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護理_第1頁
麻疹患者護理_第2頁
麻疹患者護理_第3頁
麻疹患者護理_第4頁
麻疹患者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麻疹患者的護理麻疹患者的護理 感染內(nèi)科2013年2月20日l說出麻疹的流行病學特征。l簡述麻疹的護理評估要點和預防措施。l學會對麻疹病人的護理措施。 ( (一一) ) 概 述 定義: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臨床上的主要特征有:發(fā)燒、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麻疹粘膜斑(又稱柯氏斑)和全身斑丘疹。麻疹黏膜斑麻疹病毒:副粘液RNA病毒,無亞型1、在體外生存力弱 a、在流通空氣中或在陽光下半小時既失去活力。 b、能被紫外線殺滅。 c、對一般消毒劑均敏感。 2、耐寒耐干燥,在低溫下能保持較久。 3、病毒存在于患者前驅期及出疹期,可在患兒的眼結 膜、鼻、咽、氣管分泌物、

2、血和尿中檢出。 4、感染后可產(chǎn)生三種抗體,即補體結合抗體、血液抑 制抗體、中和抗體。(二)病原學 1、傳染源: 麻疹病人是此病的唯一傳染源。 從潛伏期末的23天到出疹后的5天內(nèi)均具有傳染性。有合并癥者傳染性可延至出疹后的10天。 2、傳播途徑: 1、直接傳播:通過打噴嚏、咳嗽、說話時借飛沫傳播。(常見) 2、間接傳播:通過衣物、被褥、玩具等傳播。(少見)(三)流行病學 3、易感性 1、90%的易感者接觸麻疹病毒后即可發(fā)病。 2、接種過疫苗的人可獲得較持久的免疫力。 3、患過麻疹的人可獲得終身免疫。 4、人群中有5%的人通過隱性感染獲得免疫力。 5、嬰幼兒可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抗體,生后6 個月內(nèi)

3、具有被動免疫力。 6、有人可患兩次以上的麻疹見于患有免疫 缺陷病的人。(三)流行病學病毒感染鼻咽部或眼結合膜上皮細胞,局部增殖 初次病毒血癥(2-3d)局部和遠處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內(nèi)增殖(3-5d) 第二次病毒血癥(5-7d)靶器官(皮膚、肺)繁殖 變態(tài)反應各種癥狀(7-14d) 特異性免疫 病毒血癥消退,臟器內(nèi)病毒消(15-17d) 終身免疫 病理特點:病理特點:全身淋全身淋巴組織多核巨細胞巴組織多核巨細胞形成形成發(fā)病機制(五)臨床表現(xiàn)l潛伏期:為10天(6-18天),接受過被動免疫的病人可延至2128天。(此期末可有輕微癥狀)l1. 典型麻疹 本病典型經(jīng)過分三期。 (1)前驅期 (2)出疹期

4、 (3)恢復期 (1 1)前驅期 從發(fā)病到出疹一般持續(xù)3-5天,但體弱、重癥或濫用退熱劑者可延至7-8天。主要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炎癥,起病2-3天第一臼齒對面的頰粘膜上出現(xiàn)針尖大小,灰白色小點,微隆起,周圍紅暈稱科氏斑l早期診斷價值l出疹后1-2天完全消失。 (五)臨床表現(xiàn)(五)臨床表現(xiàn)(2)出疹期 于第3-4病日開始出疹l時間:一般持續(xù)3-5天。l順序:耳后發(fā)際前額面頸軀干四肢 手腳心:3d出齊l疹型:稀疏淡紅色斑丘疹,直徑2-4mm 增多融合,疹間可見正常皮膚 出透后轉為暗棕色。病情嚴重時,皮疹可突然隱退。(五)臨床表現(xiàn) (3)恢復期 出疹35天后 皮疹出齊后緩解 皮疹按出疹順序消退 糠麩樣細

5、小脫屑及淡褐色色素沉著,12周 消失,有后期診斷意義 全身表現(xiàn)減輕 典型麻疹全程10-14天。(六)分 型l 輕型麻疹見于1歲內(nèi)嬰兒、接觸麻疹后被動免疫者或曾接種、第二次得麻疹者特點l潛伏期長,可達21-28天,l癥狀輕:低熱2-4天,或伴少許皮疹,2-3天消退,無色素沉著,無麻疹粘膜斑或不典型l 重型麻診 由于病毒毒力較強或機體抵抗力低,或因嚴重繼發(fā)細菌感染所致。中毒性,休克性,出血性,皰疹性 1. 支氣管肺炎 最常見原發(fā)性肺炎細菌感染 2. 心肌炎 3. 喉炎窒息 4. 麻疹腦炎和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5.營養(yǎng)障礙 6.結核病惡化(七)并發(fā)癥 3、必要時采用輔助檢查1、流行病學史2、臨床表現(xiàn)

6、(八)診 斷是否到過疫區(qū)是否接種過疫苗是否接觸麻疹病人前驅期出疹期恢復期(一)早期輔助檢查方法1、多核巨細胞檢查2、病毒抗原檢查3、檢測尿中包涵體細胞(二)其他手段1、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相對較多)2、病毒分離 3、抗體檢測(IgM,有早期診斷價值)(九)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對癥治療:忌用強退熱劑及冰水,酒精等擦浴,以免影響皮疹透發(fā)中毒癥狀重者,可予氫化考地松靜脈滴注 2. 并發(fā)癥治療: (1)支氣管肺炎: (2)心肌炎: (3)喉炎:蒸氣或霧化吸入(十)治 療(十二)預 防 1. 管理傳染源:對病人應嚴密隔離,三早(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治療), 隔離至出疹后5天,有并發(fā)癥者10天。流

7、行期間兒童機構應暫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兒入所。 2. 切斷傳播途徑通風換氣,日光或紫外線照射; 1、麻疹病人 2、接觸過的物品 3、易感者 (十二)預 防 3、保護易感人群:(1)主動免疫:l麻疹活疫苗:最有效l有發(fā)熱、傳染病者應暫緩接種。對孕婦、過敏體質、免疫功能低下者、活動性肺結核均應禁忌接種。(十二)預 防3、保護易感人群:(2)被動免疫:l 體弱多病和嬰幼兒,未接受過麻疹預防接種者。l 在接觸麻疹后,5天內(nèi)給予丙球可暫時避 免患麻疹;5天后注射只能減輕癥狀。被 動免疫只能維持3-8周。護理評估1.流行病學資料 l詢問近期小兒所在托兒所、幼兒園有無麻疹流行,家人、鄰居等密切接觸者中有無麻疹病

8、人。l詢問是否進行過麻疹疫苗接種。l詢問以往是否患過麻疹。2.身心狀況 癥狀評估 l最近有無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有無高熱,眼結膜有無充血、畏光、流淚。l有無膿性痰、氣促、煩躁、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等并發(fā)癥表現(xiàn)。護理評估護理評估護理體檢 l有無麻疹黏膜斑。l皮疹形態(tài),出疹時間、順序及分布特點。l有無結膜充血、鼻翼扇動、口唇發(fā)紺,肺部羅音,心率、心音情況。3.輔助檢查資料 l可查出麻疹病毒抗原及血清特異性抗體。l多核巨細胞的檢查比麻疹黏膜斑出現(xiàn)早, 對早期診斷有幫助。l看周圍血白細胞的高低。l必要時看胸片了解肺部及心臟情況。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及醫(yī)護合作性問題1.體溫過高 與病毒血癥和肺部感染有關。2.

9、皮膚完整性受損 與皮疹有關。3.營養(yǎng)失調(diào) 低于機體需要量 與高熱、出 疹、不思飲食有關。4.潛在并發(fā)癥 支氣管肺炎、喉炎 與抵抗力 下降,并發(fā)細菌感染有關。5.有傳播感染的可能與呼吸道排出病毒有關。病例討論 李某,男,20歲,放假游玩回來后出現(xiàn)頭痛、發(fā)熱、咳嗽、全身不適等“上感”癥狀。護理體檢:急性病容,T38,眼結膜充血,咽部潮紅,兩肺呼吸音粗糙,未聞濕性羅音,心律齊90次/分,入院3天后全身出現(xiàn)典型皮疹,始于耳后、發(fā)際,漸延及軀干、四肢、最后達手掌足底。初為淡紅色斑丘疹,后變成暗紅色。體溫升至39.5。臨床診斷為麻疹,經(jīng)積極治療后痊愈出院。問題:1.說出本病例的流行病學特點 2.在護理體檢

10、上遺漏了哪一項重要的檢查 3.請做出該病人的護理診斷護理目標1.體溫正常,一般情況良好。2.皮膚無破潰,無繼發(fā)感染發(fā)生,皮疹消退。3.營養(yǎng)狀況改善,體重不下降。4.無并發(fā)癥發(fā)生。護理措施1.實施呼吸道隔離 2.飲食護理3.保持皮膚、口腔、鼻腔及眼的清潔 4.體溫過高的護理5.并發(fā)癥的觀察6.預防和健康教育1.1.實施呼吸道隔離實施呼吸道隔離 l隔離至出疹后5天,有并發(fā)癥者延長至10天。l隔離期中護士接觸病人后應在通風處停留20分鐘左右。l在家治療的病人,須將其安置在單人房間(嬰幼兒可由家長陪伴),室內(nèi)應開窗通風,限制外人、尤其易感兒童進屋探視。病人用物如毛巾、衣被等應勤洗勤曬。護理措施2.飲食

11、護理 l給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l多喂溫開水,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l不可忌嘴,恢復期尚應加餐。3.保持皮膚、口腔、鼻腔及眼的清潔 l發(fā)疹期應清潔皮膚,勤翻身和更換內(nèi)衣。l眼分泌物多時,可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水 清洗。護理措施4.體溫過高的護理 l出疹期一般不用退熱,禁用冷敷,忌用酒精擦浴,以免妨礙出疹。l體溫在39.5以上時,可酌情給小劑量退熱藥,如安乃近滴鼻,以防驚厥。護理措施護理措施5.并發(fā)癥的觀察 l如出疹時高熱驟退或疹出齊后高熱不退、病人出現(xiàn)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癥狀則提示有并發(fā)癥發(fā)生,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并協(xié)助做好相應處理。l嚴重并發(fā)癥的觀察應重點放在嬰幼兒6.預防和健康教育 l做好麻疹的預防宣傳, 要大力宣傳預防接種 的重要作用。l對麻疹的密切接觸者應醫(yī)學觀察3-4周,以便早期進行隔離和治療。l流行期間易感兒不要去公共場所。未患過麻疹的小兒均應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年幼體弱者接觸麻疹病人后,應爭取在5日內(nèi)肌注人血丙種球蛋白做被動免疫。護理措施護理評價護理評價1.病人體溫是否恢復正常。2.皮膚黏膜是否完好、未發(fā)生繼發(fā)感染。3.病人是否營養(yǎng)供應充足,體重增加,精神良好。4.病人是否有并發(fā)癥發(fā)生。 小小 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