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教材整合方法探微_第1頁
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教材整合方法探微_第2頁
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教材整合方法探微_第3頁
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教材整合方法探微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教材整合方法探微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立足于生活,以期在認知生活的基礎上,參與社會生活。而時事資源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能夠快捷地、真實地、廣泛地反映生活,幫助學生認知生活。因此,將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進行有效的整合,猶如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注入新鮮的血液,輸送充足的氧氣,避免了內容的空洞,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情感。 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結合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課前查閱法。 品德與社會是生活性非常強的學科。要想讓品德與社會和生活融合,真正發(fā)揮時事資源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作用,就得讓學生做到課前關注時事資源,關心國內外重特大新聞,搜集身邊的時事事件。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

2、關注時事資源。 我們在實施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就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課前通過收集時事事件,從學生熟知的領域切入。如,我們在執(zhí)教我們家庭生活時,結合學生搜集到的新聞事件“光盤行動”,讓學生在最生活的時事資源事件中,學習合理消費、勤儉節(jié)約的途徑和方法。 2. 活動激趣法。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通過豐富的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關注相關的時事資源,教育的能動性就大大提高,不僅充實了教材,豐富了資源,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讓學生從中獲得活動樂趣。因此,我們專門組建課外時事小組。每節(jié)一“播”。結合“時事常談”小欄目,讓學生在課前5分鐘交流當天的重大時事,結合所學知

3、識,一事一議,向全班同學宣講,教師適時作簡要評價和引導,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的熱情。每周一“評”。每周由學生自行編成一份時事小評,由學生自己選材、設計、剪輯、編排。 3. 表演融合法。 時事資源的快捷、嚴肅、廣泛等特性,與品德與社會的活動性如何能夠恰到好處地自然融合?如何讓嚴肅的時事新聞事件融入生活化的品德與社會課堂?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 將教材與時事資源中的內容通過情景再現表演的方式融入課堂,讓教學更具有形象感。學習來自于社會的關愛一課時,學生搜集到“12歲男孩換心臟,心臟傳遞,心連心4小時空運接力”,以及發(fā)生在校園里的“顏紫珊同學患白血病,全校師生愛心大傳遞”,學生自發(fā)組織到鼓山義賣

4、捐款等時事新聞事件,我們將這些時事新聞事件通過現場演繹,讓學生形象而深刻地感受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感受到社會各界對青少年的關愛。 精彩的表演再現,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不僅很好地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也鍛煉了學生將時事新聞事件與品德與社會教材內容相融合的能力,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評價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學生的道德情感很自然地獲得了熏陶與升華。 4. 競賽激勵法。 競賽幾乎是每個學生都樂于參與的活動,也是最容易調動學生熱情的一項活動。小組式競賽不但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整合資源的興趣,而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團體合作的精神。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教材需要,可以適當組織競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忱。 在教學

5、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讓誠信伴隨著我”這一單元時,如何讓抽象的“誠信”化為形象的生活,從而從生活中提煉到誠信的重要性呢?教師在課堂上提煉到“誠信”這關鍵詞時,組織學生分小組展開競賽,看哪個小組搜集到的關于誠信的時事資源新聞事件多。學生躍躍欲試,顯得異?;钴S。他們不單純搜集時事資源,還對自己搜集到的新聞事件進行點評,表達自己對誠信重要性的看法。在競賽中,不動聲色地整合時事與品德與社會教材,不僅豐滿了教學內容,而且使教材立體化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震撼了學生的心靈。 5. 隨機融入法。 隨機,即依照形勢,順應時機。這需要教師、學生心中裝著時事資源,裝著品社教材。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中出現狀態(tài)的需

6、要,有智慧地融入教材,以此來促進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教材的整合,達到充實教材,淺化內容,提升文本的目的。 隨機整合考驗的是教學機智。在教學五年級上冊江山多嬌時,當學生在地形圖上尋找著祖國秀麗風光,感受祖國的江山多嬌時,有學生想去武夷山游玩,教師根據所了解的資源,引導學生可以坐大巴從最美的寧武高速行走,感受福建沿途風光;有學生想去領略海南風光,教師可以利用掌握的資料,引導學生去了解2012年建市的、祖國最南端、面積最大、人口最少、陸地面積最小、物產豐富的三沙市,從而感受我國南海的富饒。根據教材要求,隨時插入時事資源,讓課堂中處處有風景,時時給學生以新鮮感。不再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而是具有時代氣息

7、,具有濃厚生活氣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整合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6. 課后延伸法。 根據品德與社會學科社會生活性及時事資源隨時更新的特點,為了讓教材整合與生活貼得更緊,可以適當開展課后延伸的學習活動。 執(zhí)教“我的家庭生活”一單元時,通過與母親節(jié)有關的時事資源和教材的學習,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感受父母長輩的養(yǎng)育之恩,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尊敬和關心。課到這里結束是不夠的,課后需要延伸,提出建議,讓學生繼續(xù)關注感人的孝順事跡的報道、關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拗九節(jié)”等相關新聞時事資源的報道,以及身邊的家庭生活事件。 從課前的搜集、到課中運用、再到課后延伸,形成一個完整的教材整合模式,從而打破課堂、教材的界限,讓教材回歸到生活,服務于生活,最終提升人的素養(yǎng)。 在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教材整合中,我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時事資源,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時機,找到時事資源與品德與社會內容的契合點,豐富教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