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綜合練習蘇教版_第1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綜合練習蘇教版_第2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綜合練習蘇教版_第3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綜合練習蘇教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綜合練習蘇教版班級:_ 姓名:_1. 記誦山行這首詩,并回答問題。1、這首詩中,你最喜歡哪一句?能說說你的理由嗎?答:_2、詩中首句用“寒”來修飾山,你認為改作“青”或“蒼”好么?為什么?答:_3、詩中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寫作者被楓葉的美麗所吸引。若改作“停車坐愛楓林美”,好么?(提示:想像一下,“楓林晚”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答:_2. 閱讀古詩。塞下曲_,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_。1將詩句補充完整。2這首古詩表達了詩人_的思想感情。3.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1詩中的“佳

2、節(jié)”是指(_)節(jié),現(xiàn)在又被我們稱為(_)節(jié)。2詩中用于表現(xiàn)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逢年過節(jié)便會深深地思念故鄉(xiāng)親人的千古名句是:“_,_.”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边@兩句詩描寫了(_)和(_)的節(jié)日習俗。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_的思念之情。4. 閱讀詩歌,回答問題。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1)這首詩的作者是代詩人。描寫的是季的景色。(2)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以動襯靜、聲色相間運用得十分巧妙。其中“動”指的是,“靜”指的是,“聲”指的是,“色”指的是。(3)對詩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空山”是指山中

3、植被都消失了,“晚來秋”是說氣候炎熱,秋天來晚了。B.最后兩句點明了山間是王孫們的心志所在。C.全詩反映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5. 古詩閱讀。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1這首詩的作者是_代詩人_,描寫的是_時節(jié)的景物。畫面景物有動有靜,靜的景物有_,動的景物有_,詩人從這些景物感受到_到來了。2下列對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蘆芽:蘆葦?shù)哪垩緽.蔞蒿:一種高大的樹木C.欲上:想逆江而上D.河豚:一種有毒的魚3下列對詩句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A.這首詩是作者為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所寫的題畫詩。B.詩人的視線由江邊轉到江中,然后,

4、由江中寫到江岸。C.詩的前兩句詠畫面的景物,后兩句是由畫面景物引起的聯(lián)想。D.這首詩的高妙之處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聯(lián)想點活了畫面,使畫中的景物變得生機勃發(fā),情趣盎然。6. 閱讀詩歌,完成練習。雨后冰心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把水花兒濺起多高。他喊:“妹,小心,滑!”說著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褲子,嘴里說:“糟糕糟糕!”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迸射出興奮和驕傲。小妹妹撅著兩條短粗的小辮,緊緊跟在這泥褲子后面,她咬著唇兒,提著裙兒,輕輕地小心地跑,心里卻希望自己也這么痛快地摔一跤?。ㄓ袆h改)(1)填一填。地踩水地跟在后

5、面地跑地摔一跤(2)“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边@句話把比作神仙,渲染了無比歡樂的熱鬧氣氛。(3)這首詩描寫了一對小兄妹雨后的情景,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的生活。(4)你喜歡詩中的“小哥哥”或“小妹妹”嗎?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7. 課外閱讀。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注釋)悲寂寥:悲嘆蕭條。春朝:春天。排:推開。碧霄:青天。1根據(jù)意思寫詩句。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荒涼,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_2本詩寫白鶴的原因是()A.白鶴充滿活力,敢于逆風飛翔,沖破阻礙,翱翔天際。詩人喜歡白鶴這種樂觀積極的品質。B.白鶴矯健,外

6、觀美麗。詩人喜歡如此美好的事物。3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_8. 課內小閱讀。_,長河漸落曉星沉。_,碧海青天夜夜心。1補充詩句。2這首詩的作者是_代詩人_。3說說下面詞語的意思。曉_應悔_碧海_4寫出三、四句詩的意思:_5古人描寫月亮的古詩很多很多,你來默寫一首吧!_9. 日積月累。憶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_舊曾諳。_紅勝火,_綠如藍。能不憶江南?1把這首詞補充完整。2解釋這首詞中加點的詞。諳:_勝:_藍:_3回答: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_10.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_倍思親。_登高處,_茱萸少一人。1將古詩內容補充完整。2這首詩的作者是_,

7、他是_代著名的詩人。3“獨”的意思是_,“異”的意思是_。4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_節(jié),古人在這一天有_、_、_等習俗。11. 請按下列提示從詩中找出相應的句子。1.使人聯(lián)想到佳木蔥蘢的句子:2.使人聯(lián)想到清江如練的句子:3山行的最后一句“霜葉紅于二月花”,把秋天之美描寫得勝過春天。在你的生活體驗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一處勝過春天呢?談談你的感受吧?。?00字左右)_12.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林中松樹剛洗過澡一身_,松針上一串串雨珠_。小蘑菇鉆出泥土戴一頂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樹下開放。是誰一聲歡叫把雨珠抖落,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1)將下面的疊詞填入語段的橫線上。明明亮亮

8、清清爽爽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松針上一串串雨珠。(2)句把小蘑菇比作,旬把比作蘑菇。(3)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句、句中“斗笠”的含義。句中的“斗笠”指,句中的“斗笠”指。A遮陽光和雨的帽子B指戴著斗笠的孩子們C指小蘑菇的傘面像一頂斗笠13. 古詩品鑒。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1本詩寫于_之際,從詩句中可以了解到此節(jié)日的習俗有_,_。2“歸心歸望積風煙”這句詩中,連用兩個“歸”有什么好處?_3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_溪 邊垂柳把溪水當作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人影給溪水染綠了,釣竿上立著一只紅蜻蜓。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

9、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1文中的比喻句是_,這句話把_比作_。2這首詩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_3這首詩中描寫的景物有:_、_、_、_、_和_。4這首詩有靜、有動,如一幅水墨畫。請把寫“動態(tài)美”的語句畫上“”。14. 課外閱讀。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這首詩中正面寫飛來峰高的詩句是“”;側面寫飛來峰高的詩句是“”。()A.聞說雞鳴見日升、飛來山上千尋塔B.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2這首詩處處寫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實寫眼前景,又比喻。( )A.千尋塔的最高層、政治上的最高決策層B.千尋塔的最高層、山的最高處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A.為實現(xiàn)自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