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2/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1.gif)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2/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2.gif)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2/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3.gif)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2/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4.gif)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2/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1da9b5cc-2929-43b9-9038-6aecf89cb50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過品味語言、描繪畫面,體會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領略自然美景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和領會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二、教學重難點1、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2、學習本文任何從“奇山”和“異水”兩方面去描寫景物的方法。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語設計設計(1):同學們,我們在大自然中欣賞了生機勃勃的春,領略了火熱坦誠的夏,更感
2、受到了秋天的成熟與豐碩,也品味了冬的嚴肅與溫柔。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現(xiàn)代的四季,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現(xiàn)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學們,你想換換口味,欣賞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風光嗎?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古代的浙江,來欣賞富春江的美景吧!設計(2):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shù)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裝扮著中華大地,引得歷代文人墨士為這歌唱。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文,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一篇。讓我們一起走進那風光旖旎的富春江。設計(3):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是文人學士的共同追求。他們用心靈觀察體會自然萬物之美,賦予山水靈性、情感以至生命。吳均的與朱元思
3、書為我們留下了獨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讓我們悉心體味,盡情觀賞。(二)課文簡介 也許同學們會問:這么優(yōu)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誰人之手?又是怎么寫成的呢?那么,誰能告訴大家?(檢查預習效果) 與朱元思書的作者是吳均,他是南朝梁文學家,其作品多以描寫山川景物見長,風格清秀挺拔、語言流暢自然。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節(jié)選。(三)進入文本,把握文意1、研究性學習:先由教師范讀一遍課文,再由學生指讀,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句做好標記,集中提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先由學生集體解決,再由教師對學生無法解答的問題做仔細的解釋和引導。 第一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風煙:指煙霧。共色:同樣的顏色。俱:都。許:附于數(shù)詞
4、之后,表約數(shù),相當于“光景”或“左右”。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從流飄蕩: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第二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縹碧:青白色;縹,音pio。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n。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第三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軒邈(xunmio):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泠泠(ling):形容水聲的清越。相鳴:互相和鳴。戾(l)天:
5、到天上;戾,至。息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經倫(ln):籌劃、治理。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橫柯(k)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名詞作狀語猶: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顯露。2、朗讀成誦 ,理清課文思路。目的是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鞏固字詞知識和對全文的理解。教師在此過程中指導朗讀,可進行分組讀、接力讀、競賽讀等形式。朗讀成誦后,討論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第一段:山水總印象: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第二段:異水: 千丈見底(清) 急湍猛浪(急)第三段:奇山: 高山寒樹(樹之奇) 負勢軒邈(山之勢)泉鳥蟬猿(山之音) 息心忘返(
6、山之力)橫柯疏條(林之密)3、描繪富春江:面對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畫家,讓這美景成為眼前的永恒? 要求:從文中選擇描寫景物的語句,畫成風景畫,看誰畫得最能表現(xiàn)相應的語句。(四)作業(yè):背誦課文第二課時(一)檢查背誦 1、抽查 2、集體背誦(二)品析課文1、望文生景:出示課文景物描寫的句子,讓學生閉起眼睛想像,然后把想像到的畫面用語言描繪出來。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7、;疏條交映,有時見日。2、望景生文:讓學生展示第一課時所畫風景圖片并欣賞,提問:此圖此景使你聯(lián)想到了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圖片選擇大致與“望文生景”相同)3、美點探究:如此秀麗的自然美景,作者并不是用攝像機拍攝下來的,而是用文字為我們描繪的,你想知道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1)品讀文章的第一幅畫面,思考作者總寫了什么? 登舟縱目的總體感受: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態(tài):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2)富陽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廬則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請問作者是怎樣評價這段游程的?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3)作者是
8、怎樣具體描繪富春江的奇山異水?“異”表現(xiàn)在哪里?“奇”在哪里? 江水清澈之異: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江流氣勢磅礴之異: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4)從人的感覺角度看,這里分別運用了什么感官來描繪富春江的奇山異水?視覺:山峰、樹木 聽覺:泉水、鳥叫、蟬鳴、猿啼(5)從修辭角度看,這里又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擬人: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對偶: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小結: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雄奇的高山,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種強烈的生命力;而
9、山泉聲、鳥鳴聲、蟬聲、猿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協(xié)奏曲,多么令人心曠神怡!這種美感更由于作者采用了對偶句式使大自然的音律美與文章的韻律美結合在一起,我們怎能不與作者產生內心的共鳴: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忘反!這幾句也采用了對偶的句式從內心感受來寫富陽美景對人的心靈的凈化,真可謂“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6)文章的最后兩句描寫了山上的樹木,齊讀這幾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樹木的什么特點來寫的?(樹木茂密 ) 小結:這四句是寫山谷中樹木蔽天,景象幽深,陽光只偶爾從疏枝葉隙間漏射下來。這種境界給人一種清幽、寧靜之感,可以說是對上文的一種補充。(三) 探究拓展:馬克思說:“人
10、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了人。人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為適于人類自下而上的美好環(huán)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環(huán)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變得更完美,更高尚?!苯Y合這段話,談談你對“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理解。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提示:這兩句話雖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奮發(fā)有為,終未顯達,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但所蘊含的自然美的審美情趣,教育意義是不容忽視的。那些汲汲追求名利、四處奔走、苦心經營的人,面對奇峰,聆聽美聲,不覺心曠神怡,移情山水而淡泊名利。(四)課堂小結讀與朱元思書,如讀一首好詩,因為它不僅有詞采雋永、音節(jié)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
11、清新淡雅的詩情;讀與朱元思書,如賞一幅畫,因為它不僅有特色鮮明的景物,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同學們,請拿起你手中的畫筆,或借助電腦,創(chuàng)一組“富春江水明信片”如何?(五)作業(yè) 同學們,吳均的一篇與朱元思書猶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藍天、碧水、青山,蟬抱高枝、猿躍林間,使人讀后禁不住也流連忘返,心中不禁默嘆:自然,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豐碩的果實,更有一種怡人的心性,一種忘卻功名利祿的自然之心。是誰在后世吟誦: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又是誰在感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同學們,面對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越來越難以找到文中的世界,這又是什么緣故呢?請你用300字左右就“人與
12、自然”這個話題談一談你的思考。附板書設計:與朱元思書 吳均異水: 千丈見底(水之清) 急湍猛浪(水之急)奇山: 高山寒樹(樹之奇) 負勢軒邈(山之勢) 從流飄蕩泉鳥蟬猿(山之音) 天下獨絕息心忘返(山之力)橫柯疏條(林之密)五、資料寶庫1、關于作者: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賤,均好學而有俊才。沈約曾見其文,頗為贊賞。天監(jiān)初,柳惲任吳興太守,召他為主簿,常與他賦詩。后為建安王蕭偉記室,升國侍郎。他曾表求撰寫齊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惡其實錄,“以其書不實”,命焚毀。后奉詔撰寫通史,未就而卒。事見梁書卷四十九、南史
13、卷七十二吳均傳。今人朱東潤詩人吳均一文中有吳均年譜(見中國文學論集,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 吳均是史學家,他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錢塘先賢傳五卷,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梁書本傳說:“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彼鍟浖舅闹洠骸傲悍畛垍蔷??!迸f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皆為二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吳均集三卷?!笨梢娖湮募螘r已大部分散失。 2、參考譯文。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
14、無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誰爬得最高,伸得最遠,由此而形成無數(shù)的山峰。(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巖石,發(fā)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吹竭@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
15、。3、古詩文中的“山水”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南朝)劉義慶林斷山更續(xù),洲盡江復開。(南朝)王融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南朝)陶弘景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唐)崔顥夕陽天外云歸盡,亂見青山無數(shù)峰。(唐)楊凝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唐)王之煥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唐)杜甫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物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宋)蘇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蘇軾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元)鄭元祜落日千帆低不度,驚濤一片雪山來。(明)李攀龍4、與朱元思書賞析(丁長河)梁陳之際的吳均以寫景小品文在當時文壇上獨樹一幟。梁書本傳說他:
16、“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效之,謂之吳均體?!迸c朱元思書就是其代表作。這篇文章是作者寫給友人的信,可是卻突破了一般書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務的敘述,亦無客套的絮語,而是奇山異水的描繪?!帮L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遍_篇別開生面,新辟奇境,節(jié)奏明快,如陡板走丸,精彩奪人。作者泛舟于浩浩江面之上,飽覽著沿途悅目賞心的綺麗風光。“風煙俱凈”,寫其天空之高爽明凈。作者從大處著眼,為下文的工筆描摹,勾勒出一幅背景。同時,它又成為“天山共色”的陪襯。“天山共色”,峻山聳入九天,挺拔秀勁。仰視之時,天山相連,萬里無云,共呈一色。此乃“奇”山之隱喻?!皬牧黠h蕩,任意東西”。一葉扁舟于江水之上,不得不
17、隨波逐流。這兩句寫水之自然奔流,舟之任意東西,已暗示此水之“異”,并隱喻了作者由此而產生的飄逸之情?!白愿魂栔镣],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弊髡叱猩衔膿P起的文勢一宕,要言不繁,交代出地點、距離,以及其特點“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至此,文章雖是簡筆淡墨,然而,山水之形貌已初步顯現(xiàn)出來。緊接著,作者將文筆一揮,崛起描寫之文字?!爱愃薄八钥~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在此分兩層寫。一是用夸張的手法寫其秀美。碧波蕩漾,澄澈透明;魚群穿梭,爭與人樂,逗人游興;細石壘壘,怪形異狀,以奇引人。魚之動,使得山水別饒生趣;石之靜,襯得魚之娓娓可愛。兩者相映成趣,逼真欲
18、現(xiàn),給人以清美秀麗之感。一是用比喻的手法寫其壯美。山高嶺連,自然水之落差極大,成滔滔汩汩之勢。波光粼粼,水聲轟鳴,置身于此山此水,怎不心胸壯闊,感情激越!“奇山”“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边@里沒有鋪寫重巖疊嶂,奇壁陡削之狀,而其遮天蔽日,橫云割霧之形依然可見。究其實,是作者巧妙地通過一個“寒”字體現(xiàn)出來的:“寒樹”緣無陽光溫暖而來,無陽光是因為山之高?!柏搫莞偵?,互相軒邈”。寒樹不畏天高氣寒,頑強地生長,互比高低,給山增加了無限生機?!盃幐咧敝?,千百成峰”。寒樹直指蒼穹,參差起伏,蜿蜒連綿,宛若山峰。作者在此通過樹的特點:適寒、競長、繁多的描寫,突出了樹之
19、奇,也就顯示了山之奇。真可謂慘淡經營,別出心裁。“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庇斡[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濺起朵朵浪花,耳聞泠泠泉聲,諧婉動聽。這兩句是文章之樞紐,由繪形寫貌,過渡到摹聲錄音。作者步步寫來,層層墨染,境界遞現(xiàn)。畫面轉換,妙造自然?!昂螟B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由奇山異水,引出鳥禽的奇聲異音。鳥之鳴,婉轉流麗,晶瑩潤暢,富有音韻之美,悅耳動聽。蟬、猿之聲,在空谷傳響,裊裊不盡,從側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參天,連綿不斷。有奇山異水,有奇聲異音,必有人之奇形異跡。順理成章,過渡自然;筆墨有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本哂幸伙w沖天雄心的人,看
20、見這樣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為世俗之事所纏繞的人,望見這樣的山谷也要留連忘返,寧愿遁跡山林,不作凡夫俗子。如果說文章前面是正面落墨,那么這里就是側面著筆,通過襯托的手法,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結束,然而作者又寫出這樣四句:“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弊x者仔細咀嚼,方覺其妙。一是起了反復渲染的作用。寫樹木遮空,晝夜不分,既照應前面對寒樹的描寫,又給山水增加奇色異彩。二是使結構更加嚴謹完美。全文猶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線,這里又收回手中,綰接文章開頭四句,總攬經緯,悠然而止。與朱元思書在藝術上很有特色。別具一格的構思。文章沒有出現(xiàn)人物,但又字字不離人物。它給讀者設計的環(huán)境和氣氛是:一只小船在富春江上隨流而下,作者于船上飽賞著滿目風光。崢嶸的山石,浩蕩的江水,挺拔的寒樹,清厲的猿叫,給人以秀拔勁峭之感;漾漾的碧波,娓娓的游魚,泠泠的泉聲,嚶嚶的鳥語,久久的蟬鳴,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4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說課稿-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六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 第七單元 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第14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1)教學說課稿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七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說課稿3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政治下冊 第七單元 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里 第14課 感受現(xiàn)代科技(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科技)說課稿 魯人版六三制
- 5 熱傳導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五年級上冊蘇教版
- 13 我能行(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 二零二五年度大宗商品期貨交易風險管理合同樣本3篇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化學 第四章 化學反應與電能 3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說課稿 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
- 1 挑戰(zhàn)第一次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健身俱樂部項目融資渠道探索
- 中日合同范本
- T-CARM 002-2023 康復醫(yī)院建設標準
- 土方轉運方案
- (11.3.1)-10.3蒸汽壓縮制冷循環(huán)
- GB/T 21797-2008化學品有機磷化合物28天重復劑量的遲發(fā)性神經毒性試驗
- 2023年湖北成人學位英語考試真題
- 園區(qū)保安巡邏崗標準作業(yè)規(guī)程
- SJG 112-2022 既有建筑幕墻安全性鑒定技術標準高清最新版
- 旅游文本的翻譯課件
- 最全新能源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189張課件
- 立式加工中心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