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滑輪組經(jīng)典習(xí)題25道(含詳細(xì)答案解析)_第1頁
初中物理滑輪組經(jīng)典習(xí)題25道(含詳細(xì)答案解析)_第2頁
初中物理滑輪組經(jīng)典習(xí)題25道(含詳細(xì)答案解析)_第3頁
初中物理滑輪組經(jīng)典習(xí)題25道(含詳細(xì)答案解析)_第4頁
初中物理滑輪組經(jīng)典習(xí)題25道(含詳細(xì)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滑輪組經(jīng)典習(xí)題30道一、選擇題(共18小題)1、(2009?包頭)如圖所示白滑輪組將重10n的物體勻速提升 0.1m,所用時間為2s,作用在繩子末端的拉力 f為6n(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磨擦),下列計算結(jié)果正確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為 1jb、動滑輪自重0.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0.3wdk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3.3%2、如圖所示,斜面長為3cm,高為l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將重為 840n的箱子推到車上.在這過程中()a、有用功是 400j,總功是840jb、有用功是 840j,額外功是 400jc總功是12o0j,機械效率是 70% d有用功是400j,機械效率是70%3

2、、如圖所示,小明用兩個滑輪組成甲、乙兩種不同的省力滑輪組.他分別用這兩種滑輪組 把質(zhì)量相同的重物吊到等高的平臺上,兩次吊重物時他拉繩的速度相同.不計摩擦和繩重,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電七a、兩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多少相同,甲裝置的效率高b、兩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功率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都相同c兩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率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甲裝置做的功多d、兩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乙裝置時功率大 4、(2010?泉州)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800n的重物勻速提高5m,拉力所做的功為4800j ,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a、67%b 73%c 83%

3、口 100%fi和f2分別把質(zhì)量5、利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用大小相同的力 相等的重物g和g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則()a、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高r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高專業(yè)資料分享c f2做功的功率大d、fl、f2做功的功率一樣大6、用完全相同的 a b兩個滑輪組(繩重及摩擦忽略不計),分別提升重為 g和g的兩物體, 若gg,它們的機械效率分別為ya和刀b,則()a、 a a b bb a a b bc y a= t bd無法判斷7、兩滑輪組裝置如圖所示,已知每個滑輪重力都為g0,摩擦和繩重均不計,用它們分別勻速提起重為g=5g的物體時,甲、乙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是()a 6

4、: 7b 7: 6c 5: 60 5: 78、同學(xué)們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提出了下列假設(shè):(1)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guān);(2)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物重有關(guān);(3)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guān);(4)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與承重繩子段數(shù)有關(guān).然后一位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兩個滑輪組,進行對比實驗來驗證提出的假設(shè),則該實驗驗證的假設(shè)是()a、(1)b c (3)0(4)9、(2007?恩施州)下列關(guān)于簡單機械的理解,正確的是()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重力有關(guān)已吃飯時,筷子是個省力杠桿c使用杠桿,就是為了省力dk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省距離

5、10、(2006?大連)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把重物勻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為g物,動滑輪的重力為 g動,此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刀,不計繩重和摩擦.則工人所用的拉力為 ( )? + ?, 一物.動?b .物芍?牛+?動g ?dx一動2 (1 ?)11、(2011?包頭)如圖所示,斜面長6ml高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為 100n的拉力f使物體在5s內(nèi)沿斜面移動了 2m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40%b、物體重300nc拉力f做的功是 600j0拉力 f的功率是 40w12、有一人用同一滑輪組分別將重1000n和2000n的物體勻速提升 5m,動滑輪重200n,不計繩重和

6、摩擦,則上述兩種情況中不正確的是()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相等b、人做的額外功相等c人做的總功相等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相等13、從井中提水時,常常會發(fā)生吊水桶落入井里的事情.用物理知識分析下列說法,其中錯誤的是()a、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對桶和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對桶做的功是額外功c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撈水桶時桶里會帶些水,這時人對水做的功是額外功d、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撈水桶時,人對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14、下列關(guān)于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做功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b、越省力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c使用機械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機械效率d使用任何機械,它的機械效率都小

7、于1 15、(2007?無錫)如圖所示,小明分別用甲、乙兩個滑輪把同一袋沙子從地面提到二樓, 用甲滑輪所做的總功為 w,機械效率為 刀1;用乙滑輪所做的總功為 w,機械效率為 刀2.若 不計繩重與摩擦,則()a w=w, y 1=y 2 曰 w=w, y 1 y 2d、 w w, y 1 y 216、(2011?煙臺)在不計摩擦和繩子質(zhì)量的情況下, 分別使用定滑輪、 動滑輪、滑輪組(兩 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處,其機械效率分別為刀定、刀動、y組,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 y組v打動v刀定b、刀定v y動v y組c y動v刀定v刀組d、刀定v y組v y動17、(20

8、10?廣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重1000n的貨物,所用拉力是 400n,繩的自由端被拉下2m關(guān)于這個滑輪組工作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總功是 800j 日額外功是 100jc有用功是400j d機械效率是 62.5%18、通過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機械效率的是()a、增加動滑輪,減小拉力 r改用質(zhì)量小的動滑輪c減少提升高度,減少做功dk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二、填空題(共12小題)19、一座高達40米的大橋,總長為8350米,其中正橋只有850米,而兩側(cè)引橋卻長達 7500 米.一座大橋為什么要有這么長的引橋呢?小明很奇怪,請教老師后.他明白了引橋相

9、當(dāng)于一個斜面.(1)小明用如圖乙所示的斜面進行模擬實臉.在保持斜面高度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斜面的 長度.發(fā)現(xiàn)斜面越長,拉動小車勻速上升的力 f越小.由此他明白了很長的引橋在汽車上橋 是能起到 (省力”或”省功”)的作用.(2 ) 一輛總質(zhì)量為2000千克的汽車以10米/秒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側(cè)引橋(長 3750米), 需要的時間為 秒,所做的有用功為 焦.20、(2008?黃岡)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員用起重機吊臂上的滑輪組吊起建筑材料(如圖).繞在滑輪組上的鋼絲繩最大拉力為6x103n,不計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 n的建筑材料,實際使用該滑輪組最多只能吊起 5.4x103n的建筑材

10、料,且將建筑材料1s內(nèi)勻速吊起了 1m,起重機的功率是 w 機械效率為.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減小,機械效率將 .(“增大”、“減小”或“不變”)a21、(2010?攀枝花)如圖所示,斜面長5ml高1日 工人用沿斜面方向 400n的力把重1600n 的木箱勻速推到車上,推力對木箱做的功是 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22、(2010?黃岡)如圖是某商場的自動扶梯.扶梯的部分幾何尺寸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 50kg的小華站在該扶梯上從商場一樓到二樓.已知扶梯以 1m/s的速皮勻速上行.則扶梯對他做的功是 扶梯的效率將j,對他做功的功率是 (填“變大”、扶梯以上述速度上行的同時,他又相對扶梯以 w如果站在扶梯上的

11、人數(shù)增多,“變小”或“不變”).若小華為較快上樓, 在1m/s的速度在扶梯上向上步行,則他從一樓到達二樓所需的時間為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24、(2004?河北)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用一個動滑輪勻速提起一袋質(zhì)量為18kg的面粉,所用的拉力為100n,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25kg的大米,當(dāng)拉繩子的速度為 一 繩重與摩擦不計).若用此動滑輪勻速提起一袋質(zhì)量為m/s時,拉力的功率為 54w (取g=10n/kg ,4匍23、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1500n的物體,拉力f的大小為400n,若將物體提升0.3m,25、一個質(zhì)量為70kg的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包括滑輪組及裝磚的托板)提升一堆磚.已 知裝科的

12、托板重 200n,每塊磚重100n.滑輪的摩擦和繩重均可忽略不計,當(dāng)工人勻速提升 10塊磚時,此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80%那么,該人站在地面上用此裝置提升這些醇的過程中,此裝置的機械效率最高可達到 .(取g=10n/kg,結(jié)果保留1位小數(shù))答案與評分標(biāo)準(zhǔn)一、選擇題(共18小題)1、(2009?包頭)如圖所示白滑輪組將重10n的物體勻速提升 0.1m,所用時間為2s,作用在繩子末端的拉力 f為6n(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磨擦),下列計算結(jié)果正確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為 1jb、動滑輪自重0.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0.3wdk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3.3%考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功的計算;有

13、用功和額外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功率的 計算。專題:計算題;比較思想。分析:(1)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工作特點是: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的作用方向.動滑輪由幾段繩子承擔(dān),繩端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升高高度的幾倍.(2)結(jié)合功、功率和機械效率的公式分別計算出所做的有用功、動滑輪自重、拉力f做功的功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然后和所提供的計算結(jié)果比較,得出正確的判斷.解答:解:a、二用滑輪組提升物體,對物體做的功是有用功.,所做的有用功 w用=gh=10n 0.1m=1j.,該選項中,所做的有用功為1j,計算結(jié)果正確.日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xí)r,該滑輪組中的動滑輪由兩段繩子承擔(dān)

14、,繩子上的拉g動=2f- g物=2x6n 10n=2n力是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二分之一,則:動滑輪的重力 ,動滑輪自重0.2n,計算結(jié)果不正確.c 用滑輪組提升物體,拉力f做的功是總功,則拉力f做功的功率?= 總? 二0.6?.?2? _ 6?x2x0.1? =2?,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0.3w,計算結(jié)果不正確.?.d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二孩 x 100% 6?2 x 100% 83.3% ?6?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3.3%,計算結(jié)果正確.本題計算結(jié)果正確的有兩個:a和d.故選a d.點評:本題考查滑輪組的工作特點,利用公式逐個計算, 然后和選項比較,計算過程注意格式,過程和結(jié)果都有單位.

15、2、如圖所示,斜面長為 3cm,高為l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將重為 840n的箱子推a 有用功是 400j,總功是840j到車上.在這過程中()b、有用功是 840j,額外功是 400jc總功是12o0j,機械效率是 70% d有用功是400j,機械效率是70%考點:功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斜面的機械效率。專題:計算題;應(yīng)用題。分析:知道木箱重,將木箱提升1m做的功為有用功,利用 w=gh解;知道沿斜面方向用的推力大小和移動的距離,利用w=fs求總功,再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求斜面的機械效率.額外功等于總功和有用功的差.解答:解:對木箱做的有用功:w=gh=840隙 1m=840j利用

16、斜面做的總功:w甘,=fs=400m 3m=1200j額外功 w額=w、- w用=1200j - 840j=360j ,斜面效率:?, 一 一 有用一 840?xinno/_7no/好??1200?* 100%=70%息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功的計算、機械效率的計算,能區(qū)分并計算有用功和總功是本題的關(guān)鍵. 3、如圖所示,小明用兩個滑輪組成甲、乙兩種不同的省力滑輪組.他分別用這兩種滑輪組 把質(zhì)量相同的重物吊到等高的平臺上,兩次吊重物時他拉繩的速度相同.不計摩擦和繩重,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多少相同,甲裝置的效率高b、兩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功率的多少和效率的

17、高低都相同c兩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率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甲裝置做的功多d、兩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乙裝置時功率大 考點:功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功率的計算。 專題:應(yīng)用題。分析:從題中知:重物的質(zhì)量相同,兩次拉繩的速度相等,重物上升的高度相同,滑輪相同.?,一 ,一 , ,.有先根據(jù) w=fsg,它們的機械效率分別為ya和刀b,則()a a a b bb y ag, wkgh,,做的有用功:w w,由綜合分析:y a y b.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組時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方法,利用好“當(dāng)繩重及摩擦忽略不計時,w=g輪h”是本題的關(guān)

18、鍵.7、兩滑輪組裝置如圖所示,已知每個滑輪重力都為g,摩擦和繩重均不計,用它們分別勻速提起重為g=5g的物體時,甲、乙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是()g 5: 60 5: 7考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功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專題:計算題;推理法。分析:若將物體提升h,知道提升的物重利用功的公式求有用功;因為摩擦和繩重均不計,知道每個滑輪重,可以計算使用滑輪組時的額外功(甲圖有1個動滑輪,乙圖有兩個動滑輪);利用 w總=wr用+m分別求出總功,再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求出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后求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比值.解答:解:設(shè)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為 h, w i=gh=5g

19、0h; 摩擦和繩重均不計, 使用滑輪組時做的額外功就是將動滑輪提升h做的功,.甲圖有1個動滑輪,使用甲滑輪組時的額外功:w=6輪 h=g0h,使用甲滑輪組時的總功:w甘=w 用 +w=5gh+gh=6gh,使用甲滑輪組時的機械效率:?一有 5?0? 5一耳=6?0?-6, 總 v乙圖有2個動滑輪,.使用乙滑輪組時的額外功:wfe =2g 輪 h=2gh,使用乙滑輪組時的總功:w總=ww 用+m =5g0h+2g0h=7g0h,使用乙滑輪組時的機械效率:?,一有 5?0? 5”?, j7?0?=7心、? _5 5_7k =6: 7=6。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組時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機

20、械效率的計算方法,能根據(jù)w=g輪h求額外功是本題的關(guān)鍵.8、同學(xué)們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提出了下列假設(shè):(1)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guān);(2)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物重有關(guān);(3)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guān);(4)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與承重繩子段數(shù)有關(guān).然后一位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兩個滑輪組,進行對比實驗來驗證提出的假設(shè),則該實驗驗證的假設(shè)是()a、(1)r c (3)0(4)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專題:實驗探究題;控制變量法。分析:(1)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被提升物體的重力、動滑輪重力、繩子重力和摩擦(2)比較兩個圖中的

21、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研究的是機械效率與不同因素的關(guān)系.解答:解:(1)比較兩圖發(fā)現(xiàn):繩子段數(shù)相同,動滑輪重相同,提升高度也相同,只有被提升物體的重力不同;(2)結(jié)合控制變量法的思想,所以該實驗裝置探究的是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物體的重力的關(guān)系.故選b.點評:(1)運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實驗時,一定抓住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2)結(jié)論的一般形式是: 在(相同因素)相同時,(不同因素)越( ),(研究的物理量)越()9、(2007?恩施州)下列關(guān)于簡單機械的理解,正確的是()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重力有關(guān)已吃飯時,筷子是個省力杠桿c使用杠桿,就是為了省力dk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省距離考點:

22、杠桿的分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專題:定性思想。分析: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總功是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使用滑輪組時,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是額外功.杠桿的種類有三種: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費距離;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費力但省距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離也不省力.解答:解:a、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是額外功.如果動滑輪重力小,則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百分比就高,即機械效率高;反之,如果動滑輪重力大, 則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百分比就低,即機械效率低,故 a正確;日吃飯時,食指和拇指對筷子的力是動力,食物對筷子的力是阻力.此種情況下,動力臂

23、比阻力臂短,所以筷子是個費力杠桿,故 b錯誤;c我們使用杠桿有時是為了省力,有時是為了省距離,故 c錯誤;d定滑輪實質(zhì)是個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故 d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簡單機械的了解. 要知道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知道滑 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和滑輪重有關(guān); 掌握判斷杠桿是哪一種杠桿的方法: 可根據(jù)動力臂和 阻力臂的關(guān)系去判斷或根據(jù)該杠桿在生活中的實際用途去判斷.10、(2006?大連)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把重物勻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為g物,動滑輪的重力為 g動,此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刀,不計繩重和摩擦.則工人所用的拉力為?物?牛+?動g ?c?.動

24、dx 2 (1 ?)2?考點:動滑輪拉力的計算;功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專題:推理法。分析:由圖知使用動滑輪時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2,設(shè)物體升高的高度 h,可求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拉力f的大小有多種解法: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的大小f=2 (g物+g 動);提升重物做的功為有用功 w=gh拉力做的功為總功 w=fs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 比值,根據(jù)機械效率可求拉力的大?。磺蟪隽擞杏霉?,知道動滑輪的重和提升的高度,可以求出額外功,進而求出總功(總功等f=2 (g 物+g動),故 a于有用功加上額外功),再根據(jù)w=fs求拉力大小.解答:解:不計摩擦和繩重,由兩股繩子承擔(dān)物體和動滑輪的總重

25、, 正確;設(shè)物體升高的高度 h,可求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2h,提升重物做的功為有用功:w=gwh,?,有刀? .總拉力做的功為總功:? ? ?w=多-又總=5$, ,拉力的大小:?. ?物? ?k_?_ 物田r d f施f=?= 2? =2?故 b正確使用動滑輪做的額外功:w=gh,w =w w額=fs- g動 h,? ?_ ? ?. 有一動刀一?,亡5, , , ,心、拉力的大?。?.動f=,故d正確;2 (1 - ?)? ?物根據(jù)c中結(jié)果反推導(dǎo),發(fā)現(xiàn) 刀=,不符合機械效率的定義,故 c錯.?- ? ?動. .故選a b d.點評:本題提供了使用滑輪組時三種計算拉力大小的方法,注意條件:

26、不計繩重和摩擦.11、(2011?包頭)如圖所示,斜面長 6ml高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為 100n的拉力f使物體在5s內(nèi)沿斜面移動了 2m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40%b、物體重300nc拉力f做的功是 600j0拉力 f的功率是 40w考點:功的計算;杠桿的機械效率;功率的計算。專題:計算題;推理法。分析:由滑輪組的結(jié)構(gòu)可以看出,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3,則拉力f移動的距離s=3h.知道物體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利用s=3s求拉力移動的距離,知道拉力的大小,利用?w=fs y 2用甲滑輪所做的總功為 w,機械效率為 刀1;用乙滑輪所做的總功為 w,機械效率為 ”.若 不

27、計繩重與摩擦,則()曰w=w,y 1 w,y 1 y 2,所以c選項正確.故選c.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功的計算和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這一知識點,比較簡單,主要是學(xué)生明確哪些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然后才能正確比較出兩種情況下機械效率的大小.16、(2011?煙臺)在不計摩擦和繩子質(zhì)量的情況下, 分別使用定滑輪、 動滑輪、滑輪組(兩 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處,其機械效率分別為刀定、刀動、y組,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 y組v打動v刀定b、刀定v y動v y組c y動 v y定 v y組d、 y定 v y組 v y動考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功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專題

28、:推理法。分析:克服物體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由題知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處,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計繩子質(zhì)量和摩擦,額外功w額=g輪h,知道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動滑輪的個數(shù)為 0、1、2,可以得出做的額外功的大小關(guān)系,由于wh=wt用+wk可以得出所做的總功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利用效率公式比較三種情況下機械效率的高低.解答:解:二.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處,三種情況下做的有用功相同,大小都為wt用; 不計繩子質(zhì)量和摩擦,使用滑輪做的額外功:w=g輪h,又.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動滑輪的個數(shù)為0、1、2,,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做的額外功:w額1w演2w 3,w總=叫用+

29、wk,三種情況下做的總功:wfe動 刀組.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難點是額外功的求法,因此利用好不計摩擦和繩的質(zhì)量時 w額=6輪h是本題的關(guān)鍵.17、(2010?廣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重1000n的貨物,所用拉力是 400n,繩的自由端被拉下2m關(guān)于這個滑輪組工作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總功是 800j 日額外功是 100jc有用功是400j d機械效率是 62.5%考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功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專題:計算題;推理法。分析:首先根據(jù)滑輪組裝形式,確定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4,求出物體上升高度 h,然后利用公式w甘=fs計

30、算總功、w用=6卜計算有用功,最后用有用功除以總功得出滑輪組的機械 效率.解答:解:由圖知,n=4,則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s=nh, 物體上升高度:? 2?h=?=7-=0.5m,提起貨物所做的有用功:wi=gh=1000nc 0.5m=500j,故 c錯;提起貨物所做的總功:w甘,=fs=400n 2m=800j 故 a 正確;提起貨物所做的額外功:w=wfeww用=800j 500j=300j,故 b錯;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一 一故d正確., 3 =5002?=62 5%y一 ??當(dāng) 800? 62.5%,總故選ad.點評:本題是一個選擇題,實質(zhì)上是一個小綜合題,最好的做法就是將每一

31、個量計算出來進行判斷.本題的關(guān)鍵有二:一是n的確定(直接從動滑輪上引出的繩子股數(shù)),二是w總=w+wt 用.18、通過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機械效率的是(a、增加動滑輪,減小拉力r改用質(zhì)量小的動滑輪c減少提升高度,減少做功dk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功的計算;增大或減小機械效率的方法。 分析: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之比,比值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所以要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以盡量減少額外功. 知道額外功是克服摩擦以及動滑輪重力做的功. 解答:解:a、動滑輪越重,需要做的額外功越多,所以a說法錯誤.日改用質(zhì)量小的動滑輪,可

32、以減少額外功,所以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所以b說法正確.?c由公式:y=?= ? = ?/?,所以機械效率的高低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guān).所 以c說法錯誤.d提高物體的質(zhì)量,可以提高有用功,這樣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值增大.所以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所以d說法正確.故選b d.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提高滑輪組的方法.首先要知道滑輪組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之比,比值越大,效率越高.所以有用功越大、額外功越少,機械效率越高.因此可以通過減少額 外功,提高有用功來提高滑輪組的效率.二、填空題(共12小題)19、一座高達40米的大橋,總長為8350米,其中正橋只有850米,而兩側(cè)引

33、橋卻長達 7500 米.一座大橋為什么要有這么長的引橋呢?小明很奇怪,請教老師后.他明白了引橋相當(dāng)于 一個斜面.(1)小明用如圖乙所示的斜面進行模擬實臉.在保持斜面高度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斜面的長度.發(fā)現(xiàn)斜面越長,拉動小車勻速上升的力 f越小.由此他明白了很長的引橋在汽車上橋是能起到 省力 (“省力”或”省功”)的作用.(2 ) 一輛總質(zhì)量為2000千克的汽車以10米/秒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側(cè)引橋(長 3750米), 需要的時間為375秒,所做的有用功為8x1051.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杠桿的分類;功的計算;功的原理;有用功和額外功。專題:計算題;信息給予題。分析:(1)斜面也是種簡單機械,根據(jù)

34、功的原理可知,使用機械時不可能省功,省力的機械 必然要費距離,省距離機械必然要費力.?(2)汽車通過引橋的時間可用公式 ?= ?來計算;有用功可用公式 w=gh計算.解答:解:(1)汽車?yán)眯泵嫔仙龝r,增大了運動的距離,故可以省力,但卻不能省功.?(2)汽車通過引橋的時間為?=? =3750?10?/?=375?汽車通過引橋到達大橋時,上升的高度為大橋的高,即40m.故所做的有用功為w=gh=mgh=2000kg10n/kg x 40m=8 10 5j 5答:(1)省力;(2) 375; 8x10點評:本題是個信息給予題,需要通過題目給出的看似繁雜的信息中,找出與機械、有用功、速度公式相關(guān)的物

35、理量.此類信息給予題關(guān)鍵之處在于要把題目中的問題與物理場景相對應(yīng), 然后一一找出已知的物理量和要求的物理量,并運用相關(guān)的物理知識求解.20、(2008?黃岡)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員用起重機吊臂上的滑輪組吊起建筑材料(如圖).繞在滑輪組上的鋼絲繩最大拉力為6x103n,不計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1.8x104 n的建筑材料,實際使用該滑輪組最多只能吊起5.4 x 103n的建筑材料,且將建筑材料1s內(nèi)勻速吊起了 1m,起重機的功率是 1.8 x104w機械效率為 30% .若吊 起的建筑材料 重力減小,機械效率將 減小.(“增大”、“減小”或“不變”)考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36、;功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功率的計算。專題:計算題。分析:在不計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的情況下,繞在滑輪組上的鋼絲繩拉力與滑輪組吊起建筑材料的重力和動滑輪上的繩子股數(shù)有關(guān);再結(jié)合功、功率公式即可求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化,就要判斷出有用功和是總功的變化.解答:解:不計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數(shù)出承重繩子的股數(shù)n=3,則物重g=nf=3 6x10 3n=1.8x10 4n;實際使用該滑輪組,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的存在,實際吊起的建筑材料 g =5.4x10 3n,那么起重機吊臂上的鋼絲繩移動的距離s=nh=3x 1m=3m3?1?起重機的功率 p=?=6 10? 3 =1.

37、8 x 104j .機械效率y?有??5.4x 103?x1?_ono/30003總 ? 6x10 ?x3?-=30%實際使用由于滑輪組裝置不變,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產(chǎn)生的額外功基本不變,則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減小,有用功減小,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減小.故答案為:1.8x10 4; 1.8 x 10 4; 30% 減小.點評:此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特別注意:在判斷滑輪組有幾根繩子承重時,只需數(shù)出有幾根繩子和動滑輪相接觸;滑輪組裝置不變,表示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產(chǎn)生的額外功基本不變.21、(2010?攀枝花)如圖所示,斜面長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 400n的力把重1600n 的

38、木箱勻速推到車上,推力對木箱做的功是2000 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80% .考點:功的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專題:計算題。分析:(1)功等于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利用w=fs計算推力所做的功;(2)克服木箱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推力所做的功是總功,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 的比值.解答:解:(1) w=fs=400n 5m=2000j(2) w=gh=1600nc 1m=1600j?,一=rn?= 80%故答案為:2000; 80%點評:考查了功的計算與斜面的機械效率,同時也明確了斜面也是一種省力的機械,任何機械省力但不省功.22、(2010?黃岡)如圖是某商場的自動扶梯.扶梯的部分幾

39、何尺寸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 50kg 的小華站在該扶梯上從商場一樓到二樓.已知扶梯以1m/s的速皮勻速上行.則扶梯對他做的功是 1500 j,對他做功的功率是300 w如果站在扶梯上的人數(shù)增多,扶梯的效率將 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小華為較快上樓,在扶梯以上述速度上行的同時,他又相對扶梯以1m/s的速度在扶梯上向上步行,則他從一樓到達二樓所需的時間為 2.5 s.修i考點:功的計算;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機械效率的計算;功率的計算。專題:計算題。分析:(1)扶梯對他做的功實際上是克服他的重力所做的功,由w=gh十算;(2)先求出從一樓到二樓的時間t ,再根據(jù)功率的定義式計算功率的大

40、?。?3)扶梯上人數(shù)增多,重力增大,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增大,即有用功增大,效率將會變大;(4)先求出小華相對于地面的速度,再求出扶梯的長度,最后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式求出時間.解答:解:由題知:g=mg=50kg 10n/kg=500n;扶梯運動的速度v=1m/s;由圖知:扶梯的長度 s=5m,高度h=3nr|(1)扶梯對他做的功 w=gh=500n3m=1500j(2)從一樓到二樓的時間,?5?仁??= 1?/ ?= 5?;?1500?=二 300v?5?的,它克服人的重力所做的功為有用功,當(dāng)人數(shù)增多時,有用功增(3)扶梯的功率是一定 大,機械效率會變大;?(4)當(dāng)人在扶梯上行走時,相對于地面的速

41、度v=2m/s ;根據(jù)? = ?得:?= 方5?_ 一2? ? = 2.5 -故答案為:1500j;300vy變大;2.5s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多,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從圖中獲取扶梯的高度、長度,難點是人在 扶梯上行走時他相對于地面的速度是多少.的機械效率。23、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1500n的物體,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拉力f的大小為400n,若將物體提升0.3m ,75% .專題:計算題。利用功的公式求有用功和總功,再計算滑分析:由圖知,s=5h,知道物重和所用拉力大小, 輪組的機械效率.解答:解:由圖知,h=0.3m, s=5h=5x 0.3m=1.5m,w=gh=1500nc 0.3m=450j,w=fs=400in 1.5m=600j,?尸/x100%= 6oo?x100%= 75%總, 故答案為:600, 75%點評:本題考查了使用機械時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通過滑輪組的結(jié)構(gòu)確定s和h的關(guān)系是本題的突破口.24、(2004?河北)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用一個動滑輪勻速提起一袋質(zhì)量為18kg的面粉,所用的拉力為100n,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 .若用此動滑輪勻速提起一袋質(zhì)量為25kg的大米,當(dāng)拉繩子的速度為 0j m/s時,拉力的功率為 54w (取g=10n/kg,繩重與摩擦 不計)考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