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淺談英漢存在句與思維習慣研究_第1頁
2021年淺談英漢存在句與思維習慣研究_第2頁
2021年淺談英漢存在句與思維習慣研究_第3頁
2021年淺談英漢存在句與思維習慣研究_第4頁
2021年淺談英漢存在句與思維習慣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英漢存在句與思維習慣研究 摘 要:存在句的生成是語言研究的一個重點和爭議頗多的課題。本文是依據英漢思維習慣的不同對存在句的生成進行的研究。中國人傾向于整體思維,強調整體定位,整體和部分關系和諧統(tǒng)一。英美人傾向于分析思維,從部分到整體,強調個體的 _性。文章從中國人和美國人不同思維習慣的角度重新審視英漢存在句,給英漢存在句的生成原因做一個合理的解釋和分析。 關鍵詞:存在句;思維模式;思維偏向 語言是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符號系統(tǒng),而我們的思維是通過語言來實現和表達的。從語言和思維的關系角度出發(fā), 英漢語言結構差異的背后反映出怎樣不同的思維模式?反過來講,英漢民族不同的思維模式怎樣導致其語言結構層

2、面上的差別?英漢語言結構特征及其各自反映出的各自語言使用者相應的思維模式對外語教學實踐與研究有何意義呢?本文就此通過對英漢存在句的研究做出探索。 一個民族思維模式的形成是在該民族 _的哲學背景、文化傳統(tǒng)之下逐步確定的,而語言在其中起著巨大的凝固作用。中國傳統(tǒng)易學把一切自然現象和人事吉兇統(tǒng)統(tǒng)納入陰陽兩儀組成的八卦系統(tǒng)和 _卦系統(tǒng)。提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整體觀(張岱年、成中英,1991:23)。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為中國人整體思維模式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后來先秦的思想家荀況,西漢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也都是這種思維模式的進一步發(fā)展。當代

3、我們所說的“抓主流看本質”、“從總體上看問題”、“從全局出發(fā)”、“宏觀調控”等都蘊含著整體思維模式。 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不同, 西方人的傳統(tǒng)哲學是講“神凡二分”,“主客二分”,主張把物質與精神、 社會與自然、本質與想象對立起來。這從笛卡爾個體元素決定整體的“觀念原子論”到羅素的“邏輯原子理論”概莫例外。受其哲學思想的影響,16世紀到18世紀歐洲許多自然科學家主張把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或過程分解為各個部分,把具體問題從總體中分類出來,把極其復雜的問題劃分為比較簡單的形式和部分,然后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地去研究,從而形成了分析思維模式。 中國人由于受易經哲學的影響,注重整體和諧,強調從多歸一的思想。因此,漢民

4、族的空間認知心里感知(思維)模式是“先整體后部分”, 空間位置排列是“先大后小, 先遠后近”。具體特點是表達事物總是按時間和事理順序由因到果, 由先到后, 由大到小進行闡述。這種認知模式思維方式反映在語言結構的夠句法上是不以謂語為核心,主要通過安排詞序來表達。詞序則是以時間先后空間大小為順序橫向鋪敘,形成“有多歸一”的“時間造句法”。依據這一特點,漢語存在句的結構便是先敘述大的,凸顯的地點或場所,然后再敘述小的人或事物。 英美人注重分析原則,強調由一到多的思想。因此,英美人的空間認知心里感知(思維)模式是“先局部到整體”,空間位置排列順序是“先小后大,先近后遠”。其特點是由主到次,由因到果,由

5、小到大等,這種對空間位置關系的認知模式思維方式體現在語言的構句法上則是句子往往以主語和謂語兩大支柱為中心,控制句內其他各成分,由主到次,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的“空間型構造法”。英美人這種心理認知模式思維方式決定了英語存在句的表達方式應該是先表達小的人或事物,再表達大的地點或場所。 (一)從整體到部分與從部分到整體 整體思維從全局出發(fā),從整體到部分,強調整體平衡,整體程式。分析思維從局部出發(fā),從部分到整體,強調形式結構程式。 漢語:xx年3月21日星期六上午9:00有個重要的會議。 英語:There is an important meeting at 9:00AM.Saturday, March

6、 21, xx. 漢語: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上有一所大學是云南師范大學。 英語:There is an university called Yunnan Nor _l University at the YIERYI Street in Ku _ing city of Yunnan provin _. 在時間排列順序上,漢語句子是由大單位到小單位,從年、月,日、星期、到上下午再到具體的時間。而英語存在句的排列恰恰是相反的。在地點排序上,漢語是從大范圍到小范圍;英語則剛好相反,從小范圍到大范圍。漢語的這種從大到小,從重要意義到次要意義的詞序正是中國人從整體到局部整體思維模式在漢語句子上詞序上的

7、體現。而英語的從小到大,從次要意義到重要意義的詞序是英美人從局部到整體的思維模式偏向在英語表達手法上的反映。 (二)整體定位與個體決定本質 整體思維要整體決定部分, 因為對整體了解的越多,對個體也就了解的越多。分析思維要個體決定本質。亞里士多德主張一般不能脫離個別而存在,事物的本質在于“一般中的個體”之中。表現在語言上,漢語是整體定位,強調位置的重要性。英語句子原子論語言結構, 即以單音組詞、以詞構成句子、以句子構成段落,以段落構成整體意義。 漢語:廚房里有面條,大米,還有面包,想吃就隨便拿。 英語:There are some noodles, ri _ and bread in the k

8、itchen. Take any if you like. 當我們看到這個漢語句子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廚房,然后才是廚房里具體的食物。也就是說我們注重的是大的整體的部分。在我們有了一個整體的概念以后我們才會去 _更加細節(jié)的東西。然而,英語句子和漢語是完全不同的。先想到具體的食物,然后才是大的整體的概念??吹接⒄Z的這個句子首先感知的是面條,米飯,蛋糕,然后感知到這些東西在廚房里。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詞序構成的意思相同的句子反映了英漢不同的思維模式對存在句結構的影響。漢語嚴謹的詞序反映了中國人思維的整體概括性。英語詞序的靈活性反映了英美人思維的個體分析性。 (三).英語句子重形合, 漢語句子重

9、意合 “天人合一”的綜合整體思維模式使中國人重悟性、重直覺、重形象,習慣于以悟性把握世界,反映在語言形式上就是注重音意的統(tǒng)一,以神統(tǒng)形。西方人偏向分析思維,在思維活動中,把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逐個加以考察和研究,崇尚邏輯分析。表現在語言上,重“形合”,即憑借嚴謹的形式進行分析。也就是說英語注重運用各種有形的聯接手段,達到語法形式的完整,句子 _嚴密,層次井然扣接。而漢語語言表現形式受意念引導,語言簡練,各分句多靠內在邏輯關系來貫穿,句子松散。王力先生曾說“英國人寫文章往往化零為整,而中國人則化整為零?!痹嚤容^漢英下邊的句子: 漢語:村里有美麗的姑娘,熱情的小伙,還有好客的老人。(如果)(你)來

10、這里做客會無比幸福。 英語:There are beautiful girls, warm boys and hospitable graybeard in this village. If you e here, you will be very happy. 這個句子有兩層意思,括號里的內容被省略掉了??梢钥闯?,第二個句子中的連詞和主語都省略了,但是意義仍然是完整的。漢語這種松散數落的結構表達清晰完整的意義是憑借句與句之間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來實現的。漢語句子強調表意的完整性,只要意義完整,重要的詞項??梢匀嗽斘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是靠直覺頓悟出來的。再看英語的句子,如果是個假設連詞,而且主語

11、也沒有省略掉,是告訴我們后面的幸福感的。這里表示的假設關系的信息是通過詞匯手段來實現的,充分表現了英語句子結構完整,主語和謂語不可或缺,句子之間的邏輯層次環(huán)環(huán)緊扣,嚴謹分明。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直接體現;思維是語言的心理過程。思維角度的不同決定了語言表達方式的差異。對英漢民族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可以加深對兩個民族語言特征的理解。由于人們生活的地區(qū)不同以及發(fā)展的不平衡,不同的民族便產生了不同的語言和不同的思維方式既然語言的特點體現著其民族的思維模式。 要研究一種語言特點,首先就要研究該民族的思維模式。英漢思維方式上的差異是形成各自對應語言形態(tài)特征差異的能動根源。英美人注重

12、個性、客觀性、分析性、邏輯性的思維習慣客觀上要求英語語言以形統(tǒng)神,即形合法,在表述邏輯關系時必然依賴連接詞,語言結構嚴謹,形成了“樹杈形”句式結構;漢民族重綜合整體性、感悟性的思維習慣客觀上要求漢語語言以意統(tǒng)形,即意合法,語言簡潔而靈活, 句式像流水一樣。因此,了中英思維模式的差異,對研究兩種語言的句式的差異及其各自的本質特征至關重要。 了解思維模式的差異來避免學習中的語言負遷移影響。如果一個人懂得幾種語言,一般情況,他總是習慣用非常熟悉的母語來思維。但是,在進行交際時,環(huán)境迫使他非說聽話人能夠了解的語言不可。結果,這種目標語言和他所運用的母語不同。例如,初學英語的中國人,在用英語進行交際時,

13、常先用漢語進行思維,然后在用英語表達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他使用的母語是漢語,目標語是英語。由于兩種語言結構及表現手法迥異,初學者常制造出一些中國式英語。如:I every day must hard study English.這種中國式英語正反應了初學者母語在外語學習運用上的影響,語言學上稱之為“遷移”??梢?,人們的思維模式偏向對語言表現手法起著一種支配、定勢作用。(劉密慶,1991:449)。因此,筆者認為對比分析中美兩國人思維模式偏向有助于我們揭示英漢兩種語言的本質和特征。思維模式分析即時下人們說的心理認知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不但有利于我們了解不同的語言結構特征,還有利于我們盡量克服和避免漢語在英語學習中的負面影響。 1Whorf L.B.(1956).Language,Thought and Reality,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B. Carroll, the technology press of Massachusetts. Culicover,P.W.(1982) Synta(Secon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