起波瀾,蓄傾瀉之勢;如指導不得法,則會框住學生的腦子,猶如步人窄胡同,步履維艱。思路指導宜“放”不宜“收”,但又要在“放”中理出頭緒,思而有序。文章無定法,首先是打開思路,鼓勵學生進行擴散性的思維。不管是命題作文、情境作文,還是材料作文、自由作文,都須先打開思想的閘門。學生自己“打開”,教師啟發(fā)“打開”,多方面指點思考問題的途徑。在開闊思路的基礎上,根據(jù)寫作要求定向、定點,選材、剪裁。在謀篇布局方面,最為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整體”觀念。學生習作由于年齡較小和缺少生活鍛煉等原因,考慮不周是

8、常事,最常見的毛病是走線,缺漏,虎頭蛇尾。訓練思路可遵循整分整的線索,主干、枝葉,全局在胸?!胺帧比玟镐讣毩?,依岸行勢,曲折有致,凡入文的具體材料或敘述,或論述,都要歸入大海,構成完整的篇章,表現(xiàn)寫作意圖。思路訓練最怕“老三段”,開頭、結尾,加個中間段,若成為模式,學生的智慧火花就會受到壓抑,難以寫出氣息清新的好文章。語言是一切事實和思想的外衣。再好的思想,再精湛的見解,缺乏駕馭文字的技巧,文不逮意,同樣不能感動人?!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文章的表現(xiàn)力相當程度在于詞句錘煉的功夫。語言文字可貴在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謹嚴而生動,樸素而不干枯,華麗而不浮雜。對學生來說,難度很大。但只要認真訓練,也并非難

9、似登天。教育培養(yǎng)總應取法乎上,至于得之乎中乃是常事。眼界高,手下才會高起來。當然,這樣做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掌握分寸。中國語言十分豐富,同義詞、近義詞在表達情意方面有極細微的差別,平時要求學生多多積累、吸收,寫作時或敘事、或狀物、或繪景、或寫人、或說理,都應在詞匯的寶庫中細心選擇,選擇最貼切的加以表現(xiàn),褒貶分別,輕重得當。人民群眾中活的口語更是有驚人的魅力,多彩多姿,平時仔細諦聽人民大眾活潑的語言,從中吸取養(yǎng)料,可改變自己語言干癟無味的情況。廣采,積累,精選,提煉,把錘字煉句和煉意結合起來,把聽和寫、讀和寫結合起來,鍥而不舍地進行訓練,學生筆下也會生花,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精彩詞句。學生作文是學生

10、讀、視、聽、思、寫的成果,如何展現(xiàn)這些成果的優(yōu)點與不足,激勵學生寫作的上進心,調動他們練筆的積極性,講評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作文講評在活躍學生思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能力、鑒賞能力和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能力方面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它是作文批改的繼續(xù),但又不同于教師的批改,而是師生結合的全班性的面批面改;它是作文指導的繼續(xù),但又不停留在作文前指導的水平,而是以習作為依據(jù),進行從實踐到理論的概括。講評是寫作教學的有機部分,抓習作的“點”,帶習作的“面”,抓學生中“點”的問題,促進學生“面”上的提高。應把每一年級每一學期寫作教學的目的要求和學生習作中的情況有機結合,制訂切合學生實際的講評計劃,切不可

11、無目的無計劃地隨著學生習作“飄”。講評不能只就詞句篇章作技術性的處理,要站在育人的高度來評文育人。教師要善于透過習作窺察學生的心靈,在帶領學生評文的同時,引導他們明辨是非,區(qū)分美丑,褒善貶惡,奮發(fā)向上。評應重在正面激勵,評出練筆的信心,評出練筆的熱情,評得作者心里熱乎乎,聽者心里很羨慕,師生感情和諧融洽。渲染習作中消極的東西,羅列缺點,萬弩齊發(fā)最不可取。點撥在學生未思、誤斷之處,把習作佳處挑明、闡發(fā),讓學生在反復對照比較中深入探索語言文字的內涵,具體領悟習作優(yōu)劣的原因,尤其在思想的深度、篇章的運籌和遣詞造句的細微之處能說出道道兒。講評是開發(fā)學生智力的極好時機,憑借學生自己的材料培養(yǎng)他們觀察、想象、思維、記憶等能力,學生有貼肉之感,效果有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