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課程教材《孝心》_第1頁
小學校本課程教材《孝心》_第2頁
小學校本課程教材《孝心》_第3頁
小學校本課程教材《孝心》_第4頁
小學校本課程教材《孝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言:孝心教育是我校開展的德育特色教育, “孝心”是 人立身之本;“孝心”是鞏固家庭 情關系之本;“孝心”是人 延 之本;“孝心”是 展個人和國家 和關系之本; “孝心”是構建和 社會之本。無 是一句溫馨的 候, 是與父母坦 的溝通; 無 是一 小小的祝福卡, 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無 是 父母 聲 不起! 是犯 后的道歉;無 是一 秀的 卷, 是一本干 的作 ;無 是一束 花, 是一杯 開水; 無 是耐心的 聽, 是虛心的接受意 ;無 是做家 , 是去打工體 生活; 無 是 父母捶捶背, 是 父母打一盆洗腳水; 無 是 在父母碗里的菜, 是 父母盛上一碗 的稀粥; 無 是 年 父母深深的鞠躬

2、, 是向父母 一聲“我 你 ” ;無 是有 制的玩耍, 是合理安排寒假的學 和生活 些看似平常的事情, 卻是 含辛茹苦的父母最大的安慰。我校在開展孝心教育的同 也注重 學生 行 家 教育, 身感受到家 的美 與富 。 立 家 做 獻的志向。第一單元 :孝心給長輩第一課 扇枕溫衾( qn)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嵯臅r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 少年時即博通經典, 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安帝( 107-125 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思考:九歲的黃香是如何對待父親的?做

3、一做:模仿黃香,看誰能做到。第二課拾葚( shn)異器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 “為什么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 “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 送給他三斗白米, 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思考:赤眉軍是如何對待盡孝的蔡順的?做一做:吃飯時,能為母親做點什么呢?第三課涌泉躍鯉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 婆婆愛吃魚, 夫

4、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 晝夜辛勤紡紗織布, 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 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 口味與長江水相同, 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思考:姜詩的妻子龐氏是如何孝敬老人的?做一做:善于發(fā)現母親對待長輩的孝心。第四課聞雷泣墓王裒( pu),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 他隱居以教書為業(yè), 終身不面向西坐, 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

5、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 “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彼虝鴷r,每當讀到蓼( l)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思考:父母過世后,王裒做了些什么?做一做:閱讀一篇思念父母的文章。第五課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 gun)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 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 “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愿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

6、我一樣孝敬她。 ”后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思考:古人盡孝的做法如何傳承下來?做一做:向社會宣講一下孝的故事。第六課臥冰求鯉王祥,瑯( lng)琊(y)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 適值天寒地凍, 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 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思考:從王祥的做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做一做:做一份盡孝的計劃。第七課 恣( z)蚊飽血吳猛,晉朝濮( p)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

7、親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思考:吳猛的孝心與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做一做:用自己的智慧為父母做一些事情。第八課扼()虎救父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 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思考:楊香舍己救父的故事,讓你想到了什么?做一做:尋找一些孝父母的故事。第九課哭竹生筍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y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

8、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來他官至司空。思考:為了母親的病能夠得到治療,孟宗怎么做的?做一做:寫一篇父母愛自己的作文。第十課嘗糞憂心庾(y)黔(qin)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xiāng)?;氐郊抑?,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yī)生囑咐說: “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于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fā)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后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思考:庾黔婁是如何盡孝心的?做一做:寫一篇自己愛父母的作文。第十一課棄官尋母朱壽昌,

9、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 ,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 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 終于在陜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思考:這了尋找生母,朱壽昌放棄了什么?做一做:采訪一下長輩,他們是如何看待“孝”的?第十二課滌親溺( nio)器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 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 (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思考: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是如何盡孝的?做

10、一做:討論一下,我們小學生,在新時代中如何把孝的內涵理解好,做好并傳承下去。第二單元走進巴彥淖爾第十三課美麗的巴彥淖爾這里是陰山腳下,黃河之濱!這里是中國正北方,富繞美麗的邊疆熱土。巴彥淖爾市,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西部, 東連包頭市、西鄰阿拉善盟,南臨黃河與鄂爾多斯市隔河相望,北與蒙古國接壤。全市總面積 6、4萬平方公里,轄 4 旗、 2 縣、 1 區(qū),總人口 176 萬,有蒙、漢、回、滿、達翰爾等 29 個民族,是一個各民族團結和睦,興旺發(fā)達的大家庭。巴彥淖爾,蒙古語意為富繞的湖泊。境內地貌雄奇、豐富,風光絢麗旖旎。聞名遐邇的八百里河套平原,人稱“塞上谷倉”、“塞上米糧川”、“塞上江南”;雄偉

11、挺撥的陰山山脈,蘊藏寶藏;遼闊無垠的烏拉特草原,是優(yōu)質的天然大牧場; 烏梁素海,水域寬闊、旅游勝地、“塞上明珠” ;烏蘭布和沙漠, 蒼茫雄奇,是沙漠生態(tài)試驗區(qū)及生態(tài)旅游區(qū)。農牧業(yè)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綠色農畜產品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富,歷史文化資源豐厚, 旅游資源可觀, 巴彥淖爾各族人民勤勞勇敢、 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巴彥淖爾歲月悠悠,歷盡滄桑!巴彥淖爾生機盎然,蓬勃興起!2003 年 12 月 1 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巴彥淖爾盟撤盟設市,這為“重塑巴彥淖爾新形象, 再造巴彥淖爾經濟新優(yōu)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今天,巴彥淖爾人正以滔滔黃河的博大情懷,驕驕陰山的無畏氣慨,在“一二三五”新經濟戰(zhàn)略目

12、標的指引下,打造更加美麗富繞,更加美好誘人,更加魅力四射的巴彥淖爾!第十四課黃河撒下一張網“誰持彩練當空舞”、“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從巴彥喀拉雪山一路奔嘯涌來,在中國正北方那個大“幾”字彎上涌過巴彥淖爾,過境 340 公里,年經流量 315 億立方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養(yǎng)育了炎黃子孫, 更養(yǎng)育了巴彥淖爾人??梢哉f正是有了黃河才有了河套平原, 正是有了黃河水的滋潤,才有了得天獨厚的河套灌區(qū),才有了富繞美麗,氣象萬千的巴彥淖爾。河套灌區(qū)開發(fā),始于秦漢、唐興清盛,是我國著名三大灌區(qū)之一。20 世紀 50 年代起,對灌區(qū)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灌排系統(tǒng)改造建設,修筑了黃河防洪大堤、 三盛公水利樞紐、

13、總干渠、總排干溝; 80 年代后利用世界銀行貸款, 對灌區(qū)再次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排灌配套工程建設, 使河套灌區(qū)成為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qū)。河套灌區(qū)設 7 級灌水渠道,即總干渠( 1 條)、干渠( 13 條)、分干渠( 49 條)、支渠( 372 條)、斗、農、毛渠(共 523 條),各級渠道總長 168000 公里,可繞地球赤道 1、3 圈; 7 級排水系統(tǒng),即總排干溝、干溝、分干溝及支、斗、農、毛溝共計2 萬多條, 12670 公里。河套灌區(qū)水利工程配套日臻完善,形成了灌排、防汛、水土保持、人畜飲水等多功能水利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灌溉農田 850 萬畝,排水控制面積 960 萬畝。面對新世

14、紀、面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挑戰(zhàn),面對黃河下游斷流,中上游缺水的警示, 勇敢的巴彥淖爾人大力實施渠道襯砌節(jié)水工程,開發(fā)地下水、推廣井灌、噴灌等,并加大了黃河流域生態(tài)建設,要把母親河建設和保護得更好,利于當代,惠及子孫!第十五課八百里河套米糧川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九十九道灣里九十九道川, 九十九道川里就屬八百里河套米糧川。河套平原猶好一幅美麗的扇形,鑲嵌在陰山南麓、黃河之濱,按地貌可劃分為烏蘭布和沙漠、后套平原、明安川和三湖河平原四個部分,東西綿延 800 里,總面積 15900 平方公里。河套平原地勢平坦, 土地肥沃,盛產糧食,素有“膏腴殖壤” 、“塞上谷倉”、“塞北江南”之稱。經過長期國家商品糧油糖

15、基地建設,世行貸款河套灌區(qū)灌排配套、連續(xù)四期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再造河套工程)、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優(yōu)質小麥生產基地等項目的投資建設, 今天的河套平原渠道如網,阡陌縱橫, 農田棋布,溝渠路林田交織輝映, 一派江南景象。現有可耕地 1100 畝,已耕種 1000 萬畝,其中黃灌、井灌區(qū) 800 萬畝。河套優(yōu)質小麥、玉米、葵花、蜜瓜、枸杞等全國馳名。隨著農業(yè)科技含量、 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農牧業(yè)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農牧業(yè)產業(yè)化步伐的加快,河套大地初步在形成龍頭企業(yè)十綠色農畜產品基地的產業(yè)化生產格局,“吃的噸糧田、花的牛羊錢”,河套農民穩(wěn)步增收,致富在望。第十六 拉特 光“美 的草原我的家, 吹 草遍地花,牛羊

16、好似珍珠撒”陰山北麓是廣袤無垠的 拉特草原,坦 開 , 起伏,面 30600 平方公里,草 可利用面 6929 萬 ,是富 的天然牧 。夏秋之 , 里 草如茵,百花爭妍, 天白云下,牛羊成群, 奔 。草原上富含多種 牧草,盛 黃芪、 蓉、 陽、甘草等名 材,天然泉水甘甜清冽。人稱 拉特草原的牛、 、 、羊“吃的中草 、喝的 泉水”,肉 無腥膻、 嫩、 口。二狼山白 山羊、戈壁雙峰 、“中國白 ” 國內外珍稀畜種。第十七課烏拉特風情烏拉特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熱情奔放,小伙子英俊健壯,姑娘美麗大方。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他們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在烏拉特婚禮上,馬頭琴琴聲悠揚,蒙古長調道不完滄桑和

17、希望,手扒肉、奶茶奶酒飄香,金樽銀碗哈達獻不盡祝福吉祥?!澳沁_慕”大會上,男女老少身著民族盛裝,賽駝、賽馬、摔跤慶祝著豐收的喜悅!第十八課“塞上明珠”烏梁素海烏梁素海,蒙語意為盛產紅柳的地方,位于巴彥淖爾市東部,烏拉特前旗境地,水域面積達 300 平方公里,是內蒙古西部區(qū)最大的淡水湖、全國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地球上同一偉度地區(qū)最大的濕地。烏梁素海水域寬闊,水產豐富,湖水和蒲葦參半相生,水道彎曲通幽,近 200 種鳥類、 20 多種魚類棲息其間。蕩舟湖上,碧波蕩漾,蒲叢如畫,百鳥爭鳴,魚擊浪花,水濺衣袖,葦葉拂頰,好一個風光旖旎的“塞上明珠”。烏梁素海還建有內蒙古第一個“鳥展館”和“魚展館”;旅

18、游設施不斷完善,度假村、嘹望塔、全魚宴、北國神韻、蒙古族風情,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第十九課河套酒業(yè)工業(yè)園區(qū)位于杭錦后旗陜壩鎮(zhèn)內蒙古河套酒業(yè)集團所在地,始建于 1952 年。該工業(yè)園區(qū)主要由白酒生產線、酒文化博物館、工業(yè)園區(qū)內的特色景觀組成。白酒生產線可以參觀釀酒過程,包括釀酒用水、原料、發(fā)酵、庫存工業(yè)流程,科學組合勾調、包裝生產工藝流程、技術檢驗等 ;酒文化博物館由五個主題單元和三大展廳插圖組成。特色景觀主要有公主泉、超越塔和源遠流長雕塑。園區(qū)內環(huán)境優(yōu)美,綠草如茵,建筑物新穎美觀 ;職工文化活動中心設施完備、功能齊全,企業(yè)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具備發(fā)展工業(yè)旅游的條件。目前園區(qū)內已開發(fā)

19、兩條旅游路線, 一條是內蒙古酒文化博物館 公主泉超越塔源遠流長雕塑職工文化活動中心潤升園生活小區(qū),主要了解河套酒文化以及酒業(yè)集團員工的物質文化生活 ;另一條是糧庫公主泉檢測中心原酒車間包裝車間和酒庫內蒙古酒文化博物館,主要參觀釀酒過程。2005 年12 月 25 日,該工業(yè)園區(qū)被評為全國工業(yè)旅游示范點。2008 年 12 月,被評為國家 3A 級旅游景區(qū)。園區(qū)中的酒文化博物館, 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一家企業(yè)博物館,面積 1150 平方米,總投資 120 萬元,于 2002 年 8 月建成。門廳以漢代古典建筑為特色,雄偉、挺拔 ;館內以“金樽美酒、駿馬天驕內蒙古酒文化”為主題,分為“草原酒藝、千秋傳統(tǒng)” ,“容酒器具、容盡滄?!?,“飲酒器皿、賞心悅目” ,“酒風酒俗、民族豪情” 、“佳釀飄香、情系九州”五個單元,概括了內蒙古酒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具有鮮明的草原民族性格豪邁的特色,成為宣傳和展現內蒙古民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