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橋初步施工組織設計_第1頁
某大橋初步施工組織設計_第2頁
某大橋初步施工組織設計_第3頁
某大橋初步施工組織設計_第4頁
某大橋初步施工組織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4第二章 編制依據(jù)5第三章 工程概況7一、工程建設意義7二、工程規(guī)模、技術標準7三、橋梁結構8四、工程主要數(shù)量12五、環(huán)境因素13六、工程項目劃分22第四章 施工準備工作計劃23一、管理準備23二、技術準備23三、資源準備24四、現(xiàn)場準備24第五章 工程施工總體部署27一、原則和總體構思27二、施工管理組織機構27三、施工階段任務劃分28四、施工順序28第六章 大型臨時工程30一、總體概述30二、大型臨時設施工程表39第七章 主要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41一、總體概述41二、鉆孔灌注樁施工43三、承臺施工 57 四、墩身施工67 五、主塔施工70六、主梁與斜拉索施工 86 七

2、、江中引橋上部結構施工125 八、陸上引橋及匝道上部結構施工133 九、橋面系及附屬結構工程施工156 第八章 施工進度計劃 157 一、編制原則與總體思路157 二、主要分項工程施工周期分析157 三、施工進度計劃網(wǎng)絡圖158 第九章 施工總平面圖159 一、說明159二、施工總平面圖159 第十章 各項資源需要量及進場計劃160一、勞動力需要量及進退場計劃160二、主要材料需要量及進退場計劃161三、主要施工機具、設備需要量及進退場計劃162第十一章 資金需要量計劃166第十二章 季節(jié)性施工的技術保證措施167一、冬季施工安排及質量保證措施167二、雨季施工安排及質量保證措施168三、夏季

3、施工安排及質量保證措施169四、臺風期施工安排及防臺風措施169第十三章 施工進度保證措施170一、技術質量保證措施170二、資源配置保證措施170三、資金保證措施170四、組織保證措施171五、進度目標的動態(tài)管理171第十四章 降低成本的措施172第十五章 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的組織保證措施173一、質量目標173二、工程創(chuàng)優(yōu)計劃173三、質量體系的建立與運行173第十六章 安全施工與職業(yè)健康的組織保證措施178一、安全施工與職業(yè)健康的管理原則178二、安全施工與職業(yè)健康管理體系178三、安全組織機構框圖178四、安全施工與職業(yè)健康管理的具體措施178五、安全施工與職業(yè)健康責任制181六、教育

4、與培訓181七、安全交底181八、航道安全管理181第十七章 文明施工和環(huán)境保護措施188一、文明施工的措施188二、環(huán)境保護的措施190第十八章 擬編制與上報的技術方案清單192附件一 施工總體平面布置圖附件二 施工總體進度計劃網(wǎng)絡圖第一章 編制說明xx市xx縣xx大橋工程位于xx市xx縣xx江入xx江口,是連接xx片區(qū)和三江片區(qū)的一條重要通道,作為xx鎮(zhèn)“帶形城市”空間結構兩條交通軸線之一“陽光大道-xx大橋-江東大道軸線”的重要節(jié)點,起到連接xx組團和三江組團的重要功能。通過與xx江過江通道相接,進一步加強xx鎮(zhèn)、三江片區(qū)與xx市區(qū)的交通聯(lián)系,促進xx城區(qū)一體化發(fā)展,并給xx與烏牛和樂清

5、的聯(lián)絡帶來方便。鑒于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是工程施工全過程中技術、經(jīng)濟和組織等活動的綜合性綱領文件,我部對本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工作非常重視,進場后立即由主要技術負責人擬定了編制目錄,成立編制小組,分工負責,在廣泛收集有關資料、認真領會設計意圖、熟悉暫有的合同條款和技術規(guī)范的基礎上,開展編制工作。由于目前設計圖紙及合同文件未完善,所以在本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施組中的部分內(nèi)容只能在在今后進一步完善。本施工組織設計是項目總體工程施工的指導性文件,在實施執(zhí)行時,對各重要的分部、分項工程,應遵照本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原則,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編制更詳細的專項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

6、工方案,用于具體指導工程的各項施工,以確保工程的質量、安全和進度能達到預期目標。第二章 編制依據(jù)一、本實施性施工組織根據(jù)xx市xx縣xx大橋工程橋梁工程施工圖進行編制。二、本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結合部頒相關規(guī)范、標準以及浙江省相關施工標準與文件進行編制。三、施工組織設計列出的工、料、機具設備等計劃,僅作為指導施工時參考用,不作為最后的供應計劃。其各項數(shù)量如有出入時,應以施工預算中的數(shù)量為準。四、本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以下列文件和資料為依據(jù):1、xx市xx縣xx大橋工程橋梁工程施工圖2、法律法規(guī)2.1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00年1月30日第279號國務院令);2.2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1996

7、年7月5日第71號主席令);3、施工規(guī)范與標準3.1工程測量規(guī)范(gb 50026-93);3.2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8-99);3.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f50-2011);3.4城鎮(zhèn)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cjj1-2008);3.5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cjj2-2008);第三章 工程概況xx大橋工程橋梁結構主要由斜拉橋、江中段引橋、xx段陸上引橋(陸上段主線、a、b、c立交匝道)、三江片陸上引橋和人行梯道橋等幾部分組成。起點從西側的xx片區(qū)樁號dqk0+001.121開始,跨越xx江至東側的三江片區(qū)樁號dqk1+074.689止,主線全長1073.568m

8、,其中主航道斜拉橋長為275m。其中:pzx12pzx14為主航道斜拉橋,位于緊靠西岸側的主河道,采用獨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形式,跨徑布置為150m+125m=275m。一、工程建設意義xx縣xx大橋工程作為xx鎮(zhèn)“帶形城市”空間結構兩條交通軸線之一“陽光大道xx大橋江東大道軸線”的重要過江通道,對進一步改善xx中心片與三江片之間的交通聯(lián)系,緩解xx江三橋、104國道xx江大橋的交通壓力,以及促進xx城鎮(zhèn)建設和三江片區(qū)發(fā)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工程規(guī)模、技術標準本項目起點位于xx尾巖頭附近,向西跨過xx江,終點接三江片楠xx大道和中心大道的交叉口,主線全長1250米,其中橋梁段1075米(包

9、括主橋265米和引橋810米),東岸引道175米。 項目按城市主干道標準建設。橋梁標準斷面為雙向4車道+兩側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寬31米;主橋橫斷面寬34米。主線設計速度采用60公里/小時,楠xx大道及立交匝道設計速度采用40公里/小時,計算荷載為公路級。 主橋采用獨塔雙索面斜拉橋方案,跨徑布置為150米+120米(見圖3.2.1),其中150米跨為通航孔,滿足內(nèi)河四級航道和500噸級海輪通航要求;120米跨非通航孔置輔助墩;引橋采用多跨預應力砼連續(xù)梁。橋梁西側設一喇叭立交,近期三條匝道接入陽光大道,東側跨過環(huán)江大道后落地,與楠xx大道和中心大道交叉口相接。本工程技術標準詳見表3.2.1。表3

10、.2.1xx大橋工程技術標準表項目技術標準公路道路等級城市主干道行車道數(shù)雙向4車道設計速度60km/h設計荷載公路i級橋面橫坡最大4%地震烈度地震設防烈度7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系數(shù)為0.1g。通航凈空要求500t級海輪設計洪水(潮位)頻率特大橋1/300,大、中、小橋涵洞1/100設計基準期100年設計安全等級1.1防撞護欄等級江中段 sa型,中央分隔墩 sam型;陸上引橋 sb型,中央分隔墩 sbm型。耐久性設計環(huán)境糊類別i類三、橋梁結構3.1主橋段橋梁3.1.1橋跨布置主橋斜拉橋跨徑組合為150+125=275m,具體布置見圖3.3.1。圖3.3.1 斜拉橋主橋橋跨布置圖本橋采用雙索面布置

11、,塔墩固結、主梁半漂浮結構體系,邊墩設縱向活動支座。鋼-混疊合梁設有養(yǎng)護行車。主塔采用鉆石型橋塔,主塔塔身總高為102.2米。3.1.2上部結構主梁采用雙主梁式鋼-砼疊合梁,主要輪廓尺寸為:中央分隔帶寬度0.5米,道路中心線處疊合梁總高3.012米,其中鋼結構高2.752米,砼橋面板厚0.26米,頂板設2%橫坡,底板水平。單幅橋鋼-砼疊合梁采用“工”字型雙主梁形式,內(nèi)設3道小縱梁腹板。標準節(jié)段長度取8米,梁上索距取8米,最大節(jié)段重量約260噸,詳見圖3.3.2。圖3.3.2 主梁構造示意圖3.1.3主塔基礎構造承臺順橋向尺寸21.5米,橫橋向尺寸54.25米,厚度5.0米,兩端無尖角,以減少對

12、水流的影響。承臺采用c35砼。主塔基礎采用22根直徑為2.5米的鉆孔灌注樁基礎,采用c30水下砼。樁基持力層在基巖,樁長49.5米,詳見圖3.3.3、3.3.4。索塔樁基采用鋼管樁平臺施工,承臺采用鋼板樁圍堰施工。 圖3.3.3 主塔基礎示意圖 圖3.3.4 主塔承臺平面示意圖3.1.4邊墩及基礎 邊墩連接主橋和引橋,邊墩引橋江中段連接預應力連續(xù)箱梁,雙幅,總寬為31米,邊墩橋墩橫橋向5.0米,順橋向寬度3.0米,空心墩。主橋邊支座直接支承在墩頂。邊墩承臺為啞鈴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順橋向尺寸8.2米,橫橋向尺寸24.8米,承臺厚度3.1米,承臺采用c30砼。下設0.1米厚c20砼墊層。承臺下布

13、置直徑2.0米的鉆孔樁8根。詳見3.3.5、3.3.6。圖3.3.5 主橋邊墩承臺樁基平面示意圖圖3.3.6 邊墩墩柱承臺示意圖3.2江中引橋段橋梁3.2.1 江中引橋上部結構從主橋邊墩起跨徑布置為324米(預應力砼連續(xù)箱梁64.75m+64.75m+64.75m+64.75m+65m),江中引橋標準橋寬31米,采用分幅結構連續(xù)箱梁,并排兩個單箱雙室箱梁,每個箱梁寬15.35米,底寬7.35米,挑臂3.0米厚0.2-0.55米,頂板厚0.26米,底板厚0.22米,三道腹板均厚0.4米,斜腹板形式,頂板布置頂板橫向預應力束,江中引橋標準段斷面詳見圖3.3.7。圖3.3.7 江中引橋橫斷面3.2.

14、2江中引橋下部結構江中引橋橋墩需與上部結構相結合,其外形、構造需考慮其江中橋面高度,選擇適當?shù)母邔挶刃问?,并滿足江中引橋的整體效果,同時必須考慮江中橋墩的防撞要求,因此,對于江中引橋,結合上部結構分幅式結構,選擇頂部外展的“y”型獨柱結構,其外形效果及受力性能均能滿足要求。構造尺寸:立柱底矩形尺寸5.0米x3.0米,空心墩,上部成花瓶形,外觀美觀,江中引橋每墩布置兩個,承臺埋置現(xiàn)狀江底之下。,每個立柱下布置6根直徑2.0鉆孔灌注樁,詳見圖3.3.8。圖3.3.8 江中引橋下部結構橫斷面四、工程主要數(shù)量圖3.3.9 工程主要數(shù)量表細目單位部位合計主橋江中引橋三江片引橋xx片引橋人行梯道鉆孔灌注樁

15、m1876.0 3120.0 3150.0 7000.0 1120.0 16266.0 承臺m36962.1 3125.2 1071.3 2987.4 216.0 14362.0 下部結構m31505.7 1881.0 1232.2 1930.5 329.6 6878.9 主塔m35111.4 0.0 0.0 0.0 0.0 5111.4 混凝土防撞護欄m3110.0 390.0 220.2 939.5 0.0 1659.7 砼橋面鋪裝m29625.0 9418.6 2889.6 9812.0 1342.2 33087.4 瀝表橋面鋪裝m26325.0 7933.0 2889.6 9812.0

16、 0.0 26959.6 預制混凝土板m31462.8 0.0 129.0 0.0 0.0 1591.8 預制砼箱梁0.0 0.0 920.8 0.0 0.0 920.8 現(xiàn)澆砼箱梁m30.0 8769.7 0.0 4263.7 0.0 13033.4 鋼箱梁t2934.8 0.0 427.3 0.0 378.8 3740.8 鋼拉索t334.0 0.0 0.0 0.0 0.0 334.0 普通鋼筋t4219.8 2564.8 976.2 4461.6 170.5 12392.9 預應力鋼筋t159.0 453.0 162.1 67.4 0.0 841.5 五、環(huán)境因素5.1氣象本工程區(qū)域屬來

17、熱帶海洋性季見氣候,具有溫和、濕潤、多雨的特點。根據(jù)xx站(1951-2006年)實測資料統(tǒng)計分析,本地區(qū)氣象特征如下:5.1.1氣溫多年平均氣溫 18;累年極端最高氣溫 39.6;累年極端最低氣溫 -4.50;最高月平均氣溫 28.0;最低月平均氣溫 7.80;5.1.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 1721.0mm;年最大降水量: 2919.8mm;年最小降水量: 1103.0mm;日最大降水量: 392.70mm;多年日最大降水量25mm的降水日數(shù)年平均為18.5d。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的64.7%。5.1.3風況根據(jù)xx氣象臺(1951-2006年)資料統(tǒng)計,xx地區(qū)常風向為ese風

18、,次風向為e向,其頻率分別占14.3%和12.1%;強風向為s向,次強風向為e向,最大極值風速為25.0m/s,詳見表3.5.1。本地區(qū)風向的季節(jié)性變化大,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2月多為西北風,頻率為14%-23%;3-6月盛行ese風,頻率為21%-23%;7-9月以e風為主,頻率為14%-23%。表3.5.1 xx氣象臺(1951-2006年)測風資料表風向平均風速(m/s)最大風速(m/s)頻率(%)風向平均風速(m/s)最大風速(m/s)頻率(%)n2.185s2.5nne2.472ssw2.2ne2.291sw1.6ene3.2182wsw1.7e3.42512.1w2.1ese3.1

19、1414.3wnw3.1se2.4186nw2.9sse2.3121nnw2.05.1.4霧況本地區(qū)多為輻射霧,其次為平流霧。年最多霧日數(shù) 44d;年最少霧日數(shù) 2d;平均有霧日數(shù) 20.7d;5.1.5相對濕度由于受海洋氣候影響,xx區(qū)域內(nèi)平均濕度較大,均在80%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6月正值梅雨季節(jié),相對濕度最高,月平均為89%,12月氣候干燥,相對濕度為最小,月平均為74%。5.1.6臺風xx地區(qū)每年均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臺風的襲擊,根據(jù)對xx地區(qū)1990-2010年地面氣象觀測資料的統(tǒng)計,影響xx的臺風(指發(fā)生8級以上大風或暴雨時,下同)共有40個,約占期間臺風總數(shù)(285個)的

20、14.0%,年平均影響數(shù)約2.1個(見表3.5.2)。從表中可以看出,影響xx地區(qū)的臺風個數(shù)在近5年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影響xx地區(qū)的臺風集中發(fā)生在7-9月,共有35個,占臺風影響總數(shù)的83.3%。另外,出現(xiàn)大風的臺風個數(shù)全部發(fā)生在6-9月份;出現(xiàn)暴雨的臺風個數(shù)集中發(fā)生在7-9月份,共有25個,占臺風影響總數(shù)的59.9%。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個數(shù)4230211201年份20002001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990-2010個數(shù)22053334242表3.5.2 xx1990-2010年臺風影響個數(shù)

21、根據(jù)登陸和影響中國的熱帶氣旋主要來自西太平洋海區(qū),每年5-11月份是熱帶氣旋影響期。西太平洋洋面產(chǎn)生的熱帶氣旋主要有三條路徑:5-6月以西移路徑為主,對海南、廣東和廣西沿海地區(qū)影響較大;7-9月以西北登陸路徑為主,影響廣東東部、福建及浙江地區(qū);10月之后轉向路徑為主,影響東北和日本地區(qū)。5.2水文5.2.1潮汐(1)潮汐性質xx江是xx江第二支流,河流縱橫xx縣境,主流發(fā)源于括蒼山脈北支大青崗南坡。干流總長139.92km,河流落差1030m,平均比降為0.741%,支流呈扇形分布,左岸支流河短流急,右岸支流河長彎多。xx江口進入感潮河段,自塘灣起河流蜿蜒,南流徑古廟、沙頭、峙口、上塘、東岸、

22、黃田、三江等鄉(xiāng)鎮(zhèn),在xx鎮(zhèn)清水埠河口匯入xx江,下游河長34.6km,河寬375-700m不等,越至河口泥沙淤積嚴重。xx江下游段,由于潮水影響,不停沖刷兩岸,平常平水潮每天二漲二落,流速最大保持1.5-2.0m/s,枯水期大潮水漲潮時,流速最大可達3.0-3.5m/s,落潮時,除洪水期影響流速2.5-3.0m/s之外,一般最大速度1.0-1.5m/s。河口是個暴漲不暴落的位置。由于河口擴散程度大,水勢較平穩(wěn)。(2)潮汐特征值xx江口距江心寺最近距離為2200m,口門處的潮位特征值可參考江心寺潮位站的資料,其潮汐特征值(85國家基面,下同)見表3.5.3。表3.5.3 xx江心嶼站潮汐特征值參

23、數(shù)單位特征備注平均海平面m0.64歷年最高潮位m5.53歷年最低潮位m-2.16歷年平均最高潮位m2.59歷年平均最低潮位m-2.15歷年平均潮差m3.92歷年最大潮差m6.06平均漲潮歷時4小時48分平均落潮歷時7小時38分(3)設計水位設計高水位: 3.59m(高潮累積頻率10%)設計低水位: -1.91m(低潮累積頻率90%)50年一遇高潮位 5.31m;50年一遇低潮位 -2.76m;100年一遇高潮位 5.63m;5.2.2潮流根據(jù)xx大橋河流漂流測量技術報告,表面流速、流向測量成果見3.5.4、3.5.5。表3.5.4 表面流速、流向測量成果表(漲潮)流向線起始時間整段歷時(s)全

24、長(m)潮位(m)平均流速(m/s)最大流速(m/s)最小流速(m/s)歷時(s)距離(m)流速歷時(s)距離(m)流速漲潮上游9:1511201122.41.871.002026.81.342014.70.74漲潮下游8:15940793.81.020.842023.81.19206.70.34表3.5.5 表面流速、流向測量成果表(落潮)流向線起始時間整段歷時(s)全長(m)潮位(m)平均流速(m/s)最大流速(m/s)最小流速(m/s)歷時(s)距離(m)流速歷時(s)距離(m)流速漲潮上游13:22840583.81.750.702022.81.14203.40.17落潮上游13:46

25、500151.21.580.302011.60.58201.60.08落潮上游14:06920576.00.630.622027.51.38203.20.16落潮下游14:57780427.4-0.010.552023.21.16201.60.08落潮下游15:181260853.0-0.100.682020.81.04200.80.045.3地質5.3.1地形、地貌場地位于xx縣xx鎮(zhèn)和三江片區(qū),橫跨xx江,包括陸域和水域。擬建橋梁地貌類型由東往西可分為沖海積平原區(qū),海岸帶,山前沖海積平原區(qū)及丘陵。三江片區(qū)地貌類型為沖海積平原區(qū),現(xiàn)主要為菜田和農(nóng)田,地勢平坦,地面標高3.00m左右,臨江側為

26、海堤,堤寬約4m左右,堤中建造水閘一座,水閘內(nèi)側為人工開挖河道,河流最寬處約10m左右;海岸帶分為海岸地貌、潮間帶及水下岸坡,寬約525m,從東往西地勢漸變低,泥面高程-0.80-17.20m,其中西側里程k0+300k0+425m段為主航道,屬水下岸坡,標高-6.5-17.2m,水深約1020m左右,水流較急;k0+425k0+750m段標高-1.5-6.5m,坡度小于6;k0+750k0+825m段標高-0.8-1.5m,地勢較平坦,表部淤積。江兩側為堤壩,西邊零星分布小碼頭,西側橋頭處基巖出露,巖性為英安玢巖,巖質堅硬、致密。xx片沖海積平原區(qū)地勢較平坦,現(xiàn)主要為民房、廠房及少量農(nóng)田,地

27、面標高一般3.55.0m左右;丘陵地形起伏較大,最大標高49.45m,覆蓋層厚度不大,植被較發(fā)育,坡度一般2030,局部基巖出露,巖性主要為安山玢巖、英安玢巖和晶屑玻屑熔結凝灰?guī)r。5.3.2工程地質層的劃分及特性根據(jù)施工圖紙揭示,按照野外鉆探編錄,室內(nèi)巖土試驗成果,地層的成因時代,將勘探深度72.25m以淺地基巖土分為7個工程地質層組,細分為13工程地質亞層,1個夾層,現(xiàn)從上往下分述如下:1-0層:雜填土(q4me)色雜,以灰黃色為主,松散,成分主要由生活垃圾、碎石、礫石及粘性土組成,表部局部為混凝土面板或夾塊石,成分較雜,性質差。該層主要分布于xx片近江地段, 本次勘察zk18孔揭示,層厚0

28、.50m。1-1層:粘土(q43al-l)灰黃色,軟可塑,無層理,偶含fe、mn質氧化斑,表部含植物根莖,有光澤,干強度高,韌性高。中偏高壓縮性,力學性質性質一般,頂部約0.3m左右為耕植土。該層主要分布于zk1zk7孔一帶,厚度0.802.20m,頂板標高2.702.94m。2-1層:淤泥夾粉砂(q42m)灰色,流塑,無層理,夾少量粉砂薄層或團塊,砂含量一般1020%,土質不均,局部以淤泥為主或砂含量較高,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高壓縮性,力學性質差。該層主要分布三江片地段(zk1、zk3zk8孔揭示),厚度1.204.90m,頂板標高1.022.13m。2-2層:中砂(q42al-

29、m)灰色,松散稍密,飽和,含少量粘性土團塊或薄層,粘性土含量一般1020%,土質不均,局部為粉砂或細砂,搖震反應中等迅速。中壓縮性,力學性質尚可。該層主要分布于三江片及江中地段,厚度4.1016.00m,頂板標高-4.100.64m。2-4層:淤泥 (q42m)灰色,流塑,鱗片狀,片徑24mm,偶含貝殼碎屑,局部夾少量粉砂團塊,土質不均,有光澤,干強度高,韌性高。高壓縮性,力學性質差。該層主要分布于三江片及江中地段,厚度4.7016.70m,頂板標高-16.40-8.20m。3-1層:淤泥質粘土(q41m)灰色,流塑,鱗片狀,片徑12mm,偶含貝殼碎屑,局部夾少量粉砂團塊或薄層,土質不均,有光

30、澤,干強度高,韌性高。高壓縮性,力學性質較差。該層主要分布于三江片及江中地段,厚度8.1018.60m,頂板標高-25.40-19.18m。3-2層:粉質粘土(q41m)灰色,軟可塑,鱗片狀,片徑12mm,局部無層理,偶含貝殼碎屑,局部底部夾粉砂薄層,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中高壓縮性,力學性質一般。該層主要分布于江中地段(zk7zk14孔揭示),厚度1.507.40m,頂板標高-37.30-32.80m。3-3層:中砂(q41al-m)褐灰色,稍密,飽和,無層理,砂含量7585%,含少量粘性土,搖震反應中等迅速。中壓縮性,力學性質較好。該層僅zk1孔分布,厚度2.40m,頂板標高-3

31、3.86m。5層:卵石(q32al-m)灰淺灰色,中密,頂部一般呈稍中密,卵石、圓礫母巖成分為凝灰?guī)r,中風化,次圓狀,卵石粒徑一般2080mm,大者達120mm以上,含量一般5070%,局部達85%以上,礫石粒徑一般520mm,含量1025%,砂含量510%,其余為粘性土,土質不均,局部為含粘性土圓礫(圓礫)。低壓縮性,力學性質較好。 該層全場分布,厚度3.6521.60m,頂板標高-34.90-42.45m。5層:粘土(q32m)灰色,軟塑,無層理,含有機質條紋,有光澤,干強度高,韌性高。中偏高壓縮性,力學性質一般。該層呈夾層形式局部分布于5層卵石中,厚度0.601.55m,頂板標高-44.

32、85-51.46m。 6層:粘土(q31m)淺灰色,可塑,無層理,偶含有機質及少量粉砂,有光澤,干強度高,韌性高。中壓縮性,力學性質較好。該層主要分布于三江片及江中地段,厚度0.504.60m,頂板標高-58.60-54.97m。7層:含粘性土卵石(q22al)灰黃色,中密,卵石、圓礫母巖成分為凝灰?guī)r,中風化,次圓狀,卵石粒徑一般2060mm,大者達100mm以上,含量一般5065%,局部達80%以上,礫石粒徑一般520mm,含量1525%,砂含量510%,其余為粘性土,土質不均,局部為圓礫。低壓縮性,力學性質較好。 該層主要分布于三江片及江中地段,厚度1.0013.00m,頂板標高-61.1

33、6-55.28m。9-2c層:強風化晶屑玻屑熔結凝灰?guī)r(j3x)紫灰色,表部氧化呈灰黃色,巖石風化強烈,裂隙發(fā)育,裂隙面覆蓋fe、mn質氧化膜,巖芯呈碎塊狀,錘擊易碎,力學性質較好。該層于主墩zk14、zk15孔揭示,厚度0.40m,頂板標高-46.50-44.80m。9-3b層:中等風化英安玢巖青灰紫灰色,斑狀結構,塊狀構造,巖石節(jié)理較發(fā)育,節(jié)理面覆蓋fe、mn質渲染,巖質堅硬、致密,錘擊不易碎,巖芯呈柱狀, rqd=6075%,力學性質良好。該層最大厚度10.30m,頂板標高5.39m。9-3c層:中等風化晶屑玻屑熔結凝灰?guī)r(j3x)紫紅色,凝灰結構,塊狀構造,巖石節(jié)理較發(fā)育,節(jié)理面覆蓋f

34、e、mn質渲染,錘擊不易碎,巖芯呈碎塊狀短柱狀,節(jié)長2060cm不等, rqd=5075%,力學性質良好。該層厚度2.9510.40m,頂板標高-65.40-45.20m。9-4c層:微風化晶屑玻屑熔結凝灰?guī)r(j3x)紫紅色,凝灰結構,塊狀構造,巖石節(jié)理不甚發(fā)育,巖質新鮮堅硬,錘擊不易碎,巖芯完整,呈長柱狀,節(jié)長3060cm不等, rqd=8595%,力學性質良好。該層頂板標高-55.60-54.50m。5.3.3不良地質及特殊巖土根據(jù)施工圖紙揭示,勘察場區(qū)三江片為海積平原區(qū),地形平緩;xx鎮(zhèn)段橋頭處靠近山體,坡度為2030左右,地形相對較陡,山體邊坡植被較發(fā)育,覆蓋層厚度不大,現(xiàn)場調(diào)查未發(fā)現(xiàn)

35、邊坡崩塌現(xiàn)象,邊坡目前基本穩(wěn)定;河岸、河堤邊坡基本穩(wěn)定,總體場區(qū)現(xiàn)狀地質災害不發(fā)育,場區(qū)穩(wěn)定性較好??辈靺^(qū)內(nèi)的特殊性巖土主要為軟土,為全新世中晚期濱海、淺海相沉積的灰色淤泥、淤泥質土??辈靺^(qū)內(nèi)軟土層除xx江靠山側附近基巖出露區(qū)缺失外,其它地段均連續(xù)分布,其厚度大處達30m,底板標高變化較大。三江片陸域軟土上部發(fā)育有厚1.20m左右的硬殼層(軟可塑狀粘土)。軟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平均值見表3。軟土的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高,具有觸變、蠕變和流變等不良工程地質特性,工程地質條件極差。該區(qū)軟土的滲透系數(shù)水平方向kh=2.08e-73.97e-7cm/s,垂直方向kv=1.48e-73.41e-7

36、cm/s,說明軟土層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滲透性能弱。綜上所述,全區(qū)軟土分布廣泛,厚度變化大,高壓縮性,工程地質性質差,具觸變、蠕變和流變等不良特性,鉆孔樁施工時可能存在軟土的縮徑等不良工程地質問題。5.3.4場地工程地質分析與評價地基巖土分析與評價勘探深度72.25m以淺揭示的地基巖土共劃分為7個工程地質層組,細分為13工程地質亞層,1個夾層,主要為海相與沖海積相地層沉積組合,三江片區(qū)、xx江段各單元層的分布總體較穩(wěn)定,1-0層雜填土主要分布于xx片區(qū)場地表部,土質不均,成分雜;1-1層灰黃色粘土性質一般,主要分布于三江片區(qū);上部土層除2-2層中砂性質尚可外,2-1層淤泥夾粉砂、2-4層淤泥高

37、壓縮性,力學性質差;中部3-1層淤泥質粘土、3-2層粉質粘土高壓縮性,力學性質較差一般,3-3層中砂中壓縮性,力學性質較好,局部分布;中下部5層卵石、7層含粘性土卵石分布較穩(wěn)定,厚度較大,低壓縮性,力學性質較好,5層粘土中偏高壓縮性,力學性質一般,以夾層形式局部分布于5層卵石中;6層粘土厚度較小,中壓縮性,力學性質尚可,局部分布;9層風化基巖性質好,其中9-2層強風化基巖厚度小,9-3層、9-4層性質良好,厚度大,頂板埋深起伏(9-3層中等風化基巖頂板標高-65.405.39m),其中xx片近江橋頭處基巖出露,主墩處基巖埋深適中(鉆孔揭示頂板埋深41.1042.90m,頂板標高-45.20-4

38、6.90m),因此,xx片橋頭處及主墩位置9-3層中等風化基巖可作為擬建橋梁的持力層。綜上分析可知:三江片及江中段(三江片至主墩段)中上部土層性質差較差,下部5、7層卵石(含粘性土卵石)性質較好,厚度大,分布較穩(wěn)定,為該區(qū)段橋梁較好的樁基持力層;主墩及xx近江段基巖埋深較淺,局部出露,性質良好,為該區(qū)段橋梁良好的持力層。六、工程項目劃分本工程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劃分根據(jù)cjj 2-2008城市橋梁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以及局相關工程項目劃分的文件要求進行編編。6.1劃分原則6.1.1單位(子單位)工程按照工程的結構部位或特點、功能、工程量進行劃分;分部工程按照規(guī)模以及工程復雜情況依據(jù)材料種類、工藝

39、特點、施工工法進行劃分。6.1.2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中按照主要工種、材料、施工工藝劃分分項工程,分項工程由若干檢驗批組成。6.1.3檢驗批根據(jù)施工、質量控制和專業(yè)驗收進行劃定。6.2劃分細目根據(jù)本工程特點以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本合同段只劃分一個單位工程。分部工程由地基與基礎、墩臺、橋跨承重結構、支座以及橋面系組成。分項工程由根據(jù)分部工程的具體結構形式進行劃分,進場后將編制詳細的工程項目劃分表。第四章 施工準備工作計劃本工程施工準備工作計劃按照下述總體思路進行:1、 進行工程分析,通過現(xiàn)場勘察與現(xiàn)行施工技術進行比較,確定本項目的施工特點、難點、重點、創(chuàng)新點以及亮點。2、 項目責任分析:根據(jù)項目工

40、程實際情況,詳細查閱與業(yè)主等上級單位簽訂的各項合同、協(xié)議等,對本項目合同責任、社會責任、經(jīng)營責任進行分析。3、 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根據(jù)實施性施工組織總體要求,進一步對工程周邊環(huán)境進行詳細的調(diào)查,包括自然因素調(diào)查與社會因素調(diào)查等。4、 確定項目管理目標、原則與計劃:根據(jù)上述各項的調(diào)查與分析,確定本項目的管理目標、原則與計劃,包括管理準備、技術準備、資源準備與現(xiàn)場準備。一、管理準備1、掌握合同,夯實基礎管理詳細查閱與本工程有關的各項合同,夯實基礎管理,作為編制實施工性施工組織設計以及其它相關專項施工組織設計與專項方案的參考依據(jù)。2、人員培訓教育制定人員培訓教育計劃,加強參建人員的整體施工與管理水平,

41、作為第14、15、16章節(jié)相關保證措施編制的依據(jù)。3、質量計劃根據(jù)本項目總體施工要求,確定項目質量工作計劃以及質量目標,作為第15章節(jié)相關保證措施編制的依據(jù)。4、成本計劃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的使用量比較大,一般情況下材料占總合同額的70%左右,如何有效合理的進行成本控制,必須進行詳細的規(guī)劃,作為第14節(jié)相關保證措施編制的依據(jù)。二、技術準備1、熟悉合同技術規(guī)范熟悉本項目涉及各合同以及相關技術、規(guī)范要求,了解項目各個控制要求以及強制性要求等,為項目管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全面掌握合同技術規(guī)范是項目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成本控制的必要工作之一。2、實施性施組編制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明確本工程總體實施方案

42、,確定項目總體施工進度計劃,規(guī)劃項目施工總體平面布置。為保證項目施工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確定各控制項目的保證措施。實施性施工組織中必須明確本工程需研究的關鍵技術課題以及需進行技術總結的專題,根據(jù)施工進展情況開展各項技術研究與總結工作。3、單項施組編制單項施組的編制是在實施性施組的大框架下進一步細化各單項施工總體安排,對于實施性施組中已涉及的項目可以進行細化與補充,也可以根據(jù)單項工程實施情況增加必要的內(nèi)容。4、基礎試驗工作做好工程項目前期各項試驗工作,并根據(jù)合同要求配備試驗人員,按照工程總體施工進度計劃進行各項試驗管理工作。5、測量工作因本項目涉及水上測量以及斜拉橋塔柱測量放樣等難度大、精度要求

43、高等情況,詳細審閱圖紙,進行實地勘察,確定項目各項測量工作內(nèi)容與計劃。6、施工工藝標準化將各分項工程施工按照工序進行詳細劃分,并制定嚴格的施工工藝要求與驗收制度,確保各分項工程施工達到標準化施工。三、資源準備根據(jù)項目總體施工計劃,合理安排勞動力,材料的進場、資金、機具準備等階段性配備。四、現(xiàn)場準備做好施工便道、棧橋、場地、水、電、通訊、臨時工程(設施)等的準備工作,為項目開工打下良好的基礎。表4.1-1 施工準備工作計劃表序號施工準備項目簡要內(nèi)容負責部門負責人起訖時間備注技術準備組織人員學習合同條款和技術規(guī)范、對圖紙進行研究核對,參加設計技術交底和現(xiàn)場交樁,了解設計意圖和設計要求,沿線踏勘,了

44、解現(xiàn)場情況;工程部田加奇2012.062012.072選擇施工方案,確定施工方法,進行施工設計質檢部董耀文2012.062012.073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標后預算質檢部經(jīng)營部董耀文2012.062012.074協(xié)調(diào)與建設單位、監(jiān)理的關系,明確監(jiān)理流程工程部王國齊2012.062012.085勞動組織準備建立施工組織機構工程部王國齊2012.062012.076合理設置施工作業(yè)隊組工程部王國齊2012.062012.077施工力量的集結進場和培訓工程部安保部田加奇2012.062012.088向施工班組和操作工人進行開工前的技術交底工程部安保部田加奇2012.062012.079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工程部王國齊2012.062012.0810物資準備根據(jù)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進度安排制定需要量計劃材料部工程部王吉先2012.062012.0811進行施工材料料源調(diào)查,確定施工用材,確認材料質量,與有關單位簽訂供貨合同材料部王吉先2012.062012.0812擬訂運輸計劃和運輸方案材料部王吉先2012.062012.0713按施工平面圖要求組織物資按計劃時間進場,在指定地點按規(guī)定方式進行儲存或堆放,隨時提供給工程使用材料部王吉先2012.062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