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版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第1部分專題突破篇專題7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講練_第1頁
江蘇專版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第1部分專題突破篇專題7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講練_第2頁
江蘇專版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第1部分專題突破篇專題7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講練_第3頁
江蘇專版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第1部分專題突破篇專題7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講練_第4頁
江蘇專版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第1部分專題突破篇專題7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講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4 / 17專題七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品真題髙考怎屈考?/蘇卷5年考情導(dǎo)向、*點劈迦W恬2016 年20甘年3C14 年2D1M 年2012 年i電塢業(yè)性已江瓠亀吉匚二蘇奇考T. 江節(jié)高葦T,江蘇高考T*江戔克老江蘇高考江彝窩考T(+11考點番如計1-1 T卜価傘 21*年 3013 35葉*一 母土二*4 2平橫電鈿江蘇齋畫t3丈丫卷我計*弋土 弋B12旦二2命理衣星申監(jiān)也由坯)、電蛹; 豊加左稠 乩耶勇帝及運豹執(zhí)遽 相涉今井析秦宅住的爰為、註功忌 袖描茅化睛L和可幻力學(xué)卸輕営 H點諒色甘非計亶哥電京直電坊 申時盂遠、嘍是同配3帶勻葉子#豐 垢中的運功-江蘇髙和卻考點1|電場的性質(zhì)難度:

2、中檔題 題型:選擇題 五年7考迢 (2014 江蘇高考 T4)如圖1所示,一圓環(huán)上均勻分布著正電荷,x軸垂直于環(huán)面且過圓心 Q下列關(guān)于x軸上的電場強度和電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1 XV圖1A. Q點的電場強度為零,電勢最低B. Q點的電場強度為零,電勢最高C. 從Q點沿x軸正方向,電場強度減小,電勢升高D. 從Q點沿x軸正方向,電場強度增大,電勢降低【解題關(guān)鍵】解此題的關(guān)鍵有兩點:(1) 圓環(huán)正電荷均勻分布,x軸上各處的場強方向與 x軸平行.(2) 沿電場方向電勢降低,但電場強度不一定減小.B 根據(jù)電場的疊加原理和電場線的性質(zhì)解題.根據(jù)電場的對稱性和電場的疊加原理知,Q點的電場強度為零.在

3、x軸上,電場強度的方向自 Q點分別指向x軸正方向和x軸負 方向,且沿電場線方向電勢越來越低,所以Q點電勢最高.在x軸上離Q點無限遠處的電場強度為零,故沿 X軸正方向和x軸負方向的電場強度先增大后減小選項B正確.咧 (2016 江蘇高考T3)一金屬容器置于絕緣板上,帶電小球用絕緣細線懸掛于容器中,容器內(nèi)的電場線分布如圖2所示,容器內(nèi)表面為等勢面,A、B為容器內(nèi)表面上的兩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2A. A點的電場強度比 B點的大B. 小球表面的電勢比容器內(nèi)表面的低C. B點的電場強度方向與該處內(nèi)表面垂直D. 將檢驗電荷從 A點沿不同路徑移到 B點,電場力所做的功不同【解題關(guān)鍵】解此題的關(guān)鍵有三點

4、:(1)電場線越密的地方電場強度越大(2)電場線一定與該處的等勢面垂直.(3)電場力做功的大小由始末兩點的電勢差與移動的電荷量共同決定.C 由題圖知,B點處的電場線比 A點處的密,貝U A點的電場強度比 B點的小,選項 A 錯誤;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選項B錯誤;電場強度的方向總與等勢面導(dǎo)體表面垂直,選項C正確;檢驗電荷由 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做功一定,與路徑無關(guān),選項D錯誤.卜例 (多選)(2014 全國卷IT 2i)如圖3所示,在正點電荷 Q的電場中有 MNP、 F四點,M N P為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頂點, F為MN勺中點,/ M= 30. M N P、F四點處 的電勢分別用 0 M 0N

5、、0 P、0 F表示,已知0M= 0 N,0 P=0 F,點電荷Q在M NP三點所在平面內(nèi),則().橫AJHP圖3A點電荷Q定在MP的連線上B. 連接PF的線段一定在同一等勢面上C. 將正拭探電荷從 P點搬運到N點,電場力做負功D. 0 P大于0 M【解題關(guān)鍵】解此題的關(guān)鍵有兩點:(1) 正點電荷Q形成電場及等勢面的特點.(2) 靈活應(yīng)用三角形的幾何關(guān)系.AD 本題根據(jù)點電荷形成電場中等勢面的特點及在任何電場中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的 特性進行解題.電場是由正點電荷產(chǎn)生的,所以電場線由正點電荷指向無窮遠處,并且跟點電荷距離相等的點,電勢相等,場強大小相等.由于0 M=0 N, 0 P=0 F,所以

6、點電荷 Q到M和N的距離相等,到P和F的距離相等,即過F作MN的中垂線,然后作 FP的中垂線,兩中垂線的交 點為點電荷 Q所在的位置,由幾何知識得 Q在 MP上,如圖所示,故選項 A正確;點電荷形 成的電場中等勢面是球面,故選項B錯誤;正試探電荷與 Q同號,所以受斥力作用,故將其從P點搬運到N點時,電場力做正功,故選項C錯誤;由幾何關(guān)系知點電荷 Q距M的距離大, 距P的距離小,所以 0 m0 p,故選項D正確.1高考考查特點(1) 本考點重在考查電場中的基本概念、典型電場的分布特點、電場線、等勢面及電場 強度的關(guān)系,電場、電勢能高低的判斷.(2) 理解電場力、電場力做功的特點,電場力做功與電勢

7、能的關(guān)系,靈活應(yīng)用電場線分 析電勢高低,電勢能的變化是解題的關(guān)鍵.2解題常見誤區(qū)及提醒(1) 典型電場中電場線的分布特點不熟練,特別是正、負點電荷電場線的方向.(2) 不清楚運動電荷的電性,出現(xiàn)受力及做功判斷的錯誤.(3) 公式U E- d的適用條件不清楚,亂套公式.(4) 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關(guān)系不準(zhǔn)確.III練考向考向1電場力的性質(zhì)1. (2013 江蘇高考 Ts)下列選項中的各4圓環(huán)大小相同,所帶電荷量已在圖中標(biāo)出,且41電荷均勻分布,各4圓環(huán)間彼此絕緣.坐標(biāo)原點o處電場強度最大的是()I)B 每個4圓環(huán)在o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大小相等,設(shè)為E.根據(jù)電場的疊加原理和對稱性,得A B C、D

8、各圖中O點的電場強度分別為 Ea= E、Eb= ,2E、Ec= E、Ep= 0,故選項B正 確考向2電場能的性質(zhì)2. (多選)(高考改編)在例3(2014 全國卷IT 2i)中,將三角形換成橢圓,如圖4所示,已知a、b、c、d為橢圓的四個頂點,+ Q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一帶負電的點電荷 僅在庫侖力作用下繞固定的點電荷+Q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導(dǎo)學(xué)號:25702029】A. 負電荷在a、c兩點所受的電場力相同B. 負電荷在a點和c點的電勢能相等C. 負電荷由b運動到d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加,動能減少D. 負電荷由a經(jīng)b運動到c的過程中,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少BC 在a、c兩點負電荷所受電場力

9、方向不同,A項錯誤;以單個點電荷為球心的球面是等勢面,所以a、c兩點電勢相等,根據(jù)電勢與電勢能的關(guān)系可知,負電荷在a、c兩點電勢能也相等,B項正確;負電荷由b到d過程中,電場力始終做負功,電勢能增加,動能減 少,C項正確;負電荷由a經(jīng)b到c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做正功再做負功,故電勢能先減少 后增加,D項錯誤.3. (多選)在絕緣、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帶負電的小球只在電場力作用下沿x軸正向運動,其電勢能 &隨位移x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5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5A. 在帶負電的小球從 xi處運動到X2處的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B. Xi、X2處的電場強度方向均沿 x軸正方向C. Xi處的場強大小大

10、于 X2處的場強大小D. Xi處的電勢比X2處的電勢低AD 由于小球從Xi處運動到X2處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小, 因此電場力做正功,A項正確; 由于電場力做正功,因此小球所受電場力的方向沿X軸正方向,場強方向沿 X軸負方向,B巳項錯誤;沿電場方向電勢降低,D項正確;由巳=qEA x,即可知氏-x圖線上某. X點的斜率的絕對值反映了電場強度的大小,由題圖可知Xi處的場強大小小于 X2處的場強大小,C項錯誤.考向3電場的綜合應(yīng)用4. 如圖6所示,均勻帶正電圓環(huán)帶電荷量為 Q,半徑為R圓心為 Q A B C為垂直 于圓環(huán)平面的中心軸上的三個點,且 BC= 2AQ= 2QB= 2R,當(dāng)在C處放置一點電荷時

11、(不影響 圓環(huán)的電荷分布情況,整個裝置位于真空中 ),B點的電場強度恰好為零,則由此可得 A點 的電場強度大小為()圖6B 在帶電圓環(huán)上取一長為 I的微小段,則其所帶電荷量為 q= 斗,此微小段2 n R在B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為 Ei= k q2,由對稱性可知,帶電圓環(huán)在B處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5 / i719 / 172 n R是水平向右的(垂直分量相抵消),大小為 壓=苛 El cos 45 ,聯(lián)立得由對稱性知,圓環(huán)在 A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水平向左,大小也為42kQ又因在C處放置一點電荷時,B點的電場強度恰好為零, 故點電荷在B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水平向左,大小為 42kQ由點電荷電場強度決定式可知點電

12、荷在A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水平向左,大小為需*,由電16場強度的矢量疊加可知 A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165 2kQ B項正確.5. (2016 湖北黃石二調(diào))如圖7所示,一個“ V形玻璃管 ABC倒置于豎直平面內(nèi),并 處于場強大小為 E= 1 x 103 V/m、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中,一個重力為G= 1 X 10-3 N、電荷量為q= 2X 10 一6 C的帶負電小滑塊從 A點由靜止開始運動,小滑塊與管壁的動摩擦因 數(shù)口 = 0.5.已知管長 AB= BC= L= 2 m,傾角a = 37, B點處是一段很短的光滑圓弧管,2sin 37 = 0.6 , cos 37 = 0.8 , g 取 10

13、 m/s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7A. B、A兩點間的電勢差為 2 000 VB. 小滑塊從 A點第一次運動到 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大C. 小滑塊第一次速度為零的位置在C處D. 從開始運動到最后靜止,小滑塊通過的總路程為3 mD LBa= ELsin a = 1.2 x 103 V , A錯誤;小滑塊從 A點第一次運動到 B點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B錯誤;小滑塊受到豎直向上的電場力為F= qE= 2X 10 3 N= 2Q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大小等于G方向豎直向上,可以把電場力與重力的合力等效為一個豎2直向上的“重力”,小滑塊開始沿玻璃管運動的加速度為a1 = g(sin a “o

14、s a ) = 2 m/s ,所以小滑塊第一次到達B點時的速度為v= 2a1L= 2 .2 m/s,在BC段,小滑塊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a2 = g(sin a + 口 cos a ) = 10 m/s2,所以第一次速度為 0的位置到B點2v的距離為x= 0.4 m, C錯誤;小滑塊第一次速度減為零后,又反向向B加速運動,到B2a2后又減速向A運動,這樣不斷地往復(fù),最后停在B點,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有GLsin a =Gscos a,解得s= 3 m,即小滑塊通過的總路程為3 m, D正確.練后反思電場強度、電勢、電勢能的判斷方法1 電場強度:(1)根據(jù)電場線的疏密程度進行判斷;(2)根

15、據(jù)等勢面的疏密程度進行判斷;根據(jù)e= m進行判斷.Wab2. 電勢:(1)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2)若q和W已知,由Ub=判定.q3. 電勢能:(1)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2)正電荷 在電勢高的地方電勢能大,負電荷在電勢高的地方電勢能反而小.(1考點2|平行板電容器難度:中檔題 題型:選擇題 五年1考)品真題高考怎么考? _卜列 (2012 江蘇高考T2)充電后的平行板電容器保持兩極板的正對面積、間距和電荷量不變,在兩極板間插入一電介質(zhì), 其電容C和兩極板間的電勢差 U的變化情況是()A. C和U均增大B. C增大,U減小C. C減小,U增大D. C和U均

16、減小【解題關(guān)鍵】關(guān)鍵語句信息解讀保持兩極板的正對面積、間距和電荷量不變平行板電容器的S d、Q大小不變在兩極板間插入一電介質(zhì)電容器介電常數(shù) 增大b 由平行板電容器電容決定式c= 4nd知,當(dāng)插入電介質(zhì)后,&變大,則在s、d不變的情況下C增大;由電容定義式 C= Q# U= Q又電荷量Q不變,故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減小,選項B正確.咧 (2015 全國卷HT 14)如圖8所示,兩平行的帶電金屬板水平放置.若在兩板中間a點從靜止釋放一帶電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靜止?fàn)顟B(tài). 現(xiàn)將兩板繞過a點的軸(垂直于紙面)逆時針旋轉(zhuǎn)45,再由a點從靜止釋放一同樣的微粒,該微粒將()圖8A. 保持靜止?fàn)顟B(tài)B. 向左上方做勻

17、加速運動C. 向正下方做勻加速運動D. 向左下方做勻加速運動【解題關(guān)鍵】解此題的關(guān)鍵有兩點:(1) 帶電微粒在兩板間的受力情況.兩板旋轉(zhuǎn)45后電場強度的變化特點.D 兩板水平放置時,放置于兩板間a點的帶電微粒保持靜止, 帶電微粒受到的電場力45,受力D正確.與重力平衡.當(dāng)將兩板逆時針旋轉(zhuǎn)45時,電場力大小不變,方向逆時針偏轉(zhuǎn)如圖,則其合力方向沿二力角平分線方向,微粒將向左下方做勻加速運動.選項1高考考查特點(1) 高考在本考點的命題熱點為電容器的動態(tài)分析,帶電體在電容器間的受力情況及運 動情況.(2) 解此題目的關(guān)鍵是從力、電兩個角度分析研究,特別明確兩種連接方式,并靈活應(yīng)用C=eS4n kd

18、E=U等常用公式.2解題的常見誤區(qū)及提醒(1) 不能正確判斷平行板電容器中的變量和不變量.(2) 電容器的定義式C= 及決定式C=混淆.U4n kd 分析帶電體的運動時,易出現(xiàn)受力分析的錯誤.(II旦練考向8!考堀什叢?考向1電容器的動態(tài)分析6如圖9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極板 A接地,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 B與一靈敏的靜電計 相接將A極板向左移動,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時,電容器所帶的電量Q電容C兩極間的電壓U及電容器兩極板間的場強 E的變化情況是( )【導(dǎo)學(xué)號:25702030】A.Q變小,C不變,U不變,E變小B.Q變小,C變小,U不變,E不變C.Q不變,C變小,U變大,E不變D.Q不變,C變

19、小,U變大,E變小C 電容器未接電源,故電容器的電荷量 Q不變,A B錯誤;根據(jù)C= % E= U 02U d 4 n kd4 n kQ可知,當(dāng)兩極板間的距離 d增大時,C變小,U變大,三式聯(lián)立可得 E= ,故電場強度& rSE不變,C正確,D錯誤.7. (2016 開封二模)如圖10所示,一帶電小球懸掛在平行板電容器內(nèi)部,閉合開關(guān)S,電容器充電后,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0,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10A. 保持開關(guān)S閉合,使兩極板靠近一些,0將減小B. 保持開關(guān)S閉合,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0將減小C. 打開開關(guān)S,使兩極板靠近一些,0將不變D. 輕輕將細線剪斷,小球?qū)⒆鲂睊佭\動C 保持

20、開關(guān)S閉合,即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變,使兩極板靠近些,由E=彳知,電場強度增大,0將增大,A項錯誤;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不影響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B項錯 r SQ誤;打開開關(guān)S,電容器兩極板所帶電荷量不變,使兩極板靠近一些,由C= - 、U=7abac,VaVcVbB.aaabac,VbVcVaC.abac aa,VbVcVaD.abacaa,VaVcVb【解題關(guān)鍵】解此題的關(guān)鍵有三點 點電荷電場線、等勢線的分布特點.(2) 帶電粒子運動軌跡和受力的關(guān)系.(3) 電場力做功與動能的變化關(guān)系.D a、b、c三點到固定的點電荷 P的距離rbrcEa,故帶電粒子 Q在這三點的加速度 abaaa.由運動軌

21、跡可知帶電粒子Q所受P的電1 2 1 2場力為斥力,從 a到b電場力做負功,由動能定理一I qUb| = 2mvb gmwO,則vb0, VcVb,又| Ub| Ubc|,貝U VaVc,故VaVcVb,選項D正確.(2015 全國卷HT 24)如圖13所示,一質(zhì)量為 m電荷量為q( q0)的粒子在勻 強電場中運動,A、B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兩點.已知該粒子在A點的速度大小為Vo,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 60;它運動到B點時速度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 30 .不計重力.求 A B兩點間的電勢差.圖13【解題關(guān)鍵】解此題可按以下思路:(1) 重力不計,只受電場力,A、B兩點在垂直電場方向分速度相等.

22、(2) 求電勢差,可考慮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析】 設(shè)帶電粒子在B點的速度大小為vb.粒子在垂直于電場方向的速度分量不變,VBsin 30 = vosin 60由此得Vb=:3Vo設(shè)A、B兩點間的電勢差為UAb,由動能定理有1 2 2qUAB= 2( vb vo)聯(lián)立式得2UAb=竺 q【答案】2mvo1 高考考查特點高考對本考點的考查重在應(yīng)用動力學(xué)觀點和動能定理分析計算帶電粒子在電場運動過 程中的受力、做功及能量變化.2 解題的常見誤區(qū)及提醒(1) 常見典型電場的電場線、等勢面的分布特點.(2) 電場線、等勢面與運動軌跡結(jié)合點及題目中力的方向判斷.(3) 動能定理應(yīng)用時易出現(xiàn)分解的錯誤.練考向迎

23、考練什叢?)【導(dǎo)學(xué)號:25702031】圖14考向1電場中的直線運動9. (2016 武漢二模)如圖14所示,傾斜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與水平面夾角為0,極板間距為d,帶負電的微粒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從極板M的左邊緣A處以初速度vo水平射入,沿直線運動并從極板N的右邊緣B處射出,則(A. 微粒達到B點時動能為fmViB. 微粒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sin 0c兩極板的電勢差吩qcoriD.微粒從A點到B點的過程電勢能減少mgd cos 0C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力如圖所示.到達B點的動能一定不是由于物體受力不在一條直線上,因此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蘇,因此A錯誤;將電場力分解到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

24、上,可知,Eqcos 0 = mg Eqsin 0mg=ma因此加速度大小為 gtan 0 , B錯誤;電容器內(nèi)的電場強度E=,因此兩板間qcos 0的電勢差為U= Ed= qcmgd0 , c正確;從A向B運動的過程中,由于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 增加,D錯誤.考向2 電場中的曲線運動10. (2016 西安六校聯(lián)考)如圖15所示,水平放置、相距為 d的兩塊平行金屬板 M N 與電源相連,開關(guān) S閉合后,M N間產(chǎn)生了勻強電場,一個重力與電場力相等的帶電粒子垂直于電場方向從 M板邊緣射入電場,粒子恰好打在N板中央,已知重力加速度為 g.圖15V0t!,1qE+ mgm-t1 2= gt設(shè)N板向

25、下平移距離為 X1,粒子恰能飛出電場,則有1L= V0t 2, d+ X1=qE+ mgm2 212= gt2聯(lián)立可得X1 = 3d.(2)當(dāng)開關(guān)S斷開時,兩板所帶電荷量不變,電場強度E不變,設(shè)N板上移距離為X2,則1 qE 212L= 3vot3, d X2= 2 _ ta= 2gt3聯(lián)立解得X2= d.【答案】(1)3 d (2) d考向3電場中的力電綜合問題11. (2016 東北三省五市聯(lián)考)如圖16所示,一絕緣“ ? ”形桿由兩段相互平行的足 夠長的水平直桿 PQ MN和一半徑為 R的光滑半圓環(huán) MAF組成,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其中MN桿是光滑的,PQ桿是粗糙的現(xiàn)將一質(zhì)量為 m的帶正電

26、荷的小環(huán)套在 MN桿上,小環(huán)所受的1電場力為重力的 .1/ . L! .if:m x+gQN*;d圖16(1) 若將小環(huán)由D點靜止釋放,則剛好能到達P點,求DM間的距離;(2) 若將小環(huán)由M點右側(cè)5R處靜止釋放,設(shè)小環(huán)與 PQ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口,小環(huán)所 受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求小環(huán)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解析】 (1)設(shè)DM間距離為X,對小環(huán)從D點到P點過程由動能定理得qEx 2mgR= 0 01又有qE=,mg解得x= 4R1若口,則口 mg qE設(shè)小環(huán)到達P點右側(cè)距離P點X1處靜止,由動能定理得qE(5 R- X1) 2mg卩 mgx= 0”/口R解得X1=

27、衛(wèi)-1十2 口則整個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Vf= 口 mgx=口 mgR1十2 口1若 口 -, Wf =右 l -, W= mgR21 十 2 l22I練后反思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的解題思路(1) 首先分析粒子的運動規(guī)律,區(qū)分是在電場中的直線運動還是曲線運動問題.(2) 對于直線運動問題,可根據(jù)對粒子的受力分析與運動分析,從以下兩種途徑進行處理: 如果是帶電粒子在恒定電場力作用下做直線運動的問題,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找出加速度,結(jié)合運動學(xué)公式確定帶電粒子的速度、位移等. 如果是非勻強電場中的直線運動,一般利用動能定理研究全過程中能的轉(zhuǎn)化, 研究帶電粒子的速度變化、運動的位移等.(3)

28、 對于曲線運動問題,如是類平拋運動模型,通常采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方法處理.通 過對帶電粒子的受力分析和運動規(guī)律分析,應(yīng)用動力學(xué)方法或功能方法求解.(II熱點模型解讀|平行板電容器中帶電粒子運動模型2012 江蘇高考T152015 -全國卷2015 山東咼考T20模 型 展 示加速與偏轉(zhuǎn)模型IIT 14帶電粒 子在電 場中的 動力學(xué) 問題E1 “1H101* 1A*1V iA丁竽F t帶電體在變化電場中的運動2012 江蘇高考T152015 -2015 山東咼考T20全國卷IT 14模型解讀帶電體在平行板電容器間的運動,實際上就是在電場力作用下的力電綜合問題,依然需要根據(jù)力學(xué)解題思路求解,解題過

29、程要遵從以下基本步驟:(1)確定研究對象(是單個研究對象還是物體組 );(2)進行受力分析(分析研究對象所受的全部外力. 其中電子、質(zhì)子、正負離子等基本微觀粒子在沒有明確指出或暗示時一般不計重力,而帶電油滴、帶電小球、帶電塵埃等宏觀帶電體一般要考慮其重力);(3)進行運動分析(分析研究對象所處的運動環(huán)境是否存在束縛條件,并根據(jù)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確定其運動性質(zhì)和運動過程);(4)建立物理等式(由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結(jié)合運動學(xué)規(guī)律求解,對于涉及能量的問題,一般用動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典例(2016 商丘二模)如圖17所示,R0為定值電阻,電源電動勢E恒定,內(nèi)阻不能忽略,當(dāng)開關(guān)閉合,滑片P位于滑動變阻器 R左端點a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