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八上21課《桃花源記》_第1頁
語文八上21課《桃花源記》_第2頁
語文八上21課《桃花源記》_第3頁
語文八上21課《桃花源記》_第4頁
語文八上21課《桃花源記》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蘄春縣詹大悲中學八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 桃花源記習目標清單1. 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恰當處理長句的停頓節(jié)奏。2. 積累重要的文言詞語,如“妻子、阡陌、交通、鮮美.”等,掌握它們的讀音、詞義。3.學會自己利用工具書和文下注釋疏通文句意思,讀懂課文。4.了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5.誦讀、背誦課文,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準確評價“桃源式”社會理想的積極意義和局限性。6.通過學習“世外桃源”的故事,感受生活的美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1、 課前預習導學【知識鏈接】陶淵明大約生于東晉哀帝興寧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號“五柳先生”。祖父陶茂

2、、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他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后棄官歸隱。后世稱靖節(jié)先生。有陶淵明集。其隱逸文化總的風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遠。 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茍合,年無夸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于忘懷得意,傍若無人?!睍x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贝J立語。日后,他的個性、修養(yǎng),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里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

3、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yǎng)了“猛志逸四?!焙汀靶员緪矍鹕健钡膬煞N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少年時受家統(tǒng)和儒經的影響,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志。陶淵明直到二十九歲的“高齡”才出仕為官,但終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過是祭酒、參軍、縣丞一類的芝麻小官,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茍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委蛇。到他三十九歲時,多年來的經歷使他的思想發(fā)生了質的變化,他開始轉向躬耕自給自足,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澹泊。1.閱讀下面材料,回想一下,我們今天還有哪些“世外桃源”? 在一部浪漫傳奇里,一個桃花盛

4、開的地方,幾乎寄托了中國人所有的夢想,無都市之喧囂,無塵世之煩擾。傳奇只留在紙上。但在中國桂林,沿桂花之路往陽朔,會有一個比桃花源更美、更真實的地方世外桃源。煙雨,滿山遍野的綠草、山花、溶洞、木樓,向往著一個民族高尚品質的風雨橋,和漂流在翠竹之隙的歌謠所有的歡樂和所有的艱辛都在這里,找到歸宿。充滿母性的世外桃源是桂林很多年前離家而去的女孩,如今回來,已長成如詩如畫的少女這是一個神奇的土地 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有山、有洞、有小橋、有流水、有人家有賞心悅目的民俗風情有扯持續(xù)的情絲 陶淵明所指的世外桃源又說是今天陜西省商洛市商山;也有說是廬山康王谷;還有說是湖南桃源洞(據(jù)統(tǒng)計,被疑為桃花源原形的地

5、方多達十余處) 2.朗讀課文 朗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同學們要重視文言文的朗讀訓練,朗讀中要注意讀準字音,讀好節(jié)奏,讀出情感,力爭朗朗上口。朗讀本文時,要先完成下面的任務?!緶剀疤崾尽?便 家 人云(1) 給加點字注音?;砣婚_朗( ) 儼然( )阡陌( )( ) 垂髫( )咸來問訊( )率( )郡下( )詣太守( )劉子驥( )邑( )人(2) 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3. 疏通文意 疏通文言句子的意思是進一步理解文言文思想內容的前提。有的同學習慣于先看教輔資料中現(xiàn)成的譯文,其實,這不利于提升自己閱讀文言文的水

6、平。準確的做法是自讀自譯,就是邊讀原文,邊用自己的話講述原文的意思;遇到疑難語句,可對照課下注釋和查找工具書來解決;一時還解決不了,暫時放下,等到譯讀完全文后,再結合上下文來理解,或向同學和老師請教?!?】解釋下列詞的意思(1)芳草鮮美( ) (2)漁人甚異之( ) (3) 仿佛若有光 ( ) (4)豁然開朗( ) (5)并怡然自樂 ( ) (6)土地平曠( ) (7)悉如外人( ) (8)雞犬相聞 ( ) (9)阡陌交通 ( ) (10)屋舍儼然 ( ) (11) 延至其家( ) (12) 便扶向路( ) (13)人語云( ) (14) 詣太守( ) (15) 欣然規(guī)往( )【學法指導】文言

7、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抓住重要文言實詞,逐字逐句翻譯,連綴成文,通順即可?!?】翻譯下列句子:(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3)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4)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5)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4. 理解內容(1)通過對課文的閱讀你覺得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你是從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2) 第段中,作者從哪幾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實行了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 第3段中寫出桃花源人對陌生人驚異的一句是 ,顯示桃花源與世隔絕久遠的一句是 ?!按巳艘灰粸榫哐运?,皆嘆惋。”請根據(jù)上

8、下文推測一下,漁人都講了些什么?為什么桃花源人聽了會嘆惋?(4)陶淵明生活在一戰(zhàn)亂頻繁、社會黑暗的時代,他為什么卻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社會現(xiàn)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二、課堂研討展示(1) 預習反饋1. 小組內選一名學生獨讀,其他人聽,并且就字音、節(jié)奏、感情等方面進行點評。然后全班齊聲朗讀課文。2. 以小組為單位,驗對預習答案,做錯的同學要向做對的同學請教,做對的同學要認真講解。(2) 合作研討1.探究桃源世界的奇特之處:(1)想像桃源之“美”。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示例:這里的土地美,你看, 這里的屋舍美,你看

9、, 【學法指導】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抓住對桃花源中每個人的具體描寫語句。(2)理解桃源之“樂”。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樂”?【學法指導】聯(lián)系作者寫作背景是準確而深入理解作品主題的一把鑰匙。(3) 評讀桃源之“奇”。桃花源的美麗歡樂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那么,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 .奇,那是因為. ”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盡量用原文的句子交流。2.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在他那個時代能夠實現(xiàn)嗎?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陶淵明這樣的理想?(3) 活動展示各小組要認真總結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學

10、習成果,先在小組內做好準備,確立好自己的立場,然后在班上進行辯論,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論辯得最精彩?;顒樱禾諟Y明“歸隱是非論”對于陶淵明歸隱田園,在如今時代,有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認為他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也有的認為他是在逃避現(xiàn)實。你是否贊成上面兩種論調,理由是什么?或者你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3、 課內訓練鞏固1.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 不足為外人道也一一為具言所聞 B 聞之,欣然規(guī)往漁人甚異之C 尋向所志尋病終 D 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漁人甚異之( ) 具答之( ) 復前行,欲窮其林( ) 欣然規(guī)往( ) 詣太守 ( ) 未果,尋病終( )3.寫出下列句中加

11、點詞的古義和今義(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妻子 古義:_ 今義:_ 絕境 古義:_ 今義:_(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交通 古義:_ 今義:_(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無論 古義:_ 今義:_(4)芳草鮮美 鮮美 古義:_ 今義:_(5)緣溪行 緣 古義:_ 今義:_ (6)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延 古義:_ 今義:_ (7)無問津者 津 古義:_ 今義:_4.翻譯句子(1)初極狹,才通人。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3)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4)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文中描寫桃源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是_ ;體現(xiàn)祥和安樂的社會環(huán)境的句子是_ ; 寫桃花

12、林的美景的句子:_ ; 寫初見桃花源的總體感受:_ ; 寫桃花源人的社會風尚的句子:_ 。4、 課后反思質疑1. 小組為單位,向老師同學提出本文不理解的地方,做進一步的探究。2. 學(教)后記:五、課外拓展延伸 閱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體會作者的情懷,摘抄其中的名句。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

13、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注釋】(1)來兮:助詞無義。 (2)惆悵:失意的樣子。 (3)實:確實。 (4)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5)以:拿(以前路問征夫)后文中:“農人告余以春及”也是這樣的。 (6)熹微:微亮,天未大亮。 (7)引:拿來。(8)以:為了。 (9)涉:走。(10)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