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屆高三化學1-8-4總復習同步練習蘇教版_第1頁
2013屆高三化學1-8-4總復習同步練習蘇教版_第2頁
2013屆高三化學1-8-4總復習同步練習蘇教版_第3頁
2013屆高三化學1-8-4總復習同步練習蘇教版_第4頁
2013屆高三化學1-8-4總復習同步練習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同步練習1-8-4一、選擇題1(2010北京理綜)自然界地表層原生銅的硫化物經(jīng)氧化、淋濾作用后變成CuSO4溶液,向地深層滲透,遇到難溶的ZnS或PbS,慢慢轉(zhuǎn)變?yōu)殂~藍(CuS)。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B原生銅的硫化物具有還原性,而銅藍沒有還原性CCuSO4與ZnS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u2S2CuSD整個過程涉及的反應類型有氧化還原反應和復分解反應解析因CuS、PbS的化學式相似且PbS能轉(zhuǎn)化為CuS,說明CuS的溶解度小于PbS的溶解度,故A錯;原生銅的硫化物為Cu2S,根據(jù)價態(tài)規(guī)律可知Cu2S、CuS都有還原性,故B項錯;ZnS屬于難溶物,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

2、寫成離子形式,故C錯;故只有D正確。答案D2已知AgI為黃色沉淀,AgCl為白色沉淀。25時,AgI飽和溶液中c(Ag)為1.22108molL1,AgCl飽和溶液中c(Ag)為1.30105 molL1。若在5 mL KCl和KI濃度均為0.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 mL 0.01 molL1的AgNO3溶液,則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溶液中易產(chǎn)生的是AgI沉淀B溶液中所含溶質(zhì)的離子濃度大小關(guān)系為:c(K)c(NO)c(Cl)c(I)c(Ag)CAgCl的Ksp的數(shù)值為1.691010D沉淀轉(zhuǎn)化的實質(zhì)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解析B項,先生成AgI沉淀,后生成AgCl沉淀,Cl有剩

3、余,c(I)根據(jù)Ksp(AgI)計算,c(Ag)根據(jù)Ksp(AgCl)計算,故應為:c(K)c(NO)c(Cl)c(Ag)c(I)。答案B3在CaCO3飽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體,達到平衡時()Ac(Ca2)c(CO)Bc(Ca2)c(CO)Cc(Ca2)c(CO),c(Ca2)c(CO)Ksp(CaCO3)Dc(Ca2)c(CO),c(Ca2)c(CO)Ksp(CaCO3)解析溶液中c(Ca2)c(CO),A、B均不正確;C項,正確;D項,溫度不變,則Ksp(CaCO3)不變。答案C4已知幾種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25)見下表:難溶電解質(zhì)AgClAgBrAgIAg2SO4Ag2

4、CrO4Ksp1.810105.410138.510171.41051.121012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由溶度積常數(shù)可判斷在相同條件下一些物質(zhì)的溶解性大小B將等體積的4103 molL1的AgNO3溶液和4103 molL1K2CrO4溶液混合,有Ag2CrO4沉淀產(chǎn)生C向AgCl的懸濁液中滴加飽和NaBr溶液可以得到黃色AgBr懸濁液D向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1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D項,混合溶液中c(Ag)0.1 mol/L0.001 mol/L,c2(Ag)c(SO)0.00120.11107Ksp(AgI),

5、即c(I)1.01016,故c(I)1011molL1。答案A6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時,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發(fā)現(xiàn)沉淀變?yōu)楹谏?,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白色沉淀為ZnS,而黑色沉淀為CuSB上述現(xiàn)象說明ZnS的KSP小于CuS的KSPC利用該原理可實現(xiàn)一種沉淀轉(zhuǎn)化為更難溶的沉淀D該過程破壞了ZnS的溶解平衡解析該過程破壞了ZnS的溶解平衡,Cu2結(jié)合了ZnS溶解產(chǎn)生的S2,生成了比ZnS更難溶的CuS,同時也說明了ZnS的KSP大于CuS的KSP。答案B7(20115,大連)已知298 K時,Mg(OH)2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5.61012,取適量的M

6、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燒堿溶液達到沉淀溶解平衡,測得pH13.0,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molL1B加入Na2CO3固體,可能生成沉淀C所加的燒堿溶液pH13.0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molL1解析當pH13時,溶液中c(OH)0.1 mol/L,結(jié)合Ksp值可求得c(Mg2)5.61012/0.015.61010(mol/L),D對;因MgCO3也難溶,因此當加入Na2CO3固體使溶液中c(CO)變得較大時,也可能會得到MgCO3沉淀。答案C8(20115,臨沂)已知,常溫下,Ksp(AgCl)1.81010,Ksp(AgI)8.3

7、1017,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常溫下,AgCl在飽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純水中的Ksp小B向AgCl的懸濁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轉(zhuǎn)化為黃色C將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產(chǎn)生AgI沉淀D向AgCl的飽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體,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解析在溶液中,Ksp只與溫度有關(guān),A錯;因AgI更難溶,故AgCl可轉(zhuǎn)化為AgI,B對;當c(I)很小而c(Cl)較大時,AgCl會先沉淀出來,C錯;D中操作的結(jié)果是溶液中c(Cl)c(Ag),D錯。答案B9(20115,天津)某溫度時,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

8、曲線如下圖所示。該溫度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有大量SO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B0.02 molL1的AgNO3溶液與0.02 molL1的Na2SO4溶液等體積混合不會生成沉淀CAg2SO4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為1103Da點表示Ag2SO4的不飽和溶液,蒸發(fā)可以使溶液由a點到b點解析A項,由于沉淀與溶解是一個平衡,故即使SO濃度再大,也有少量的Ag存在,不正確;B項,根據(jù)上圖象KspAg2SO4(2104)51042103,而0.02 mol/LAgNO3溶液與0.02 mol/L的Na2SO4溶液等體積混合,離子積c2(Ag)c(SO)(0.01)20.0111062103,故沒有

9、沉淀生成,正確;C項,由B項解析知不正確;a點到b點,如果是蒸發(fā)的話,Ag和SO濃度均會增大,而不是只增大SO濃度。答案B10(20115,太原)某混合溶液中含有溶質(zhì)NaCl、KI和Na2S各0.1 mol,往該溶液中加入一定濃度的AgNO3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隨加入AgNO3溶液的體積變化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黑色沉淀,該沉淀應為Ag2SBa的數(shù)值為62.65C所加AgNO3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D當加入AgNO3溶液的體積在02V mL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沉淀是AgI解析在NaCl、KI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NO3,依據(jù)Ag2S、Ag

10、I和AgCl的溶解度大小可知,析出沉淀的次序為,先是析出黑色沉淀Ag2S,然后生成黃色的AgI沉淀,最后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所以,D項錯誤。答案D11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難溶于水,但存在溶解平衡。當達到平衡時,溶液中離子濃度的乘積是一個常數(shù)(此常數(shù)用Ksp表示,Ksp和水的KW相似)。如:AgX(s)AgXKsp(AgX)=c(Ag)c(X)1.81010mol2L2AgY(s)AgYKsp(AgY)c(Ag)c(Y)1.01012mol2L2AgZ(s)AgZKsp(AgZ)c(Ag)c(Z)8.71017mol2L2(1)根據(jù)以上信息,判斷AgX、AgY、Ag

11、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解的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1 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順序為_。(2)若向AgY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體,則c(Y)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在25時,若取0.188 g的AgY(相對分子質(zhì)量188)固體放入100 mL水中(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則溶液中Y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4)由上述Ksp判斷,在上述(3)的體系中,能否實現(xiàn)AgY向AgZ的轉(zhuǎn)化,并簡述理由:_。解析(2)由于AgY比AgX更難溶,則向AgY的飽和溶液中加入AgX固體,發(fā)生沉淀的轉(zhuǎn)化,AgX(s)Y(aq)=AgY(s)X(aq),則c(Y)減小

12、。(3)25時,AgY的Ksp1.01012,即溶液達到飽和時,c(Ag)c(Y)1.0106 molL1,而將0.188 g AgY溶于100 mL水中,形成的為飽和溶液(溶質(zhì)還有未溶解的),則c(Y)1.0106 molL1。(4)由于Ksp(AgZ)S(AgY)S(AgZ)(2)減小(3)1.0106 molL1(4)能;Ksp(AgY)1.01012Ksp(AgZ)8.7101712.(2011大同模擬)金屬氫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這一性質(zhì),控制溶液的pH,達到分離金屬離子的目的。難溶金屬的氫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下圖所示。(1)pH3時溶液中銅元

13、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應該控制溶液的pH_。A6(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雜質(zhì),_(填“能”或“不能”)通過調(diào)節(jié)溶液pH的方法來除去,理由是_。(4)要使氫氧化銅沉淀溶解,除了加入酸之外,還可以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5)已知一些難溶物的溶度積常數(shù)如下表。物質(zhì)FeSMnSCuSPbSHgSZnSKsp6.310182.510131.310353.410286.410331.61024為除去某工業(yè)廢水中含有的Cu2、Pb2、Hg2雜質(zhì),最適宜向此工業(yè)廢水中加入過量的_(填選項)。ANaOH BFe

14、S CNa2S解析(1)由上圖可知,在pH3時溶液中不會出現(xiàn)Cu(OH)2沉淀。(2)要除去Fe3的同時必須保證Cu2不能沉淀,因此pH應保持在4左右。(3)從上圖示關(guān)系可看出,Co2和Ni2沉淀的pH范圍相差太小,不能通過調(diào)控pH而達到分離的目的。(4)Cu(OH)2(s)Cu2(aq)2OH(aq),加入氨水后生成難電離的Cu(NH3)42,促進Cu(OH)2的溶解。(5)要使三種離子生成沉淀,最好選擇難溶于水的FeS,使三種雜質(zhì)離子轉(zhuǎn)化為更難溶解的金屬硫化物沉淀,同時又不會引入其他離子。答案(1)Cu2(2)B(3)不能Co2和Ni2沉淀的pH范圍相差太小(4)Cu(OH)24NH3H2

15、O=Cu(NH3)422OH4H2O(5)B13飲用水安全狀況與人類健康有著密切關(guān)系。重金屬離子對河流、海洋會造成嚴重污染。沉淀法是處理含重金屬離子污水常用的方法。(1)通過控制溶液的pH對工業(yè)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進行分離是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使用的分離法。下圖是某些金屬氫氧化物在不同濃度和pH下的沉淀溶解圖。圖中直線上的點表示一種平衡狀態(tài)。通常認為殘留在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小于1105molL1時,該離子沉淀完全。(1)則由上圖可得Fe(OH)2的溶度積的值為_。(2)上圖中A、B、C三點中表示Fe(OH)3的沉淀速率大于溶解速率的是_點。(3)某工廠廢水(pH2.0,1.0 gmL1)中含Ag、Pb2等

16、重金屬離子,其濃度各約為0.01 molL1。排放前擬用沉淀法除去這兩種離子,查找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難溶電解質(zhì)AgClAgIAgOHAg2SPbI2Pb(OH)2PbSKsp1.810108.310175.610186.310507.11091.210153.41028你認為往廢水中投入_(填字母序號),沉淀效果最好。ANaOHBNa2SCKIDCa(OH)2如果用生石灰處理上述廢水,使溶液的pH8.0,處理后的廢水中c(Pb2)_。如果用食鹽處理其只含銀離子的廢水,測得處理后的廢水中Na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117%,若環(huán)境要求排放標準為c(Ag)低于1.01018molL1,則該工廠處理后的廢水是否符合排放標準?_ _(填“是”或“否”)。解析本題考查運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論知識在工業(yè)廢水處理中的實際應用。第(1)問求Fe(OH)2溶度積,根據(jù)上圖中曲線可以看出pH9時Fe(OH)2達到溶解平衡的c(Fe2)105molL1時,此時c(OH)105molL1,代入即可求得溶度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