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對聽障兒康復效果的影響_第1頁
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對聽障兒康復效果的影響_第2頁
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對聽障兒康復效果的影響_第3頁
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對聽障兒康復效果的影響_第4頁
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對聽障兒康復效果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對聽障兒康復效果的影響田寶1 隋文青1 邱卓英2 陳新民31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2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3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研究室一、 引言家長在聽障兒康復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前世界聾人聯(lián)合會主席伏可第奇說過“家長是聽障兒童最重要的老師”。兒童最容易在一日之中不間斷地從家長那里獲得自然語言環(huán)境的刺激和影響(程凱,2007)。由于相處時間長,聽障兒童最容易通過模仿家長的有聲語言行為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有聲語言行為(哈平安,2003)。而且,家庭也是聽障兒童最好而且最自然的語言運用場所(姚曉旭,2004),能夠使兒童獲得大量語言輸出的練習機會。很多研究考察了家長的心理狀態(tài)

2、對聽障兒童康復效果的影響。例如,有研究者認為在學習有聲語言過程中,兒童最容易受到家長態(tài)度的影響而變得積極主動或消極被動(程凱,2007)。張寧生和榮卉通過對聽覺障礙、智力落后、視覺障礙兒童父母的研究,編制了殘疾兒童父母心理壓力問卷(張寧生等,1999)。廖洪波調(diào)查了82例在康復研究中心進行康復訓練的聽障兒童的家長,發(fā)現(xiàn)在這些陪讀家長中,有52.4%的家長在孩子放學以后進行家庭復習訓練時的態(tài)度和方法欠妥:他們對孩子學說話沒有耐心,方法呆板,操之過急,使受訓的聽障兒童在家訓練無興致,家長自己也經(jīng)常頭痛、失眠,有時食欲不好,性格變得暴躁;在家庭訓練時經(jīng)常打罵孩子的家長占31.7%。家長的這些行為極大

3、的影響著兒童的康復效果(廖洪波,2005)。唐亮(2007)在調(diào)查中將聽障兒家長的不良心態(tài)概括為四種類型:1失落、放縱型;2輕松、依賴型;3緊張、焦慮型;4慌亂、無助型。一些聽障兒童佩戴了合適的助聽器,但因為家長不能積極的對之開展聽覺和語言訓練,加之生活在一種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中,從而難以取得康復效果(杜杰,2008)。也有研究認為,家長在聽障兒童康復訓練中的參與程度對康復效果有直接影響(馮芹等,2008;陳濱,2007;龍墨等,2003)。實踐證明,語言康復效果最好的聽障兒童都有家長的全程參與(程凱,2007)。Belsky(1984)認為家長的個人心理資源、兒童特征、壓力與支持的情境資源三方面

4、因素能夠通過影響育兒過程而最終影響兒童的發(fā)展。而在這三方面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家長心理資源,最不重要的是兒童特征。只要家長的個人心理資源系統(tǒng)能夠保證其在育兒過程中的敏感參與,即使其它兩方面因素不能正常發(fā)揮作用,育兒過程仍然可能保持良好的運轉(zhuǎn)。本研究擬在Belsky(1984)模型的框架下探討家長變量對聽障兒康復的影響,只是Belsy(1984)的模型牽涉面較廣,本研究則聚焦于模型中家長資源、育兒過程和兒童發(fā)展結(jié)果這一核心關系。Belsky(1984)在模型中用人格來代表家長個人心理資源,但是在論證模型時,他也承認關于人格和育兒過程關系的研究文獻并不充分,于是用心理幸福感和人格兩方面的研究來論證家

5、長個人心理資源對育兒過程的影響作用。針對這一不足,本研究擬用家長心理資本這一變量來代表家長個人心理資源,原因有三:首先,心理資本雖然是組織行為學在積極心理學運動引導下產(chǎn)生的概念,但因為心理資本研究的實質(zhì)是“個體所擁有的積極心理資源”(仲理峰,2007b),所以其作用和影響不只局限于工作場所,在各種面臨任務解決的情境下都有其用武之地;其次,如前所述,人格和育兒過程的聯(lián)系并未得到充分的支持;第三,心理資本的結(jié)構(gòu)中包含主觀幸福感,并且心理資本被認為是在其所包含結(jié)構(gòu)背后更核心的心理概念,因此用心理資本來代表Belsky(1984)所說的家長心理資源要素似乎更為合適。第四,是人格是比較穩(wěn)定、難于改變的特

6、征,研究人格與育兒過程的關系并不能更多的指導實踐,而心理資本是一種狀態(tài)性的特征,能夠被干預和提高,因此尋找家長心理資本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更有可能找到促進兒童發(fā)展的新途徑。Belsky(1984)模型對育兒過程和兒童發(fā)展沒有明確的界定,我們用家長在康復訓練中的參與程度代表育兒過程,而用康復效果來代表兒童發(fā)展成果。另外,根據(jù)定義家長心理資本是能夠影響子女發(fā)展結(jié)果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已有研究也證明了心理資本的某些維度,如樂觀、自我效能對兒童發(fā)展結(jié)果存在直接影響作用,所以,盡管在Belsdy的模型中,家長個人心理資源只通過育兒過程間接影響兒童的發(fā)展,但我們認為心理資本不僅對康復效果有間接影響,還應該有直接影

7、響存在。因此,以Belsky(1984)的理論模型為基礎,綜合已有研究結(jié)果,我們構(gòu)建了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和康復效果相互作用的理論模型(見圖1)。包含兩個假設:假設1:聽障兒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與聽障兒童康復效果三個變量之間相關顯著。假設2:心理資本可以直接作用于康復效果,也可以通過中介變量間接作用于康復效果。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康復效果圖 1家長參與中介效應模型二、研究方法(一)被試本研究的被試為佩戴助聽器或接受人工耳蝸植入、并在聾兒康復中心參加語言康復訓練的聽障兒家長。第一階段:進行問卷預測。2009年6月至8月,向吉林、北京、山東、廣東、湖北5個地區(qū)的聾兒康復中心的語訓聽障兒的家長發(fā)放問

8、卷400份,回收來自山東、廣東、北京3地的問卷251份,其中有效問卷245份(其中男37人,女201人,有缺失值2人),有效率為97.61%。用于家長心理資本問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二階段:進行問卷正式施測。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向黑龍江、內(nèi)蒙古、天津、河南、上海、重慶、四川、甘肅、青海、寧夏10地及中國聾兒康復中心的語訓聽障兒家長發(fā)放問卷550份,回收來自黑龍江、天津、河南、上海、重慶、四川6地及中國聾兒康復中心的問卷共337份,其中有效問卷304份(其中,男82人;女222人),有效率為90.21%。用于家長心理資本問卷的驗證性因素分析。(二)研究工具自編家長心理資本問卷。運用

9、文獻法、訪談等方法形成43個項目的初始家長心理資本問卷,通過項目分析刪除了CR值未達到顯著水平的1個項目。對42個項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主觀幸福感、希望、樂觀、自我效能四個維度,各維度分別有5、4、4、3個項目。驗證性因素分析顯示:c2/df =2.0920.9,CFI=0.9310.9,RMSEA=0.0600.08,可以認為家長心理資本的假設結(jié)構(gòu)比較合理,結(jié)構(gòu)效度比較理想。各維度內(nèi)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0.871、0.690、0.712、0.500,除“自我效能”的信度稍低外,其余三個因素的系數(shù)均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此外,總量表的系數(shù)為0.877,代表該量表信度較好。聽障兒家長參與程度問卷

10、。家長參與特指家長在聽障兒童康復教育過程中,家長對兒童聽力語言學習和訓練過程的介入。這種家長參與過程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直接參與,即家長直接參與康復機構(gòu)的教學過程或在教學之外直接指導、監(jiān)控兒童的語言習得過程。二是間接參與,即家長通過與專業(yè)人員的交流溝通,間接獲得教學知識、掌握兒童在校表現(xiàn),并反饋兒童的發(fā)展信息。綜合AG Bell聽覺口語法協(xié)會提出的聽覺口語法指導原則,以及對家長、教師和聽力師等訓練相關人員的訪談結(jié)果,自編家長在聽障兒康復訓練中的參與程度問卷,問卷包括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兩個維度。采用1-5五點評分,在1-9題中,1代表“從不”,5代表“總是”,第10題中,1代表最低的參與頻率,

11、5代表最高的參與頻率。問卷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為0.736, 經(jīng)驗證性因素分析,兩因素結(jié)構(gòu)擬合良好。該問卷的信效度均達到心理測量學的標準??祻托Ч麊柧?。目前,聽力語言康復領域主要是以“入普率”(進入普通學校或普通幼兒園的比率)為目標的聽障兒童康復工作評估標準,還沒有一個體現(xiàn)全面康復理念的標準。本研究根據(jù)對康復專家的訪談,借鑒程凱(2007)提出的聽障兒童語言康復評價指標體系,結(jié)合研究目的,最后以家長與兒童在溝通中使用口語的比例和兒童發(fā)展出的語言學習能力兩個項目的標準分作為康復指標。(三)統(tǒng)計處理使用SPSS16.0和AMOS6.0統(tǒng)計軟件,對有效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三、結(jié)果與分析(一)聽障兒家長心理資

12、本與聽障兒康復效果的關系對心理資本和康復效果進行積差相關分析,結(jié)果顯示,口語比例與主觀幸福感、樂觀、自我效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與希望的相關沒有達到顯著水平。語言學習能力與心理資本各維度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傮w的康復效果與心理資本的各維度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見表1。表 1 聽障兒家長心理資本與康復效果的相關12345671主觀幸福感12希望.500*13樂觀.601*.565*14自我效能.420*.432*.394*15口語比例.149*.099.114*.172*16語言學習能力.160*.184*.186*.196*.245*17康復效果.190*.173*.178*.220*.782*.

13、790*1注:*代表P.001 *代表P.05(二)聽障兒家長心理資本與參與程度的關系對聽障兒家長心理資本與參與程度進行積差相關分析,結(jié)果顯示,主觀幸福感、希望、樂觀、自我效能與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從總體上看,心理資本的各維度均與參與程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見表2。表 2 聽障兒家長心理資本與參與程度的相關12345671主觀幸福感12希望.500*13樂觀.601*.565*14自我效能.420*.432*.394*15直接參與.333*.262*.198*.177*16間接參與.203*.235*.114*.128*.478*17參與程度.307*.288*.178*.17

14、5*.840*.878*1注:*代表P.001 *代表P.05(三)聽障兒家長參與程度與康復效果的關系對參與程度與康復效果進行積差相關分析,結(jié)果表明,直接參與和口語比例、語言學習能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間接參與和口語比例、語言學習能力的相關未達到顯著水平。從總體上看,參與程度與康復效果存在一定的正相關,見表3。表 3 聽障兒家長參與程度與康復效果的相關123451直接參與12間接參與.478*13口語比例.283*.02114語言學習能力.127*.068.245*15康復效果.256*.053.782*.790*1注:*代表P.001 *代表P.05(四)聽障兒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和康復程度

15、的模型建構(gòu)表 4 潛變量的相關1231家長心理資本12參與程度.307*13康復效果.237*.172*1注:*代表P.001 *代表P.05參與程度家長心理資本康復效果直接參與1.02間接參與.47自我效能.55樂觀.77希望.71主觀幸福感.76口語比例.60語言學習能力.41.34.27.33圖 2聽障兒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康復效果作用模型表5 聽障兒家長心理資本與相關因素相互作用的模型擬合指數(shù)c2/dfGFIIFITLICFIRMSEA2.319.969.958.930.957.066潛變量的相關分析結(jié)果表明心理資本與參與程度、康復效果兩兩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根據(jù)參與程度的中介效

16、應假設,構(gòu)建了以心理資本為自變量、參與程度為中介變量、康復效果為因變量的模型(圖2),以此來檢驗參與程度是否在心理資本與康復效果之間起中介作用。表5中的模型擬合指數(shù)表明,模型能較好地擬合數(shù)據(jù),參與程度作為中介變量的假設被接受,參與程度在家長心理資本和康復效果之間存在中介作用。根據(jù)中介作用的原理,具體分析該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就是:心理資本對康復程度的預測分為兩部分,一方面心理資本對康復效果有直接的正向預測作用,另一方面還通過參與程度間接影響康復效果。參與程度在心理資本與康復效果之間起部分中介的作用,根據(jù)溫忠麟(2004)關于中介效應的計算方法,得到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29.36%。四、討論(一)聽

17、障兒家長心理資本、參與程度與聽障兒童康復效果的關系在模型中(見圖2),從聽障兒家長心理資本對聽障兒康復效果的回歸可以看出,家長心理資本對康復效果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心理資本是一種個人心理資源,研究結(jié)果說明,在聽障兒康復訓練中,家長心理資本水平越高,其子女在康復訓練中的效果就越好,提高家長的積極心理資源對于提高聽障兒的康復效果有積極意義。從家長心理資本的構(gòu)成來看,以往的研究已經(jīng)證明,家長的自我效能感能夠間接(Bandura,1996;Brody,1999)或直接(Seefeldt,1999)影響兒童的發(fā)展,樂觀能夠帶來更積極的養(yǎng)育行為并影響兒童發(fā)展(Harris,1986),本研究結(jié)果不僅在康復領

18、域印證了以往結(jié)論,而且也說明家長育兒的主觀幸福感、希望對兒童發(fā)展也存在影響。而心理資本作為一個整體對康復效果的影響也符合我們對家長心理資本的定義,即它是一種能夠提高育兒成效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家長心理資本對參與程度的回歸表明,家長的心理資本水平越高,參與程度也越高。這一結(jié)果說明家長心理資本能夠影響家長的育兒行為,心理資本水平高的家長在教養(yǎng)子女的過程中行為更為積極,更容易參與到教學或訓練中去。這一結(jié)果與工作場所的心理資本研究結(jié)果是一致的,即心理資本水平與工作行為存在相關(Avey,Patera和West,2006)。也就是說,無論是在育兒情境還是工作情境,個體的心理資本水平越高,做出積極行為的可能也

19、越大。產(chǎn)生這一結(jié)果可能是因為,擁有高水平心理資本的家長,可以通過高水平的希望和樂觀獲得對行為結(jié)果的良好預期,擁有高水平的主觀幸福感使家長更愿意留在育兒情境中而非逃避這一情境,而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最終促使個體主動采取行動。以上的研究結(jié)果為我們對積極心理狀態(tài)進行干預提供了理論和實證支持。家長在康復訓練中的參與程度和聽障兒康復效果的回歸效應表明,家長的參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康復效果,這與以往的研究結(jié)論是一致的。結(jié)合家長參與程度與康復效果的相關分析結(jié)果(表3),我們認為主要是直接參與程度對康復效果起作用,即直接參與程度越高,兒童的康復效果越好。直接參與包括直接干預聽障兒聽力口語練習過程和直接參與康復

20、教學。由于聽力和口語的提高,對語言環(huán)境的依賴性很大,兒童聽和表達的機會越多,他們的聽力口語水平提高的就會越快。因此,家長作為與兒童相處時間最長的人,他們隨時隨地為兒童創(chuàng)造的語言環(huán)境對兒童聽力語言的恢復極為重要,同時家長又作為最了解兒童的人和兒童最依賴的人,他們提供的語言表達機會往往最能契合兒童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更容易吸引兒童的積極參與,從而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另外,本研究涉及的聽障兒童大部分是處于學前期的幼兒,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弱,處處需要家長的引導和監(jiān)控,可以說這一時期兒童進行語言學習的責任很大程度都落在家長的肩上,因此能夠保持較高直接參與水平的家長,其子女在康復中會得到比較好的康復效果。(二)家長參與中介效應模型研究最終得到的模型顯示,家長參與程度在心理資本和康復效果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即聽障兒家長的心理資本不但直接影響聽障兒童的康復效果,而且通過對家長參與的影響間接作用于兒童的康復效果。參與程度的中介作用說明,家長心理資本越高,參與程度就會越大,因此聽障兒康復效果就會越好。如能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