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版高中生物選修1 5.2植物種苗脫毒技術_教案設計1_第1頁
中圖版高中生物選修1 5.2植物種苗脫毒技術_教案設計1_第2頁
中圖版高中生物選修1 5.2植物種苗脫毒技術_教案設計1_第3頁
中圖版高中生物選修1 5.2植物種苗脫毒技術_教案設計1_第4頁
中圖版高中生物選修1 5.2植物種苗脫毒技術_教案設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圖版高中生物選修 1 5.2 植物種苗脫毒技術_教案設計 1植物種苗脫毒技術【教學目標】1 概述植物種苗脫毒的基本原理和過程。2 嘗試完成植物的種苗脫毒。3 舉例說明植物脫毒技術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窘虒W重難點】1 概述植物種苗脫毒的基本原理和過程。2 嘗試完成植物的種苗脫毒?!窘虒W過程】一、種苗脫毒1農(nóng)作物感染病原體類型:農(nóng)作物種植過程中經(jīng)常受到病毒、細菌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2種苗脫毒的原理:在植物生長過程中,侵入植物體內(nèi)的病毒可以通過維管束和細胞壁間的胞間連絲擴散到所 有的組織器官。植物莖尖等分生組織內(nèi)的維管束還未形成,植物體內(nèi)的病毒只能通過胞間連絲 移動到分生區(qū),而這一移動過程遠不及細胞分

2、裂的速度,所以分生區(qū)一般不會受到病毒感染。3種苗脫毒的概念:把莖尖分生組織從感染病毒的植株上剝離,在離體條件下進行組織培養(yǎng),從而獲得不含病 毒的脫毒苗,這一過程稱為種苗脫毒。二、脫毒苗的培養(yǎng)實例1馬鈴薯脫毒苗的培養(yǎng):(1)取材和消毒。將欲脫毒的馬鈴薯塊莖催芽,剪芽并剝?nèi)ネ馊~,用自來水沖洗 10min,在無菌室內(nèi)用質(zhì)量 分數(shù)為 5%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后,用無菌水沖洗 23 次。(2)剝離和接種。取馬鈴薯芽的尖端 12cm,在解剖鏡下,用解剖刀小心地除去莖尖周圍的葉片組織,露出 頂端圓滑的分生區(qū),用解剖針細心剝?nèi)∷璧那o尖(約 0.10.5cm),接種于 ms 培養(yǎng)基上,切 面接觸培養(yǎng)基。1 / 3

3、中圖版高中生物選修 1 5.2植物種苗脫毒技術_教案設計 1(3)培養(yǎng)。于 25、15003000lx 光照下培養(yǎng),當長成有 34 片葉的小植株時,即可移栽。2草莓脫毒苗的培養(yǎng):草莓以匍匐莖繁殖,更易感染、積累病毒,導致果實變小。3探究切取莖尖的最佳長度:在進行種苗脫毒時,切取的莖尖越小,脫毒效果就越好,但組織培養(yǎng)的速度就越慢,越不 容易成活;如果切取的莖尖大一些,組織培養(yǎng)雖容易成功,但脫毒效果卻很差。探究:苗脫毒技術問題導引:某草莓種植地區(qū),由于草莓連作重茬、病葉殘體亂扔亂倒等,造成草莓真菌性病害、病毒 感染嚴重。若草莓感染了病毒,則長勢減弱、植株矮化、果實變小、品質(zhì)變劣,嚴重時可使產(chǎn) 量下

4、降 20%60% ,且目前尚無有效藥劑進行防治。你能為該地種植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嗎?提示:選用脫毒苗,建立專用苗圃。名師精講:利用分生區(qū)一般不會受到病毒侵染這一特點,把莖尖分生組織從感染病毒的植株上剝離, 在離體條件下進行組織培養(yǎng),從而獲得不含病毒的脫毒苗。1保證脫毒效果的措施:(1) 選取的外植體為分生組織。(2) 對材料消毒。(3) 所用培養(yǎng)基經(jīng)過嚴格滅菌。(4) 操作過程無菌操作。(5) 培養(yǎng)室為無菌室。2影響脫毒的因素:(1) 母體材料病毒侵染的程度。(2) 起始培養(yǎng)的莖尖大小。(3) 離體莖尖大小。在實施脫毒操作之前,應根據(jù)欲脫毒植物所攜帶的病毒種類及其在 體內(nèi)的分布狀況,確定切取

5、莖尖的大小。病毒分布少,切取的莖尖可稍大,否則宜小。(4) 外植體的生理狀態(tài)?!纠}】利用馬鈴薯的塊莖進行無性繁殖,種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會感染病毒而減產(chǎn), 為此農(nóng)戶都希望得到無病毒的幼苗進行種植。獲得無病毒植株的最佳辦法是( )。a 選擇優(yōu)良品種進行雜交2 / 3中圖版高中生物選修 1 5.2 植物種苗脫毒技術_教案設計 1b 進行遠緣植物體細胞雜交c 利用芽體進行組織培養(yǎng)d 人工誘導基因突變解析:馬鈴薯被植物病毒侵染后引起品質(zhì)下降,可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進行脫毒。具體 做法是選取含病毒極少或無病毒的植物細胞進行組織培養(yǎng),可獲得無病毒植株。答案:c。三、易錯點排查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 侵入植物體內(nèi)的病毒可以通過維管束和細胞壁間的胞間連絲擴散到所有的組織器官。 ( )2 病毒擴散的速度遠不及分生區(qū)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