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一輪復習學案: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_第1頁
人教版高三一輪復習學案: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_第2頁
人教版高三一輪復習學案: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世界現代史學案一、世界現代史概述見中外歷史大事一覽(現代史)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傳統觀點:以1917年十月革命作為開端。20世紀80年代后,相繼提出了20世紀初開端說、1914年開端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十月革命開端說。學術角度:將20世紀初作為世界現代史的開端。依據如下:世界現代史的總主題是資本主義持續(xù)發(fā)展、社會主義曲折前進、兩種社會制度長期共存的歷史。是世界人民反抗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爭取民族獨立、政治民主、經濟發(fā)展和國家主權的歷史。是各國家、各地區(qū)和各民族之間多元文化沖突、交流與共存的歷史。是科學革命、技術進步和知識增量突飛猛進,并且對人類社會和歷史變遷產生越來越大影響力的歷史。是國家關系由體

2、系化向多元化發(fā)展、國際秩序由兩極或單極化向多極化演變、國際交往由單一式向多樣化發(fā)展、國際和平由暫時性向長久性過渡的歷史。是整體世界趨勢的大背景下,世界經濟有民族經濟、區(qū)域經濟向現代化和全球化發(fā)展的歷史。二、知識梳理與重點解析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考點內容兩極格局的形成“冷戰(zhàn)”局面的形成德國、朝鮮的分裂和古巴導彈危機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從歐洲共同體到歐洲聯盟戰(zhàn)后日本經濟的發(fā)展以及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表現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中國的振興兩極格局的瓦解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蘇聯解體和兩極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及其影響“冷戰(zhàn)”局面的形成“冷戰(zhàn)”的定義:指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

3、國家所采取的除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活動和對抗形式。出現原因二戰(zhàn)極大的改變了世界主要國家政治力量的對比。西歐和日本衰落;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蘇聯實力不斷增強,社會主義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敵視。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劇,蘇聯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和北約的建立美國“冷戰(zhàn)”政策的主要表現a、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fā)表演說,提出要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這些政策和綱領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標志著冷戰(zhàn)的開始。b、馬遏爾計劃:1947年6月,為幫

4、助西歐恢復經濟,美國開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的對歐洲經濟援助計劃,以扶植和控制西歐國家。同時,美、英等西方國家還企業(yè)用馬歇爾計劃拉攏東歐國家,但遭到拒絕。是“冷戰(zhàn)”政策在經濟上的表現。c、北約的建立:為了反對蘇聯和東歐國家,1949年,美、英、法等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是一個反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軍事政治集團,其成立是美國遏制蘇聯、稱霸世界的重要行動,加劇了“冷戰(zhàn)”的程度。經濟互助委員會和華約的建立蘇聯應對“冷戰(zhàn)”的表現1949年,蘇聯、保加利亞等國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以打破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封鎖。為了對抗北約,1955年,蘇聯和波蘭、阿爾巴尼

5、亞、保加利亞等國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組成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從此,歐洲出現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形成。思考:閱讀教材正文及材料,概括“冷戰(zhàn)”政策的內涵,簡述美國推行“冷戰(zhàn)”政策的表現。為抗衡美國,蘇聯采取了哪些措施?德國、朝鮮的分裂和古巴導彈危機美蘇“冷戰(zhàn)”的影響德國分裂。二戰(zhàn)后,德國被美、英、法、蘇四國分區(qū)占領。隨“冷戰(zhàn)”的開始,德國首先成為“冷戰(zhàn)”的焦點。1949年,在美國和蘇聯支持下,德國西部和東部分別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被一分為二。朝鮮分裂:日本投降后,美、蘇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區(qū)占領朝鮮半島的南部和

6、北部。后來,在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分別成立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從此朝鮮半島處于分裂狀態(tài)。1962年,蘇聯準備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以改變其在核力量對比中的不利地位。美國發(fā)現后,武裝封鎖古巴,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經過對峙和談判,蘇聯最終撤走導彈,危機結束。思考:美蘇兩極格局下全球范圍內全面“冷戰(zhàn)”與局部熱戰(zhàn)共存。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其主要表現,分析其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從歐洲共同體到歐洲聯盟背景:二戰(zhàn)使歐洲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yōu)勢地位。在經濟恢復和發(fā)展過程中,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逐漸走向聯系的道路。“冷戰(zhàn)”的結束,為歐洲的統一提供了歷史機遇。進程:1950年,法國外長提出了著名的舒曼計

7、劃。不僅促進了法德關系的改善,還為西歐國家的聯合鋪平了道路。1951年,法、意等六國簽訂了巴黎條約,決定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促進法德矛盾的化解。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1967年三個共同體合并,統稱為歐洲共同體。從20世紀70年代起,歐共體國家在重大國際問題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對外盡量“用一個聲音說話”,進一步加強了政治上的聯合。1992年,歐共體各國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正式簽訂了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思考:概述歐共體形成和擴大的基本過程,分析其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原因:二戰(zhàn)后,日本經濟的發(fā)展和實力的增強。a、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原因

8、:美國的扶植。隨“冷戰(zhàn)”的加劇,削減直至免除日本對美國的戰(zhàn)爭賠償,全部發(fā)還其工業(yè)設備,為其提供資金和物資;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火和給養(yǎng)。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國情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加強政府投資和重視教育;提出“貿易立國”、“出口第一”的口號。b、表現:20世紀80年代,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教材p123“太陽神塔”圖表現:20世紀80年代,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極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思考:列舉日本崛起為經濟大國的主要表現,分析其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不結盟運動的興起背景:二戰(zhàn)后,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fā)展,許多國家獲得獨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新獨立的廣大亞

9、非國家為了擺脫美蘇的控制和維護自身的獨立,主張團結起來,相互支持,推動了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南斯拉夫等國的倡議。標志: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召開,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宗旨:不結盟運動奉行非集團、不結盟的政策。主要內容:決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現;20世紀70年代開始,把反對霸權主義作為重要任務。同時,將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作為不結盟運動的行動綱領。作用:標志著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所構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兩極格局。思考: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促進民族解放運動的深入發(fā)展,加速了殖民體系的崩潰。促使得第三世界國家聯合起來

10、,共同反對霸權主義,謀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結合教材,列舉其興起的背景、標志,指出其基本政策。中國的振興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迅速,國際地位也不斷提高,成為世界政治舞臺上的重要力量。思考:聯系所學知識,概述中國振興的基本過程。蘇聯解體和兩極格局的瓦解1991年底,俄羅斯等11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蘇聯不復存在,兩極格局隨之瓦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及其影響總體特征:經濟十多年的對話、判斷和斗爭,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fā)展。(只是發(fā)展趨勢)具體表現: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成為惟一的超級大國,極力構筑以自己為主導的單極世界。1993年歐盟正式成立,隨實力的不斷增強,歐盟的國際地位也不斷提高。日本加速謀求政治大國地位,極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俄羅斯聯邦取代蘇聯在聯合國的地位,并擁有足以與美國相匹敵的軍事實力。隨經濟的不斷好轉,其國際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