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換熱器的選用和設計化工原理課程設計_第1頁
列管式換熱器的選用和設計化工原理課程設計_第2頁
列管式換熱器的選用和設計化工原理課程設計_第3頁
列管式換熱器的選用和設計化工原理課程設計_第4頁
列管式換熱器的選用和設計化工原理課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 列管式換熱器的選用和設計 蘇州科技學院天平學院 班級:應 化11-21 姓名:莊 國 強 指導老師:楊 蘭 2013-6-20前言 本書是根據(jù)化工原理設計課題“列管式換熱器的選用和設計”編寫而來的。針對這個課題,我們通過一學期的理論學習,網上查閱,資料圖紙相結合的方式對列管式換熱器的各個零部件及其具體結構,加工制造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為這次課程設計和本書的編寫奠定了基礎。在不同溫度的流體間傳遞熱能的裝置稱為熱交換器簡稱為換熱器。在換熱器中至少要有兩種溫度不同的流體一種流體溫度較高放出熱量另一種流體則溫度較低吸收熱量。隨著我國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能源利用,開發(fā)和節(jié)約的要求不

2、斷提高因而對換熱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換熱器的設計,制造,結構改進及傳熱機理的研究十分活躍一些新型高效的換熱器相繼問世。隨著換熱器在工業(y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換熱器的類型也多種多樣不同類型的換熱器各有優(yōu)缺點性能各異。 本書共分為十個部分:第一部分緒論,主要是對列管式換熱器的介紹。第二部分是任務書。第三部分選擇換熱器。第四部分:工藝計算第五部分:工藝結構。第六部分:核算換熱器。第七部分:參數(shù)總結。第八部分:涉及感想。第九部分:參數(shù)解釋。第十部分:參考書目。第十一部分:自己設計的換熱機圖紙。 由于本人知識有限,經驗不足,書中一定存在不少缺點錯誤,望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指正意見。 作者:莊國強 目錄一、

3、緒論5二、課程設計任務書71.設計任務及條件72.設計項目及內容73.設計結果及要求7三、設計方案和簡介81.換熱器類型的選擇82.管程安排83.確定物性數(shù)據(jù)8四、工藝計算91.熱流量92.平均傳熱溫度93.傳熱面積94.冷卻水用量9五、工藝結構設計101.管徑與管內流速102.管程數(shù)和傳熱管數(shù)103.平均傳熱溫差校正及殼程數(shù)104.傳熱管排列和分程方法115.殼體內徑116.筒體直徑核計算117.折流板118.接管129.其他附件12六、換熱器核算131.熱流量核算132.壓力降核算15七、熱換器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一覽表17八、設計評價19九、符號說明21十、參考書目23十一附件一. 緒

4、論換熱器是在工業(yè)生產中實現(xiàn)物料之間熱量傳遞過程的一種設備,故又稱熱交換器。它是化工、煉油、動力和原子能及許多工業(yè)部門廣泛應用的一種通用設備,是保證工藝流程和條件,利用二次能源實現(xiàn)余熱回收和節(jié)約能源的主要設備。在化工廠換熱器約占總投資的1020%;由于工藝流程不同,生產中往往進行著加熱、冷卻、蒸發(fā)或冷凝等過程。通過換熱器熱量從溫度較高的流體傳遞給溫度較低的流體,以滿足工藝需求。管殼式換熱器(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又稱列管式換熱器。是以封閉在殼體中管束的壁面作為傳熱面的間壁式換熱器。這種換熱器結構較簡單,操作可靠,可用各種結構材料(主要是金屬材料)制造,能在高

5、溫、高壓下使用,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類型。 根據(jù)冷熱流體換熱方式的不同可將換熱器分為混合式換熱器、蓄熱式換熱器和間壁式換熱器。其中以間壁式換熱器應用最為廣泛,型式也最為多樣。按換熱器傳熱面形狀和結構的特點,間壁式換熱器又可分為管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和特殊式換熱器三類。列管換熱器主要特點: 1、耐腐蝕性:聚丙烯具有優(yōu)良的耐化學品性,對于無機化合物,不論酸,堿、鹽溶液,除強氧化性物料外,幾乎直到100都對其無破壞作用,對幾乎所有溶劑在室溫下均不溶解,一般烷、徑、醇、酚、醛、酮類等介質上均可使用。2、耐溫性:聚丙烯塑料熔點為164-174,因此一般使用溫度可達110-125。3、無毒性:不結垢,不污染介

6、質,也可用于食品工業(yè)。4、重量輕:對設備安裝維修極為方便。列管式換熱器是化工生產中常用的一種換熱設備, 結構簡單, 適應性強; 單位體積所具有的傳熱面積大并傳熱效果好; 而且種類多, 型號全。 二.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一、設計任務及條件某化工廠在生產過程中,需將純苯液液體從80冷卻到55,其流量為21000kg/h,冷卻介質采用35的循環(huán)水。要求換熱器的管程和殼程壓降不大于10kpa,試設計能完成上述任務的列管換熱器。名稱苯循環(huán)水密度kg/m3828.6992.6比熱kj/(kg)1.8414.174導熱系數(shù)w/(m)0.1290.632黏度ns/m20.3521030.67103二、設計

7、項目及內容1 設計方案:選擇換熱器類型2 工藝計算:確定換熱器型號3 結構設計:確定設備工藝尺寸4 繪制圖紙:換熱器工藝條件圖三、設計任務及條件1.說明書:封面、目錄、課程設計任務書、設計方案簡介、設計條件及主要物性參數(shù)值、工藝計算、工藝結構設計、設計結果一覽表、設計評述、參考文獻和主要符號說明。2.圖紙:換熱器工藝條件圖(a2),包括設備的主要工藝尺寸、技術特性表和管口表。三. 設計方案簡介一、設計方案的確定1.換熱器類型的選擇 兩流體溫度變化情況:熱流體進口溫度80,出口溫度55冷流體進口溫度35,出口溫度43(根據(jù)設計經驗,選擇冷卻水的溫升為8)從兩流體溫度來看,估計換熱器的管壁溫度和殼

8、體壁溫之差不會很大,因此初步確定選用固體管板式換熱器。2. 管程安排從二種物流的操作看出,應使苯走管程,循環(huán)水走殼程,但由于循環(huán)冷卻水較易結垢,若流速忒低,將會加快結垢,綜合考慮,應使循環(huán)水走管程,苯走殼程。這樣可以提高冷卻效果,便于苯通過殼程向空氣中散失。3.確定物性數(shù)據(jù)定性溫度:一般氣體和低粘度流體可取流體進出口溫度的平均值。純苯的定性溫度為:t= =67.5冷卻水的定性溫度為:t= =39密度kg/m3比熱導熱系數(shù)黏度ns/m2苯828.61.8410.3521030.129循環(huán)水992.64.1740.671030.632四. 工藝計算1.熱流量q=whcpo(t1-t2)= 1.84

9、1103(80-55)=2.685105w2.平均傳熱溫度苯80 55 冷卻水43 353. 傳熱面積根據(jù)流體情況,參照有關資料 假設k估=450w/(m2) 2.685105/(45025.9) = 23 m24. 冷卻水用量wc = = 2.685105/4.174103(43-35) =8.05 kg/s = 28975 kg/h五. 工藝結構尺寸1. 管徑與管內流速選用 25mmx2.5的碳鋼管。取管內流速2. 管程數(shù)和傳熱管數(shù)管內徑:d=0.025-0.005=0.02nc = = = 52(根) 按單程換熱計算,管束長度l為l = = = 5.3(m)按單程管設計,傳熱管過長,宜采

10、用多管程結構。根據(jù)設計實際情況采用標準設計,取傳熱管長l=3m,則該換熱器管程數(shù)為np = (管程)傳熱管總根數(shù) n = = 104(根)3.平均傳熱溫差校正及殼程數(shù)由書化工原理查得 = 0.94平均傳熱溫差tm = tm = 0.9427.6 = 25.9由于0.8,故取雙殼程合適4.傳熱管排列和分程方法采用組合排列法,即每程內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兩側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t=1.2 do,則t=1.225=30 (mm)nc= 1.19 = 1.19 =12 (根)分程方法:每一程的管數(shù)應該大致相等,采用平方分法,此方法便于接管。5.殼體內徑采用多管程結構,取管板利用率0.7,則殼體內

11、徑為d = 1.05t = 1.0530 =384.00(mm)圓整可取d400mm6. 筒體直徑核計算殼體內徑d,應等于或大于管板的直徑,所以直徑的計算可以決定殼體的內徑,其表達式為:di=t(ne-1)+2e因為按正三角形排列:ne=1.1=1.1=11取e=1.2d0=1.225=30mm所以di=30(11-1)+230=360mm圓整可取di400mm7.折流板采用圓缺形折流板,取折流板圓缺高度為殼體內徑的25,則切去的圓缺高度為h0.25400100(mm)。取折流板間距b0.3d,則b0.3400 120(mm)可取b=150mm折流板數(shù) nb=傳熱管長/折流板間距-1=3000

12、/150-1=19(塊)折流板圓缺面水平裝配8.接管殼程流體進出口接管:取接管內純苯流速為 u1.0 m/s,則接管內徑為 d1 = = = 0.095(m)取標準管徑為133 mm11mm。管程流體進出口接管:取接管內循環(huán)水流速 u1.5 m/s,則接管內徑為d2= = = 0.081(m)取76mm6.5mm無縫鋼管。9.其他附件本換熱器殼體內徑為400mm,故其拉桿直徑為6 ,最少拉桿數(shù)為4,殼程入口處,應設置防沖擋板 六. 換熱器核算1. 熱流量核算a. 殼程對流傳熱系數(shù) 對圓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凱恩公式當量直徑,由正三角形排列得殼程流通截面積殼程流體流速及其雷諾數(shù)分別為 = = 0.5

13、29 m/sre0 = = = 31131普蘭特準數(shù):pr = = = 5.024粘度校正 = = =1663.5w/(m2)b. 管程對流傳熱系數(shù)rei = = = 14815.9(湍流)普蘭特準數(shù)pr = = =4.42=2858.53w/(m2)c、污垢熱阻和管壁熱阻管外側污垢熱阻管內側污垢熱阻碳鋼在該條件下的熱導率為50 ,所以d、傳熱系數(shù) =460.2(w/(m2)e、傳熱面積裕度計算傳熱面積為:該換熱器的實際傳熱面積為:該換熱器的面積裕度為:傳熱面積裕合適,該換熱器能夠完成生產任務2. 壓力降核算a. 管程流動阻力,由,傳熱管相對粗糙度,查莫狄圖得,流速,所以, 管程流動阻力在允許

14、范圍之內。b. 殼程壓力降,流體流經管束的阻力:管子為正三角形排列取折流擋板間距為z=0.2m流體流過折流板缺口的阻力,總阻力殼程流動阻力也比較合適。計算結果表明,管程和殼程的壓降均能滿足設計條件 七. 熱換器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一覽表設計數(shù)據(jù)結果一覽表參數(shù)管程殼程流量(kg/h)2897521000進口溫度()3580出口溫度()4355壓力(kpa)常壓物性參數(shù)定性溫度()3967.5密度(kg/m3)992.6828.6定壓比熱容(j/(kg))4.1741.841粘度(pas)0.0003520.000670熱導率(w/(m))0.6320.129普朗特數(shù)4.425.024雷諾數(shù)14

15、815.931131設備結構參數(shù)形式固定式臺數(shù)1殼體內徑(mm)400殼程數(shù)2管徑(mm)管子排列正三角形管長(mm)3000材質無縫碳鋼管數(shù)目(根)104折流板數(shù)/個19傳熱面積(m2)24折流板間距/mm200主要計算結果管程殼程流速(m/s)0.50.529表面?zhèn)鳠嵯禂?shù)(w/(m2)2858.31663.5阻力(kpa)2.6236.111傳熱量(w)256000傳熱系數(shù)(w/(m2)460.2裕度%6.6 八設計評價課程設計是化工原理課程的一個總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本門課程及有關選修課程的基本知識去解決某一設計任務的一次訓練。課程設計不同于平時的作業(yè),在設計中需要自己做出

16、決策,即自己確定方案,選擇流程,查取資料,進行過程和設備計算,并要對自己的選擇做出論證和核算,經過反復的分析比較,擇優(yōu)選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設計。 通過課程設計,我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1)查閱資料,選用公式和搜集數(shù)據(jù)(包括從已發(fā)表的文獻中和從生產現(xiàn)場中搜集)的能力; (2)樹立既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與可行性,又考慮經濟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時的勞動條件和環(huán)境保護的正確設計思想,在這種設計思想的指導下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迅速準確的進行工程計算的能力; (4)用簡潔的文字,清晰的圖表來表達自己設計思想的能力。經過簡單的設計計算,以及相關的核算過程??梢员容^出所設計的換

17、熱器大致能滿足生產要求。其中設計時的計算值k=230w/(m2),與校核所得的k=274.7 w/(m2)相差不大,且換熱器的換熱面積303.2m2也有16.3%的裕量,以及最后流動阻力的計算結果都在生產工藝要求的范圍之內。說明這次的換熱器的設計是可以實現(xiàn)工藝生產的。通過這次設計學習,我們需要耐心地計算好每一步,需要學會在不斷地演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查閱資料和聯(lián)系實際來解決這些問題,。要能夠善于前后聯(lián)系,整體上把握好設計的方向??偟膩碚f,這次的設計還是比較成功的。要想設計更好的,更適合工業(yè)化生產的換熱器,那還需要大量查閱資料,不斷積累經驗與相關知識。 九符號說明英文字母因數(shù)d折流板間距,mre雷諾準數(shù)c系數(shù),無量綱a傳熱面積,m2d管徑,mt冷流體溫度,換熱器外殼內徑,mt熱流體溫度,f摩擦系數(shù)u流速,m/sf系數(shù)質量流量,kg/sh圓缺高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