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中圖版第2章導學案第1節(jié)課件48張_第1頁
地理必修3中圖版第2章導學案第1節(jié)課件48張_第2頁
地理必修3中圖版第2章導學案第1節(jié)課件48張_第3頁
地理必修3中圖版第2章導學案第1節(jié)課件48張_第4頁
地理必修3中圖版第2章導學案第1節(jié)課件48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一節(jié)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欄目鏈接,欄目鏈接,環(huán)境,生態(tài)破壞,水土流失,濕地減少,水力,山地,丘陵,高原,黃土高原,二、水土流失的原因 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1)地貌形態(tài)的_與黃土的_。 (2)降水集中,多_。 (3)植被_。 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 (1)農業(yè)生產過程中_和草原破壞。 (2)_、過度放牧、亂伐樹木、開礦以及無計劃修建窯洞等不合理利用土地,欄目鏈接,不穩(wěn)定,易侵蝕性,暴雨,稀少,森林,過度開墾,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壞_,造成農業(yè)減產。 2加劇溝壑發(fā)展,威脅工礦、交通設施安全。 3造成_惡化。 4淤積江河湖庫,加劇_災情。 5

2、影響水資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欄目鏈接,土壤肥力,生態(tài)環(huán)境,洪澇,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生物措施:主要是_。 2工程措施:包括在溝谷_、_,在坡面_等。 3以_為單元的綜合治理。 (1)小流域:指相當于坳溝或河溝的河道流域。 (2)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過程:從泥沙的產生到輸水、輸沙,均在_內完成。 (3)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原則:_與_緊密結合,欄目鏈接,植樹種草,興修水庫,打壩淤地,修建水平梯田,小流域,小流域,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欄目鏈接,欄目鏈接,知識點1 水土流失的原因,師生互動,下圖是我國境內沿38N緯線的局部地區(qū)地形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欄目鏈接,1)圖中乙地地形區(qū)突出地表特征是_,

3、_是該地表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下圖為甲乙地形區(qū)地理環(huán)境自然要素關聯(lián)圖,將下列選項前面的序號填入相應的方框內,使知識體系成立,欄目鏈接,A甲地形區(qū)巨厚沖積層的形成 B農業(yè)生態(tài)條件的惡化 C植被稀少 D水土流失嚴重 E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F“地上河”的形成 G黃土土質疏松 H降水集中,多暴雨,欄目鏈接,3)造成乙地區(qū)最突出生態(tài)問題的人為因素有哪些,欄目鏈接,解析:如導圖,欄目鏈接,答案:(1)支離破碎,千溝萬壑水土流失 (2)左三框為C、G、H(可互換),中間一框為E,最右框為F (3)過度放牧和樵采、過度開墾、亂伐樹木、開礦以及無計劃地修建窯洞等,欄目鏈接,知識 歸納,欄目鏈接,1黃土高原

4、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與水土流失,知識 歸納,欄目鏈接,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 在黃土高原地區(qū)易引發(fā)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長期的人類活動,尤其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水土流失問題更加嚴重,具體表現(xiàn)如下表所示,知識 歸納,欄目鏈接,知識 歸納,欄目鏈接,知識 歸納,欄目鏈接,2.對水土流失形成的理解。 (1)從兩方面了解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背景,一是脆弱的環(huán)境,二是尖銳的人地矛盾。 (2)進一步從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方面去理解水土流失的影響。黃土高原氣候、地形、土壤等特點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礎,但人為因素所占的份額要高于自然因素,主要表現(xiàn)是植被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以及開礦

5、等。 (3)同時,要堅信人類可以調整自身的行為,防治水土流失,知識 歸納,欄目鏈接,3黃土高原尖銳的人地矛盾,其根源是人口增長過快,舉一 反三,1讀下圖,完成(1)(3)題,欄目鏈接,欄目鏈接,舉一 反三,欄目鏈接,舉一 反三,欄目鏈接,舉一 反三,師生互動,知識點2 水土流失的危害,欄目鏈接,欄目鏈接,2)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陜西北部的榆林城三次被迫搬遷,這說明() A水土流失破壞土壤生產力 B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全面惡化 C洪澇災情加劇 D影響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欄目鏈接,欄目鏈接,欄目鏈接,解析:如導圖,答案:(1)C(2)B(3)B,知識 歸納,利用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原理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6、從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現(xiàn)為土壤侵蝕,但水土流失過程是地貌、氣候、土壤、生物、水文統(tǒng)一變化的過程,如下圖所示,欄目鏈接,舉一 反三,2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近四成,其危害有() 土壤層變厚,肥力上升河流下游河道泥沙淤積,形成“懸河”旱災增多,澇災減少易導致水庫淤積,調蓄河流徑流的能力(或綜合效益)降低 A B C D,欄目鏈接,舉一 反三,解析:水土流失使土層變薄、土壤貧瘠;下游地區(qū)河道泥沙淤積,形成“懸河”;旱澇災害加劇。 答案:C,欄目鏈接,師生互動,知識點3 水土流失的治理,下圖為“黃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2)題,欄目鏈接,1)對圖示地區(qū)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時,在a

7、、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確的是() Aa地種草護坡 Bb地溝頭防護 Cc地打壩建庫 Dd地修筑梯田 (2)圖示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適宜建窯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欄目鏈接,解析:第(1)題,a為黃土塬,治理措施為平整土地;b為緩坡,應修梯田;c為河谷,應打壩建庫,控制流水;d為陡坡,應種草護坡。第(2)題,建窯洞的地點應選在背風、向陽、干燥處。丙、丁在冬季風迎風坡,甲在河谷處,易潮濕。故乙處最適宜。 答案:(1)C(2)B,欄目鏈接,知識 歸納,欄目鏈接,知識 歸納,欄目鏈接,知識 歸納,欄目鏈接,舉一 反三,欄目鏈接,舉一 反三,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qū)的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A蓄水保土 B改善生產條件 C創(chuàng)建旅游景點 D利用光熱,欄目鏈接,舉一 反三,3)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打壩建庫平整土地植樹造林深耕改土修水平梯田抽引水灌溉 A B C D,欄目鏈接,舉一 反三,解析:小流域綜合治理,重點是保持水土,開發(fā)利用水土資源,建立農、林、牧高效的農業(yè)生態(tài)體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業(yè)技術措施三者并用,有機結合,起到效益互補的作用。其中,生物措施的采用是很關鍵的,保持水土就是使水源得以涵養(yǎng),表層土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