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防控講座培訓材料_第1頁
傳染病防控講座培訓材料_第2頁
傳染病防控講座培訓材料_第3頁
傳染病防控講座培訓材料_第4頁
傳染病防控講座培訓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染病防控講座培訓材料培訓地點 :三樓會議室培訓時間:5月 13日培訓成員:班主任主持人:周艷玲培訓人:韓英培訓內容:春季傳染病的預防知識萬物復蘇,春意盎然。 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節(jié), 也是一些傳染病的高發(fā)階 段。不過我們只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預防知識, 就可以遠離疾病, 享受快樂 的春天。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 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猩紅熱等。這些傳染病的主要傳染源都是病人和帶菌者, 這也是它們的共同特點。 病原體主要是從呼吸道侵入人體引起病變, 且病原體也是從呼吸道排出體外, 散 播感染或引起流行。這些傳染病的癥狀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 咳嗽、 咳痰,嚴重者還

2、有呼吸 困難等危及生命的嚴重癥狀。麻疹、風疹、水痘、猩紅熱等還會出現皮疹。春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 但我們只要注意以下幾點, 就能有效地減少這類 疾病的發(fā)生和傳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簡稱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具有 潛伏期短,傳播快,極易造成流行的特點,流感雖然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但多見 于冬春二季。流感病人和健康帶菌者是本病的傳染病。 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 口涎, 痰液等分泌物中,隨病人打噴嚏,咳嗽,說話時噴出的飛沫散入空氣,人們吸入 帶有病毒的空氣可受到傳染(直接傳染)。被污染過的茶具,食具,手帕等也能 間接傳播,但機會較少。 人群對流感普通易感。 病

3、后或接種流疫苗可獲得同型病 毒的免疫力,一般為一年左右,但由于病毒不斷發(fā)生變異,故可引起反復發(fā)病, 各型病毒之間的亞型病毒之間無交叉免疫力。癥狀體征:潛伏期為13天,最短數小時,最長4天。起病急,體溫達攝氏 39 度以上,有頭痛、四肢酸痛、全身不適等表現,并 可出現鼻塞、咽干、咽痛、咳嗽等癥狀。有的還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 等癥狀。健康教育處方1 切實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病人。只有及時嚴 格管理好初發(fā)病人,才是防止流感暴發(fā)流行的關鍵。病人應隔離至退熱 48 小時 后。2本病行期間應減少或停止大型集會,進入公共場所,乘坐車船或進行室 內集體活動應戴上口罩; 加強室內通

4、風換氣,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及充足的光照時 間;室內可按每立方米 2 10 毫升食醋計算,用水稀釋 1 倍,關閉門窗,加熱 食醋進行薰蒸消毒。3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做好保暖工作,減少發(fā)生流感的 誘因??蛇M行流感疫苗接種和用藥物預防。、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 容易在鳥類(尤其是雞) 之間引 起流行。 傳染源: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家禽。攜帶病毒 的野禽也可能導致人的感染。 目前尚無證據證明,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有效 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病禽的分泌物、 排泄物可通過空氣傳播; 病禽的糞便污染 的水源;與病禽或攜帶病毒的禽密切接觸可感染。 禽流

5、感不易跨越種屬屏障感染 人類,也就是說人對禽流感病毒相對不敏感。癥狀體征:與流感癥狀相似。健康教育處方1. 避免與禽、鳥類不必要的接觸。2. 注意飲食衛(wèi)生,進食禽肉、蛋類徹底煮熟,加工、保存禽肉、蛋類要注意 生熟分開,加工處理禽肉、蛋類后徹底洗手。3. 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渡勞累,勤洗手。三、肺結核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和緩發(fā)性的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痰 中帶菌的開放性病人。 主要是通過飛沫和塵埃傳染, 帶菌的痰污染物具和食物也 可傳播。衛(wèi)生條件差,營養(yǎng)不良者,過度疲勞的人易感染此病。近年發(fā)病有上升 之勢,對學生群體健康有較大影響。癥狀體征:病人初期僅有全

6、身不適,疲乏,食欲下降。午后體溫升高,自覺 臉發(fā)燒,下午48時最高,清晨降至正常,夜間大多數有盜汗。大約半數病人 咳嗽,咳痰或咯血。健康教育處方1開展健康教育,不隨地吐痰,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2有疑似癥狀的學生應積極到衛(wèi)生機構進行胸部 X 線透視、痰液檢查等以 明確診斷3嚴格管理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對結核病人的痰和餐具、茶具消毒處理4加強營養(yǎng),注意休息,使生活規(guī)律化。5嬰幼兒和學童按計劃免疫程序種卡介苗。對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可補種 卡介苗。長春市第一五九中學傳染病防控講座培訓材料培訓地點 :三樓會議室培訓時間:9月 13日培訓成員:班主任主持人:周艷玲培訓人:韓英培訓內容一、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腦脊

7、髓膜炎 (流腦 ),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其傳染 源為健康帶菌者和病人。 病后免疫力低。 嬰幼兒發(fā)病最高、 其次為學齡兒童及青 少年,大規(guī)模接種疫苗的地區(qū),成人發(fā)病較高。流腦的高發(fā)季節(jié)為冬春季節(jié)。癥狀體征:潛伏期為210天。主要表現為突然高熱,頭痛,嘔吐,頸部 強直等腦膜炎刺激征。 皮膚黏膜有瘀點、 瘀斑。暴發(fā)流行,起病急,病情變化快, 病死率高。突然起病,有寒戰(zhàn)、高熱、頭痛、咽痛、結膜充血,四肢酸痛,嘔吐 等早期癥狀。多數在 23 天內口腔粘膜、軀體或四肢皮膚有瘀點瘀班。這時有 持續(xù)高熱,頭痛加劇,嘔吐呈噴射狀。重者有意識不清,頸部強直,角弓反張, 脈博呼吸不整,最后出現驚厥、

8、譫妄以至昏迷、休克。健康教育處方1. 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如勤洗手、打噴嚏、咳嗽時使用手帕,不直接 面對他人等,可以減少傳播、感染的機會。不要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增加教 室、辦公室等通風換氣的次數。2. 改善居住、工作環(huán)境的擁擠狀況, 并經常通風換氣, 特別是幼兒園、學校、 工地等人群聚居地區(qū)。3. 接種疫苗。我國目前有兩種疫苗,分別針對 A 群和 A+C 群,疫苗安全有 效,保護效果也較好,可以去疾病控制機構咨詢接種疫苗相關事宜。4. 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出現臨床表現后,即去醫(yī)院就診。早期發(fā)現、早期 治療可以減輕癥狀、防止死亡。5. 保護接觸者。出現病例后,對家庭成員、醫(yī)護人員及其他密

9、切接觸者密切 觀察,一旦出現發(fā)病跡象(發(fā)熱),即應進行治療,以免延誤。密切接觸者要在 醫(yī)生指導下預防性服藥。幼兒園、學校出現病例后,即使不是密切接觸者,最好 也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服藥預防。 服藥不僅可防止發(fā)病, 也可消除帶菌狀態(tài), 阻斷傳 播。密切接觸者主要包括同吃、同住人員。五、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又名 “痄腮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其特征為腮腺的非化膿性腫 脹,疼痛伴發(fā)熱,并可延及其它腺體引起 . 該病毒耐低溫, 在高溫、紫外線照射、 酒精等作用下迅速死亡。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帶毒者是本病的傳染源。 腮腺炎主要 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發(fā)生,尤以 515 歲患者較為多見, 2歲以下、 40 歲以上很

10、 少發(fā)病。腮腺炎在冬春季發(fā)病較多,但全年都可發(fā)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兒所、幼 兒園、學校和新兵中爆發(fā)。 大約每 2 年發(fā)生一次流行。 一次感染后可獲得終身免 疫,但個別抗體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癥狀體征:潛伏期1421天,平均18天。發(fā)病期有全身不適,發(fā)熱,輕 者可不發(fā)熱, 常為一側腮以耳垂為中心的腫大, 先為一側, 幾天后可兩側局部腫 脹不發(fā)紅。檢查可見腮腺管開口處紅腫。一般 10 天左右消退。重者出現高熱、 寒戰(zhàn)、頭痛、嘔吐等全身中毒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可并發(fā)腦膜炎、睪丸炎,卵巢 炎和乳腺炎。健康教育處方1. 主要是一般治療和對癥治療。注意休息,忌食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潔。2. 早發(fā)現,早隔

11、治,隔離至腮腺腫脹消退,對密切接觸者要觀察21 天3. 室內要通風換氣,被褥要在日光下晾曬,用具要消毒。長春市第一五九中學傳染病防控講座培訓材料培訓地點 :三樓會議室培訓時間 :11 月 6 日培訓成員:班主任主持人:周艷玲培訓人:韓英培訓內容: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 為幼兒和兒童常見病, 近年中學生亦在發(fā)病, 麻疹病 人是主要的傳染源。 傳染性極強, 在人群密集的小學及幼兒園容易發(fā)生流行。 麻 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 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通常要直接與患者接觸 才被感染,通過第三者或衣物間接傳染的可能性較小。癥狀體征:潛伏期814天。病初有發(fā)熱,眼睛怕光流淚,結膜和咽部充 血,眼瞼

12、水腫,眼分泌物多,以及噴嚏、流涕等感冒癥狀。發(fā)熱后 4 天有皮疹出 現,為玫瑰色斑丘疹, 壓之退色,初為稀疏分明, 后漸多成片。 皮疹先見于前額、 耳后、發(fā)際處,漸向頸、胸、軀干、四肢發(fā)展,最后為手足心。皮疹于口腔頰粘 膜可見科克氏斑,是其特點。麻疹出齊后體溫下降,如高熱不退,要注意肺炎、 心肌炎等并發(fā)癥。健康教育處方1 流行期間減少室外活動,避免傷風;室內空氣要新鮮。2對未患過麻疹的接觸者進行觀察,可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或肌注胎盤球 蛋白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七、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亦稱為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 (俗稱紅眼?。?,是由腸道病 毒 70 型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游泳池水

13、被病毒污染后傳染性強,可經手、眼科 器械、毛巾、昆蟲等傳播。本病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發(fā)病率高,傳播很 快,發(fā)病集中。癥狀體征:潛伏期一般 24 小時內,少數可達 6 天。起病急,迅速出現眼瞼 水腫、結膜充血、眼痛、流淚。23天后可出現典型表現為結膜下出血,出血 程度不等。亦可出現一過性上皮性角膜炎。兒童病程較短,一般 23天,成人 可長至 1 2 周。健康教育處方1確診患者應隔離治療,主要為對癥治療。2禁止去公共浴池及游泳池,患者用過的毛巾、手帕等煮沸消毒。3接觸患者后應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八、水痘水痘是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水痘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傳播途徑是呼吸 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普

14、遍易感,傳染性很強,接觸后的易感者約 80% 發(fā)病,以 冬春多見, 10 歲以下兒童多見。癥狀體征:潛伏期: 1024天,一般為 1321 天。前驅期: 起病較急, 可發(fā)熱、頭痛、咽痛及全身不適,也可有低熱,此期多為 24 小時。發(fā)疹期:發(fā) 熱一般不高, 12 天后軀干、頭面部出現紅色斑疹及丘疹,數小時就成水泡, 皰疹周圍紅暈, 呈橢圓形,常伴癢感, 使患兒煩躁不安。 數日后干燥結痂, 經 1 2 周脫落。皮疹有向心分布的特點,軀干多而四肢少。皮疹分批出現,常在同一部位有(丘疹、皰疹、結痂)。皮膚如無繼發(fā)感染則不留疤痕。粘膜如口腔、咽 部、外陰等,也常見皮疹。另一特點為頭皮也可見各期皮疹。健康

15、教育處方1健康兒避免與水痘患兒接觸,接觸者應隔離檢疫 21 天。病兒房間注意 通風,用具及被服等用紫外線照射或太陽曝曬及煮沸消毒。2隔離至全部皮疹干燥結痂;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繼發(fā)感染。3剪指甲,防止抓傷。九、風疹風疹為風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臨床以發(fā)熱、 全身性皮疹、 淋巴結 腫大為特點。 孕婦在妊娠早期感染風疹病毒, 可引起胎兒受染, 造成發(fā)育遲緩和 胎兒畸形等嚴重后果。 風疹病毒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較弱, 能被紫外線及多種消毒 劑殺滅,但對寒冷及干燥環(huán)境有一定耐受力。 風疹傳染源為病人, 在患者鼻咽部 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 出疹前后傳染性最強。 傳播途徑是經空氣飛沫傳播。 多感 染幼齡

16、兒童,病后有較持久的免疫力。癥狀體征:潛伏期1023天。常以低熱、全身不適及皮疹起病??砂橛醒?痛、輕咳和流涕。淺表淋巴結多有腫大伴輕度觸度。皮疹于發(fā)熱后很快出現,呈 充血性斑丘疹,多見于面部及射干部分。皮疹經 25 日消退,一般不遺留色素 沉著。病人常全身癥狀輕微,僅少數病例全身淋巴結腫大和脾大。健康教育處方1. 接種疫苗。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方法:1注意加強鍛煉,增強體質。2保持生活、工作環(huán)境空氣流通。3室內可定期用醋酸蒸熏消毒空氣; 也可以每天用紫外線燈照一小時以上。4流行期不要舉行大型集會,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停留,外出要戴口罩。5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6注意天氣變化,

17、及時作好防寒保暖工作。7多飲開水和涼茶飲料。8以發(fā)熱為主的呼吸道疾病患者要及時就醫(yī),嚴格按醫(yī)囑服藥,必要時隔 離治療。9學校中如發(fā)現學生患傳染病或疑似病例,應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fā)公 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的有關要求在規(guī)定時限內向相應的教育和衛(wèi)生部門匯報。春季傳染病的預防知識萬物復蘇,春意盎然。 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節(jié), 也是一些傳染病的高發(fā)階 段。不過我們只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預防知識, 就可以遠離疾病, 享受快樂 的春天。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 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猩紅熱等。這些傳染病的主要傳染源都是病人和帶菌者, 這也是它們的共同特點。 病原體主要是從呼吸道侵入

18、人體引起病變, 且病原體也是從呼吸道排出體外, 散 播感染或引起流行。這些傳染病的癥狀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 咳嗽、 咳痰,嚴重者還有呼吸 困難等危及生命的嚴重癥狀。麻疹、風疹、水痘、猩紅熱等還會出現皮疹。疾病的發(fā)生和傳播。長春市第一五九中學傳染病防控講座培訓材料培訓地點 :三樓會議室 培訓時間 :12 月 13 日 培訓成員:班主任 主持人:周艷玲 培訓人:韓英一、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簡稱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具有 潛伏期短,傳播快,極易造成流行的特點,流感雖然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但多見 于冬春二季。流感病人和健康帶菌者是本病的傳染病。 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

19、涕, 口涎, 痰液等分泌物中,隨病人打噴嚏,咳嗽,說話時噴出的飛沫散入空氣,人們吸入 帶有病毒的空氣可受到傳染(直接傳染)。被污染過的茶具,食具,手帕等也能 間接傳播,但機會較少。 人群對流感普通易感。 病后或接種流疫苗可獲得同型病 毒的免疫力,一般為一年左右,但由于病毒不斷發(fā)生變異,故可引起反復發(fā)病, 各型病毒之間的亞型病毒之間無交叉免疫力。癥狀體征:潛伏期為13天,最短數小時,最長4天起病急,體溫達攝氏 39 度以上,有頭痛、四肢酸痛、全身不適等表現,并 可出現鼻塞、咽干、咽痛、咳嗽等癥狀。有的還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 等癥狀。健康教育處方1切實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

20、治療病人。只有及時嚴 格管理好初發(fā)病人,才是防止流感暴發(fā)流行的關鍵。病人應隔離至退熱 48 小時 后。2本病行期間應減少或停止大型集會,進入公共場所,乘坐車船或進行室 內集體活動應戴上口罩; 加強室內通風換氣,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及充足的光照時 間;室內可按每立方米210毫升食醋計算,用水稀釋1倍,關閉門窗,加熱 食醋進行薰蒸消毒。3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做好保暖工作,減少發(fā)生流感的 誘因??蛇M行流感疫苗接種和用藥物預防。二、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 容易在鳥類(尤其是雞) 之間引 起流行。傳染源: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家禽。攜帶病毒的野禽 也可能

21、導致人的感染。 目前尚無證據證明,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有效地在人 與人之間傳播。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可通過空氣傳播; 病禽的糞便污染的水源; 與病禽或攜帶病毒的禽密切接觸可感染。 禽流感不易跨越種屬屏障感染人類, 也 就是說人對禽流感病毒相對不敏感。癥狀體征:與流感癥狀相似。健康教育處方1. 避免與禽、鳥類不必要的接觸。2. 注意飲食衛(wèi)生,進食禽肉、蛋類徹底煮熟,加工、保存禽肉、蛋類要注意 生熟分開,加工處理禽肉、蛋類后徹底洗手。3. 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渡勞累,勤洗手。三、肺結核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和緩發(fā)性的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痰 中帶菌的開放性

22、病人。 主要是通過飛沫和塵埃傳染, 帶菌的痰污染物具和食物也 可傳播。衛(wèi)生條件差,營養(yǎng)不良者,過度疲勞的人易感染此病。近年發(fā)病有上升 之勢,對學生群體健康有較大影響。癥狀體征:病人初期僅有全身不適,疲乏,食欲下降。午后體溫升高,自覺臉發(fā)燒,下午48時最高,清晨降至正常,夜間大多數有盜汗。大約半數病人 咳嗽,咳痰或咯血。健康教育處方1開展健康教育,不隨地吐痰,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2有疑似癥狀的學生應積極到衛(wèi)生機構進行胸部 X 線透視、痰液檢查等以 明確診斷。3嚴格管理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對結核病人的痰和餐具、茶具消毒處理。4加強營養(yǎng),注意休息,使生活規(guī)律化。5嬰幼兒和學童按計劃免疫程序種卡介苗。對結核菌

23、素試驗陰性者可補種 卡介苗。四、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腦 ),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其傳染 源為健康帶菌者和病人。 病后免疫力低。 嬰幼兒發(fā)病最高、 其次為學齡兒童及青 少年,大規(guī)模接種疫苗的地區(qū),成人發(fā)病較高。流腦的高發(fā)季節(jié)為冬春季節(jié)。癥狀體征:潛伏期為210天。主要表現為突然高熱,頭痛,嘔吐,頸部 強直等腦膜炎刺激征。 皮膚黏膜有瘀點、 瘀斑。暴發(fā)流行,起病急,病情變化快, 病死率高。突然起病,有寒戰(zhàn)、高熱、頭痛、咽痛、結膜充血,四肢酸痛,嘔吐 等早期癥狀。多數在 23 天內口腔粘膜、軀體或四肢皮膚有瘀點瘀班。這時有 持續(xù)高熱,頭痛加劇,嘔吐呈噴射狀。重者有意

24、識不清,頸部強直,角弓反張, 脈博呼吸不整,最后出現驚厥、譫妄以至昏迷、休克。健康教育處方1. 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如勤洗手、打噴嚏、咳嗽時使用手帕,不直接 面對他人等,可以減少傳播、感染的機會。不要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增加教 室、辦公室等通風換氣的次數。2. 改善居住、工作環(huán)境的擁擠狀況, 并經常通風換氣, 特別是幼兒園、 學校、 工地等人群聚居地區(qū)。3. 接種疫苗。我國目前有兩種疫苗,分別針對 A 群和 A+C 群,疫苗安全有 效,保護效果也較好,可以去疾病控制機構咨詢接種疫苗相關事宜。4. 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出現臨床表現后,即去醫(yī)院就診。早期發(fā)現、早期 治療可以減輕癥狀、防止死亡

25、。5. 保護接觸者。出現病例后,對家庭成員、醫(yī)護人員及其他密切接觸者密切 觀察,一旦出現發(fā)病跡象(發(fā)熱),即應進行治療,以免延誤。密切接觸者要在 醫(yī)生指導下預防性服藥。幼兒園、學校出現病例后,即使不是密切接觸者,最好 也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服藥預防。 服藥不僅可防止發(fā)病, 也可消除帶菌狀態(tài), 阻斷傳 播。密切接觸者主要包括同吃、同住人員。培訓地點 :三樓會議室培訓時間:5月 13日培訓成員:班主任主持人:周艷玲培訓人:韓英培訓內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又名 “痄腮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其特征為腮腺的非化膿性腫 脹,疼痛伴發(fā)熱,并可延及其它腺體引起 . 該病毒耐低溫, 在高溫、紫外線照射、 酒精

26、等作用下迅速死亡。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帶毒者是本病的傳染源。 腮腺炎主要 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發(fā)生,尤以 515 歲患者較為多見, 2歲以下、 40 歲以上很 少發(fā)病。腮腺炎在冬春季發(fā)病較多,但全年都可發(fā)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兒所、幼 兒園、學校和新兵中爆發(fā)。 大約每 2年發(fā)生一次流行。 一次感染后可獲得終身免 疫,但個別抗體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癥狀體征:潛伏期1421天,平均18天。發(fā)病期有全身不適,發(fā)熱,輕 者可不發(fā)熱, 常為一側腮以耳垂為中心的腫大, 先為一側, 幾天后可兩側局部腫 脹不發(fā)紅。檢查可見腮腺管開口處紅腫。一般 10 天左右消退。重者出現高熱、 寒戰(zhàn)、頭痛、嘔吐等全身中毒癥狀,若

27、治療不及時可并發(fā)腦膜炎、睪丸炎,卵巢 炎和乳腺炎。健康教育處方1.主要是一般治療和對癥治療。注意休息,忌食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潔2.早發(fā)現,早隔治,隔離至腮腺腫脹消退,對密切接觸者要觀察21 天3.室內要通風換氣,被褥要在日光下晾曬,用具要消毒長春市第一五九中學培訓地點 :三樓會議室培訓時間:5月 13日培訓成員:班主任主持人:周艷玲培訓人:韓英培訓內容:水痘水痘是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水痘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傳播途徑是呼吸 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普遍易感,傳染性很強,接觸后的易感者約 80% 發(fā)病,以 冬春多見, 10 歲以下兒童多見。癥狀體征:潛伏期:1024天,一般為1321天。前驅期: 起病較急, 可發(fā)熱、頭痛、咽痛及全身不適,也可有低熱,此期多為 24 小時。發(fā)疹期:發(fā) 熱一般不高, 1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